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重点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34.00 KB
- 文档页数:8
外国文学期末复习重点:一.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P102(5点)来自PPT1、表达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2、抒写、歌颂大自然。
3、重视中世纪文学,喜欢采用民间文学的题材、语言、表现手法。
4、重视艺术效果。
(1)异国情调。
(2)对比、夸张手法的运用。
(3)人物形象具超凡性。
这一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就最大。
二.文学常识(一)德国——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策源地德国是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直接策源地,18世纪70年代爆发的“狂飙突进”运动,对浪漫主义文学的兴起产生了很大的孕育、催生和推动影响。
1、耶拿派:最早提出浪漫主义的名称和文学主张。
代表:施莱格尔兄弟。
2、海德堡派:主要功绩在于对德国民间文学的收集与整理。
代表:格林兄弟。
3、霍夫曼(1776——1822)——神秘小说家重视人的情绪,探究自我的分裂、向“非我”的转化。
4、海涅(1)少年时期崇拜拿破伦。
(2)大学期间受浪漫派领袖施莱格尔的指导。
(3)1827年出版《诗歌集》,吟颂爱情的欢乐,揭示爱情带给人的苦恼,使他成为德国诗坛上杰出的抒情诗人。
(4)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爆发后,他奔赴法国。
1833年发表《论浪漫派》,抨击德国浪漫派,结束了浪漫主义文学在德国文学中的统治地位。
(5)海涅从浪漫主义转入现实主义的创作,政治抒情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批判德国现实。
(6)晚年对共产主义信念表示赞同,最后作品《罗曼•采罗》引起争议。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拜伦)1、“湖畔派诗人”:P105英国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作家是几个“隐士”般的人物(隐居于索默塞特郡海岸)。
代表: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1800年,华兹华斯发表浪漫主义宣言: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要采用朴实易懂的语言写普通人的生活;必须具丰富的想象,“使得平常的东西以不寻常的方式出现于心灵之前”。
它动摇了英国古典主义诗学的统治。
他们的诗主要以大自然为描写、歌颂的对象。
2、“撒旦派”三大诗人——拜伦、雪莱、济慈P106拜伦:(1)拜伦的性格特征与思想特征A 家庭对拜伦狂放不羁的性格的影响B 天生残疾——自卑——自尊C 思想特征:崇尚自由,反抗一切形式的压迫,个人英雄主义,“世界悲观”的悲观主义,崇拜自然。
外国文学知识点外国文学是指非本国的文学作品,它涵盖了世界各国的文学创作,包括小说、诗歌、戏剧等各种文学形式。
外国文学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将介绍一些外国文学的重要知识点,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和欣赏外国文学作品。
一、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重要起源之一,其代表作品包括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这两部史诗描绘了特洛伊战争和奥德修斯的冒险故事,展现了古希腊人民的英雄主义和智慧。
此外,古希腊悲剧也是古代文学的杰作,代表作品包括索福克勒斯的《安提戈涅》和欧里庇得斯的《俄狄浦斯王》。
二、英国文学英国文学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多样的流派。
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的巅峰代表,他的戏剧作品包括《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等,深刻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现实。
英国文学还有许多重要的小说作品,如狄更斯的《雾都孤儿》、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等,这些作品展现了英国社会的风貌和人性的善恶。
三、法国文学法国文学以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为主要特点。
雨果的《悲惨世界》是法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讲述主人公让-瓦尔简的命运,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辉煌。
法国文学还有许多重要的诗人,如波德莱尔的《酒与诗》、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等,这些作品展现了法国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刻思考。
四、俄罗斯文学俄罗斯文学以其深邃的思想和复杂的情感而闻名。
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俄罗斯文学的杰作之一,通过讲述主人公奥涅金的命运,揭示了社会的腐败和人性的善良。
俄罗斯文学还有许多重要的小说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这些作品展现了俄罗斯文学的独特风格和深刻洞察力。
五、美国文学美国文学以其独特的民族精神和多元文化而著称。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讲述主人公哈克的冒险故事,揭示了美国社会的种族问题和人性的纯真。
