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体育教案:我是勇敢救生员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勇敢救生员大班体育教案第一章:活动目标1.1 了解救生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培养幼儿对救生员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1.2 通过模仿救生员的工作,提高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1.3 培养幼儿的勇敢和自信的品质,让他们在遇到困难和危险时能够保持冷静和勇敢。
第二章:活动准备2.1 救生员装备:救生员服装、救生圈、救生浮标等。
2.2 活动场地:游泳池或者宽阔的水域。
2.3 安全教育卡片或者图片。
第三章:活动过程3.1 开场介绍:介绍救生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让幼儿对救生员有基本的了解。
3.2 救生员装备穿戴:救生员演示如何穿戴救生员装备,并指导幼儿进行穿戴练习。
3.3 救生技能学习:救生员示范救生技能,如救生圈的使用、救生浮标的抛掷等,并指导幼儿进行实践操作。
3.4 情景模拟:设置模拟情景,让幼儿扮演救生员,进行救生实践,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应急处理能力。
第四章:活动拓展4.1 观看救生员真实工作场景的视频,让幼儿更加了解救生员的工作环境和挑战。
4.2 进行救生员知识竞赛,测试幼儿对救生知识的掌握程度。
4.3 邀请专业救生员进行讲座,让幼儿更加深入地了解救生员的职责和技能。
第五章:活动评价5.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救生员工作的理解和尊重程度。
5.2 评估幼儿在救生技能学习和实践中的表现,考察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5.3 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喜好和改进建议,以便对后续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第六章:活动注意事项6.1 确保活动场地的安全,避免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受伤。
6.2 在活动过程中,救生员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安全,确保他们在水域中不会发生意外。
6.3 在活动前,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让他们了解水域的危险性,并学会自我保护。
6.4 确保活动过程中的道具和装备使用安全,避免造成幼儿的伤害。
第七章:活动教学方法7.1 示范法:救生员通过实际操作,示范救生技能和正确的工作方法,让幼儿进行模仿和学习。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我是勇敢救生员》1.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体育活动,让大班幼儿了解勇敢救生员的职责、学习些简单的救生技能,提高其安全意识和自护能力,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
2. 教学内容1.了解勇敢救生员的职责。
2.学习救生技能。
3.团队合作活动。
3.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要素:•PPT课件;•课件中可以使用图示方式表述救生技能,以便幼儿更好地理解;•讲解救生技能时需要使用道具,例如红蓝色水珠、水空气枕等;•编写参考材料,便于幼儿的老师和家长能够将所学知识传递给他们。
2.幼儿准备要素:•适合体育活动的服装和鞋子;•个人热水杯。
4. 教学过程4.1 教师引导教师放映展示有关勇敢救生员的PPT,介绍其职责及重要性,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资料引导幼儿了解勇敢救生员所需要具备的技能与素质,并告诉他们,“勇敢救生员是保护大家安全的职业,但其实学些简单的救生知识,我们也可以成为勇敢小救生员。
”4.2 学习救生技能1.如何安全下水以图示方式展示正确的下水步骤,告诉幼儿“下水时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要以为别人在水里打闹就一定是安全的,要和家人、朋友和老师一起保护自己和他人。
”2.如何保证自己的浮力向幼儿展示一些浮力道具,例如水空气枕、红蓝色水珠等,告诉幼儿每个人的浮力不一定相同,需要通过使用浮力道具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3.如何扶起落水者演示正确的扶起落水者步骤,告诉幼儿在别人落水时要及时发现,遵循“不下水不拍打,用扶撑救人”的原则,学会正确的扶起落水者姿势。
4.3 团队合作活动教师安排小组活动,各小组分别起名,安排一名幼儿扮演落水者,其他小组成员团队奔向落水者,进行营救。
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行动方案,可以包括手拉手或者带上浮力道具等。
教师引导幼儿通过团队合作,提高营救效率,运用所学技能,帮助落水者安全脱离水面。
5. 教学效果的评估评估幼儿参与活动时的情况,分析幼儿参与活动的注意力和表现,衡量幼儿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我是勇敢救生员》教案:我是勇敢救生员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和合作意识。
