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数据的存储采集与转换000001
- 格式:ppt
- 大小:732.00 KB
- 文档页数:40
数据存储与检索在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的原理与方法数据存储与检索是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中的重要内容,它涉及到如何高效地存储和管理大量数据,以及如何快速地检索和获取所需信息。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详细介绍数据存储与检索的原理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讨论数据存储的原理与方法。
数据存储是指将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和规则存放在存储介质中,以便日后进行读取和使用。
现代信息技术中常用的数据存储介质包括硬盘、闪存、内存等。
数据存储的基本原理是将数据以二进制位的形式存储在介质中。
在计算机中,数据以字节为单位进行存储。
每个字节由8个二进制位组成,可以表示256种不同的状态,包括数字、字符、图像等各种类型的数据。
对于大量数据的存储,我们需要使用数据结构来进行组织和管理。
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和图等。
不同的数据结构适用于不同的存储需求。
例如,数组适用于一维数据的存储,链表适用于动态数据的存储。
另外,数据存储还涉及到数据的持久性和安全性。
持久性是指数据在断电或系统崩溃等异常情况下的保存能力。
为了保证数据的持久性,我们需要将数据写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如硬盘等。
而安全性是指数据的保密性和完整性。
为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我们可以使用加密技术和备份技术。
接下来,我们探讨数据检索的原理与方法。
数据检索是指根据特定的需求从存储介质中查找和获取数据的过程。
常见的数据检索方法包括线性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和索引查找等。
线性查找是一种最简单的数据检索方法,它从存储介质的头部开始逐个比较数据,直到找到目标数据或遍历完所有数据。
线性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 为数据的总个数。
二分查找是一种基于有序数据的查找方法。
它通过将目标数据与中间数据进行比较,然后根据比较结果确定下一次查找的范围,从而缩小查找范围。
二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其中n为数据的总个数。
哈希查找是一种利用哈希函数将数据映射到固定位置的查找方法。
它通过将目标数据计算哈希值,然后根据哈希值找到对应的存储位置,从而快速地定位目标数据。
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基础知识数据的存储和处理在现代科技和信息时代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数据量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不断发展,了解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基础知识已变得越发必要。
本文将讨论数据存储和处理的基础知识,包括常见的存储介质、数据存储结构和处理方法。
一、数据存储介质在数据存储中,常见的介质有硬盘、固态硬盘(SSD)和内存。
硬盘是一种机械硬盘,它通过旋转的镜片来存储和读取数据。
SSD则采用闪存技术,没有机械部件,因此更加耐用和快速。
内存则是计算机中临时存储数据的地方,速度更快,但容量较小。
二、数据存储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决定了如何组织和访问数据。
常见的数据存储结构有文件系统、数据库和分布式存储系统。
文件系统是一种将数据组织成文件和文件夹的方式,它是最基本的存储结构。
数据库则以表的方式组织数据,可以使用SQL语言进行查询和操作。
分布式存储系统则将数据分散存储在多个节点上,提高了数据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三、数据处理方法在数据处理中,常见的方法有批处理和实时处理。
批处理是一种按照一定的时间间隔或条件来处理数据的方法。
它适用于大量数据的离线处理,例如每天对销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实时处理则是一种即时处理数据的方法,适用于对数据要求实时性较高的场景,例如金融交易系统。
此外,数据存储和处理还涉及到数据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数据的备份和加密是常用的保护手段,可以防止数据丢失和非法访问。
结论数据存储和处理是现代科技和信息时代的基础知识之一。
了解数据存储介质、存储结构和处理方法,以及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对于数据工程师和数据科学家来说至关重要。