外国文学知识点汇总1. 引言- 外国文学的定义- 学习外国文学的重要性2. 古代文学- 古希腊文学-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古希腊悲剧诗人: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 - 古罗马文学-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 奥维德的《变形记》3. 中世纪文学- 但丁的《神曲》- 乔叟的《坎特伯雷故事集》4. 文艺复兴时期- 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 《哈姆雷特》- 《罗密欧与朱丽叶》- 西班牙文学: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5. 启蒙时期- 英国启蒙文学- 亚历山大·蒲柏的讽刺诗- 乔纳森·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 法国启蒙思想家- 伏尔泰的《哲学信札》6. 浪漫主义- 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威廉·华兹华斯和塞缪尔·泰勒·柯勒律治 - 德国浪漫主义- 歌德的《浮士德》- 席勒的《威廉·退尔》7. 现实主义- 俄国现实主义文学-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卡拉马佐夫兄弟》- 法国现实主义- 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系列8. 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 左拉的自然主义作品- 《土地》- 《金钱》- 象征主义诗歌- 波德莱尔的《恶之花》9. 现代主义- 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到灯塔去》10. 后现代主义- 塞缪尔·贝克特的戏剧作品- 《等待戈多》- 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11. 当代文学- 多文化和后殖民文学- 萨尔曼·鲁西迪- 阿莉·史密斯- 魔幻现实主义- 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12. 结论- 外国文学的持续影响- 对未来文学发展的展望附录- 重要外国文学作品年表- 外国文学术语解释参考文献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一个示例大纲,您可以根据需要添加或删除部分内容。
在实际撰写时,每个章节都应详细展开,提供具体的文学作品分析、作者介绍、文学流派的特点等。
法国现实主义文学一、司汤达(斯丹达尔)与《红与黑》1、标题的象征意义:(1)从整体的时代背景:“红”象征着拿破仑时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热血和丰功伟绩,“黑”代表着复辟时期波旁王朝的黑暗统治(2)人生道路:“红”代表拿破仑时代的红色军服,“黑”代表教士的黑袍。
于连曾幻想自己像拿破仑那样通过从军而实现理想,但他偏偏生活在教会势力猖狂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于是他试图借助教会进入上流社会(3)“红”指于连那些没有实现的军功荣誉梦,代表他孤高自傲和火热的心灵;“黑”指复辟王朝的黑暗、伪善、神学院于连的服装,也指他天性的虚伪(4)“红”象征于连自由的精神与生命的激情,“黑”象征于连梦想的幻灭(5)暗示于连的命运:“红”与于连在到德▪瑞纳家当家教前在教堂看到溅在地上圣水的颜色,以及后来他在原来坐过的地方枪杀德▪瑞纳夫人所溅的鲜血有关;“黑”则与马蒂尔德小姐每年全身披黑为祖先戴孝,最终仿效玛嘉瑞特皇后的做法,捧着于连的头颅走向墓地有关(6)小说中于连在狱中的心里独白中出现“黑色的东西”和“红色的花火”透露出了书名的信息:“红色的花火”是毁灭的前兆,“黑色的东西”直接造成了毁灭。
“红”与“黑”都是不幸的象征2、主题:(1)政治说:描绘了王政复辟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小说副标题是《1830年纪事》,作品却是对七月革命前夕“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政治形势的真实写照。
而小说标题《红与黑》中的“红”与“黑”也有着不同的象征意义,见上(1)(2)(2)爱情说:于连与德▪瑞纳夫人的爱情是心灵的爱情,和德▪拉莫尔小姐的爱情是头脑的爱情。
他真诚地爱过德▪瑞纳夫人,也真诚地爱过德▪拉莫尔小姐。
当他明白社会成功并不等于幸福时,他离开了德▪拉莫尔小姐,投入了德▪瑞纳夫人的怀抱。
他的两次爱情经历、爱情的循环,是他从迷失自我走向确立自我的过程,是作者像呈现给读者的爱情观:爱情不仅仅是肉体的接触,更是两颗心的契合(3)命运小说:平民青年的个人奋斗史,这是一个腼腆的下层青年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坚韧不拔的毅力,在一个等级森严的社会里奋斗,为了实现抱负,而处处与邪恶势力斗争甚至采取不光彩的手段的故事3、于连的形象:(1)他是一个性格复杂的个人奋斗者,于连是一个自尊与自卑、勇敢与怯懦、真诚与虚伪、激情与冷静、确立自我与屈从依附相结合的矛盾体。
雷神宙斯,妻子赫拉,海神波塞冬,哈德斯,阿波罗,雅典娜,月亮神阿尔忒弥斯,战神阿瑞斯,美神阿佛罗狄忒,火神赫菲斯托斯,神使赫尔墨斯。
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奥德修纪》《伊利昂纪》阿喀琉斯,《奥德修纪》赫克托耳,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
三大喜剧作家:克拉提诺斯,欧波利斯,阿里斯托芬(“喜剧之父”)。
中世纪英雄史诗:法国《罗兰之歌》西班牙《熙德之歌》德意志《尼伯龙根之歌》俄罗斯《伊戈尔远征记》骑士文学:骑士抒情诗,骑士叙事诗(骑士传奇小说):三大系统:古代系,不列颠系,拜占庭系。
市民文学:韵文故事讽刺叙事诗市民抒情诗但丁《神曲》原意“神圣的喜剧”分为《地狱》、《炼狱》、《天堂》。
文艺复兴:在14世纪欧洲开始的表面上是发掘、研究古代文化、复兴古代文化的热潮,实际上是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莎士比亚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
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作家高乃依,拉辛;喜剧作家莫里哀。
弥尔顿三部诗作:《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
英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笛福。
法国启蒙运动:伏尔泰。
博马舍作品:“费加罗三部曲”《塞维利亚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婚姻》《有罪的母亲》湖畔派是指十九世纪英国浪漫主义运动中较早产生的一个流派。
主要代表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
由于他们三人曾一同隐居于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以诗赞美湖光山色,所以有“湖畔派"之称。
“多余的人”:俄国贵族过着空虚无益的生活,已感到上流社会的腐败,对现实不满,远离人民,没有明确的生活目的,结果毫无作为。
这一类的人被称为“多余的人”批判的现实主义的特点:1强调冷静地观察和客观地描写现实,力图反应出生活的本来面目。
2着力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及强烈的批判精神。
3创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4人道主义是他们借以批判资本主义和封建罪恶的思想武器。
于连人物形象:反对贵族阶级对平民的压迫,谋求个人的出路,没有明确的政治思想。
外国文学重点一、雨果:⑴、主要作品: 雨果的美学论著《克伦威尔·序》; 浪漫戏剧代表作《欧那尼》;浪漫小说代表作《巴黎圣母院》;政治讽刺诗《惩罚集》;《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⑵、美丑对照原则:雨果在《<克伦威尔>序言》中的创作与审美的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大自然中美与丑并存,丑就在美的身边,畸形靠近优美,粗俗藏在崇高背后,“恶善并存,黑暗光明相共”.因此,艺术家在创作时应同时表现丑,不应该像古典主义那样只写崇高、优美。
