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133.13 KB
- 文档页数:2
弱筋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与推广弱筋小麦是指抗性较差的小麦品种,其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对土壤施肥技术也有一定要求。
为了提高弱筋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需要进行科学的测土配方施肥,并进行技术示范与推广。
下面将从测土、配方施肥和技术示范与推广三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测土测土是进行配方施肥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低效肥料的使用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和作物产量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必须根据土壤性质和作物需求合理施肥。
1.采样采样是测土的第一步,可以通过不同深度的采样来了解土壤的养分分布情况。
一般来说,深度为0-20厘米和20-40厘米的土壤样品即可满足配方施肥的需求。
在采样时要避开田间肥料或堆肥的区域,以免影响采样结果。
2.分析采样完成后,需要将土壤样品送至专业的土壤分析机构进行分析,了解土壤的pH值、有机质含量、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微量元素等重要指标。
3.评价根据土壤分析结果,评价土壤的养分状态、pH值、有机质含量等情况,确定土壤的肥力水平和缺失养分,为后续的配方施肥提供依据。
二、配方施肥配方施肥是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和作物需求,科学合理地配制肥料,达到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目的。
1.施肥原则配方施肥的原则是科学施肥、适量施肥、准确施肥以及注意施肥顺序。
根据土壤的养分状态和作物的生长需要,确定N、P、K、有机质和微量元素的施用量和比例。
2.施肥时间弱筋小麦的生长期主要包括萌芽期、分蘖期、拔节孕穗期、灌浆期和成熟期,而配方施肥的时间应该根据生长期的不同需求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以保证施肥效果的最大化。
3.施肥方法配方施肥可以采用基肥和追肥相结合的方法,也可以采用化肥和有机肥相结合的方法。
在施肥过程中应该避免肥料超量施用和局部施肥不均等情况,以免引起土壤污染和作物生长不良。
三、技术示范与推广弱筋小麦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需要通过示范和推广来进行普及,提高农民的科学施肥意识和技能水平。
1.示范田在农村建立配方施肥示范田,对弱筋小麦进行示范试验,并邀请农民们参观学习。
工艺方法——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工艺简介综合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成果,氮肥用量以目标产量与土壤肥力水平确定,磷、钾肥用量以土壤丰缺指标确定;施肥运筹根据土壤肥力水平与质地条件、自然降雨与灌溉水平和小麦需肥规律等采用一次或分次施肥的方式;肥料品种选择以土壤酸碱度、肥料性质确定;施肥方式上,大量元素肥料以土壤施肥为主,中微量元素肥料与防灾减灾以叶面肥为主。
(一)基肥1、普通小麦(1)高产区该区主要包括宛城区、新野县、唐河县、社旗县等县区的高标准粮田集中区域,农业基础条件较好,主要土壤类型为黄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等。
该区域基肥大配方为21-15-9或相近配方(以45%为例,下同),一般亩产550kg以下麦田,底肥用量在40kg/亩左右(实物用量,下同);550kg以上麦田,底肥用量在45kg左右。
(2)中低产区该区主要包括西峡县、淅川县、南召县、桐柏县、内乡县等县,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主要土壤类型为黄棕壤、粗骨土、水稻土等。
该区域基肥大配方为20-15-10或相近配方,一般亩产低于400kg/亩的麦田,底肥用量为40-45kg/亩,亩产400-550kg/亩的麦田,底肥用量为45-50kg/亩。
2、优质强筋小麦主要分布在盆中平原中高肥力区。
该区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质地中壤至粘质,土壤肥力较高。
在施肥上应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氮肥用量,合理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
(1)高产麦田区域基肥大配方为23-12-10或相近配方,底肥用量约为40-45kg/亩,硫3-5kg。
(2)中低产麦田区域大配方为22-12-11kg/亩,或相近配方,底肥用量在40kg/亩左右,硫3-5kg。
3、优质弱筋小麦主要集中在桐柏等低山丘陵地方,土壤肥力中等。
在施肥上应在增施有机肥的基础上,适当减少氮肥,增加磷肥、钾肥的用量。
区域大配方为18-16-11或相近配方,底肥用量在30-40kg/亩。
(二)追肥也称根外施肥,可以弥补前期施肥量不足或根系在后期吸收力下降造成的损失,达到延缓小麦植株衰老、减少干热风为害,增加小麦产量。
小麦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小麦需肥量在一般中等肥力水平下,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约需从土壤中吸收氮3公斤、五氧化二磷1.25公斤,氧化钾2.5公斤。
