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延伸设计方案1
- 格式:doc
- 大小:715.50 KB
- 文档页数:21
前言一、项目名称、隶属关系及所在位置1、项目名称:陕西××有限公司矿井二水平北翼开拓方案。
2、隶属关系:××隶属于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性质为股份制企业。
3、所在位置:××位于陕西省西安市星县县城西北约15km处,行政区划属星县东于镇管辖。
二、矿井建设概况陕西××有限公司(以下称“××”)系依据2012年10月17日,陕西省国土资源厅为该矿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井田面积4517km2,生产规模90万吨/年,批准开采03号—9号煤层,有效期自2012年10月17日至2032年10月17日。
2014年12月1日,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为该矿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证号:(晋)MK安许证字〔2014〕GC076,开采4号、5号煤层,许可能力90万吨/年,有效期自2014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30日。
2010年9月陕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0〕1042号文及2010年10月陕西煤矿安全监察局以晋煤监安〔2010〕526号文分别对陕西××有限公司矿井兼并重组整合初步设计及初步设计安全专篇予以批复。
同年10月陕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0〕1347号文件《关于陕西××有限公司兼并重组整合项目开工建设的批复》同意矿井正式开工建设。
经过4年建设陕西××有限公司于2014年10月,由陕西省煤炭工业厅以晋煤办基发〔2014〕1229号关于陕西××有限公司90万吨/年矿井兼并重组整合项目竣工验收的批复。
陕西××有限公司至此由新建矿井转入到生产矿井。
三、设计任务和主要设计内容本次设计主要内容为,矿井二水平8、9号煤层北翼开拓方案。
本方案只作为矿井8、9号煤层瓦斯涌出量鉴定及瓦斯抽采做前期准备工作,矿方不得用于其它用途。
神华集团乌达矿业公司五虎山煤矿9#、10#、12#煤层开拓延伸设计前言乌达矿业公司五虎山煤矿是国家六十年代投资建设的年设计能力150万吨的大型矿井。
该矿井1970简易投产,1983年达产,1990年产量曾突破200万吨。
三十年来,五虎山矿共生产煤炭2316.1万吨。
2000年五虎山矿进行技术改造,技改后的矿井主采4#、7#煤层,主产品是低硫精煤、电煤。
截止2003年6月,技改后圈定的4#、7#煤层可采储量约为365.4万吨,按年产150万吨计,只能维持二年多,矿井接续紧张。
五虎山矿井开拓延伸涉及的煤层是9#、10#、12#。
根据乌达矿区煤层分布及开采状况看,苏海图矿主采12#、13#、15#煤层,已没有9#、10#煤层,黄白茨矿现主采9#煤层,但储量有限,只能开采2年,五虎山矿井9#、10#煤层可采储量约1837.3万吨。
9#、10#煤层虽然属高硫煤,但灰分低,发热量高,经市场调研,高硫煤市场前景是明朗的,具有开采价值。
本次矿井开拓延伸方案主要设计开采9#、10#、12#煤层,其中先期开采9#、10#煤层,后期开采12#煤层,矿井设计能力可提升至240万吨/年。
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地理位置、交通五虎山煤矿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海市境内,为贺兰山北部煤田乌达矿区的一部分。
包兰铁路、110国道从乌达矿区东侧通过。
矿区铁路专用线在包兰铁路的乌海西站接轨。
区内有乌达通至巴音浩特和吉兰泰等地区的主要公路。
第二节地质概况五虎山矿井范围拐点坐标:1:X=4376543 Y=36384241;2:X=4376553 Y=36380481;3:X=4376296 Y=36380464;4:X=4374958 Y=36381152;5:X=4374110 Y=36381610;6:X=4372800 Y=36382371;7:X=4372800 Y=36383131;8:X=4371973 Y=36383446;9:X=4372303 Y=36383601;10:X=4372303 Y=36383921;11:X=4372813 Y=36383981;12:X=4372953 Y=36384101;13:X=4375453 Y=36384491;14:X=4376553 Y=36384241;井田走向长4.5KM,倾斜长2.5KM,面积为11.5665平方公里。
煤矿巷道扩宽方案随着煤炭供给侧改革的推进,煤炭产业面临着越来越高的生产要求和技术创新挑战。
煤矿巷道作为煤炭生产的基础设施,对煤炭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然而,在不断扩张的煤炭市场中,煤矿巷道往往成为生产制约的瓶颈,需要进行巷道扩宽才能满足生产需求。
本文将从巷道扩宽的必要性、巷道扩宽方案、巷道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讨论。