肯定和强调丑在艺术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丑的审美意义。
抽在艺术创作中具有衬托和提升美的作用。
强调美丑对照,美丑并列,可以通过否定丑达到对美的肯定,就可以是艺术取得更好的效果。
⑶、《悲惨世界》三大主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人道主义思想:①、同情人民苦难,控诉社会黑暗;②、坚持向上的乐观信念;③、歌颂人民的正义战争;④、歌颂人类劳动;⑤、主张仁爱感化教育。
二、司汤达⑴、作品:第一部小说《阿尔芒斯》;重要小说是《红与黑》与《巴马修道院》;重要论文是《拉辛和莎士比亚》和《论爱情》。
⑵、《红与黑》的内容:小说故事发生在复辟时期。
锯木厂主的儿子于连跟西朗神父学会了拉丁文,凭着他能够熟背拉丁文圣经的本领,他到维立叶尔市长德·瑞那先生家当家庭教师,不久与市长夫人发生了恋情。
事情败露后,他由西朗神父介绍,进了贝尚松神学院学习。
在神学院,他隐瞒自己热爱拿破仑的观点,以虚伪取得成功,得到神学院院长彼拉神父的赏识。
彼拉神父在神学院受到教会特务组织耶稣会的排挤,离开神学院时,把于连介绍给巴黎保皇党的重要人物,大贵族德·那·木尔侯爵当私人秘书。
于连在侯爵府办事勤勉,获得侯爵信任。
他与侯爵的女儿玛特尔有了私情,玛特尔怀孕后,侯爵只得承认既成事实,准备给他一块地产使他成为贵族,并为他谋得骠骑兵中尉的军职。
这时,德·瑞那夫人由于忏悔牧师的阴谋破坏,写了一封告发信给侯爵,说于连是专门靠引诱良家妇女,猎取财产和地位的骗子。
大二外国文学知识点大二学习外国文学是为了进一步拓宽文学视野,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文学发展和作品特点。
本文将介绍几个大二外国文学的重点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关内容。
一、欧洲文学运动:欧洲文学运动指的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欧洲各国文学界的激进运动,主要分为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和新浪漫主义。
其中现实主义追求真实,关注社会问题;自然主义强调对社会的批判;象征主义则注重意象和隐喻表达;新浪漫主义则强调个体情感和灵魂世界。
二、英国文学:英国文学是西方文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具有丰富的文学传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其中,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的瑰宝,他的作品包括悲剧、喜剧、历史剧等多种类型,体现了对人性、社会和政治的深刻洞察力。
此外,英国文学还有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拜伦、雪莱和济慈,以及19世纪末的小说巨匠狄更斯等。
三、美国文学:美国文学经历了殖民时期、开拓时期、现代主义等阶段,代表了美国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历程。
早期的美国文学作品如《飘》等反映了南方农耕社会的生活与封建价值观;而后来的现代主义文学作品则突破传统叙事结构,以流派独特的语言和叙述方式表达对现代社会的批判。
杰克·伦敦、厄内斯特·海明威、威廉·福克纳等都是美国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
四、法国文学:法国文学以小说、剧本和诗歌为主要类型,具有深厚的文学底蕴。
蒙田、笛卡尔、庞德等是法国文学的先驱,他们对文学理论和创作方式的探索对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国文学的高潮出现在19世纪,维克多·雨果、亨利·贝尔纳、埃米尔·左拉等人的作品广受好评。
此外,法国象征主义的代表作家巴尔扎克、普鲁斯特等也是法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俄国文学:俄国文学以文学巨匠屠格涅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等为代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
他们的作品揭示了农奴制度下的社会不公和人类的内心世界,具有深刻的哲学思考和文学情感。
一、填空1.两大源头2.欧洲文学的源头3.西方文学的书面源头4.六大思潮5.古罗马三大诗人:维吉尔的代表作是史诗《埃涅阿斯纪》,这是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贺拉斯的代表作是诗集《歌集》和文艺理论著作《诗艺》,他的“寓教于乐”等主张对后代欧洲文学产生巨大影响;奥维德的代表作是诗体故事集《变形记》,这是希腊罗马神话传说的汇编。
6.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7.古代文学、欧洲文学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内核8.古希腊神话的最大优点 9.古希腊神话的魅力10.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 11.古罗马文学的最高成就 12.文人史诗的开端13.流传下来的最早的长诗 14.神的谱系出自《》15.悲剧之父喜剧之父 16.古希腊悲剧的典范《》 17.欧洲散文之父18.第一个对妇女表示同情的作家、心理戏剧的鼻祖19.基督教教义核心 20.犹太教的经典《》基督教的经典《》21.四大英雄史诗22.中世纪英国文学的最高成就《》 23.英国诗歌之父 24.西班牙喜剧之父25.英国论说文的创始人 26.佛罗伦萨文坛“三杰”27.莎士比亚四大悲剧28.莎士比亚喜剧创作高峰 29.法国四大思想家30.古典主义哲学基础 31.古典主义文学的开创者 32.古典主义悲剧的创始人33.古典主义的艺术法典 34.古典史诗的终结35.法国第一部重要的哲学、科学著作《》 36.启蒙运动的思想核心、思想基础37.第一部启蒙哲理小说《》 38.法国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作家39. 开创哲理小说新体裁 40.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开创者41.英国家庭小说的开创者、感伤主义的先驱42.德国启蒙运动的伟大代表、德国民族文学的真正奠基人43.教育小说的滥觞《》 44.《少年维特之烦恼》的体裁44.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理论基础 45.浪漫之母46.英国浪漫主义诗歌的“美学宣言”《》 47.法国现实主义奠基人48.第一个人文主义者:彼特拉克 49.古希腊戏剧起源于:酒神祭祀(酒神狄俄尼索斯掌管葡萄栽种、葡萄酒酿造的神)。
《安娜卡列尼娜》1.双线索叙述一条以安娜为主,写她与渥伦斯基的爱情,她与卡列宁及整个彼得堡上流社会之间的冲突;另一条以列文为主,写他与吉提的婚姻,同事展示了宗法制农村的生活,重点表现他的精神探索。
2.心理描写的特点托尔斯泰表现心理的方式一是作品中人物的自我内心表白和思索,即内心独白;二是作者对人物的心理活动进行剖析和补充性说明;三是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内心世界;四是通过肖像刻画人物心理。