以亩产800斤小麦为目标,需N19-21公斤,P2O55.5-6.0公斤,K2O10-12公斤。
其中有机养分分别占35%、35%和70%。
即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每亩还应分别施用尿素27-30公斤,过磷酸钙30-33公斤,氯化钾5-6公斤。
二、小麦肥料的分配与施用麦子施肥要克服钾肥不足、氮肥运筹前期重中后期轻的旧施肥习惯。
有机肥宜作基肥和前期追肥;磷、钾肥可全作基肥,或80%作基肥,20%作后期追肥;氮肥基、追各半。
具体施肥技术为:1、施足基肥,早施苗肥。
基肥:实行秸秆还田或亩施优质农家肥2-3方,专用配方肥40-50千克,或磷酸二铵15千克配施尿素15千克。
苗肥:施氮量占总氮量的10-20%,亩用尿素6千克左右。
苗肥要早施,宜在两叶一心前施用。
2、施好拔节孕穗肥。
此时需肥最多,要防止脱肥早衰,防止恋青倒仗。
拔节肥用量应占总用氮量的30-40%左右,一般亩施8.5-11千克尿素,高产田块配施2.5千克磷酸二铵、2.5-5千克氯化钾。
3、搞好后期根外喷肥(叶面施肥)。
根外喷肥是补充小麦后期营养不足的一种有效施肥方法。
由于麦田后期不便追肥,且根系的吸收能力随着生育期的推进日趋降低。
因此,若小麦生育后期必须追施肥料时,可采用叶面喷施的方法,这也是小麦生产的一项应急措施。
选择何种肥料,要“看地、看长相”,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看地、看长相”就是根据土壤营养状况、小麦长势、长相而确定追施肥料的种类和数量。
抽穗期到乳熟期,如叶色发黄、脱肥早衰麦田,可喷施2-3%的尿素溶液。
喷施尿素不仅可以增加千粒重,而且还具有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的作用。
没有早衰现象的高产麦田,一般不再追施氮素化肥;有可能贪青晚熟的麦田,不要追施氮素化肥。
这二类麦田,可喷施0.3-0.4%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据试验,一般可提高千粒重1-3克,增产5%以上,高的可增产15%左右。
冬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一)冬小麦需肥规律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公斤小麦籽粒,需要纯氮3公斤左右、五氧化二磷1.0-1.5公斤、氧化钾2.5-3.1公斤。
小麦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率不同。
氮的吸收有两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这一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5%,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这一时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37.3%,是吸收氮量最多的时期。
对磷、钾的吸收,一般随小麦生长的推移而逐渐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急剧增长,40%以上的磷、钾养分是在孕穗以后吸收的。
小麦虽然吸收锌、硼、锰、铜、钼等微量元素的绝对数量少,但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小麦苗期和籽粒成熟期,应增强锌营养;锰对小麦的叶片、茎的生长影响较大;硼主要分布在叶片和茎顶端,缺硼的植株生育期推迟,雌雄蕊发育不良,不能正常授粉,最后枯萎不结实。
(二)施肥原则针对我县冬小麦氮肥过量施用比较普遍,氮磷钾养分比例不平衡,基肥用量偏高,一次性施肥面积呈增加趋势,后期氮肥供应不足,硫锌硼等中微量元素缺乏现象时有发生,部分土壤耕层较浅、保水保肥能力较差等问题,提出以下施肥原则:(1)依据测土配方施肥结果,适当调减氮磷肥用量;(2)氮肥要分次施用,根据土壤肥力和小麦品种特性适当增加生育中后期的施用比例,保持整个生育期养分供应平衡;(3)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高效施用磷钾肥;(4)秸秆粉碎还田,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5)重视硫、锌、硼、锰等中微量元素施用;(6)肥料施用与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相结合。
1.肥料施用与土壤养分测试结果相结合,适当调减氮肥用量。
2.氮肥分次施用,适当增加生育中后期的施用比例。
3.依据土壤肥力条件,高效施用磷钾肥。
4.增施有机肥,提倡有机无机配合,加大秸秆还田力度,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5.注重锌、硼等微量元素的配合施用。
6.肥料施用与高产优质栽培技术相结合。
兴平市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摘要总结兴平市小麦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指出应以小麦施肥配方为基础,在适宜的时期,采取科学的施肥方法,以促进当地小麦高产、稳产。
关键词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陕西兴平小麦是兴平市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2.24万hm2左右,产量稳定在6 750 kg/hm2左右。
