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分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 格式:docx
- 大小:217.03 KB
- 文档页数:8
高中化学必修二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除零族元素外,短周期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在数值上都等于该元素所属的族序数
B.除零族外,由长、短周期元素共同组成的元素族称为主族
C.主、副族元素的族序数从左到右都是依次由小到大排列(如ⅠB~ⅦB)
D.元素周期表共七个横行代表七个周期,18个纵行代表18个族
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该图中,我们获取的相关信息中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名称是钠 B.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
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22.99% D.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为Na
3.15号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
A.第2周期VA族 B.第2周期VIA族 C.第3周期VIA族 D.第3周期VA族
4.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酸性:2434HSO>HPO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2NaOH>Mg(OH) D.热稳定性:233NaCO>NaHCO
5.短周期元素X、Y、Z、W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其中W原子的质子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三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W>Z>Y>X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X>W>Z
C.最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X>W>Z
D.元素X、Z、W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与其主族序数相等
6.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234HO>NH>SiH
B.氢元素与其他元素可形成共价化合物或离子化合物
C.上图所示实验可证明元素的非金属性:Cl>C>Si
D.用中文“”(ào)命名的第118号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第七周期0族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3115P B.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一、单选题
1.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正三角形的平面结构,其充分的理由是( )
A. NH3分子是极性分子
B. 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键角相等
C. NH3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07.3°
D. NH3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20°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σ键比π键重叠程度大,形成的共价键强
B. 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最多有一个σ键
C. 气体单质中,一定有σ键,可能有π键
D. N2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
3.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H4和NH4+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
B. 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1molB3N3H6和苯均有6mol非极性键
C. NH3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
D. BF3和CO32﹣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
4.判断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时,一般都遵循“相似相溶”规律。下列装置中,不宜用做HCl尾气吸收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5.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及原子的杂化理论判断BF3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
A. 直线形 sp杂化
B. 三角形 sp2杂化
C. 三角锥形 sp2杂化
D. 三角锥形 sp3杂化
6.氨分子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而甲烷是正四面体形,这是因为( )
A. 两种分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类型不同,NH3为sp2型杂化,而CH4是sp3型杂化
B. NH3分子中N原子形成3个杂化轨道,CH4分子中C原子形成4个杂化轨道
C. NH3分子中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它对成键电子的排斥作用较强
第一章 原子结构与性质 一.原子结构
1、能级与能层
2、原子轨道
3、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构造原理:随着核电荷数递增,大多数元素的电中性基态原子的电子按右图顺序填入核外电子运动轨道(能级),叫做构造原理。
