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T2线一标段技术标施工组织设计T2-1
- 格式:docx
- 大小:3.03 MB
- 文档页数:98
松江有轨电车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摘要:现代有轨电车是一种轻型轨道交通车辆,其线路布置方式及交通组织方案对其运营能力及路网控制有很大影响。
针对正在建设中的松江有轨电车,通过实地考察,掌握选定交叉口交通现状以及信号配时方案。
基于交通组织的一般设计原则,结合有轨电车运行情况,对交叉口冲突及影响进行分析,设计相应相位组织方案,提出可采用的优化控制方案,为松江有轨电车未来交通组织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有轨电车;交叉口;交通组织;优化控制在城市发展迅速的当下,公共交通方式与系统也趋向多元化与复杂化,现代有轨电车因其运能大,效率高、节能环保以及美观的特点被多地引用。
松江有轨电车是上海第一个成网络的有轨电车系统,规划线路6条。
目前示范线T1、T2已完成载客调试,而在实际运营阶段,有轨电车交通组织设计将对其本身运行能力及路网控制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作为交通瓶颈的交叉口,对其运行能力有极大制约,并且根据以往调查研究显示,在敷设有轨电车的道路上,交叉口处成为有轨电车与机动车、非机动车碰撞的高发地,因此,交叉口的合理交通组织对有轨电车运行效率、道路协调和市民安全保护尤为重要。
本文选取T2线上三个特定交叉口,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不同路口转换方式下,有轨电车与已有交通模式运行产生的冲突点及影响,继而进行相位方案设计,并结合各交叉口的实际情况,提出优化方案,以实现提高有轨电车运行效率、减少交叉口车辆延误和消除安全隐患的目标。
1 交叉口交通状况分析根据有轨电车不同的布置方式,在交叉口处有多种转换方式,任意一种方式都会与已有交通模式下的交通流产生冲突点[1]。
本文选取松江有轨电车T2线上的三个道路交叉口为例,对嘉松南路与广富林路交叉口、广富林路与人民北路交叉口、人民北路与文汇路交叉口上三种有轨电车不同转换方式下交通冲突点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见表1。
2 交叉口交通组织设计根据调查结果以及实际冲突影响分析,基于交通组织一般原则,结合三个交叉口实际道路状况和周边环境进行相位设计以减小有轨电车运行与现有交通模式下交通流运作产生的冲突。
施工组织设计(一)施工组织设计文字部分1.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1.1工程概况1.1.1概述******地区现代有轨电车试验线工程全长20km,路线西起*****东侧,沿****大道走行,终点位于****。
1.1.2地形地貌、地层1)工程地质①1杂填土,杂色,主要为现状凤凰大道路面结构层,表层为15~20cm的混凝土路面,下部为由碎石、砂和粘性土等组成的路床垫层。
①2素填土,杂色、黄褐色、红棕色,主要由粘粒及粗角砾回填形成,含少量植物根茎,厚度0.20m~5.20m,平均厚度2.00m。
该层在拟建凤凰大道桥区域厚度较大,土质不均匀。
fak=110Kpa。
②1层粉质粘土,灰褐色,软塑,土质均匀,切面光滑,偶见腐殖质。
该层仅在钻孔CZK73中揭露,厚度1.50m。
fak=70Kpa。
②层粉质粘土,灰褐色,可塑,土质均匀切面光滑,该层仅在钻孔ZK102中揭露,厚度1.80m。
fak=120Kpa。
③2层粘土,棕红色、黄褐色(局部地段因高岭土富集呈灰白色),硬塑~坚硬,含铁锰质氧化物及团块状灰白色高岭土,切面光滑,具有低压缩性,厚度2.60m~13.00m,平均厚度7.33m。
fak=415Kpa。
④1灰黄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破碎呈3cm~6cm碎块状。
厚度0.80m~11.10m,平均厚度6.06m。
fak=300kpa。
④2深灰色,泥质结构,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芯多呈10cm~20cm柱状。
其余为3cm~8cm短柱状和碎块状。
fak=300kpa。
2)水文地质沿线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和基岩裂隙水等。
其中上层滞水赋存于人工填土中,不具承压性,勘察期间所测该层水位埋深为0.10m~1.90m,相应水位埋深标高为25.12m~33.11m。
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下伏基岩裂隙带中,补给方式主要为上覆含水层下渗补给或基岩直接出露于地表水补给,该类型地下水水量贫乏。
厂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干湿交替和完全浸水条件下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上海松江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T2线桥梁工程总体设计分析
李雪峰
【期刊名称】《地下工程与隧道》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有轨电车工程建设中,每一个桥涵都是节点工程,全面、合理的设计方案是确保工程顺利推进的关键.结合上海松江现代有轨电车桥梁工程的环境和特点,介绍
了桥梁设计的总体方案、技术原则和标准,重点介绍了既有桥梁改造的思路、方案,
以及梁型和新建节点桥方案的比选.
