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复习概要【吐血整理】【完整版】
- 格式:doc
- 大小:121.50 KB
- 文档页数:24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参照笔记)目录整理“高不可及的典范”—荷马史诗“第五吠陀”-《摩诃婆罗多》“最初的诗”-《罗摩衍那》“第一部文人史诗”《埃涅阿斯纪》最庄严与最优美的抒情诗-《诗篇》与《雅歌》“悲剧弄人”的典范-《俄狄浦斯王》“吞噬教义”的灵蛇-海亚姆的《鲁拜集》“慷慨悲歌”-《罗兰之歌》西方骑士群像-《亚瑟王之死》东方武士典型-《虎皮骑士》中世纪最后的诗和新世纪最初的诗-《神曲》世界现存最早的长篇写实小说-《源氏物语》第一部流浪汉小说-《小癞子》中年流浪汉-《巨人传》老年流浪汉《堂吉诃德》人类第一次自下而上的有组织的文艺运动-古典主义第一个把恶化为崇高的诗人-弥尔顿近代写实小说之祖-《鲁滨逊飘流记》“世间第一聪明人”—《老实人》近代历史小说开山祖-司各特人间第一部海洋传奇—梅尔维尔《白鲸》第一章到第三章知识点概要:神话: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和加工过程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因而,随着这些自然力实际上被支配神话也就消失了。
神话的精神核心—巫术希腊神话十二神王:宙斯—神王,赫拉-神后(商业之神,已婚妇女保护神),阿波罗-太阳神,阿尔忒弥斯-月神,雅典娜-智慧,女战神,阿瑞斯-战神,赫淮斯托斯-火神,制造神,阿芙洛狄特-爱神,爱情,情欲之神,赫尔墨斯-传令神,得墨忒尔-丰收之神,波塞冬-海神,哈得斯-冥土之王,冥神古代亚洲文学:古埃及文学-《死者之书(亡灵书)》古巴比伦文学《吉尔伽美什》—世界现存最古老的史诗印度神话三大主神:创世神-大梵天保护神-毗湿奴毁灭神—湿婆荷马史诗(见笔记—主题和战争观,风气体现,艺术价值)亚里士多德:《诗学》悲剧理论:悲剧是对一个完整而又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其功用在于引起怜悯与恐惧的感情,促使观众自我反省,促使这种情感的得到宣泄,这样,人的心理就会恢复健康。
印度两大史诗——《摩柯婆罗多》(最初的诗)和《罗摩衍那》(真正的诗)戏剧: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作品)《普罗米修斯》三部曲,《七将攻忒拜》《俄瑞斯特斯》喜剧之父—阿里斯托芬-《云》、《鸟》、《蛙》、《阿卡奈人》悲剧艺术中的荷马—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舞台上的哲学家—欧里庇得斯---《特洛伊妇女》《美狄亚》命运悲剧:古希腊人认为,在人与神之上还有命运主宰一切,她既支配人,也支配神。
外国文学知识点自己整理外国文学(第一学期)概说古代文学:前12世纪—公元5世纪(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文学:公元5世纪—14世纪文艺复兴时期:14—17世纪初(《哈姆莱特》1601年)古典主义文学时期:17世纪启蒙主义文学:18世纪19世纪↗前期:浪漫主义文学↘中后期:↗主流:现实主义(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非主流:自然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第一章古代文学1、欧洲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文学和古罗马文学(填空)。
2、古希腊文学:(1)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文学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古希腊神话分为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大部分。
(填空)神的故事:前俄林波斯神系(母权制):乌拉诺斯&盖娅(地母)、克洛诺斯&瑞亚俄林波斯神系(父权制):宙斯——天神、赫拉——天后波塞东——海洋神、哈德斯——冥王、得墨特尔——农神赫斯提亚——家神、阿尔特弥斯(阿特米丝)——月神阿波罗——太阳神(迈达斯的驴耳朵:人身上最不光彩的地方)雅典娜——智慧女神、女战神普罗米修斯——前思之神(“俄林波斯山上唯一一个不肯臣服于宙斯的神”马克思)↘厄比米修斯——后思之神→潘多拉的盒子:一切灾难的来源阿佛罗狄特——爱和美女神(维纳斯)↘赫淮斯托斯——火神或匠神(赫拉儿子)→邱必特的神箭:阿瑞斯——战神↗爱情的萌生阿佛罗狄特&阿瑞斯之子厄洛斯(邱必特)缪斯——文艺女神(由九个女神构成)狄俄尼索斯——酒神、卡索斯——自恋的美少年达摩克利斯剑:迫在眉睫的危险英雄传说:起源:祖先崇拜体系:以家族为中心,形成若干个体系(起源于祖先崇拜,它是古希腊人在幻想中追忆远古社会和部落中杰出人物时创造出来的,英雄实际已是部落集体智慧和力量的化身,因受人的崇拜而被神化)英雄传说(多选):①赫拉克勒斯建立的十二件大功(最重要、单选)②俄狄浦斯弑父娶母(弗洛伊德演绎为恋母情结)③伊阿宋取金羊毛④奥德赛(奥德修斯)⑤特洛伊战争“阿喀琉斯的愤怒是我的主题”—荷马史诗的开篇第一句(选、填)阿喀琉斯的脚踵——一个人身上致命的弱点(选、填)荷马史诗第一部是表现战争的史诗,双方都是英雄;第二部是表现奥德赛海上冒险的史诗。
外国文学复习提纲期末考试分三个部分,七个答题第一部分考察外国文学基本常识:题型为单选(A),不定项选择(B),判断正误(C)以及配对题(D),共55分。
A部分——需了解的作家与文学现象有:基本创作情况,主要作品萨福:萨福(Sappho,约前630或者612~约前592或者560),古希腊著名的女抒情诗人,一生写过不少情诗、婚歌、颂神诗、铭辞等。
她是第一人描述个人的爱情和失恋的诗人。
萨福被冠以“抒情诗人”之名。
萨福在技术和体裁上改进了抒情诗,成就了希腊抒情诗的转向:从以诸神和缪斯的名义写诗转向以个人的声音吟唱。
萨福往往给自己的诗歌谱上曲调,供人吟咏弹唱。
在技巧上,她创立了“萨福体”,改革了当时诗歌创作的韵律;在内容上,她与其他诗人一起,把咏唱的对象由神转向人,用第一人称抒发个人的哀乐,领当时文学创作风气之先。
萨福的诗温婉典雅,真情率性,大多以人的爱和欲望为主题——不同于她以前的诗歌是以神作为歌吟的对象——诗中充满了爱的劝喻、爱中的甜美与痛苦或两者相互交织的情愫,以及弥漫着怜悯和嫉妒的悲鸣之声。
千百年来,萨福被人们视为描写女性爱情的圣人、“女性主义者的偶像”、“化身为文学家的罗蕾莱”(罗蕾莱是德国民间文学中传说的女妖)。
马丁·威斯特称她是“学者绕不过去的坎”。
古希腊人十分称赞她,说男诗人有荷马,女诗人有萨福,柏拉图曾誉之为“第十位缪斯”。
她的诗对古罗马抒情诗人卡图卢斯、贺拉斯的创作产生过不小影响,后来在欧洲一直受到推崇。
维吉尔:(后面有详细资料)维吉尔:《牧歌》《农事诗》(主要写农事活动,模仿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属“教谕诗”。
