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学习六:怎样搜集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5
一)、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关于战争的名言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战国·孟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战国·孟子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结束。
(希腊·柏拉图兵民是胜利之本。
(毛泽东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敌驻我扰,敌疲我打。
(毛泽东胜负兵家之常,善用兵者能因败为成。
(晋·张方请你写出有关战争的成语。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草木皆兵、马革裹尸、赤膊上阵、乌合之众、打草惊蛇、四面楚歌、用兵如神、有勇无谋★古今中外有很多描写战争的诗词,请你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中国古代描写战争的诗词一首: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②中国近现代描写战争的诗词一首: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你知道哪些战斗英雄?请写出其中的一个,并用一两句话概括他(她)的主要事迹。
战斗小英雄王二小在他十三岁时。
一群日本鬼子来扫荡,他们迷了路就找王二小帮忙带路。
王二小假装很听话的样子把敌人们带进了埋伏区,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们知道上了当,用刺刀挑死了王二小。
八路立即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而王二小却牺牲了。
说出三个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保尔·柯察金”这一英雄人物形象出自《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文学作品),作者是奥斯特洛夫斯基。
“千里走单骑”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关羽,它出自一部描写战争的著名小说:《三国演义》说出下列成语出自那场战争退避三舍:出自城濮之战围魏救赵:出自马陵之战风声鹤唳:出自淝水之战破釜沉舟:出自巨鹿之战★淝水之战的相关成语: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踉踉跄跄赤壁之战的相关成语:草船借箭、铁锁连江、蒋干盗书(二)让世界充满爱请为此次活动写一个主题语。
(1)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2)关爱他人,快乐自己。
、自古以来,有关于爱的名人名言很多。
其实你也能根据自己的深刻体会自创一句,下边就请一试身手吧!(1)爱,是人间最纯洁的感情。
资料搜集的方法范文
资料搜集是指为了获取所需信息和数据而进行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在
目前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高效地搜集资料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技能。
本文
将介绍一些常见和有效的资料搜集方法。
1. 网络:网络是目前最常用的搜集资料的渠道之一、通过引擎,如Google、百度等,可以快速获得大量的网络资料。
但需要注意的是,网络
上的信息不一定准确可信,需要多方查证。
2.图书馆研究:图书馆是另一个重要的资料搜集渠道。
图书馆的书籍、期刊、报纸等资源丰富,可以获得专业和权威的资料。
使用图书馆资源时,可通过目录、索引、书目等工具来找到相关资料。
4.实地考察:实地考察是针对特定研究对象的一种资料搜集方法。
通
过亲自前往研究对象所在的地区或机构进行观察和调查,收集实际数据。
实地考察可以使研究者近距离接触对象,了解其真实情况。
5. 数据统计:数据统计是一种通过统计和分析已有数据来获取资料
的方法。
政府部门、研究机构等会公布大量的统计数据,可通过数据分析
软件如Excel、SPSS等进行整理和分析。
2024年八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范文一、教材简析本学期所使用的是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____年初审订通过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册》。
本教材分为阅读和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书后还有课外古诗词背诵、名著导读和附录等内容。
其中阅读分为以下六个专题,即战争、爱、建筑、科学、古诗文、自然山水;综合性学习也有六个专题,分别是:世界何时铸箭为犁、让世界充满爱、说不尽的桥、走上辩论台、莲文化的魅力、怎样搜集资料等。
该教材有以下突出特点:(1)立足学生实际(2)体现现代意识(3)弘扬人文精神(4)突出开放性(5)注重策略引导。
二、目的要求1、熟练地使用工具书,认识本册教材中出现的生字,做到会读、会写、会用;学写规范、通行的行楷字,具有较快的书写速度。
2、练习快速默读课文,抓住课文主要信息、概括内容要点;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对文章的思想情感能作出比较恰当的评价;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并揣摩精彩段落和关键词句、品味并积累优美的语句,学习课文的语言运用技巧和文章的表达技巧;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3、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品味生活,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能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写出感情真挚的文章。