巷道扩宽的必要性随着煤炭市场的不断扩张,煤矿巷道往往成为生产制约的瓶颈。
巷道狭窄不仅影响煤炭生产的生产速度,还增加了煤炭运输的风险,甚至会导致煤矿事故的发生,对煤炭产业的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因此,进行巷道扩宽是必要的。
巷道扩宽方案巷道扩宽方案需要根据不同的煤矿实际情况确定。
一般来说,巷道扩宽主要采取以下方案:方案一:使用液压支架液压支架又称顶板支架,是一种用于煤矿采煤工作面支撑的机械设备。
液压支架具有支护能力强、可调节性好、寿命长、安全可靠等优点。
在巷道扩宽中,液压支架可以通过减小煤壁与支架距离的方式增加巷道断面积,从而实现巷道扩宽的目的。
方案二:使用爆破技术巷道扩宽还可以采用爆破技术。
爆破技术可以快速地将煤壁炸碎,从而扩大巷道的断面积。
但是,爆破技术的使用需要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以防止煤矿事故的发生。
方案三:使用机械设备使用机械设备也是巷道扩宽的一种常见技术。
这种技术一般采用大型掘进机或者挖掘机等机械设备,通过挖掘煤壁的方式扩大巷道的断面积。
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巷道扩宽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工期,但同时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
巷道施工注意事项进行巷道扩宽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安全问题巷道扩宽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特别是在使用爆破技术时更为重要。
需要制定完善的安全措施和预案,严格执行煤矿安全生产规定,确保巷道施工过程中的安全。
技术问题不同的巷道扩宽方案涉及到不同的技术问题,需要掌握相应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巧。
成本问题不同的巷道扩宽方案对应不同的成本,需要进行成本分析和预算,以确保巷道扩宽不会对生产经营造成负担。
矿井开拓延伸与技术改造0引言煤矿矿井的开拓延伸是煤矿矿井中最关键的步骤,它直接影响到煤矿矿井开采的整个局面,对煤矿矿井的开采战略部署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从另一方面来讲,煤矿开采的开拓延伸方法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煤矿的建设发展、运营情况、生产环境、生产发展、煤炭资源开发等方面。
而且,随着煤矿采煤技术的不断提高,煤矿企业为了得到持续性的发展,为了能够保证安全生产顺利进行,为了提高煤矿资源的采出率,就必须进一步发展煤矿矿井的开拓延伸技术。
让煤矿企业投入最低的成本却能收获最大的效益。
1 煤矿矿井开拓延伸的方法煤矿矿井的开拓延伸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斜井开拓的延伸方式这种方法既有优点也同时存在缺点,优点:(1)沿着煤层斜井不仅在建井的时候生产可以照样进行,还能对地质材料及时给予补充;(2)斜井井筒的机械设备、井底车场、施工安装技术以及一些工业设施都不复杂,运用起来比较方便;(3)建斜井需要的时间比较短、初期的投入资金比较少、掘进的速度比较快、见效比较快;(4)皮带斜井可以为大型的煤矿提供需要,方便延伸,不会给矿井生产带来大的影响。
缺点:(1)因为斜井的井筒较长,在同等开采深度条件下,所用的管线程度要比较长,要耗费更多的人力财力;(2)用绞车进行提升时,它的提升力比较小,耗电比较大,让提升成本大大增加;(3)斜井穿过厚表土层、流沙层以及含水层时,大大增加了施工难度;(4)把斜井布置在煤层里,受到开采震动的影响,会造成煤柱损失比较大,让井下作业安全得不到保证。
2)立井开拓延伸的方式立井开拓延伸的方式广泛运用于大中型煤矿中。
这种延伸方法井筒比较短,有力于透风,提升速度比较快,而且提升能力比较大,井筒断面比较大,让最大风量得到满足,保证了井下作业的安全。
另外,这种方式还对各种的煤矿地质都适用。
3)综合开拓延伸方式(1)主斜井和副立井互相结合的开拓延伸方式在大型的煤矿中,一般都把胶带斜井当成主井,这种方式在技术和经济上都存在优势,但对副斜井的辅助提升有一定的难度,给井下的通风和排水工作带来了不便,把立井当成副井刚好弥补了这方面的弱点。
井下巷道拓宽工程方案怎么写一、工程背景井下巷道作为煤矿生产的重要通道,其宽窄直接影响着矿井的生产效率和安全性。
随着煤炭产量的增加和采煤技术的进步,井下巷道的拓宽工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结合某煤矿井下巷道拓宽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方案。
二、拓宽工程设计目标1. 提高井下产煤效率和安全性2. 为大型机械设备、运输设备提供通行条件3. 保证井下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转4. 提高通风效果,改善井下工人的工作环境5. 提高井下应急救援的通道通行条件三、拓宽方案的选择1. 传统井下巷道拓宽方案传统井下巷道拓宽方案主要是采用人工爆破方法拆除原有巷道围岩,然后进行支护,最后进行巷道的疏通和修整。