) 代表史诗《埃涅阿斯纪》:学习荷马史诗,充满悲天悯人的忧郁基调,是第一部“文人史诗”。
史诗中的主人公除了勇猛坚韧的性格外,更具备了敬神、爱国的精神。
欧里庇得斯:(舞台上的哲学家),写了92部剧本,保留了18部。
悲剧《美狄亚》:取材于希腊的神话传说,关注社会问题和妇女的命运。
外国文学史一、考试范围:本门课教学大纲所设置的内容均为考试范围。
二、考试要求:本大纲在每个章节都提出了具体的考核要求。
凡属于“识记”部分的内容,要求学生努力记忆,并在各种情况下准确辨识。
“理解”部分要求学生不仅熟知其概念,还要理解其原理,并能够联系有关作家作品等文学现象及在文学史上的作用和意义加以简略说明。
凡要求“掌握”的内容,必须做到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和知识,分析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中的重要问题,强调对综合能力的考察。
总之,学生要在“识记”、“理解”、“掌握”三个知识层次上认真学习,系统把握,并能融会贯通。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古希腊古罗马文学概述考核目标与考核知识点1.识记:古希腊、罗马是欧洲文化的发源地。
没有奴隶制就没有希腊国家和罗马帝国,“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所奠定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古希腊文学的分期,各个时期的主要文学成就。
1)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2)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是氏族社会进一步解体、奴隶主城邦逐渐形成的时期,历史上称大移民时代。
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最著名的诗人→萨福)和寓言;3)公元前6世纪末到公元前4世纪初,是希腊奴隶制发展的全盛时期,史称“古典时期”,历史上又称“雅典时期”,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散文(历史著作→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哲学和演说辞→苏格拉底)和文艺理论(柏拉图、亚里士多德);4)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史称“希腊化”时期,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2.理解:早期欧洲文学的各种样式及其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3.掌握:奴隶主民主制与古希腊文学繁荣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神话考核目标与考核知识点1.识记:希腊神话中主要神的名字,尤其是古罗马神名。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
嗨,大家好!今天我要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外国文学史的复习资料。
这些资料都是我亲自整理的,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外国文学的知识。
我们来了解一下外国文学史的发展脉络。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西方文学就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
到了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兴起,推动了欧洲文学的繁荣发展。
17世纪以后,随着启蒙运
动的到来,西方文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在这段时间里,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作家和作品。
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歌德的《浮士德》、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这些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征。
除了这些经典作品,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其他类型的文学作品。
例如,法国的浪漫主义文学、德国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俄国的社会主义文学等。
这些作品都展现了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历史变迁。
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加深对外国文学史的理解。
比如,可以阅读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了解其创作背景和主要情节;也可以观看相关的电影或电视剧,感受文学作品的魅力;还可以参加一些学术讲座或研讨会,与其他学者交流心得体会。
外国文学史是一个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世界。
通过努力学习和探索,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和历史变迁。
希望这些复习资料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一)文学概述(1)英雄时代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古希腊世界从氏族公社制向奴隶制社会过渡的时期,史称“英雄时代”,又称“荷马时代”,这一时期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荷马史诗》《荷马史诗》是西方文学史上最早的正式的书面文学作品。
史诗包括两部,分别是《伊利亚特》(一译《伊利昂纪》)和《奥德赛》(一译《奥德修纪》),相传作者是大致生活于公元前10世纪至8世纪之间的盲人诗人荷马,不过目前更流行的观点是《荷马史诗》是包括荷马在内的许多人集体创作并反复修改过的。
在这一时期的诗人除荷马外,赫西俄德也非常著名。
他大致生活于公元前8世纪末至7世纪初。