“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心理描写手法的概括。
意即从来不是静止地去描写人物的心理,而是始终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
他特别注意描写人物各种复杂情感的交织和更替,思想情绪的瞬息变化,通过人物复杂的矛盾的心理全过程来反映人的变化和社会的冲突。
《巴黎圣母院》美丑对照原则A 人物对照:·外部对照:克洛德(善)——爱拉达、卡西莫多(恶);爱斯美拉达(美)——卡西莫多(丑);爱斯美拉达(真)——弗比斯(伪);卡西莫多(外丑内美)——弗比斯(外美内丑)。
·内部对照:横向对照:爱斯美拉达的灵与肉、善与恶,爱斯美拉达的爱与憎,卡西莫多的善与恶、爱与憎,居第尔的爱与恨……形成对照;纵向对照:克洛德由虔诚的宗教学者变成罪孽深重的恶魔;卡西莫多克洛德由惟命是从到杀死他;爱斯美拉达对卡西莫多由惧怕到友善;居第尔对爱斯美拉达由爱转恨等形成对照。
·内外对照:克洛德外表严肃冷峻,内心欲火中烧、丧失理性;卡西莫多外丑内美;弗比斯外美内丑等。
B 情节对照:克洛德追踪迫害爱斯美拉达与卡西莫多时刻保护爱斯美拉达构成对比,克洛德收养卡西莫多与卡西莫多“恩将仇报”构成对比,居第尔先前对爱斯美拉达的仇恨与后来对爱斯美拉达的疼爱构成对比等。
C 环境对照: 爱斯美拉达与小山羊加里的表演杂耍的热烈场面与克洛德阴沉枯燥乏味的书斋构成对比;上层社会骄奢淫逸的生活环境与“乞丐王国”构成对比;巍峨庄严的巴黎圣母院与居第尔苦修的“老鼠洞”构成对比等。
一,名词解释1,自然主义文学:是科学时代风尚和实证哲学的精神产物,法国文艺批评家泰纳提出的著名文学“三要素”,即种族、环境、时代的文艺思想成为自然主义文学的理论基础,代表人物是福楼拜、佐拉。
2,唯美主义文学:是社会现实幻灭后的产物,是对现实的失望和厌倦,强调“为艺术而艺术”。
3,象征主义文学:是社会现实幻灭后的产物,强调美不仅是外在形式的表征,更是内在生命的显现。
认为万物之间、心物之间以及人的感官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隐秘的感应关系和普遍的相似。
4,硬汉形象: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他们都具有百折不挠、坚强不息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桑提亚哥的名言“人可以被毁灭,但不可以被打败”,即是这种“硬汉”形象的精神境界。
5,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出现在美国的一个文学流派,多表现痛苦无奈、无可奈何的心情,是一代人的心里写照。
6,冰山原则: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作者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的感受去发觉作品的思想意义。
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鲜明的思想是构成“冰山原则”的四大要素,从而也形成海明威的基本创作风格。
7,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表现主义的特征是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坏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8,卡夫卡式:20世纪表现主义作家创造的艺术世界,人们秤为“卡夫卡式”。
在思想上,卡夫卡接受了存在主义学说,反映了世纪情绪,表现了人的孤独与恐惧,表现了荒诞世界和异化主题。
荒诞框架下的细节真实、怪诞象征、自传色彩是它的艺术特色。
9,异化:物对人的统治,死的劳动对活的劳动的统治,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异化反映社会是强大的、人是软弱的被动的。
10,境遇剧:萨特为宣扬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特设的一种戏剧类型。
外国文学重点总汇外国文学重点总汇一、填空题1.“荷马时代”希腊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希腊神话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3.希腊神话具有自己鲜明的特征,其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神人同形同性论”4.古风时代,古希腊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和寓言索福克勒斯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剧作家,他被人们称为“戏剧中的荷马”。
他的作品《俄狄浦斯王》——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典范5.《神曲》的象征意义及其内容的矛盾性(二重性)1作品中的古罗马诗人“维吉尔”象征理性,“贝阿特丽采”象征神学信仰。
6.意大利人彼特拉克被称作“人文主义之父”。
意大利伟大作家乔万尼·薄伽丘的《十日谈》7.《奥赛罗》;爱情悲剧《李尔王》:家庭悲剧,《麦克白》野心悲剧8.比埃尔·高乃依是古典主义悲剧的开创者。
代表作有《熙得》。
9.由英国代表有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两人都是“湖畔派”的代表人物)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其序言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10.19世纪,俄国文学的四大形象系列:“多余人”【贵族、知识分子】、“小人物”(普希金){善};“地主”“官僚”(果戈里)11.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文学之父”其《别尔金小说集》中影响最大的是短篇小说《驿站长》,该小说开创了俄国文学描写“小人物”的先河。
12.司汤达发表了《拉辛与莎士比亚》这部著名的理论著作。
该著作被称为“现实主义文学的宣言书”。
13.巴尔扎克第一次用真名发表了长篇小说《舒昂党人》,标志着其创作从此走向了现实主义的道路二、不定项选择题。
1.卢梭他的《爱米儿》体现了“返回自然”,《爱弥儿》是一部讨论教育问题的哲理小说,又名《论教育》。
推崇感情、热爱大自然、赞扬自我是他文学作品的三个主要特点2.《阴谋与爱情》是希勒青年时代最成熟的作品,被恩格斯称为“德国第一部有政治倾向的戏剧”。
3.由英国代表有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两人都是“湖畔派”的代表人物)发表的《抒情歌谣集》,其序言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
外国文学1 《荷马史诗》(上古文学)古代希腊的两大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修纪》统称为荷马史诗。
它最初是民间口头创作,经过一代代民间歌手的口头演唱,内容不断丰富,语言日益精炼,形式渐趋完善。
相传在公元前9至8世纪,由荷马加工整理,使史诗初步定型。
荷马把民间口头流传的许多古代神话和英雄传说进行了收集、整理、综合,组编成两部完整的史诗,在史诗的形成上他起了主要的作用。
