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学科
- 格式:pdf
- 大小:4.11 MB
- 文档页数:164
土木工程防灾减灾论文土木工程防灾减灾课程论文防灾减灾工程学简述与地质灾害姓名:班级:学号:指导教师:日期:摘要灾害是人类生存、生产和文明建设的大敌。
灾害常以其巨大的能量无情的袭击人类,把无尽的灾难肆意的撒向人间。
往远来说,近25000万年来,差不多每隔2600万年就有一次全球性的灾难性浩劫。
往近来说,自有人类之后,灾害与人相伴,世界各地区和不同国家浩瀚的历史文献中留下了无数惨痛的灾难记录。
关键字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地质灾害危害防治正文一、土木工程防灾减灾主要内容自古以来,灾害就与人类共存,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巨大损失,人类也为防止灾害和减轻灾害而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近代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人口和财富大量向城市集中,一旦受到灾害袭击,会造成巨大的人类伤亡和财产损失,影响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的可持续性稳定发展,灾害对公众来讲并不陌生,在媒体上经常有灾害的报道;各级政府对灾害也特别重视,一旦一个地区有灾,当地的领导常常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组织抢险救灾。
同时,我国政府对防灾减灾的法规建设十分重视,陆续颁布了《人民防空法》、《防震减灾法》、《消防法》、《防洪法》等。
为使土木工程和相关专业的学生能够增强防灾减灾意识,使专门从事防震减灾工程的研究生掌握防震减灾的基本原理的专门技术,编写一本比较全面和系统的“防震减灾学”的教材是十分必要的。
主要内容包括:1、灾害学总论2、火灾灾害以及治理防范3、地震灾害以及治理防范4、风灾害以及治理防范5、地质灾害以及治理防范6、城市防灾减灾概要二、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的发展趋势防灾减灾是个长期复杂的工作,不仅需要多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支持,从根本上解决所面临的科学技术难题,同时,也要充分推广应用现有各类成熟先进的技术,切实提高工程结构。
前者是个长期的工作,要研究工作的深入,不断积累和储蓄,后者要大对现有良好技术的推广,把我们目前现有的知识和技术充分的发挥和应用。
1.深入基础理论的研究,增强知识和技术储备(1)通过持续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防灾减灾理论体系,解决我国土木工程实践中的防灾减灾科学技术问题,是我国的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科学技术水平与我国的土木工程大规模建设热潮相适中,并更多与国际潮流融合。
防灾减灾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土木工程是一门旨在改善人们生活环境和保护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学科。
在面对自然灾害频发的当下,防灾减灾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愈发重要。
本文将从建筑设计、结构加固和灾后重建等方面论述防灾减灾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首先,在建筑设计方面,考虑到不同地区的特殊灾害风险,土木工程师需追求灾害适应建筑设计,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
例如,在地震频发的地区,土木工程师应采用抗震设计原则。
他们会合理选取建筑材料,设计适应性强的结构形式,采用减震装置等,以降低地震对建筑物的影响。
此外,在洪水、飓风等灾害频发地区,土木工程师也会考虑特殊的建筑设计,如提高建筑物的抗水性和抗风性能。
通过这些灾害适应的设计,可大大减少灾害发生时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
其次,在结构加固方面,土木工程师将不断深化研究,寻求更加有效的加固方法,以确保现有建筑物在灾害来临时能够保持结构完整。
例如,在旧城区的老旧建筑物中,土木工程师会通过钢筋混凝土加固、增加横向连接等方式,提升其抗震能力。
对于桥梁和高层建筑等工程,土木工程师会使用高强度材料、考虑建筑物的垂直与水平抗震设计以及增加防火措施等措施,从而保证建筑物在灾害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在灾后重建方面,土木工程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依据灾害类型和程度,制定合理的重建计划。
例如,在地震灾害后,土木工程师会评估建筑物的损伤程度,决定是进行修复还是重建。
他们会优先选择可持续发展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以增强建筑物的耐震性和抗风性能。
此外,土木工程师还会考虑相关基础设施的重建,如道路、供水系统和排水系统等,以恢复社会功能,提供更好的生活条件。
综上所述,防灾减灾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尤为重要。
通过灾害适应的建筑设计、结构加固和灾后重建等措施,土木工程师能够降低灾害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提高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只有不断加强科学研究、不断创新技术,才能更好地应对灾害挑战。
因此,我们呼吁各界关注防灾减灾在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性,共同努力,为创造更安全、可持续的城市环境贡献力量。
防灾减灾中土木工程的重要性与作用在现代社会中,自然灾害时有发生,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因此,防灾减灾工作变得越来越重要。
土木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论述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首先,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具有重要的预防功能。