【总页数】4页(P50-53)
【作者】李雪峰
【作者单位】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现代有轨电车规划及设计要点研究——以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轨电车示范线为例
2.上海市松江区现代城市交通“三大建设”展新颜——沪昆铁路南移、G60沪昆高速抬升改造、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项目启动
3.上海松江有轨电车示范
线的技术创新4.穿梭的蚕宝宝:松江有轨电车T2线开通试运营5.北京顺义区现代
有轨电车T2线项目开工仪式隆重举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OVER ARTICLE封面文章交融封面文章城市公交网络的“王牌武器”——专访上海松江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军◎ 本刊记者 戚亮上海,中国“魔都”,一个“魔”字入木三分,这是一个充满魔力的城市。
松江,是上海5大新城之一,也是长三角G60科创走廊的策源地。
在上海市16个市辖区里,松江区经济实力目前排前五,并有一个响亮的称号——“上海之根”,口气虽然有点大,但是松江区却当得起,因为松江区的历史,几乎就是上海的历史。
千年上海看松江,1268年的发展变迁诉说着松江岁月,承载着老上海最初的记忆。
而如今,千年松江的历史册上注定要留下一抹惊艳的黄色——松江有轨电车时代的来临!大多数去过欧洲的人都会被有轨电车这种历史悠久的交通工具所吸引。
木质内饰、复古大窗、色彩靓丽的车身及在城市中行驶时叮叮作响的铃声,为欧洲各个城市带来了独特的魅力。
而上海本身就是一座非常“洋气”的城市,上海国际化程度高,东西方文化在上海不断交流碰撞,逐渐形成了中西合璧的特色“海派文化”。
松江有轨电车的开通运营,为上海街头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也让上海更加“洋气”了。
构筑千年松江轨道梦,打造“海派文化”新地标,松江交投团队可谓功不可没。
对此,上海松江交通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徐军感叹道,“多年来的松江有轨梦终成现实!有轨电车将让松江内部骨干交通自成体系,整体提升松江区的交通品质,助其成为上海西南门户,堪称城市公交网络的‘王牌武器’!”雷厉风行、满怀激情,这是记者眼中的徐军。
在他的带领下,示范线的建设和运营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推动松江四网融合打下了坚实基础。
那么松江有轨电车运营、规划情况如何?应用了哪些新技术和新智慧?有哪些重要的战略意义?采访中,徐军董事长为我们一一解答。
先行先“示”,交融城市松江作为上海的一个郊区,其本身的交通建设显然不如新一线城市或者二线城市那样具备核心地位。
要形成自己的交通骨干网络,建设有轨电车显然是一个突破性的思路。
现代有轨列车地面车站施工车站是现代有轨电车系统的基本设施,是提供乘客上下车的营业场所,是站线、站台等站场设备的总称。
只有通过车站集中和疏散客流,才能完成运送乘客的任务,车站的位置、布置形式及其规模对现代有轨电车的运营效益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车站功能及设计原则现代有轨电车车站的基本功能是供现代有轨电车停靠,并通过标识指示其位置、标示站名、提供路线图与时刻表;设置站台,提供遮雨棚并可考虑提供座椅,确保乘客进出站台、购票、上下车的安全、舒适和快捷。
车站除了保证乘客集散外,还需确保车辆高效、安全地运行。
此外,车站应以结构简易、无人管理为设计目标,同时与其他交通方式有效衔接,以方便乘客换乘。
现代有轨电车站台的长度应以现代有轨电车总长为依据,并考虑必要的附加长度设定。
一般情况下,附加长度约为0.3m,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岛式站台最小宽度为2.0m,侧式站台最小宽度为1.5m,应根据车站功能及乘降量确定最终宽度。
同时,要充分考虑老、弱、病、残、幼的需求,站台与现代有轨电车车内底盘的高度应尽量一致,站台边缘与现代有轨电车车门边缘的间距应尽量缩小,以符合人性化空间设计的理念。
图5-13所示为法国里昂市有轨电车车站。
