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手绘表现技法-7.透视
- 格式:pptx
- 大小:19.17 MB
- 文档页数:27
快速学会风景速写--透视(苗寨步骤图)
苗寨最后完成效果
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简单的说就是画面会产生两个消失点的透视,当立方体上下两个体面与地面平行,其它体面与画面成一定角度时,所产生的透视即成为成角透视
两点透视(又称成角透视)中物体与地平面都成倾斜的面,有向上倾斜和向下倾斜。
向上的倾斜线消失于天点;向下的倾斜线消失于地点
两点透视中所有的垂直方向的线条都是垂直的。
没有变化。
这里要注意仰视透视线为近高远低;俯视透视线为近低远高
离视平线距离越远,其透视线斜度越大;反之,越小
苗寨完成效果
第一步、从中间的大树画起
第二步、添加房屋
第三步、画房屋周围的灌木
第三步
第四步,在房屋后面添加一些小的树木
第五步
最后完成。
手绘中的透视方法实用一份手绘中的透视方法 11、纵透视。
在平面上把离视者远的物体画在离视者近的物体上面。
中国古代构图法中称高远法,即近低远高。
在人类早期的绘画艺术中经常可以看到,最典型的是埃及墓室壁画的构图,远景作为一条横带完全置于近景横带之上。
在儿童画中我们也很容易看到,所有物体都放置在一个平面上,物体没有近大远小的区别,只是通过物体的高低位置来体现透视感。
现代很多画家也经常使用这种方法,描绘出的世界往往带给我们特别的感受。
2、斜透视。
离视者远的物体,沿斜轴线向上延伸。
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明显可以看到这样的表现手法。
这里不同于焦点透视中的斜透视。
3、重叠法,又叫遮挡法。
前景物体在后景物体之上,利用前面的物体部分遮挡后面的物体来表现空间感。
在儿童画中,小朋友们往往采用混合式的绘画空间来表现他们对世界的认知,而主要的空间表现方式就是“左右上下关系"和"部分遮挡关系"。
同时遮挡法也让在有限的画面内表现更多内容成为可能。
4、近大远小法。
将远的物体画得比近处的同等物体小。
这也是现代线性透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
5、近缩法。
在同一个物体上,为了防止由于近部正常透视太大,而遮挡远部的表现,为此有意缩小近部,以求得完整的画面效果。
在佛寺中常见把大佛塑造得往上逐渐膨大,实际上就是近缩法的运用,使人在其下仰视时避免过度的近大远__并得到完整的视觉印象。
6、空气透视法。
由于空气的阻隔,空气中稀薄的杂质造成物体距离越远,看上去形象越模糊,所谓"远人无目,远水无波",部分原因就在于此。
同时存在着另外一种色彩现象,由于空气中孕含水气,在一定距离之外物体偏蓝,距离越远偏蓝的倾向越明显,这也可归于色彩透视法。
晚期哥特式风格的祭坛画,常用这种方法造成画面的真实性。
7、色彩透视法。
因为空气阻隔,同样颜色的物体距离近则色彩鲜明,距离远则色彩灰淡。
8 、环形透视。
环形透视的特点是不固定视点,视点在围绕对象作环形运动,因而能把对象的各个侧面及背面作全方位的展示,这种环形透视在传统民间美术中是最为常见的。
园林基础篇之景观手绘透视技法讲解!手绘表达景观效果和设计四维是电脑代替不了的,我们从透视基础入手来看看吧图1如上图的显示的感觉,这就是透视的感觉,而里面出现了几个专有名词我也会在下面一一解答。
画面上的长横线,叫做视平线——与人眼等高的一条水平线HL。
(HORIZOUTALLINE)而线上的线的聚合点O,叫灭点(消失点)——透视点的消失点。
旁边的点M,叫测点——用来测量成角物体透视深度的点。
标识为M。