2 《神曲》(中古文学)《神曲》创作始于1307年,直至但丁逝世前才完成。
这是但丁一生精神探索的结晶,也是中世纪欧洲文学带有总结意义的作品。
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主要情节是写诗人神游三界。
作家采用中世纪梦幻文学的形式,叙述了自己在维吉尔的带领下游历了地狱和炼狱,又在贝阿德丽采的带领下游历了天堂的故事。
3 《堂吉诃德》(近代文学)①作者:塞万提斯,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②堂吉诃德人物形象分析:(1)可笑:a时代错误:堂吉诃德把已经没落的、过时的骑士道精神拿到当时的时代场景中实行,没有与时俱进,没有跟上历史发展的脚步。
B主观错误:把书中的东西当成真的,用书中的东西去套现实生活,先入为主,犯了主观的错误,用主观去代替客观,没有看清现实生活的本质。
(2)可敬:a目的高尚:堂吉诃德是抱着非常崇高的目的出去游侠,他要铲除人间罪恶,打抱不平,以正义为目的。
b品质高贵:堂吉诃德非常勇敢,面对游侠途中的艰难险阻他无所畏惧;执着,面对他所信仰的骑士道精神,他非常执着,为了自己的理想奋不顾身、百折不挠。
C思想先进:堂吉诃德是一个非常渊博的学者,他有许多进步的思想例如:平等的思想、自由的思想、婚姻自主等等,这些思想在当时是非常先进的。
(3)可悲:像堂吉诃德这样一个拥有美好的品质的可敬的人,但却犯了一个时代的错误和主观的错误,闹出来那么多的笑话,最后他的结局是悲剧性的。
(自己组织语言即可)③桑丘人物形象分析:桑丘的形象和堂·吉诃德相反相成。
外国文学重点整理版名词解释1、长河小说:“长河小说”是罗曼·罗兰开创的一种小说艺术.它是指一种相对来说不太注意结构的叙述方式,通过对某个或某些人物的漫长人生历程进行认真、细致和微妙的刻画,着重反映人对自身生活的思考和精神探索过程。
在长河小说中,人生历程就好像一条贯穿广阔田野的河流,蜿蜒而下,作者把主人公在旅途中所见的一切都反映出来。
重在反映的准确性,并不在乎各部分之间的和谐和均衡,像河流那样从容地徘徊留连,偶然也会有一股暗流打破河面的平静。
代表作品有《约翰.克里斯朵夫》和杜加尔的《蒂博一家》。
2、解冻文学:由20世纪俄罗斯作家爱伦堡的小说《解冻》得名,小说以描写冰雪消融、解冻时节来临结束,于是“解冻”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界的象征。
其主要特点是:干预社会生活,描写阴暗面,表现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关注人物命运。
以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戈医生》达至高峰。
3、自然主义:最初是指学者从事的博物史工作,尔后又指自然科学和生物学。
19世纪,该词进入美术领域。
1865年,左拉以“自然主义”指称初露端倪的一种文学流派,并逐渐对这种文学流派进行了系统性的理论阐述。
从此,“自然主义”便成为文学史、文艺学和美学等领域的一个特定范畴。
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是19世纪60—90年代法国文坛上一个重要的文学流派,也是19世纪后期欧洲最重要的文学思潮。
由左拉等人创建。
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是自然主义理论的基础。
左拉提出自然主义小说的三个特征:一是准确、真实地描写生活。
小说家要像科学家做实验那样去真实描写现实生活。
二是英雄人物的缺席。
小说家要写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生物的人,避免用夸张与虚构去塑造非凡人物。
三是小说家要在作品中消失。
4、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创立的一种在内容上侧重于反映社会矛盾的正剧。
作者捉住西方现代社会和家庭生活的要害,以人与环境之间的对立为主题,构成戏剧的冲突,提出有关法律、教育、道德以及妇女解放等尖锐的社会问题,对现实社会的丑恶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外国⽂学整理《外国⽂学》重点列举(3个,10分)名词(4个,20分)简答(4个,40分)主观(1个,30分)第⼀章:概论⼀、欧美⽂学史思潮与流派线索:希腊精神——古罗马⽂学——中世纪⽂学——⽂艺复习⽂学——古典主义——启蒙⽂学希伯来精神后现代派——现代派——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欧美⽂学史思潮与流派线索:两⼤源头:古希腊罗马的神话艺术及⽂艺理论中世纪的基督教⽂学及⽂化理论七⼤思潮:⽂艺复兴时期的⼈⽂主义⽂学思潮17世纪新古典主义⽂学思潮法国⼤⾰命前后的启蒙主义⽂学思潮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学思潮19世纪和20世纪的现实主义⽂学思潮20世纪⽆产阶级⽂学思潮20世纪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思潮三、两⼤源头:⼆希(⼀)古希腊-罗马⽂学:世俗⼈本意识1.古希腊的⽂化精神:民主、法制和政治公开全⾯的⼈的观念崇尚⽐例和均衡宗教、艺术哲学、科学个体本位的⽂化价值崇尚⾝体的健美(奥林匹克运动会、雕塑)格⾔:“认识你⾃⼰”2.古罗马:秩序、⼒量、理性(“反哺”)(⼆)希伯来-基督教⽂学:宗教⼈本意识《旧约圣经》最好的意义:教义神圣、守护⼼灵最坏的意义:狂热四、艺术的——智慧古希腊——罗马⽂学实⽤的——⼒量“三位⼀体”⼆希希伯来——基督教⽂学⼼灵的——仁爱第⼆章希腊神话⼀、什么是神话?1、社会学⾓度:神话是加⼯的⾃然和社会形态本⾝。
“任何神话都是⽤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然⼒,⽀配⾃然⼒,把⾃然⼒加以形象化;因⽽,随着这些⾃然⼒之实际上被⽀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2、⽂化学⾓度:神话起源巫术宗教礼仪。
3、哲学⾓度:泛灵论4、⼼理学:神话是想象⼒的结晶⼆、希腊神话1、产⽣时间及地理位置(1)远古- 公元前12世纪左右(2)地理位置:爱琴海周围地区(克⾥特-迈锡尼⽂化)2、⼝头创作,经长期流传,⽀系庞杂,并不完全⼀致,但主⼲线索明晰,不容置疑。
3、内容:神的故事、英雄传说新辈神谱(看课件)4、希腊神话的特质(1)神⼈同形同性(2)“酒神”与“爱神”的重要地位,表明古希腊⼈对⾷⾊两⼤情欲的崇拜。
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外国文学是指非汉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包括了欧洲文学、美洲文学、非洲文学、亚洲文学等各个地区的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以及跨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外国文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
1.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开端,其中包括了史诗、戏剧、诗歌等多种文体。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巅峰之作,包括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讲述了特洛伊战争和奥德修斯的冒险故事。