4、能根据对象和场合,学习文明得体、大胆地进行交流。
5、能够主动参加综合性学习,掌握查找资料、搜集信息的基本方法,能与同学合作探究,体验合作与成功的喜悦。
三、学生情况简析八年级(一)班共有学生____人,八(二)班共有学生____人。
大多数同学们爱好语文学习,有十分之一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
另有十分之三的同学语文基础较差,成绩仍然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不能正确地理解所阅读的文章内容,不敢大胆表述自己的观点,写文章词不达意,材料陈旧,抓不住要领,对语文学习兴趣不足。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学法指导》教案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单元是战争为主题的叙事性文章组合。
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课文涉及的各种战争,了解与之相关的历史背景。
关注战争,关注历史,关注现实,从正义与非正义战争中区分善恶美丑,进而获得有益的启示。
2、本单元的课文以叙事作品为主,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注意复习记叙文要素的有关知识,学会在阅读过程中迅速抓住课文中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3、要注意体会不同课文的不同风格。
有的以惊心动魄的情节见长,有的以语言见长,有的以感人的形象打动读者,要根据课文特点确定学习重点:或以揣摩语言为主,或以分析人物为主,或以体会情节为主。
4、关注战争,认识战争的危害。
通过拓展学习,了解战争,了解历史,提高对战争的认识,培养热爱和平的情感和社会责任感。
以“战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可发表自己的看法,可预测未来战争的形式,可就历史上某次重要战争发表评论,也可自选其他内容,谈要有自己的独立见解。
第二单元学习指导本单元课文都是叙事性作品,写的都是普通人,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感受课文所表现的形形色色的“爱”,从而陶冶自己美的情操。
2、熟读课文,从中了解叙述、描写等表达方式,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
叙述,是写事情的前后经过;描写,是对事物作具体的刻画和描绘。
要了解叙述、描写两种表达方式的区别和功能,要注意体会描写的作用,揣摩描写的方法,从而提高描写能力。
3、揣摩记叙文语言的特点,初步感受语言风格。
语言特点要从比较中体会。
语言特点是作者文化品位、文字功底、语言习惯、个性气质的表现,又是由作品的题材、描写的对象决定的。
要明白,用什么语言要看写什么人、什么事。
总结五篇课文语言的共同特点,领会使用语言要在朴素自然的基础上,吸收融进典雅的书面语,这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正道。
4、以“让世界充满爱”为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
以“一起走过的日子”为题,写一篇写人的记叙文。
第三单元学习指导本单元以建筑园林、名胜古迹为主题,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园林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
五六年级综合性学习资料五年级上册:一、综合性学习主题:我爱阅读1、我们开展了:搜集名人读书故事、搜集读书名言、做读书记录卡等活动。
2、我的收获是:我积累了许多名人读书故事和读书名言,学会了做读书记录卡。
二、综合性学习主题:遨游汉字王国1、分为有趣的汉字和我爱你,汉字两大版块。
2、我们开展了猜字谜、收集资料、成语脱口秀和歇后语比赛活动,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猜字谜。
3、我的收获是:我欣赏了许多书写作品,知道了汉字演变的过程,感受到汉字的神奇与有趣。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
5、歇后语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尽是输(书)?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 ? ?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 ? ? ?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6、汉字的演变: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草书——行书7、赞汉字汪竹柏中华汉字,生动形象。
传播文明,盖世无双。
连缀成句,顿挫抑扬。
书法字体,各具特长。
篆书隶书,古色古香。
行书流畅,正楷端庄。
狂草奔放,凤舞龙翔。
对联形式,汉字独创。
左右工整,能简能详。
既便言志,又供观赏。
五年级下册:一、综合性学习主题:走进信息世界1、分成“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和“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两大版快。
2、我们开展了搜集信息、开辩论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等活动。
3、我的收获是:我了解到社会信息量越来越大,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广。
我学会了搜集和处理信息,还学会了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二、综合性学习主题:语言的艺术在“语言的艺术”的综合性学习中,我们开展了我们开展了搜集幽默故事、写提示语、表演相声等活动。
从中我最大的收获是:体会到语言艺术的魅力,积累了很多歇后语。
机智巧妙的语言,有时会帮助人们摆脱困境。
三、所有的综合性学习的展示方式有:做手抄报、办展览、开成果汇报会等。