能级交错:由构造原理可知,电子先进入4s轨道,后进入3d轨道,这种现象叫能级交错。
(说明:构造原理并不是说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低(实际上4s能级比3d能级能量高),而是指这样顺序填充电子可以使整个原子的能量最低。)
(2)能量最低原理
原子的电子排布遵循构造原理能使整个原子的能量处于最低状态,简称能量最低原理。
(3)泡利(不相容)原理:一个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两个电子,且电旋方向相反(用“↑↓”表示),这个原理称为泡利原理。
(4)洪特规则: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的不同轨道(能量相同)时,总是优先单独占据一个轨道,而且自旋方向相同,这个规则叫洪特规则。比如,p3的轨道式为,而不是。 ↑↓ ↑ ↑ ↑ ↑ 洪特规则特例:当p、d、f轨道填充的电子数为全空、半充满或全充满时,原子处于较稳定的状态。即p0、d0、f0、p3、d5、f7、p6、d10、f14时,是较稳定状态。
前36号元素中,全空状态的有4Be 2s22p0、12Mg 3s23p0、20Ca 4s23d0;半充满状态的有:7N 2s22p3、15P 3s23p3、24Cr 3d54s1、25Mn 3d54s2、33As 4s24p3;全充满状态的有10Ne 2s22p6、18Ar 3s23p6、29Cu
3d104s1、30Zn 3d104s2、36Kr 4s24p6。
4、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表示方法
(1)电子排布式
①用数字在能级符号的右上角表明该能级上排布的电子数,这就是电子排布式,例如K:1s22s22p63s23p64s1。
②为了避免电子排布式书写过于繁琐,把内层电子达到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结构的部分以相应稀有气体的元素符号外加方括号表示,例如K:[Ar]4s1。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一、单选题
1.NH3分子的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形,而不是正三角形的平面结构,其充分的理由是( )
A. NH3分子是极性分子
B. 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键角相等
C. NH3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07.3°
D. NH3分子内3个N—H键的键长相等,3个键角都等于120°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非金属元素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B. 成键原子间原子轨道重叠的愈多,共价键愈牢固
C. 对双原子分子来说,键能愈大,含有该键的分子愈稳定
D. 键长愈长,化学键愈牢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
B. 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C. 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
D. H—Cl的键能为431.8 kJ·mol-1,H—Br的键能为366 kJ·mol-1,这可以说明HCl比HBr分子稳定
4.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
B. 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
C. 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四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
D. 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若把H2S分子写成H3S分子,违背了共价键的饱和性
B. H3O+离子的存在,说明共价键不应有饱和性
C. 所有共价键都有方向性
D. 两个原子之间形成共价键时,可形成多个σ键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气体单质分子中,一定含有σ键,可能含有π键 B. 烯烃比烷烃的化学性质活泼是由于烷烃中只含σ键而烯烃含有π键
C. 等电子体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同
D. 共价键的方向性决定了原子在形成分子时相互结合的数量关系
高中化学铁及其化合物性质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指南针是我国的四大发明之一,制造指南针的磁性物质是( )
A.FeO B.23FeO C.34FeO D.Fe
2.下列有关铁及其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e3O4是一种红棕色粉末,俗称磁性氧化铁
B.铁与水蒸气在高温下的反应产物为Fe2O3和H2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FeCl3杂质,可以向溶液中加入过量铁粉,然后过滤
D.Fe3+与KSCN溶液反应产生红色沉淀
3.某黑色粉末由两种物质组成,为鉴别其成分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少量样品加入足量稀硝酸仍有部分黑色固体未溶解。
②另取少量样品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再加入足量稀盐酸并微热全部溶解。
该黑色粉末可能为( )
A.FeO、C B.FeO、CuO C.22AgOMnO、 D.2CuOCuS、
4.向含323FeClFeClAlClNaCl、、、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2NaO固体,在空气中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溶液中离子数目不发生变化的是( )
A.+Na B.3+Al C.3+Fe D.2+Fe
5.将mg含氧化铁、氧化铜和氧化亚铁的样品投入2L 1-1molL的盐酸中,恰好完全反应。若向等质量的该样品中通入足量的氢气并加热,则充分反应后所得金属的质量是( )
A.16g B. 16gm C. 16gm D. 32gm
6.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收集有关23FeO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铝热剂就是23FeO粉末和铝粉的混合物
