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隐睾固定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效果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56.94 KB
- 文档页数:2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小儿腹腔型隐睾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疾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
传统的手术方式是开
放式手术,但这种手术方式有较大的创伤和并发症风险,对患儿造成较大的痛苦和影响。
近年来,随着手术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逐渐成为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首先,腹腔镜手术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通过腹腔镜手术,医生可以直接观察到
患儿的隐睾位置,准确地进行手术。
相比于开放式手术,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出血少、并
发症风险低,术后恢复快,能够更好地保护患儿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能力。
其次,腹腔镜手术操作技术要求高,需要医生拥有专业的技术水平。
对于小儿腹腔型
隐睾患儿,手术操作需要细致、谨慎,对医生的技术要求较高。
因此,医生需要经过充分
的培训和实践,掌握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技巧,保证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最后,腹腔镜手术需要寻找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患儿状态。
虽然腹腔镜手术具有较高的
安全性和有效性,但手术时机也是影响手术效果和安全性的重要因素。
一般认为,年龄在
6个月至2岁之间的小儿,隐睾位置较浅,适合进行腹腔镜手术。
此外,患儿的身体状态
也需要充分考虑,确保手术的安全进行。
总之,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为医生,需要充分
掌握腹腔镜手术技术,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和患儿状态,细心谨慎地进行手术操作,以取
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14例报告6篇篇1一、引言隐睾是小儿泌尿系统中常见的发育异常现象,指的是睾丸未能正常下降至阴囊内。
隐睾如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生育能力受损。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腹腔镜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小儿隐睾的治疗。
本文旨在分享我院14例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病例报告,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临床经验。
二、病例资料与方法1. 病例资料自XXXX年至XXXX年,我院共收治小儿隐睾患者14例,年龄分布在XX岁至XX岁之间,平均年龄为X岁。
所有患儿均经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为隐睾。
其中,左侧隐睾9例,右侧隐睾5例。
2.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腹腔镜技术进行手术治疗。
手术过程包括建立气腹、置入腹腔镜、探查腹腔及腹股沟区,找到未降的睾丸,并将其牵引至阴囊底部固定。
对于合并其他腹腔疾病的患儿,同时进行相应的处理。
三、结果1. 手术情况所有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XX分钟至XX分钟不等,平均手术时间为XX分钟。
术中出血较少,无需输血。
2. 治疗效果术后随访X至X年,所有患儿的睾丸均成功下降至阴囊内,且位置固定,无复发。
此外,患儿的生育能力均得到保留。
3. 并发症情况术后共有X例患儿出现并发症,其中X例为轻度感染,X例为皮下气肿。
经对症治疗后,所有并发症均得到控制。
四、讨论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隐睾具有诸多优势。
首先,腹腔镜手术具有微创、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其次,腹腔镜手术能够清晰地观察到腹腔及腹股沟区的结构,有利于寻找未降的睾丸,并进行精确的牵引固定。
此外,腹腔镜手术对于合并其他腹腔疾病的患儿,可以同时进行处理,提高了手术效率。
2. 手术注意事项在进行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手术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建立气腹时要选择合适的压力,以避免高碳酸血症的发生。
其次,在寻找未降的睾丸时,要仔细探查腹腔及腹股沟区,确保不遗漏任何部位。
最后,在固定睾丸时,要注意固定的位置及力度,以确保睾丸能够稳定地下降至阴囊内。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小儿腹腔型隐睾是儿科常见的疾病,通常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不断进步,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一、腹腔型隐睾的临床表现腹腔型隐睾是指睾丸未能下降到阴囊内,而是位于腹腔内的一种先天性畸形。
患儿通常在出生后即可触及双侧阴囊内有一颗或两颗睾丸,部分患儿在初患时为双侧睾丸隐没,但在气压降低或睾丸温度升高时可将睾丸移向阴囊内,检查时可触及及阴囊内有睾丸。
1. 术前准备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
这包括患儿的年龄、病史、疼痛症状及体格检查。
需要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超声波检查,以明确睾丸的位置和大小。
术前准备工作的充分和准确性对手术的顺利进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2. 手术操作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是一种微创手术,通过腹壁小孔插入腹腔镜,利用腹腔镜在腹腔内观察和操作,将腹腔内的隐睾组织取出,将睾丸放入阴囊内。
相比传统的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伤口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