(MEASURINGPOINT)这几个小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在后面绘制效果图时用的最多的知识点。
讲完了透视的基础知识,我们来讲讲室内手绘中常用到的几个透视,分别是:一点透视,成成角透视(一点斜透视,两点透视)一点透视如图1显示的就是一点透视定义:当物体的一个主要面平行于画面,其余面垂直于画面,斜线消失在一个点上所形成的透视。
透视原理:近大远小、近实远虚、近高远低特点:应用最多,简单好用,画面语言庄严、稳重,能够表现主要里面的真是比例关系,适合表现大场面的纵深感。
缺点:画面语言容易呆板,容易形成对称构图,不够活泼。
注意点:一点透视的消失点在视平线上稍稍偏移画面的1/2至1/3为佳。
建议刚开始练习的时候可以随意确定视平线和消失点,来练习对一点透视的理解(如图2)要点:景观透视中和室内透视是有区别的,在室内透视中,只有视平线,但在景观透视中,除了视平线,还有一条地平线。
图2一点透视作画步骤:图3步骤一:确定视平线的高度及消失点的位置,一点透视中视平线建议选择在纸面的1/3处,老师用的是A3纸,大小420mm*297mm,也就是距离纸面下部11cm的位置,而消失点就定到视平线的中心处。
然后画出地平线,根据一点透视的原理,确认空间中的平面布局。
(如图3)图4步骤二:将景观空间内的框架、结构和构筑物的高低关系确认,同时将周围环境的关系比例大致勾勒出来,用以观察装个图纸的构图节奏关系(如图4)图5步骤三:将周围的植物配景加以完善,植物出来注意高低、前后的空间关系,将整个画面的结构、比例和透视交代清楚即可(如图5)图6步骤四:确认光源的方向,然后添加明确的关系,以刻画构筑物和植物的位置关系,根据空间的远近处理好虚实关系和细节的刻画,完善画面(如图6)两点透视定义:当物体只有垂直线平行于画面,水平线倾斜聚焦于两个消失点时形成的透视,成为成角透视。
想要画好场景风景,最关键的是透视关系!一看就会的场景透视学!很多初学画画的人经常听到透视这个概念你的这幅画透视关系不对哟这幅画透视画的不错等等到底什么是透视透视到底有多重要你了解吗(后附视频教程)(本文共3个视频,约9分钟,建议在wifi下观看)透视法则:真实的形状、消失的点和地平线从一个角度来看面对观众的表面看起来是真实的没有任何变形的如下图所示远离观察者的表面汇聚成一个单一的“消失点”这是一个位于观看者眼睛前方的点在“地平线”(也称为“视线水平线”)如下图所示在这一点上,建筑物的所有后退的边缘都朝向单一的消失点。
(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阿尔勒的卧室》——识别透视线)以上例子我们直观的感受到透视的重要性下面的教程将说明如何一步一步绘制一个点透视图这些练习是按照给定的顺序完成的每一项都是在之前的任务中完成的重点:面对观众的表面是用真实的形状画出来的离开观察者的表面汇聚成单一的消失点NO·1方块和矩形块绘制矩形块通常是让学生做的第一步这是一个简单的练习为以后的操作打基础这个工作表解释了如何在一个点的角度画一个立方体强调了定位对象与地平线的关系突然感觉数学立体几何的重要性当初怎么没有好好学呢(在完成这项练习后,你应该能够正确定位消失点和地平线)演示:#1 轻轻地画一条水平线,从纸的一边到另一边(从哪里开始无所谓)我们称这条线为“地平线”。
#2 在地平线上画一个黑色的点(不一定从中间开始),我们称之为“消失的点”。
#3 在这个点下方画一个矩形(画在哪里无所谓)#4 轻轻地从矩形的四个角上画出直线到消失点(这些被称为建造线)#5 在立方体或方块的后边缘绘制(必须是水平的)(以下是错误示范)正确#6 选择一个看起来正确的距离。
#7 红线部分一定是垂直的。
#8 在这个点上方画一个矩形(画在哪里无所谓),按照以上的步骤,重复其他的矩形就可以。