这种方法工程时间较长,而且对巷道的支护材料有一定要求。
2. 机械掘进井下巷道拓宽方案机械掘进井下巷道拓宽是通过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巷道开挖的方式,井下巷道围岩采用机械掘进方法进行破碎和清理,然后进行支护和修整。
这种方法具有工程时间短、效率高的特点。
四、拓宽方案的具体实施1. 巷道洞宽根据实际需要拓宽的巷道洞宽大小,确定机械掘进设备的型号和规格。
根据巷道的围岩情况,选择合适的机械掘进方式。
同时,制定巷道支护的具体方案。
2. 设备和人员安排根据机械掘进设备的具体特点和工作条件,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
保证施工过程中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3. 施工措施施工过程中,要根据巷道的围岩情况进行合理的破碎和清理工作。
同时,根据支护方案进行巷道支护工作。
保证施工进度和质量。
4. 工程验收完成巷道拓宽后,对工程进行验收。
确保巷道的安全性和通行条件符合相关规定。
五、井下巷道拓宽工程的优点与挑战1. 优点(1)工程时间短,效率高。
(2)能够提高井下产煤效率和安全性。
(3)有利于大型机械设备、运输设备通行。
(4)提高通风效果,改善井下工作环境。
(5)提高井下应急救援的通道通行条件。
2. 挑战(1)施工条件复杂,安全风险高。
(2)巷道围岩情况复杂,对支护材料和技术要求高。
描述本矿井各采区、水平布置方式及延伸计划本矿井分为三个采区,分别为采区1、采区2和采区3。
采区1位于矿井的北部,采区2位于矿井的中部,采区3位于矿井的南部。
采区1的水平布置方式为平行布置,即水平巷道与采煤工作面平行进行,形成多个水平巷道与工作面组合。
采区1的延伸计划是在原有的水平巷道基础上继续延伸,开拓新的工作面,以增加煤炭产量。
采区2的水平布置方式为交错布置,即水平巷道与采煤工作面呈交叉状进行布置,形成水平巷道与工作面的垂直交叉。
这种布置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地进行煤炭开采,提高采煤效率。
采区2的延伸计划是在原有水平巷道的基础上继续延伸,同时在交错点开拓新的工作面。
采区3的水平布置方式为扇形布置,即水平巷道与采煤工作面呈扇形进行布置。
采区3的延伸计划是在原有水平巷道的基础上继续延伸,扩大扇形布置的范围,以增加采煤面积和提高煤炭产量。
整个矿井的延伸计划是在各个采区的基础上,继续延伸水平巷道,开辟新的工作面,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煤炭需求。
同时,还计划进行垂直布置,即在已有采区的基础上开凿新的垂直巷道,与水平巷道交叉,形成新的采煤工作面,以提高煤炭的开采效率。
矿山出矿竖井施工方案设计一、竖井位置确定竖井位置的选择需综合考虑地质条件、矿体分布、矿石运输距离及安全因素。
应避开断层、破碎带等不良地质区域,选择岩石坚硬、稳定的区域作为竖井的开挖位置。
同时,要尽量减少矿石的运输距离,提高生产效率。
二、井口设施设计井口设施设计应确保人员进出的安全,同时满足矿石、设备及材料的运输需求。
设计包括井口房、安全门、通风设备、防排水设施等。
井口房应能容纳井口操作人员,并提供必要的避护空间。
安全门应具备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关闭的功能,以保障人员安全。
通风设备应确保井下空气流通,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防排水设施需能有效防止地表水进入井下,保证井下作业环境。
三、井筒直径确定井筒直径的确定应根据矿石产量、运输设备尺寸及安全要求等因素综合考虑。
直径过小会限制运输设备的尺寸和运输能力,直径过大则会增加建设成本和施工难度。
一般情况下,井筒直径应能满足最大运输设备的尺寸要求,并适当考虑未来可能的增产需求。
四、孔口位置确定孔口位置是指竖井与地下矿体的连接点。
孔口位置的选择应考虑到矿石的开采顺序、运输距离、采矿方法等因素。
孔口应尽可能设在矿石储量丰富、开采条件好的区域,以减少矿石的贫化损失。
五、井壁支护设计井壁支护设计是确保竖井稳定性的重要措施。
支护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地质条件、井筒直径、井深等因素综合考虑。
常见的支护方式有喷射混凝土支护、锚杆支护、钢架支护等。
支护材料的选择应满足强度要求,确保支护效果。
六、井下设备设计井下设备设计包括提升设备、排水设备、通风设备等。
提升设备应满足矿石、人员及材料的运输需求,排水设备需能有效排除井下积水,通风设备应确保井下空气流通。
井下设备的选型应根据实际生产需求和安全要求综合考虑。
七、施工材料准备施工材料准备包括井筒开挖所需的炸药、雷管等爆破材料,支护所需的混凝土、锚杆、钢架等材料,以及井下设备所需的电器元件、钢丝绳等。
材料的采购应满足质量要求,并按计划及时进场,确保施工进度。
第一章矿井设计概况第一节井田概况一、井田位置及交通石炭井焦煤分公司位于贺兰山煤田的石炭井矿区,地处贺兰山北段,行政归属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矿区地理坐标:东经106°10′~106°25′,北纬39°04′~39°16′。
由原石炭井二矿和原金贺兰煤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8年7月整合而成,由一号井(前神华宁煤集团金贺兰公司即石炭井一矿)和二号井(石炭井二矿)构成。
