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讲 西方管理科学及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管理心理学》
- 格式:ppt
- 大小:88.50 KB
- 文档页数:10
管理心理学发展简史引言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和工作环境中个体行为、情绪和认知的学科。
它关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相互作用,以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员工的幸福感。
本文将探讨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科学管理(1890年-1930年)科学管理是管理心理学的起源。
弗雷德里克·泰勒和亨利·福特等人的研究为这一阶段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们提倡将工作分解为简单的任务,并利用时间和运动研究来提高工作效率。
这一阶段的特点是强调任务分工和标准化操作,以实现生产效率的最大化。
第二阶段:人际关系(1930年-1950年)人际关系学派的兴起标志着管理心理学进入了第二个阶段。
由于科学管理的弊端和对人的忽视,人际关系学派强调关注员工的情感需求和人际关系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艾尔顿·梅奥和切斯特·巴纳德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员工的满意度和合作性对工作表现有重要影响。
第三阶段:认知革命(1950年-1980年)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使管理心理学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研究者开始探讨个体的思考、决策和问题解决过程对工作绩效的影响。
赫伯特·西蒙等人提出的决策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对理解管理决策过程和员工行为的动机起到了重要作用。
第四阶段:现代管理心理学(1980年至今)现代管理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组织之间的相互作用,并将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的管理实践中。
这一阶段出现了多种新兴的研究方向,如组织行为学、领导力研究、职业发展等。
研究者开始关注员工的心理健康、工作满意度和工作-家庭平衡等问题,以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幸福感。
管理心理学从科学管理到人际关系、认知革命再到现代管理心理学的不断演变,反映了对于组织和工作环境中个体行为、情绪和认知的不断探索和研究。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为我们理解和改善组织中个体行为和组织绩效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以上就是管理心理学发展的简史。
希望本文对读者理解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有所帮助。
浅述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演变(doc 6页)第一章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演变一、早期管理理论1. 科学管理理论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管理逐步成为一门科学,并形成了科学管理学派。
这一学派注重工作任务的分析与设计,以提高生产效率为直接的管理目标,以便增强组织效能,即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取得高额利润和长远发展。
科学管理的主要代表人物是Frederick W.Taylor(1856—1915)。
Taylor通过在伯利恒钢铁公司进行的著名的“搬铁块”实验和“时间—动作分析”,以及相继完成的“铁锹实验”、“金属切削实验”等多项实验,提出了“劳动定额”、“工时定额”、“工作流程图”、“计件工资制”等一系列科学管理制度和方法。
他于1911年所发表的《科学管理原理》一书,成为科学管理学派的代表作。
Taylor提出了以下科学管理原则:(1)把工作组织的所有责任分配给经理而不是工人。
由管理人员负责工作的计划和设计,而让工人执行工作任务;(2)运用科学方法决定每一工作任务的最好方式。
由经理设计每位工人的工作,确定完成任务的标准和方法;(3)对每一种工作选择最适合的人。
经理应该使每位工人的能力与各自工作的需要相匹配;(4)对工人进行培训,以便正确从事其工作。
经理应该训练工人在工作中运用标准的方法;(5)对工作作业进行监控,以保证正确执行具体工作程序,并取得适当成果。
经理应该实施规范的控制,确保所管辖的工人总是以最佳的方式开展工作;(6)通过计划工作任务分配和消除中断动作来提供进一步支持。
经理能够帮助自身工人继续完成高水平工作任务。
科学管理的焦点仍然是人。
其他一些管理科学家也在科学管理的发展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例如,Henry L.Gantt(1861-1919)建立的“任务奖金工资计划”,把员工任务成效与管理人员的奖金联系在一起。
他所发明的“计划比较所表明的,早期工业心理学主要关注的是通过更好的员工选拔、培训方法、工作设计和工作场所布局等关键途径,提高工作效率。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概述日期:•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产生背景•管理心理学主要理论流派•管理心理学在企业管理中应用•管理心理学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趋势目录CONTENTS01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定义学科定义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个体、群体及组织行为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应用领域管理心理学主要应用于企业、政府、非营利组织等各类组织机构中,旨在提高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
