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经营决策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479.00 KB
- 文档页数:51
第五章经营决策实务一、产品决策的任务:1、产品性质的确定2、产品质量的确定。
3、开发新产品与改造老产品二、在决定研制成功的新产品是否投放市场时,要考虑的因素:1、市场前景2、收益性3、竞争性4、资源条件是否允许5、与本企业目前生产和销售的产品是相互替代,还是互为补充6、销售可能性三、根据不同类型的老产品的特点,企业可以采取不同的整顿方针:1、积极发展2、维持现状3、改进或改造4、撤退或淘汰四、新产品开发要解决一下几个问题:1、如何开发2、新产品开发在研制阶段的工作结束后,是否立即组织批量生产、投放市场?3、如何投放市场?4、何时投放五、产品竞争战略:1、领先战略。
2、追随战略3、模仿战略六、产品在寿命周期中通常要经历投入、成长、成熟、衰退等四个阶段七、技术改造决策;是根据产品决策的要求,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企业原来落后的生产技术条件。
八、工业企业的技术改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生产手段的改造。
生产手段的技术改造主要有两种方式:①将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用于改造和革新原有的设备,以延长其技术寿命或提高其效能②用更先进、更经济的生产手段取代陈、落后、过时的机器设备,以使企业生产建立在更加先进的物质技术基础上。
2、生产工艺和操作方法的改造。
3、劳动环境的改造九、比较不同方案经济效果的主要指标有:1、投资回收期(全部投资收回所需要的时间)2、投资回收率(投资项目在使用期限内每年获得的盈利与投资总额之比)3、投资利润总额(使用期内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总利润数)4、投资利润指数(利润总额与投资总额之比)等十、技术改造项目的评价技术:P.1311、贴现法的基本原理:贴现法就是为了解决不同时期同额资金实际购买力等不等的矛盾,把投资项目在目前以及未来各期的支出和收回折算成现在的价值,然后再分析比较不同方案的经济效果。
2、净现值法—贴现法应用之一。
运用贴现法分析不同技术改造方案的经济效果时,最常用的有三种:净现值法、内部投资回收率法、利润指数法。
第五章经营决策一、单项选择题1.将决策分为确定型决策、风险性决策和不确定决策是按()进行的分类。
A决策本身的重要程度 B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C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 D决策解决问题的内容2.功能成本评价中,应将目标成本按照()进行分配。
A成本系数 B价值系数C功能评价系数D功能重要程度3.应作为降低成本主要目标的产品的价值系数()。
A大于1 B等于1 C小于1 D接近14.在产品功能降低的情况下,成本降低的幅度()功能降低的幅度,将会提高产品的价值。
A大于B等于C小于D都不是5.功能成本评价的评分法是按产品或零部件的()打分。
A成本系数B价值评价系数C功能评价系数 D功能重要程度6.在存在专属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来进行择优决策。
A贡献毛益总额 B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C单位贡献毛益总额 D单位剩余贡献毛益总额7.在不存在固定成本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来进行择优方案。
A贡献毛益总额 B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C单位贡献毛益总额 D单位剩余贡献毛益总额8.在企业的某项资源受到限制的情况下,通过比较不同备选方案的()来进行择优决策。
A贡献毛益总额 B剩余贡献毛益总额 C单位产品贡献毛益 D单位资源贡献毛益9.剩余贡献毛益与贡献毛益之间相差()。
A变动成本 B固定成本 C专属成本 D联合成本10.设一生产电子器件的企业为满足客户追加订货的需要,增加了一些成本开支,其中()是专属固定成本。
A 为及时完成该批产品生产,需要购入一台新设备B 为及时完成该批追加订货,需要支付职工加班费C 为生产该批产品,机器设备增加的耗电量D 该厂为生产该批产品及以后的生产,租用一间新厂房。
11.在短期经营决策中,企业不接受特殊价格追加订货的原因是买方出价低于()。
A正常价格 B单位变动成本 C单位产品成本 D单位固定成本12.当企业的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时,应不继续生产某种亏损产品的条件之一是()。
A该产品的单价等于单位变动成本 B该产品的单价小于单位变动成本C该产品的单位贡献毛益大于零 D该产品变动成本率大于100%13.企业去年生产某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3000元,固定成本是1000元,假定今年其他条件不变,但生产该产品的设备可对外出租,一年的租金收入为()时,应停产该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