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碱性粒细胞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226.25 KB
- 文档页数:3
2022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医疗装置临床实践专家共识(最全版)过敏性疾病又称变应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过敏性鼻炎、特应性皮炎、食物过敏和药物过敏等[1-2 ],其中呼吸道过敏性疾病最为常见且患病率呈上升趋势[3-4 I O其规范化诊治对改善儿童生活质量、降低疾病负担至关重要[5-7 ],而诊断、治疗和评估均离不开医疗装置的合理应用。
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儿童变态反应专业委员会呼吸学组和《中国实用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于2021-2022年组织全国专家制定《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医疗装置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2年)》,旨在规范儿童呼吸道过敏性疾病医疗装置和方法的应用,提高疾病的管理水平。
1过敏原检测装置和方法1.1 体内检测1.1.1 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 SPT) SPT基于I型变态反应原理,用标准化过敏原试液点刺皮肤局部产生风团、伪足等反应的情况判断患儿是否对该过敏原过敏。
SPT适用于各年龄儿童,可根据患儿的病史、居住环境及与症状有关的疑似过敏原决定应检测的种类[5 J O与阴性对照比较,风团平均直径>3 mm判定为SPT阳性。
反应强度则采用皮肤指数(skin index , SI),分别测量过敏原和组胺风团的最长直径及最长垂直直径,同时要避开伪足,计算出风团平均直径,两者平均直径的比值即为SI z分为4 个等级:+ 为0.3≤SI<0.5 ; ++为0.5≤SI<1.0 ; + ++为1.0≤SI<2.0 ; + + ++为SI≥2.0 [8]o1.1.2 皮内试验(intradermal test, IDT) IDT是将过敏原试液与对照试液各0.02 ml分别注入皮内,使局部产生圆形2〜3mm皮丘,并观察皮肤反应[8 ]o该法特异度和灵敏度高,但对操作的要求高,儿科不常用。
1.1.3 过敏原激发试验(allergen provocation test, APT ) APT 包括过敏原气管激发和鼻黏膜激发,其中前者儿科不适用,后者则是将某种过敏原直接作用于鼻黏膜,观察是否诱发相关症状。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在过敏性疾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①张敏崔振泽李悦②徐超(大连市儿童医院,大连116000)中图分类号R39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484X(2021)22-2803-07[摘要]21世纪以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
然而临床中针对这一类疾病目前没有安全高效的检测方法。
本文通过梳理过敏性疾病及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的相关文献资料,认为该试验是一种安全高效的辅助诊断过敏性疾病的方法,其理论依据是嗜碱性粒细胞的表面标志物会随着过敏反应的发生而变化。
基于这一理论依据,传统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是利用流式细胞术对细胞进行检测,进而体外辅助诊断过敏性疾病。
近年来基于微流体技术的新型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逐步兴起。
流式细胞术是一种对细胞进行快速定量分析和筛选的方法。
微流体技术是一种高精度处理小体积流体的技术,具有成本低、操作简便且所需样本及试剂量少的优点。
本文就嗜碱性粒细胞的相关概念、分别基于流式细胞术及微流体技术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及其在临床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以期为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在过敏性疾病诊断领域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嗜碱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微流体技术;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过敏性疾病Research progress of basophil activation tes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allergic diseasesZHANG Min,CUI Zhen-Ze,LI Yue,XU Chao.Dalian Children's Hospital,Dalian116000,China [Abstract]Since the21st Century,the incidence rate of allergic diseases has increased year by year,which seriously threatens human life and health.However,there is no safe and efficient detection method for this kind of disease.Many literatures about allergic diseases and basophil activation test have reported that basophil activation test is a safe and efficient method for the diagnosis of allergic diseases.An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is test is that the surface markers of basophils will change with the occurrence of allergic reactions.Based on this theoretical basis,the traditional basophil activation test is to detect cells by flow cytometry,and then assist in the diagnosis of allergic diseases in vitro.In recent years,a new