科学配方、合理施肥是小麦优质、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对于提高耕地质量,保护农业环境,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农民增收具有重要作用[1]。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土壤、小麦植株养分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结合土壤供肥特性、小麦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确定氮、磷、钾大量元素和中、微量元素的合理施用量和适宜的施用比例,并采用科学施用方法的一项施肥技术[2-4]。
近几年来,兴平市小麦生产中经常出现“增肥不增产”的施肥现象,当地部门对小麦种植区的土壤肥力进行全面调查,并开展了大量的测土配方施肥试验。
经过近几年的推广应用,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效果显著,推广田平均增产21.7%,节约小麦生产成本12.1%。
1 小麦施肥配方的确定小麦生育期内需要的肥料较多,不同生育阶段吸收不同比例的氮、磷、钾养分。
小麦对氮的吸收有2个高峰期,出苗至拔节期吸收40%的氮,拔节期至孕穗开花期吸收氮占30%~40%的氮,小麦吸收60%左右的钾,开花期对钾的吸收达到最大。
孕穗至成熟期,小麦对磷的吸收占40%左右,是生育期内对磷的最大吸收阶段[5]。
因此,为促进肥料的合理分配,在小麦的不同生长阶段,应根据小麦的需肥特性施用相应的肥料。
如在小麦苗期,为培育壮苗,促幼苗早分蘖、早发根,应施用足量的氮、磷、钾肥;拔节期至孕穗开花期,为促进抽穗、扬花,加速小麦灌浆,需供应足够的氮、钾肥,同时可以防止早衰,增加千粒重,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一般每生产100 kg小麦,约从土壤中吸收氮3 kg、五氧化二磷1.4 kg、氧化钾3.6 kg。
按需施肥,才能促进小麦增产,但肥料超过一定的施用量时,增产幅度降低,甚至减产。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前言: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测试土壤养分含量和田间肥料试验为基础的一项肥料运筹技术。
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根据研究,每生产100公斤籽粒,小麦植株需吸收纯氮3.1公斤、磷1.1公斤、钾3.2公斤左右,三者比例为2.8∶1.0∶3.0,随产量水平的提高,小麦氮、磷、钾的吸收总量相应增加。
冬小麦起身以前麦苗较小,氮、磷、钾吸收量较小,拔节期植株开始旺盛生长,拔节期至成熟期,植株吸氮量占全生育期的56%,磷占70%,钾占60%左右。
据调查,我国西北麦区麦田严重缺磷,普遍缺氮,钾相对充足,黄淮海麦区高产田缺钾,部分麦田缺磷。
通过测土,了解土壤各种养分供应能力,从而确定小麦合理施肥方案,使小麦均衡吸收各种营养,维持土壤肥力水平,减少肥料流失对环境的污染,达到优质、高效和高产的目的。
只有根据上述小麦的需肥量和吸肥特性、土壤养分的供给水平、实现目标产量的需肥量、肥料的有效含量及肥料利用率,配方施肥才能达到小麦需肥与供肥的平衡,获得小麦的高产优质高效。
第一讲: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1、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和化肥相比较,具有养分全面、改善土壤结构等优点,因此说保证一定的有机肥用量是小麦丰产丰收的基础,一般亩用有机肥2000-2500公斤,多用更好。
2、稳氮、磷,增钾肥。
对于我县多数麦田来说,县土肥站建议稳定现有氮肥用量,适当降低磷肥用量,增加钾肥用量。
具体施肥指标是:低产田(亩产150-250公斤):每亩小麦需施肥折合纯氮6.5-7公斤,五氧化二磷3.0-4.5公斤,氧化钾5-6公斤。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该技术是以麦田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的一项肥料运筹技术。
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的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肥)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适用于全国各麦区。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不但可以提高化肥利用率,节约化肥用量。
,还能改善农产品质量,是一项增产节肥、节支增收的技术措施。
一、为什么要进行测土配方施肥人们常说:“有粮无粮在于水,粮多粮少在于肥”,事实并非完全如此。
有的农民化肥没少用,但产量却不高,或产量较高、收入却没增加多少。
这是因为农作物不同其需要养分也不同,单一施用肥料没有配合施用肥料效果好,不同类型的土壤施肥量也不一样的,肥料并不是施得越多越好,盲目施用过多,既浪费肥料,又增加生产成本、降低产量、减少收益。
测土配方施肥就是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来的。
(一)作物需肥特点与施肥在农作物所需要的所有营养成分中,氮、磷、钾对作物的生长好坏及产量高低影响最大,所以称它为作物营养的三要素。
但是,不同作物对养分所需要的数量各不相同,具有选择性吸收的特点,如小麦、玉米、水稻等是以生产淀粉和蛋白质为主的禾谷类作物,这类作物对氮的需要量较大,磷、钾次之;甜菜、马铃薯等作物为了促进地下块根碳水化合物(糖和淀物)的积累合成,对磷、钾需要量较大,氮次之;大豆等豆科作物对磷的需要量比一般作物多,因为磷能促进根瘤的生长繁殖,提高根瘤的固氮能力;而蔬菜类作物是以生产叶子为主的,对氮的需要量比任何作物都大。
