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毛细曲线法
双电层微分电容法
第7页/共74页
1.3.2 电毛细现象
1. 电毛细曲线及其测定 对电极体系,界面张力(γ)不仅与压力、温度
和界面层的物质组成有关,而且与电极电势()
有关。这种界面张力随电极电势变化的现象叫 做电毛细现象。
界面张力与电极电势的关系曲线叫做电毛细 曲线。
通常用毛细管静电计测取液态金属电极的电毛细曲线.
在金属相中,自由电子的浓度很大,可达1025 mol/dm3 , 少量剩余电荷在界面的集中并不会明显破坏自由电子 的均匀分布,因此可以认为金属中全部剩余电荷都是 紧密分布的,金属内部各点的电势均相等。
在溶液相中,当溶液总浓度较高,电极表面电荷密度较 大时,由于离子热运动较困难,对剩余电荷分布的影响 较小,而电极与溶液间的静电作用较强,对剩余电荷的 分布起主导作用,溶液中的剩余电荷也倾向于紧密分布, 形成紧密双电层。
(2)当电极表面存在负的剩余电荷时,
0,
q
0
随电极电势变负,界面张力也不断减小—带负电
第17页/共74页
不论电极表面存在正剩余电荷还是负剩余电荷,界 面张力都将随剩余电荷数量的增加而降低。
带正电
带负电
第18页/共74页
3. 离子表面剩余量
溶液一侧剩余电荷密度:
qs q ziFi
式中:zi--离子i的价数
第4页/共74页
1.3.1.2 研究电极/溶液界面性质的意义
各类电极反应都发生在电极/溶液的界面上,界 面的结构和性质对电极反应有很大影响。
1. 电解液性质和电极材料及其表面状态的影响 析氢反应2H+ + 2e- —H2在Pt电极上进行的速 度比在Hg电极上进行的速度大107倍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