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逗号的用法

逗号的用法

逗号的用法
逗号的用法

逗号的用法

一、用于需要分隔的主语和谓语之间

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用逗号。但主语和谓语如果比较长,需要加逗号以表示说话时中间有停顿,也便于阅读时分清句法结构。例如:

(1)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的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

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生活。(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2)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叶圣陶《苏

州园林》)

关于逗号用法的例句中的着重号均为本书引用时所加。例(l)的主语较长,其后有停顿。例(2)的谓语较长,而且是主谓结构充当谓语,前面不加逗号,与全句的主语的界限不易分清。

有些句子虽短,在主语和谓语的界限不清楚时也需要加逗号分隔,这种情况常见于古籍。例如《老子》第一章的一个句子有三种标点法:

(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本句由两个分句组成,从换气的需要来说,中间加一个逗号表示停顿一次就够了,如例(3)。但在这样分出来的两个分句中,主语和谓语和界限是不清楚的,所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需要加逗号表示语法上的停顿。由于对原意的理解不同,例(4)和(5)对主语和谓语的界限的划分也不同。

句子不论长短,在主语需要强调时,其后加逗号同谓语分隔。例如: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况《劝学》)

(7)她,教了三十年的书,绝不能看着一个人才被埋没。(李心田《永不忘记》)

二、用于带语气词的主语之后

主语后边如果带有“啊”“呢”“呐”“么”“嘛”“吧”等语气词,说话时有停顿,用逗号表示。例如:

(1)祖国的海洋啊,多少人为你歌唱,多少人为你奔忙!(童裳亮《海洋与生命》)

(2)他呢,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把头深深地埋进校样中。(金平《老校对员》)

三、用于需要与动词分隔的长宾语之前

动词和宾语的联系比较紧密,中间一般不必加逗号。有一类提示性动词(如:表示、指出、声明、反映、报道、认为、觉得、相信、发现、看到、听说、知道、建议),宾语往往较长,在动词和宾语之间有停顿时加逗号表示。例如:

(1)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是生存在第三纪之末与第四纪之初。(李四光《人类的出现》)

(2)考古学表明,鲸鱼也曾登过陆,终因躯体庞大沉重,还是回归大海去了。(徐世廷《生物几何学》)

例(l)的宾语是单句形式,例(2)的宾语是复句形式,都比较长,前面加逗号表示停顿,帮助分清句法结构。如果为了强调提起下文,逗号可改用冒号。如果宾语是名词性短语,前面不能用逗号,比较:

(3)他认识到,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4)他认识到他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例(3)的宾语是谓语短语(句子形式),有相对的独立性,前面可以加逗号。例(4)的宾语是名词性短语,在句中没有独立性,前面不能加逗号。

四、用于前置的谓语之后

(1) “怎么了,你?”(孙犁《荷花淀》)

(2)真美呀,我家门前的路。(小学语文《我家门前的路》)

五、用于句首状语之后

常见的句首状语有时间地点状语(当……时、在……前、在……上),评论性状语(当然、果然、真的、可见、据说、严格地说、一般说来),关联性状语(其次、那么、相反、此外、总之)等后面加逗号有助于分出主语。例如:

(1)在32亿年以前,最原始的生命在海洋里诞生。(童裳亮《海洋与生命》)

(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着乌云。(高尔基《海燕》)

(3)果然,雨过天又青。(徐迟《黄山记》)

(4)总之,工业的发展带来了环境的污染,环境的污染危害人体健康,这种危害具有广泛性和潜在性。(于涌泉《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环境──介绍环境科学》)

句首状语在例(1)为时间状语,在例(2)为地点状语,在例(3)为评论性状语,在例(4)为关联性状语。如果句首状语很短,说话时没有停顿,其后就不用逗号,如例(5)的“现在”后就没有逗号:

(5)现在我们对于知识的分类,以及对于各种思想和学术流派的划分,比古人高明得多,科学化得多了。(马南邨《杂文四则》)

(6)15世纪60年代,德国古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术首先通过罗马附近的苏比雅科的本笃会修道院传入意大利。

(7)15世纪40~50年代德国古登堡发明的活字印刷术,首先通过罗马附近的苏比雅科的本笃会修道院传入意大利。

例(6)的“15世纪60年代”是活字印刷术传入意大利的时间,如果句首状语后面没有

逗号,就会造成歧义,“15世纪60年代”可能理解为古登堡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时间,这就错了。例(7)的“15世纪40~50年代”后面不加逗号,因为这个时间状语是修饰“发明”的。

六、用于有较长的介宾短语构成的句内状语之后

句内状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用逗号。由介宾短语构成的句内状语有时比较长,其后可以加逗号。例如:

(1)有一种蛙眼可以像真蛙眼一样,从出示给它的各种形状的物体当中,识别出类似苍蝇等昆虫形状的物体。(王谷岩《眼睛与仿生学》)

(2)人们按照蜜蜂复眼的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制成了一种根据天空偏振光导航的航海仪器──“偏光天文罗盘”。(同上)

七、用于后置的状语之前

状语通常置于中心语之前,置于中心语之后是作为一种修辞手段,有强调的意思,其前面加逗号。例如:

(1)……我感谢他的好意,为我,为中国。(鲁迅《致台静农》)

(2)他吃力的站起来,慢慢儿的。(张志公《现代汉语》)

八、用于后置定语之前

定语置于中心语之后同样有强调的意思。例如:

(1)海面劈面立起一片从来没有见过的山峦,黑苍苍的。(杨朔《海市》)

(2)我只是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曹禺《王昭君》)

九、用于补充解释性的后置同位语之前

(1)因为我已经翻了两个山峰,紫云峰和立马峰,尽是陡坡石壁、羊肠坂道,两腿已不胜酸软了。(丰子恺《上天都》)

(2)他叫水生,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孙犁《荷花淀》)

例(1)的“山峰”是本位语,“紫云峰和立马峰”是同位语。例(2)“水生”是本位语,“小苇庄的游击组长,党的负责人”是同位语。这两例的后置同位语都是补充解是本位语的,前面加逗号。

十、用于后置的外国人名之前

许多外国人的姓名是名在前、姓在后,在辞书条目或人名索引中把外国人的姓作为中心词置于名字之前,后置的名字前加逗号。例如:

(1)罗宾斯,R.H.(Robert Henry Robins 1921—)英国语言学家。(《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

(2)朗卡斯特,约瑟夫(Lancaster,Joseph 1778—1838)──英国教育家。(《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人名索引)

十一、用于并列词语之间

并列词语之间需要做稍大一点(比顿号大)的停顿时,用逗号表示。例如:

(1)这故事很美丽,幽雅,有趣。(鲁迅《好的故事》)