图5-13法国里昂市有轨电车车站车站站位选择及车站设计必须基于以下基本原则进行。
1)车站总平面和空间布局应符合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城市交通规划和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的要求,应与城市总体规划和车站所在地区的详细控制规划相互协调,因地制宜并最大限度地吸引客流;同时,应注重现代有轨电车建设与周边城市发展的平衡互动,为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2)车站的空间设计应满足全线景观设计的要求,将车站的立面设计纳入景观设计的范畴,站台棚需结合站前广场或绿化规划,其地面部分的立面设计要做到简洁、明快、大方,易于识别,并应体现现代交通建筑的特点和时代气息;同时,还应与周围的城市景观相协调,应广泛采用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技术,满足防火、防潮、防腐、耐擦洗及便于维修的要求。
松江有轨电车线路本月公示在松江新城与佘山之间A-A+2013年6月5日08:15时代报24 条评论新一代低地板有轨电车实体亮相□本报记者朱晓立摄□本报记者朱晓立吴华2013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昨天开幕。
市交港局副局长周淮在现场透露,松江有轨电车线路的具体方案本月将公示,该线路将采用纯国产有轨电车,具体车型或在此次展出的有轨电车中招投确认。
按照计划,上海郊区新城将建设1000公里左右捷运系统,初步规划200—300公里BRT(快速公交系统)和700-800公里有轨电车系统。
低地板有轨电车抬脚就上昨日,2013中国国际轨道交通展览会开幕,一台由中国北车集团出产的蓝色有轨电车,吸引了很多观众登车体验,并被亲热地称为“小海豹”。
这款现代有轨电车,有很多吸引人的亮点。
首先车内空间宽敞,记者在车厢内仿佛置身于地铁列车,座位之间很宽敞,内部设置也与从前的有轨电车不同,载“客量达350人,从郊区开到市区地铁枢纽站,应该上座率很高。
”一位观众高兴地说。
另外,低地板设计,即车厢地板与地面距离很近,十分方便老年乘客上下车,可以说是抬脚就上车。
北车集团工程部王帮炎,透露,目前相关车辆设计和研发部门正对有轨电车进行创新性研究,其中重要的一块即路权优先方案。
他介绍,有轨电车或从市郊卫星城开往市区外围,与轨道交通线路车站衔接。
目前有轨电车的线路设计,已经可以实现地面有轨道、空中无电网,开行更顺畅。
研究人员正考虑通过让有轨电车的地感线圈与智能交通系统联网,使马路上的红绿灯与其“匹配”。
比如,原本十字路口的红绿灯间隔在15秒,但此时智能系统侦测到正有一趟有轨电车通过,那红灯可能会提前变成绿灯,优先为其放行。
松江将试点纯国产有轨电车那么,“小海豹”会落户上海吗?上海市交港局副局长周淮透露,目前上海已计划在郊区新城建设1000公里左右中运量、大容量捷运系统,初步规划200—300公里BRT(快速公交系统)和700-800公里有轨电车系统,松江新城将率先试点新型有轨电车线路,具体方案本月公示。
松江现代有轨电车平交口路面处理方案研究发布时间:2023-02-21T08:42:40.061Z 来源:《建筑实践》2022年10月第19期作者:沈江[导读] 现代有轨电车是城市中运量交通的重要组成沈江上海凯凌公路养护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市201600摘要:现代有轨电车是城市中运量交通的重要组成,也是对传统地面公交和城市轨道交通的一种有效补充。
现代有轨电车通常沿城市道路采用地面形式敷设,在市政道路平交口处与社会车辆混行,受左转及横向社会车辆荷载冲击,轨道两侧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产生开裂、脱落等病害,本文结合实际案列,对有轨电车平交口路面处理方案进行研究。
关键词:路面病害;有轨电车平交口路面处理;钢纤维混凝土加固一、项目概述及研究背景松江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由2条线路组成,总长约31.269km。
其中T1线贯穿松江老城,并向东延伸至松江工业区及新桥镇,线路起自辰塔路,经三新北路-荣乐路-民益路-新镇街-新站路,终至新桥站,线路全长15.599km(含共线段),全线共设22座车站。
