兰州水污染事件的思考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23
环境法律案例分析——以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为例摘要2014年兰州“4·11”水污染事件曝光后立即引来社会各界关注。
而此次事件涉及到的不仅仅是苯含量超标的饮用水给居民生活带来危害这一环保层面的问题,更深刻的是其背后隐藏的相关部门、单位的失职和监管制度的缺失等法律层面的问题,其中更是隐含微妙的利益关系。
通过分析整个案情的经过,从事故处理过程中相关主体的作为或不作为,明确各方法律责任的承担以及受害方的求偿权和救济途径,并从源头找出事故根源和潜在威胁,提出预防机制,最后强化立法在避免类似环境污染事件上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水污染;监管力度;信息披露;各方责任;救济赔偿Environmental law case analysis ——Based on the case of benzene pollution in LanzhouABSTRACTAnd find out the implicit 2014 in Lanzhou "4 / 11" water pollution incident came to light after immediately attracted the social attention from all walks of life. The event involves not only the benzene content standard of drinking water for residents living bring harm to the environmental level, the more profound is the hidden behind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nd units of dereliction of duty and supervision system of the lack of the legal level, which is more subtle benefit relation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se after the accident process related subjects as or not as clear all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bear and the injured party for compensation rights and remedies, and from the source to the root causes of the accident potential threat. Out of the prevention mechanism, and finally to strengthen legislation to avoid similar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cidents on the positive role.Key words:water pollution;suprvision;information disclosure;responsibility of all parties;relief compensation目录摘要 (1)ABSTRACT (2)1. 事件背景 (4)1.1 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 (4)1.2 何为苯 (4)1.3 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回顾 (4)2. 事件原因分析 (5)2.1 直接原因 (5)2.2 间接原因 (5)3. 兰州水污染事件中所披露的问题 (5)3.1 威立雅水务集团之过 (5)3.2 政府之过 (5)4. 事故中涉及到的法律问题 (6)4.1 产业布局,饮用水源地的保护制度 (6)4.2 政府信息公开、政府公信力问题 (6)4.3 事故中存在的渎职责任 (7)4.3.1 瞒报错报的问责 (7)4.3.2 怠于履行水污染监管职责的问责 (7)4.3.3 相关国企领导的问责 (8)4.4 事故损害的环境侵权与赔偿责任 (8)4.4.1 环境侵权 (8)4.4.2 公益诉讼 (9)5. 事故处理的结果 (9)6. 反思与启示 (9)6.1 水污染事先预防机制 (9)6.2 政府信息公开要快、全、细 (10)6.3 主动承担责任、注重情感沟通 (10)6.4 科学有效立法 (10)7. 结语 (11)参考文献 (11)1. 事件背景1.1 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威立雅水务集团是全球最大的三大水务集团之一,为全球五百强法国威立雅集团所属。
关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调查及反思——浅谈黄河兰州段水污染问题内容摘要:近年来,黄河水污染日趋严重,给沿黄河地区人民的饮水安全带来巨大威胁,已引起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国家在“十一五”规划中治理大江、大河把黄河作为重点进行治理。
兰州是唯一黄河穿城而过的省会城市。
黄河兰州段水质的好坏,不仅事关全市人民的用水安全,而且直接影响下游城乡群众的生产生活。
因此,兰州黄河短的水污染治理异常重要。
关键词:黄河兰州段污染问题治理一.黄河兰州段水质现状黄河兰州段全长152公里,其中流经市区45公里,为兰州提供了主要的生产、生活用水。
城区日供水量为75万立方米,其中地表水源占日供水总量的90%,地下水源约占10%。
黄河兰州段共设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即扶河桥(对照点)、湟水桥、新城桥、包兰桥和什川桥,其中扶河桥、包兰桥、什川桥为国控断面(兰州市出境监测断面),新城桥、湟水桥为省控断面。
近五年黄河兰州段各断面水质监测结果表明,黄河兰州段按功能区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稳定保持在100%。
经上级环保部门认定,黄河兰州段各断面地表水均达到三类标准。
2010年,兰州市共排放废水16880万吨,其中工业废水4255万吨,占废水排放量的25.21%,生活及其它污水12625万吨,占废水排放量的74.79%。
据统计数据黄河甘肃段污水排放量约为2.12亿吨,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的排放量为6.89万吨。
黄河兰州段排放废水排放量约为1.69亿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为4.94万吨,分别占黄河甘肃段的79.7%和71.7%;黄河白银段废水排放量为氏0.32亿吨,化学需氧量年排放量为1.21万吨,分别占黄河甘肃段的15.1%和17.6%。
二.黄河兰州段水污染存在的主要问题1.财力匮乏,投入不足,污水厂及管网不配套,污水收集率、处理率低。
目前,城区污水管网分布不均匀,管径偏小,排水不畅,排水设施老化,雨污混流严重,排污能力低,排水设施不完善,设施尚未完全形成接纳、输送、处理、排放的完整体系。
>>>兰州水污染事件回顾经甘肃省环保厅环境监测站监测,截至2014年4月13日19时,兰州市自来水抽样检测数据显示:威立雅水务公司自来水厂1号泵房和2号泵房取样点,安宁区培黎广场取样点,苯含量未检测出;西固区建国宾馆取样点,苯含量为2.15微克/升。
