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数分布直方图(1课时)
- 格式:ppt
- 大小:3.89 MB
- 文档页数:39
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说课稿频数分布直方图的说课稿1教学目标1、了解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概念2、会读频数分布直方图。
3、会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重点和难点本节教学的重点是频数分布直方图。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过程比较简单,是本节教学的一个难点。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引例:你能依据如图统计图说出有关被抽查的40张碟片播放时间的三条信息吗?请同学们小组争论然后给出结论在得到了数据的频率分布表的基础上,我们还经常需要用统计图把它直观地表示出来。
用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基本统计图叫做频数分布直方图。
由此引出课题。
二、讲授新课由引例归纳出频数分布直方图概念:一般地,用来表示频数分布的基本统计图叫做频数分布直方图。
三、例题讲解例1抽查20名同学每分脉搏跳动次数,获得如下数据(单位:次)81,73,77,79,80,78,85,80,68,9080,89,82,81,84,72,83,77,79,75。
请制作表示上述数据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分析:老师可引导同学自己完成1、确定组距、组数、组界。
2、组中值的意义和作用。
解:(1)列出频数分布表,为便利起见,我们也给出组中值的数据20名同学每分脉搏跳动次数的频数分布直方图表组别(秒)组中值频数67.5~72.570272.5~77.575477.5~82.580982.5~87.585387.5~92.5902(2)分别以横轴上每组别两边界点为端点的线段为底边,作高为相应频数的矩形,就得到所求的频数分布直方图。
注:为了使图形清楚美观,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横轴上可只标出组中值,不标出组界。
2、随堂练习:P57课内练习四、辨析频数分布直方图与一般条形统计图的区分。
频数分布直方图是经过把数据分组,列频数分布表得到的.,数据分组必需连续,因些各个长方形的竖边依次相邻。
这是一般条形统计图不要求的。
五、合作学习课本P56留意:在讲解时,要让同学分析各组中的组界值是多少?怎么样求?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同学谈谈与体会七、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作业题”第1、2题;选做题:课本“作业题”第3、4题。
直方图教案直方图第一课时:直方图(1)学习目标:了解频数分布表的制作步骤。
重点、难点:频数分布表的制作。
学习过程:问题一:下面数据是截止2002年费尔兹奖得主获奖时的年龄:29 39 35 33 39 28 33 35 31 31 37 3238 36 31 39 32 38 37 34 29 34 38 3235 36 33 29 32 35 36 37 39 38 40 3837 39 38 34 33 40 36 36 37 40 31 38请根据下面的不同分组方法,你觉得比较哪一种分组能更好地说明费尔兹奖得主获奖的年龄分布,并列出频数分布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解:1. 计算极差(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2. 决定组距与组数:3. 列频数分布表:年龄分组划记频数合计4.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课堂练习:1、光明中学为了解本校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对八年级同龄的名女生的身高进行了测量,结果如下(数据均为整数,单位: ):将数据适当分组,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
2、体育委员统计了全班同学60秒跳绳的次数,并列出下列频数分布表:(1)全班有名同学;(2)组距是 ,组数是 ;(3)跳绳次数在范围的同学有人,占全班同学 %;(精确到0.01%)(4)画出适当的统计图表示上面的信息;(5)你怎样评价这个班的跳绳成绩?3、为了进一步了解七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体育老师对七年级(1)•班50名学生进行1分钟跳绳次数测试,以测试数据为样本,绘制出部分频数分布表和部分频数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组别次数x 频数(人数)第1组 80le;xlt;100 6第2组 100le;xlt;120 8第3组 120le;xlt;140 a第4组 140le;第5组 160le;请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表中的a=______.(2)请把频数直方图补充完整.(3)若八年级学生1min跳绳次数(x)达标要求是:xlt;120为不合格,120le;xlt;140•为合格,140le;xlt;160为良,xge;160为优,根据以上信息,请你给学校或七年级同学提一条合理化建议.第二课时:直方图(二)学习目标:能正确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和画频数折线图重点、难点:能正确地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知识点1、调查收集数据过程的一般步骤调查收集数据的过程一般有下列六步: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选择调查方法、展开调查、记录结果、得出结论.知识点2、调查收集数据的方法普查是通过调查总体的方式来收集数据的,抽样调查是通过调查样本方式来收集数据的.知识点3、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是三种最常用的统计图.