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隐睾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2
男孩隐睾怎么办
隐睾一般会在医生对新生儿的常规查体中发现,家长也可自己对孩
子进行检查,一般睾丸未降的孩子阴囊会比正常的小一些,用手去抓
发现里面无睾丸。
大多数患儿在出生数月内或一年左右时,睾丸会在内分泌因素的
作用下降入阴囊,到1岁时隐睾的发生率下降到0.8%。
凡是可以自行归
位的,都属于假性隐睾,刚有孩子的新爸爸千万别太惊慌。
青春期前小男生也会突现隐睾
隐睾不是婴儿的专利,青春期前的小男生也会突发隐睾症状。
这
时家长最好懂得小心区别是生理性隐睾还是病理性隐睾。
“生理性隐睾症”在小儿中是一种常见现象,不需要治疗。
因为
青春期前睾丸较小,加上精索中提睾肌的作用,在天冷、兴奋、运动时,睾丸会回缩到阴囊的上部或腹股沟内。
泡温水浴时,肌肉松弛,
睾丸又会下降到阴囊中。
这种情况在青春期发育后会减少。
细心的家长始终放不下心的,在孩子小的时候最迟不过青春期不
妨多检查自己孩子的阴囊,一般在阴囊两侧都能摸到花生粒大小的睾丸,摸时有实物感。
如果阴囊空虚,不能摸及睾丸,或只有一个,情
况又一直没有好转,就应立即去医院泌尿男性专科诊治。
隐睾危害不可小觑
隐睾症的病儿,常伴有阴囊发育较差或不发育,多数隐睾症的病
儿没有任何症状。
个别较大儿童有时在睾丸所在部位出现短暂的疼痛,有的可合并疝气。
没有下降的睾丸发育差,有的只有蚕豆或黄豆粒大小。
加入睾丸长期不下降,尤其是双侧隐睾病儿,会影响小儿生理发育,约90%成年后无生育能力,此病还有发生癌变的可能,故隐睾症的小儿需要治疗。
关注宝宝的“蛋蛋”—浅谈隐睾症--访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周云主任有些年轻父母在给自己的宝宝洗澡时,会无意中发现,在孩子的阴囊内摸不到或只摸到一个睾丸。
这时父母往往会吓出一身冷汗,不知所措,这就是所谓的隐睾症。
隐睾症就是指孩子出生后,双侧或单侧睾丸没有下降到阴囊内的一种病理状态。
在正常情况下,男性的睾丸会在阴囊里面,由外观及触诊可以清楚地检查到,如果单侧或双侧睾丸不在阴囊里,就应考虑到是隐睾症。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泌尿外科周云主任对我们说,在足月产的男婴中患隐睾症的约占3%,其中大约70%的隐睾会在出生后3个月内自然下降至阴囊内,到了1岁时,大约只有1%的男孩仍会有隐睾的问题。
大部分隐睾症的病患是单侧隐睾,而且右侧发病的几率高于左侧,当然也有双侧发病的(双侧隐睾占25%)。
曾有研究指出,早产儿、出生时体重较轻的男婴、或是双胞胎比较容易出现隐睾的情形。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出生时体重少于2000克的男婴,隐睾症的发生率是7.7%,而出生时体重大于2500克的男婴,隐睾症的发生率为1.41%,这说明出生时胎儿的体重与隐睾症的发生关系密切。
到目前为止,造成隐睾的准确原因尚未明了,目前认为可能与内分泌、遗传和物理机械等多种因素有关。
大部分隐睾为先天性因素造成,但是也有的是后天因素所致。
如在给婴儿裹尿布时若裹得太紧,就会把孩子的睾丸推向腹股沟内或使下降中的睾丸无法完全下降到阴囊里:还有阴囊处外伤后可能使已经在阴囊的睾丸回到腹股沟内,这也可能是导致隐睾的后天因素。
根据隐睾能否被触及可以大致分所在位臵的不同可分为可触及隐睾和不可触及隐睾。
医生在给隐睾症患者做检查时,腹腔内隐睾和腹股沟管隐睾通常都是无法被触摸到的,而腹股沟管外隐睾和异位睾丸则可以被触摸到。
但在临床工作中,查体摸不到睾丸除了考虑隐睾症外,还应想到睾丸本身发育异常造成睾丸萎缩或完全消失的可能。
当然,极少数情况下由于医生检查不仔细也会造成摸不到睾丸的情况发生。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14例报告6篇篇1一、引言隐睾是小儿泌尿系统中常见的发育异常现象,指的是睾丸未能正常下降至阴囊内。
隐睾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生育能力受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儿隐睾的治疗。