(2)运动战,游击战,阵地战(毛泽东《论持久战》)

(3)看呵,天都峰,莲花峰,玉屏峰,莲蕊峰,光明顶,狮子林,这许许多多佳丽处,都在公园中。(徐迟《黄山记》)

(4)写游记最难叫读者弄清位置和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说上一大堆,读者还是捉摸不定。(叶圣陶《黄山三天》)

(5)第二天,女人给她打点好一个小小的包裹,里面包了一身新单衣,一条新毛巾,一双新鞋子。(孙犁《荷花淀》)

(6)这里的岭的确很多,高点的,矮点的,长点的,短点的,横着的,顺着的,可是

没有一条岭使人想起“云横泰岭”那种险句。(老舍《林海》)

例(1)并列成分作谓语,例(2)并列成分作标题,例(3)并列成分带抒情色彩,例(4)并列成分带语气词,中间有较大的停顿,所以都用逗号分隔。例(5)并列各项的前面加了“一身”“一条”“一双”等数量词,而且重复使用形容词“新”,有强调每一项的意思,所以用逗号分隔。例(6)是分说,不是举例,分说的各项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用“和”“与”“以及”等连词连接并列的项目,在连词之间通常是不加逗号的,如果并列词语字数较多或连词后面的项目带有追补的性质,在连词前面也可加逗号。例如:(7)《离骚》这篇政治抒情诗表现了作者屈原的进步理想,为实现理想而进行的不懈斗争,和斗争中遇到的挫折及自己的苦闷。(《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楚》)(8)在城里混了这几年了,只落得一身衣服,和五块钱;连被褥都混没了!(老舍《骆驼祥子》)

*(9)这样,我们基本明确了大陆图书的买主是谁,及他们喜爱大陆什么作品。

*(10)本次日食发生于俄罗斯斯比克以北,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地区,扫过蒙古、我国漠河,最后结束于北冰洋。

例(7)并列词语字数较多,其中有两个连词,“及”字前面不停顿,所以逗号加在“和”字前。例(8)“和”字前面加逗号,表示后面的项目是追补的。连词“及”不能连接小句,“以及”可以,例(9)的“及”字后面是小句,而且“及”字前不停顿,“及”字可改为“以及”。例(10)的“和我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的前后都加了逗号,显得结构松散,“和”字前的逗号可删去。

纵向排列的并列词语语末尾可不用逗号,例如:

(11)什么是调查时要注意的社会阶级?下面那些就是:

工业无产阶级

手工业工人

雇农

贫农

…………(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

十二、由于句内的称呼语之后

(1)大娘,您到哪儿去?(陈广生、崔家骏《人民的勤务员》)

(2)你呀,莎莎,干吗给刘钊帮倒忙呢?(李国文《花园街五号》)

例(1)称呼语“大娘”位于句首,例(2)称呼语“莎莎”位于主谓语之间,其后分别用逗号。称呼语谓语句末,其后则用句末点号。如果单独成句,其后可用叹号。

十三、用于句内的呼唤语、应对语、感叹语之后

(1)刚弯下身,忽然听见小周的喊声:“喂,同志,哪个单位的?”(王愿坚《三人行》)

(2)“有这回事吗?”我见面时问。

“呃,有这回事。”鲁迅先生说。(唐弢《琐忆》)

(3)哎呦,这儿,给我揉揉。(周立波《分马》)

呼唤语、应对语、感叹语“喂”“呃”“哎呦”用于句首,其后加逗号。如果呼唤语、应对语、感叹语单独成句,可用叹号。

十四、分隔插入语

插入语是句中不与其他成分发生句法关系的特殊成分,可加逗号与其他成分分隔。例如:

(1)据我看来,“横眉冷对”是鲁迅先生一生不懈地斗争的精神实质,是他的立场的概括。(唐弢《琐忆》)

(2)“雷峰夕照”的真景我也见过,并不见佳,我以为。(鲁迅《论雷峰塔的倒掉》)

(3)涂色的工作既然叫点蓝,不用说,烧的工作当然叫烧蓝。(叶圣陶《景泰蓝的制作》)插入语“据我看来”在例(1)出现于句首,其后加逗号。“我以为”在例(2)出现于句末,其前加逗号。“不用说”在例(3)出现于句内,前后加逗号。插入语如果同其他成分连接较紧密,说时无停顿,不加逗号分隔。例如:

(4)庭院有些日本风味,听说本是日本人住过的地方。(郭沫若《梅园新村之行》)

(5)太太说不定今天要辞掉我。(曹禺《雷雨》)

例(4)的插入语“听说”后不加逗号。例(5)的插入语“说不定”前后都不加逗号。

十五、用于某些序次语之后

“第一、第二”和“其一、其二”等序次语后面有停顿时用逗号表示。例如:

(1)为什么许多人有长不大的感觉呢?原因有三:第一,父母总认为自己比孩子成熟;第二,父母总要以自己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是不是成熟;第三,一个人在成熟的道路上难免要摔跤,而父母出于爱心,总不想让孩子摔跤。(南山《请父母别“管得太严”》)(2)《玄秘塔碑》所以成为学书的范本,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其一,具有楷书点画、构体的典范性。……

其二,承上启下,成为唐楷的极致。……

其三,书如其人,爱人及字,柳公权高尚的书品、人品为后人所崇仰。(张伯元《柳公权〈玄秘塔碑〉》)

十六、用于说话时有停顿的关联词语之后

“但是、可是、然而、不过、结果、因此、后来、否则、不然、那么”之类关联词语如果在结构上有独立性,说时有停顿,其后可以加逗号。例如:

(1)因此,灰尘必须受人类的监督,不能让它乱飞乱窜。(高士其《灰尘可旅行》)

(2)提出问题也要用分析,不然,对着模糊杂乱的一大堆事物的现象,你就不能知道问题即矛盾所在。(毛泽东《反对党八股》)

(3)古今多少诗人画家都称道枫叶的颜色,然而,比起柿树来,那枫叶不知道要逊色多少呢。(峻青《秋色赋》)

关联词语如果与其他成分结合紧密,说时无停顿,其后不加逗号。例如:

(4)大概他的意思也是发誓不要老百姓看,否则就很难得到解释。(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十七、分隔说话时有停顿的称代复指成分

(1)拿我国来说,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以及我国最大的内陆河塔里木河,它们的源头都在冰川上。(韩爱敏《漫话冰川》)

(2)南来北往的人们,你们谁能知道,这四棵树当初是什么样的核桃?(刘真《核桃的秘密》)

(3)大陆冰盖、岛屿冰盖和高原冰盖,这就是冰盖家族的三种形态类型。(韩爱敏《漫话冰川》)

