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_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 格式:ppt
- 大小:1.78 MB
- 文档页数:22
阿拉伯国家阿拉伯国家一、日本的大化改新1.奴隶制国家出现:1世纪前后2.统一:5世纪,大和日本。
各种矛盾尖锐,政局混乱(国内客观)①.背景:3.大化改新中国唐朝统一兴盛,朝鲜新罗崛起,刺激统治者(国外主观)②.时间:③.改革者:7世纪中(646)孝德天皇(年号大化)和中臣镰足在我国唐代,中国的经济繁荣,科技文化发达,教育水平处于世界前列,因而对周边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不少人远涉重洋,来到唐朝留学,学习中华文化;有的还参加科举考试,金榜题名后长期在唐朝做官。
中臣镰足,出身于贵族家庭,父亲及祖辈是朝中世袭的祭祀官,属于朝廷重臣。
中臣镰足继承父亲的官职不久,即辞官退隐。
当时,日本有很多人从中国的唐朝学习归来,在日本各地讲学。
中臣镰足向这些人学习中国的儒、佛等多家学说,吸收新知识,产生了要改造日本社会的思想。
他对当时的权臣苏我入鹿父子等人擅权专政的做法非常不满。
要想改造日本社会,只有除掉苏我父子。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
第三,确立中央集权国家制度。
第四,效法隋唐的科举制,以才选官。
④.内容: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a.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
b.经济上: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
⑤.影响:(作用)中国隋唐大化改新后的日本政治经济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中央集权、科举制;你知道现在日本的生活中还保留了中国唐朝时的哪些习俗吗?日本是一个岛国,国土有限,资源匮乏,但今天的日本已居世界经济大国前列。
今天我们学习了古代日本的大化改新,对你有何启示?答:要善于学习外来的先进事物,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要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我们要勇于创新,坚持改革开放。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学习目标】1、说出:大和统一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阿拉伯国家的建立。
2、理解:大化改新标志着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3、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日本文化改新背景、内容和历史意义。
【学习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以及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学习难点】1、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学习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交流展示,教师点拨【导学问题】一、自主学习(快速阅读课本,自主完成下列各题,做好标记)(一)大化改新阅读教材29页,思考:日本大化改新的目的、时间、人物、内容(政治、经济)、意义。
目的:时间:人物:内容:意义:(二)伊斯兰教的兴起1、伊斯兰教起源于亚洲西部的,形成于7世纪初,伊斯兰教的创始人是。
伊斯兰教的主旨是信仰,其最基本的经典是。
2、通过表格比较世界三大宗教世界三大宗教诞生时间创始人诞生地经典(三)阿拉伯帝国1、阿拉伯人在(时间),建立了横跨亚、非、欧三洲的阿拉伯大帝国,伊斯兰教广为传播。
2、阿拉伯帝国在时期最为繁荣,首都是,帝国的出现,有力的推动了的交流和沟通。
3、年,蒙古骑兵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覆亡。
二、合作探究(小组交流完成)1、中日交往是从何时开始的,在什么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在当时的阿拉伯地区会产生伊斯兰教,伊斯兰教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有什么重要作用?【课堂小结】你说、我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当堂检测】比一比,看谁学得好1.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
公元7世纪,在学习中国隋唐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是a.大化改新b.查理?马特改革c.明治维新d.废除农奴制改革2.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伊斯兰教兴起于a.阿拉伯半岛b.小亚细亚地区c.印度半岛d.北非埃及等地3、7世纪初诞生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其创始人是自称为“安拉使者”的穆罕默德。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导学案【目标导航】1.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作用,认识大化改新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
2.了解伊斯兰教的创立和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正确认识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国家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内容自学1.日本大化改新(1)背景、时间(2)内容、意义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伊斯兰教诞生的历史背景(原因)(2)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7世纪初,日本处在奴隶社会,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世袭贵族占有大量土地、奴隶及部民,权势很大。
地方贵族反抗中央贵族,政局十分混乱。
(1)根据材料一,7世纪初日本国内阶级矛盾尖锐的表现有哪些?材料二初唐时期,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由于政治清明,文化昌盛,国力逐步强盛,历史上称之“贞观之治”。
(2)根据材料二,日本改革的国际背景是什么?2.为什么伊斯兰教会在阿拉伯统一国家形成过程中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三、巩固检测1.模仿和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主要体现为“汉化”和“欧化”,下列属于“汉化”的是()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C.奴隶主民主政治D.种姓制度2.7世纪时,分散的阿拉伯部落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形成了统一帝国,他们信奉的是()A.伊斯兰教B.犹太教C.基督教D.佛教3.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①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②废除贵族世袭制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④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关于日本大化改新,说法正确的是()A.仿效中国隋唐制度进行B.使日本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C.使日本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D.在日本实行土地私有制5.伊斯兰教教历元年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相关()A.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B.穆罕默德病逝C.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前往麦地那D.穆罕默德隐居创教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私有,改土地、部民为国有。