他的代表作包括教谕诗《工作与时日》和《神谱》。
他的创作风格和荷马非常相似,语言上有模仿《荷马史诗》的痕迹。
(2)大移民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6世纪史称古希腊历史的“大移民时代”,这一时期的文学主要成就包括抒情诗和寓言。
抒情诗:古希腊抒情诗中,成就最高的却是琴歌,是一种伴随着音乐的歌曲类诗体。
琴歌可分为两种,一是独唱体,一是合唱体。
独唱体琴歌的代表人物是女诗人萨福(前612-?)。
她在雅典的民主派和贵族派的政治斗争中被迫流亡国外,后来在故乡莱斯博斯岛创建音乐学校。
她一共创作了9卷诗,完整流传甚少,其余都是一些残篇。
她的语言艳丽无比,情调伤感,感情真挚,题材上多描写缠绵悱恻的爱情。
据说萨福是个同性恋者。
她的许多诗作均于1703年在罗马和君士坦丁堡被公开焚毁。
然而在古代希腊世界,萨福的地位极高,曾被柏拉图称为“第十个缪斯”。
(3)古典时代所谓的“古典时代”,是指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这段时期。
这一时代是古希腊世界的全盛时期,各城邦都得到繁荣的发展。
这一时期古希腊文学成就最高的是戏剧。
古希腊悲剧:古希腊悲剧起源于祭祀酒神狄俄倪索斯的庆典活动。
在古希腊世界漫长的演进过程中,这种原始的祭祀活动逐渐发展成一种有合唱歌队伴奏,有演员表演并依靠幕布、背景、面具等塑造环境的艺术样式,这就是西方戏剧的雏形。
引言概述:外国文学是文学研究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加深对外国文学的了解和理解上,复习知识点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外国文学复习知识点的第二部分,包括大点和小点的详细阐述,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准备外国文学考试。
正文内容:大点1:古希腊文学1.古希腊文学的起源和特点2.古希腊史诗的代表作品《荷马史诗》3.古希腊戏剧的特点和代表作品《俄狄浦斯王》4.古希腊哲学与文学的关系5.古希腊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大点2:罗马文学1.罗马文学的发展和特点2.罗马史诗的代表作品《埃涅阿斯纪》3.罗马散文的代表作品《密特罗尼》4.罗马讽刺文学的代表作品《卢克里乌斯·塞内卡》5.罗马文学对西方文学的影响大点3:中世纪文学1.中世纪文学的特点和背景2.中世纪史诗的代表作品《罗兰之歌》3.中世纪宗教文学和骑士文学的代表作品4.中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5.中世纪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大点4: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兴起和特点2.文艺复兴戏剧的代表作品《哈姆雷特》3.文艺复兴散文的代表作品《奥维德变形记》4.文艺复兴诗歌的代表作品《十四行诗》5.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对现代文学的影响大点5:当代文学1.当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2.当代小说的代表作品《百年孤独》3.当代诗歌的代表作品《草房子》4.当代戏剧的代表作品《等待戈多》5.当代文学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总结:本文对外国文学复习知识点进行了概述,分为五个大点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介绍了古希腊文学和罗马文学的起源、特点、代表作品和对西方文学的影响。
然后讨论了中世纪文学的特点、代表作品和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接着探讨了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兴起、特点、代表作品和对现代文学的影响。
最后介绍了当代文学的发展、特点、代表作品和对现代社会和文化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复习,读者可以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外国文学的相关内容,提高考试的准备水平。
外国文学的学习不仅拓宽了视野,还对个人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第一章古代文学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掌握外国文学史课程的性质和特点,掌握西方文学的两大源流:古希腊与古希伯来;全面掌握荷马史诗的形成、结构、内容、主题、形式特色、人物塑造和对后世的影响。
掌握古希腊戏剧的起源、分类、形式、特色、代表作家与作品,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古代文学在欧洲文学史上的地位。
2、奥林波斯神系与古希腊神话的“人话”特色。
3、古希伯来文学与早期基督教文学的传承关系。
4、荷马与荷马史诗。
5、三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及其代表作品。
7、阿里斯托芬与古希腊喜剧。
三、教学方法▪讲授并结合多媒体课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领悟能力。
第一节概述▪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
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奴隶制时期的产物。
古希腊罗马文学所体现的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早期基督教文学所体现的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学的两个源头。
西方文化的源头“二希”——a.古希腊罗马文化b.希伯来《圣经》文化一、古希腊文学(一)、天时地利人和1、气候:2、地理:3、人口:(二)、文化发达的原因首先,古希腊实行奴隶主民主制度,具有相对的高度民主,在思想上允许百家争鸣,在社会风气上重视人的个性,也重视对人的创造力的发掘;同时,希腊航海业发达,商品经济繁荣,从而在思想和经济两方面为文化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其次,希腊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三面环海,人杰地灵,浩瀚的海洋、冒险的生涯,丰富了希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了一种开拓进取的精神。