NO·2堆叠,洞和角度这个工作表演示了如何堆叠的过程(后附视频演示过程)在完成这项练习后,你应该能够绘制不同大小的堆叠块画出有洞的方块,突出建筑线找到切割区域的后边缘下面的视频有助于解释如何一步一步地绘制一个点透视图(视频时长1分28秒,建议在wifi下观看)NO·3透视(以字母为例)NO·4透视(寻找中心和相等的空间)这部分讲述如何用一个点划分物品让你可以画栅栏,灯柱以及同样间隔的窗户或建筑在完成这项练习后,你应该能够用“角到角”的方法找到任何矩形表面中心(即使是在向消失点后退的表面上也是如此)将任何矩形块的表面分成任意数目相等的部分用一个角度透视地板上的瓷砖画出重复的元素,比如栅栏找到中心,尺子是帮助我们找到中心位置的最好工具。
手绘景观透视效果图技法之——构图与景物绘制的技法导入新课• 掌握景观手绘表现技能对设计师的意义• 1、快速表达设计意图,便于与设计团队中的伙伴或者与客户进• 行方案的沟通与交流;• 2、徒手的随意涂画,有助于触发形象思维的创造灵感• 3、手绘的效果画比电脑效果图更有人情味,更具艺术感第一部分构图形式• 1、构图的概念• 在绘画中,即画面组成的意思。
• 艺术家为了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的空间内,安排和处理人、物的关系和位置,把个别或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2、绘画中常见的构图形式• 1)、水平式(安静、平稳感)2)、垂直式(严肃端庄)• 3)、S形(优雅有变化)4)、三角形(正三角较空,锐角刺激)5)、圆形(饱和有张力)6)、辐射(有纵深感)7)、中心式(主体明确,效果强烈)8)、渐次式(有韵律感)• 1)平视图(定一个视高• 向前平视)• 2)鸟瞰图(空中向下俯看)4、构图中注意要点:• ——均衡与对称:画面的物理中心与视觉心理中心• ——对比:主与次,疏与密• ——透视:一点透视、两点透视,注意消失点,以及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的透视法则• ——景物的层次关系:近景、中景、远景(用图层重叠的方式来演示)5、检查学生对构图形式的理解• 课堂练习:请同学们在A3纸上绘出一种构图形式。
(构图中主景与配景,都只需以轮廓的形式概括的表现)• 小结:构图是组织一张完整效果的骨架,先把骨架推敲好,后面只需把主景和配景的具体造型放入图面。
第二部分景物的绘制方法• 下面我们来学习绘制常用配景基本方法线条:首先练习画线条,线条是最基本的造型元素之一•用线造型也便于后期的色彩表现。
• ——画线工具:针管笔,钢笔,水芯笔……,不限• ——握笔与用力:线的长短是受手指、手腕、肘和肩膀的运动所控制的。
注意握笔的方式,以便更好的控制画出的线条。
• ——画线技巧:• 1)行笔方式:起笔与收笔都有顿笔;• 2)专业沟:画长线或者曲线的时候,注意断开与连接的方式,留一个所谓的专业沟很容易形成过渡;• 3)画线结束时用顿点收尾,它是线条的最后整修,就像句末的句号;• 4)交叉角:物体的线条在拐角处相交,能够使物体的轮廓显得更方正、鲜明和完整。
手绘图的实践画法技巧(透视篇)60分钟画出专业手绘图1、找准一线一点画手绘图的最大窍门在于找准“一线一点”。
可以这样说,即使没有任何美术概念,只要学会了这一招,手绘图就不难拿下了。
“一线”指的是视平线,也就是画图时眼睛所处的水平处;“一点”指的则是视觉焦点,也就是眼睛聚集的一个点。
视平线可以根据不同的表现需要来决定高低。
一般情况下,视平线都画在上方,这样空间比较大,做图比较方便;但需要表现吊顶、灯具等上面的物体时,就要将视平线调低。
此外,要表现宏伟宽阔的场景,如五、六层楼高的大商场,也要选择将视平线放在下面。
此外,绘画时还要遵循一个原则:近大远小,近宽远窄。