此外,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也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代表。
2.罗马文学:罗马文学受到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主要包括了诗歌、散文和戏剧三大类别。
最重要的作家是维吉尔,《伊涅阿斯记》是他的代表作,描写了罗马建国传说中的英雄伊涅阿斯的冒险历程。
其他还有奥维德、荷马等。
3.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是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之间的文学作品。
其中包括了鲁滨逊漂流记、罗兰之歌、《尼比龙寻母记》等重要作品。
中世纪文学主要以叙事诗和骑士小说为主,代表了对冒险和英雄主义的追求。
4.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学的黄金时期,重新发掘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并以人文主义为中心。
主要代表作为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等。
莎士比亚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作品涉及爱情、政治、权力等各个方面,对于戏剧创作和文学语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5.18世纪小说:18世纪是小说的黄金时期,以英国文学为代表。
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如莫里斯·斯威夫特、丹尼尔·笛福、简·奥斯汀等,他们的作品包括《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等。
这些作品对英国和整个西方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6.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主要出现在19世纪,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
代表作家如拜伦、雪莱、济慈等,他们的作品涉及自然界、爱情、宗教等主题,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三大小说巨匠:法国莫泊桑;俄国契诃夫;美国欧·亨利四大吝啬鬼: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夏洛克;(法)莫里哀《吝啬鬼》阿巴贡、(法)巴尔扎克《欧也妮·葛朗台》葛朗台(俄)果戈里《死魂灵》泼留希金名词解释: (文艺复兴时期)1.七星诗社:16世纪中期法国由七位人文主义诗人组成的文学团体。
是贵族倾向的人文主义作家代表。
具有浓重的贵族倾向。
他们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反对禁欲主义,注重民族语言的统一和民族诗歌的建立,但却轻视民间语言和民间文学,艺术上追求典雅的风格。
以龙沙和杜贝雷为代表。
2.流浪汉小说:产生于十六世纪中叶的一种新文学体裁,它是以描写城市下层的生活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现象,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幽默俏皮的风格,简洁流畅的语言,广泛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小说。
(1)用第一人称叙事(自传或回忆录)和以主人公的经历串联各种社会生活的结构形式。
(2)描述游民的不幸命运与消极反抗,从下层人的角度揭露,批判社会的黑暗。
(3)语言幽默辛辣,简洁流畅。
(4)对后世小说特别是长篇小说有深远影响。
(17世纪):3.古典主义: 17世纪产生于法国并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学思潮,因在创作上提倡以古希腊、古罗马文学为典范和样板而被称为“古典主义”。
这种文学思潮是资产阶级与封建王权相互妥协利用的政治局面在文学领域的反映。
因而它是一种有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18世纪):4.席勒式:主要指在作品中缺少现实生活的真实性,只追求抽象的时代精神,以致人物变成了这种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人物不合生活逻辑,让人物宣讲政治理论,缺乏真实。
5.狂飙突进:18世纪70年代~80年代初发生于德国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学运动,是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是德国启蒙运动的继续和发展。
运动的名称源出自德国作家克林格的剧本《狂飙突进》(1776)。
该运动的作家强调文学的民族性,要求发扬民族的文学风格,反对宗教束缚,强调天才,要求个性解放。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整理外国文学是指以外国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涵盖了世界各地的文学经典和名著,代表了各国文化和思想的丰富多样性。
学习外国文学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对外国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进行整理,以便于复习和回顾。
一、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起源之一,被认为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史诗的代表,展现了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生活哲学。
二、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受到古希腊文学的深刻影响,但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是古罗马史诗的巅峰之作,描绘了埃涅阿斯的奋斗和罗马帝国的兴起。
三、莎士比亚戏剧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其作品具有普遍的人性关怀和深刻的心理描写。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经典。
四、法国文学法国文学的代表作家有大仲马、雨果、莫泊桑等。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雨果的《悲惨世界》、莫泊桑的《包法利夫人》都是法国文学的瑰宝,堪称世界文学的杰作。
五、俄国文学俄国文学以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为代表。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描绘了俄国社会的种种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探讨了人性和信仰。