T2线串联了松江老城、松江新城、大学城以及松江工业区,线路起自三新路,沿新松江路-人民北路-梅家浜路-嘉松南路-广富林路-新苗三路,终至荣乐路,主线线路全长约15.125km,支线长约545.5m,全线共设23座车站,主线设22座车站,其中广富林路站为预留站;支线设置1座车站。
松江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大部分路段采用路中敷设,占用部分道路空间,按独立路权设计,和市政道路间采用护栏隔离。
项目位置如下图所示。
图1 松江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T1T2规划线路图松江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所经线路主要分布于松江老城区及工业园区内,两侧地块开发完善,所经道路基本为现状老路。
有轨电车建成后,一般路段基本采用独立路权的方式,社会车辆不进入有轨电车专用车道,轨道两侧沥青混凝土路面不受横向车行荷载冲击,整体相对完好。
而在市政道路平交口处,有轨电车与社会车辆混行,受左转及横向社会车辆荷载冲击,部分交叉口轨道两侧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施工后不到一年发生开裂、脱落现象,对社会车辆及有轨电车通行造成较大安全隐患。
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道床—路基一体化结构平交口施工技术研究摘要现代有轨电车作为城市中运量交通的主要形式,是对轨道交通与传统地面公交的一种有效补充。
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在全国首创采用道床-路基一体化轨下基础结构,本文对该基础形式在平交路口的施工关键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道床-路基一体化结构;平交口;施工技术前言现代有轨电车作为中运量交通的城市公共交通方式,可完善区域公交网络级配,有效弥补大运量轨道交通与低运量传统地面公交之间的运能差。
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是上海市第一条现代钢轮钢轨有轨电车线路,本项目的建设对实现松江新城空间拓展、构建多模式多层次的公共交通系统以及产业发展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示范意义。
1 项目简介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工程平面走向图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T1、T2线全长31.394公里,设站47座(1座预留),两线共设一段两场,既辰塔路车辆段、新桥停车场及大学城停车场。
全线采用埋入式整体道床结构,配合以60R2槽型轨、短轨枕、扣件系统及柔性包裹系统,轨下基础采用道床-路基一体化桩板结构形式[1]。
道床-路基一体化桩板结构横剖面2 施工工序根据结构施工要求,一体化承载板路口施工主要分为五个阶段:2.1 桩基础施工桩基施工阶段平交口不进行封闭,错开交通流量高峰期利用交通流量平峰期或夜间施工进行PHC管桩施工,边施工边采用临时护栏进行围护,施工后立即采用水稳料或沥青料对桩孔进行回填,开放交通。
2.2 基础施工桩基施工完毕后,采用彩钢板围挡对平交路口进行封闭,然后破除原路面,开挖路槽。
开挖完毕后进行垫层及桩顶横梁施工。
围挡区域示意图2.3 一体化承载板施工一体化承载板板施工顺序为轨道架设--钢筋绑扎--模板支设--混凝土浇筑。
轨道架设采用定制无轨底坡轨排支架,并通过L尺及轨距尺进行标高及平面位置定位。
标高控制通过螺杆进行调节,平面位置通过轨架顶撑进行调节。
底部螺杆采用PVC管进行封闭,以防混凝土浇筑时包裹螺杆。