(4)祥子你站住!(老舍《骆驼祥子》)

十八、分隔重复的词语或说法

某个词语或说法为了表示强调而接着加以重复,用逗号分隔。例如:

(1)我是看得很清楚,很清楚的呀!(郭沫若《屈原》)

(2)街道是崎岖不平的,听说特种任务机关林立,仿佛在空气里面四处都闪耀着狼犬那样的眼睛,眼睛,眼睛。(郭沫若《梅园新村之行》)

有时为了解释说明,对重复词语的内容略加扩展。例如:

(3)还有苹果,那驰名中外的红香蕉苹果,也是那么红,那么鲜艳,那么逗人喜爱。(峻

青《秋色赋》)

第二个“苹果”前加了修饰语。

十九、分隔复句内的各个分句

分隔复句内的各个分句,有时需要用分号,此外均用逗号。例如:

(1)风是沙漠向人类进攻的武器,但是也可以为人类造福。(竺可桢《向沙漠进军》)

(2)包身工的身体是属于带工老板的,所以她们根本没有“做”或者“不做”的自由。(夏衍《包身工》)

(3)她拿起钥匙来,先开了箱上的锁,又开了首饰匣子上的锁,到她原来放钱的地方放钱。(赵树理《登记》)

例(1)用逗号分隔转折复句中的两个分句。例(2)用逗号分隔因果复句中的两个分句。例(3)用逗号分隔承接复句中的四个分句。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逗号的常见用法精编版

逗号的常见用法 一、用在句中并列成分或并列分句之间 1.红红的太阳,蓝蓝的天空,白白的云朵,都是小朋友喜欢的。 2.下课了,有的同学在做游戏,有的同学在聊天,有的同学在看课外书。 二、用在时间、地点、目的、条件的词、短语或句子之后 1.1月31日,是我们放假的日子。 2.在校园里,到处都是活泼的小朋友。 3.为了自身的安全,我们不能到处奔跑。 三、用在带关联词句中的小句子之间 1.如果明天下雨,秋游就改期举行。 2.虽然学琴很辛苦,但我不会放弃。 四、用于突出、强调某种事物、某个人等 1.他,是我最好的朋友。 2.风,呼呼地刮着。雨,哗哗地下着。 五、用在几个连续的动作之间 1.他拿出书,翻开作业簿,认真地写起作业来。 2.小明抱着篮球,拉着弟弟,向操场走去。 六、用在呼语之后,使呼语与后文有一定的间隔 1.“老师,昨天我看到了一篇特别有趣的童话故事。” 2.“爸爸,咱们俩比一比,到底谁跑得快。” 七、用在某些序次语之后 1.劳动的时候,第一,先要把桌椅拉开来扫地;第二,把地拖干净; 第三,把桌椅摆放整齐。

2.预习时,首先,要把课文从头至尾读一遍,对整篇课文有个初步印象。 然后,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 八、用在句中出现的重复词语之间 1.他拿着卷子,慢慢地,慢慢地向书房走去。 2.加油,加油!三班必胜。 九、用在语气不重的感叹词或象声词之后 1.啊,多么乖巧的小猫! 2.小鸡跑出来啄食,唧唧唧,欢快地叫着。 标点符号专项练习 1.今天是星期天吗() 2.湖水多么想一面镜子呀() 3.我是一个聪明的孩子() 4.你知道为什么会下雨么() 5.草叶上的露珠()像天上闪烁的星星() 6.我多么想长大呀() 7.一天晚饭后()爸爸问小明()你最近在读什么书() 8.一阵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般飘落下来() 9.你怎么连一句完整的话也不会说呀() 10.你看()这朵花真美() 11.仙人指路()就更有趣了() 12.这样的话()你能说出口么() 13.这样的话()你怎么能说的出口()

逗号的作用

逗号的作用 逗号是最常用的一种符号,它表示句子内部的停顿,在现代汉语中使用率最高。 句子如果太长,要让读者分清句中的层次,准确地理解句子的意思,就必须有一定的停顿。 句中停顿,在哪些情况下使用逗号呢? 一、句中的并列成分或并列分句之间可以用逗号。 前面,我们已经在顿号一节中叙述了并列成分之间使用顿号。如果并列成分之间有较大的停顿需要,则可以用逗号。例如: 1.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小学《语文》第八册《趵突泉》) 2.卢沟桥的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 (小学《语文》第九册《卢沟桥的狮子》) 例1中的“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同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的描述对象,是并列关系,按要求,它们之间该使用顿号,但为了以较大的停顿来突出它们,在它们之间就使用了逗号。例2中的“大小不一”“形态各异”都是描述“狮子”的,是并列关系,本可以在它们之间使用顿号,为了突出“大小不一”“形态各异”这两种形态而使用了逗号。 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并列分句之间使用逗号。什么叫并列分句呢?像“秋天到了,天气凉了,一群大雁往南飞。”这个句子中包含三个小句子,这三个小句子地位平等,各自独立,又共同存在于一个大的句子之中,它们叫并列分句。(这一点,我们在分号一节还要叙述)看下面的例子。 3.这些课文有的歌颂了革命前辈英勇无畏的革命气慨,有的讲述了革命领袖自觉锻炼自己意志的故事,有的赞扬了热心助人、牺牲自己的可贵精神。 (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组导读) 例3中三个“有的……”,叙述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各自独立成句,又共同存在于一个大的句子中,地位相同,属于并列关系,所以三个分句之间使用了逗号。

逗号的用法

逗号的正确用法 同学们,你们在阅读时,常常遇到一些标点符号,有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等。那么,你们知道这些符号的正确用法吗?从今天开始,老师讲陆续讲解标点符号的正确用法。今天,我们先来学习逗号的用法。 逗号,是我们阅读时,最常见的标点符号之一,在句子中出现次数频繁,且用法灵活,因此,低年级的同学不容易掌握。下面,我们来看看逗号有几种常见用法。 一、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 逗号和顿号都是表示句子内的停顿,二者停顿的性质却不一样。逗号最常用的用法是表示一句话中的一般性停顿,当一句话的意思或内容没有写完,就用逗号。 1、用在复句内的分句之间。 例如:(1)我爱画画,也爱游泳。 (2)夏天,田里的菜花金灿灿的,燕麦泛着油油的绿光。 2、用在两个句法成分之间。 例如:路过的许多人,被一个六七岁的男孩儿深深地感动了,没想到这个弱小的肩膀却背得动一百多斤的残疾父亲。(主谓之间,主语较长) 二、在句子中出现“啊、呀”这些语气词的时候,要用逗号。 例如:公园里花开的真美啊! 有牡丹呀,芍药呀,月季呀……这里例举了并列的词语,由于句子中出现了“呀”这个感叹词,不能用顿号,需要用逗号。 三、表示序词(首先第一等词)后面用逗号。 例如:今天我们学习《丑小鸭》。首先,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 四、用在独立语的前面或后面,或前后都用。 例如:(1)这鸟儿的叫声多清脆,你听。 (2)改革开放的那一年,即1979年,很多人下海经商。 五、用在较长的并列短语之间。 例如:一群鸟在天空飞,一会变成人字型,一会变成十字型……