type of basophil activation test based on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has been developed.Flow cytometry is a rapid method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screening of cells.Microfluidic technology is a high pre‐cision technology for processing small volume fluid,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low cost,simple operation and small amount of sam‐ples and reagents.In this paper,the related concepts of basophils,basophil activation test which based on flow cytometry and microflu‐idic technology,and its application value in the diagnosis of allergic diseases are reviewed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application of basophil activation test in the field of allergic diseases diagnosis.[Key words]Basophil;Flow cytometry;Microfluidic technology;Basophil activation test;Allergic diseases虽然世界医疗水平、工业发展程度以及感染性疾病的防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却在全球呈现增高的趋势,严重影响公共健康,已成为21世纪需着重研究和防治的疾病之一[1]。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第11卷 第25期107通过合理选择麻醉药物以及适当剂量可以较好维持人体生命指标,尤其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能起到理想作用。
据相关文献资料研究显示[10-13],人体在遭受外界刺激后,会导致肾上腺素快速分泌,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还会造成血压快速升高,引发其他心血管疾病。
在全麻患者苏醒期间,患者意识尚未恢复完全,会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出现。
右美托咪定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选择性较高,而且诱导时间短,通过静脉泵注的方式有助术前紧张因素缓解,此外,注射右美托咪定的患者在受到外界轻微刺激后可快速苏醒。
本文研究表明:给药前,两组患血压情况无差异,P>0.05;给药后各阶段,观察组血压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以较好控制血压,且无呼吸抑制现象。
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依次为5.88%和32.34%,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可以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使患者平稳过度围麻醉期,而且本身剂量较小,可以较好控制不良反应发生。
与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在老年高血压患者围麻醉期中进行小剂量右美托咪定注射可以维持血压稳定,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参考文献[1] 揭红英,李云祥,叶纪录,等.右美托咪啶复合盐酸瑞芬太尼在ICU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镇静镇痛中的应用[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5,24(12):1368-1372.[2] 王艳丽,姜丽华.右美托咪啶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影响的探讨[J].中国实用医刊,2015,42(2):89-90.[3] 张大志,屈晓莉.右美托咪啶对高血压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6,20(2):288-290. [4] 朱波,王寿根,张自强,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复合表面麻醉用于老年术中高血压患者白内障手术的效果[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6,21(9):1050-1054.[5] 何非,鲍永娟,吴丽,等.右美托咪定混合罗哌卡因局部用药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止血带相关高血压的防治效果[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5,35(12):1431-1434.[6] 蒋龑,程远.右美托咪定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围麻醉期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水平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15,22(19):2950-2953.[7] 夏勇军,李军鹏,李萌,等.右美托咪定联合地佐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5,31(7):647-651.[8] 王羲凤,华福洲,刘伟成,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免疫功能及认知功能的影响[J].广东医学,2015,36(2):308-310.[9] 皮治兵,林海,徐旭仲,等.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腹腔镜手术患者镇痛与应激及免疫功能的影响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5,31(17):1709-1712.[10] 周述芝,刘雪茹,伍佳莉,等.右美托咪定对止血带下行下肢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6):4685-4686.[11] 王昆,李成文,史继红,等.右美托咪定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30):2437-2441.[12] 刘美跃,王召红,张清,等.盐酸右美托咪定对老年脊柱手术患者围手术期炎症因子与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J].医药导报,2018,37(5):568-572.[13] 肖蓝奇,刘洋. 应用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6):32-33.嗜碱粒细胞白血病诊断进展【摘要】 嗜碱粒细胞白血病迄今无明确的分类诊断标准,WHO分型标准中仅有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的描述,为结合临床表现、形态学、免疫表型的综合判断。