这三种统计图各具特点: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特征;折线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数据的数量变化规律;扇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在总量中所占的份额.知识点4、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 我们把所要考查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查对象叫做个体.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个数叫做样本容量.知识点5、简单的随机抽样用抽签的办法决定哪些个体进入样本.统计学家们称这种理想的抽样方法为简单的随机抽样.知识点6、频数、频率 在记录实验数据时,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称为频数.每个对象出现的次数与总次数的比值(或者百分比)称为频率.知识点7、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步骤①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和组数;③决定分点;④画频数分布表;⑤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1.要了解一批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所占比例大小,将这批数据分组,落在个小组里德数据个数叫做( )A .频率B .样本容量C .频数D .频数累计 2.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个小长方形的高等于( )A .相应各组的频数B .组数C .相应各组的频率D .组距4.已知样本容量为30,在样本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依次为2:4:3:1,则第二小组的频数为( )A. 4B. 12C. 9D. 85.在样本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共有11个小长方形,若中间一个小长方形的频率等于其他个小长方形的频率的和的,且样本容量是,则中间一组的频数1014160是( ) A. 32B. 0.2C. 40D. 0.25二、填空1. 将一个有80个数据的一组数分成四组,绘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已知各小长方形的高的比为2∶4∶3∶1,则第一小组的频率为________,第二小组的频数为________。
《频数分布直方图》教案城南学校息教学难点:直方图与条形图的区别和尝试绘制直方图媒体运用:Powerpoint幻灯片,实物展示台教学过程:导语:(激情谈话,指出统计图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复习提问:1.我们已学过了哪几种统计图?它们各有什么特点?2.你能从下面三个统计图中获得哪些信息?(一)某班一次数学测验成绩:63,84,91,53,69,81,61,69,91,78,75,81,80,67,76,81,79,94,61,69,89,70,70,87,81,86,90,88,85,67,71,82,87,75,87,95,53,65,74,77.大部分同学处于哪个分数段?成绩的整体分布情况怎样?先将成绩按10分的距离分段,统计每个分数段学生出现的频数,(2)有关“碟片播放时间”的调查统计图,仔细观察,你在图中找到了哪些信息,请与你的同伴交流。
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给予评价并揭示本节新授课题(板书:12.1.3 直方图)。
观察与思考:1.上面表格有什么特点?与前面学过的表格有什么不同?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讲解组数、组距、频数分布表等概念。
(板书:组数、组距、频数分布表)2.从这个频数分布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性评价。
归纳小结:从这个频数分布表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在不同范围内的学生人数。
观察探索,初步认识直方图为了更直观地描述表中的数据老师画出了统计图,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出79.5分到89.5分这个分数段的学生数最多,90分以上的同学较少,不及格的学生数最少.观察与思考:1.这个统计图在构成上有什么特征?2.统计图的横轴和纵轴各表表示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总结:每个长方形的高代表对应组的频数。
我们称这样的统计图为频数分布直方图。
(板书: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师强调两点:一是各长方形之间是连续排列,没有空隙的;二是直方图实际上是用长方形的面积表示频数的,只有当长方形的宽相等时,才可以用长方形的高表示频数。
9.2.1 总体取值规律的估计第1课时频率分布直方图(用时45分钟)【选题明细表】基础巩固1.某地2004年第一季度应聘和招聘人数排行榜前5个行业的情况列表如下:若用同一行业中应聘人数和招聘人数的比值的大小来衡量该行业的就业情况,则根据表中数据,就业形势一定是()A.计算机行业好于化工行业B.建筑行业好于物流行业C.机械行业最紧张D.营销行业比贸易行业紧张【答案】B【解析】就业形势的好坏,主要看招聘人数与应聘人数的比值,比值越大,就业形势越好,故选B . 2.在一次模拟考试后,从高三某班随机抽取了20位学生的数学成绩,其分布如下:分组[)90,00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40,150 频数 1 2 6 7 3 1分数在130分(包括130分)以上者为优秀,据此估计该班的优秀率约为( ) A .10% B .20%C .30%D .40%【答案】B【解析】由表可知:优秀的人数为314+=,则优秀率为:420%20= 据此估计该班的优秀率约为20% 故选:B3.某工厂对一批元件进行抽样检测.