六、用在特殊句式。 例如:(1)真棒,你们!(倒装的主语、谓语之间) (2)番茄的颜色有很多种,红的,黄的,粉的。(倒装的定语和中 心语之间) (3)许多外国朋友来到桂林游览,从伦敦,从纽约,从巴黎,从世界各地。(倒装的状语之前) 此外,同学们还需要注意,逗号不能用在句首,也不能放在每行的第一列。

逗号的用法

逗号的用法 逗号表示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使用逗号的时候较多,相对来说,逗号的用法也比较复杂。可以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 1. 较长的主语后面,或虽不长但有必要强调的主语后面,或带着语气词的主语后面,常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因亏损严重,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柳州铁路工程建筑公司,日前被柳州铁路法院宣告破产。”“升学,是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家长都不敢小视的问题。”“她呀,已经毕业好几年了。” 2. 如果宾语较长,特别是当宾语是主谓短语时,动词和宾语之间常用逗号。例如:“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部出在联营柜台上。” 3. 全句开头的状语后面,一般要用逗号表示停顿;主语后谓语前的状语,如果较长,需要停顿,后面也用逗号。例如:“八五期间,我市增加了对能源工业的投入,推动了能源工业的技术进步。”“大型电视系列剧《东周列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加深了观众对这段历史的了解。” 4. 称呼语、插入语等特殊成分同句子中一般成分之间,常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没事,老王,您就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对这种人,毫无疑问,我们只能诉诸法律。”“童年的往事,无论是苦涩的,还是充满欢乐的,都是永远值得回忆的。” “老王”是称呼语,“毫无疑问”“无论是苦涩的,还是充满欢乐的”都是插入成分,后面都用了逗号。 5. 句子成分不在通常位置上的时候,这个成分后面一般要用逗号。例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挺好看的,他画的。”谓语动词“起来”因放在主语之前,补语“挺好看的”因放在主语和动词之前,所以后面都用了逗号,表示两部分之间有一个停顿。 6. 并列的短语如果较长或者有两层的并列关系,第二层已经用了顿号,第一层就要用逗号,以体现出层次性。例如:“影片散文式的结构,如诗如画的景色,简洁、纯朴的对白,以及那深长的、带着淡淡忧伤的笛声,都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7. 表示序次的词语如“首先、第一、其次、最后”等之后,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首先,要加快开发、引进适合本地生产的蔬菜新品种,搞好加工。第二,要搞好产销衔接工作。第三,……” 8.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例如:“恒星有各种各样,但全都是发光发热的气球体。”“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9. 关联词语如“所以、可是、然而、否则、那么”等后面所引领的分句如果较长,这些关联词语后面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民族文化素质中的‘文化’,当然包括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书本知识的多少,但是,从实践角度看,这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而且不能说是根本的方面。”“化石为人们认识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重要的证据。然而,化石在证明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是相对的,它为人们认识地球上生物不断进化发展所起的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2007-05-18 摘自《实用语文规范知识小词典》,语文出版社 1999年1月第1版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常见的标点符号正确使用方法介绍(11种标点) (一)顿号 1、用于并列的词或短语之间。 例1:中国共产党是光荣、伟大、正确的党。 例2:周恩来是民族英雄、党的领袖、开国元勋、人民公仆、世界伟人。 2、数字相连表概数,中间不用顿号。 例3:我刚要跨过大门,被一个十二三岁的女孩子捉住了。七八个人/三四个月/三、四月份/三五之夜/年方二八/三八妇女节/诗的三、四联/退居二、三线的老同志 3、集合词语不用顿号。 例4:别不分青红皂白,见人就埋怨。工农业/指战员/科学技术/调查研究/教职员工/男女老少/父母/师生 4、顿号与连词不能同时使用。 例5:孩子们给在地里劳动的父母送来了开水、地瓜和煎饼。所谓同时使用是指用于一处,起相同作用。例如:开水、地瓜、和煎饼。5、并列成分后带有语气词不用顿号。 例6:这里的山啊,水啊,树啊,草啊,都是我从小就很熟悉的。6、并列成分出现不同层次,大并列用逗号,小并列用顿号。 例7:过去、现在、未来,上下、左右,中国、外国,都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 7、并列的主语、宾语根据并列成分短长选用顿号或逗号。