矿区交通十分便利,南有与通往平罗、大武口的109、110国道相接的公路,北有直接通往乌达、吉兰泰等地的公路。
矿区铁路支线与平汝支线上的大磴沟站接轨;平汝支线在平罗站与包——兰线相接;矿区铁路支线直达井口的装车站。
二、地形地貌矿区群山环抱、地表岩石裸露,地形起伏较大,是典型的山区地形。
井田地形为丘陵盆地,地势呈北高南低,工业场地地面平均海拔标高为1438.6m。
井田内植被不发育,以稀疏灌木为主,动物稀少,偶有出没,井田内无地表径流。
三、煤田开发状况由于矿区开发历史长,矿井均有各自的开采历史。
现就石炭井焦煤分公司一号井和二号井的生产建设情况分述如下。
1、一号井一号井建井单位是原煤炭工业部第七十九工程处,于1959年一月破土动工,1966年10月1日投入生产,矿井设计能力为0.9Mt/a,设计服务年限62年。
1991年实际核定生产能力0.8Mt/a。
一号井划分为三个水平,一水平+1370m~+1200m,二水平+1200m~+1000m,三水平+1000m~+800m。
该矿井于1978年3月开始二水平延深工程,1986年9月移交生产,一水平已于1990年5月开采结束,二水平一、二阶段均已开采结束,至此上组煤已开采结束。
二水平划分为两个采区,分别为中央采区和南翼采区,由于南翼采区煤层赋存条件相对较差,次一级羽状断层较为发育,煤质灰分偏高(灰分在44%以上),经请示不再开采。
该矿井三水平经2003年对三水平延深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矿井继续延深已无经济效益,经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宁煤集发[2003]208号《关于对石炭井一矿三水平延伸问题的批复》文件批准,不再对三水平进行延深。
矿井开拓延深的几种延深方式苏克军【摘要】[摘要]矿井开拓延深是多水平开拓的生产矿井为生产接替而进行的下一开采水平的井巷布置及工程的实施。
本文主要阐述了矿井开拓延深的特点和矿井开拓延深方案等问题。
【期刊名称】科技风【年(卷),期】2012(000)018【总页数】1【关键词】[关键词]矿井;开拓;延深矿井开拓延深是多水平开拓的生产矿井为生产接替而进行的下一开采水平的井巷布置及工程的实施。
1 矿井开拓延深特征1.1 井巷工程量较大,施工期间较长进行开拓延深的矿井,需要从原水平延深原有的井筒或新开暗井,或从地面增开井筒,在新的开采水平范围内还要开凿井底车场,掘进大巷,准备新的采区、盘区或带区,井巷工程量大,有的接近于新井建设。
施工技术,尤其是延深立井时的施工技术更为复杂,施工期一般在三至五年及其以上。
1.2 可利用已有的生产系统和设备矿井原有水平生产时,已建成一套用于生产系统的井巷工程和设施,新水平开拓延深时能充分加以利用。
这就减少了一部分开拓延深的工程量和费用,缩短施工时间,但这也可能由此给新水平的合理开拓带来某些限制1.3 延深与生产相互干扰新水平的延深工程施工与原水平的正常生产同时进行,相互间必然有一定影响,组织管理工作更为复杂。
所以,要有计划地提前进行开拓延深准备,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进程,做到施工与生产紧密配合。
大部分生产矿井自行组织开拓延深工程的施工,在施工与生产之间的配合上要统筹安排,相互配合。
1.4 能与矿井技术改造或改扩建相结合许多煤矿矿井开采水平的生产积累了一些生产经验,掌握了所采煤层的特点和地质构造状况。
在新水平开拓延探时,需要在原来的生产技术基础上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矿井应在新水平的开拓、巷道布置、采煤方法、生产系统以及设备更新等方面进行技术改造;开采煤层条件好、储量丰富、工作面单产高的矿井,还要进行与开拓延深相结合的矿井改扩建,扩大矿井开采规模。
2 矿井开拓延深方式在矿井设计中,一般矿井开拓延深方案的内容。
煤矿巷道拓宽方案一、背景介绍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之一,而煤矿巷道是矿山开展煤炭采掘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采掘效益的重要评估指标之一。
近年来,我国煤炭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对于矿山的采掘效益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从提高煤炭产量、减少采矿成本、优化资源利用等方面入手,在巷道拓宽方案上下足功夫,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二、巷道拓宽的必要性1. 提高产量巷道拓宽可以扩大矿井的采掘面积,增加煤炭的采掘量。
据统计,巷道拓宽一米可以增加采煤面积约10%,从而提高产量。
此外,拓宽后的巷道能够更好地满足机电设备进出、煤炭的运输需求,加快采煤速度,提高生产效率。
2. 降低成本巷道拓宽可以降低采掘成本。
拓宽后的巷道能够更方便地进行支护,降低支护成本。
同时,巷道拓宽可提高煤炭流通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进一步降低煤炭的成本。
3. 优化资源利用巷道拓宽可以优化资源利用。
拓宽后的巷道可以更好地满足矿山工作需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此外,拓宽后的巷道设施更加完善,给后续的煤炭生产、管理提供了更多的便利。