2. 提高幼儿的动作协调能力和反应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自救意识和应急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红、黄、绿三种不同颜色的小球各15个。
2. 现场准备:幼儿园操场或室内空地。
教学过程:1. 游戏介绍(5分钟)介绍游戏目的:通过模拟勇敢救生员的角色,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自救和互救的方法。
介绍游戏规则:将操场或室内空地分为三个区域,分别用红、黄、绿色的小球标记。
红色区域表示危险区域,黄色区域表示相对安全区域,绿色区域表示安全区域。
游戏中,幼儿要遵守教师的指令,根据不同指令行动,迅速找到相对安全的区域。
此外,教师也会扮演“溺水者”的角色,幼儿需要根据指令将溺水者救出。
2. 游戏准备(5分钟)老师将红、黄、绿色的小球分别放在相应的区域,确保区域清晰明了。
将小球进行点名,并解释红、黄、绿色区域的意义。
3. 游戏进行(20分钟)1) 教师发出指令:“红!”,幼儿迅速跑到红色区域。
2) 教师发出指令:“黄!”,幼儿迅速跑到黄色区域。
3) 教师发出指令:“绿!”,幼儿迅速跑到绿色区域。
4) 教师扮演“溺水者”的角色,喊叫救救我,并在指定的区域进行挣扎。
幼儿听到呼救声后,迅速跑到溺水者旁边,将其从危险区域救出并回到安全区域。
5) 根据幼儿的表现,教师适时进行互动与表扬。
4. 游戏总结(5分钟)教师与幼儿共同总结游戏的过程和感受:1) 游戏中幼儿如何迅速反应和行动?2) 幼儿在游戏中发现了哪些危险因素?3) 幼儿了解了哪些自救和互救的方法?幼儿可以回答问题或自由发言,教师进行引导和点评。
5. 游戏延伸(10分钟)在游戏进行之后,教师可启发幼儿思考和讨论:1) 幼儿平时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危险情况?该如何应对?2) 幼儿能否想出其他自救和互救的方法?通过讨论,加深幼儿对自救和互救意识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提示:1. 游戏时要确保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发生意外伤害。
2024大班体育《勇敢的救护队》教学活动方案一、活动概述活动名称:2024大班体育《勇敢的救护队》教学活动活动对象:大班幼儿活动时间:2-3周活动目标:通过教学活动的方式,让幼儿了解和认识救护队的职责和工作内容,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和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自救能力和互助精神。
二、活动内容1. 理论学习(1)救护队的介绍:通过幼儿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介绍救护队的概念和职责,让他们明白救护队是保护人们生命安全的英雄。
(2)救护队员的工作内容:介绍救护队员的工作内容,如急救、抢险、灭火等,让幼儿了解他们平时在做些什么,让他们知道救护队员是值得尊敬和学习的榜样。
(3)紧急救援知识学习:教授幼儿一些常见的紧急救援知识,如如何拨打紧急电话、如何正确报告自己的信息、如何进行简单的急救等。
2. 角色扮演(1)救护队员的角色扮演:组织幼儿分组,每个小组分别扮演不同的救护队员角色,如医生、消防员、警察、救护车司机等。
通过角色扮演,让幼儿感受到救护队员的责任和勇敢精神。
(2)应急情况模拟:设置一些模拟应急情况的场景,如火灾、地震等,让幼儿在模拟情景中快速反应和应对,培养他们的自救能力和冷静应对能力。
3. 实践活动(1)急救器材的认识:组织幼儿参观医疗器械展览馆或救护车,让他们亲眼看到急救箱、呼吸器等急救器材,并向他们解释其用途,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
(2)急救知识小游戏:设计一些小游戏,如救护队员扔救生圈、模拟急救过程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急救知识。
(3)应急逃生演练:组织幼儿进行逃生演练,让幼儿学会如何正确逃生和自救,在保护自己的同时,也提高他们的互救能力。
4. 手工制作(1)急救手工制作:引导幼儿用纸箱制作简易救护车、医生工作台等手工制品,让幼儿通过手工制作的过程了解救护队员的工作工具和环境。
(2)紧急求救手势制作:教授幼儿一些紧急求救手势,如拍打肩膀、大声喊叫等,引导幼儿制作手势卡片,让他们了解和记住求救手势的含义。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我是勇敢救生员》
一、教学目标
1.帮助幼儿树立勇敢、救援等正面素质,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2.让幼儿认识救生员的工作,并了解救生行业的重要性。
3.通过体验游戏让幼儿掌握救生的方法和技巧。
二、教学过程
1. 热身活动
在室内或室外进行热身活动,可以通过音乐和舞蹈等方式,让幼儿尽情运动,
为后面的活动做好充分准备。
2. 讲解救生员的工作
引导幼儿观看相关视频或图片,介绍救生员的工作及其重要性,告诉幼儿在紧
急情况下如何进行自救和呼救。
3. 活动过程
启发活动
教师提供大量的气球,并要求幼儿根据救生员的形象来进行解释。
并与幼儿一
起组织一个气球救生活动,由幼儿来担当救生员角色,其他幼儿则扮演溺水者的角色,模拟真实救生情景,让幼儿体验救生的紧迫感和重要性。
基本技巧
老师介绍救援行动中的三个步骤——“观察、决策、行动”,并告诉幼儿救援的
基本技巧——“腹部比心”求救信号。
4. 教育反思
幼儿回顾救生活动,并从中发现救生的重要性及其技能缺陷,老师在其活动中
的表现和经验进行总结和反思。
三、教学重点
1.让幼儿认识救生员的工作及其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
2.通过救生活动让幼儿体验救生的紧迫感和重要性,掌握救生的方法和