第三,希腊人奉行的是泛神论观念,即认为一切事物后面都有神灵存在,如果说一神教强制人们的思维向一个模式发展,而这种泛神论则给了希腊人一个无拘无束的空间。
最后,希腊很早就与东方有文化交流,古埃及、古巴比伦、波斯的文化都对希腊文化有重要影响。
希腊人逐渐形成了兼容并蓄的开阔的胸襟,而一个善于吸收外来事物的民族,其文化必然有一种博大的气象。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外国文学史是一个广阔而丰富的领域,里面蕴藏着无数动人的故事和深刻的思想。
我们今天要聊的就是一些重要的文学流派和代表作品。
通过这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情感和思想的多样性。
1. 古典文学的辉煌1.1 古希腊的戏剧古希腊的戏剧是文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你知道的,像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这样的剧作家,他们的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上演。
希腊戏剧不仅仅是娱乐,它还探讨了人性、命运和道德等深刻问题。
比如,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王子为了逃避预言,却最终走向了不可避免的悲剧。
剧中人物的内心挣扎,让人感同身受。
1.2 古罗马的文学影响罗马文学则继承了希腊的精华,又加入了自己的特色。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就是一个经典。
它不仅是史诗,更是罗马民族的象征。
书中埃涅阿斯的旅程,既有对故乡的思念,也有对新生活的渴望。
这种情感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
罗马的散文和诗歌,像西塞罗和贺拉斯的作品,也展现了对哲学和政治的思考。
2. 中世纪的沉默与复兴2.1 哥特文学的神秘进入中世纪,文学的主题发生了变化。
这个时期的作品常常充满了宗教色彩。
比如,《神曲》的作者但丁,通过他的诗歌,展现了人类灵魂的救赎之路。
书中描述的地狱、炼狱和天堂,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读起来仿佛可以感受到那种沉重的压迫感,以及对救赎的渴望。
2.2 文艺复兴的光辉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再次焕发出活力。
莎士比亚的出现,改变了整个文学界。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无论是《哈姆雷特》的犹豫与挣扎,还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情爱情,都让人无法忘怀。
莎士比亚的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让读者在字里行间体会到人类最深处的感受。
3. 现代文学的探索3.1 19世纪的现实主义进入19世纪,现实主义逐渐占据了文学的舞台。
巴尔扎克和托尔斯泰是这一时期的代表。
巴尔扎克通过《人间喜剧》展现了当时法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人物众多,栩栩如生。
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则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探索了个人与历史的关系。
外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汇编:文学发展简况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
(它们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时期的产物)。
古希腊罗马文学和早期基督教文学中分别体现出来的世俗与人本色彩和神圣与超越色彩共同构成西方文学(和文化)的两个源头。
恩格斯说:“没有希腊文化和罗马帝国的基础,也就没有现代的欧洲”。
进程一:欧洲文学的两大源头:古代文学这一时期文学反映了欧洲从氏族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时期的现实生活。
1、古希腊-罗马文学。
a 其中蕴含着的原始形态的“人”的观念,经由古罗马文学对后来的西方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补充:古希腊文化的本质特征是:重视个体的人的价值,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崇尚人的智慧和在智慧引导下的自由,肯定人的原始欲望的合理性;虽然古罗马人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性格,即崇尚文治武功,对人的力量的崇拜常常表现为对政治与军事之辉煌业绩的追求,由此又演化出对集权国家和个体自我牺牲精神的崇拜,比古希腊文学更富有理性意识和责任观念,在审美品格上更趋向于庄严和崇高的风格,但仍属于古希腊原欲型文化范畴。
) b 希腊神话是多神的,众神与人同形同性,是人化的神,是神向人的下滑,人的主体性的高扬; c其文化内质呈“神——原欲——人”三位一体的结构框架,它体现的是一种世俗人本意识,其人性取向是自然原欲。
2、希伯来-基督教文学。
a 其中蕴含的“人”的观念,经由中世纪文学对后来的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补充:其中所表现出的对上帝的崇拜,一方面表现出人对人性本质之追寻趋向于理性的和精神的境界,这是人对自身理解上的一种进步与升华;另一方面对上帝的崇拜又表现了人对自身之原始生命力和个体生命价值的一种压制,是人的主体性的一种萎缩,是对古希腊-罗马的世俗人本意识的排斥。
);b 希伯来的神话世界是一神的,是神化的人,是人向神的提升,人的主体性的萎缩。
上帝几乎没有人的原欲,而仅仅代表人的原欲的对立面——理性,真善美皆集于上帝一身,因而人永远有罪;c 其文化内质呈“神——理性——人”三位一体之势,它是宗教理性型的,体现的是宗教人本意识。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第一篇:《外国文学》复习资料外国文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教会文学又称为僧侣文学,在中世纪欧洲文学史上长期占统治地位。
主要指的是当时教士和修士写的文学作品,使用的文字是拉丁文、希腊文和教会斯拉夫文,基本体裁有基督故事、圣徒传、祷告文、赞美诗、宗教叙事诗、宗教戏剧。