三、方案设计1. 选择合适的拓宽方式巷道拓宽有不同的方式,需要根据煤矿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常见的拓宽方式有开挖法、套拱法、抹灰法等。
需要考虑巷道盘口、支边、巷道坡度等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拓宽方式。
2. 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巷道拓宽属于煤矿的重要工程之一,需要注意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要求对现有设施进行保护,避免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采用严格的质量管理措施保证施工质量,在拓宽过程中确保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巷道拓宽是一项较大、复杂的工程,需要不断探索、研究更为高效、节能、环保的巷道拓宽技术。
因此,要加强研发、创新,引进先进的拓宽技术,推进技术升级,促进巷道拓宽的高质量发展。
四、总结巷道拓宽是提高矿山采掘效益的重要手段。
在拓宽方案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选择合适的拓宽方式,并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通过巷道拓宽,可以提高煤炭产量、降低采矿成本、优化资源利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煤矿巷道扩宽方案背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煤矿巷道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煤矿资源的逐渐减少,煤矿工程师和煤矿工人开始向深度更深的煤矿巷道进发。
然而,由于矿井地质条件的不同,一些煤矿巷道会出现限制条件,例如巷道宽度不够或者角度过小等等,这将增加采煤难度,降低开采效率。
因此,煤矿巷道扩宽方案是非常重要的。
设计目标我们的设计目标是使巷道容易扩宽而不影响空气流动和支护系统。
我们希望设计出一个简单,高效,成本低的方案,可以应用于大型煤矿项目,同时保证工人的安全。
方案设计我们的方案设计分为两步:1.巷道宽度评估:首先,我们需要评估现有的巷道状况,检查其是否符合我们的扩宽标准。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完成此任务:–将巷道宽度测量出来;–测量每层巷道的高度和宽度;–确定巷道是否包括曲线或其他限制因素。
2.巷道扩宽:一旦我们评估了巷道的大小和状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步骤将其扩大:–确定需要扩宽的巷道长度;–选择一个对地质条件不敏感的方法来扩大巷道,如隧道推进或机械掘进;–规划出支护方案,并根据情况,增加加强措施以确保工人和设备的安全;–检查巷道是否符合扩宽标准,并及时评估扩宽后的巷道是否符合要求。
方案优劣势评估我们的巷道扩宽方案具有以下优势:•通过巷道宽度评估和支护方案,我们可以保障工人和设备在扩宽过程中的安全;•采用不敏感的方法来扩宽巷道,项目成本低,效率高。
同时,该方案还有以下一些劣势:•由于这个过程需要租用掘进设备和人力,造成一定的财务负担;•该方案是针对已有巷道进行扩宽,如果需要开挖新的巷道,则需要使用其他方案进行设计。
结论总体而言,巷道扩宽方案将对矿山的开采生产和安全带来重大影响,并将降低开采成本和提高开采效率。
虽然该方案有一些缺点,但只要在开采前进行精心的规划和评估,可以减轻其缺点的影响,实现巨大的矿井开采价值。
1 井田概况及地质特征1.1井田概况1.1.1交通位置重庆南桐矿业有限公司新田湾煤矿位于四川盆地东南缘万盛区南部的青年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06º49ˊ0"~106º50ˊ45",北纬28º50ˊ45"~28º54ˊ0"。
新田湾煤矿开采南桐煤田南段的青羊寺井田,北起庙顶背斜北端(26号勘探线),南至板辽河(14号勘探线),全长7.1km,上至小煤窑下边界,下至-100m,垂高400m,井田面积矿区面积1.0974km2,新田湾煤矿南接兴隆煤矿,北邻南桐煤矿西翼立槽区域。
新田湾煤矿距重庆市区130 km,矿部距万盛城区约15km,有矿区公路与万盛~兴隆的公路相连,交通较为方便(附图1:交通位置图)。
1.1.2地形地貌及河流新田湾煤矿地处四川赤色盆地与黔北高原接壤地带,区域构造位置属川鄂湘黔隆褶带西缘,山脉延伸与地层走向基本一致,大致南北。
总体地势由南东向西北逐渐降低,地形标高一般在485~840m之间,属中低山地带。
井田内的洗布河发源于井田南部山区,蜿蜒于山间槽谷、凹地,相继入蒲河,并綦江,汇长江,归大海。
1.1.3气象及地震情况新田湾煤矿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温暖湿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具夏秋多雨,冬春多雾的特点。
