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 格式:ppt
- 大小:2.23 MB
- 文档页数:32
低压配电设计规(GB50054-95)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 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第1.0.4条低压配电设计除应执行本规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第一节电器的选择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三、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四、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4条隔离电器应使所在回路与带电部分隔离,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二、插头与插座;三、连接片四、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二、继电器、接触器;三、半导体电器;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第2.2.1条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
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应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篇一:《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原建设部《二OO一~二OO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修改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机中电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在原《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50054-95)基础上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了国家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7章和1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电气和导体的选择、配电设施的布置、电气装置的电击防护、配电线路的保护、配电线路的敷设等。
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有:1.将规范适用范围的电压由交流、工频500V以下修改为交流、工频1000V及以下;2.取消了原规范总则中对于选用铜、铝导体材质的规定;3.增设术语为单独一章,删除附录中的名词解释;4.补充了功能性开关电器和剩余电流动作保护电器选择和安装的规定;5.补充了选用具有中性极的开关电器的规定;6.补充了IT系统中安装绝缘监测电器的规定;7.补充了等电位联结用的保护联结导体截面积选择的规定;8.将原第三章“配电设备的布置”中的第二节“配电设施布置中的安全措施”和第四章“配电线路的保护”中的第四节“接地故障保护”合并,并增加“SELV系统和PELV系统及FELV 系统”一节,为第5章“电气装置的电击防护”;9.在“配电线路的保护”一章中增加了“配电线路电气火灾防护”一节;10.增加了关于“可弯曲金属导管布线”、“地面内暗装金属槽盒布线”、“矿物绝缘电缆敷设”、“预分支电缆敷设”的规定;11.对原规范部分条文进行了补充、完善和调整。
本规范中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1.0.1为使低压配电设中,做到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节约能源、技术先进、功能完善、经济合理、配电可靠和安装运行方便,制订本规范。
第一章总那么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平安、配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标准。
第1.0.2条本条标准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第1.0.4条低压配电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未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标准的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第一节电器的选择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以下要求。
一、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三、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四、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响电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4条隔离电器应使所在回路与带电局部隔离,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以下电器: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二、插头与插座;三、连接片;四、不需要撤除导线的特殊端子;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
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以下电器: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二、继电器、接触器;三、半导体电器;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第2.2.1条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
绝缘导体除满足上述条件外,尚未符合工作电压的要求。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1. 引言低压配电系统是供电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将电能从高压输电系统输送到用户终端。
为了确保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高效运行,制定本设计规范。
2. 设计原则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2.1 安全性设计应满足安全性要求,包括防止火灾、电击、电磁辐射等安全风险。
必要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保护措施,如安装漏电保护器、线路过载保护等。
2.2 可靠性设计应满足低压配电系统的可靠供电要求。
应考虑备用供电、过载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确保系统能够在故障发生时迅速切换或隔离故障点。
2.3 经济性设计应尽可能降低低压配电系统的成本,同时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应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材料,合理布置线路,避免资源浪费。
3. 设计流程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按照以下流程进行:3.1 取得设计需求与用户或业主进行需求沟通,了解用电负荷、供电方式、设备要求等信息,明确设计需求。
3.2 方案设计根据设计需求,制定低压配电系统的初步方案,包括线路布置、设备选型等。
3.3 详细设计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
包括绘制线路图、选择电缆规格、计算线路损耗、确定设备安装位置等。
3.4 设备选型根据详细设计结果,选择适合的设备,包括断路器、接触器、变压器等。
应考虑设备的额定电流、短路容量、使用寿命等因素。
3.5 施工图设计根据详细设计结果,绘制施工图。
施工图应包括线路接线图、设备安装示意图等。
4. 设计要求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4.1 额定电流根据用户用电负荷和需求,确定低压配电系统的额定电流。
额定电流应满足用户用电需求,并考虑到未来的扩容需求。
4.2 规范选材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缆、开关设备、配电箱等材料。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电气性能和耐久性,能够在长期使用中保持稳定可靠的工作状态。
4.3 安全保护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要求,配置安全保护装置,如漏电保护器、过载保护器等。
安全保护装置应经常检查、测试,确保其正常工作。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
