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研究(一)
- 格式:docx
- 大小:14.41 KB
- 文档页数:3
中国红色旅游研究进展和展望作者:闫闪闪陈婧陈小鸳刘国秋温华斌来源:《旅游纵览》2022年第11期摘要:紅色旅游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革命老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提升的重要工程,已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研究运用传统的文献研究和知识图谱相结合的方法,利用VOSviewer、CiteSpace、Gephi软件对中国红色旅游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表明:①研究成果集中在经济学、社会学、农学、地理学四大学科,经历了萌芽、波动增长、快速发展3个时期,红色旅游资源极其丰富地区的高等院校及作者是研究主要力量,但还远未形成强大的核心作者群和研究机构;②研究主题集聚在红色旅游的基础理论、可持续发展对策、旅游开发、红色旅游者、旅游地空间格局5个方面,其中红色旅游与文化产业融合为前沿议题,研究方法已由最初的定性研究向定量研究方法转变;③未来中国红色旅游研究应完善理论体系、优化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和效果效应的评估模型、总结红色旅游者的行为规律、重视红色旅游与文化其他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揭示红色旅游地的多尺度空间结构特征,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红色旅游研究范式和理论框架。
关键词:红色旅游;红色资源;研究热点;研究综述;文献计量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江西省社科联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项目(19GL45)。
红色旅游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引擎、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文化遗产保护的主要契机、中国共产党政党建设的重大工程,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革命老区社会发展和国民经济提升中的战略地位日益凸显,成为我国旅游业主要发展方向、重要产业形式以及新的经济增长点[1-2]。
截至2019年,红色旅游重点景区超过400处。
综上,由于红色旅游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爱国主义和党政教育中的重要性,国家对红色旅游发展极其重视,红色旅游在全国迅速发展的同时,一些矛盾逐渐凸显,如红色旅游资源内涵挖掘不深;旅游资源产业化程度不高、产业链条不完整;各地区红色旅游发展不平衡;旅游产品方式单一、内容雷同等,这些问题阻碍了红色旅游的健康发展,迫切需要加强红色旅游理论研究,红色旅游成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研究成果丰硕,其中不乏红色旅游的综述分析,但是大多数研究过度依赖研究者知识背景、学科经验,存在主观性强,不够系统全面的问题。
红色旅游[材料一]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相结合、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的一种断型主题旅游形式。
游客在旅游中既能观光赏景,又能自然而然地接受革命传统和理想信念的教育。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并且持续增加资金投入,加强公路建设,为红色旅游行业发展提供多方位的支持。
随着资源的不断扩充,红色旅游发展方兴来艾。
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整个“十三五”期间,红色旅游出游人数保持稳定增长,在国内旅游市场中维持在11%以上的市场份额。
[材料二]红色旅游消费呈现出家庭化、年轻化的趋势。
带孩子前往红色景点拳观学习,在旅游中了解中国革命历史、缅怀先烈,让孩子获得历史熏陶、文化感悟,成为诸多“家庭团”对红色旅游的新诉求。
家长们希望孩子在这里汲取精神力量,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对社会有用的人。
紅色旅游因此也承载着重要的家庭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要吸引年轻一代,必须意叉和趣味并存,以更时尚新潮、有现代事背景创作剧本,并在红色旅游线路中融入“密室逃脱”、党史知识问答、城市定向等形式,将游客引入对上海红色基因的情景体验中。
这种沉浸式的红色旅行体验,让游客从历史的“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
新增的时尚元素,如智能导览、趣味闯关、互动微游等,也激发了众多年轻人主动探索发掘红色文化的兴趣。
如今,一座座新发展起来的红色旅游城市,一批批知名红色旅游品牌,一条条经典红色旅游线路,已逐渐成为年轻一代心中的红色向往。
[材料三]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促进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搞活农村经济,从而助力乡村全面振兴。
中国革命是从乡村走出来的,乡村承载了中国革命的红色记忆,推动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融合发展,具有天然的基础。
如今,许多地区以文化生态协同发展为支撑,发展“红+绿”(红色旅游+绿水青山)、“红+古”(红色旅游+古村落)、“红+乡”(红色旅游+美丽乡村)等“红色+”业态模式,不断推进红色旅游与民俗文化、乡村文化、自然景观相结合。
红色旅游的概念和特点
红色旅游是指以红色文化资源为主题,在红色历史地区或红色旅游景点进行的一种旅游形式。
红色旅游不仅是一种旅游方式,更是一种寻找历史脉络、重温革命历程、了解红色文化的途径。
它通过参观红色纪念馆、革命遗址、烈士陵园、红色博物馆等,向游客展示了革命战争时期的壮丽场景,弘扬了革命精神,传承了红色文化。
红色旅游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历史感强:红色旅游是通过回顾革命历史和英雄事迹,展示革命烈士的英勇斗志和奋斗精神,让人们对革命历史产生共鸣,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
2. 教育功能:红色旅游不仅仅是为了观光娱乐,更重要的是通过纪念馆、陈列馆等场所的建设和活动组织,向游客传递红色文化和爱国主义精神,加强民族认同和集体记忆。
3. 情感共鸣:红色旅游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使游客能够感受到英雄事迹背后的情感,并引发游客的情感共鸣,进一步激发了他们的爱国情感,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4. 旅游资源独特:红色旅游区域常常以革命历史地区、红军长征路线等作为旅游资源,这些地方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5. 保护与传承:红色旅游在保护、恢复和传承革命历史文化遗产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得这些珍贵的历史遗迹能够被更多人了解和尊重,保留下来,为后代传承。
总而言之,红色旅游通过向游客展示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加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它不仅是一种旅游方式,更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与教育方式。
