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与监测技术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87.10 KB
- 文档页数: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措施分析一、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流失的特点开发建设项目产生的水土流失主要是指人为水土流失。
这部分水土流失具有流失量大、集中突发性强、危害大与难于监管等特点。
开发建设不可避免地在一定范围内扰动地表,毁坏和压埋地表植被,产生呈松散裸露状态的固体废弃物,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则会降低土壤生产能力,恶化环境,甚至会威胁到周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开发建设项目在水土流失的问题及原因1、开发建设项目在水土流失的问题。
大多数临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都是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建成和拆除的,在主体工程竣工验收时已不存在。
所以,临时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往往得不到施工建设单位的重视,很多开发建设项目不按方案要求予以落实,造成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危害。
开发建设项目产生的临时堆土,不采取覆盖措施,造成扬尘弃土外运时,运输车辆不遮盖,土渣沿路洒落,遇水成泥,遇风扬尘,造成二次扬尘,是常见施工建设问题。
这些现象,不仅会影响当地生产生活和生态环境,而且会影响周边区域的大气质量。
2、开发建设项目在水土流失的原因.笔者认为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流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部分建设、施工单位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有的建设单位只把水土保持方案作为审批项目的必要手续从主观上就没想落实水土保持方案,只顾花钱建工程,不愿投资保环境。
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投资或缩短工期,不按规定施工,不设防护措施,强挖强建,乱丢乱弃,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危害和环境污染。
(2)临时水土保持措施设计变差大,难于把握。
大部分临时措施都是针对可能发生水土流失危害所确定的防治措施但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往往预测的危害不一定发生,未预测到的也可能会出现,所以在施工过程中难以完全按设计的方案实施。
(3)某些临时水土保持方案设计不合理(如平原区的开发建设项目延用山区的水土流失防治标准),或费用太高,或操作性差。
(4)部分临时水土保持措施属于施工单位必备工作条件,不再纳人工程预算。
浅谈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作者:司丽君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24期摘要:当前国家已将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确立为基本国策,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逐步落实, 水土保持监测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生态保护与建设中将起到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本文主要阐述了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性,提出了水土保持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建议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项目水土;保持监测;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开展的重要性1.1 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一项新兴事业,同时也是一项非常重要、技术性强的基础工作。
水土保持工作内涵不断更新与完善,其涉及领域已从农业、农村、农地,逐步向非农领域、城市、矿山、交通、能源等一切产生水土流失的区域扩展;其内容也从预防监督、治理开发扩大到监测预报、行政管理和科研教育等整个水土保持工作中。
其中水土保持监测好比水土保持工作的先行官和监视器,水土流失面积、分布、流失程度、危害、发展趋势,以及水土流失防治和效益状况等都要靠监测手段来完成。
因此,加强新时期水土保持监测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水土保持监测已成为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水行政主管部门重要职能之一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决定性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要求:水行政主管部门要建立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对水土流失动态进行监测预报,并予以公告,《水土保持条例》和《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对监测、公告的主要内容、监测机构的职责等也作了明确规定。
因此,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也是法律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能。
1.3 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治理等宏观决策的基础水土流失防治、规划的制定、执法部门的监督和依法行政、综合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和实施水土保持宏观决策,均需要及时、准确和详实全面的水土保持监测数据作为依据。
浅析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及方法水土保持监测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对水土保通过持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只有科学监测预报,才能准确控制水土流失,动态反映水土保持效果,为水土保持部门提供各项准确的数据,才能使他们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措施,从而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进而有效地防治水土流失。
明确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意义和作用是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推进水土流失防治的重要前提,并且中国是世界上最严重的水土流失的国家之一,由于其特殊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水土流失已成为一个重大的环境问题。
标签: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引言:水土保持工作包括水土保持监测在内,在中国,起步晚,不成熟,没有足够的资金、技术、人力等。
但是,主要体现在监管缺口不到位、监管松懈,持续性差以及积极性不够。
因此,为了推进水土保持工作和监督工作两方面的同时进行,应该提升相关工作单位和个人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意识。
中国土壤侵蚀分布广,面积非常大,根据公布的中国第二次遥感调查结果中国,中国的水土流失面积有356万平方米,占国土总面积的37%,其中165万平方米水蚀区、风蚀面积191万平方米。
地区的风和水的侵蚀,水的侵蚀,26万平方米,侵蚀形式,类型复杂,水蚀、风蚀风蚀交错区、冻融侵蚀和重力侵蚀滑坡泥石流等特点各异,相互交错,非常复杂多样,水土流失情况较为严重。
据统计,流失在中国土壤总量为50吨。
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总量为24吨,其中上游水土流失总量为15.6吨,黄河流域和黄土高原每年的水土流失量达16吨。
黄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