例2:(略) 例8:他是我们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袖,中华人民国的开国元勋。例9: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鲜艳的山花,使年轻人深深地醉了。并列的主语、宾语被同一修饰语修饰时一般用顿号。 8、并列的定语、状语间一般用顿号。 例10:年仅三十岁、无儿无女、重病在身的老王,是个老红军。 例11:他也跟着大摇大摆、若无其事地走进会场。后置的并列定语间用逗号。/并列的介宾短语作状语,之间一般用逗号。 9、并列的谓语、补语间一般用逗号。 例12:我走后,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例13:这个故事讲得真实,感人。共带一个宾语的并列谓语间用顿号。/并列补语不需要强调时,之间用顿号。标题中的并列一般用空格或连词表示而不用顿号。/复指造成的并列成分间一般用逗号。(二)逗号 1、不要在不该停顿时用逗号。 例14: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使句子支离破碎。 2、该用句号作结时不要用成逗号。 例15:中国领导人决心防止“非典”的再次爆发,卫生部长吴仪表示愿意改革中国的卫生保健体系,这给国际卫生官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样会使文章一逗到底。这是作文书写中的常见毛病。 3、逗号不要和顿号、分号、冒号混淆。 例2/6/7/8/9/10/11/12/13/16/17/18/22/26/28:(略)详见顿号、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答案详解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答案详解 1.答案C【解析】A前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后一个问号改为句号.因为全句为陈述语气.B后引号里的句号去掉,因为引用部分是句子的成分.D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引号里面,因为两个引号里的话都是一个人说的,是独立引用. 2.答案C【解析】该题重点考查标点符号的使用.能力层级为D级. 这道题是今年新加考点,体现了紧扣考纲.A项"表示"后逗号应改为冒号,"任务"后逗号应改为冒号或破折号;B项"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D项最后的" "错误,应改为".",整个句子是陈述语气. 3.答案A【解析】B项中的"秦山第二核电厂"前面加"——",去掉引号.C项"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的扩大,人口的猛增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中间的逗号改为顿号.D项中的冒号去掉. 4.答案D 【解析】A项"《雅思(IELTS)考试》" 和《博思BULATS考试》,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B项,全部顿号改为逗号,问号前一个改为逗号,后一个改为句号,因为都是陈述语气.C项"《幸运52》" 不是书名,将书名号改为双引号,冒号去掉. 5.答案A【解析】A项没有错误,该句由两个句子组成,一是总体介绍凤凰电视台的情况,一是分别说明"凤凰"一词和台标的组成.分清了层次,该选项不难选出.B项的冒号用错,引号中的内容是作了该句的成分;用了冒号后,该冒号要管到哪里呢 C项的错误是误用了书名号,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推出的是"计划",不能用书名号.D项中的问号用错了,因为问号之前的"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如何"不是一个完整的单句,它作了后面两句的主语,该用句中停顿点号——逗号.该选项中的分号并没用错,这是逗号活用为分号,以强调"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精神风貌"的重要性. 6.答案D【解析】A"好一派万紫千红的灿烂春光"是对前面的总结,它前面的逗号应改为句号或冒号.B把"月考核,季评比,年结算制度"后面的顿号改为"和",把后一个"和"改为"以及",使层次清晰.C全句为陈述语气,将句末的问号改为句号. 7.答案C【解析】A将两个逗号都改为问号.因为它们是三个问,不是选择问.B去掉破折号.D 前一句改为"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小祖宗 "这是主谓倒装句,问号应放在句末. 8.答案D【解析】A冒号改为逗号;B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C引号中的句号移到引号外面. 9.答案D【解析】A省略号和等不能连用,去掉省略号.B一逗到底,层次不清.全句可改为:打陀螺讲求技巧: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C两个问号改为句号."四书"加书名号. 10.答案D【解析】括号位置不当. 11.答案C【解析】整个句子是间接引用,①以后的文字,不是直接反映的内容,后面不宜用冒号,此处应用逗号,"人情风正在污染人们的心灵"已是一句完整的话,应用句号."金钱"句与"礼品"句是并列关系,④处宜用分号. 12.答案D【解析】前三项没有错误.D项中的"训斥我"后的分号应该改为逗号,前后引号内的话都是"妈妈"一个人说的. 13. [解析]本题考查的主要是逗号,问号的使用.前两项逗号使用很正确,因为"说"后面的文字不是直接引用.C项用了两个问号也是正确的,因为不是选择.D项错在用问号上,这句话不含疑问的意思,是陈述句. 答案:D 14. [解析]本题考查顿号和逗号的用法.A B两项中间不应加顿号,因为是概数连用.D项不需要加顿号,现在新规定在两个引号或两个

论文写作中常见标点符号用法40问.

论文写作中常见标点符号用法40问 1.小圆点儿的句号(.)与小圆圈的句号(。)有什么不同? 小圆点的句号与小圆圈的句号都能用来表示陈述句末尾的停顿。但小圆圈的句号是句号的基本形式, 小圆点的句号只是句号的补充形式。小圆点的句号主要用在科技文献及外语文献中,以避免句号同字母o 及数字0相混。 2.“但是”之前可否用句号? 用于“虽然……但是……”“只管……但是……”两种句式中的时候,“但是”之前不能用句号。其他 情况下,可以用句号,也可以不用句号,视具体情况而定。例如: (1)1911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废除了封建帝制,创立了中华民国。但是,中国人民反对 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历史任务还没有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2)文化大革命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历史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总要总结,但是不必匆忙去做。(邓 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3.选择问句怎样用问号? 一般的情况是,选择项之间用逗号,问号用在最后一个选择项之后。例如:(1)是那个年代更适合我们,还是我们在那个年龄上更快乐?(《为卡尔文疯狂》第44页,百花文 艺出版社2000年) 如果选择项比较短,选择项之间的停顿也比较短甚至没有停顿,选择项之间也可以不用逗号,只在句 末用问号。例如: (1)你是走还是留? (2)他是小王的哥哥还是弟弟? 如果要强调每个选择项的独立性,可以在每个选择项后都用问号,这时这几个选择项构成一个句群。 例如: (1)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鲁迅《狂人日记》) 4.用问号应该注意什么? 第一,有疑问词的句子不一定都用问号。疑问词也可以用在非疑问句中,所以不能单凭有无疑问词来

英文“逗号(comma)”用法

外教一对一https://www.doczj.com/doc/6718282972.html, 英文“逗号(comma)”用法 1. 从句什么时候用逗号,什么时候不用逗号? 简单来说,主句是重点信息,从句是补充信息。英语在句子结构上也要突出重点:当主句在句首的时候,从句前不加逗号;当从句在句首,为了突出重点,需要加入逗号突出主句。 I will visit the Tower if I go to Beijing. 重点在句首,if前就不必加逗号。If I go to Beijing, I will visit the Tower. 从句在句首,为了刻意强调重点,主句用逗号隔开。 再比如: A car might crash into his house if he were to build it on Interstate-40. if he were to build it on Interstate-40, A car might crash into his house. 2. 虚拟语气的倒装 如果你稍稍了解虚拟语气的知识,那么你应该明白一条规则:在 if 引导的虚拟语气中,可以省略掉if,将were / should/ had 提前。 所以在美国中学生必读的一本小说《To Kill a Mockingbird》中,有这样一句话: He would probably poured it into his milk glass had I not asked what the sam hill he was doing. 我现在直接告诉你这句话是一句虚拟语气,那么按照我们这条规则,上面的话就是倒装,而原本的句子应该是: He would probably poured it into his milk glass if I had not asked what the sam hill he was doing. 是不是句子一下子就变成了我们喜闻乐见的if从句,一下子就清晰了起来有木有? 而且,根据第一部分的理论,这里的 if 从句前没有必要加逗号。而且即在这句话的倒装形式里,也没有加逗号啊! 再来看题目中的句子, Violet might have won the competition to be Willy Wonka's successor, had she not eaten the inflatable gum and turned into a giant blueberry. 我还是直接告诉你这依然是一个虚拟语气,如果还原一下,把 if 加进去,变成了: Violet might have won the competition to be Willy Wonka's successor, if she had not eaten the inflatable gum and turned into a giant blueberry. 咦,为什么 if 放在后面也有一个逗号呢?