本文旨在分享我院14例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病例报告,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临床经验。
二、病例资料与方法1. 病例资料自XXXX年至XXXX年,我院共收治小儿隐睾患者14例,年龄分布在XX岁至XX岁之间,平均年龄为X岁。
所有患儿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隐睾。
其中,左侧隐睾9例,右侧隐睾5例。
2.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包括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及腹股沟区,找到未降的睾丸,并将其牵引至阴囊底部固定。
对于合并其他腹腔疾病的患儿,同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结果1. 手术情况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XX分钟至XX分钟不等,平均手术时间为XX分钟。
术中出血较少,无需输血。
2. 治疗效果术后随访X至X年,所有患儿的睾丸均成功下降至阴囊内,且位置固定,无复发。
此外,患儿的生育能力均得到保留。
3. 并发症情况术后共有X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X例为轻度感染,X例为皮下气肿。
经对症治疗后,所有并发症均得到控制。
四、讨论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隐睾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其次,腹腔镜手术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腹腔及腹股沟区的结构,有利于寻找未降的睾丸,并进行精确的牵引固定。
此外,腹腔镜手术对于合并其他腹腔疾病的患儿,可以同时进行处理,提高了手术效率。
2. 手术注意事项在进行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手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气腹时要选择合适的压力,以避免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其次,在寻找未降的睾丸时,要仔细探查腹腔及腹股沟区,确保不遗漏任何部位。
最后,在固定睾丸时,要注意固定的位置及力度,以确保睾丸能够稳定地下降至阴囊内。
家长注意:男宝宝的隐睾手术最晚不
超过两岁
家有男宝宝的家长,很多都会关注他们的小“鸡鸡”(阴茎)问题,但有不少家长却不知道,其实男宝宝们的“蛋蛋”(即睾丸)问题,同样也是他们需要密切关注的。
隐睾,就是所谓的“蛋蛋”不见了,也称睾丸未降或睾丸下降不全,即睾丸未能按正常的发育过程从腰部腹膜后下降至阴囊,包括真性隐睾和睾丸异位(即睾丸下降异常),是小儿泌尿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小儿泌尿外科主任医师林炎坤说。
隐睾除了一部分在小儿刚出生时由医生检查发现外,还有不少患儿也是在日后的生活中被无意中发现的。
所以,在育儿过程中,家长也应多留意孩子的阴囊发育情况,一旦发现阴囊发育较小、阴囊扁平、阴囊左右不对称、在阴囊内摸不到或仅有一侧能摸到睾丸等情况时,都应提高警惕,及时带孩子到医院请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治。
根据现在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发现,很多隐睾患儿的问题睾丸往往在半岁左右就开始出现症状了,有些甚至还不到两岁,睾丸就已经萎缩了。
因此,对于发现有隐睾的患儿,还是建议尽可能在半岁到一岁内手术,最晚不宜超过两岁,以免影响了其成年后的生育功能,甚至造成睾丸恶变等更严重的后果。
隐睾是什么意思【导读】隐睾是小儿常见的问题之一,我们都知道男性的睾丸是精子的产生地,睾丸的缺失会严重影响男性的生育功能。
成年男性对于隐睾应该都是比较了解的,有很多新生儿男宝宝出生后家长发现孩子没有睾丸,这让他们大惊失色。