目录4.技术防范系统 (1)4.1概况 (1)4.2视频监控系统 (1)4.3入侵报警系统 (1)4.4电子巡查系统 (1)4.5门禁系统 (1)4.5.1系统构成说明 (2)4.5.1.1中央级门禁管理系统构成 (4)4.5.1.2车辆段/停车场门禁管理系统构成 (5)4.5.1.3现场级门禁设备构成 (7)4.5.2系统功能说明 (8)4.5.2.1中央级门禁系统功能 (8)4.5.2.2车辆段/停车场门禁系统功能 (14)4.5.2.3现场设备功能 (23)4.5.2.4考勤功能 (25)4.5.3系统运行模式 (29)4.5.3.1在线运行模式 (29)4.5.3.2离线运行模式 (30)4.5.3.3故障运行模式 (30)4.5.3.4灾害运行模式 (30)4.5.4系统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 (30)4.5.4.1一般说明 (30)4.5.4.2系统可靠性 (31)4.5.4.3系统可维护性 (32)4.5.4.4系统可扩展性 (33)4.5.4.5系统安全性 (33)4.5.4.6系统稳定性 (34)4.5.4.7系统电磁兼容性 (35)4.5.4.8监控范围与实现方式 (35)4.5.4.9门禁系统技术说明 (36)4.5.5硬件的技术说明 (38)4.5.5.1中央级门禁系统设备硬件技术说明 (38)4.5.5.2车辆段/停车场门禁系统设备硬件技术说明 (38)4.5.5.3现场设备硬件技术说明 (40)4.5.6门禁系统软件 (45)124.技术防范系统4.1概况本工程技术防范系统由视频监控系统、入侵报警系统、电子巡查系统、门禁系统四部分组成。
4.2视频监控系统4.3入侵报警系统4.4电子巡查系统4.5门禁系统1.需求分析根据招标书要求,松江区现代有轨电车示范线由T1线和T2线两条线路组成,总长约31km,共设45座车站(含一座预留车站)。
示范线设一段一场,在T1线两端分别设置辰塔路车辆段和新桥停车场。
交通科技与管理1智慧交通与信息技术0 引言 随着大量私家车的出现,空气污染和停车难等问题困扰着大多数现代化城市,“公交优先”战略因此被广泛倡导,逐渐形成了 “公共汽车+轨道交通”基本公交体系。
近年来,很多城市大力开展轨道交通建设工作。
由于受到人口、经济、客流等影响,城市推进大容量的轨道交通制式困难重重。
而在已有大容量轨道交通的区域,公共交通体系内缺少重要的“中运量交通工具”来衔接公共汽车系统(低运量)和轨道交通系统(大运量),使得公交系统效率不高。
为扩大轨道交通的覆盖率,提高公共交通效率,实现轨道交通制式多元化发展势在必行。
特别是在中小城市、大城市边缘以及市中心大容量轨道交通未能覆盖的区域,发展中运量交通系统已经成为新的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在此背景下,上海市松江区规划现代有轨电车网络 [1],积极推进松江有轨电车建设。
松江有轨电车T2线穿越松江老城区,沿线相交道路众多,有轨电车运行效率影响因素较多。
因为T2线其特殊的地理位置,作者综合考虑整个道路交通系统,结合特征年交通量预测数据建立仿真模型,研究如何在保证有轨电车优先的情况下,又能使社会交通受到的干扰最小,从而实现整个交通系统平衡发展。
1 仿真模型建设目标 有轨电车信号优先控制的建设目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遵循安全第一的原则,保障有轨电车运行安全。
(2)有效降低有轨电车在交叉口的延误,提高运行效率。
(3)协调社会交通的通行需求,保证社会车辆的安全畅通,不仅要提升有轨电车的运行速度,而且要尽量降低对其它社会车辆、行人交通等产生的负面影响。
2 仿真模型说明2.1 模型路网 松江有轨电车T2线(新松江路)线路采用独立路权,路中布置[2]。
新松江路(三新北路-新松江路-人民北路段),包含三新北路和人民北路有轨电车首末站,中间有6个信控交叉口(4个有轨直行、2个有轨路中转路中)。
2.2 路网模型流量输入 在仿真模型中输入预测2027年道路交通系统高峰小时交通量数据[3]。
松湖路二期延伸段规划
沪松快速路南起申嘉湖高速,北至嘉闵高架路,东接漕宝快速路,与漕宝快速路共同组成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一纵三横”的南部快速通道,是上海中心城区、虹桥商务区(虹桥枢纽)与西南地区、松江新城(松江枢纽)联系的快速通道。
现状已建的有轨电车示范线T1和T2线一期基础上,松江区将适时启动有轨电车T2线二期建设。
为明确T2线二期线位、站位、相关配套设施以及相关规划控制条件,特编制本规划。
T2线二期是已建T2线向西延伸段,长度约7.4km,共设9处站点,自东向西分别沿新松江路、文松路、鼎盛路、文翔路走行,共设三新北路站、辰塔路站、鼎源路站、鼎松路站、鼎文路站、鼎盛路站、鹤溪街站、昆德路站和翔昆路站等站点。
此线路将连接松江经济技术开发区(东、西分区)、松江新城、松江大学城、新桥镇、松江老城之间互联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