01研究员工个体在工作中的心理过程、行为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如动机、激励、决策等。
个体行为02研究团队、部门等群体在组织内的互动过程、协作机制及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如团队建设、领导力等。
群体行为03研究组织结构、文化、战略等宏观因素对组织绩效和员工行为的影响,如组织变革、创新管理等。
组织行为管理心理学研究范围管理心理学与相关领域关系工业心理学工业心理学主要关注员工选拔、培训、工作设计等方面,与管理心理学在研究内容和方法上有所重叠,但管理心理学更强调从组织层面进行研究。
组织行为学组织行为学与管理心理学在研究内容上相似,但前者更侧重于组织结构和过程的研究,后者更注重员工心理和行为的探讨。
社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心理和行为,与管理心理学在个体行为研究方面有一定交集,但管理心理学更强调组织背景。
02管理心理学产生背景工业革命与科学管理运动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的工业革命使得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劳动者在工厂中面临新的工作环境和劳动强度,引发了一系列管理问题。
科学管理运动以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运动,强调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工作效率,提出了标准化、计件工资等管理措施,奠定了管理心理学的基础。
行为科学工业心理学人际关系学说行为科学与管理心理学兴起20世纪初,行为科学开始兴起,关注工作环境和生产效率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类行为规律,为管理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持。
工业心理学的出现为管理心理学提供了实践基础,关注员工选拔、培训、激励等问题,以提高组织绩效。
浅述管理心理学的历史演变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领域,自20世纪初以来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在过去的100多年间,管理心理学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且在实践应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管理心理学的起源、发展、主要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浅述。
管理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
当时,由于工业革命的兴起和商业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关注如何高效地组织和管理工作,以提高生产力和效率。
同时,心理学也逐渐发展壮大,研究人类思维、情绪和行为等方面的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将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到管理实践中,形成了管理心理学这一学科。
在管理心理学的早期发展阶段,主要关注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心理学的方法来改进企业和组织的管理。
它着重研究员工的动机、满意度、领导风格和组织文化等方面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这些方式来提高工作绩效和组织效益。
在这一时期,管理心理学主要受到行为主义和人际关系学派的影响,强调个体的行为和关系对组织绩效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一个更加深入和广泛的领域。
20世纪中叶以后,管理心理学开始关注更加复杂和综合的问题,如领导力、团队合作、决策-making和变革管理等。
这一时期的研究方法也更加多样化,包括实证研究、案例研究和实践介入等。
另外,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国际管理心理学也开始兴起,研究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管理问题以及全球化对管理的影响。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管理心理学也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这一时期,管理心理学开始关注数字化时代的管理问题,如虚拟团队的协作、跨国公司的文化融合和人工智能对管理的影响等。
同时,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如心理学的认知科学转向和正向心理学的兴起。
除了上述的发展历程,管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也日益丰富和多元化。
目前,管理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领导力与激励、员工满意度与工作绩效、团队合作与冲突管理、组织变革与创新、跨国公司与界面管理等。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2011级教育学班陈慧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