《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研究》篇一一、引言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形式,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逐渐成为国内外旅游市场的重要一环。
红色文化传承则是红色旅游的灵魂和核心,它不仅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传承,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本文旨在探讨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的关系,分析其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红色旅游概述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历史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
其发展背景是中国革命历史丰富、地域特色鲜明的实际情况,主要特点是资源独特、历史悠久、价值独特。
在发展历程中,红色旅游已成为国内外游客了解和感受中国革命历史的重要途径。
三、红色文化传承的内涵与价值红色文化传承是指将中国革命历史、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等元素,通过代代相传的方式,传递给后人。
这种传承不仅是对历史的尊重和记忆,更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红色文化的价值在于其独特的历史性、思想性、艺术性和教育性,它对于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四、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的关系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密切相关。
一方面,红色旅游为红色文化传承提供了重要的载体和平台,使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和感受中国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另一方面,红色文化传承为红色旅游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内涵,使红色旅游具有更高的教育价值和观赏价值。
因此,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五、红色旅游与红色文化传承的现状及问题目前,我国红色旅游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红色旅游资源开发不够充分,缺乏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其次,一些地方在发展红色旅游时过于注重经济利益,忽视了对红色文化的传承和教育功能;最后,一些游客对红色文化的认识不足,缺乏对历史的敬畏感和责任感。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红色旅游的发展质量,也制约了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六、对策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对策建议:首先,应加强红色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充分挖掘其历史和文化价值。
红色旅游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精选5篇)第一篇:红色旅游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红色旅游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红色旅游是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传承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通过红色旅游让人们重温激情岁月,感受祖国变化,激励人们发扬光荣革命传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我们振兴民族、建设祖国的热情,更使人们深刻理解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中国共产党,怎样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也帮助我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拥护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
红色旅游有助于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可以使成千上万革命前辈和先烈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事迹感染广大人民群体,使我们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抵制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蚀。
革命先辈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红色旅游文化,弘扬革命精神,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红色旅游有助于促进人们的道德建设。
红色旅游把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创业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使我国公民的道德教育更进一个水平。
红色旅游对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使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不断得到提高。
红色旅游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荣辱观。
红色旅游以独特的价值对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区都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这对人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有很大作用。
红色旅游可以弘扬民族精神、加强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文化教育。
党在追求民族独立、国家解放的革命道路上,形成了许多让人敬仰和崇敬的革命精神,如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太行精神等,他们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137一、红色旅游的提出2004年1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就发展红色旅游的总体思路、总体布局和主要措施做出了明确规定。
这表明,国家将大力发展红色旅游产业。
一时间,全国上下掀起了一股红色旅游热,“全国山河一片红”。
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中国的红色旅游实际上是起源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文革期间,红卫兵沿着革命先烈遗迹瞻仰革命圣地的热潮,虽然当时还不能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旅游,却是当今红色旅游的开山鼻祖。