英语里逗号的使用规则

COMMA (逗号) 1. In a Series –Place a comma between three or more items connected by a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 (在一系列——三个或三个以上项目之间放置一个逗号由并列连接词连接) Caution: Do not place commas between two items separated by and or between three items separated from one another by ands. (警告:两个项目之间不加逗号隔开或由and三个项目之间彼此分开) Incorrect(错误的): Correct: Remember to place a comma before the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 joining the last two elements of the series. Otherwise, the intended meaning of the sentence may not be clear. (记得把逗号并列连接词前加入的最后两个元素系列。否则,句子的含义可能不清楚。)Confusing:

Confusing: 2. Between Coordinate Adjectives –Place commas between equal adjectives with no coordinating conjunction between them. (之间协调的形容词——与不平等的形容词之间加逗号协调它们之间的结合。) Example:

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用法

逗号-顿号-分号-句号的用法

逗号的用法 一、用于需要分隔的主语和谓语之间 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用逗号。但主语和谓语如果比较长,需要加逗号以表示说话时中间有停顿,也便于阅读时分清句法结构。例如:(1)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的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生活。(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2)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叶圣陶《苏州园林》) 关于逗号用法的例句中的着重号均为本书引用时所加。例(l)的主语较长,其后有停顿。例(2)的谓语较长,而且是主谓结构充当谓语,前面不加逗号,与全句的主语的界限不易分清。 有些句子虽短,在主语和谓语的界限不清楚时也需要加逗号分隔,这种情况常见于古籍。例如《老子》第一章的一个句子有三种标点法: (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本句由两个分句组成,从换气的需要来说,中间

加一个逗号表示停顿一次就够了,如例(3)。但在这样分出来的两个分句中,主语和谓语和界限是不清楚的,所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需要加逗号表示语法上的停顿。由于对原意的理解不同,例(4)和(5)对主语和谓语的界限的划分也不同。 句子不论长短,在主语需要强调时,其后加逗号同谓语分隔。例如: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况《劝学》) (7)她,教了三十年的书,绝不能看着一个人才被埋没。(李心田《永不忘记》) 二、用于带语气词的主语之后 主语后边如果带有“啊”“呢”“呐”“么”“嘛”“吧”等语气词,说话时有停顿,用逗号表示。例如: (1)祖国的海洋啊,多少人为你歌唱,多少人为你奔忙!(童裳亮《海洋与生命》) (2)他呢,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把头深深地埋进校样中。(金平《老校对员》) 三、用于需要与动词分隔的长宾语之前 动词和宾语的联系比较紧密,中间一般不必加逗号。有一类提示性动词(如:表示、指出、声明、

逗号 顿号 分号 句号地用法

逗号的用法 一、用于需要分隔的主语和谓语之间 主语和谓语之间一般不用逗号。但主语和谓语如果比较长,需要加逗号以表示说话时中间有停顿,也便于阅读时分清句法结构。例如: (1)母亲沉痛的三言两语的诉说以及我亲眼见到的许多不平的事实,启发了我幼年时期反抗压迫追求光明的思想,使我决心寻找新生活。(朱德《回忆我的母亲》) (2)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工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叶圣陶《苏州园林》) 关于逗号用法的例句中的着重号均为本书引用时所加。例(l)的主语较长,其后有停顿。例(2)的谓语较长,而且是主谓结构充当谓语,前面不加逗号,与全句的主语的界限不易分清。有些句子虽短,在主语和谓语的界限不清楚时也需要加逗号分隔,这种情况常见于古籍。例如《老子》第一章的一个句子有三种标点法: (3)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4)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5)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本句由两个分句组成,从换气的需要来说,中间加一个逗号表示停顿一次就够了,如例(3)。但在这样分出来的两个分句中,主语和谓语和界限是不清楚的,所以在主语和谓语之间需要加逗号表示语法上的停顿。由于对原意的理解不同,例(4)和(5)对主语和谓语的界限的划分也不同。 句子不论长短,在主语需要强调时,其后加逗号同谓语分隔。例如: (6)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荀况《劝学》) (7)她,教了三十年的书,绝不能看着一个人才被埋没。(李心田《永不忘记》)

二、用于带语气词的主语之后 主语后边如果带有“啊”“呢”“呐”“么”“嘛”“吧”等语气词,说话时有停顿,用逗号表示。例如: (1)祖国的海洋啊,多少人为你歌唱,多少人为你奔忙!(童裳亮《海洋与生命》) (2)他呢,很乐意地、全神贯注地把头深深地埋进校样中。(金平《老校对员》) 三、用于需要与动词分隔的长宾语之前 动词和宾语的联系比较紧密,中间一般不必加逗号。有一类提示性动词(如:表示、指出、声明、反映、报道、认为、觉得、相信、发现、看到、听说、知道、建议),宾语往往较长,在动词和宾语之间有停顿时加逗号表示。例如: (1)有的考古工作者认为,南方古猿是生存在第三纪之末与第四纪之初。(李四光《人类的出现》) (2)考古学表明,鲸鱼也曾登过陆,终因躯体庞大沉重,还是回归大海去了。(徐世廷《生物几何学》) 例(l)的宾语是单句形式,例(2)的宾语是复句形式,都比较长,前面加逗号表示停顿,帮助分清句法结构。如果为了强调提起下文,逗号可改用冒号。如果宾语是名词性短语,前面不能用逗号,比较: (3)他认识到,他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4)他认识到他所犯错误的严重性。 例(3)的宾语是谓语短语(句子形式),有相对的独立性,前面可以加逗号。例(4)的宾语是名词性短语,在句中没有独立性,前面不能加逗号。 四、用于前置的谓语之后 (1) “怎么了,你?”(孙犁《荷花淀》)

逗号的用法

逗号的用法 一、句中的并列成分或并列分句之间可以用逗号。 1.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是济南的三大名胜,现在单讲趵突泉。 二、介绍时间、地点、目的、条件的词、短语或句子之后可以用逗号。 2. 1948年5月25日,攻城的大炮震撼着整个隆化城,解放隆化的战斗打响了。 3.在操场上,到处都是学生。4.为了不让妈妈伤心,我一直在努力学习。5.你一使劲儿,就能上去。 三、有些动词,在句中所涉及的对象较长时,动词与对象之间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6.我们清楚地记得,那是1952年的春天,金达莱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您知道我们缺少蔬菜,就挎着篮子上山挖野菜。 四、在带有关联词语的句子中,各个小句子之间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 7.如果明天下雨,秋游就改期举行。 五、关联词语后用逗号表示停顿,强调、突出这个关联词所起的作用。 8.千山一碧,万古长青,恰好与广厦、良材联系在一起。所以,兴安岭越看越可爱!六、被描述的对象与描述语之间,必要时可以加逗号。 9.这座狮子多得数不清的桥,建于1189年。 七、用于突出、强调,像突出某种事物、某个人等。10.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八、几个连续的动作之间,可以使用逗号。 11.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往很远的地方走去。 九、呼语之后用逗号,使呼语与后文有一定的间隔。 22.“老同志,我的体力比你强多了,你快骑上走吧。” 十、倒装句,用逗号与前文隔开。13.“听见没有,警卫员?……” 十一、提示性的语词后边用逗号,以引起读者对提示内容的注意。 14.“注意,抽着烟和群众说话是不礼貌的。……” 十二、文章的题目中,需要停顿的地方可以加逗号。15.一要真实,二要具体 十三、有些序次语后加逗号。 16.第一,需要很长的时间;第二,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第三,海水把森林淹没。第四,松脂球掩埋在泥沙下面,成了化石。 十四、句中出现的重复词语之间用逗号。 17.猎狗愣住了,它可能没料到老麻雀会有这么大的勇气,慢慢地,慢慢地向后退。 十五、语气不重的感叹词或象声词之后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18.啊,多么乖巧的小象!十六、句中插入的解释性、补充性语言前后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 19.“福利厂”,原来,他是个聋哑人。