1例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案例报道柳菊芬;张建富;杨莉【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8(015)021【总页数】2页(P3323-3324)【关键词】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细胞形态学【作者】柳菊芬;张建富;杨莉【作者单位】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沭阳 223600;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29;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 ,江苏沭阳 2236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57+.3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ABL)为罕见特殊类型的急性白血病,约占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1%,其特点是血液中含有大量未成熟嗜碱性粒细胞[1]。
临床表现多有皮肤浸润,脏器肿大,溶骨性病变和高组胺血症等,进展迅速,预后差。
现将本院初诊的1例ABL病例分析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患者,女,46岁,已婚,因“双下肢水肿半月余”入院,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呈可凹陷性,晨轻暮重,近6 d来开始出现颜面、双眼睑水肿,持续不缓解,时有恶心,伴有乏力。
入院查体:体温37.5 ℃,脉搏90次/分,呼吸次数18次/分,血压110/60 mm Hg,发育不良,神志清楚,精神尚可,重度贫血貌,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皮疹、出血点,睑结膜苍白,左下腹部可及包块,大小约3 cm×1 cm,无压痛,肝肋下未触及,可触及巨脾,肝肾脏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
2 实验室检查及诊断2.1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计数为25.60×109/L,红细胞计数为1.9×1012/L,血红蛋白为53 g/L。
血小板计数为53×109/L,平均红细胞容积(MCV)为88.9 fL,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MCH)为27.9 pg,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为314.0 g/L。
2.2 外周血细胞形态外周血细胞形态检查结果见图1,原始粒细胞为7%,嗜碱性未成熟粒细胞为41%,嗜碱性中幼粒细胞为6%,嗜碱性晚幼粒细胞为3%,嗜碱性杆状核为5%,嗜碱性分叶核为9%,嗜中性粒细胞为14%,嗜酸性粒细胞为5%,淋巴细胞为10%,阅片可见晚幼红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及临床意义一、概述1、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是由髓系干细胞分化为嗜碱性粒细胞祖细胞(CFU-B)后发育而来的,在骨髓及外周血中的数量很少(0~1%)。
其形态和功能与肥大细胞相似,主要参与超敏反应。
2、嗜碱性粒细胞计数常用于慢性髓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以及观察变态反应。
二、参考值1、成人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0~0.06)×109/L。
2、成人嗜碱性粒细胞百分比:0~1%。
三、临床意义(一)嗜碱性粒细胞增多1、过敏性和炎症性疾病食物、药物、吸入性过敏性反应;溃疡性结肠炎、荨麻疹、红皮病、风湿性关节炎等,可伴有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多。
2、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为一种少见类型的急性白血病。
白细胞数可正常或增高,嗜碱性粒细胞可达30%~80%,伴幼稚型增多。
3、骨髓增殖性疾病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
嗜碱性粒细胞轻度增高,可作为骨髓增殖性疾病一个早期征象。
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达10%~20%,是慢性髓细胞白血病的特征之一,若嗜碱性粒细胞突然>20%,预示病情恶化。
4、内分泌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雌激素治疗等。
5、其他重金属(如铅、汞、铬等)中毒、系统性肥大细胞增多症、放射线照射,反映某些感染性疾病(如水痘、结核病)等。
(二)嗜碱性粒细胞减少1、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很少,其减少与否难以察觉,多无临床意义。
2、减少可见于过敏性休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或糖皮质激素应用过量以及应激反应、(心肌梗死、严重感染、出血等)、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急性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陈学勤;陈富传;崔允霞【期刊名称】《临床血液学杂志》【年(卷),期】1994(7)1【摘要】<正> 1 病例介绍患者,女,47岁,1993年3月10日入院。
1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头晕、纳差、腹痛、心慌、胸痛胸闷,于10天前出现下肢及颜面部水肿、少尿等症状,在当地诊治服药疗效不佳,逐来我院治疗。