因此如何进行水土流失治理变得刻不容缓,水土保持监测就成为治理水土流失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同时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是水土保持建设的重要基础性工作。
一是监测成果是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生态建设宏观决策的主要的也是最为依靠的一部分,这包含着水土保持方针与决策制定,重点治理区域规划及投资规模,治理措施与效果检验及水土保持方向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都需要以监测的结论为判断和决策的依据。
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探讨【摘要】水土保持是山区发展的生命线,是国土整治、江河治理的根本,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国务院国发[1993]5号文件”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通知”)。
通过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层层设防,节节拦蓄,增加地表植被,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小气候,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减少水、旱、风沙等自然灾害,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
搞好水土保持,保护水土资源,维护良好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从保护水土资源和维护良好的生态环境出发,运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对水土流失的成因、数量、强度、影响范围、危害及其防治成效等进行动态监测的过程,是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近年来,一些山丘区经济林发展很快,荒山、荒坡开发强度很大,但有由于有乱砍滥伐等现象,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一些开发建设单位和个人,为了降低工程建设的成本,在建设过程中不重视水土保持或者没有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破坏地貌植被,造成大面积的植被破坏和水土流失。
据“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报告显示,目前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356.92万平方公里,部分开发建设项目尤其是农林开发项目急功近利,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
一些群众在经济林抚育管理时,把林下的灌草与枯枝落叶统统清除干净,使土壤裸露,造成的水土流失超过了一般荒草地。
一些山区的果业开发除少量早期开发的比较规范外,不少新开垦的坡地不仅远远超过了严禁开垦的25度,造成过度开采。
因此加强水土保持工作以及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一、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事业的“尖兵”和“耳目”,是生态建设宏观决策和科学防治的依据,是一项极其重要、需要长期坚持的事业。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水土保持监测是提高水土保持现代化水平的基础目前,我国的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不少成绩。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方法探讨摘要:以新建韶赣铁路监测进行水土保持监测方法探讨,探讨重点监测对象、监测方法。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测监测技术方法gps 监测步骤中图分类号:s15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需求的快速增长,新的开发建设项目在今后一个时期还呈上升趋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面临着巨大的影响和压力。
基于线性开发建设项目呈条、线和点状分散分布特点,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影响范围广,施工土石方量大,扰动土地面积广,很容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根据本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实践,初步探讨了开发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特点、重点监测对象、监测方法和细节等内容,以期和同行们进行交流探讨。
1 新建赣韶铁路监测1.1工程概况新建赣韶铁路位于江西省和广东省境内,沿途经过赣州市、韶关市二个市。
工程由路基、桥涵、站场三部分工程组成。
该工程线路正线全长179.07km,总投资568167.67万元,其中土建投资482895万元,监测实施时段为2008年5月至2013年5月。
1.2 工程建设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监测的特点(1)线路长地形、地貌变化剧烈,水土流失重点和难点主要在山地丘陵区。
(2)建设工期紧,建设速度快、动土量大。
(3)扰动地表类型多样,有弃渣场、开挖边坡、堆积边坡和开发平台,以沿线取土为主,弃土场选择困难,弃渣部分采取就近堆弃。
(4)区域降雨量大,降雨日数和暴雨日数多,水土流失的潜在危险性大。
1.3 水土保持监测原则根据项目区地形、降雨特性和项目建设特点,以及水土流失及其防治特点,确定采用地面观测和调查监测相结合、定点监测和动态监测相配合的监测方法。
制定了3个监测原则:(1)监测内容与水土保持责任分区相结合;(2)全面调查监测与重点监测相结合;(3)以地表扰动动态监测和侵蚀强度监测为中心。
1.4 水土保持监测方法该工程水土保持监测采用定位监测和巡查监测结合的监测方法,共布设35个定位监测点,定位监测主要在雨季期间实施,巡查监测于施工期每年2次(雨季前后各1次),植被恢复期每年1次。
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条例(2024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公布日期】2024.07.25•【字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十六号)•【施行日期】2024.09.01•【效力等级】省级地方性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水土保持正文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三十六号2024年7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条例》,现予公布,自2024年9月1日起施行。
2024年7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条例(2015年7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根据2018年7月26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关于修改〈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7件地方性法规的决定》修正2024年7月25日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水土保持及其相关活动,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水土保持工作应当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行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管理、注重效益的方针;坚持谁利用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将水土保持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组织实施水土保持规划确定的任务,保障水土保持相关资金和工作经费。
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上级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对下一级人民政府落实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情况进行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