经检测,抽出的元件的长度(单位:mm )全部介于93至105之间.将抽出的元件的长度以2为组距分成6组:[)93,95,[)95,97,[)97,99,[)99,101,[)101,103,[]103,105,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若长度在[)97,103内的元件为合格品,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批元件的合格率是( )A .80%B .90%C .20%D .85.5%【答案】A97,103内的频率为:【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元件长度在[)()++⨯=-,102.80.02750.02750.0450故这批元件的合格率约为80%.故选:A.4.某校从高一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部分学生,将他们的模块测试成绩分成6组:[40,50), [50,60), [60,70), [70,80), [80,90), [90,100]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已知高一年级共有学生600名,据此估计,该模块测试成绩不少于60分的学生人数为()A.588B.480C.450D.120【答案】B【解析】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得;该模块测试成绩不少于60分的频率是1-(0.005+0.015)×10=0.8,∴对应的学生人数是600×0.8=4805.学校为了调查学生在课外读物方面的支出情况,抽取了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其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50,60的同学有30人,则n的值为()示,其中支出在[)A .100B .1000C .90D .900【答案】A【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支出在[)50,60的同学的频率为:0.03100.3⨯=301000.3n ∴== 本题正确选项:A6.为了解某校今年准备报考飞行员学生的体重情况,将所得的数据整理后,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前3个小组的频率之比为1∶2∶3,其中第2小组的频数为12,则报考飞行员的总人数是________.【答案】48【解析】设图中从左到右的第1小组的频率为x ,则第2小组的频率为2x ,第3小组的频率为3x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性质,得:230.03750.01351x x x +++⨯+⨯=,解得:0.125x =,∴第2小组的频率为20.25x =,又已知第2小组的频数为12, ∴报考飞行员的学生人数是:120.2548÷=.故答案应填:48.7.某校100名学生的数学测试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分数不低于a 即为优秀,如果优秀的人数为20,则a 的估计值是__________.【答案】133【解析】由题意可知:90﹣100分的频率为0.005×10=0.05,频数为5人则100﹣110分的频率为0.018×10=0.18,频数为18人110﹣120分的频率为0.03×10=0.3,频数为30人120﹣130分的频率为0.022×10=0.22,频数为22人130﹣140分的频率为0.015×10=0.15,频数为15人140﹣150分的频率为0.010×10=0.05,频数为10人而优秀的人数为20人,140﹣150分有10人,130﹣140分有15人,取后10人∴分数不低于133即为优秀,8.调查某校高三年级男生的身高,随机抽取40名高三男生,实测身高数据(单位:cm)如下:171163163166166168168160168165171169167169151168170168160174165168174159167156157164169180176157162161158164163163167161(1)作出频率分布表;(2)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答案】(1)分布表见解析(2)直方图见解析【解析】(1)最低身高151 cm,最高身高180 cm,它们的差是18015129-=,即极差为29.确定组距为4,组数为8,频率分布表如下:(2)组距为4,结合频率分布表,可计算各组的频率组距,即可得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能力提升9.某校为了对初三学生的体重进行摸底调查,随机抽取了50名学生称其体重(单位:kg ),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了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体重在[)45,50内适合跑步训练,体重在[)50,55内适合跳远训练,体重在[]55,60内适合投掷训练,估计该校初三学生适合参加跑步、跳远、投掷三项训练的人数之比为( )A .4:3:1B .5:3:1C .5:3:2D .3:2:1【答案】B【解析】体重在[)45,50内的频率为0.150.5⨯=,体重在[)50,55内的频率为0.0650.3⨯=,体重在[]55,60内的频率为0.0250.1⨯=,0.5:0.3:0.15:3:1=,可估计该校初三学生适合参加跑步、跳远投掷三项训练的人数之比为5:3:1,故选:B10.某中学举行了一次“环保知识竞赛”,全校学生参加了这次竞赛.为了了解本次竞赛成绩情况,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的成绩(得分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作为样本进行统计.若下面是尚未完成并有局部污损的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则a bx y+的值为______ . 