B.检验从火星上带回来的红色物质是否为23FeO的操作步骤: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
C.分别还原amol 23FeO所需2H、Al、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3
高中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性质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氢氧化铝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3AlOH是两性氢氧化物
B.3AlOH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
C.3AlOH能凝聚水中悬浮物
D.3AlOH既能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
2.将一块铝箔用砂纸打磨表面后,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熔化物滴落
B.熔化的是Al2O3
C.熔化的金属铝非常黏稠所以不滴落
D.熔化而不滴落的原因是氧化膜的熔点高,兜住了熔化的铝
3.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4.在MgO中混有少量的23AlO杂质,欲将杂质除去可选用的试剂是( )
A.稀硫酸 B.浓氨水 C.稀盐酸 D.氢氧化钠溶液
5.以23AlO为原料制取氢氧化铝的最好方法是( )
A.将23AlO溶于水
B.将23AlO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C.将23AlO先溶于盐酸中,之后滴加氨水
D.将23AlO先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之后滴加盐酸
6.氢氧化铝[3AlOH]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故可用作阻燃剂;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是药物“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实验室制备3AlOH的方法为243324243AlSO+6NHHO=()(2AlOH+3NH)SO,通常不选用NaOH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铝的热稳定性好
B.胃舒平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氢氧化铝可灭火的原因之一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D.实验室不用NaOH溶液制备3AlOH是因为NaOH会与3AlOH反应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氧化铝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第 1 页 共 17 页 2022年高考化学知识点专题复习:分子结构与性质 刷题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离子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
B.在CS2、PCl3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层均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D.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
2.下列对分子及其性质的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液态氟化氢中存在氢键,所以氟化氢的沸点比氯化氢高
B.CH4、CO2、C2H2都是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C.[Cu(NH3)4]2+中含有离子键、极性键、配位键
D.因为非羟基氧原子数目逐渐减少,所以酸性HClO4>H2SO4>H3PO4>HClO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水分子与其他水分子之间只能形成2个氢键
B.含氢键的分子熔沸点一定比不含氢键的分子熔沸点高
C.分子间作用力常包括氢键和范德华力
D.当水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只破坏了氢键
4.下列关于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构成分子晶体的微粒之间可能含有离子键
B.构成原子晶体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C.离子晶体发生状态变化时,需要克服离子键
D.碘晶体升华时,分子中共价键发生断裂
5.利用镍(Ni)及其他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 CH2=CH2 和 CO2 氧化偶联合成丙烯酸的催化机理如图:
第 2 页 共 17 页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丙烯酸的分子式是 C3H4O2
B.该反应可消耗温室气体 CO2
C.该催化循环中 Ni 的成键数目未发生变化
D.总反应可表示为 CH2=CH2+CO2Ni催化剂 CH2=CHCOOH
6.下列过程与配合物的形成无关的是
A.向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加入氨水至过量
B.除去铁粉中的氧化铝可用强碱溶液
C.向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氨水至沉淀消失
D.向Fe3+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溶液呈血红色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一、单选题
1.下列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 )
A. H2
B. Cl2
C. N2
D. HCl
2.从键长的角度来判断下列共价键中最稳定的是( )
A. H—F
B. H—N
C. H—C
D. H—S
3.对SO3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结构与NH3相似
B. 结构与SO2相似
C. 结构与BF3相似