3. 术后护理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儿的术后恢复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术后需要做好伤口护理、饮食调理等工作,以促进患儿的早日康复。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效果良好,手术后患儿能够快速恢复,术后并发症率低。
1. 术中安全性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术中安全性较高。
由于操作仪器的微小,手术对患儿组织的创伤较小,出血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14例报告
隐睾是指睾丸未能自然下降至阴囊,而停留在腹腔或输尿管内。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通过腹壁小孔插入镜头和手术仪器来进行手术的微创技术。
本文报告了使用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14例病例。
病例选择标准:对于年龄在1岁至7岁之间、有明确诊断的隐睾患儿,且没有其他伴随疾病的患儿,我们选择了腹腔镜手术作为治疗方法。
手术过程:首先对患儿进行全身麻醉,然后通过脐部插入气腹采用腹腔镜进行检查。
如果在腹腔内发现睾丸,我们会将其拉至阴囊,并在阴囊内固定。
如果在腹腔内未发现睾丸,我们会进一步检查输尿管和肾脏,以排除其他并发症。
结果:本研究共治疗了14例小儿隐睾,所有患儿均成功下降睾丸至阴囊并固定。
手术中未发生任何严重并发症,术后患儿恢复良好。
讨论:相较于传统的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具有许多优点,如创伤小、疼痛轻、术后恢复快等。
腹腔镜手术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和丰富的经验,对医生的要求更高。
结论: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小儿隐睾的一种有效方法,可以对患儿造成更小的创伤,术后恢复快。
医生需要具备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以保证手术的成功。
希望本研究能对小儿隐睾的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腹腔镜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观察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在小儿腹腔型隐睾治疗中的应用。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11年12月120例腹腔型隐睾患儿行腹腔镜手术的临床资料。
结果5例确诊为睾丸发育不良,切除睾丸残余;5例确诊为睾丸阙如无法进行手术治疗;81例行腹腔镜Ⅰ期睾丸下降固定术;29例行分期Fowier-Stephens手术。
术后随访1~2年,无睾丸回缩、萎缩、坏死等并发症发生。
结论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具有定位准确,手术损伤小、精素游离充分、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可作为小儿腹腔型隐睾的首选治疗方法。
标签:腹腔镜;小儿;腹腔型隐睾;临床观察隐睾为小儿多发病,其发病率较高,有研究显示新生儿发病率为4%,早产儿发病率为30%,1岁儿童发病率为0.66%。
隐睾患儿中有20%体表无法触到睾丸,以往主要通过B超、CT、激素测定等确诊,但是准确率较低。
随着腹腔镜技术水平地不断提高及适应小儿外科手术的腹腔镜器械的发展,腹腔镜技术在小儿外科泌尿系统疾病中被广泛应用,可起到探查及治疗的作用,降低了二次手术的概率,减少了患儿的痛苦。
2004年1月以来,本院采用腹腔镜技术对小儿腹腔型隐睾患儿进行探查和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所选研究对象为本院2004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120例腹腔型隐睾患儿,年龄1~13岁,平均年龄3.8岁,双侧20例,左侧58例,右侧42例。
术前所有患儿均经黄体生长激素(LH)、雄性激素睾酮(T)和卵泡生长激素(FSH)测定,结果均低于正常值。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儿均采用静脉全麻加骶管麻醉或者硬膜外麻醉,取仰卧头低足高位,于患儿脐下缘位置切开皮肤,大小约0.5 cm,采用CO2建立并维持人工气腹,维持气腹压为8~13 mm Hg。
脐部两旁皮肤各切开0.5 cm,置入5 mm Trocar作为操作孔,置入腹腔镜后进行两侧内环口检查,明确隐睾性状、位置、精索和输精管的血管具体情况,明确诊断,并评估睾丸位置,位于内环口2 cm以内为腹腔内低位隐睾,位于髂窝及以上者为腹腔内高位隐睾。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14例报告引言小儿隐睾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它使得睾丸不能降入阴囊位置。
目前腹腔镜手术治疗隐睾在小儿外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在本报告中,我们对14例小儿隐睾进行了腹腔镜手术治疗,通过总结这些案例,探讨了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可行性和优势。
材料与方法选取了14例小儿隐睾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范围在2岁至10岁之间,均为确诊的隐睾患者。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了相关检查,确定了睾丸的位置和大小。
手术采用腹腔镜技术,通过腹腔镜在腹部的操作,将隐睾的睾丸定位并移入阴囊中。
手术后,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了观察,并对手术效果进行了评估。
结果14例小儿隐睾患者中,13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因手术中出血而转为开放手术治疗。
所有手术均在1小时内完成,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
术后随访3个月至1年,无复发和并发症发生。
讨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隐睾具有许多优势。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较快。
腹腔镜下显示清晰、操作简便,能更准确地找到隐睾的位置并将其移入阴囊。
腹腔镜手术对于患儿的美容效果更好,术后疤痕小。
对于部分患者,由于病情复杂或术者技术不精等原因,还是需要转为开放手术。
在选择手术方式时,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隐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