作物的需肥特性告诉我们,对于不同的作物要选择不同的肥料搭配施用。
微量元素虽然在作物体内只占干物重的万分之几,缺少它们与缺少三要素一样,会严重影响作物生长发育,降低产量。
例如,玉米缺锌就会出现“白苗症”;小麦缺硼会产生“花而不实”,甚至绝产;大豆缺钼,植株生长矮小。
不同的作物对不同的微量元素敏感程度不同,因此,在施用大量元素肥料的同时,还要根据不同的作物配合施用不同的微量元素肥料。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评价小麦是我国主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居民的主要粮食来源之一。
而土壤是小麦生长的基础,对小麦进行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是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方法和效果评价方面进行阐述,以期为农民种植小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
一、测土配方施肥的原理1.确保土壤中的养分均衡小麦生长需要的养分有氮、磷、钾等,而土壤中这些养分的含量并不高,不同的土壤中这些养分的比例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可以了解土壤中养分的含量和比例,从而可以在施肥时通过添加不同种类和比例的肥料来保证土壤中的养分均衡,保证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供应。
2.减少施肥浪费传统的施肥方法往往是根据农民的经验或者是听从销售人员的推荐来进行施肥,这样会导致施肥不当、施肥浪费的情况。
而通过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更加科学、精准地确定土壤中的养分含量和作物的需肥量,从而减少施肥的浪费。
3.提高施肥效果通过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的性质和小麦对养分的需求量,可以定制化施肥方案,提高施肥效果,增加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1.勘测土壤选择小麦生长的土地进行勘测,根据土壤的颜色、质地、排水性、酸碱度等因素进行判定。
还可以进行土壤的理化指标分析,比如氮、磷、钾等养分含量、有机质含量等。
2.制定施肥方案3.施肥操作根据制定的施肥方案,选择合适的肥料进行施肥操作,确保施肥的精准和科学性。
1.小麦产量增加2.小麦质量提高养分均衡的土壤可以提供小麦生长所需的养分,从而可以增加小麦的养分含量,提高小麦的品质。
3.节约施肥成本测土配方施肥可以避免施肥浪费,减少施肥成本,提高农民的经济效益。
测土配方施肥是一种科学、精准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
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对于我国小麦种植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也需要不断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提高其在小麦种植中的应用水平,为小麦生产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探讨摘要依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定的土壤养分状况,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参照目标产量,计算出濉溪县小麦高产栽培的施肥量,并提出合理的施肥技术。
关键词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主要是根据实现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育时期需肥规律和肥效效应,在合理使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主要是氮、磷、钾)的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
只有根据小麦的需肥量和吸肥特性、土壤养分的供给水平、实现目标产量的需肥量、肥料的有效含量及肥料利用率,配方施肥才能达到小麦需肥和供肥的平衡,获得小麦的高产优质高效。
1小麦施肥量的确定1.1大量元素小麦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氮、磷、钾需要量较大,这些大量元素对小麦的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中等肥力水平每生产100kg小麦籽粒,需要氮3kg左右、磷1.0~1.5kg、钾2.5~3.1kg。
小麦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养分的吸收率不同。
依据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测定的土壤养分状况,根据小麦的需肥规律,在施足有机肥的基础上,参照目标产量计算出氮、磷、钾的需要量。
综合来看,濉溪县小麦高产的施肥量:土杂肥30~45t/hm2;化肥用量:一类麦田氮肥180~210kg/hm2、磷肥60~75kg/hm2、钾肥90~120kg/hm2、硫酸锌1kg/hm2。
二类麦田氮肥195~225kg/hm2、磷肥90~105kg/hm2、钾肥90~120kg/hm2、硫酸锌1kg/hm2。