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和经济发展的历史以及管理科学,心理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西方管理心理学家把20世纪以来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以泰勒为代表的经典科学管理理论阶段(1900——1927):以霍桑试验开始的人际关系理论以及后来的X理论——Y理论阶段(1927——1965):以权变态度和方法来看待人及其管理心理和行为的现阶段(1965——现在)一.经典管理理论的形成:特点:以科学技术作为建立经济管理理论的主要依据,管理从经验走向科学的最初阶段主要代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管理学形成的标志)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组织体系理论(三层管理)二.人际关系理论——行为科学理论的形成:特点:突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重视人的作用和对人的行为规律的研究。
前期集中于组织中的人及人际关系的研究。
后期集中于对人的激励和管理者的领导行为的研究。
主要代表:梅奥的人际关系学说;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弗鲁姆的期望理论;麦格雷戈的X理论与Y理论;雪恩的人性假设理论;勒温的群体行为理论;领导行为理论。
三.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①以巴纳德、西蒙等人为代表,着重于管理科学和系统分析的现代管理理论。
②现代管理理论”由下列一些具体的理论派别构成:“管理科学学派、”“社会系统学派”、“系统管理学派”、“决策理论学派”、“经验主义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及“系统工程学派”等。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成果或学派:管理过程学派:以孔茨等为代表,管理过程与管理职能为研究对象;系统管理学派:以巴纳德、卡斯特等为代表;对组织的管理活动和过程进行分析,组织是一个系统,由若干子系统组成。
决策理论学派:以西蒙等为代表;管理就是决策。
经验学派:以德鲁克等为代表;管理从实际经验出发权变理论学派:以卢丹斯等为代表;管理应根据条件和环境随机变化管理科学学派:以马克兰特等为代表;管理过程是一个合乎逻辑的系统过程,可以运用数学的方法来分。
管理心理学分节习题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对象、任务与方法第一节管理心理学的对象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BD )A.个体心理B.群体心理C.公众心理D.组织心理E.顾客心理1、下面所列举的职能中,哪一项不属于管理者的特殊职能(D )A计划B组织C领导D执行1、在组织管理实践中管理者常常扮演下面哪些角色(ABD )A人际角色B决策角色C操作员角色D信息传递者角色1.目标理论认为对目标的合适程度可以从三个角度加以分析,即目标的具体性、目标的难易度和( A) A.目标的可接受性 B.目标的实践性 C.目标的合理性 D.目标的科学性第二节管理心理学的任务第三节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及其与邻近学科的关系1.心理科学体系中的基础学科是(A)A.普通心理学B.管理心理学C.工程心理学D.社会心理学第四节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3.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条件,主动引起被试的行为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是( D )A.测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实验法5.能够提供对某一个体、某一团体或某一组织的详尽分析,能提供变化的动态方面的见解,对于组织内部问题的诊断和纠正极有帮助的方法是( C )A.测验法B.观察法C.个案法D.实验法3.谈话法是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之一,要使谈话有效,必须注意以下几点(ABD )A.事先拟好提纲B.注意把握内容与方向C.必须善于使用摄像仪器D.对谈话内容的记录应该系统、完整、详尽E.要投入感情2.谈话法和问卷法属于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中的(C )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测验法第二章管理心理学及其理论思想的发展简史第一节外国管理科学及管理心理学的发展简史1、谁首次以“管理心理学”命名出版了自己的专著?(A ) A.莱维特B.马斯洛C.闵斯特伯格D.泰勒2.梅奥在霍桑实验基础上提出的理论被称为什么理论?(B )A.群体动力B.人际关系C.需要层次D.科学管理6.被称作“工业心理学之父”的是(C )A.莱维持B.马斯洛C.闵斯特伯格D.泰勒4.法约尔的管理理论在古典管理理论中属于(C) A.早期管理理论B.传统管理理论C.科学管理理论D.行为科学理论5.在行为科学理论中侧重研究人的需要、动机和激励问题的理论是(C) A.人性管理理论B.群体行为理论 C. 人类需要理论 D.领导行为理论6.在现代管理理论中,主张管理要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条件随机应变的管理理论是( C) A.系统管理理论 B.经验主义理论 C.权变理论 D.决策理论2.霍桑实验主要包括哪几个阶段?(ABCD )A.照明实验B.福利实验C.访谈实验D.群体实验E.奖励实验4.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ABE )A.古典管理心理学B.行为管理心理学C.工业心理学D.群体动力学E.现代管理心理学31.古典管理理论是西方管理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分别由以下几种理论组成(CDE )A.人际管理理论 B.人性管理理论 C.早期管理理论 D.传统管理理论 E.科学管理理论简答题36 简述西方国家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学派。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第一篇: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史管理心理学产生的历史条件【内容提要】管理中的心理问题的研究是近现代企业管理的必然要求。