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 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第1.0.4条低压配电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第一节电器的选择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三、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四、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4条隔离电器应使所在回路与带电部分隔离,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二、插头与插座;三、连接片四、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二、继电器、接触器;三、半导体电器;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第2.2.1条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该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通用规定;二、电源系统;三、低压总配电系统;四、单位低压配电系统;五、低压动力配电系统;六、低压照明配电系统;七、低压照明系统;八、低压照明控制系统;九、设备选择及其安装布置;十、低压配电装置与设备的选用;十一、低压配电装置与设备的组成;十二、低压配电装置与设备的安装;十三、低压配电装置与设备的运行维护;十四、低压配电装置与设备的检验试验与验收。
首先,通用规定部分包括了对低压配电设计要求的概述,涵盖了安全可靠、经济合理、运行可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其中对配电系统的设计理念、设备选择原则、设备组成、运行维护要求进行了详细阐述。
其次,电源系统部分主要介绍了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源接入方式、电源质量要求、电源保护措施以及对电源系统可靠性的要求。
具体包括电源电压、频率、功率因数等方面的规定。
接着,低压总配电系统部分对低压配电系统的总配电原理、总配电装置的选择和布置、总配电电缆的敷设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其中包括变压器、开关设备、短路保护装置等设备的选择和配置。
然后,单位低压配电系统部分主要介绍了低压单位配电系统的设计要求,包括单位负荷的估算、单位开关柜的选择、短路电流计算方法以及对低压配电设备的要求等。
低压动力配电系统和低压照明配电系统部分分别对低压动力设备和低压照明设备的配电系统进行了规定。
包括对电动机的选择、照明设备的布置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接下来,低压照明系统、低压照明控制系统部分对低压照明系统的设计原则、照明设备的选择、照明控制设备的选择等进行了详细规定。
设备选择及其安装布置部分对低压配电设备的选择和布置进行了规范。
包括电缆敷设、开关设备的安装高度、通风、照明等方面的要求。
低压配电装置与设备的选用、组成和安装、运行维护部分分别对低压配电设备的选用、组成、安装和运行维护进行了详细规定。
包括设备的安装位置、通风条件、绝缘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最后,该规范还对低压配电装置与设备的检验试验与验收进行了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1995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低压配电设计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保障人身安全、配电可靠、电能质量合格、节约电能、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和安装维护方便,制订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的交流、工频500V以下的低压配电设计。
第1.0.3条低压配电设计应节约有色金属,合理地选用铜铝材质的导体。
第1.0.4条低压配电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电器和导体的选择第一节电器的选择第2.1.1条低压配电设计所选用的电器,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电器的额定电压应与所在回路标称电压相适应:二、电器的额定电流不应小于所在回路的计算电流,三、电器的额定频率应与所在回路的频率相适应,四、电器应适应所在场所的环境条件;五、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动稳定与热稳定的要求。
用于断开短路电流的电器,应满足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
第2.1.2条验算电器在短路条件下的通断能力,应采用安装处预期短路电流周期分量的有效值,当短路点附近所接电动机额定电流之和超过短路电流的1%时,应计入电动机反馈电流的影响。
第2.1.3条当维护、测试和检修设备需断开电源时,应设置隔离电器。
第2.1.4条隔离电器应使所在回路与带电部分隔离,当隔离电器误操作会造成严重事故时,应采取防止误操作的措施。
第2.1.5条隔离电器宜采用同时断开电源所有极的开关或彼此靠近的单极开关。
第2.1.6条隔离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一、单极或多极隔离开关、隔离插头;二、插头与插座,三、连接片;四、不需要拆除导线的特殊端子;五、熔断器。
第2.1.7条半导体电器严禁作隔离电器。
第2.1.8条通断电流的操作电器可采用下列电器:一、负荷开关及断路器,二、继电器、接触器,三、半导体电器,四、10A及以下的插头与插座。
第二节导体的选择第2.2.1条导体的类型应按敷设方式及环境条件选择。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23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23》是中国的国家标准,旨在规范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确保其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该规范适用于工业、商业建筑、民用建筑等各种低压配电系统。
该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总则:包括规范的适用范围、术语和定义等。
2. 设计要求:包括低压配电系统的负载计算、电气设备的选择和配置、电路设计、电缆和导线选用等。
3. 电气设备:包括配电变压器、开关设备、保护设备、电动机和配电柜等电气设备的选用和安装要求。
4. 接地系统和绝缘配电系统:包括接地装置的设计要求、接地电阻的限制、绝缘控制和绝缘监测等。
5. 配电线路:包括电缆和导线的选用和敷设要求、线缆保护装置的设置、线路的容量计算和跳线设计等。
6. 低压配电设备安装和维护:包括设备安装的基本要求、设备的检测和试验以及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等。
7. 用户用电设施:包括用户用电设备的要求、配电箱和计量设备的选用和安装等。
8. 其他配电设施:包括电源检测装置、电能质量监测与控制装置的选用等。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23》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规范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和施工,提高电气设备的使用效率,减少电能消耗,保护人员和财产的安全。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低压配电系统是工业和民用建筑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其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用电安全和效率。
为了保障低压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制定配电设计规范是至关重要的。
2.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的低压配电设计,包括但不限于商业建筑、工厂、学校、医院等领域。
3. 设计原则(1)安全原则: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是低压配电设计的首要原则,必须符合国家电气安全规范和标准。
(2)可靠性原则:低压配电系统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避免因设备故障导致停电、损失等情况。
(3)经济合理原则:在满足安全和可靠性要求的前提下,低压配电设计应尽可能节约成本,提高能效。
4. 设计要求(1)系统容量的确定:根据建筑物的用电需求,合理确定低压配电系统的容量,保证系统正常运行,避免过剩或不足的情况。
(2)线路布置和绝缘:低压配电线路的布置应考虑到供电设备的位置、电缆长度、绝缘等因素,保证线路稳定运行。
(3)过载和短路保护:配电设计要合理配置过载和短路保护装置,确保系统在异常情况下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避免事故发生。
(4)接地系统:低压配电系统的接地设计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5)电能质量:低压配电系统应保证供电的电能质量,避免因谐波、电压波动等因素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5. 设计验收低压配电系统设计完成后,需要对设计方案进行详细的验收,包括但不限于系统容量、线路布置、保护装置配置、接地系统等方面。
确保设计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得到相关部门的审批。
6. 结语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对于保障建筑物用电安全、提高能效和延长设备寿命具有重要作用。
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确保低压配电系统的安全、可靠和经济合理。
(续)7. 设计流程低压配电系统的设计流程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7.1. 了解用电需求首先,设计人员需要了解建筑物的用电需求,包括各种设备、照明、通风、空调等的电力需求情况。
根据实际用电需求确定设计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