D. 结构与P4相似
4.有关乙炔分子中的化学键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两个碳原子采用sp杂化方式
B. 两个碳原子采用sp2杂化方式
C. 每个碳原子都有两个未参与杂化的2p轨道形成π键
D. 两个碳原子间形成两个π键和一个σ键
5.图1表示某种含氮有机化合物的结构,其分子内4个氮原子分别位于正四面体的4个顶点(见图2)。分子内存在空腔,能嵌入某离子或分子并形成4个氢键予以识别。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能被该有机化合物识别的是( )
A. CF4 B. CH4
C. NH
D. H2O
6.下列现象与氢键有关的是( )
①HF的熔、沸点比ⅦA族其他元素氢化物的高
②乙醇可以和水以任意比互溶
③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小
④水分子高温下也很稳定
⑤ 邻羟基苯甲酸的熔、沸点比对羟基苯甲酸的低
A. 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⑤
C. ①②③④
D. ①②③④⑤
7.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SO3的分子构型为( )
A.正四面体形 B.V形
C.三角锥形 D.平面三角形
8.下列变化过程中,原物质分子内共价键被破坏,同时有离子键形成的是( )
A. 盐酸和NaOH溶液反应
B. 氯化氢溶于水
C. 溴化氢与氨反应
D. 锌和稀H2SO4反应
9.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的价电子层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
A. 六氟化氙(XeF6)
高中化学必修一铝的性质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将下列四种铁的化合物溶于盐酸,滴加KSCN溶液后不发生颜色变化,再加入适量氯水,溶液立即呈红色,则该化合物是( )
A.23FeO B.3FeCl C.243FeSO D.FeO
2.下列变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
A.-2AlAlO B.233AlOAlOH
C.233AlOHAlO D.3+-2AlAlO
3.在3+-23AlAlOHAlO3+Al系列变化中,中应填写的是( )
A.3AlOH B.3AlCl C.HCl D.NaOH
4.氢氧化铝[3AlOH]受热易分解,产生水并吸收热量,故可用作阻燃剂;能与盐酸、NaOH溶液反应,是药物“胃舒平”的主要成分之一。实验室制备3AlOH的方法为243324243AlSO+6NHHO=()(2AlOH+3NH)SO,通常不选用NaOH溶液。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氢氧化铝的热稳定性好
B.胃舒平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氢氧化铝可灭火的原因之一是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D.实验室不用NaOH溶液制备3AlOH是因为NaOH会与3AlOH反应
5.下列关于氢氧化铝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3AlOH是两性氢氧化物
B.3AlOH是难溶于水的白色胶状物质
C.3AlOH能凝聚水中悬浮物
D.3AlOH既能溶于NaOH溶液、氨水,又能溶于盐酸
6.下列各组物质能相互反应得到3AlOH的是( )
A.铝和NaOH溶液 B.33Al(NO)和过量的NaOH溶液
C.23AlO和热水 D.243AlSO()溶液和过量的氨水
7.将表面已完全钝化的铝条插入下列溶液中,不会发生反应的是( )
A.稀硝酸 B.稀盐酸 C.硝酸铜溶液 D.氢氧化钠溶液 8.Na2FeO4是一种高效多功能水处理剂,应用前景十分好。一种制备Na2FeO4的方法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如下:2FeSO4+6Na2O2=2Na2FeO4+2Na2O+2Na2SO4+O2↑,对此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全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1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一.共价键
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
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
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
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
4.等电子原理
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
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
杂化轨道的要点:
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
(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化学选修三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知识点及全套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2
3.配位化合物
(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
(2)配位化合物
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②组成:如[Ag(NH3)2]OH,中心离子为Ag+,配体为NH3,配位数为2。
三.分子的性质
1.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
2.分子的极性
(1)极性分子:正电中心和负电中心不重合的分子。
一、选择题
1.(0分)[ID:139545]科学研究表明,PCl5在气态条件下为分子形态,在熔融条件下能发生电离: 2PCl5PCl+4+PCl-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Cl5分子中的化学键为极性键
B.PCl5在熔融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C.PCl+4呈正四面体构型
D.PCl-6中P只用3s、3p轨道参与成键