通过本次研究,我们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适应症和手术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相信,腹腔镜手术将在小儿隐睾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患儿提供更好的手术治疗方案。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摘要】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一种有效方法。
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中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技术原理是通过腹腔镜操作器械,将隐睾定位并移动至阴囊内,避免开放手术的创伤。
临床观察发现腹腔镜手术具有良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
安全性评估结果显示腹腔镜手术在小儿患者中是安全可靠的。
术后护理措施包括定期随访和注意伤口感染预防。
结论认为腹腔镜手术在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肯定。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探索优化手术技术和提高治疗效果。
【关键词】腹腔镜手术,小儿腹腔型隐睾,临床效果,安全性,并发症,术后护理,技术原理,治疗,前景,有效性,研究,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腹腔镜手术相比传统手术方式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能够更好地保护儿童的生殖功能和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还存在一定争议,因此有必要开展本研究来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
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为科学的治疗方案和护理措施。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估该治疗方法在小儿腹腔型隐睾患者中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一定数量的患儿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并观察其术后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来评估该手术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
本研究还旨在探讨腹腔镜手术对小儿腹腔型隐睾的术后护理措施,为临床医生提供相关指导,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小儿腹腔型隐睾的治疗提供更为有效、安全的方法,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提供借鉴。
1.3 研究意义小儿腹腔型隐睾是一种常见的小儿外科疾病,常见于男孩,严重影响患儿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传统手术治疗存在创伤大、术后恢复慢、并发症多等问题,而腹腔镜手术则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几乎无瘢痕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小儿腹腔型隐睾的治疗。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14例报告
小儿隐睾是指男性生殖器官睾丸未能降入阴囊,而停留在腹腔或腹股沟区域的一种先
天性畸形。
它是小儿外科中常见的疾病之一,需要及时治疗,以避免引起其他并发症。
本文报告了作者在近年来治疗小儿隐睾时采用腹腔镜手术的方法和效果。
共有14例小儿隐睾患者,年龄在1-8岁之间,其中有7例为双侧隐睾。
这些患者在手术前都行了相关
的术前检查,包括超声检查和内分泌检查,以确定睾丸的位置和功能。
腹腔镜手术的操作步骤如下:首先在脐部进行小切口,然后插入腹腔镜并注入气体,
以扩张腹腔空间。
接着通过腹腔镜引导下,用显微钳将睾丸从腹腔或腹股沟区域引入阴囊,并用吸附器将其固定。
将腹腔内的气体抽出,关闭切口。
本文研究的14例患者均成功完成了腹腔镜手术,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其中11例
患者术后疼痛和不适感消失,3例患者术后仍有轻微疼痛感觉,但均在术后两周内完全消失。
所有患者都恢复了正常的生殖功能,没有出现任何不良反应或并发症。
腹腔镜手术是治疗小儿隐睾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它具有操作简便、创伤小、恢复
快等优点,并且术后效果稳定。
腹腔镜手术可以作为小儿隐睾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腹腔
镜手术的具体适应症和术前术后管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腹腔镜手术在小儿隐睾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应用价值,可以为患儿提供更好的
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希望这个研究能够为临床医生提供参考,并促进相关研究的不断深
入发展。
腹腔镜与开放手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的疗效对比观察目的:观察和探讨腹腔镜与开放隐睾手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的不同效果。
方法:选择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64例小儿高位隐睾,将采取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的3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传统手术入路行隐睾下降固定术病例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隐睾下降固定术,比较两组术中、术后情况。
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显著差异具有统计意义。
结论:与传统开放隐睾固定术相比,腹腔镜下高位隐睾下降固定术能有效减轻患儿的创伤,由于观察组手术创口小,精索局部干扰少,患者术后恢复快,睾丸恢复良好率高,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手术方式。
标签:腹腔镜;开放隐睾手术;小儿隐睾术;睾丸下降不全隐睾术后睾丸下降不全患儿一般无全身症状,主要表现为患侧阴囊发育不良,小于对侧,若为双侧睾丸下降不全患儿,则表现阴囊呈扁平状,病变侧阴囊空虚,不能触及睾丸。
若伴有的腹股沟疝出现嵌顿时,则注意有腹痛,呕吐急性梗阻的症状[1]。