只有掌握了这些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处理和利用大量的数据资源,为科学研究和商业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大数据采集与存储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交通学院山东交通学院第一章测试1.关系模式学生信息(学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其中的主键是()A:姓名B:性别C:年龄D:学号答案:学号2.Oracle是一个开源、免费的中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A:错 B:对答案:错3.NoSQL的全称是()A:No SqlB:Not SqlC:其余选项都不是D:Not Only Sql答案:Not Only Sql4.键值数据库,是基于key-value模式,它使用简单的键值方法来存储数据。
()A:对 B:错答案:对5.()是最原始的SQL On Hadoop的解决方案,它是基于Hadoop实现的分布式数据仓库。
A:HadoopB:HiveC:ZooKeeperD:Hbase答案:Hive6.图数据库,以“图”数据结构存储和查询数据,使用节点表示数据模型中的实体,节点之间的边表示实体之间的关系。
()A:错 B:对答案:对第二章测试1.关于数据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B:数据操作是对数据库静态特性的描述。
C:3种基本数据模型有图形模型、层次模型和关系模型D:数据模型是对数据库动态特性的描述。
答案: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是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约束2.关于学生关系,下列哪一个属性适合作为候选码()。
A:学号。
B:性别C:班级D:年龄。
答案:学号。
3.有学生表Student(S# char(8), Sname char(10), Ssex char(2), Sage integer, D#char(2), Sclass char(6))。
要检索学生表中“所有年龄小于等于19岁的学生的年龄及姓名”,SQL语句正确的是()A:Select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 19B:Select *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 19C:Select Sage,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 19D:Select Sage, Sname From Student答案:Select Sage, Sname From Student Where Sage <= 194.有学生表Student(S# char(8), Sname char(10), Ssex char(2),Sage integer, D#char(2), Sclass char(6))。
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点:数据存储
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知识点:数据存储
导语:在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中,数据在计算机中的存储的相关内容是什么》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知识点。
数据有数值数据和非数值数据之分,在计算机中均表现为二进制形式。
一串二进制序列,即可以理解为数值大小,也可以理解为字符编码,理解不同含义也不同。
(1)位(bit)
是计算机存储数据的最小单位。
一个二进制位只能表示“0”和“1”两种状态,要表示信息就要把多个“位”组合起来。
每增加一位,所能表示的信息就增加一倍。
(2)字节(Byte)
一个字节等于8位,即1B=8bit。
字节是数据处理的基本单位,即以字节为单位解释信息,如一个字节可以存放一个ASCII码,两个字节可在存放一个汉字国际码或一个整型数。
(3)字(word)
计算机处理数据时,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长度称为字。
一个字通常由一个或多个字节组成。
不同计算机的字长不同,常用的字长由8位、16位、32位、64位不等。
如IMB PC微机字长为16位,称为16位机;586微机字长32位,称为32位机。
(4)存储器容量
计算机存储器(内在、硬盘、软盘等)容量大小以字节数来度量,通常使用千、兆字节表示。
1KB=210=1024字节,1MB=220=106字节,1GB=109字节。
必修一《数据与计算》复习提纲第一章数据与信息1.1数据及其特征1、数据的概念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事物的符号记录,是信息的载体,是计算机加工的对象。
2、数据的表现形式: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文字、数字、数值、字符)等数值型和非数值型符号。
3、数据的基本特征(1)二进制。
在计算机中,数据以二进制的形式存储、加工。
(2)语义性。
语义是将数据符号解释为客观世界的事物。
(3)分散性。