技巧。
四、教学评价
幼儿通过体验活动和反思教育,能够了解救生行业的工作和重要性,认识救生技能和方法,同时也明白了自我保护以及呼叫其他人对于救生的重要性,并提高了责任心和爱心。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我是勇敢救生员》教学目标:1. 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和救生意识;2. 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协作能力;3.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心。
教学重点:1. 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和救生意识;2. 提高幼儿的运动能力和协作能力。
教学难点:1.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和责任心;2. 培养幼儿的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1. 救生圈、救生衣、游泳圈、贴纸;2. 角色扮演道具:救生员服装、小游泳圈;3. 音乐设备。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0分钟)1. 通过音乐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做一些简单的跳、转、扭等活动,以增强幼儿的体能。
二、教学活动(30分钟)1. 介绍救生员形象:讲解救生员的职责和重要性,鼓励幼儿们向救生员学习,成为勇敢的救生员。
2. 角色扮演:将救生员服装、小游泳圈等道具分发给幼儿们,让幼儿们扮演救生员的角色,并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们感受到救生员的工作内容和责任。
3. 小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指定一个小组长,其他幼儿做游泳者模拟溺水状态,小组长带领小组员配合救生员扮演救援场景,演示救援的过程。
教师可以扮演救生员示范救援动作,引导幼儿实践。
三、游戏活动(20分钟)1. 游戏一:“跳进救生圈”游戏规则:将救生圈放在教室中间,幼儿们围成一圈,每个幼儿轮流跳进救生圈,跳进圈内后,教师会问一个问题,答对问题的幼儿可以留在圈内,继续游戏,答错问题的幼儿退出游戏。
目的:培养幼儿的勇敢精神和救生意识。
2. 游戏二:“传递救生衣”游戏规则:将幼儿分成两队,每队人手持救生衣,两队相距一定距离,每队第一个幼儿将救生衣传递给下一个幼儿,直到传递到队伍最后一个幼儿手中为止,然后传递回队伍前面,直到完成一轮。
目的:锻炼幼儿的协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四、结束活动(10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进行讨论,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回答以下问题:救生员的工作内容是什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需要救生员的帮助?2. 教师评价幼儿们的表现,并给幼儿们贴上“勇敢救生员”贴纸,鼓励他们积极参与体育活动。
幼儿园大班体育活动教案《我是勇敢救生员》
教学目标
1.培养幼儿勇敢、自信、救生意识,提高幼儿自我保护和自救能力。
2.提高幼儿的协作和团结精神。
3.培养幼儿的运动技能、身体素质和认知能力。
教学准备
1.水球。
2.游泳圈。
3.游泳眼镜。
4.浮板。
教学内容和步骤
1. 导入
教师介绍“勇敢救生员”的概念,并播放介绍救生员的视频,让幼儿了解救生员
的工作内容和重要性。
2. 热身活动
取出体育用具,让幼儿自由活动,并鼓励幼儿模仿救生员的动作,如救人时的
跳水等。
3. 水中救生练习
教师将游泳圈、游泳眼镜、浮板等救生工具放在水中,要求幼儿穿着救生衣,
跳入水中,使用救生工具将水中的救生工具进行回收。
教师可以辅助幼儿完成任务,同时鼓励幼儿在完成任务时展现勇敢的精神。
4. 水中游戏
教师将幼儿分成两个小组进行游戏,双方围成一圈,掷出一只水球,双方需要
用游泳圈将水球传递到对方的圆圈内,并将对方推出圈外,完成任务的小组为胜利者。
5. 活动结束
教师将幼儿聚集在一起,让幼儿深刻认识到救生员的重要性,并表扬幼儿在活
动中的积极表现和勇敢精神。
教学评价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表现,记录幼儿的表现以及感受,并在活动结束后给予合适的表扬和肯定。
反思
活动可以充分利用道具提高活动的趣味性,让幼儿在体验中提高自救能力和勇敢精神,但在活动过程中需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幼儿在水中出现问题。
勇敢救生员大班体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救生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提升体育素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救生员的基本技能,如游泳、救生浮标的使用等。
难点:掌握正确的游泳姿势和救生浮标的投放方法。
三、教学准备:1. 救生员装备:救生衣、救生圈、救生浮标等。
2. 游泳场地及配套设施。
3. 教学视频或图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救生员的重要性和勇敢救生员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基本技能学习:a. 游泳姿势教学:讲解并示范正确的游泳姿势,让孩子们模仿练习。
b. 救生浮标使用方法:讲解救生浮标的投放和回收方法,让孩子们分组练习。