通过合理的规划与设计,土木工程专家可以预测和分析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范围,进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例如,对于地震灾害,土木工程师可以根据地震活动区的地质情况和历史数据,设计出抗震建筑和桥梁,以确保在地震发生时有更好的抗震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土木工程还可以为城市规划和防洪管理提供可靠的数据和方案,确保城市的正常运转和人民的生命安全。
其次,土木工程在灾后恢复与重建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自然灾害过后,受灾地区需要进行抢险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
土木工程师可以通过技术和经验,对受损设施进行评估和修复,尽快使城市基础设施恢复到正常运转。
此外,他们还能为灾后重建制定合理的规划和设计,确保灾后重建的可持续性和抗灾能力。
例如,修复被破坏的道路和桥梁,恢复水文系统的正常运行等,都需要土木工程师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支持。
另外,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还发挥着改善灾情应急处理能力的作用。
当灾害发生时,各种紧急救援工作需要土木工程师的协助。
他们可以通过快速评估和分析灾情,提供灾难应对的技术支持和方案,协助相关部门有效地组织和调度救援人员和物资。
例如,对于发生洪水的地区,土木工程师可以根据洪水的水流特点和范围,快速制定疏散方案和设备配备,协助救援人员顺利进行救援工作。
此外,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还发挥着重要的教育和宣传作用。
通过开展公众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人们的灾害防范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救互救技能。
土木工程师可以通过展示一些灾害案例和工程设施,向公众普及有关防灾减灾的知识和技能。
此外,他们还可以通过与媒体合作,宣传灾害防范知识,引导公众正确对待自然灾害,提高整个社会的灾害预警和应对能力。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81405) Disaster Prevention Mitigation and Protection Engineering学科门类:工学(08) 一级学科:土木工程(0814) 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学科服务于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桥梁工程、采矿工程、环境工程等领域。
我校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的特色是工程抗震安全评价、工程抗爆模拟与防护、基础隔振与振动控制及城市防灾减灾。
研究方向涉及土木、水利及交通工程的抗震、抗爆,已建大型工程的健康诊断和病险结构物检测与监控,岩、土边坡的动力稳定性与加固等内容。
我校是国内较早开展工程抗震减灾研究的单位之一,拥有国际上先进的全自动多功能振动扭剪三轴仪、共振柱三轴仪、美国MTS公司的双向随机模拟地震振动台和大型的液压伺服动态加载系统等试验设备。
在岩土体和结构动力分析理论与动力计算方面具有较强的研究基础,研制了多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抗震分析软件。
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安全性研究、地震危险性分析与评价、病险结构的检测和监控、爆炸灾害模拟等方面,已形成自己独特的理论,并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
一、培养要求本学科专业培养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方面的高层次人才,能够承担高校教学、科学研究或大型工程技术研发与管理等方面工作。
要求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和有关的工程实践知识,熟练阅读外文资料,能熟练应用现代基础理论和先进的计算、实验技术手段开展科学研究工作。
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创造性科学研究的工作能力,以及解决土木及水利水电工程中与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相关的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研究方向1、地震灾变与工程抗震Seismic-induced catastrophe and Anti-seismic ofengineering structures2、爆炸力学与工程抗爆Explosion mechanics and protection of explosion disaster3、基础隔振与振动控制Base seismic isolation and shock absorption4、城市安全与防灾减灾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of city disaster三、学分要求博士生课程总学分为18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为12学分,非学位课程为6学分。
天津城市建设学院《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概论》班级:09材料一班学号:09410108姓名:陈世跃地震灾害危害与应对措施关键字:地震灾害四川汶川防御措施地震灾害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以及频度较高,并产生严重次生灾害,对社会也会产生很大影响等特点。
地震灾害包括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其中有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时间、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建筑物抗震性能、地区人口密度、经济发展程度和社会文明程度等。