2.(0分)[ID:139597]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CS2为V形的极性分子
B.PH3的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
C.SF6中有4对完全相同的成键电子对
D.SiF4和2-4SO的中心原子均为sp3杂化
3.(0分)[ID:13959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能电离出H+的化合物除水外都是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它就是几元酸
B.无机含氧酸分子中含有几个羟基,它就属于几元酸
C.H3PO4和H2CO3分子中非羟基氧的个数均为1,但它们的酸性不相近,H3PO4是中强酸而H2CO3是弱酸
D.同一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酸性越强,氧化性也越强
4.(0分)[ID:139564]下列分子或离子之间互为等电子体的是( )
A.CH4和H3O+ B.NO3和SO2 C.O3和CO2 D.N2和C22
5.(0分)[ID:139562]根据杂化轨道理论和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对下列分子或者离子的判断完全正确的是
选项 化学式 中心原子杂化方式 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A 2-3SO sp2 正四面体形 三角锥形
B H2O sp2 四面体形 V形
C NH3 sp3 三角锥形 平面三角形
D CH4 sp3 正四面体形 正四面体形
A.A B.B C.C D.D
6.(0分)[ID:139558]自然界中时刻存在着氮的转化。实现氮气按照一定方向转化一直是科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如图为N2分子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的一系列转化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CSO的电子式: D.HClO的结构式:H—Cl—O
答案:C
【详解】
A.F-的最外层含有8个电子,F-的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则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故B错误;
C.CSO属于共价化合物,C与O、S分别形成2个共用电子对,则CSO的电子式:,故C正确;
D.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O、Cl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2.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CS2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
B.CO2-3和ClO-3 的具有相同的空间构型
C.AlCl3和SF6的中心原子均不不满足8电子构型
D.BF3和BF-4 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不同
答案:B
【详解】
A. CS2含有C=S键,是极性键,分子是直线型,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A正确;
B. CO2-3中C原子孤电子对数422302、价电子对数303,则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ClO-3中Cl原子孤电子对数712312、价电子对数314,则其空间构型为三角锥体,空间构型不相同,B不正确;
C. AlCl3中Al原子满足6电子构型,SF6中的S原子满足12电子构型,故C正确;
D. BF3 中B原子孤电子对数31302、价电子对数303,则其空间构型为平面三角形,中心原子为sp2杂化,BF-4 中B原子孤电子对数311402、价电子对数404,则其空间构型为正四面体,中心原子为sp3杂化,故D正确;
答案选B。
3.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C2H4分子中有π键
B.CH4的中心原子是sp3杂化
C.HCl和HI化学键的类型和分子的极性都相同
D.价电子构型为3s23p4的粒子其基态原子在第三周期第ⅣA族
一、选择题
1.硫酸盐(含2-4SO、4HSO)气溶胶是 PM2.5的成分之一。近期科研人员提出了雾霾微颗粒中硫酸盐生成的转化机理,其主要过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过程有 H2O 参与 B.NO2是生成硫酸盐的还原剂
C.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 D.该过程中有硫氧键生成
答案:B
【详解】
A.根据图示中各微粒的构造可知,该过程有H2O参与,选项A正确;
B.根据图示的转化过程,NO2转化为HNO2,N元素的化合价由+4价变为+3价,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做氧化剂,则NO2的是生成硫酸盐的氧化剂,选项B不正确;
C.硫酸盐(含SO24、HSO4)气溶胶中含有HSO4,转化过程有水参与,则HSO4在水中可电离生成H+和SO24,则硫酸盐气溶胶呈酸性,选项C正确;
D.根据图示转化过程中,由SO23转化为HSO4,根据图示对照,有硫氧键生成,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2.科学研究表明,PCl5在气态条件下为分子形态,在熔融条件下能发生电离:
2PCl5PCl+4+PCl-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PCl5分子中的化学键为极性键
B.PCl5在熔融状态下具有一定的导电性
C.PCl+4呈正四面体构型
D.PCl-6中P只用3s、3p轨道参与成键
答案:D
【详解】
A.PCl5分子中的化学键为P-Cl,为极性共价键,A说法正确; B.PCl5在熔融状态下发生电离,生成PCl+4、PCl-6,存在自由移动的离子,具有一定的导电性,B说法正确;
C.PCl+4中心P原子为sp3杂化,四个氯原子呈正四面体构型,C说法正确;
D.PCl-6中心P原子,孤电子对数=12(5+1-1×6)=0,有6条共价键,用3s、3p、3d轨道参与成键,D说法错误;
答案为D。
3.能够用键能解释的是( )
A.氮气的化学性质比氧气稳定 B.常温常压下,溴呈液体,碘为固体