3. 实践演练:a. 救生员模拟救援:设置模拟救援场景,让孩子们分组进行救援演练。
b. 救生员接力赛:设置接力赛,考验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
a. 让孩子们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
b. 针对演练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孩子们在练习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游泳姿势和救生浮标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救生员模拟救援和接力赛,评价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勇敢救生的意识。
3. 收集家长和孩子们的反馈意见,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六、教学内容:1. 救生员的责任与担当:深入讨论救生员的工作职责,培养孩子们的职业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 救生员的沟通能力:学习救生员与游客的沟通技巧,提高孩子们的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救生员的工作职责,培养职业意识。
难点:掌握与游客的有效沟通技巧。
八、教学准备:1. 情景模拟道具:救生员工作站模型、假人等。
2. 教学卡片:救生员工作职责相关图片。
3. 沟通技巧教学视频或图片。
九、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孩子们思考救生员的责任与担当。
2. 工作职责学习:a. 讲解救生员的工作职责,如巡逻、救援、安全指导等。
勇敢救生员大班体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习救生员的基本技能,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 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增强集体荣誉感。
3. 锻炼孩子们的身体,提高他们的运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救生员基本技能:游泳、救生、急救知识。
2. 团队合作项目:救生员接力、救生员对抗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救生员基本技能,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教学难点:团队合作项目的完成,提高集体荣誉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游泳池、救生器材。
2. 教学用具:计时器、喇叭、救生衣、救生圈。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介绍救生员的重要性和作用,激发孩子们的兴趣。
2. 基本技能学习:讲解游泳、救生、急救知识,示范动作,让孩子们进行实践练习。
3. 团队合作项目:组织救生员接力、救生员对抗赛,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4. 总结与反思:对孩子们的表现进行评价,总结救生员技能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价2. 评价方法:观察学生在实践练习中的表现,记录成绩,进行总结性评价。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救生员训练基地,了解救生员的日常工作。
2. 邀请专业救生员来校进行讲座,分享救生经验和故事。
3. 开展救生员技能竞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教学场地安全,检查救生器材是否完好。
2.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3. 加强安全教育,让学生掌握安全自救知识。
九、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了解救生员的工作,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团队合作精神。
2. 家长反馈:对孩子的成长表示满意,希望学校多开展此类活动。
3. 教师反馈: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十、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学到的救生员知识和技能。
2. 家长协助孩子在家中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内容。
3. 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练习成果,给予指导和鼓励。
十一、教学延伸活动1. 组织一次模拟海滩救援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应用所学救生技能。
勇敢救生员大班体育教案第一章:教案概述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救生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保护自己的意识。