作品取材于《圣经》,创作目的主要是宣传宗教教义,鼓吹禁欲主义和来世思想,以维护封建主阶级和教会势力的统治。
代表作保罗的《伦巴德人史》等。
2.流浪汉小说是欧洲近代小说的一种模式,是16世纪产生于西班牙的一种新型小说,这种小说以流浪汉等下层人物为主人公,多采用自传体的形式写成的。
作品通过主人公不幸流浪谋生的经历,广泛反映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文主义思想。
具有反封建、反教会的意义。
代表作是无名氏的《小赖子》。
3.大学才子派大学才子派是指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具有深厚的古典文学修养和进步的人文主义思想倾向,他们的戏剧创作不仅继承了前人的成果,而且在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有创新。
促进了伊丽莎白时代戏剧的发展和繁荣。
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和演出奠定了基础。
其中以马洛成就最高,著名悲剧《帖木儿》,《马尔他岛的犹太人》和《浮士德博士的悲剧》4.福斯塔夫式背景是恩格斯1895年5月18日在给拉萨尔的信中提出的。
福斯塔夫是莎士比亚在其历史剧《亨利四世》他是一个破落的骑士,在封建制度没落时期由贵族社会跌落平民社会,上与太子关系亲密,下与强盗、小偷、流氓、妓女为伍,通过他的活动,莎士比亚展示了上至宫廷,下至酒店、妓院等广阔的社会背景,再现了“五光十色的平民社会”,为塑造人物和展开戏剧冲突提供了广阔、生动、丰富的社会背景。
这是莎士比亚现实主义艺术的重要成就。
恩格斯称赞这种背景是希望作家们以莎士比亚为榜样,在广阔复杂的社会背景中塑造典型、再现生活。
5.三一律原则三一律“是古典主义戏剧的艺术法则,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
外国文学知识点整理外国文学是指非汉语国家的文学作品,包括了欧洲文学、美洲文学、非洲文学、亚洲文学等各个地区的文学作品。
外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人文学科的研究以及跨文化交流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外国文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整理。
1.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开端,其中包括了史诗、戏剧、诗歌等多种文体。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的巅峰之作,包括了《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讲述了特洛伊战争和奥德修斯的冒险故事。
此外,古希腊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也是古希腊文学的重要代表。
2.罗马文学:罗马文学受到古希腊文学的影响,主要包括了诗歌、散文和戏剧三大类别。
最重要的作家是维吉尔,《伊涅阿斯记》是他的代表作,描写了罗马建国传说中的英雄伊涅阿斯的冒险历程。
其他还有奥维德、荷马等。
3.中世纪文学:中世纪文学是指公元5世纪到15世纪之间的文学作品。
其中包括了鲁滨逊漂流记、罗兰之歌、《尼比龙寻母记》等重要作品。
中世纪文学主要以叙事诗和骑士小说为主,代表了对冒险和英雄主义的追求。
4.文艺复兴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是欧洲文学的黄金时期,重新发掘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学,并以人文主义为中心。
主要代表作为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等。
莎士比亚被誉为西方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他的作品涉及爱情、政治、权力等各个方面,对于戏剧创作和文学语言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5.18世纪小说:18世纪是小说的黄金时期,以英国文学为代表。
具有代表性的作家如莫里斯·斯威夫特、丹尼尔·笛福、简·奥斯汀等,他们的作品包括《格列佛游记》、《鲁滨逊漂流记》、《傲慢与偏见》等。
这些作品对英国和整个西方小说产生了深远影响。
6.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主要出现在19世纪,强调个人情感和想象力。
代表作家如拜伦、雪莱、济慈等,他们的作品涉及自然界、爱情、宗教等主题,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思考和对理想世界的追求。
外国文学复习资料整理外国文学是指以外国作者创作的文学作品。
它涵盖了世界各地的文学经典和名著,代表了各国文化和思想的丰富多样性。
学习外国文学不仅可以拓宽我们的知识面,还可以提升我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
本文将对外国文学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进行整理,以便于复习和回顾。
一、古希腊文学古希腊文学是西方文学的起源之一,被认为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希腊史诗的代表,展现了古希腊人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生活哲学。
二、古罗马文学古罗马文学受到古希腊文学的深刻影响,但也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主题。
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是古罗马史诗的巅峰之作,描绘了埃涅阿斯的奋斗和罗马帝国的兴起。
三、莎士比亚戏剧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其作品具有普遍的人性关怀和深刻的心理描写。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麦克白》等成为了世界文学的经典。
四、法国文学法国文学的代表作家有大仲马、雨果、莫泊桑等。
大仲马的《基督山伯爵》、雨果的《悲惨世界》、莫泊桑的《包法利夫人》都是法国文学的瑰宝,堪称世界文学的杰作。
五、俄国文学俄国文学以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等作家为代表。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描绘了俄国社会的种种问题,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探讨了人性和信仰。