据万盛区气象站资料,多年平均气温18.4℃,最高气温44.3℃(2006年8月21日),最低气温-0.3℃(1982年12月27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多年平均降雨量1038.50mm,历年最大降雨量1470.20mm(1998年),降雨多集中在每年的5~9月,可占全年降雨量的66.83~72.16%,其中1、2、12月份的降雨量仅占多年平均降雨量的4.23~5.87%。
地震:据重庆市地震办公室鉴定:历史上无强震活动,地震烈度划为6度区。
1.1.4矿区经济情况区内人口主要从事农业,次为矿产开发(以煤炭为主),少数从事商业、运输等。
矿井开拓延深方式与技术措施作者:孙广春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10期[摘要]矿井开拓延深方式主要有原有井筒延深、暗斜(立)、暗斜(立)井结合原有井筒延深、新布置井筒延深等。
本文主要阐述了矿井开拓延深应注意的问题、生产水平过渡时期的技术措施等问题。
[关键词]矿井开拓延深方式措施中图分类号:TD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218-011、矿井开拓延深方式1.1、原有井筒延深原有井筒直接延深适用于以下条件:(1)原有井筒直接延深及新水平井底车场布置不受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影响。
(2)原有井筒断面和提升设备能够满足新水平需要。
(3)原有提升设备不能满足新水平需要,经过论证可更换提升设备。
原有井筒直接延深方式一般在矿井设计、建设阶段就考虑了。
立井直接延深到二水平的矿井占绝大多数,直接延深到三、四水平的较少;主、副斜井直接延深较立井直接延深容易,在设备提升输送能力满足要求时选用较多。
1.2、暗斜(立)由于原有主、副井不能直接延深,通过布置暗斜(立)井开拓下一个开采水平。
采用暗斜井延深是我国矿井开拓延深方案中应用较多的一种方式,原因在于现有水平生产与新水平延深工程的相互干扰少;暗斜井的位置、方向、倾角以及提升方式都不受原有井筒的限制;暗斜井采用带式输送机运输,运输能力大;特别是煤层底板存在富承压水的奥陶系石灰岩层时,原有井筒不能直接延深。
这种延深方式的主要缺点是增加暗斜井上、下部车场的工程量,增加了下水平提升运输的转运环节和设备,通风系统较复杂。
暗斜(立)井延深方式通常适用于以下条件:(1)井田深部受断层带、具有突水危险的强含水层等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限制延深原有井筒不安全。
原有提升设备不能满足新水平需要,延深原有井筒在技术经济上不合理。
用平硐开拓的矿井,在地形条件不适合布置阶梯平硐,对延深水平从地面新布置井筒又不合理时,应采用暗斜(立)井延深方案。
少数开采倾斜煤层、急倾斜煤层的矿井,在原有井筒不宜直接延深时,一般采用暗立井延深。
矿井开拓延伸设计方案目录1. 项目概况 (2)1.1 矿区地质概況 (3)1.2 矿产资源概况 (3)1.3 开采组织形式 (5)1.4 设计目标和要求 (5)2. 开拓方案 (6)2.1 选矿方法 (7)2.2 辅助巷道设计 (9)2.3 运输系统设计 (10)2.4 围岩支护方案 (11)2.5 水害排放设计 (12)2.6 安全生产应急措施 (13)3. 施工工艺 (15)3.1 开凿流程 (17)3.2 岩石爆破工艺 (17)3.3 掘进设备选型及配置 (19)3.4 巷道运输方案 (20)3.5 支护施工工艺 (22)4. 动力与通风 (24)4.1 动力电源保障方案 (25)4.2 通风系统设计 (26)4.3 通风组织和控制 (28)4.4 消防设施设计 (29)5. 环境影响评估 (31)5.1 环境监测方案 (32)5.2 污染控制措施 (34)5.3 环境管理方案 (35)6. 成本分析 (36)6.1 建设投资估算 (37)6.2 运营成本估算 (39)7. 经济效益分析 (40)7.1 开采效益估算 (41)7.2 社会效益分析 (42)8. 安全生产分析 (44)8.1 生产安全风险分析 (45)8.2 安全管理措施 (46)9. 结论与建议 (48)1. 项目概况本项目旨在对现有矿井进行开拓延伸,以提高煤炭资源开采量、优化生产布局并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矿井位于我国华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煤炭资源丰富。
通过本次开拓延伸方案的实施,我们期望能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高开采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并实现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矿井已具备一定的生产规模,但受限于地质条件和技术水平,开采深度和产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矿井周边及深部煤炭资源丰富,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
本方案将采用先进的采矿技术、设备和管理方法,对矿井进行开拓延伸。
主要内容包括:地质勘探、井田规划、巷道掘进、煤炭开采、安全保障等措施。
××××××煤矿有限公司×××矿井开拓、延伸设计方案二0一二年八月第一章矿井概况第一节地理位置、交通一、交通位置××××××煤矿有限公司××井煤矿位于××城区东南155°方向,直距约32km,属××区××镇××村所辖。