体检:T39℃,P100次/分,R22次/分,BP18/10 kPa,贫血貌,全身皮肤粘膜均有散在陈旧性出血点(斑),以下肢为多,并互相融合成片状、淋巴结不肿大胸骨压痛明显,肝脾未触及。
实验室检查:HB 35g/L,WBC 12.5×10~9/L,BPC 35×10~9/L。
嗜碱性早幼粒细胞0.07,嗜碱性中幼粒细胞0.23,嗜碱性晚幼粒细胞0.03,嗜碱性杆状粒细胞0.02。
原始粒细胞0.06,早幼粒0.05,中幼粒0.04,杆状0.03,分叶0.03,淋巴细胞0.44。
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统占0.87,原粒+早幼粒占0.60。
【总页数】1页(P23-23)【关键词】病例报告;白血病;急性;嗜碱;粒细胞【作者】陈学勤;陈富传;崔允霞【作者单位】驻马店地区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71【相关文献】1.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J], 徐燕;杨云;陈社平;王旭庚;张王刚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变为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J], 陈世林;罗敏智;张水生3.幼儿急性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1例 [J], 董雪梅;邓伟;米乐园;赵翠生;张翀;杜晓钟4.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的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2例并文献复习 [J], 刘俊闪;史利欢;褚苗;孙佳;田亮5.罕见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伴嗜碱性粒细胞增多 [J], 蔡惠丽;王勃霏;周蜜;易虹;曾一芹;朱磊;郭静明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嗜碱粒细胞白血病诊断进展张瑶; 江滨【期刊名称】《《中国继续医学教育》》【年(卷),期】2019(011)025【总页数】3页(P107-109)【关键词】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慢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继发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 嗜碱粒细胞增多和高嗜碱粒细胞血症; 诊断标准【作者】张瑶; 江滨【作者单位】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血液科北京 1022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4嗜碱性粒细胞白血病为罕见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
急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在WHO 分型标准中列入急性髓性白血病非特指型(acute myeloid leukemia,not otherwise specified,AML-NOS),但对其描述甚少;慢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继发性嗜碱粒细胞白血病,AML 或其他血液肿瘤伴嗜碱粒细胞增多尚无明确的诊断标准,多在病例报道中讨论。
2017 年多国专家工作组会议共识首次推荐了细化的嗜碱细胞白血病诊断及分类标准 [1]。
本文将对嗜碱粒细胞白血病诊断进展进行综述。
1 嗜碱粒细胞的起源、分化调节嗜碱粒细胞来源于多能造血干细胞,与其他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有共同前体细胞,在骨髓中完成发育过程,成熟后释放入外周血。
多种细胞因子参与其发育调节,白介素(Interleukin,IL)-3 是最重要的生长因子,促进嗜碱粒细胞分化、成熟、生存及活化,其他调节因子包括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生长因子,IL-5,转化生长因子-B,胸腺间质淋巴细胞生成素[2]。
2 嗜碱粒细胞增多和高嗜碱粒细胞血症外周血嗜碱粒细胞增多通常定义为嗜碱粒细胞绝对值大于100个/μL(某些实验室定义为50 个/μL),相对值为显微镜计数嗜碱粒细胞占白细胞总数超过1%(某些实验室为2%)。
推荐骨髓或外周血涂片至少计数500 个有核细胞以确定嗜碱细胞所占百分比。
当外周血嗜碱粒细胞计数绝对值大于1 000 个/μL,且持续8周以上时,定义为高嗜碱粒细胞血症(Hyperbasophilia,HB)。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的临床应用
高亚东;张珒珒;刘光辉
【期刊名称】《医学新知》
【年(卷),期】2022(32)2
【摘要】嗜碱性粒细胞是参与Ig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及2型炎症反应的重要效应细胞之一。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模拟体内Ⅰ型超敏反应的过程,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过敏原刺激后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特异性标志物的表达水平,以反映嗜碱性粒细胞的活化程度及状态。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作为一种过敏原体外试验,具有安全性好、特异性高等优点,在临床上可用于食物或药物过敏、气道过敏性疾病、膜翅目昆虫毒液过敏和严重过敏反应等的辅助诊断,以及不同过敏原特异性免疫治疗的疗效监测。
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相关过敏原试剂、操作流程及解读方法尚需进一步标准化,以促进该方法的推广应用。
【总页数】8页(P148-155)
【作者】高亚东;张珒珒;刘光辉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过敏反应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流式细胞术分析户尘螨致敏的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及其临床意义
2.嗜碱性粒细胞激发试验的临床应用
3.流式细胞术分析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在过敏性疾病诊
断中的应用4.软叶针葵花粉和鱼尾葵花粉致敏患者嗜碱性粒细胞活化情况研究5.嗜碱性粒细胞活化试验在过敏性疾病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