国家计口授田,对六岁以上公民,每六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二段(约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田相当于自由民的1730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
考点:伊斯兰教的诞生及阿拉伯国家的建立1.伊斯兰教的诞生背景: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大部分地区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
为争夺水源和牧场,部落间相互仇杀。
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引起商业衰落、生产停滞和外部势力入侵。
在这种形势下,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应运而生。
创立: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麦加创立伊斯兰教。
2.阿拉伯国家的建立背景: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伊斯兰教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们。
建立: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
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教历元年。
穆罕默德是国家的政治、军事和宗教领袖,掌握一切大权。
发展:为实现最终目标,穆罕默德多次率兵攻打麦加。
630年,他再次兵临麦加城下。
双方达成协议,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穆罕默德的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穆罕默德承认对方的经济和宗教利益。
从此,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基本统一: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半岛各部落派代表到麦加朝觐,承认穆罕默德的独尊地位。
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3.阿拉伯半岛能够统一的原因:(拓展点)①阿拉伯地区部落间相互仇杀,内部矛盾丛生,商路不畅,人民渴望统一。
②伊斯兰教的创立,打破了阿拉部落的血缘关系,确立了以宗教和地区为基础的社会,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③穆罕默德征服麦加,确立了其独尊地位,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易错微析1.伊斯兰教诞生的地点与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建立的地点易错。
伊斯兰教诞生的地点是麦加,而第一个伊斯兰教国家建立的地点是麦地那。
2.日本和阿拉伯国家走上封建主义的方式易错。
日本通过改革走上封建主义道路。
阿拉伯国家是以宗教信仰为纽带完成统一,并逐步走上封建主义的道路。
3.对阿拉伯半岛统一的理解易错。
穆罕穆德病世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
他的继承者们经过一系列征服与扩张,使阿拉伯发展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xx年xx月xx日CATALOGUE 目录•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概述•亚洲封建国家建立的背景•亚洲封建国家建立的过程•亚洲封建国家建立的影响•亚洲封建国家建立的现实意义•亚洲封建国家建立的案例分析01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概述亚洲封建国家是指以封建制度为基础,以地主与农民为主要社会关系,以王权或皇权为最高统治权力,以地方割据为特征的国家形态。
封建特点亚洲封建国家具有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以地主与农民的关系为核心,形成了由上至下的统治秩序。
此外,亚洲封建国家还具有封闭性、保守性和集权性等特点。
封建国家定义定义与特点VS社会等级制度亚洲封建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等级制度,将社会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如士、农、工、商等。
这种等级制度反映了封建社会的阶级结构。
封建社会的形成农业经济亚洲封建国家的经济基础主要是农业经济,农民是社会的主要生产者。
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剥削农民,从而维持自身的利益。
家族制度亚洲封建国家还具有家族制度的特点,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家族长对家庭成员拥有绝对的权威。
这种家族制度强化了社会的封闭性和保守性。
1亚洲封建国家的历史地位23亚洲封建国家是世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历程反映了人类社会从奴隶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的过渡。
亚洲封建国家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做出了贡献。
亚洲封建国家在近代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亚洲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02亚洲封建国家建立的背景铁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提高了生产力,为封建国家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
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分工逐渐明显,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生产方式的变化政治体制的变革中央集权制度的出现一些强大的王国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使得王权得到加强,国家更具有战斗力。
官僚制度的形成由国王任免官吏,代替了以前的贵族世袭制,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
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等级制度的确立封建等级制度开始出现,使得社会更加稳定,有利于统治者的统治。