四、写研究报告的步骤:1、问题的提出,2、调查方法,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4、结论。
八年级上册综合性学习一、世界何时铸剑为犁1、古今战争知多少(1)、在人类的历史上,你知道哪些重大的战争?列举五个例子。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淝水之战,台儿庄战役,平型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2)、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民族压迫而取得伟大胜利的战争,请你举出抗日战争的著名战将三人,并简要说说他们的事迹。
杨靖宇左权彭德怀张自忠赵尚志2、记住历史,珍惜和平战争出英雄。
你最崇拜的英雄是哪些人?他们有哪些感人事迹?举出两个例子说给大家听听。
狼牙山五壮士黄继光董存瑞刘胡兰王二小3、文艺作品与战争(1)、你知道哪些文学作品是描写战争的?举三个例子。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玛格丽特•米切尔创作的描写美国南北战争的小说《飘》;苏联卫国战争时期:《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一个人的遭遇》、《解放》和《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描写中国革命:1、李英儒的《野火春风斗古城》2、冯德英的《苦菜花》、3、刘知侠的《铁道游击队》、4、吴强的《红日》、5、冯志的《敌后武工队》(2)、就某一部描写战争的作品谈一谈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明君枭雄,一人两面历史上的刘备,作为与曹操、孙权鼎足而立的天下英杰,蜀汉政权的开国之君,既有“明君” 之誉,又有“枭雄”之称。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主人公保尔就是一个不错的人物形象,对他的印象十分深刻,他是那样的坚强!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4、关于战争的成语故事【草木皆兵】、【围魏救赵】、【运筹帷幄】、【马革裹尸】、【势如破竹】、【调虎离山】【兵荒马乱】、【穷兵黩武】、【一鼓作气】、【招兵买马】、【腹背受敌】、【乌合之众】【千军万马】、【秣马厉兵】、【偃旗息鼓】、【短兵相接】、【四面楚歌】、【勇冠三军】【纸上谈兵】、【声东击西】、【揭竿而起】、【破釜沉舟】、【背水一战】5、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兵民是胜利之本。
(毛泽东)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学习任务单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及价值。
2.通过多种方式,找出身边符合条件的文化遗产,制作资料卡片进行推荐。
3.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标准评选出本组认同的“文化遗产候选项目”。
【课前学习任务】1.阅读资料夹中的资料一,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分类及价值。
2.阅读资料二,了解资料卡片的内容与格式。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推荐身边的文化遗产项目查阅相关资料,推荐出身边合适的文化遗产项目。
学习任务二:为推荐项目制作资料卡片为推荐的文化遗产项目,制作资料卡片。
学习任务三:评选本组的“申遗”项目小组讨论,选出推荐人数最多、认同度最高的项目作为本组的“申遗”项目。
【学习资源】1.《漩涡里——我的文化遗产保护史》(冯骥才)2.权威网站:世界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3.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如果国宝会说话》【作业设计】1.展开实地考察或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做好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准备。
2.阅读资料夹中的资料一、资料三和资料四,思考破坏文化遗产的主要因素,以及青少年应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实地考察,搜集资料,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
2.召开班级模拟答辩会。
3.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结合活动的感触与心得,撰写提纲,完成写作。
【课前学习任务】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的写法。
【课上学习任务】学习任务一:学习撰写《优秀文化遗产申请报告》的方法。
学习任务二:了解召开模拟答辩会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学习任务三: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撰写提纲。
【学习资源】1.《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口述史》(系列丛书)2.权威网站:世界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3.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了不起的匠人》《如果国宝会说话》【作业设计】请以“我与文化遗产”为话题,结合本次活动的感触与心得,撰写提纲,完成写作。
资料收集方法资料收集是文档创作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影响着文档的质量和可信度。
在进行资料收集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方法和技巧。
首先,要善于利用互联网资源。
互联网是一个信息丰富的宝库,我们可以通过搜索引擎、在线数据库、学术网站等途径,获取到大量的相关资料。