数据是分散的记录,分别记录不同客观事物的运动状态。
(4)多样性和感知性。
数据记录的形式是多样的、可看的、可听的、可感知的,如图形、图像、视频、音频、文本等。
1.2数据编码1、模拟信号:模拟信号是指用连续变化的物理量所表达的信息。
模拟信号是传导能量的一种方式,其幅度、频率或相位随时间作连续变化。
常见的模拟信号应用:有线相连的电话和无线发送的广播电视。
2、数字信号:数字信号是离散时间信号的数字化表示。
在计算机中,数字信号的大小常用有限位的二进制数表示。
常见的数字信号应用:开关电路中输出电压和电流脉冲的信号。
3、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优缺点对比3、文字编码——ASCII码、国标码、统一码ASCII码:英文字母A的编码为01000001(十进制数65)和a的编码为01100001(十进制数97),后面的字母依次往上加1。
4、进制换算二进制:0 1八进制:0 1 2 (7)十进制:0 1 2 (9)十六进制:0 12……9 A B C D E F二进制→十进制:1011=1×20+1×21+0×22+1×23=11八进制→十进制:101=1×80+0×81+1×82=72十六进制→十进制:1B=11×160+1×161=27二进制→八进制:(三个二进制数为一个整体)101=5二进制→十六进制:(三个二进制数为一个整体)1011=B十进制→二进制:(除二求余倒排法)5、图像编码位图,最小单位为光栅点(或称像素),也叫作点阵图(或像素图)。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 (1)第2章 (3)第3章 (3)第4章 (4)第5章 (4)第6章 (4)第7章 (5)第8章 (6)第9章 (7)第10章 (9)第11章 (10)第12章 (11)第13章 (12)第1章1.12(单选题)设有如下关系R和S,关系代数表达式R÷S的运算结果是____。
选项如下:关系代数表达式R÷S的运算结果是__(B)__。
分析:在本题中,R的属性有A、B、C、D,而S的属性有C、D、E,因此,R÷S的属性有A、B。
求除法的简单方法是在关系R中寻找属性C和D的值同时满足关系S中属性C和D的所有元组的元组。
在关系R中,第1个元组(2,1,a,c)和第5个元组(2,1,b,d),其A和B的属性值相同,而C和D的属性值满足关系S中的C和D的所有属性值,因此(2,1)将是R÷S的元组。
关系R元组(3,2)对应C、D属性的值为(b,d)和(b、c),它不能满足关系S中属性C、D中的(a、c),因此满足要求。
所以,正确答案是B。
解答:1.14 假设某商业集团数据库中有1个关系模式R(商店编号,商品编号,数量,部门编号,负责人)。
如果规定:(a)每个商店的每种商品只在一个部门销售。
(b)每个商店的每个部门只有一个负责人。
(c)每个商店的每种商品只有一个库存数量。
(1)写出关系模式R的基本函数依赖集(2)找出关系模式R的候选码。
(3)关系模式R最高已经达到第几范式?为什么?(4)如果R不属于3NF,请将R分解成3NF。
分析与解答:(1)基本的函数依赖有:(商店编号+商品编号) →部门编号(商店编号+部门编号) →负责人(商店编号+商品编号) →数量(2)由题意,上面的函数依赖可知“商店编号”是主属性,商品编号也是主属性,由这两个属性,可以确定关系元组的所有属性,所以R的候选码是:商店编号+商品编号。
(3)R(商店编号,商品编号,数量,部门编号,负责人) 最高已达到2NF。
【51单片机SD卡SPI模式操作】摘要:sd卡有两种接口模式,一种是sd模式,另一种是spi模式。
在spi模式下,有六根接口线与主机相连,5V电平的51单片机通过电平转换可与3.3V电平的sd卡相连接。
51单片机没有专门的spi总线,可以用51单片机的IO口来模拟spi总结时序。
主机与sd卡的数据交换主要通过命令来实现,通过发送cmd0命令对sd卡进行复位,发送命令cmd1实现sd卡的spi模式初始化。
cmd17、cmd18命令是sd卡的读写扇区命令,对sd卡的操作是严格按照时序进行的。
关键词:sd卡;spi接口;时序sd卡以其大容量、低成本、携带方便、存储数据简单和安全可靠性高被大量应用于数码电子设备中,比如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mp3、pda、电子学习机、电子图书等。
对sd卡的操作有复位、初始化、读写等,下面以本人掌握的材料对sd卡的操作进行分析。
一、sd卡的结构sd卡的外形与接口如图1,它有9个接点与主机相连,其接口端定义如表1所示。
sd卡有两种操作模式,一种是sd模式,另一种是spi模式,不同模式下端口的定义不同。
SD模式有一个时钟线、一个命令/反馈线、四根输入/输出信号线、两个电源地和一个电源,所有九根线都有定义,数据传输速率较快。
SPI模式只用到CS片选、数据输入、数据输出、时钟、电源地及电源六根线。
SPI模式较SD模式速度较慢,但很多单片机都有专用的SPI总线,可与sd卡直接相连,使用方便。
SD卡的内部结构如图2所示,主要有四部分组成,一是接口电路,共有九个接口电路,定义如表1所示。
二是接口控制电路,所有操作都由该控制电路具体去执行。
三是内部寄存器组OCR、CID、RCA等。
四是存储数据的存储单元。
接口电路通过控制电路与内部寄存器组成存储单元交换数据,其主要操作有写命令、读数据、写数据、读状态等。
二、sd卡的命令格式sd卡的命令格式固定为6个字节48个位,其格式如图3所示。
开始位固定为0,第二位固定为1,表示主机给sd卡的命令,然后是6位命令索引号,索引号的大小与索引号数字相同,比如cmd0的索引号为000000,索引号41为1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