六、美国文学美国文学以马克·吐温、赫尔曼·梅尔维尔、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等作家著名。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赫尔曼·梅尔维尔的《白鲸记》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关系。
七、拉丁美洲文学拉丁美洲文学充满了激情和奇幻,以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胡里奥·科塞特等为代表。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科塞特的《风之影》等作品融入了神秘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元素,展现了拉丁美洲独特的文化和历史。
外国文学史复习资料整理外国文学史的复习资料整理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聊聊关于外国文学史的一些内容。
这个主题可能听起来有点枯燥,但我相信通过我的分享,你们可以对外国文学有更深的理解。
我们来谈谈外国文学史的发展。
从古希腊时期开始,西方文学就开启了它的辉煌篇章。
比如荷马的《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它们不仅讲述了英雄的故事,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价值观。
而莎士比亚的戏剧作品则展现了人类情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至今仍然被全世界的观众所喜爱。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现代主义文学。
这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作家们开始探索新的表达方式和主题。
例如,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达洛维夫人》探讨了女性的内心世界,而詹姆斯·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则是对传统叙事结构的一次革命性尝试。
这些作品不仅丰富了文学的内涵,也为后来的作家提供了灵感。
我们也不能忘记浪漫主义文学。
在这一时期,许多作家都表达了对自然和人类的赞美之情。
比如拜伦的诗歌《唐璜》和雪莱的《西风歌》,它们都充满了激情和理想主义的色彩。
这些作品激励着人们追求自由和正义,至今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除了上述几个时期,我们还可以看到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社会问题逐渐凸显出来。
于是,一批作家开始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
例如,狄更斯的《双城记》就描绘了当时英国社会的黑暗面,而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则展现了俄国社会的矛盾与冲突。
这些作品为我们提供了了解不同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我们还应该关注一些重要的文学理论家和他们的著作。
比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主义则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和危机。
这些理论为我们理解文学作品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我想说,外国文学史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包含了无数的经典作品和深刻的思想。
通过学习和研究这些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也可以激发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外国文学史 00540说明:粉色字体为教材大纲要求识记或理解,粉色加粗为应用的内容。
第一章古代文学第一节概述西方古代文学包括古代希腊、古代罗马文学、早期基督教文学。
一古代希腊文学(欧洲文学的源头之一)(一)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二)古希腊文学的特征与价值:1、古希腊文学有着鲜明的人本色彩和命运观念。
2、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并存。
古希腊文学的众多篇章程度不同地从多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为后人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也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充满了神奇的想象、怪诞的夸张和优美的抒情,表现出浓厚的浪漫色彩。
3、种类繁多,具有开创性。
古希腊文学种类齐全,具备了后世几乎所有的文学样式。
除神话、史诗外,还有悲剧、喜剧、寓言、故事、教谕诗、抒情诗、散文、小说等等。
价值:主要成就:神话、史诗和戏剧,此外还有寓言、抒情诗和文艺理论等。
(三)古希腊文学发展的三个时期:1、第一时期(公元前12世纪-前8世纪)(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史称“荷马时代”(英雄时代):主要成就:神话、荷马史诗代表作家:赫西俄德代表作:(1)教谕诗《工作与时日》(又译《田功农时》:这是古希腊流传下来的最早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诗作。
(2)叙事诗《神谱》:最早一部比较系统地叙述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作品,是研究古希腊神话的重要史料。
2、第二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4世纪中叶)(奴隶制社会形成至全盛时期)公元前8世纪-前6世纪,史称“大移民时代”(奴隶制城邦逐渐形成):主要成就:抒情诗和寓言抒情诗中琴歌(一种伴随着音乐的歌曲类诗体)成就重大。
萨福:古希腊最著名的女诗人,柏拉图称她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独唱琴歌代表诗人阿那克瑞翁:创造“阿那克瑞翁体”。