在利用互联网资源时,我们需要注意筛选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性,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
其次,可以通过图书馆和档案馆进行实地调研。
图书馆和档案馆收藏了大量的纸质书籍、期刊、报纸和历史档案,这些都是宝贵的资料来源。
在实地调研时,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书籍、翻阅报刊、查阅档案,获取到深入、系统的资料,为文档的创作提供有力支持。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采访和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
采访可以直接获取到相关人士的观点和见解,调查则可以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了解大众的看法和态度。
通过采访和调查,我们可以获取到生动、直接的资料,为文档增添真实性和可信度。
此外,还可以利用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资料收集。
实地考察可以让我们亲身感受和观察到相关事物,获取到直观的资料。
比如,对于地理环境、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等内容,实地考察是非常重要的资料来源。
最后,我们还可以借助专业人士的帮助进行资料收集。
专业人士通常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知识,他们可以为我们提供专业的见解和建议,帮助我们获取到权威、准确的资料。
综上所述,资料收集是文档创作者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我们可以通过善于利用互联网资源、实地调研、采访调查、实地考察和专业人士的帮助,获取到丰富、真实、可信的资料,为文档的创作提供有力支持。
在进行资料收集时,我们需要注意筛选信息的可信度和权威性,避免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以确保文档的质量和可信度。
义务教育基础课程初中教学资料综合性学习:怎样搜集资料活动目标:1、加强对搜集资料的认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2、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资料的方法;重点放在了解图书分类知识,学习检索、选择、阅读整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3、提高学生口头交际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活动重点: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图书馆、互联网等搜集资料的方法;重点放在了解图书分类知识,学习检索、选择、阅读整理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活动难点:加强对搜集资料的认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
活动过程:主持人1:同学们,学习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我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吸收知识的营养,使自己一天天成长起来。
现在请大家说说看,除了课堂学习,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知识?(看书、听广播、看电视、看报纸、上网查资料……)同学们说得很对,还有实地调查、采访、上图书馆查资料与上网查资料。
这是我们现在最常用的查资料的方法。
主持人2:图书馆,是藏书的场所,是学习的天地。
那里,高高的书架上林立着密密的书册。
走进图书馆,怎么用最短的时间寻找、选择我们所要查阅的资料,怎样整理、利用查阅的资料,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自己到图书馆查阅资料的方法。
一问二找。
图书馆里的书都是分类放在一起的。
到图书馆后,如果你事先就知道自己要找的书名,先问图书管理员,这类书放在哪个专区?然后才去寻找,这样就容易得多。
不然,到了图书馆,找了很久也不知道你要找的书。
这叫:入宝山而空手还。
主持人1:搜集资料不仅是语文学习过程中常用到的一项基本技能,而且是人们学习、工作、生活所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技能。
通过搜集资料可获得前人、他人的间接经验或已有成果,使自己少走弯路,提高工作效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获得成功。
未来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
会学习的人,必定具备应用发达的现代信息技术搜查资料基本技能。
人们通过搜集资料可以丰富知识、开阔视野,加深体验,提高生活质量,故养成和具备搜集资料的良好习惯的技能十分重要。
那么又该怎样从网上寻找自己要找的资料呢?上网查资料的常用方法:1、大范围扫荡:如果找的东西范围比较大,需要一大批同类网站供你参考与比较,那么你可以先去专门收集网址的网站。
如:“元旦”马上就到了,我们班又要出黑板报了,假设这次的负责人是你,而你又没有出黑板报的经验,请你到网上了解有关黑板报的知识?那么,你就可以用:黑板报设计、元旦来历等字相搜索。
搜索到网站后,再打开网页,寻找你想要的资料。
再如:你要找《春》,这一课的朗读录音。
用百度搜索,输入“春”,用“mp3”搜索,一下就弹出很多。
2、如果知道是哪一个网站。
今天,很多书籍上都给我们留了网站名。
直接输入网站名搜索就可以了。
主持人2:请大家用电脑课的时间,搜集关于“中秋”的知识。
附:中秋节起源: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礼记·月令》上说:“仲秋之月养衰老,行糜粥饮食。
”但并没有说明是八月的哪一天。
唐朝以后,中秋节才成为固定的节日。
传说唐太宗梦游月宫,得到了霓裳羽衣曲,民间才开始盛行过中秋节的习俗。
一般认为,中秋节开始盛行于宋朝,元末朱元璋起兵时以月饼秘密传递「八月十五日杀鞑子(即蒙古)」信息,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将月饼作为节令糕点赏赐群臣。