2、画出地格经纬以下就该大显身手了?且慢,现在还不能直接绘出物体,在真正进入正题之前,你还需要耐住性子,给房间画出地格经纬。
第一步:首先画出一面主墙,就在绘图纸上画一个“长5米宽4米”的长方形,并将长和宽分成5段和4段,做好分段记号。
第二步:在“主墙”上根据所在表现的需要,确定一个视平线,并在这个视平线上确定一个pu点为中心,沿主墙的四个角画出四条线,作为墙角。
----------------------------------第三步:以pu点为焦点,在“地面”处,按照长宽所分的段,画出纵向线和横向线,正好是20个格子,每一格就代表1平方米面积,这就是地格。
----------------------------手绘基础之《如何掌握透视规律与对透视的感觉》通过练习来掌握透视规律与对透视的感觉○1临摹照片学习焦点透视的基本规律:照相机诞生以来,现实世界的东西可以在一瞬间再现,照片所再现的世界,基本上和线形透视规律是吻合的。
焦点透视再现的效果就象我们用一只眼睛看事物的结果,这是照相机模仿了眼睛的原因。
使用照片学习透视可以很容易找到透视的感觉,而且在以后的观察事物的过程中,这种感觉会一直伴随着你,这就是训练的目的。
首先找一些容易得到的有建筑物的图片,幸好现在有这样图片的杂志刊物随手可得。
适合初学者的风景绘画教程掌握风景元素和透视的绘画技巧风景绘画作为绘画的重要分支之一,常常吸引着众多绘画爱好者的目光。
无论是山川湖泊的壮丽景色,还是城市街道的繁忙景象,风景画都能带给我们丰富的艺术享受。
然而,对于初学者来说,风景绘画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
本文将从风景元素和透视的角度,为初学者提供一些简单易懂的绘画技巧,帮助他们逐步掌握风景绘画的基本要点。
一、风景元素的认识与表达在绘画一个风景作品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和认识风景元素。
风景元素包括天空、地面、水体、树木、建筑等。
这些元素是构成一幅风景画的基础。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如何表达这些元素。
1. 天空:天空是风景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给画面带来广阔和宁静的感觉。
绘制天空时,可用蓝色为主色调,可以适当添加白云、太阳、月亮等细节,增加画面层次感。
2. 地面:地面是画面的依托,可以使用绿色和棕色的调子来绘制草地、土地等。
在地面上可以添加一些小石子、花草等细节,使画面更加生动。
3. 水体:水体是绘画中的难点,但也是给画面增添魅力的元素。
绘制水体时,要注意掌握水面的颜色、质感和反射效果。
可以使用淡蓝色或淡绿色来绘制水面,通过增加一些波浪和倒影等细节,使画面更加逼真。
4. 树木:树木是风景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用来表达四季和气候变化。
绘制树木时,要注意不同树种的形状、树叶的颜色和树干的纹理。
可以使用不同的绿色和棕色来描绘不同季节的树木,通过细致的观察和勾勒,使画面更加栩栩如生。
5. 建筑:建筑是城市风景画中的重要元素,给画面增加了人文气息。
绘制建筑时,要注意掌握透视原理,合理安排建筑的远近和大小。
可以使用灰色调子来绘制建筑物,通过细致的勾勒和阴影的添加,使建筑物更加立体感强。
二、透视的绘画技巧透视是风景绘画中的关键技巧之一,它能够使画面更加真实和立体。
初学者在绘制风景时,可以采用以下的透视技巧:1. 远近法:远近法是透视绘画的基本原理,通过画面中的线条和物体的大小变化,表达物体的远近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