C.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D.乙醇能够任意比例与水互溶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单元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一切四面体空间构型的分子内键角均为109°28′
B. Cu(OH)2能溶于过量氨水形成[Cu(NH3)4]2+,中心离子为Cu2+,配体是NH3
C. 任何晶体,若含阳离子也一定含阴离子
D. 水分子稳定是因为水分子间存在氢键作用
2.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结构的表述均正确,且存在因果关系的是( )
A. 答案A
B. 答案B
C. 答案C
D. 答案D
3.六氟化硫分子呈正八面体形(如图所示),在高电压下仍有良好的绝缘性,在电器工业方面有着广泛的用途,但逸散到空气中会引起温室效应。下列有关六氟化硫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六氟化硫易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B. 六氟化硫中各原子均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C. 六氟化硫分子中的S—F键都是σ键,且键长、键能都相等
D. 六氟化硫分子中S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为4
4.从碘水中提取碘,可供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
A. 苯、酒精
B. 汽油、甘油 C. 四氯化碳、汽油
D. 二硫化碳、乙醇
5.日常生活中用的防晒霜,如氨基苯甲酸、羟基丙酮等。它们之所以能“防晒”是( )
A. 因它们为有机物,涂用后形成了一层“保护层”
B. 因它们挥发时吸热,降低皮肤温度
C. 因它们含有π键,能够有效吸收紫外线
D. 因它们能与皮肤形成一层“隔热层”,阻碍照射
6.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没有π键的是( )
A. CO2
B. N2
C. CH≡CH
D. HClO
7.下列含氧酸中酸性最弱的是( )
A. HClO
B. HNO3
C. H2SO4
D. HIO4
8.下列各组微粒的空间构型相同的是( )
①NH3和H2O ①NH和H3O+ ①NH3和H3O+
一、选择题
1.(0分)[ID:139528]下述关于共价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来说σ键键能小于π键键能
B.不同原子间的共价键至少具有弱极性
C.相同原子间的双键键能是单键键能的两倍
D.原子形成共价键的数目等于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
2.(0分)[ID:13959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O2与CO2的分子立体构型均为直线形
B.SiO2中的键长大于CO2中的键长,所以SiO2的熔点比CO2高
C.H2O和NH3中的中心原子杂化方式相同
D.凡是具有规则外形的固体都是晶体
3.(0分)[ID:139596]根据科学人员探测:在海洋深处的沉积物中含有可燃冰,主要成分是甲烷水合物。关于其组成的两种分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它们的键角都是180° B.它们都只有σ键
C.它们都是极性分子 D.它们的立体构型相同
4.(0分)[ID:13958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同条件下,H2O比H2S稳定是因为H2O分子中含有氢键
B.1H2、2H2、3H2互为同位素
C.乙醇和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D.干冰和二氧化硅晶体所含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5.(0分)[ID:13956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Cl3分子呈三角锥形,这是磷原子采取sp2杂化的结果
B.sp3杂化轨道是由任意的1个s轨道和3个p轨道混杂形成的4个新轨道
C.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的分子,其立体构型可能是四面体形或三角锥形或V形
D.AB3型分子的立体构型必为平面三角形
6.(0分)[ID:139553]据文献报道:Fe(CO)5催化某反应的一种反应机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OH-在反应中做催化剂 B.该反应可产生清洁燃料H2
C.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该催化循环中Fe的成键数目未发生变化 7.(0分)[ID:139522]现代无机化学对硫—氮化合物的研究是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其中如图是已经合成的最著名的硫—氮化合物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表达正确的是
A.F-的结构示意图: B.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
C.CSO的电子式: D.HClO的结构式:H—Cl—O
答案:C
【详解】
A.F-的最外层含有8个电子,F-的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
B.二氧化碳为直线型结构,碳原子半径大于氧原子半径,则CO2的分子模型示意图:,故B错误;
C.CSO属于共价化合物,C与O、S分别形成2个共用电子对,则CSO的电子式:,故C正确;
D.次氯酸的结构式:H-O-Cl,O、Cl均满足最外层8电子稳定结构,故D错误;
故选C。
2.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b、c、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和c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和d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次序为cba
B.a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答案:B
【详解】
A.根据题意可推知,a为H,b为S,c为Cl,d为K。同一周期从左到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ClSH,选项A正确;
B.H和K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KH,选项B错误;