改革开放以后,伴随我国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红色旅游逐步成为一个社会影响广、市场需求大的新亮点。
每逢“七一”、“八一”等重大政治纪念日、活动日以及三个旅游“黄金周”和寒暑假,各红色旅游景点都是火爆异常,即使在平时,近年来各大中城市报名参加红色旅游的团队也持续增加,许多单位自发组织开展“重走长征路”、“英雄城市游”、“领袖故居游”等活动,上海等重点城市还开通了赴井冈山等地的红色旅游专列。
据测算,每年至少有近亿人次参观革命纪念地。
2003年在遭受“非典”严重影响的情况下,江西、湖南、陕西等13个省区的153个主要红色旅游点接待人数仍高达1734.6万人次。
二、红色旅游的功能红色旅游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创新性方式。
当前,红色旅游已成为一项重要的政治工程、文化工程和带动革命老区发展及老区人民脱贫致富的经济工程,它使得旅游事业与经济发展、民族振兴、人民生活提高更密切地结合起来。
1.政治功能发展红色旅游首先是一项政治工程,它对加强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当前的中国社会,有不少人一切向“钱”看,再加上“韩流”、“哈日”时尚和其他西方流行文化通过种种渠道渗透的潜移默化,中国年轻一代所受的政治熏陶已较之中国共产党执政初年逊色得多了,因此通过红色旅游对民众进行政治教育,当然要摆在执政当局的议事日程上来。
郴州的红色旅游资源如何实现教育功能郴州,这座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的城市,不仅拥有着秀丽的自然风光,还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
这些红色资源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伟大的精神,如何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让更多的人从中汲取力量、受到启迪,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红色旅游资源具有独特的教育价值。
它能够让人们亲身感受历史的温度,直观了解革命先辈们的奋斗历程和崇高精神。
郴州的红色旅游景点众多,比如湘南起义纪念馆、“三大纪律·六项注意”颁布旧址等。
这些地方见证了革命斗争的艰苦卓绝,蕴含着坚定的理想信念、顽强的斗争精神和深厚的爱国情怀。
要实现郴州红色旅游资源的教育功能,首先需要加强资源的整合与保护。
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当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全面的梳理和清查,建立详细的资源档案。
对于一些受损的红色遗址和文物,要加大修复和保护的力度,确保其历史真实性和完整性。
同时,整合分散的红色景点,形成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红色旅游线路,方便游客参观学习。
在资源整合的基础上,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内涵至关重要。
每一个红色景点背后都有着丰富的故事和精神内涵,需要通过专业的研究和解读,将其呈现给游客。
可以组织专家学者进行深入研究,出版相关的书籍和资料,为游客提供更深入的了解渠道。
此外,还可以通过举办红色文化讲座、研讨会等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红色文化的挖掘和传承中来。
为了让红色旅游资源更好地发挥教育功能,创新展示方式和手段不可或缺。
传统的讲解和展览方式可能会让游客感到枯燥,因此可以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等技术,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场景。
还可以通过制作动画、短视频等形式,将红色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关注。
加强宣传推广也是实现教育功能的重要环节。
利用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如微信公众号、抖音等,发布红色旅游的相关信息和精彩内容,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参观。
同时,可以与周边城市的旅游部门合作,共同推广红色旅游线路,扩大影响力。
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研究(一)
摘要: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并迅速升温,红色旅游除了具有经济功能之外,还具有较大的教育功能。
红色旅游有助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促进公民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青少年
荣辱观、有助于加强现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培育优良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爱国主义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所谓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传承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随着红色旅游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学者将红色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但对红色旅游教育功能进行专门研究却并不多。
通过对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的研究,可以提高人们对红色旅游教育功能的认识。
具体说来,这种教育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层面:
1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推进爱国主义教育
开展红色旅游,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好形式。
可以使成千上万革命前辈和先烈可歌可泣、惊天动地的事迹感染广大人民群体,使我们更好地继承革命传统,抵制腐朽思想和文化的侵蚀。
革命先辈们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精神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激励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分布在神州大地上的众多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正是这种精神的载体。
挖掘红色旅游文化,就是弘扬革命精神,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足迹深深地铭刻在华夏沃土上,深深地铭刻在民众心坎里,引导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
在当前人们的出游过程中,大多数游客把体验长征文化、革命圣地文化、老区文化作为主要目的,这充分说明红色旅游文化深得民心。
2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促进公民道德建设
红色旅游文化是培育社会主义文明道德风尚的重要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