在此之前,17时20分,兰州市召开自来水苯超标事件第二次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通报称,导致此次污染事件的原因是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两水厂之间的自流沟内水体受到了污染,并初步查明周边地下含油污水是引起自流沟内水体苯超标的直接原因。
通报还称,初步判断,自流沟周边地下含油污水形成的原因有二:一是原兰化公司一渣油罐曾于1987年12月28日8时50分发生物理爆破事故,有34吨渣油渗入地下;二是原兰化公司一出口总管曾于2002年4月3日发生开裂着火,泄漏的渣油(具体数量当时未统计)及救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消防污水渗入地下。
该通报至少说明,这条自流沟早已受到了含油污水的污染。
事件发生以来,作为兰州市民,《法制日报》记者亲历了该事件的整个过程。
“迟到”的公布4月11日凌晨3时,就在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向水厂沉淀池投加活性炭的时候,兰州数百万的市民还大都沉浸在熟睡之中。
兰州威立雅水务公司是2007年8月由原兰州供水公司与法国威立雅水务投资公司组建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
据该公司介绍,投加活性炭是为了吸附有机物,降解苯对水体的污染。
5个小时后,早上7时起,当市民们纷纷起床洗漱、吃早餐、上班的时候,他们并不知道,家里水龙头哗哗流出的自来水,或许已经被苯污染。
苯是一种石油化工基本原料,在常温下为透明液体,有毒,也是一种致癌物质。
直到当日11时许,有媒体报道称,兰州自来水苯指标严重超标——国家限值为10微克/升,当日凌晨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也就是说超标20倍。
此消息迅速在微信、qq群、短信中传播开来。
与此同时,市民开始抢购各大小超市的矿泉水。
媒体披露的数据得到了相关部门证实。
2014兰州水污染摘要生命最初诞生在水中,水是生命的基础物质之一,是维持生命所不可缺少的,也是我们生活中所不可缺少的物质。
但是,随着人类经济活动加剧,工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繁荣,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将大量的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排入水体,水污染日益严重。
水污染对周围环境和各种微生物等都存在很大的危害。
久而久之,也会威胁到人的安全与健康。
2014年4月,由于中国石油天然气公司兰州石化分公司一条管道发生原油泄漏、污染了供水企业的自流沟,导致苯含量超标,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水环境污染,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是全人类神圣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兰州水污染的原因前不久发生的兰州自来水苯含量超标事件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但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多是水污染造成的影响等问题,却没有深究水污染的原因是什么。
据报道,自流沟周边地下含油污水形成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原兰化公司(中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的前身)一渣油罐在1987年发生物理爆破事故,有34吨渣油渗入地下;二是原兰化公司一出口总管道曾于2002年发生开裂着火,泄漏的渣油及救火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消防污水渗入地下。
由此可以发现,此次自来水苯污染事故的污染源应该是27年前和12年前中石油的渣油罐泄漏,泄漏的污染物不是直接排向水体,而是渗透到地下,从而污染了土壤。
也就是说,这次水污染是土壤污染导致的地下水污染事件。
相对于水污染和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具有长期性、渐进性特征,所以在这此污染事件中,27年前的泄漏才会在今天发作,因为污染物由土壤层向地下水渗透有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
如果认识到这次水污染事件是由土壤污染造成的,那么现在所有的污染处理都只是完成了临时的应急处理。
暂时的水质恢复并不能终结污染,因为污染源是被污染的土壤,如果没有清洁修复,污染就依然存在。
在雨水的渗透作用下,土壤中的污染物会继续向下渗透,将来必然会有新的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层。
只要土壤污染没有清除,这种可能性就持续存在。
4·10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事件一、事件发生兰州市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检测显示,2014年4月10日17时出厂水苯含量高达118微克/升,22时自流沟苯含量为170微克/升,11日2时检测值为200微克/升,均远超出国家限值的10微克/升。
4月11日上午,新华网率先报道兰州自来水苯超标一事,随后腾讯、新浪、网易等主流网络媒体纷纷主动介入事件报道,引发民众对于自来水安全问题的恐慌,兰州自来水危机正式爆发。
二、事件调查4月11日上午8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在威立雅公司主持召开紧急会议,进行安排部署。
省环保厅、省卫计委、省工信委等省直部门领导和专家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指导应急处置工作。
兰州市成立了以市长袁占亭为组长的“4﹒11”自来水苯指标超标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兰州市环保局已介入调查。
2014年4月12日13:13原因已经查明:兰州自来水苯超标系兰州石化管道泄漏所致。
三、影响与应对针对兰州自来水苯含量严重超标一事,兰州市政府2014年4月11日下午做出回应:16时30分举行新闻发布会称,兰州主城区自来水未受大影响,但不建议市民24小时内饮用,政府将每两个小时向市民公布一次检查结果。
兰州各大超市都已聚集了大量抢水的市民,一家矿泉水专卖店门口一度排了几十米长的队伍。
个别便利店里的矿泉水一度涨价,原本20多元一箱的矿泉水瞬间价格翻倍,即便如此,店门口也还是排着长队,店家不得不每人限购一箱。
在兰州,不仅超市内的矿泉水、饮料被抢购一空,就连货架上的牛奶也都被拿空了。
一位市民表示,这次的自来水风波不知道会持续多久,即使几天后政府公布自来水合格了,也要抱着观望的心态再等上两天。
4月11日上午8时,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虞海燕在威立雅水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持召开紧急会议。
一是在第一时间,即4月11日凌晨3时起,兰州威立雅水务(集团)公司向水厂沉淀池投加活性炭,吸附有机物,降解苯对水体的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