C.K和H、S、Cl能分别形成离子化合物:KH、2KS、KCl,选项C正确;
D.H、S、Cl的最高化合价分别为1、6、7,最低化合价分别为1、2、1,故元素a、b、c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选项D正确。
答案选B。
3.高效“绿色”消毒剂二氧化氯通常为气体,实验室用 NC13 溶液和 NaClO2溶液制备ClO2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6NaClO2+NC13 +3H2O=6ClO2↑ +NH3 ↑ +3NaC1+3NaOH。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上面化学方程式,生成 22. 4 L NH3 时转移电子数目为 6 NA
第 1 页 共 8 页 高中化学《分子结构与性质》练习题(附答案解析)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分子中不.存在π键的是 ( )
A.CH4 B.C2H4 C.C2H2 D.C6H6
2.气态3ClO分子的空间构型是( )
A.直线形 B.平面三角形 C.四面体形 D.三角锥形
3.化合物X是一种新型锅炉水除氧剂,其结构式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分子中只有极性键没有非极性键 B.X分子中的共用电子对数为11
C.1molX分子中所含的σ键数目为10NA D.X是共价化合物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B.MCO3型碳酸盐,其分解温度越高,则分解后生成的金属氧化物的晶格能越大
C.共价键产生极性根本原因是成键原子的原子核吸引共用电子对能力不同
D.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一定是原子晶体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碘化氢的范德华力比溴化氢的大,碘化氢稳定性强
B.甲酸甲酯和乙酸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熔点相近
C.氯化钠和氯化氢熔化时,破坏的都是离子键
D.干冰气化和碘升华克服的作用力相同
6.能用键能大小解释的是( )
A.稀有气体一般很难发生化学反应
B.常温常压下,氟气的密度小于氯气
C.相同条件下,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PH3
D.SiC晶体的熔点比晶体硅的高 第 2 页 共 8 页 7.设AN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78g苯含有碳碳双键的数目为3AN
B.46g乙醇中的极性键数目为7AN
C.420.5molCuSO5HO晶体中含有2Cu数目小于0.5AN
D.标准状况下,22.4L丙炔含有的π键数目为AN
8.2CS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可以利用硫(8S)与4CH为原料制备2CS。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2CS的熔沸点比2CO高 B.2CS可氧化为2CO、2SO
C.8S分子中S原子采用2sp杂化 D.2CS是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
9.第ⅤA族元素的原子R与A原子结合形成RA3气态分子,其立体结构呈三角锥形。RCl5在气态和液态时,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原子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B.分子中形成5个等性杂化轨道但R-Cl 键键能可能不相同
C.R 最外层有5个未成对电子
D.键角(Cl-R-Cl)有 90°、120°、180°三种
10.防晒霜之所以能有效地减轻紫外线对人体的伤害,是因为它所含的有效成分的分子中含有π键,这些有效成分的分子中的π电子可在吸收紫外线后被激发,从而阻挡部分紫外线对皮肤的伤害。下列物质中没有防晒效果的是( )
A.氨基苯甲酸 B.羟基丙酮
C.肉桂酸(C6H5—CH=CH—COOH) D.酒精
11.把CoCl2溶于水后加氨水直接先生成的Co(OH)2沉淀又溶解后,再加氨水,使生成[Co(NH3)6]Cl2,此时 第 3 页 共 8 页 向溶液中通入空气,得到的产物中有一种其组成可以用CoCl3•5NH3表示,Co配位数是6,把分离出的CoCl3•5NH3溶于水后立即加硝酸银溶液,则析出氯化银沉淀。经测定,每1mol CoCl3•5NH3只生成2molAgCl.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产物中CoCl3•5NH3的配位体为氨分子和氯离子
B.通入空气后得到的溶液含有[Co(NH3)5Cl]2+
C.[Co(NH3)6]Cl2中心离子的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
D.[Co(NH3)6]Cl2中含有配位键,极性共价键,离子键
12.Mg(NH)2可发生水解:Mg(NH)2+2H2O=N2H4+Mg(OH)2,下列表示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188O B.H2O的空间构型为折线形
C.Mg2+的结构示意图: D.N2H4的结构式:
13.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HgCl2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B.SF6中有6对成键电子对
C.ClO3-空间构型为三角锥形 D.OF2和SO2的中心原子均为sp2杂化
二、填空题
14.(1)请比较下列离子结合氢离子的能力:3CHCOO___________(填“”、“”、“”),用一个离子方程式来说明___________。
(2)比较沸点高低:正丁烷___________异丁烷(填“”、“”),请从结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
(3)写出24NH电子式___________,该分子的空间构型___________(填“是”或“否”)为平面型分子。
15.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但是1971年斯图尔杰和阿佩曼成功地合成次氟酸后,这种论点被剧烈地动摇了。他们是在0℃以下将氟化物从细冰末的上面通过,得到毫克量的次氟酸。
(1)以下两种结构式,能正确地表示次氟酸的结构的是___________;
A.H-O-F B.H-F-O