一个社会是否和谐,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
无论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无论是处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还是
维护社会安定团结,都要求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和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红色旅游把老一辈革命家艰苦创业的精神继续发扬光大,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全国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提高我国公民的思想道德水平,使我国公民的道德教育更进一个水平。
红色旅游对社会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起着重要的带动作用,使全体公民的思想道德不断得到提高。
3发展红色旅游,有助于提升青少年荣辱观
发展红色旅游,对青少年的爱国情感的增强,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红色旅游以其独特的价值对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起着重要的作用。
3.1红色旅游教育层面较广
遍布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区都蕴涵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每一处革命遗迹、每一件珍贵文物都折射出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高尚品质。
从教育内容的层面看,它对培育青少年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从教育对象的层面看,它内容全面,形式多样,适合各个不同层次的青少年学生,适用性强,是青少年道德建设的一部内容丰富且十分珍贵的教科书。
3.2红色旅游感染力较强
旅游是青少年最喜爱的活动之一,用投其所好的方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的宣传和教育,他们将欣然接受。
在参加了这些革命地旅游活动后,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对我国
的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等方面都有了亲身经历,正是这种亲身经历使青少年从实地体会到了中国革命从弱到强、从小到大的全过程,给予他们以真实的心灵震撼,使广大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在主动参与中接受熏陶,这样的教育才达到最佳效果。
3.3红色旅游价值永恒
红色旅游既有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内涵,又有与时俱进、价值永恒的普遍意义。
在发挥红色旅游的教育作用时,既要深入挖掘其优秀传统的内涵,又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实践活动中不断赋予其丰富的内容。
与时代精神紧密结合,解放思想,培养广大未成年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有的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培养他们的民族精神、民族气节。
同时,引导他们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养成艰苦朴素、吃苦耐劳、奋发向上、自强不息的良好行为习惯。
利用红色旅游树立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既能不断激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热情,又能促进红色旅游的发展,在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远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4发展红色旅游,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思想道德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际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要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
因此,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而开展红色旅游,则是党中央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建设重大战略部署中的一项重要举措。
4.1通过红色旅游实现学习目标
红色旅游的出发点是通过旅游,达到学习受教育的目的。
通过旅游,我们党的光辉历史、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和英雄事迹可以淋漓尽致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成为活生生的教材,达到“游中学,学中游”的效果。
这种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在很大程度上也就避免了枯燥乏味的“说教”和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心理。
通过这种学习方式,促使大学生能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历史,这对于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拥护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2通过红色旅游提升学习兴趣
红色旅游能使那些原本在书本上枯燥的历史资料演变得形象生动有趣,使那些记载在书本上的英雄任务走下圣坛,贴近同学,产生亲和力。
通过红色旅游,让大学生真切地感受那份厚重的历史感、特有的亲切感和独具魅力的美感,并借助这种内部诱因的支撑,使同学们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4.3通过红色旅游深化实践过程
当代大学生深受“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陶冶,垂青于理性思考和实践体验。
而红色旅游本身就是一种体验式学习,它通过旅游的方式把同学们所掌握的一些革命理论知识与活生生场景有机结合,这在很大程度上迎合了大学生接受教育的心理。
学生们在倾听革命故事的过程中,通过对红色旅游产品的切身体验,能更加真切地感悟革命前辈的崇高理想和价值
追求,体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4通过红色旅游开拓创新思维
当代大学生的心态和思想都在与时俱进,面对新形式、新问题、新任务,如何结合实际,研究解决新问题,改进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而红色旅游具有深入浅出、潜移默化的特点,借助这种寓教于乐、寓教于游的方式,把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结合起来,融入到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主动参与的活动之中,使我们党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史、可歌可泣的光荣史被赋予新的时代内
涵,使广大青年大学生思想情感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