第二单元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学科九年级历史备课教师一、导入日本是中国的近邻,它是如何走进封建社会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三、自主学习一大化改新阅读课本24到25页,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做好问题批注,并尝试记忆,5分钟后提问。
1、日本什么时间出现了奴隶制国家?什么时间那个奴隶制国家统一了日本?时间:1世纪前后五世纪大和统一了日本2、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是什么?国内:社会矛盾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背景 7世纪中期,改革派宫廷政变成功,新上台的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
国际:中国隋唐的繁荣强盛,强烈刺激了大和统治者,决心改革。
3、日本大化改新的时间?改革派的代表人物是谁?进行改革的日本天皇是谁?时间:7世纪中期改革派的代表人物:中臣镰足进行改革的日本天皇:孝德天皇4、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意义分别是什么?内容:政治——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以才选官经济——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意义:是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5、想一想日本大化改新是向哪一个国家学习的?向隋唐时期的中国学习。
四、自主学习二阿拉伯国家的建立阅读课本25到26页,圈出下列问题答案,做好问题批注,并尝试记忆,5分钟后提问。
1、伊斯兰教是谁创立的?他为什么要创立宗教呢?伊斯兰教是穆罕默德创立的创立宗教的原因:自然条件恶劣,多神崇拜,长期分裂,混战不休,商路不畅。
商业衰落,外族入侵。
2、穆罕默德有哪些主要活动?610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最初在麦加传教622年出走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历元年)630年攻打麦加城,与麦加贵族达成协议,麦加成为伊斯兰教圣地.632年病逝,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五、自主学习三合作探究形式:先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时间: 5分钟要求:组长组织讨论,1、2号同学做好记录,2、3号同学准备展示1、想一想,中日交往何时开始的?在哪个朝代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那时交往密切的原因是什么?(1)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的(2)在唐朝双方使节往来相当密切(3)唐朝的经济、文化处于当时世界领先地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飘扬过海,日本当时频频派遣留学生来到长安,学习先进的中国文化。
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亚洲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了解不同亚洲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二、教学重难点:1.亚洲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2.亚洲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三、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法、小组讨论法。
四、教学内容:1.亚洲封建国家建立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1)印度封建国家的建立。
印度封建国家的形成源于摩揭陀王朝和孔雀王朝的建立。
前几世纪中期,摩揭陀王朝创始人阿育王处于地理、政治和军事优势的位置,通过逐步征服周边地区,逐渐形成了从现今斯里兰卡到印度西海岸的统一政府,从而奠定了印度封建王国的基础。
(2)中国封建国家的建立。
中国封建国家的形成源于先秦时期的争霸,到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逐渐发展成为一个个独立的小国家。
公元前221年,秦国统一六国,建立了全国性的皇朝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王朝的开端。
(3)日本封建国家的建立。
日本封建国家的形成源于飞鸟和奈良时代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繁荣,以及由于各军阀为争夺土地和权力而使用的武士制度。
公元1185年,源赖朝取得了对平氏的胜利,并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建立了一个名为“幕府”的军事统治政府,成为日本封建王国的基础。
2.亚洲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1)印度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印度封建国家的政治特点是多样化,各邦之间有不同的制度和文化,但都以王权专制为基础。
经济特点是以农业为主导,手工业和贸易发展。
文化特点是多神教,社会上层阶级(比如婆罗门)享有特权地位。
(2)中国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中国封建国家的政治特点是王权专制,在中央集权的基础之上建立的官僚制度。
经济特点是以农业为主导,商业和手工业发展。
文化特点是儒家思想的影响,封建礼教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3)日本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日本封建国家的政治特点是以武士阶层为主导,通过名义上的皇权和实际上的幕府制度来实行统治。
第4课亚洲封建国家的建立
1.亚洲最早进入封建社会的国家是()
A、中国
B、日本
C、印度
D、朝鲜
2.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的民族。
公元7世纪,在学习中国隋唐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改革是()
A.大化改新 B、查理·马特改革
C.明治维新 D、废除农奴制改革
3.7世纪,日本进行了大化改新,其主要作用是()
A.引进了中国先进文化
B.使日本由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
C.加强了日本的中央集权
D.加强了奴隶主的统治
4.大化改新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
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5.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人的社会生活状况是()
A.尚未形成统一的国家,部落间相互仇杀
B.以航海和经商著称,形成政教合一国家
C.出现了奴隶制城邦,农业生产发展起来
D.封建制度已经确立,加紧对外侵略扩张
6.伊斯兰教最早的政教合一政权建立在()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巴格达
7. 622年被确立为伊斯兰教元年,是因为这一年 ( ) A.穆罕默德出家隐修
B、穆罕默德带领信徒出走麦地那
C、穆罕默德兵临麦加城下
D.穆罕默德病逝
8.伊斯兰教信仰的神是 ( )
A.真主“安拉” B.如来佛祖
C.耶稣 D.太阳神
参考答案:
1、A
2、A
3、B
4、C
5、A
6、B
7、B
8、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