矿井主平硐井口坐标:X=32682225.562,Y=36452766.393,Z=+822.942m。
矿山有7km简易公路至××镇与319国道相连,至××约20km,至××县43km,交通方便。
详见交通位置图1-1。
北图 例河流主要公路次级公路省县界线区、镇所在地图1-1 矿井交通位置图二、地形地貌及河流1.地形地貌矿区内地形地貌受构造控制,以溶蚀、构造剥蚀为主,为中低山地貌。
石灰岩分布较广泛,岩溶较发育,矿区内东南部较高,西北部较低,最高点在矿井东部边界的陈家屋基,高程为+1251m,最低点在现主井平硐附近,高程为+351m,相对高差900m。
本区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现为乌江水位+150m,三峡大坝三期蓄水后,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乌江水位+185m,矿井位于侵基准面之上。
坡陡谷深,属以构造作用为主,遭受强烈侵蚀、剥蚀的岩溶中山地貌。
2.河流矿区有乌江从矿区南部流过,除洪水季节外,300~500t的货轮畅通无阻,顺流可至××、××等地,逆行可至××、××等地。
第二节地质构造及煤层特征一、矿区地层该区大地构造总体位于四川盆地边缘褶皱——龙骨溪背斜的次一级褶皱弹子山背斜两翼,地层除缺失泥盆、石炭和第三系地层外,其它地层均有出露。
二叠系、三叠系及第四系地层分布于矿区范围。
由老至新分述如下:二叠系下统茅口组灰岩(P1m):茅口灰岩总厚约450m,为灰、深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细晶灰岩、介壳灰岩、泥质灰岩组成,含燧石结核及泥质条带,分布不均,底部夹钙质泥岩,层理不清晰。
茅口灰岩与上覆吴家坪组呈假整合接触。
-------------------假整合-------------------上二叠统吴家坪组(P2w):吴家坪组按岩性划分为上、下两段。
总厚约93.15m。
⑴吴家坪组第一段(P2w1),厚11.05~17.75m,平均厚度15.90m。
上部为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夹2~3层厚0.15~0.60m的深灰色微晶灰岩,厚8.51~13.5m,一般厚12.55m.;下部含煤一层,即K1煤层,厚0.165~0.81m,平均厚0.46m,煤层之下为浅灰、灰白色水云母含铝质泥岩,局部含植物化石碎片及星散状、球粒状硫铁矿,平均厚度2.89m。
⑵吴家坪组第二段(P2w2)厚53.60~103.40m,平均厚度77.25m。
上部为灰色至深灰色中厚层状燧石石灰岩,其颜色由上至下逐渐变深,硅质含量由下至上逐渐增多,厚度40.48~54.61m;中部为灰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夹薄层至中厚层状微晶至细晶含燧石石灰岩,厚4.88~6.92m,平均厚度5.9m;下部为棕灰色厚层状细晶含燧石灰岩,厚15.70~22.58m,平均厚度20.8m。
本层分布较稳定,岩性特征明显,可作为吴家坪组第二段对比的标志层。
———整合接触———上二叠统长兴组(P2c):长兴组灰岩俗称长兴灰岩,厚约120.5m,上部为灰色、深棕灰色中厚至厚层状含燧石结晶灰岩与棕灰色中厚至厚层状微至细晶灰岩互层;下部为深灰色中厚至厚层状微至细晶灰瓦层,含较多燧石结核。
———整合接触———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总厚约200m。
飞仙关组(T1f)为紫色、灰绿色褐黄色薄层状至厚层状泥岩夹薄层泥质石。
———整合接触———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T1j),总厚约176.25m。
为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夹泥岩、灰质泥岩组成。
———不整合接触———第四纪残坡积层(Q4el+dl)第四纪残坡积层零星分布于缓坡地带,以次生红粘土为主,其次为粉质粘土,厚0~3m,松散、稍湿,含少量碎块石土,与下伏基岩呈不整合接触关系,岩土界面倾角15º左右。
二、构造1、褶皱该矿区位于龙滑溪背斜北西翼之次级褶皱弹子山背斜南东翼,弹子山背斜轴线走向为N30°E,轴面向西倾,倾角70°,为一不对称背斜,南东翼上陡下缓,煤岩层倾向115°,倾角7~58°;北西翼相对较陡,煤岩层倾向323°,倾角41-46°,平均44°,地层走向与轴线基本一致。
2、断层F1断层:为一走向逆断层。
发生在金子山向斜的嘉陵江石灰岩中,走向N30°E,由于距矿区范围较远,对矿井开采煤层无影响。
F2断层:为一走向逆断层。
起于牛角洞,重复于长兴组石灰岩和吴家坪组煤系地层,消失于李子湾附近,断层走向N30°E,断层倾角30°向东倾,地层倾角在70°左右,断层最大断距为180m,垂直断距170m,水平断距35m,破坏了煤层的完整性,对矿井煤层开采及采区划分等有一定影响。
矿区地质构造类型属中等复杂型。
三、含煤地层该矿含煤地层为二叠系吴家坪组,含煤地层平均厚度为93.15米。
⑴第一段(P2w1),该段厚11.05~17.75m,平均厚度15.90m。
以K1煤层为界分为上下两部分。
本区井巷,勘查揭露,对煤层结构、构造、厚度、煤质、层间距、顶底板岩性均已基本查明。
煤岩层倾向115°,倾角36~67°。
详见地层综合柱状图1-2。