分组 频数 频率[)50,60 8 0.16[)60,70 a■[)70,80 20 0.40[)80,90■ 0.08[]90,1002b合计■ 1【答案】510【解析】设样本量为N ,则20500.40N ==, 所以[)80,90的频数为500.084⨯=,则508204216a =----=,20.0450b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纵轴为频率/组距可得,16500.03210x ==,0.040.00410y ==, 所以160.045100.0320.004a b x y +=+=. 故答案为:51011.某家庭记录了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单位:3m )和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得到频数分布表如下: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频数分布表(1)在答题卡上作出使用了节水龙头50天的日用水量数据的频率分布直方图:0.35m的概率;(2)估计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日用水量小于3(3)估计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一年能节省多少水?(一年按365天计算,同一组中的数据以这组数据所在区间中点的值作代表.)47.45m.【答案】(1)直方图见解析;(2)0.48;(3)3【解析】(1)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图所示:0.35m的频率为(2)根据以上数据,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50天日用水量小于3⨯+⨯+⨯+⨯=;0.20.110.1 2.60.120.050.48因此该家庭使用节水龙头后日用水量小于30.35m 的概率的估计值为0.48;(3)该家庭未使用节水龙头50天日用水量的平均数为 ()110.0510.1530.2520.3540.4590.55260.6550.4850x =⨯+⨯+⨯+⨯+⨯+⨯+⨯=. 该家庭使用了节水龙头后50天日用水量的平均数为()210.0510.1550.25130.35100.45160.5550.3550x =⨯+⨯+⨯+⨯+⨯+⨯=. 估计使用节水龙头后,一年可节省水()()30.480.3536547.45m-⨯=. 素养达成 12.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某市政府为了鼓励居民节约用水,计划调整居民生活用水收费方案,拟确定一个合理的月用水量标准x (吨)、一位居民的月用水量不超过x 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x 的部分按议价收费.为了了解居民用水情况,通过抽样,获得了某年100位居民每人的月均用水量(单位:吨),将数据按照[)[)0,0.5,0.5,1,...,[)4,4.5分成9组,制成了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直方图中a 的值;(2)设该市有30万居民,估计全市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并说明理由;(3)若该市政府希望使85%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标准x (吨),估计x 的值,并说明理由.【答案】(1)0.3;(2)3.6万;(3)2.9.【解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知,月均用水量在[0,0.5)中的频率为0.08×0.5=0.04,同理,在[0.5,1),[1.5,2),[2,2.5),[3,3.5),[3.5,4),[4,4.5)中的频率分别为0.08,0.20,0.26,0.06,0.04,0.02.由0.04+0.08+0.5×a+0.20+0.26+0.5×a+0.06+0.04+0.02=1,解得a=0.30.(2)由(1),100位居民每人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频率为0.06+0.04+0.02=0.12.由以上样本的频率分布,可以估计全市30万居民中月均用水量不低于3吨的人数为300 000×0.12="36" 000.(3)因为前6组的频率之和为0.04+0.08+0.15+0.20+0.26+0.15=0.88>0.85,而前5组的频率之和为0.04+0.08+0.15+0.20+0.26=0.73<0.85,所以2.5≤x<3.由0.3×(x–2.5)=0.85–0.73,解得x=2.9.所以,估计月用水量标准为2.9吨时,85%的居民每月的用水量不超过标准.。
《9.2.1 总体取值规律的估计》教学设计第1课时频率分布直方图【教材分析】本节是主要介绍表示样本分布的方法,包括频率分布表、频率分布直方图、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等.由于作统计图、表的操作性很强,所以教学中要使学生在明确图、表含义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动手作图.同时让学生理解:对于一个总体的分布,我们往往从总体抽取一个样本,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 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把样本数据表示成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图的形式,能从图表上直观的看出数据的分布情况,为学习本节内容在基础知识上有了铺垫。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课程目标1.结合实例,能用样本估计总体的取值规律.2.会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3.能根据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观测数据的分布规律.数学学科素养1.直观想象: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与应用;2.数学运算: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相关计算问题.【教学重点】:①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②根据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观测数据的分布规律.【教学难点】:①列频率分布表,画频率分布直方图;②根据频率分布表和频率分布直方图观测数据的分布规律.【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我国是世界上严重缺水的国家之一,城市缺水问题较为突出,某市政府为了节约生活用水,计划在本市试行居民生活用水定额管理,即确定一个居民月用水量标准a,用水量不超过a的部分按平价收费,超出a的部分按议价收费.如果希望大部分居民的日常生活不受影响,那么标准a定为多少比较合理呢?你认为为了较为合理地确定出这个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