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

标点符号使用注意事项

标点符号误用集锦(详版) 顿号是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表示句子内部最小停顿的符号。在句子里,一个顿号相当于一个连词,停顿时间比逗号短。如果对顿号特点理解不清,就会造成“顿”冠“逗”戴。 1.约(概)数间误用顿号 小河对岸三、四里外是浅山,好似细浪微波,线条柔和……(95年) [点拨]这儿“三、四”是两个相临的约(概)数,不应有顿号。 2.并列数字之间缺顿号 这项任务由三四班共同完成。 [点拨]由“共同”可知“三四”并非一个班。不能缺顿号。 3.集合词语间误用顿号 “高招”期间,有关部门一定要把好大专院、校的收费关。 [点拨]“大专院校”是集合词语,已约定俗成,不能断开。另如,“工农兵”“生动感人”“中小学生”“公检法三家”等。 4.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误用顿号(顿号、逗号的停顿分不清) 艺术节期间还举办了形式多样的文艺评论活动、内容独特的文物、美术、摄影展览,以及大规模的经贸活动。 [点拨]举办的活动内容共三大类,第一大类“文艺评论活动”,第二大类“文物、美术、摄影展览”,第三大类“经贸活动”,三大类之间用逗号断开,第二大类中又有三小类,小类之间用顿号断开。解这类题一定要分清大类、小类的层次。这样不分顿号和逗号的使用造成内容层次的混乱。又如: ⑴来这儿参加冬令营的有湖南、湖北的中学生、广西、云南的大学生。 ⑵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特殊资源。由于一些国家正面临水资源危机,这些国家的农业、工业、人民的生活、健康都受到威胁。(2005年绵阳卷) ⑶这次会议对玉米、小麦、油料、和棉花的收购任务,做了重新安排,大家都很满意。 [点拨]⑴“中学生、广西”中的顿号应改为逗号。⑵中“农业、工业”是一个层次,和“人民的生活、健康”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两级并列成分中不要都用顿号,应将“工业”后的顿号改为逗号。⑶顿号用在并列词语之间表停顿,这是不错的,但却有两处不妥。玉米、小麦是一类,与“油料”之间的停顿应当用逗号;“油料”后边的顿号应删掉,因为已用了连词“和”。 5.分句之间误用顿号 今年春季,这个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97年) [点拨]此句中的“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不是句子内部的成分并列,而是三个主谓句的并列,应该用逗号。动宾短语并列时同此,如“他常来这里下棋、品茶、听书”也错。 6.语气词后误用顿号

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常用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一、顿号: 表示句中较短的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一般为词语的并列,合起来做同一成分,句子间并列不能用顿号。顿号一般表并列,考试大多考查层次关系。 作者描写了飞瀑、祠庙、翠松、古松、洞天和云海。 注意: 1. 表概数的地方不能用顿号,但表确数的地方必须有顿号。 他三十六七岁距这里二三里 这个小孩有四五岁 今天做值日的是四、五组 2. 太短的并列成份间(尤其是一约定俗成的词语,无须停顿也不会产生歧义,可不用顿号。如:中小学生省市领导城乡交流工农兵调查研究 中小学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中”、“小”是极短的并列关系,仅凭读音自然停顿便可区别,故不用顿号。“德”等五个方面看似极短,但是“德育”等得缩略,应用顿号。) 3. 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连词前不再用顿号。(顿号不能和“和”“或”同用) 我国科学、文化、艺术、卫生、教育和新闻出版业有了很大发展。 ……有自己的教学楼、图书馆、教学设备及教师队伍。 4. 较长的并列成份间可不用顿号而有逗号。 这翻滚的麦浪,这清清的河水,这大雁的歌唱,使年轻人深深陶醉了。 5. 并列作谓语、作补语时,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萝卜切得纤细,均匀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生动。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6. 并列成份间已有问号和叹号,不应再用顿号,也不用其它点号。 这时课堂里响起了“向孔繁森学习!”“向孔繁森致敬!”的口号。 7. 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要用逗号。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8.并列词语之间带有“啊”、“哇”、“啦”、“呀”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之间用逗号,不用顿号。 例如:妈妈经常给我讲她的纺线啊,织布啊,做军鞋啊。 八月的大街上摆满了水果摊,甜瓜啊,西瓜啊,苹果啊,葡萄啊…… 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菊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等好多花。 9.同一层次的并列,前几个之间点顿号,后两个之间一般用“和”,顺序不能变。 如:A、B、C和D 这里有桃树、梨树和杏树。 10.互相包含的内容之间不能用顿号,也不能用逗号。 如:这次受到沙尘暴袭击的共三省五十六个县(市)。 11、并列的短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 例如:我们班里不光有“赖宁”,有“雷锋”,还有“张海迪”呢! 资产阶级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12、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逗号、顿号、分号的用法

逗号、顿号、分号的用法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小学各学段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和习作的学习,都离不开标点符号。《标点符号用法》列出的常用标点符号有16种,分为标号和点号两大类。标号有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9种,点号有句号、问号、感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7种。标号表示书面语言中词语的性质和作用,正确使用标号,可以使意思更加明确,语言更加精炼。点号表示句子的不同语气和不同长短的停顿。 教育部颁发的几部小学语文教学点大纲都提出,小学生要会用10种标点符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冒号、引号、顿号、分号、省略号、书名号。这可以作为小学阶段标点符号教学的基本依据。 常用的标点符号可以分为句内标点和句末标点。句末标点有句号、问号、叹号,表示一个完整意思的结束,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句内标点有逗号、顿号、分号,主要表示一句话内部的不同停顿。逗号表示一句话的停顿;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者短语之间的停顿;分号表示复句里并列的分句之间的停顿。 在点号中,逗号使用最频繁。一句话中凡不适合用顿号、分号、冒号的,都可以用逗号。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一是表示分句之间的停顿。例如,“蚂蚁搬家真有趣,我都看入迷了。”二是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停顿。如,“太阳,渐渐地落山了。夜,慢慢地降临了。”三是表示句子内部成分的停顿。例如,“我们读一篇文章,应该分辨哪些是主要内容,哪些是次要内容。” 顿号表示句中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的停顿。例如,“菜园里大丰收,遍地都是黄瓜、丝瓜、长豆和青菜。”但并不是所有并列成分都需要用顿号,一些结合紧密,经常使用的并列词语不必用顿号隔开,如“东南西北”“诚实守信”“师生员工”等。 分号用在复句内表示并列分句的停顿。例如,“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使用分句时要注意,分号只能用在句号内,分号内不能用句号。