四、煤层及煤质情况矿井开采K1煤层(2)煤层K1煤层位于吴家坪组底部(第一段),下距茅口组顶部2.89m,上距吴家坪组第二段底部12.55m,含黄铁矿结核,偶见夹石,煤层结构较简单,一般为单一煤层。
煤层厚度变化较大,根据钻孔和生产巷道揭露资料情况,北西翼煤层厚度在0.165~0.704m之间变化,呈现出时厚时薄的藕节状形态,无规律可循,平均煤厚0.46m ;南东翼钻孔少,巷道资料也不多,控制程度更低,从已有的少量钻孔、坑道和部分槽探揭露煤层资料看,北东翼煤层厚度在0.3~0.81m 之间变化,同样呈现出时厚时薄的藕节状形态,无规律可循,平均煤厚0.39m 。
矿区范围煤层最大埋深950m ,最小埋深50m 总体上看,本矿区范围内煤层厚度属较稳定型。
m1P P 2w 12w P c2213.65210.76210.302.892.20-3.570.36-0.680.468.50-13.5012.55灰白色铝土质泥岩。
12第一段第二段663.65煤(K ),偶含夹石,煤层较稳定。
上部为灰~深灰色燧石石灰岩,中部为黑色泥岩、砂质泥岩及燧石灰岩,下部为棕灰色厚层状细晶含燧石灰岩。
黑色泥岩,夹薄层灰岩2层,砂质泥岩。
岩 性 描 述柱状图1:2000厚度(m)平均最小-最大代号累计统系地层时代组120.50P 118.00-132.00120.50长兴组197.7553.60-103.4077.25上统吴家坪组450.00茅口组下统二叠系灰至深灰色中厚至厚层状结晶灰岩、介壳灰岩、泥质灰岩,含燧石结核及泥质条带,分布不均。
与下覆吴家坪组假整合接触。
重庆市涪陵区白涛煤矿有限公司煤系地层柱状图灰色、深棕灰色中厚层至厚层状含燧石结晶灰岩,下部为黑色泥岩、粉砂质泥岩与薄层灰岩互层。
图1-2 煤系地层综合柱状图3、煤质矿井K1煤层为深黑色半暗型~半亮型煤,以半暗型煤为主,玻璃光泽,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参差状断口,内外生裂隙发育,硬度较低。
K1煤层的化验资料如表1-1所示。
表1-1 煤质化验成果表指标煤层水分Mad(%)灰分Ad(%)挥发分Vd(%)固定碳FCd(%)全硫St,d(%)发热量Qgr.d(MJ/kg)K1 1.85 32.65 14.0 52.53 3.67 21.0 根据煤炭质量分级国家标准(GB/T15224-2004),从上述化验结果表明,煤层为属高灰、高硫、中热值烟煤,可作为动力用煤、工业用煤及民用煤。
第三节开采技术条件一.煤层顶底板K1煤层顶板为炭质泥岩、砂质泥岩和灰岩,其中伪顶为厚0.05~0.10m的黑色炭质泥岩。
直接顶为1.5~3.2m的砂质泥岩,老顶为灰岩,稳定属较稳定顶板;煤层底板为灰白色铝土质泥岩,厚0.2~5m,遇水易膨胀、软化。
因此在采掘生产时,要加强顶底板管理。
二、矿井瓦斯等级、煤尘爆炸性、煤层自燃倾向性1、瓦斯根据《××市煤炭工业管理局关于××区煤矿2011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的批复》(渝煤监管 [2012]56号),××井绝对瓦斯涌出量为1.42m3/min,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1.68m3/t,属高瓦斯矿井。
2、煤尘爆炸性与自燃倾向性根据煤炭科学总院重庆研究院2010年10月作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报告和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K1煤层自燃倾向等级为Ⅲ类,属不易自燃煤层;K1煤层有煤尘爆炸性。
3、地温井田内未发现地温异常现象,属地温正常地区。
4、水文地质条件区内含水层主要有二叠系下统茅口组(P1m)石灰岩、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上段(P2w2)石灰岩、二叠系上统长兴组(P2c)石灰岩,均为岩溶裂隙含水层。
二叠系上统吴家坪组下段(P2w1)含煤段为隔水层。
矿井充水以大气降水为主,区域地下水沿岩溶漏斗、节理、裂隙侧向补给充水为辅。
雨季大气降雨大部分沿冲沟排出矿井,部分沿节理、裂隙、岩溶、漏斗渗入地下,在采掘过程中,当煤层底板揭穿后,茅口灰岩中的岩溶裂隙、漏斗水侧向补给,沿裂隙、岩溶管道渗入矿井,但水量不大,对开采无大的影响。
其次,老窑和采空区积水也是矿井充水的一个重要因素。
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分析。
该矿是以大气降水为主要充水源的岩溶裂隙充水矿床,正常涌水量50m3/h,最大涌水量150 m3/h,防治水工作易于进行,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
5、冲击地压地质资料及矿方提供的资料中均没有提及关于冲击地压的资料,本矿区内也无冲击地压的历史记录。
第四节矿井开拓开采现状一、井田境界、储量、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1.井田边界矿区范围共由15个拐点圈定,矿区东西走向长 2.79km,面积3.074km2,开采标高+1200~+400m的K1煤层。
2.矿井资源/储量计算截止到2011年矿井保有煤炭资源储量162.8万吨,可采储量为83.3万吨。
3.井生产能力及服务年限矿井设计生产能力6万t/a,服务年限为14年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