那么隐睾是什么意思?隐睾会对孩子产生哪些影响呢?隐睾是什么意思在生活中,有的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一边的睾丸摸不到,有的孩子有时能摸到,但有时又摸不到,这是怎么回事儿?着急忙慌的家长普遍都认为这是严重的问题,在发现这种现象后会立即带孩子就医。
其实孩子所患的,很可能就是隐睾症。
那么什么是隐睾症呢?正常的男宝宝都有两个蛋蛋,也就是我们说的睾丸,如果孩子存在发育不良的问题,那么一个睾丸的这种现象也会出现,甚至更严重的宝宝会两个睾丸都缺失。
只要是在孩子的阴囊中不能触摸到睾丸,这种情况就会被诊断为隐睾。
隐睾包括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真性隐睾,第二种情况是搞完没有生长在正常的位置,称为睾丸异位。
一般情况下孩子隐睾都是因为在发育的过程中睾丸不走寻常路,没有正常的从腰部腹膜跑到它该去的地方阴囊底部。
在足月的男宝宝中隐睾的发病率为3%,一岁之后发病率会有所下降转为1%,在成年之后可趋于稳定。
隐睾有哪些影响早产儿,发育不良的新生儿,怀孕时有过先兆流产、感冒发热的情况等等一些因素都可能会导致孩子出现隐睾这种现象。
那么隐睾对孩子会造成哪些影响呢?男性睾丸正确的停留位置应该是在阴囊,阴囊处的温度一般情况下都比正常的体温低1.5到2度,这是阴囊的舒缩功能带来的变化,只有这种适宜的温度睾丸才能正常的生产精子。
如果出现隐睾都这种情况,没有在阴囊中的睾丸受温度影响,不能正常生精,那么就会使男性的生育率降低。
幼儿时期所发生的隐睾还有恶变的可能。
隐睾的男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的男性,睾丸所处的位置越高,恶变的可能就越大。
大约有50%的腹腔睾丸都会恶变。
一岁以内的幼儿如果出现隐睾的情况,日后回到阴囊的可能性比较大,但是如果超过一岁搞完仍然没有回到阴囊,这时家长就应该带孩子到医院进行治疗。
什么是隐睾?该怎么治疗呢?(一)什么是隐睾?隐睾是指男婴出生后,一侧或者双侧的睾丸未能按照正常的发育过程下降到阴囊内的一种病理状态,又称为睾丸下降不全,是小儿外科常见病。
胚胎时睾丸位于肾肘水平,随着发育逐渐降入阴囊,如果睾丸停留停留在膜后、腹股沟管或阴囊入口处,就形成隐睾。
多为单侧,双侧少见,右侧发生率高于左侧,其中双侧的发病率占比在10~20%左右。
足月儿发病率为4%,早产儿可高达45%。
对于较小患儿,睾丸可能会自行下降,但出生6个月后,隐睾下降机会明显降低,1岁以后下降率约为1%,多已无自愈的机会。
隐睾的发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1)遗传因素:医学研究发现隐睾具有遗传倾向性,家族中发病率接近14%。
与隐睾发生的可能相关的基因有lns1-3、Tsg23、Bcl-2、AR基因、雌激素和雌激素受体基因等。
(3)解剖因素:主要包括睾丸引带缺如或收缩不良,直接导致睾丸不能由原位进入阴囊;鞘状突未关闭隐睾患者鞘状突多终止于耻骨结节或阴囊上方,而异常的引带残余及筋膜覆盖阴囊人口,这些因素都可阻止睾丸下降。
(3)内分泌因素:下丘脑-垂体-睾丸轴失衡导致隐睾患者睾酮水平低于正常,内分泌因素所致的隐睾多为双侧隐睾。
睾丸下降过程与睾酮水平密切相关,睾酮-双氢睾酮与精索和阴囊表面的受体蛋白结合,促使睾丸下降。
(4)其他因素:睾丸本身的缺陷,如精缩血管或输精管先天发育过短、睾丸与附睾分离、睾丸缺如等也可阻碍睾丸下降,也会导致隐睾的发生。
(二)隐睾的主要分类隐睾患者患侧阴囊明显的发育不良,阴囊空虚,不能扪及睾丸,单侧隐睾显示左右阴囊不对称,双侧者左右阴囊则扁平。
主要分类包括:(1)依据隐睾位置分类:①低位隐睾:睾丸位于腹股沟管内环与外环之间处,是隐睾中最为常见的类型,占比在85%左右。
②高位隐睾:睾丸位于腹腔内或靠近腹股沟内环处,在隐睾中的占比在15%左右。
(2)依据体格检查结果分类:①可扪及睾丸:出生后未在阴囊内触及,但可在腹股沟或阴囊上极触及到睾丸样的肿块。
隐睾症患儿护理常规
一、概述
隐睾指睾丸在发育过程中,未自腹膜后经腹股沟管降至阴囊而中途停滞,睾丸未降。
分为四种类型:腹内型、腹股沟管型、管外型、不能扪及型。
【临床表现】阴囊空虚症。
病侧阴囊发育差,小而偏平,缺乏皮肤皱褶;色素浅,甚至附贴会阴部。
【特殊检查】 B超或CT。
【治疗要点】最佳治疗年龄在2岁以前。
应尽早促睾丸降入并固定于阴囊内,促进睾丸正常发育并获得生育功能。
有内分泌疗法及手术睾丸松解下降固定术。
