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国际贸易学第三章 多种产品和多种要素
- 格式:ppt
- 大小:264.50 KB
- 文档页数:25
第3章国际服务贸易3.1复习笔记一、国际服务贸易的概念1.《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对于服务贸易的界定按照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界定,服务贸易是指四类贸易活动的提供,即在各成员之间进行的过境交付、消费者移动、商业存在及人员流动等而进行的任何服务提供活动。
《国际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将服务贸易分为12个部门,即商业服务、通讯服务、建筑与相关工程服务、分销服务、教育服务、环境服务、金融服务、与健康相关的服务和社会服务、旅游及与旅游相关的服务、娱乐、文化与体育服务、运输服务及其他未包括的服务。
2.《国际收支手册》对于服务贸易的界定在国际收支表下,服务贸易被列入经常项目,是指一成员居民与非居民之间服务的输出与输入,即服务的跨境交易。
其中,一成员的居民是指在该成员境内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设立有营业场所并提供货物与服务生产的企业法人。
3.《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对于服务贸易的界定在《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中,国际服务贸易包括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服务贸易,以及通过外国附属机构和自然人移动实现的服务贸易。
二、世界服务贸易的状况与发展趋势1.世界服务贸易持续快速增长1980年至2006年间,世界服务贸易经历了长足发展。
世界服务贸易出口额占世界货物贸易出口的比重从14%增长到23%。
2.世界服务贸易部门结构的变化世界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部门保持稳定增长,新型的服务贸易类型增长迅速。
3.世界服务贸易国别结构的变化当代世界各国经济和服务业发展严重不平衡,与国际商品贸易领域相比较,全球各地区和各国服务贸易发展的不对称性更加突出,呈现出发达国家地位的领先和发展中大国的迅速发展的状况。
4.服务外包发展迅猛随着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以及系统、网络、存储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由业务流程外包和信息技术外包组成的服务外包正逐渐成为服务贸易的重要形式。
5.商业存在的重要性世界服务贸易中的商业存在,对于发展服务贸易、服务的输出输入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自考“国际贸易实务(三)”笔记汇总版1、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进行相互联系的主要形式。
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构成国际贸易。
2、对外贸易一国(地区)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
3、初级产品指那些未经过机器加工或只经过简单机器加工的农林牧渔产品,一般把1~4类商品称为初级产品。
4、工业制成品:指全部经过机器加工的产品,一般把5~8类称为工业制成品。
5、出口贸易:一国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活动。
6、进口贸易:一国将外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的活动。
7、对外贸易货物结构:指一国各类进出口货物的构成状况。
一国对外贸易货物结构主要由该国经济发展水平、自然资源状况、对外贸易政策等因素决定。
它反映一国经济发展水平和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
第五章主要国际贸易理论8、绝对优势理论是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提出的一种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各国应集中生产具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用这种产品去换取本国的劣势产品,从中获利。
9、比较优势理论是李嘉图对斯密绝对优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各国应集中生产优势较大或劣势较小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使贸易参加国获利。
10、绝对优势理论的假设与内容:1)假设:a.人类只有两个国家;b.每个国家只生产两种产品,第一种商品高于另一国家同种商品价格,第二种商品价格低于另一个国家同种商品的价格。
2)内容:A.每个国家应当只生产它最擅长的商品;B.绝对优势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11、比较优势的主要内容各国应该按照“两利取其重,两劣取其轻”的原则进行分工和交换,即每个国家都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这样可以增加世界产出,提高劳动生产率,参与交换的国家也可以节约社会劳动,增加产品消费。
12、比较优势也是以一系列的假定为前提的。
这些假定包括:1)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生产两种产品;2)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的,没有熟练与非熟练之分;3)生产成本不变,无规模收益;4)没有运输费用;5)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并在一国国内自由流动,而在国际间则不能自由流动;6)生产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国际间实行自由贸易;7)贸易是按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8)不存在技术进步。
第三章商品的名称、品质、数量和包装第一节商品的名称·业务上,这项规定是交易的物质内容,是交易赖以进行的物质基础和前提。
·法律上,这项规定是买卖双方在货物交收方面的一项基本要件和义务。
第二节商品的品质一、品质的定义商品的品质(Quality of Goods)指商品的内在素质和外观形态的综合。
前者包括商品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化学成分和生物特征等自然属性,后者包括商品外形、色泽、款式和透明度等。
二、对品质的要求ISO9000系列标准; 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标准三、表示品质的方法1、实物表示看货买卖凭样买卖:(1)卖方样品(Seller’s sample),也称代表样品。
(2)买方样品(Buyer’s sample),也称来样成交。
(3)对等样品(Counter sample),也叫回样。
(4)封样(sealed sample),也称代表样品。
·凭样成交的注意事项:a. 凡凭样品买卖,卖方交货品质必须与样品完全一致;b. 此方法应酌情采用;c. 可在合同中相应做出灵活规定,如对货、样难以达到一致的商品应事先申明“交货品质与样品大致相同”。
2、以说明(Description)表示(1)凭规格买卖(sale by specification)指用若干主要指标以反映商品质量,如成分、含量、纯度、容量、性能、大小、长短、粗细等。
(2)凭等级买卖(sale by grade)指同一类商品,按其质地的差异、或尺寸、形状、重量、成分、构造、效能等的不同,用文字、数字或符号所作的分类。
出口的钨砂,按其规格中所含三氧化钨、锡等成分不同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
出口的核桃仁,按大小不同分为头路、二路、三路等。
(3)凭标准买卖(sale by standard)·标准是指商品规格的标准化。
·对于某些品质变化较大而难以规定统一标准的农副产品以及品质构成条件复杂的某些工业制成品时,买卖双方常以同业公会、交易所、检验局等选定的标准物来表示商品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