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阅读课本192-197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有哪些?2、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纵轴表示什么?各矩形面积之和等于什么?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新知探究1.频率分布直方图绘制步骤①求极差,即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②决定组距与组数.组距与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一般数据的个数越多,所分组数越多.当样本容量不超过100时,常分成5~12组.为方便起见,一般取等长组距,并且组距应力求“取整”.③将数据分组.④列频率分布表.计算各小组的频率,第i 组的频率是第i 组频数样本容量.⑤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其中横轴表示分组,纵轴表示频率组距.频率组距实际上就是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高度,它反映了各组样本观测数据的疏密程度.2. 频率分布直方图意义:各个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相应各组的频率,频率分布直方图以面积的形式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的频率的大小,各小长方形的面积的总和等于1.3.总体取值规律的估计:我们可以用样本观测数据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的取值规律.4.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特征:当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组数少、组距大时,容易从中看出数据整体的分布特点,但由于无法看出每组内的数据分布情况,损失了较多的原式数据信息;当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组数多、组距小时,保留了较多的原始数据信息,但由于小长方形较多,有时图形会变得非常不规则 ,不容易从中看出总体数据的分布特点.四、典例分析、举一反三题型一 频率分布直方图的绘制与应用例1 一个农技站为了考察某种麦穗长的分布情况,在一块试验地里抽取了100个麦穗,量得长度如下(单位:cm):6.5 6.4 6.7 5.8 5.9 5.9 5.2 4.0 5.4 4.6 5.8 5.5 6.0 6.5 5.1 6.5 5.3 5.9 5.5 5.8 6.2 5.4 5.0 5.0 6.8 6.0 5.0 5.7 6.0 5.56.8 6.0 6.3 5.5 5.0 6.3 5.2 6.07.0 6.4 6.8 6.0 6.3 5.5 5.0 6.3 5.2 6.0 7.0 6.4 6.0 5.4 6.5 6.0 6.8 5.8 6.3 6.0 6.3 5.6 5.3 6.4 5.7 6.7 6.2 5.6 6.0 6.7 6.7 6.0 5.8 5.3 7.0 6.0 6.0 5.6 6.2 6.1 5.3 6.2 6.8 6.6 4.7 5.7 5.7 5.9 5.4 6.0 5.2 6.0 6.3 5.7 6.8 6.1 4.5 5.6 6.3 6.0 5.8 6.3根据上面的数据列出频率分布表、绘出频率分布直方图,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这批麦穗长的情况.【答案】见解析 【解析】步骤是:(1)计算极差,7.4-4.0=3.4(cm). (2)决定组距与组数. 若取组距为0.3 cm,由于3.40.3=1113,需分成12组,组数合适.于是取定组距为0.3 cm,组数为12.(3)将数据分组.使分点比数据多一位小数,并且把第1小组的起点稍微减小一点.则所分的12个小组可以是[3.95,4.25),[4.25,4.55),[4.55,4.85),…,[7.25,7.55].(4)列频率分布表.对各个小组作频数累计,然后数频数,算频率,列频率分布表,如下表所示: 1 1 2 1128 13 112 1 (5)画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从表中看到,从频率分布表中可以看出,绝大部分麦穗长集中在5.15-5.95,并且5.75-6.05占比最大.解题技巧(绘制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注意事项)1.在列频率分布表时,极差、组距、组数有如下关系: (1)若极差组距为整数,则极差组距=组数;(2)若极差组距不为整数,则极差组距的整数部分+1=组数.2.组距和组数的确定没有固定的标准,将数据分组时,组数力求合适,纵使数据的分布规律能较清楚地呈现出来,组数太多或太少,都会影响我们了解数据的分布情况,若样本容量不超过100,按照数据的多少常分为5~12组,一般样本容量越大,所分组数越多.跟踪训练一1. 某制造商3月份生产了一批乒乓球,随机抽样100个进行检查,测得每个球的直径(单位:mm),将数据分组如下表:补充完成频率分布表(结果保留两位小数),并在下图中画出频率分布直方图.【答案】见解析.