二、术前护理
1、按小儿外科术前护理常规。
2、保持局部清洁卫生清洗手术野皮肤,更换清洁内衣裤。
3、心理护理与患儿及家长进行必要的交流与沟通,争取患儿较好地配合手术及护理。
三、术后护理
(一)护理诊断
1、有感染的危险与会阴生殖器部分切口易污染有关。
2、生长发育改变与异位睾丸发育不良有关。
3、焦虑与家长及较大儿为手术预后担忧有关。
(二)护理措施
1、按小儿外科术后护理常规。
2、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随时清除排泄物,一旦污染,应立即更换敷料。
注意有无伤口出血情况。
3、并发症观察睾丸固定术后,有无回缩、萎缩等。
4、心理支持麻醉苏醒后和其它手术一样,患儿第一眼看到的应为其父母。
5、健康教育
(1)向家长和较大儿宣传疾病的相关知识。
(2)教会家长观察患儿术后经阴囊触诊睾丸的检查技术,并定期带患儿复诊。
小儿隐睾腹腔镜睾丸松解固定术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隐睾(ICD10:Q53.903)二、诊断依据:根据《小儿外科学第4版》()1.病史:单侧或双侧阴囊空虚,未扪到睾丸。
2.体格检查:单侧或双侧阴囊空虚。
3.B超检查结果:考虑隐睾三、选择治疗方案的依据:根据《小儿外科学第4版》()1.单侧或双侧阴囊空虚,未扪到睾丸。
2.手术年龄最好在2岁以前。
3.全身状况允许手术。
4.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
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5天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Q53.903疾病编码。
2.单侧或双侧阴囊空虚,未扪到睾丸。
3.当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诊断时,但在住院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六、术前准备:1天。
入院后所必须的检查项目:1.血细胞分析+凝血4项、尿液分析+尿沉渣分析、住院生化、免疫4项、血型鉴定;2.胸部正侧位片;3.B超检查七、选择用药:抗菌素:头孢一代,预防性用药时间为术前30分钟。
术后使用静脉头孢一代抗菌素2天。
八、手术日:为入院后第1~2天麻醉方式:选择全麻。
九、术后住院恢复3天十、出院标准:1.体温正常、伤口无红肿渗液,阴囊无红肿。
2.无其他并发症。
十一、有无变异及原因分析:1.并发症。
此种疾病术后可能出现阴囊血肿、感染及出现上呼吸道感染。
可能导致延长治疗时间及增加医疗费用。
2.节假日。
由于患者住院后赶上节假日,而使手术拖延,从而也使住院时间和费用增加。
小儿隐睾住院临床路径表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小儿隐睾(ICD10:Q53.903)拟行腹腔镜睾丸松解固定术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
小儿隐睾症怎么办?这些方法非常有效
有的胎儿在妈妈肚子里面发育不正常,男孩出生之后看不到睾丸,这在医学上被称为隐睾症,导致隐睾症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激素引起的,而治疗隐睾症的最有效办法是手术。
1、现在是隐睾是先天性发育异常,一般情况首选用激素治疗可以治疗一段时间观察。
但是有时候用激素治疗效果可能不太好,没有明显的效果高危仍然位于腹股沟内。
也可以考虑直接做手术,把睾丸拉下来固定在阴囊内不会影响发育一般在两岁以内做手术效果比较好。
2、手术治疗好,主要是孩子的年龄对于该疾病来说比较大,另外,睾丸长期的再腹股沟内对于睾丸的发育是有很大的不良影响的,所以,个人建议您最好是先手术的治疗,但是,这个仅仅是我个人的看法,并不敢代表100%正确,所以,既然您也带宝宝到医院就诊完毕了,那么不知道您接诊医生是什么意见,您可以先遵从医院医生的医嘱执行。
3、隐睾的发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激素用于治疗隐睾受到普遍重视。
用于治疗隐睾的激素,主要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主要成分是黄体生成激素(LH),LH