选择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隐睾术后睾丸下降不全的64例高位隐睾患儿,进行不同模式的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小儿隐睾术后睾丸下降不全的64例高位隐睾患儿,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其中观察组年龄1-14岁,平均年龄4.2±1.3岁,双侧6例,左侧12例,右侧14例。
对照组年龄1-13岁,平均年龄4.1±1.2岁,双侧7例,左侧11例,右侧14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上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儿采取传统开放手术入路行隐睾下降固定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第一穿刺点为脐部,第二、三穿刺点位于左、右腹直肌外缘与髂嵴连线交点。
如行单侧手术第二点可位于脐与耻骨的中点,第三点在脐与患侧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内1/3处。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探讨
通过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可以将隐睾的睾丸从腹腔内移植至阴囊内,以达到正常位置的目的。
腹腔镜手术具有显微镜放大、直观明确、操作灵活等优点,能够更准确地找到隐睾的位置并进行处理。
一项对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研究结果显示,手术成功率达到97.2%,且术后疗效稳定。
在手术中,医生通过腹腔镜可以清楚地观察到隐睾的位置和情况,减少了误伤的风险。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程度轻,可以缩短患儿住院时间,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腹腔镜手术对患儿的腹腔脏器也没有直接接触,降低了手术对腹腔器官的损伤,更加安全可靠。
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和较高的安全性。
由于每个小儿的具体情况不同,手术治疗方案仍需个体化制定,并且需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操作,以确保手术效果和安全性。
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的疗效分析。
方法100例小儿腹腔型隐睾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术中术后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手术优良率为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睾丸回缩、阴囊水肿、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效果更佳,能够缩短术后恢复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小儿腹腔型隐睾;腹腔镜睾丸固定术;疗效分析小儿隐睾是儿童常见疾病,特别好发于早产儿,属于小儿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畸形,对患儿的生殖系统危害极大。
临床多数隐睾查体时可触及,但仍有约20%的患儿可能为腹腔型隐睾、睾丸发育不良或缺如等[1]。
为了避免隐睾的进行性病变危害其生育功能,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但术式的选择存在争议。
泌尿生殖系统的解剖特点决定了腹腔镜治疗泌尿生殖系畸形具有明显优势,其视野开阔,能够准确探查普通检查中难以发现的隐睾,暴露常规开腹手术无法显露的部位[2]。
本研究采用腹腔镜睾丸固定术治疗小儿腹腔型隐睾,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本院外科治疗的100例小儿腹腔型隐睾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
观察组年龄1~11岁,平均年龄(3.9±2.4)岁;对照组年龄1~12岁,平均年龄(4.1±2.7)岁;所有患儿均符合腹腔型隐睾诊断标准,睾酮(T)和卵泡生长激素(FSH)等激素检查低于正常值,体表查体无法触及隐睾,B超提示为腹腔内睾丸;其中左侧隐睾45例、右侧隐睾34例、双侧隐睾21例;排除有染色体疾病者。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14例报告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14例报告隐睾是小儿常见的一种先天性疾病,指睾丸不能自发下降至阴囊。
隐睾患者在生殖系统及睾丸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传统手术治疗隐睾的方法有一定的创伤和并发症,给患儿带来不小的痛苦。
腹腔镜技术的应用使得治疗小儿隐睾的方法更加安全、精准、并且术后恢复较好。
在我们医院,通过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已经有了一定的积累和经验,下面将对我们医院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14例病例进行报告。
病例一:患儿,男,3岁,右侧隐睾。
手术采用腹腔镜下单独隐睾固定术,手术时间30分钟,术后恢复良好,未出现明显的并发症。
术后3个月复查,隐睾已下降至阴囊。
通过以上病例的报告,我们可以看到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优势。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减少了患儿的痛苦,缩短了术后恢复时间。
腹腔镜手术视野清晰,操作精准,减少了手术的并发症发生。
腹腔镜手术方式多样,能够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已经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在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术前需要对患儿进行全面的评估,确定手术适应症和手术方案。
术中需要严格掌握腹腔镜技术,确保手术安全。
术后需要对患儿进行定期的复查和随访,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通过本次14例病例的报告,我们对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临床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为今后的临床工作提供了一定的经验。
我们相信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为患儿带来更多的利益。