2. 通过体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灵活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勇敢、自信、坚持等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救生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介绍。
2. 体育活动:救生员接力赛、救生员障碍跑、救生员技能展示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救生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动作协调性、灵活性和团队合作能力。
2. 教学难点: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正确、安全地完成动作,展现出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四、教学准备:1. 救生员服装、道具等物品。
2. 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救生员的工作内容和职责,激发学生的兴趣。
2. 基本技能学习:讲解并示范救生员的基本技能,如接力赛、障碍跑等。
3. 实践训练:学生分组进行体育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4.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二章:救生员接力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接力赛的基本规则和技巧。
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相配合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接力赛的基本规则和技巧介绍。
2. 救生员接力赛活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并掌握接力赛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互相配合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学生在接力赛中能正确、安全地完成动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接力棒或其他替代物品。
2. 体育活动场地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接力赛的基本规则和技巧,引导学生关注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2. 实践训练:学生分组进行救生员接力赛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3. 总结与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第三章:救生员障碍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障碍跑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勇敢、自信、坚持的品质。
大班体育教案:我是勇敢救生员
2、练习立定跳远和助跑跨跳,发展腿部肌肉的力量及动作的协调性,能够根据教师口令迅速做出相应反应。
3、在游戏情境中养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品质,体会胜利救援带来的成就感。
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粉笔在地上画一条宽度适中的河流,高低不同的纸箱3个,小动物若干幼儿准备:运动鞋,宽松的衣服活动过程:开始部分1.报数列队幼儿报数:从排头开始1、2报数,要求声音洪亮、短促。
1、2报数后,数2的幼儿向后退一步,迅速变成两队。
2.队列练习--左右分队,由两列变四列要求:两队各自报数,数2的幼儿向后退一步,变成4对,幼儿听口令,有节奏的进行,挺胸抬头摆起臂,眼看前方队列整齐;基本部分一、新授助跑跨跳1.导入:
教师:今天我们每个人都是小小救生员,作为一个救生员我们得学习一些新本领,跨过宽宽的小河,现在请小朋友们自己自由跨越,看谁能迅速又安全的跨过小河。
2.讲解动作要领,练习第二次教师清楚动作正确的幼儿,让其分享跨越的要领,并给予表扬。
教师示范正确的助跑跨跳动作,并结合讲解,让没有成功的幼儿反思自己的错误让幼儿再次进行练习,教师及时给予改正3.跨跳展示,互相激励让能力强的幼儿展示跨跳,鼓励能力弱的幼儿,敢于尝试,战胜自己。
二、情景练习,锻炼幼儿跨跳能力1.导入教师:各小队集合!(幼儿听口令迅速集合)刚刚老师接到一个紧急通知,一群小动物被困在河的那边,现在要求我们小朋友越过大山(3个不同高度的纸盒),跨过河流,去营救小动物们,时间不等人,我们一定要迅速,确保小动物的安全,同时,我们要保证自己的安全,懂了吗?(懂了!)2.列队,救援,教师讲清活动规则教师:4小队同时进行,每次每对出行一人,当前一位小朋友救回一位小动物时,下一名小朋友再出对救援,直到将动物全数救回。
3.游戏进行,教师在一旁观看,防止幼儿受伤。
游戏结束,给予完成任务的队伍奖励(贴画),同时给予失败队伍鼓励,和小朋友一起为他们加油,知道他们完成任务。
三、让幼儿探究不同的方法跃过障碍物教师:面对矮的纸箱,我们除了跨跳,还有什么方法跃过?
(立定跳)结束部分教师:今天的任务圆满成功,这次任务,小朋友们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救回了所有的小动物,我们为自己鼓鼓掌。
教师:现在我们来安慰一下受惊的小动物,抱抱小动物,摸摸它的头,告诉它:不怕不怕,有我在!
教师:让我们一起送小动物回家活动延伸:回去告诉爸爸妈妈今天自己勇敢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