刺激间质细胞,产生睾酮。
应用时可出现阴茎增大、睾丸胀痛,如果剂量掌握不当,或较长期使用,可导致骨骺早期愈合。
目前已有报道提出,在1~3岁的小儿中使用HCG反而引起睾丸发育不良。
我们一般使用1个疗程,总计量5000~1万U,分10次,间隔1~3天注射完成。
从效果来看,并不如文献报道的那样好,尤其是睾丸完全降入阴囊的病例很少。
在小婴儿中我们已不做常规应用。
小儿隐睾症怎样治疗?*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绍小儿隐睾症的治疗方法,治疗小儿隐睾症常用的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
小儿隐睾症应该吃什么药。
*小儿隐睾症怎么治疗?*一、西医*1、治疗隐睾常在新生儿体检时发现,一经诊断,即应随访。
生后6个月,如睾丸仍未下降,则自行下降的机会已经极少。
1.激素治疗隐睾的发生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有关,激素用于治疗隐睾受到普遍重视。
用于治疗隐睾的激素,主要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黄体生成激素释放激素(LH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主要成分是黄体生成激素(LH),LH刺激间质细胞,产生睾酮。
应用时可出现阴茎增大、睾丸胀痛,如果剂量掌握不当,或较长期使用,可导致骨骺早期愈合。
目前已有报道提出,在1~3岁的小儿中使用HCG反而引起睾丸发育不良。
我们一般使用1个疗程,总计量5000~1万U,分10次,间隔1~3天注射完成。
从效果来看,并不如文献报道的那样好,尤其是睾丸完全降入阴囊的病例很少。
在小婴儿中我们已不做常规应用。
LHRH作用于腺垂体,促使垂体释放LH和FSH,被释放的LH发挥与HCG相同的作用。
LHRH的优点是已可采用鼻黏膜喷雾给药,每侧鼻孔200g,3次/d,每天总量1.2mg,连续28天,鼻黏膜喷雾给药无任何痛苦,即使感冒流涕仍可继续治疗。
对经术前应用LHRH治疗,睾丸未能下降的隐睾进行活检,结果显示其组织学表现较之未接受激素治疗者有明显改善。
但临床效果并不突出。
总之,激素治疗隐睾,由于目前对隐睾尚无统一的分类,疗效也缺乏统一客观的评价标准,各报告者之间有很大差异。
激素治疗的效果与隐睾所处的位置密切相关,位置越低,疗效越好。
腹内隐睾的激素治疗几乎无效。
碰到HCG注射时睾丸下降,注射一结束,睾丸又回缩的情况。
综上所述,对隐睾患者的治疗方案如下:(1)凡男性新生儿都须检查有无隐睾。
(2)小儿屈腿坐位检查最准确。
(3)如隐睾小儿智力迟钝,须除外其他有关综合征。
小儿隐睾
临床表现:隐睾可发生于单侧或双侧以单侧较为多见。
单侧隐睾者右侧的发生率略高于左侧。
但即使是双侧隐睾仍有适量的雄激素产生可维持男性第二性征的发育也很少影响成年后的性行为。
没有并发症的隐睾患者一般无自觉症状主要表现为患侧阴囊扁平,单侧者左右侧阴囊不对称,双侧隐睾阴囊空虚、瘪陷。
若并发腹股沟斜疝时,活动后患侧出现包块,伴胀痛不适严重时可出现阵发性腹痛呕吐、发热若隐睾发生扭转如隐睾位于腹股沟管或外环处则主要表现为局部疼痛性肿块患侧阴囊内无正常睾丸胃肠道症状较轻如隐睾位于腹内扭转后疼痛部位在下腹部靠近内环处,右侧腹内型隐睾扭转与急性阑尾炎的症状和体征颇为相似,主要区别是腹内隐睾扭转压痛点偏低,靠近内环处。
此外,患侧阴囊内无睾丸时应高度怀疑腹内睾丸扭转按睾丸所处位置临床上将隐睾分为:①高位隐睾,指睾丸位于腹腔
内或靠近腹股沟内环处,占隐睾的14%~15%;②低位隐睾指睾丸位于腹股沟管或外环处(图1)
诊断:诊断并不困难,体检可见患侧阴囊扁平,双侧者阴囊发育较差。
触诊时,患儿阴囊空虚,无睾丸大约80%的隐睾可在腹股沟管区扪及,压之有胀痛感活动度大,不能被推人阴囊
鉴别诊断:应与睾丸缺如、异位睾丸、回缩性睾丸等相鉴别。
小儿因提睾肌反射比较活跃受到某些刺激如寒冷或惊吓后提睾肌
收缩可将本来位于阴囊内的睾丸提至阴囊近端甚至进入腹股沟管内临床表现颇似隐睾但这些睾丸易被推回阴囊,并在阴囊内停留不是隐睾。
另有些睾丸可从腹股沟部被逐渐地推入阴囊但松手后睾丸即上缩回原来位置,应属于隐睾。
体检应注意仔细探查股部耻骨部和会阴部以除外异位睾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