明清时期,中秋节已经成为中国的一大传统节日。
《正德江宁县志》载,中秋夜,南京人必赏月,合家赏月称為“庆团圆”,团坐聚饮稱為“圆月”,出游待市称為“走月”。
与中秋有关的传说:嫦娥奔月相传远古时候,有一年天上出现了十个太阳,直烤得大地冒烟,海水干涸,老百姓眼看无法再生活下去。
这件事惊动了一个名叫后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仑山顶,运足神力,拉开神弓,一气射下九个多余的太阳。
后羿立下汗马功劳,受到百姓的尊敬和爱戴,不少志士慕名前来投师学艺。
奸诈刁钻、心术不正的蓬蒙也混了进来。
不久,后羿娶了个美丽善良的妻子,名叫嫦娥。
后羿除传艺狩猎外,终日和妻子在一起,人们都羡慕这对郎才女貌的恩爱夫妻。
一天,后羿到昆仑山访友求道,巧遇由此经过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药。
据说,服下此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后羿舍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暂时把不死药交给嫦娥珍藏。
嫦娥将药藏进梳妆台的百宝匣里,不料被蓬蒙看到了。
三天后,后羿率众徒外出狩猎,心怀鬼胎的蓬蒙假装生病,留了下来。
轻而易举的骗过了后羿。
待后羿率众人走后不久,蓬蒙手持宝剑闯入内宅后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对手,危急之时她当机立断,转身打开百宝匣,拿出不死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药,身子立时飘离地面、冲出窗口,向天上飞去。
由于嫦娥牵挂着丈夫,便飞落到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后羿回到家,侍女们哭诉了白天发生的事。
后羿既惊又怒,抽剑去杀恶徒,蓬蒙早逃走了。
气得后羿捶胸顿足哇哇大叫。
悲痛欲绝的后羿,仰望着夜空呼唤爱妻的名字。
这时他惊奇地发现,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洁明亮,而且有个晃动的身影酷似嫦娥。
每天都到月亮前观望着爱妻。
后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爱的后花园里,摆上香案,放上她平时最爱吃的蜜食鲜果,遥祭在月宫里眷恋着自己的嫦娥。
百姓们闻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后,纷纷在月下摆设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
从此,中秋节拜月的风俗在民间传开了。
吴刚伐桂抬头仰望明月,可见当中有些黑影,在我国便传说这就是吴刚在伐桂。
唐代,演绎出吴刚砍桂的神话,传说月中桂树高达五百丈,这株桂树不仅高大,而且有一种神奇的自愈功能。
有一位西河人姓吴名刚,本为樵夫,醉心于仙道,但始终不肯专心学习,因此天帝震怒,把他居留在月宫,令他在月宫伐桂树,并说:“如果你砍倒桂树,就可获仙术。
”但吴刚每砍一斧,斧起而树创伤就马上愈合,日复一日,吴刚伐桂的愿望仍未达成,因此吴刚在月宫常年伐桂,始终砍不倒这棵树,而他也不断地砍下去。
到最后,也没能将那树木砍倒。
玉兔捣药相传有三位神仙变成三个可怜的老人,向狐狸、猴子、兔子求食,狐狸与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济助,唯有兔子束手无策。
后来兔子说:“你们吃我的肉吧!”就跃入烈火中,将自己烧熟,神仙大受感动,把兔子送到月宫内,成了玉兔。
陪伴嫦娥,并捣制长生不老药。
玉兔入月宫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对修行千年的兔子,得道成了仙。
它们有四个可爱的女儿,个个生得纯白伶俐。
一天,玉皇大帝召见雄兔上天宫,它依依不舍地离开妻儿,踏着云彩上天宫去。
正当它来到南天门时,看到太白金星带领天将押着嫦娥从身边走去。
兔仙不知发生了什么事,就问旁边一位看守天门的天神。
听完她的遭遇后,兔仙觉得嫦娥无辜受罪,很同情她。
但是自己力量微薄,能帮什么忙呢?想到嫦娥一个人关在月宫里,多么寂寞悲伤,要是有人陪伴就好了,忽然想到自己的四个女儿,它立即飞奔回家。
兔仙把嫦娥的遭遇告诉雌兔,并说想送一个孩子跟嫦娥作伴。
雌兔虽然深深同情嫦娥,但是又舍不得自己的宝贝女儿,这等于是割下它心头的肉啊!几个女儿也舍不得离开父母,一个个泪流满面。
雄兔语重心长地说道:“如果是我孤独地被关起来,你们愿意陪伴我吗?嫦娥为了解救百姓,受到牵累,我们能不同情她吗?孩子,我们不能只想到自己呀!”孩子们明白了父亲的心,都表示愿意去。
雄兔和雌兔眼里含着泪,笑了。
它们决定让最小的女儿去。
小玉兔告别父母和姐姐们,飞到了月宫陪伴嫦娥居住了!与中秋有关的诗歌:《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
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彩云追月/中秋》(当代)刘周:花在此时落,月在此时圆。
人间天上,歌起舞飞旋。
凤鸟还巢,更无狼烟。
寂寞了美婵娟。
波涌万种缠绵,海底倒映天。
不教浮云将月蔽,心想太平万万年。
我有霓裳风吹动,水起涟漪歌抚平。
云藏潜龙,月隐寒宫。
云须染彩,月洒光晕。
彩云追月,云掩秋空。
月沾凉意,云载清风。
才现欢欣,又惹愁生。
此忧谁解?谁是知音?且饮此杯,共语升平。
良辰易逝何如梦。
《月下独酌》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
轻解罗裳,独上兰舟。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
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指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江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
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
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
忧来其如何,凄怆摧心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