六、美国文学美国文学以马克·吐温、赫尔曼·梅尔维尔、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等作家著名。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关系。
七、拉丁美洲文学拉丁美洲文学充满了激情和奇幻,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胡里奥·科塞特等为代表。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科塞特的《风之影》等作品融入了神秘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元素,展现了拉丁美洲独特的文化和历史。
填空题1.法国浪漫主义运动领袖是(雨果)其论著(《<克伦威尔>序》)是法国浪漫主义宣言。
2.德国浪漫主义的两个文学团体是(耶拿派)和(海德尔堡浪漫派)。
3.司汤达的小册子(《拉辛与莎士比亚》)被后世称为现实主义的宣言书。
4.英国19世纪代表性的女性小说家文学三姐妹有(夏洛蒂.勃朗特)、(艾米丽.勃朗特)和(安妮.勃朗特),其代表作分别为(《简爱》)、(《呼啸山庄》)和(《艾格妮丝.格雷》)。
5. 托马斯•哈代的小说可以分为三类:(罗曼史与幻想)、(爱情阴谋小说)和(性格和环境小说)。
6. 19世纪著名的短篇小说家有法国的(莫泊桑)、美国的(欧.亨利)和俄国的(契科夫),其代表作分别是(《羊脂球》)、(《警察与赞美诗》)和(《变色龙》)。
7. 列宁说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车尔尼雪夫斯基概括托尔斯泰的人物心理描写特点为(“心灵辩证法”)。
8、艾米尔•左拉是自然主义的领袖,他的代表作(《卢贡—马卡尔家族》)是继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之后的又一座文学丰碑。
9、王尔德的(《莎乐美》)取材于《圣经》,其女主人公被评论家认为是一个“永恒的歇斯底里的女神”、“无边欲望的化身”。
10. 德国浪漫主义文学中注重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的团体是(海德尔堡浪漫派),其代笔作家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收集编写的民歌集(《男孩的神奇号角》)是对德国民族文学的重要贡献。
11. 狄更斯的《双城记》中双城是指(巴黎)和(伦敦)。
12. 哈代的小说因为以英国西南部农村为共同背景,被总称为(性格和环境小说)。
其中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的副标题是(一个纯洁的女人),表达了作者同情女主人公的人道主义立场。
13.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塑造了一个充满仇恨和争斗的家族。
14.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典型是普希金《叶甫盖尼。
奥涅金》中的(奥聂金),之后还有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乔林),冈察洛夫的《奥勃洛摩夫》中的(奥勃洛摩夫)和屠格涅夫的《罗亭》中的(罗亭)。
15.俄国文学中的第一个“新人”形象是(屠格涅夫)在(《前夜》的(英沙罗夫)。
16. 被称为现代派鼻祖的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善于以丑为美,化丑为美,他最为著名的代表作就是诗集(《恶之花》),一经发表,便引起文坛的轩然大波。
17、雨果在长篇小说《悲惨世界》中,通过(冉阿让)、(芳汀)和(珂赛特)这三个人物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的当时法国三个迫切的社会问题。
18、《双城记》是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狄更斯)的代表作。
蓓基•夏泼是萨克雷的小说(《名利场》)的女主人公;盖斯凯尔夫人的小说(《玛丽•巴顿》)从侧面反映了英国的宪章运动。
19、海涅的诗歌(《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表达了纺织工人对“上帝”,“阔人们的国王”,“虚假的祖国”的愤恨。
他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政治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
20、《玩偶之家》的作者是(挪威)国的戏剧家(易卜生);《皇帝的新装》的作者是(丹麦)国的童话作家(安徒生);《汤姆叔叔的小屋》的作者是(美国)国的小说家(斯托夫人);《叶甫盖尼•奥涅金》的作者是(俄国)国“诗歌的太阳”(普希金)。
21、巴尔扎克笔下的“拜金狂”是小说(《欧也妮•葛朗台》)中的商人(老葛朗台);果戈里笔下病态的守财奴是小说(《死魂灵》)中的地主(泼留希金)。
22、拜伦的《东方叙事诗》共有(《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纳》、《科林斯的围攻》)等6篇。
23、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共分为("风俗研究"、"哲学研究"、"分析研究")三部分,其中("风俗研究")作品最多,又分为("私人生活场景"、"外省生活场景"、"巴黎生活场景"、"政治生活场景"、“军旅生活场景”、“乡村生活场景”)等6个生活场景。
24、列夫•托尔斯泰的自传三部曲是(《童年》《少年》《青年》);《复活》中的男女主人公名字分别是(聂赫留朵夫)和(玛斯洛娃)。
25、“湖畔派”诗人主要有(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 和“撒旦派”即“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主要诗人有(拜伦, 雪莱, 济慈)26、写出下列作品的作者和副标题:《名利场》的作者是(萨克雷);副标题是(“没有主人公的小说”)。
《怎么办》的作者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副标题是(“新人的故事”)。
《德伯家的苔丝》的作者是(哈代);副标题是(“一个纯洁的女人”)。
《卢贡—马卡尔家族》的作者是(左拉);副标题是(“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
27、马克西姆•高尔基的原名是(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28、(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获奖年度是(1930年)年。
29、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扁平人物)”和“(圆形人物)”的著名观点,对后来的小说理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30、1970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仁尼琴)的成名作是《伊万•杰尼索维奇的一天》。