【解析】频率分布表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题型二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相关计算问题例2 在某次数学测验后,将参加考试的5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制成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则在该次测验中成绩不低于100分的学生人数是()A.210B.205C.200D.195【答案】C【解析】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在该次测验中成绩不低于100分的学生的频率为1-(0.012+0.018+0.030)×10=0.4,∴在该次测验中成绩不低于100分的学生人数为500×0.4=200.故选C. 解题技巧 (计算规律) 1.因为小长方形的面积=组距×频率组距=频率,所以各小长方形的面积表示相应各组的频率.这样,频率分布直方图就以面积的形式反映了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率大小.2.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小长方形的面积之和等于1.3.频数相应的频率=样本量.4.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各长方形的面积之比等于频率之比,各长方形的高度之比也等于频率之比.跟踪训练二1.如图所示是由总体的一个样本绘制的频率分布直方图,且在[15,18)内频数为8.(1)求样本在[15,18)内的频率; (2)求样本量;(3)若在[12,15)内的小矩形面积为0.06,求在[18,33)内的频数. 【答案】(1) 425. (2) 50. (3) 39.【解析】 由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可知组距为3.(1)由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得样本在[15,18)内的频率等于475×3=425. (2)样本在[15,18)内的频数为8,由(1)可知,样本量为8425=8×254=50.(3)在[12,15)内的小矩形面积为0.06,故样本在[12,15)内的频率为0.06,故样本在[15,33)内的频数为50×(1-0.06)=47.又因为在[15,18)内的频数为8,故在[18,33)内的频数为47-8=39.五、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及解题技巧六、板书设计七、作业课本197页练习.【教学反思】本节课之前学生已有一定的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常见的数学思想已有初步的认识和应用。
课题:频数分布直方图【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重点)理解频数、频率等概念,会对一组数据进行统计,并列出相应的统计图表,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 2、(难点)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频数分布表、频数分布直方图、频数分析折线图,并能从中获取有关信息,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预测.3、能够通过试验获得事件发生的频率,知道大量重复试验时频率可作为事件发生概率的估计值,结合生活实例,能够通过对事件发生频率的分析,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一、【基础导学】学习方法:首用蓝或黑色笔书写答案,用红色笔纠错补充,用▲标注重点,用★标注困惑点。
阅读教材第60页至第74页的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某班有48名同学,在一次英语单词竞赛进行统计时,成绩在81—90这一分数段的人数所占的频率是0.25,那么成绩在这个分数段的人数有 人。
2.已知在一个样本中,50个数据分别落在5个组内,第一、二、三、四、五组数据地个数分别 为2、8、15、20、5,则第四组数据的频率是 。
3.若一组数据含有三个数12、17、15,则12的频率是 ,17的频率是 ,则15的频率是 。
4.将50个数据分为3组,第一组与第二组的频率之和是0.7,则第三组的频率是 。
5.已知一组数据有80个,其中最大值为140,最小值为40,取组距为10,则可以分成 ( ) A .10组 B .9组 C .8组 D .7组6.在对n 个数据整理时,把这些数据分成7组,则各组的频数之和、频率之和为 ( ) A .n 和1 B .n 和n C .1和n D .1和17.某校九年级共有学生400人,为了解这些学生的视力情况,抽查20名学生的视力,对所得数据进行整理.在得到的频率分布表中,各小组频数之和等于_______;若某一小组的频数为4,则该小组的频率为_______;若视力在0.95~1.15这一小组的频率为0.3,则可估计该校九年级学生视力在0.95~1.15范围内的人数约为________.8. 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是 在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各小矩形的宽与高各代表什么什么实际意义? 如何确定组距和组数? 9. 某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的射击成绩记录如下:①计算表中相应的“射中9环以上”的频率(精确到0.01); ②这些频率稳定在哪一个常数附近?③根据频率的稳定性,估计这名运动员射击一次时“射中9环以上”的概率(精确到0.1).10.(1)天气预报说下星期一降水概率为90%,下星期三降水概率为10%,于是有位同学说:下星期一肯定下雨,下星期三肯定不下雨,你认为他说的对吗?(2)抛掷硬币100次,一定有50次正面向上吗?抛掷2n 次一定有n 次正面向上吗(3)小明投篮5次,命中4次,他说一次投中的概率为5分之4对吗?(4)小明的爸爸这几天迷上了体育彩票,该体育彩票每注是一个7位的数码,如能与开奖结果一致,则获特等奖;如果有相连的6位数码正确,则获一等奖;……;依次类推,小明的爸爸昨天一次买了10注这种彩票,结果中了一注一等奖,他高兴地说:“这种彩票好,中奖率高,中一等奖的概率是10%!小明爸爸的说法正确吗?” 二、【智慧碰撞】温馨提示:本环节结合自学及对学、群学过程中提出的问题,小组之间讨论合作探究,组内可以设计多样的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