地震灾害是可以预防的,综合防御工作做好了可以最大程度地减轻自然灾害.近百年来地球上发生了无数次地震,地震带给人类的就是一场灾难,没有其他自然现象能在那样大的面积、那样短的时间内造成如此大的破坏。
自1900年以来世界上发生了数次重大地震灾害,对人类造成了极大伤害.地震作为一种自然现象,有大有小,大可以大到使山崩地裂、房屋倒塌,小可以小到人体根本感觉不到,只能借助仪器才能记录到。
表示地震大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地震发生时所释放的能量即地震的震级来表示地震的大小;另一种是根据地震造成的破坏程度即地震的烈度确定地震的大小。
一、摘要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
0级强烈地震,数万房屋被彻底摧毁,数百万人失去了家园.这次地震还引发泥石流、山体滑坡等严重灾害,使农田、道路、桥梁等设施悉遭损毁,重灾区面积超过十万平方公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预计高达数千亿元。
这次地震灾情之重实属罕见,伤亡惨不忍睹。
是我国建国以来遭受到最严重的一次地震灾害.然地震之惨痛,同胞之所遭不幸,我们应深刻反思并认真接受地震灾害的惨痛教训,积极提高抗震减灾意识,化解地震造成的灾害和损失。
对1964~1998年间中国大陆、日本、伊朗、土耳其、新西兰、中国台湾、西腊等国家和地区6级以上地震发生情况统计,全世界发生地震最多的国家前三名分别是印度尼西亚、美国和日本,中国大陆排名第五。
20世纪至今(包括汶川地震),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是170万,而中国约70万,占全球因地震死亡人数的40%。
浅谈土木工程在自然灾害中的作用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伴随着人类科学技术文明的进步,各种各样的再难,自然的、人为的,都给全球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灾害呈日益增长的趋势,是一个全球关注的热点。
灾害,特别是工程灾害,每年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因此,如何抗灾防灾,已经是土木工程界着重关注和研究的课题。
鉴于上述原因,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把“防灾减灾”隶属于土木工程这个一级学科以下的一个二级学科,然而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也具有无可比拟的积极主动性和不可替代性。
标签:土木工程灾害?人为灾害?防灾减灾引言:灾害是对能够给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性影响的事物总称。
土木工程中的灾害主要分为自然灾害和社会灾害。
自然灾害是自然界中物质变化、运动造成的损害。
例如,强烈的地震,可使上百万人口的一座城市在顷刻之间化为废墟;滂沱暴雨泛滥成灾,可摧毁农田、村庄,使成千上万居民流离失所;严重干旱可使田地龟裂、禾苗枯萎、饿殍遍野;火山喷发出灼热的岩浆,可使城镇化为灰烬;强劲的飓风、海啸可使沿海村镇荡然无存,诸如此类,都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天灾”。
人为灾害是由于人的过错或某些丧失理性的失控行为给人类自身造成的损害。
一、工程灾害的类别1、地震灾害地震是由于地壳破坏而引发的地面运动,这种地面运动对人工建筑物可以造成严重破坏。
中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受太平洋板块、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的挤压,地震断裂带十分发育,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
1976年的唐山大地震,1999年的台湾921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都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工程抗震方面,通过重新修订各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了工程抗震设计和抗震检验的标准。
城市生命线工程系统抗震包括系统震害预测、系统抗震能力评价、系统抗震设计和改造、震时系统控制、震后系统维修等内容。
系统抗震设计与改造有两条途径:第一条途径是通过提高系统内关键结构、设备和子系统的抗震能力来有效提高整个系统的抗震能力。
浅议土木工程如何防灾减灾引言:国家学位委员会把“防灾减灾”归属于土木工程这个一级学科以下的一个二级学科。
这种设置是具一定的科学合理性,而这种决定是隶属于土木工程学科的属性所决定的,突出的体现出土木工程在防灾方面具有的重要性以及不可代替的作用。
1.灾害的定义、分类以及等级的划分1.1 灾害概述世界卫生组织把灾害定义为,对能够引起设备的破坏、产生经济损失以及对人员造成伤亡的事件,其发生的规范超出该事件所发生地区的承受能力范围,并且需要向外界求助,这类事件均成为灾害。
但是也有一些专家把灾害定义为:自然产生或者是认为产生的事件對人类和社会具有危害性的现象。
虽然这两个定义的表面意思不同,但是都包含了两点,一是:灾害是一种破坏严重并且损失巨大的事件;二是:灾害事件均超过灾害发生地区的承受能力。
1.2对灾害进行分类灾害可以分为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这两种,自然灾害包括:一是地质灾害;二是地貌灾害;三是气象灾害;五是生物灾害;六是天文灾害等。
人为灾害包括:一是生态灾害;二是工程经济灾害;三是社会生活灾害等。
1.3 灾害的等级灾害没有一种统一的度量法,一般情况下,地震和台风的灾害等级可以用其释放的能力多少来计算。
地震在震级可以分为九级,地震的每一震级所释放的能量相当于上一级的三十倍,它是根据里氏地震仪所测试的数值来度量的。
台风灾害又叫做热带气旋,我国在二零零六年六月二日时新闻发布会上将台风定义为,产生在热带或者是热副带的海洋上,具有组织的对流和确定气旋性环流的非锋面性涡流称之为台风,台风包括:1、热带低压;2、强热带风暴;3、强台风和超强台风等,中国气象台将风速在每秒三十七点二米到每秒四十一点四米均称之为台风。
2.灾害的属性以及严重性2.1灾害的属性在地球当中,灾害是与生俱来的,从地球诞生的那一天起便伴随着灾害也同时降生,准确的说,只要有运动的物质,就会有灾害的发生。
灾害一般具有以下几个属性;一是普遍性以及永恒性;二是多样性和差异性;三是全球性和区域性;四是随机和预测具有困难性;五是突发性和患慢性;六是迁移性、滞后性以及严重性;七是相互联系性和伴生性;八是人为性以及可预防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