31、1827年,雨果发表了(《<克伦威尔>•序言》),系统地提出了浪漫主义文学纲领;1830年,他的悲剧(《欧那尼》)的上演成功,是浪漫主义最终战胜古典主义的标志。
他还在小说(《九三年》)中,提出了“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的观点。
32、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十二月党人的歌手,他著名的政治抒情诗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西伯利亚的囚徒》)等。
33、诗句“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遥远吗?”,出自作者(雪莱)的诗作(《西风颂》)。
34、“批判现实主义”这一名词最早是由(高尔基)提出的,他认为19世纪的现实主义文学具有强烈的社会批判性质,故名之。
35、司汤达在19世纪20年代中期发表的美学论集(《拉辛与莎士比亚》)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第一部纲领性文献;1830年他发表的长篇小说(《红与黑》)标志着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真正开端。
36、左拉的小说总集《卢贡-马卡尔家族》的副标题是(“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其中的代表作(《萌芽》)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正面描写工人斗争的小说。
1998年他在“德雷福斯案件”中发表的给总统的公开信(《我控诉》)被誉为是知识分子诞生的宣言。
37、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始祖是(拉吉舍夫),当他在旅行札记(《从彼得堡到莫斯科的旅行》)中说:“看看我的周围,我的灵魂由于人类的苦难而受伤”时,俄罗斯知识分子就诞生了。
38、果戈理在《死魂灵》中,以(乞乞科夫)遍访地主庄园收购死农奴为线索,刻画了(马尼洛夫科罗皤契加罗士特来夫梭巴开维支泼留希金)等五个地主的形象,表现了俄国农奴制必将灭亡的历史趋势。
名词解释1、“性格与环境小说”:他是哈代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其有七部《绿荫下》《远离尘嚣》《还乡》《卡斯特桥市长》《林地居民》《德伯家的苔丝》《无名的裘德》。
这些小说以哈代故乡英国南部的多塞特郡为背景描写十九世纪末资本主义入侵农村后经济政治道德风俗等发面的变化以及农民的悲惨命运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识和宿命色彩。
由于多塞特郡古称维塞克斯故这类小说又被称为“维塞克斯小说”。
是哈代创作的主要部分。
2、“心灵辩证法”: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对托尔斯泰早期创作中的独特的心理描写手法的概括,即作家善于“描绘心理过程本身,这一过程的形态和规律”。
这是托尔斯泰对现实主义文学的重大贡献。
托尔斯泰从来不是静止地去描写人物的心理,而是始终细致地描写心理在外界影响下的嬗变过程。
他特别注意描写人物各种复杂情感的交织和更替,思想情绪的瞬息变化,通过人物复杂的矛盾的心理全过程来反映人的变化和社会的冲突。
这一手法特别适用于塑造精神探索性的人物形象。
3.唯美主义:是19世纪中后期在法、英等国流行的一个文学流派。
唯美主义作家愤世嫉俗不愿与黑暗现实同流合污但又采取逃避现实、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
他们反对“附庸美”既反对艺术受制于金钱也反对艺术为人生服务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他们认为艺术不应反映生活无需顾及道德艺术要追求的就只是感觉和印象是绝对的和至高无上的美。
然而在实际创作中唯美主义作家还是创作了一些从独特的角度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
唯美主义的作品讲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的描绘形式较为精致。
代表作家主要有英国的王尔德、法国的戈蒂耶等。
4.“新人”:指的是19 世纪中叶在俄国文学中出现的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资产阶级平民知识分子形象。
其特点是:大多出身平民,有明确的社会理想,对未来充满信心,反对旧制度,猛烈抨击专制农奴制度,否定贵族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人民保持紧密的联系,愿意为人民的利益献身;具有勇敢乐观的个性和勇于自我牺牲、富于实干的精神。
新人的意义是: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的斗争,为争取社会解放的俄国人民树立了榜样。
最早出现的新人形象是屠格涅夫《前夜》中的英沙罗夫和妻子叶琳娜。
5.多余人:是指俄国19世纪前半期文学中的一组贵族青年形象(1分)。
他们不满农奴制现实,却又不能挺身反抗社会,想干一番事业,却又没有实际行动,最终一事无成,成了多余的人(2分)。
多余人形象有奥涅金(《叶甫盖尼?奥涅金》)、毕乔林(《当代英雄》)、罗亭(《罗亭》)、奥勃洛摩夫(《奥勃洛摩夫》)等(1分)。
他们反映了贵族阶级趋于没落时期的社会现实(1分)。
6.复调小说:是前苏联学者巴赫金创设的概念(1分)。
"复调"也叫"多声部",本为音乐术语。
巴赫金借用这一术语来概括托斯妥耶夫斯基小说的诗学特征(1分)。
巴赫金认为陀氏作品中有众多各自独立而不融合的声音和意识,每个声音和意识都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这些多音调并不要在作者的统一意识下层层展开,而是平等地各抒己见。
每个声音都是主体,小说具有对话性(3分)。
7.拜伦式英雄:是英国第二代浪漫主义诗人拜伦在《东方叙事诗》等作品中塑造的一类人物形象(2分),他们同现实社会尖锐对立,但又远离人民,是孤独的、反叛的个人主义英雄。
他们反抗坚决,但对前途悲观,都以悲剧告终(2分)。
《海盗》的主人公康拉德是其典型(1分)。
8.托尔斯泰主义在19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托尔斯泰的世界观发生了一个根本的转变,他从贵族地主的立场彻底转变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来了。
(2分)“托尔斯泰主义”便是指他的世界观转变后在解决社会问题上形成的一整套理论。
(1分)它的主要内容是宣传“勿以暴力抗恶”、个人“道德自我完善”等,表现了托尔斯泰反对暴力,从宗教道德中寻求社会出路的企望。
这种思想集中地体现在《复活》等作品中。
(2分)9、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文艺流派。
(1分)在创作上,它一方面排斥浪漫主义的想象、夸张、抒情等主观因素,另一方面又轻视现实主义的典型化原则,而追求绝对的客观性,主张照相式地记录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并试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理学和遗传学规律解释人和社会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