合唱琴歌代表诗人品达,代表作《胜利颂》,17世纪古典主义把他的诗看作是“崇高诗歌”的典范。
寓言:《伊索寓言》(散文体):主要反映奴隶制社会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是劳动人民生活教训和斗争经验的总结(《农夫和蛇》《乌龟和兔子》等。
•希腊神话的特征:1 、希腊神话中的神是高度人格化。
偏重于神人同形同性,他们不但有人的形象和性格,甚至七情六欲等。
与人的区别:长生不死,无比的法术和智慧,超人的神力。
他们不仅是自然力量的象征,而且也是社会力量的表现。
“神的故事”实际基于人的体验、感受。
• 2 、浓郁的人本主义色彩。
•希腊神话“神人合一”。
•神所经历的生活,实际就是人的社会化的生活。
对神的肯定与赞扬,实际也是对人的。
他们的冥界也充满光明、人间气息,不存在“末日审判”的恐怖与神秘。
•3、地位和影响无可比拟,思想性和艺术性相当高。
情节曲折,起伏跌宕,既富有情趣,又极其深刻,是古希腊先民劳动积累和生活经验的凝聚,也是早期人类智慧和思考的结晶,许多故事都寓意颇丰,发人深思,成为后世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荷马史诗》•《伊利昂纪》(又译《伊利亚特》):战争结束前51天的战事•《奥德修纪》(又译《奥德赛》):希腊英雄伊达卡国王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结束后还乡,后40天的故事•著名叙事诗人——赫西俄德:长篇叙事诗《工作与时日》(又译《农作与日子》)和《神谱》。
《神谱》是用长诗对希腊神话的系统整理,是最早关于宇宙起源和神的谱系的系统描述。
•独唱体抒情诗的代表——萨福(约前612-?) :爱情诗,自然真挚,音乐性强。
柏拉图称其为“第十位文艺女神”。
•古希腊戏剧的起源与庆祭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活动有关埃斯库罗斯,“悲剧之父”,《被缚的普罗米修斯》(前465)。
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 ,“戏剧艺术的荷马”,现存7部,即《埃阿斯》(前442)、《安提戈涅》(前441)、欧里庇得斯(前484—406) ,“舞台上的哲学家”,《美狄亚》维吉尔(前70—前19)是古罗马最伟大的诗人。
他的重要作品有牧歌10章,田园诗4卷和史诗《埃涅阿斯纪》。
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文人史诗《埃涅阿斯纪》中世纪文学的文化历史背景•(一)欧洲中世纪文学是欧洲中世纪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产物。
•(二)欧洲中世纪文学是欧洲多种文明与文化相融合的产物。
•(三)欧洲中世纪文学也是东西方文化相互影响和交融的产物。
•(四)欧洲中世纪文学也是基督教文化与世俗文化相互融合的产物。
中世纪欧洲文化和文学的主要思想特点•(一)基督教思想制约着中世纪文化。
(禁欲主义、来世思想、意识形态特征、崇奉基督教思想)•(二)突出了各民族文学遗产中的一个基本思想——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
(社会现实、英雄人物、英明帝王、忠君思想、宗教思想)•(三)等级森严的社会结构形态下,出现了特定阶层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
中世纪文学的基本类型•按其性质分类:•1、教会文学•2、史诗与谣曲•3、骑士文学•4、城市市民文学中世纪初期基督教文学以《圣经》的翻译为起点。
•波伊提乌(约480-524)的《哲学的慰藉》以散文和韵文相交织的文体表达借基督教信仰以自慰的思想感情,被称为基督教文学的杰作。
7世纪的不列颠诗人基尼武甫(生卒不详)的《基督》、《朱利安娜》、《爱伦娜》等诗篇歌颂贞洁、殉教、献身等基督教美德。
•11世纪以后,欧洲封建制度进入繁盛期,各民族中出现了歌颂封建社会理想英雄人物的史诗,最著名的有:•法国的《罗兰之歌》(1080)•西班牙的《熙德》(约1140)•德国的《尼伯龙根之歌》(约1200)•俄罗斯的《伊戈尔远征记》(1185-1187)等。
但丁:佛罗伦萨主要作品:《新生》:(用散文连缀起来的诗)热烈赞美贝亚特丽齐。
是西欧文学史上第一部向读者揭露作者最隐秘的思想感情的自传性作品。
•但丁所处的时代是个新旧交替的年代,因此他在看待事物的态度上常常是矛盾的。
1 诗人对古代文化知识的崇敬,表现出重知识重理智的理想;但又把引导他的维吉尔作为异教徒打入地狱。
2 对爱情的双重态度。
一方面同情保罗和弗兰齐斯嘉的恋情;但又按教会的道德标准将他们作为淫罪犯打入地狱。
•3对待爱国主义者。
一方面赞扬法利那塔的英雄气概和爱国行为,但又把他作为异教徒打入地狱。
•4对教皇的双重性。
在普尼腓斯八世当政时宣布他一定要人地狱,但又对他在阿那受到的污辱表示愤慨。
•人文主义:1、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2、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
•主要内容:(1) 用人权反对神权。
(2) 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
(3) 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
(4) 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人文主义思想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
其中人本思想和理性精神来自古希腊罗马文化;平等、博爱的思想来自基督教精神。
•意大利人文主义三杰:但丁彼得拉克薄伽丘。
彼特拉克(人文主义之父):代表作《歌集》:包括366首十四行诗和抒情短诗。
薄伽丘:代表作《十日谈》(短篇小说集、欧洲第一部短篇小说集)拉伯雷《巨人传》(法国早期讽刺小说、欧洲第一部长篇小说) 主人公国王卡冈都亚儿子庞大固埃“请你们畅饮、畅饮知识、畅饮爱情、畅饮真理”的现世人生态度,寄托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
创立了“德廉美修道院”(理想社会)。
“七星诗社”•1、法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文学团体,由7人组成,其宗旨是研究和借鉴古希腊罗马文学、对法国诗歌进行更新。
•2、《保卫与发扬法兰西语言》是七星诗社的宣言。
•3、主要人物:龙沙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
主要成就:爱情诗。
流浪汉小说• 1.16世纪中叶,在中世纪市民文学传统的影响下,产生的一种新型小说---流浪汉小说。
以城市下层人物的活动为中心,从城市下层人物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社会上的种种丑恶。