第二篇示例: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14例报告【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小儿隐睾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14例小儿隐睾患儿,均接受腹腔镜手术治疗。
观察术后恢复情况及随访结果。
腹腔镜隐睾固定术治疗小儿高位隐睾的临床效果目的探讨小儿高位隐睾治疗中应用腹腔镜隐睾固定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小儿高位隐睾治疗的4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患儿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常规组及研究组,每组20例。
常规组实施传统手术入路行隐睾下降固定术,研究组实施腹腔镜下隐睾下降固定术,比较两组患儿的手术指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
结果研究组患儿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疼痛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
结论在小儿高位隐睾术治疗中应用腹腔镜隐睾固定术,有利于患儿的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laparoscopic cryptorchidopexy in the treatment of pediatric high cryptorchidism in children. Methods Forty children with high cryptorchidism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6 to April 2018 were selected as research su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routine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rder of admission,2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outine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surgical approach for cryptorchidism descent fixation,while the study group was treated with laparoscopic cryptorchidism descent fixation. The operative index and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ambulation time and postoperative pain time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the routine group,and the amount of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 was less than that of the routine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hospitalization tim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The total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ventiona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laparoscopic cryptorchidism fix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high cryptorchidism in children is conducive to the rehabilitation of children,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has a positive clinical significance.[Key words] Laparoscopic cryptorchidopexy;Traditional descending fixation of cryptorchidism;Pediatric high cryptorchidism小兒高位隐睾属于儿科常见疾病,多发于早产儿,其主要为小儿先天性泌尿生殖系统畸形,给患儿的生殖系统带来极大危害。
隐睾又称睾丸下降不全或睾丸未降,具体是指睾丸未按正常发育程序从腰后部下降至阴囊,隐睾症多发于儿童,也可在成年后发病[1]。
小儿隐睾症通常需采用手术治疗,传统的开放式手术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创伤较大,术后恢复慢,增加了患儿家属的经济负担,而腹腔镜手术的出现则弥补了这些缺陷。
本文就腹腔镜辅助治疗小儿隐睾症的疗效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本次试验的84例患儿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2例。
甲组患儿年龄1~11岁,平均(4.3±1.4)岁;单侧隐睾患儿36例,双侧隐睾患儿6例;腹腔内睾丸19例,腹股沟管内睾丸23例。
乙组患儿年龄1~12岁,平均(4.6±1.5)岁;单侧隐睾患儿34例,双侧隐睾患儿8例;腹腔内睾丸17例,腹股沟管内睾丸25例。
两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提示具有临床可比性。
所有患儿家属均在自愿前提下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睾丸缺失、回缩性睾丸、睾丸发育不良的患儿。
方法:①甲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给予患儿全麻气管插管后,协助其取头高臀低仰卧位,在肚脐上缘进入气腹针,应用CO 2建立气腹,将气腹压保持在12mmHg 左右。
之后放入腹腔镜,对盆腔进行探查,以了解隐睾、输精管、精索的情况,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以精索管为线索,探寻到输精管及精索血管在内环口处汇合并进入腹股沟,手术随之转入腹股沟处。
待找到睾丸后视其发育情况进行后续操作。
如睾丸发育较好,则游离精索和输精管周围筋膜,并尽量延长松解,于阴囊底部将皮肤切开,将肉膜与皮肤潜行分离,以形成囊袋。
之后采用钳夹将精索、输精管、睾丸引入阴囊肉膜囊袋内,用可吸收线缝合阴囊肉膜和皮肤切口。
如睾丸萎缩,则采用电刀对其进行切除。
如腹腔内未见输精管和精索,则证实睾丸未发育。
术后无需口服抗生素。
②乙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对患儿实施全麻,取仰卧位,在患侧腹股沟做一斜切口,暴露睾丸,行疝囊分离后做好高位结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