人机适应、人力资源的管理、人际关系的协调必然涉及管理中的心理问题,管理科学的发展必然涉及人的心理问题。
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学说奠定了管理心理学的基础。
19世纪后期心理科学的发展及其在管理领域中的大量应用,促使管理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正文】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起源于20世纪20年代而成熟于20世纪50年代。
它的发生和发展是和经济发展的历史以及管理科学、心理科学的发展紧密相关的。
一、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管理心理学的产生是社会发展需要的结果。
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开始至20世纪初,由于生产力的迅速发展,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管理心理学被推到了企业管理的前沿。
管理心理学产生的社会背景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技术环境的变化技术环境是泛指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的各种工艺操作方法与技能流行状况。
工业革命就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在整个工业革命中,技术环境的重大变化共经历了二次。
1782年,瓦特发明了具有巨大历史意义的蒸汽机,解决了大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使生产力的发展从铁器时代进入了机器时代;19世纪电磁学的发现,引起了第二次技术革命,电力的广范应用,出现了一系列的新兴工业部门,从而把生产力推进到电力时代。
19世纪后半期,欧洲和美国已从早期的机械发明和简单的工业生产走向迅速发展的重工业时代。
特别是美国,工业生产在19世纪末已跃居世界第一位。
20世纪初,美国工业界首屈一指的是福特T型汽车的生产,自1904年起到1921年,仅十几年的时间汽车年产量增加了549倍,成本降低2.4倍。
福特创造了以传送带为核心的管理,采取流水作业法,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汽车流水生产线。
工厂用装配线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不到一年时间,劳动生产率成几倍、十几倍的提高。
汽车工业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19世纪末期,美国芝加哥市的大街还是用碎石砌成的,其他较小的城市是可想而知的,汽车迫使美国改变了地面的面貌。
管理心理学发展历程管理心理学是应用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如何运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来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以下将详述其发展历程。
管理心理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国的工业心理学运动,工业心理学运动是由管理学家Hugo Munsterberg在20世纪初提出的。
他强调员工的心理状态对于其工作效率和生产能力的影响,并提出了许多理论和方法来解决组织中出现的问题,如工作压力、工作满意度等。
随后,管理心理学继续发展并得到了工业心理学的大力支持。
在20世纪30年代,工业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逐渐从工作效率转移到员工的态度和行为上。
心理学家们开始研究员工的动机、领导行为等因素对于组织内部运作的影响。
实验室和调查研究成为管理心理学的主要方法。
随着时间的推移,管理心理学逐渐形成了一个独立的学科体系。
在20世纪50年代,奥斯宾和塞尔纳一起提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并将心理学原理应用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中。
他们强调员工的个人需求和组织目标之间的平衡,提出了许多管理技巧和方法。
到了20世纪60年代,管理心理学开始关注员工的个体差异,并提出了个体差异理论。
研究者开始研究员工的个性特征、个人价值观等因素对工作表现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管理方法来应对不同类型的员工。
在20世纪80年代,管理心理学开始关注组织文化和员工的情绪智力。
他们认识到员工的情绪状态对于工作表现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情绪智力理论。
此外,他们还研究了组织文化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改善组织氛围和文化的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管理心理学逐渐融入了信息管理和互联网时代。
具体来说,管理心理学开始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员工的工作满意度。
他们提出了许多电子办公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并研究了互联网对组织行为和员工行为的影响。
总结而言,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和方向。
从关注工作效率到关注员工个体差异,再到关注组织文化和情绪智力,管理心理学通过研究和实践不断丰富和深化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