• 2. 用人物流浪史的形式,一般采用第一人称、自传体的形式,描写流浪主人公的所见所闻,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
• 3.西班牙最早的优秀流浪汉小说:无名氏《小癞子》。
文艺复兴时期西班牙小说的顶峰: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欧洲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小说。
标志着欧洲长篇小说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605年在狱中构思的《堂》第一部出版,5次再版,被称“西班牙的薄迦丘”,1615年第二部出版.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高峰乔叟(英国诗歌之父):《坎特伯雷故事集》(框形结构)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幻想小说)通过一位回到英国的水手之口描绘了一个理想社会。
斯宾塞:《仙后》(长诗)标志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文学的高峰。
•莎士比亚化:是马克思所提出的莎士比亚戏剧创作中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
•1、情节的生动丰富(二条线索复仇:哈姆莱特为主线,雷欧提斯为副线)线索的丰富,形成多样化的戏剧冲突,增加读者的可读性。
•2、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哈姆莱特由快乐王子—忧郁王子)人物真实可信。
性格发展变化•3、广阔的社会背景(福斯塔夫式的背景:宫廷—家庭、深闺—墓地、乡下—城市)人物活动与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后者为前者服务。
4丰富多彩,具有个性化的语言(哈姆莱特:前语言明快、后忧郁。
)以上也是《哈姆莱特》的现实主义艺术特色。
“巴洛克文学”:(1)巴洛克特指17世纪欧洲流行的一种过分雕琢和华丽的建筑,其风气后在西方音乐、文学等领域盛行一时。
(2)巴洛克艺术从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传到英、法,成为欧洲的一种重要艺术风格。
(3)巴洛克文学是巴洛克艺术在文学上的表现。
内容上多带有神秘宗教色彩的生死、哀怨;艺术上借鉴了中古文学象征、寓意、梦幻手法,并表现出华丽纤巧的风格。
其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马里诺、西班牙的贡哥拉、英国的约翰·多恩等。
为什么说古典主义是对人文主义的继承和反拨?1、继承:思想上:古典主义肯定爱情自由、反对封建教会(主题) 创作方法上:古典主义运用的基本上是文艺复兴时期盛行的现实主义手法。
艺术形式上:古典主义戏剧与文艺复兴戏剧一脉相传。
2、反拨:人文主义文学对个性解放的过分强调,导致了否定一切秩序的倾向。
语言不规范、艺术形式杂乱。
古典主义彰显的则是理性、秩序。
古典主义:是指17世纪最早出现于法国、流行于西欧的一种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文学思潮。
因为它在文艺理论和创作实践上以希腊罗马文学为典范,故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笛卡尔的唯理主义。
(为了区别古罗马时期贺拉斯的古典主义,17世纪的古典主义又称为“新古典主义”。
)古典主义文学的思想特征•1、受到王权的直接干预,在政治思想上主张国家统一,反对封建割据,歌颂英明的国王,把文学和现实政治结合得非常紧密。
•2、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
•3、尖锐地抨击贵族的奢侈淫逸、腐化堕落,同时也批判资产阶级的愚顽、附庸风雅和想成为贵族的心理。
•4、古典主义悲剧多以帝王将相、宫闱秘事为题材,继承了古希腊悲剧的传统。
这是宫廷和贵族上层生活的折射。
--“三一律”:(1)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规范和标准。
(2)规定戏剧的情节、时间、地点必须保持“整一”。
即剧作须围绕单一的剧情进行,排除一切次要的插曲;在一天中进行;在一个地点进行。
(3)“三一律”虽有使剧情集中,冲突尖锐的作用,但更多的是束缚让·德·拉封丹(1621-1695)•《寓言诗》(1668-1694)反映17世纪下半叶的法国社会,这是“一部巨型喜剧,幕数上百,宇宙是它的舞台,人、神、兽、一切都在其中扮演某个角色”。
让·拉辛(1639-1699)。
古典主义悲剧的第二个代表•他创作的《安德洛玛克》(1667)女主人公安德洛玛克;希腊爱庇尔王庇吕斯;斯巴达公主爱弥奥娜、奥雷斯莫里哀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创始人,当时欧洲文学的杰出代表之一,继莎士比亚之后最伟大的剧作家。
他一生兼演员、导演、编剧和舞台调度于一身,被誉为世界戏剧舞台上“最全面的竞技者”。
•《妇人学堂》:标志着法国古典主义喜剧的形成,开了欧洲近代社会问题剧之先河。
清教徒文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文学)作家群(清教徒革命中出现的一批作家)•约翰•班扬•约翰•屈莱顿•约翰•弥尔顿约翰•弥尔顿(1608-1674)(17世纪中叶英国最杰出的诗人)长诗《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纪》被认为“欧洲文学史上文人史诗的典范之人”。
《复乐园》:取材《新约·路加福音》(人子耶稣)《力士参孙》:取材《旧约·士师记》(诗剧,民族英雄大力士参孙)启蒙文学特点:•1、启蒙文学批判古典主义、建构现实主义理论。
•2、启蒙文学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内容,具有强烈的政治性和革命性。
•3、启蒙文学具有民主倾向,作品主人公较之以往的文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4、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政论性。
•5、启蒙文学在文体形式上打破了自古以来诗体文学独尊的局面,开创了文学史上的散文时代。
•6、启蒙文学的艺术手法丰富多采。
法国四大启蒙作家•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卢梭•术语解释正剧(严肃的喜剧):1、18世纪由狄德罗、博马舍和德国的莱辛创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