三类麦田氮肥210~225kg/hm2、磷肥90~105kg/hm2、钾肥90~120kg/hm2、硫酸锌1kg/hm2。
通过对部分田块土壤化验得出一些数据(见表1)。
1.2微量元素虽然小麦对微量元素需要的绝对数量较少,但对小麦的生长发育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如缺硼小麦雄性器官发育受阻,缺锰影响小麦茎、叶的生长等。
小麦对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应根据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及小麦缺素症状来确定,常用的肥料有硫酸锰、硫酸锌、硼肥等,可依照使用说明作基施、喷施、浸种或拌种。
新源县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蒋新文(新源县农业技术推广站,新源835800)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是以测试土壤养分含量和田间肥料试验为基础的一项肥料运筹技术,是根据小麦目标产量的总需肥量、不同生长时期需肥规律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肥料施用量、施肥时期和施用方法的一种指导技术。
新源县每年小麦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到18600公顷,土地养分含量特点是缺氮少磷,但钾含量丰富。
在测土配方实践中,施肥方法是以氮定磷,经大田施肥实践确定,采用这一方法是切实可行的。
一、小麦对肥料的需求一般中等肥力条田,每生产100千克小麦籽粒,需氮3千克左右、五氧化二磷1.0~1.5千克、氧化钾2.5~3.1千克。
小麦在不同生育期对氮、磷、钾养分吸收情况不同。
氮的吸收有2个高峰,一个是从分蘖到越冬,此时期的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13%,是群体发展较快时期;另一个是从拔节到孕穗,这一时期吸氮量占总吸收量的37%,是吸氮量最多的时期。
对磷、钾的吸收,一般随小麦生长期延长而逐渐增多,拔节后吸收率急剧增长,40%以上的磷、钾养分是在孕穗以后吸收。
二、小麦施肥方案1.有机肥施用增施有机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强保肥保水能力,提高肥料利用率,特别是在干旱之年还可以发挥抗旱保墒作用。
生产中,普遍忽视对有机肥的投入,以无机肥料为主。
在有机肥源有限的情况下,为提高小麦田有机质,可以通过前茬小麦收获留高茬并秸秆还田,旱地休闲期种植绿肥并翻压,购买施用富含腐植酸的商品有机肥等方式解决。
2.化肥施用一方面,受国际化肥行情和国内化肥生产成本增加的影响,2013年肥料价格一路走高,预计2014年仍呈上升趋势;另一方面,2013年小麦价格涨幅在10%~15%,而生产成本的涨幅为20%~30%,农民种植收益相对下降。
所以,要从经济、环保、节能的角度确定施肥量,不宜单纯追求高产。
同时,施肥还必须与选用良种、肥水管理、种植制度、气候变化等影响肥效的诸多因素结合。
对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的探析小麦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在我国的耕地面积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而测土配方施肥则是保障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下面就对小麦测土配方施肥的探析进行详细介绍。
一、测土取样测土取样是确定土壤养分状态的重要环节。
在取样前,应先对土地进行调查,包括耕层厚度、土壤类型、地形地貌、流域位置、排水状况、气候等。
根据土地类型和地形地貌的不同,选择取样点进行取样。
取样时应尽可能避免有机肥堆积和翻耕,选取深度在20-30 cm的土层进行取样。
避免选取过湿、过旱、过肥或过酸的土层,同时应避免选取随意混杂的土样。
二、测土分析测土分析是根据土壤中的pH值、有机质含量、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进行综合评估土壤肥力状况的过程。
实验室测土分析可以快速获得土壤中营养元素的含量,并对土壤养分状态进行评估,进而确定小麦的施肥方案。
三、小麦施肥方案的制定根据测土分析结果,制定适宜的小麦施肥方案。
一般来说,小麦施肥需要按照生长期和生长阶段进行分析,每个阶段的氮磷钾供应都有所不同。
常见的施肥方案有以下几种:1.全程施肥方案:按照小麦整个生长期的氮磷钾需求量进行施肥;3.土壤肥力适用方案:根据测土分析结果,确定小麦所需的氮磷钾含量,每斤小麦生产所需养分量进行计算,进而决定施肥种类、重复施肥次数和施肥时期。
四、小麦施肥的技术要求1.掌握适量的施肥量:施肥量不能过多或过少,应根据小麦对氮磷钾的需求适量施肥,以充分发挥肥料的作用。
2.采用合适的肥料: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生长特点和小麦对氮磷钾元素的需求量选择合适的肥料,如纯氮肥、复合肥、有机肥等。
3.选择适宜的施肥方式:如基肥、追肥等不同的施肥方式。
应根据小麦需求、土壤特点、肥料种类等因素进行选择。
4.注意施肥的时间:施肥的时间也是非常关键的,应根据小麦生长特点,施肥量,气温水分等情况进行合理安排。
综上所述,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手段之一,但也需注意技术要点,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施肥,进而保障小麦的生长发育和高效产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