逗号的用法

逗号(,)的用法 逗号有下面用法: 用在由并列连词连接的两个平行词句之间,连词可说出,也可省略:1.a.用在平行的词之间: A good house,a good car,a good wife are what he wants. I can read light,serious,amusing,or profound works of English authors.Do you see that tall,big,husky fellow? Butterflies flew before,behind and above the huts. He is honest,but silly. I like this,rather than that. 但:He is an English grammar teacher.It is a diamond wedding party.It is a Chinese New Year celebration. b.注意写法: Music,painting,and poetry are all interesting to him.(美国英语中and 前多加逗号) Music,painting and poetry are….(正确,英国多这样写。) Music,painting,and poetry,are….(不好) c.逗号可由and,or,nor代替: Music and painting and poetry are… Neither music nor painting nor poetry is… d.逗号须用在etc.,and so on,and the like的前面和后面:Music,painting,poetry,etc.(or and so on,and the like),are….e.逗号须用在重复的词前: What I need is money,money,money. Long,Long ago and far,far,far away there was a king. 2.用在平行的短语之间: You can meet him at church,at school,or on the street. I went to talk with him,to return the book,but not to see his sister.

中文逗号的用法 中文逗号分隔的用法

中文逗号的用法中文逗号分隔的用法 逗号是文章中常用的标点符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一般性停顿间隔,也是使用频率最高的标点符号。中文逗号的用法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编整理中文逗号的用法,欢迎阅读 中文逗号表停顿的用法 较长的主语后面,或虽不长但有必要强调的主语后面,或带着语气词的主语后面,常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因亏损严重,无力清偿到期债务的柳州铁路工程建筑公司,日前被柳州铁路法院宣告破产。升学,是几乎所有的教师和家长都不敢小视的问题。她呀,已经毕业好几年了。 中文逗号表称呼的用法 称呼语、插入语等特殊成分同句子中一般成分之间,常用逗号表示停顿。例如:没事,老王,您就别说这些见外的话了。对这种人,毫无疑问,我们只能诉诸法律。童年的往事,无论是苦涩的,还是充满欢乐的,都是永远值得回忆的。 老王是称呼语,毫无疑问无论是苦涩的,还是充满欢乐的都是插入成分,后面都用了逗号。 中文逗号表句子成分不在通常位置上的用法 这个成分后面一般要用逗号 例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挺好看的,他画的。谓语动词起来因放在主语之前,补语挺好看的因放在主语和动词之前,所以后面都用了逗号,表示两部分之间有一个停顿。 所以、可是、然而、否则、那么等后面所引领的分句如果较长

这些关联词语后面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 例如:民族文化素质中的‘文化’,当然包括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书本知识的多少,但是,从实践角度看,这仅仅是问题的一方面,而且不能说是根本的方面。化石为人们认识生物进化提供了直接的、重要的证据。然而,化石在证明生物进化中的作用是相对的,它为人们认识地球上生物不断进化发展所起的作用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 例如:恒星有各种各样,但全都是发光发热的气球体。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如果我们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表示序次的词语如首先、第一、其次、最后等之后,可以用逗号表示停顿 例如:首先,要加快开发、引进适合本地生产的蔬菜新品种,搞好加工。第二,要搞好产销衔接工作。第三, 并列的短语如果较长或者有两层的并列关系,第二层已经用了顿号,第一层就要用逗号,以体现出层次性。 例如:影片散文式的结构,如诗如画的景色,简洁、纯朴的对白,以及那深长的、带着淡淡忧伤的笛声,都深深地打动了观众的心。 句子成分不在通常位置上的时候,这个成分后面一般要用逗号 例如: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挺好看的,他画的。谓语动词起来因放在主语之前,补语挺好看的因放在主语和动词之前,所以后面都用了逗号,表示两部分之间有一个停顿。 如果宾语较长,特别是当宾语是主谓短语时,动词和宾语之间常用逗号 例如:值得注意的是,这次检查发现的问题全部出在联营柜台上。

逗号的用法汇总集合

逗号的用法汇总集合 乱用标点或漏用标点,是同学们日常写作中常犯的错误。一方面是因为大家对标点不够重视,认为不就是一个“点”吗?有什么大不了。一方面也是因为没有专门学习过标点的用法。 今天我们详细讲解下逗号的用法,希望大家对功能强大的逗号多一点了解,以后写作多一点真诚,少一点随意。 废话不多说,先上一句看起来像被雷劈过的句子 What we today call American folk art was, indeed, art of, by, and for ordinary, everyday 'folks' who, with increasing prosperity and leisure, created a market for art of all kinds, and especially for portraits. 你内心的mmp我已经清楚地听到了。等我们把用法都讲过一遍,你就知道这里面的每一个逗号都有什么用,以及这句话到底什么意思。 逗号的六种用法 1. 分隔连续并列的各项 3个或以上列举 The street vendor sold watches, necklaces, bracelets, and earrings. The pitcher adjusted his cap, pawed the ground, and peered over his shoulder. The exercise instructor told us to inhale, exhale, and relax. 2个并列列举用and就可以了,不用逗号 Chen Speaks Mandarin and Cantonese. 两个描述型的词(descriptive word)并列时,逗号的使用要根据语义。 Joe peered into the hot, still-smoking engine. “热的”,“还在冒烟”的引擎 如果并列的两个描述型词语之间加上and听起来很自然(natural),例如hot and still-smoking 既热又还在冒烟的,两者的并列很自然,就可以用and隔开。 但是 Tony wore a pale green tuxedo. 这个句子里pale浅色和green绿色如果中间加“and”就听起来很不自然,所以就不要加逗号。 The warm blankets comforted us as we heard the cold north wind blow through the pines. 这个句子里"cold and north" “既冷又朝北的窗子”听起来就很奇怪,所以就不要用逗号隔开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