(2)次氟酸中氧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次氟酸的电子式为_____,次氟酸的分子中共价键的键角____(填“>”“<”或“=”)180°。
16.氧与氮可形成正离子NO+2,其立体构型为_______;碳与氢也可形成正离子CH+3,该离子中,碳原子的 第 4 页 共 8 页 杂化方式为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
【详解】A.CH4只含有C-H键,即σ键,不存在π键,A正确;
B.C2H4含有C-H键、C=C,即σ键、π键,B错误;
C.C2H2含有C-H键、C≡C,即σ键、π键,C错误;
D.C6H6含有C-H键、C-C键和大π键,D错误;
答案为A。
2.D
【详解】3ClO的价层电子对数为13(7132)42,含有一个孤对电子,所以其空间构型是三角锥型,故选D;
答案选D。
3.D
【详解】A.根据结构式可知,该物质含N-H极性键,N-C极性键,C=O双键,N-N非极性键,故A错误;
B.该物质中含6个N-H极性键,2个N-C极性键,2个N-N非极性键,1个C=O双键,共有共用电子对为12个,故B错误;
C.单键均为σ键,双键中含有1个σ键1个π键,结合B分析可知,1molX分子中所含的σ键数目为11NA,故C错误;
D.该物质均是非金属元素间互相形成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4.C
【详解】A.含有极性键的分子不一定是极性分子,如二氧化碳分子,A错误;
B.碳酸盐热分解反应模式为:MCO3(s)=MO(s)+CO2(g),若MO中M2+的半径越小,氧化物的晶格能越大,则该氧化物夺取碳酸根离子中的氧离子的能力越强,碳酸镁的热分解温度低,B错误;
C.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即存在电负性,共用电子对会偏向电负性大的原子,从而产生共价键的极性,C正确;
D.含有共价键的晶体不一定是原子晶体,如固体二氧化碳存在分子间作用力,属于分子晶体,D错误;
故选C。 第 5 页 共 8 页 5.D
【详解】A. 分子的稳定性由化学键强弱决定,碘的非金属性比溴弱,且碘的原子半径大于溴原子,即碘化氢的碘氢键比溴化氢的溴氢键弱,所以碘化氢稳定性差,A错误;
B. 甲酸甲酯和乙酸的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属于同分异构体,所以熔点不同,B错误;
C. 氯化钠属于离子晶体,熔化时破坏离子键,氯化氢属于分子晶体,熔化时,化学键没有被破坏,C错误;
D. 干冰和碘都是分子晶体,状态改变时,克服分子间作用力相同,气化和碘升华克服的作用力相同,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范德华力只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一般原子半径越小,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分子晶体熔化时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6.D
【详解】试题分析:A、稀有气体原子已达到稳定结构,所以很难发生化学反应,与键能大小无关,错误;B、密度的大小与键能无关,错误;C、相同条件下,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PH3是因为NH3分子与H2O分子之间形成了氢键,与键能无关,错误;D、SiC晶体和晶体硅都是原子晶体,原子间的相互作用是共价键,因为Si—C的键能大于Si—Si的键能,所以SiC晶体的熔点比晶体硅的高,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键能的应用。
7.B
【详解】A.苯分子结构中不含有碳碳双键,是完全相同的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特殊键,故A错误;
B.46g乙醇为1mol,每摩尔含有5molC-H键、1molC-O键、和1molO-H键,共7mol极性键,所以46g乙醇中含极性键的数目为7NA,故B正确;
C.42uSOOC5H晶体不会发生水解,所以420.5molCuSO5HO晶体中含有2Cu数目为0.5NA,故C错误;
D.标准状况下,22.4L丙炔为1mol,每个碳碳三键含有2个π键,所以含有的π键数目为2AN,故D错误;
故答案选B。
8.C
【详解】A.两者均为分子晶体,结构相似,2CS比2CO的相对分子质量大,分子间作用力大,故2CS的熔沸点比2CO高,A正确;
B.2CS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具有还原性,可氧化为2CO、2SO,B正确; 第 6 页 共 8 页 C.8S分子结构为,其中S原子的成键电子对数为2,孤电子对数为2,硫原子采用3sp杂化,C错误;
D.2CS中碳原子采用sp杂化,分子构型为直线型,分子中正负电荷的中心重合,是直线形的非极性分子,D正确;
故选C。
9.D
【详解】A.第ⅤA族元素最外层有5个电子,根据RCl5的结构图,Cl原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R最外层应有10个电子,不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A错误;
B.分子中5个R-Cl键的键长相等,则键能相同,B错误;
C.R最外层的5个电子,与5个Cl原子形成5条化学键,无未成对电子,C错误;
D.根据RCl5的结构图,键角(Cl-R-Cl)有90°(R和三角形平面顶点以及上顶点或下顶点)、120°(三角形平面顶点和R)、180°三种(上下两个顶点和R),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D。
10.D
【详解】π键只存在于不饱和键中,选项A、B、C中均含有C=O,有π键,而D项中无不饱和键,不含有π键,因而酒精没有防晒效果,答案选D。
11.C
【分析】配合物的内界不能电离,外界可以电离。Co配位数是6,把分离出的CoCl3•5NH3溶于水后立即加硝酸银溶液,每1mol CoCl3•5NH3只生成2molAgCl,说明外界有2个Cl-,所以CoCl3•5NH3可表示为[Co(NH3)5Cl]
Cl2。
【详解】A. CoCl3•5NH3可表示为[Co(NH3)5Cl]Cl2,CoCl3•5NH3的配位体为5氨分子和1个氯离子,故A正确;
B. [Co(NH3)5Cl]Cl2电离出[Co(NH3)5Cl]2+和Cl-,所以通入空气后得到的溶液含有[Co(NH3)5Cl]2+,故B正确;
C. [Co(NH3)6]Cl2中心离子是Co2+,价电子排布式为3d7,故C错误;
D. [Co(NH3)6]Cl2中含有配位键,极性共价键,离子键,故D正确。选C。
12.B
【详解】A.氧的质子数为8,中子数为8的氧原子质量数为16,应该表示为:168O,故A错误;
B.H2O中氧原子上有两对孤电子对,所以其空间构型为折线形,故B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