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 格式:pdf
- 大小:83.49 KB
- 文档页数:2
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专业代码:120404,授管理学学位)一、培养目标1.在社会保障领域掌握全面、坚实的基础理论、基本研究方法和较系统的专门知识,能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一门外国语。
2.具备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的能力。
3.能熟练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解决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实际问题。
4.具有较强的教学、科研、组织、管理等实际工作能力,能胜任高校、科研单位在社会保障及相关专业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能胜任劳动社会保障、民政、银行、保险公司、医疗单位等部门中相关的实际管理工作。
二、主要研究方向1.社会保障理论2.社会保障制度3.社会保障管理三、学习年限全日制攻读学术型硕士学位的学习年限为3年。
四、学分要求与分配总学分要求≥36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4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具体学分分配如下表: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社会保障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1.研究环节:(1)650.502 向系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做文献阅读和开题报告。
(2)650.502 发表1篇CSSCI刊物论文;或提交论文参加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1次;或参加系学术活动(讲座、喻晨学术沙龙等)不少于8次;或实地调查15天以上,写1篇调查报告。
并且,参加导师要求的科研工作和助研、助教、助管工作,完成导师交给的任务。
申请提前毕业的学生必须至少发表1篇CSSCI刊物论文。
2.学位论文:(1)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有较好的理论意义和社会价值;(2)论文开题答辩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经导师审查同意后,向系研究生指导小组成员或专家做开题报告和答辩,通过后方可开展后续的论文研究和写作工作;(3)学位论文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全过程执行学校有关硕士学位论文的规定。
一报考条件:根据文件规定,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本次选拔对象,应符合以下条件:1.在校期间政治思想表现优秀,遵守校纪校规,文明礼貌,未受到任何处分。
2.学历要求:具有本科专业对口,无重考,无重修记录,身心健康。
3.以综合考试成绩为录取依据,首先按各专业实考人数划定分数资格线,再按成绩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4.综合考试成绩将在录取前公示7天,录取过程中,如果有排名在录取名额内的考生自愿放弃,在名额外的学生按顺序递补。
5.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以进一步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安排。
二报考事项:历年真题QQ在线咨询:363.916.816张老师,各相关专业成立考试小组,确定工作中的相关原则政策和办法研究重大事项;负责本学院考试工作的组织宣传事项和实施工作;完成报考成绩统计及综合排名汇总材料并上报填表。
1.各学院要先完成报考专业的成绩综合排名,根据名单确定考生的具体范围。
2.符合上述条件的参加综合考试,按照报考专业并提交书面申请材料审核。
3.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汇总名单后,将公示7天,期满后不再进行提示。
4.各相关专业按照考试科目的顺序依次进行。
5.考试成绩以书面通知形式发到学生本人。
三考试流程:1.参加初试并获得复试资格的考生,应在复试前填写相关表格,按规定时间提供自身研究潜能的材料,攻读大学阶段的研究计划、科研成果等。
2.报考考生的资格审查由领导小组进行审查,对考生料进行审阅符合报考条件的统计填表。
3.我校采取笔试、口试或两者相兼的方式进行差额复试,以进一步安排加强进行考察学生的专业基础、综合分析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各种应用能力等。
具体比例由学校根据本学科、专业特点及生源状况安排。
四复习方略:1注重课本很多考生会安排各种各样的资料,其实关键要能保证你进行的系统性。
每个要点段落安排以真题为主,时间布局以精读的方式对重点章节相关要点,对课本有一个纲领性的认识。
西南交通大学 2015 年各学院各学科专业整天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分数线一览表专业专业代复试分数线 (总分 / 单科 =100分的考试科目 / 单科 >100分的院系专业名称类码考试科目 )别081401岩土工程340/38/57081402结构工程360/38/57081403市政工程310/38/57防灾减灾学081405工程及防299/38/57术护工程型桥梁与隧081406桥梁方向 (347/38/57),地道方向 (375/38/57)道工程道路与铁土木工082301345/38/57道工程程学院桥梁工程方向 (329/38/57),地道工程方向(375/38/57),道路与铁道工程方向(345/38/57),岩土工程方向(340/38/57) ,结构工程方向(320/38/57),防灾减灾工程及建筑与土专085213防范工程方向 (315/38/57),市政工程方向 (310/38/57),土木工程业木工程建筑与管理方向 (300/38/57)型交通运输085222280/38/57工程机械制造学机械工080201及其自动术330/38/57程学院化型080202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080203及理论080204车辆工程★城市轨0802Z1道交通技术与装备仪器科学080400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与技术动力机械080703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75/36/54)及工程供热、供燃气、通081404330/38/57风及空调工程085201机械工程320/38/57专仪器仪表业085203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工程型085234车辆工程320/38/57080800电气工程355/38/57★轨道交通电气化0808Z1345/38/57与信息技学术电气工术★电磁悬程学院型0808Z2浮与超导工程控制科学081100290/38/57与工程专085207电气工程345/38/57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业085210控制工程320/38/57型电路与系080902统微电子学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080903与固体电子学信息与通081000315/38/57且外语 + 数学不低于 150信工程★信息安0810Z1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学全术控制理论型081101与控制工300/38/57程计算机科081200300/38/57且外语 + 数学不低于 130学与技术交通信息082302工程及控290/38/57且外语 + 数学不低于 130制083500软件工程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 110505密码学电子与通085208310/38/57且外语 + 数学不低于 145信工程集成电路085209专工程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业085210控制工程型计算机技085211295/38/57且外语 + 数学不低于 130术085212软件工程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 085222交通运输经济管理学院工程应用经济020200346/45/68学管理科学120100357/46/69学与工程术120201会计学365/46/69型120202企业管理364/46/69120203旅游管理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35/46/69)技术经济120204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35/46/69)及管理025600财富评估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30/45/68)专085236工业工程335/38/57业085239项目管理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型125300会计209/40/80125600工程管理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160/40/80)071100系统科学280/36/54交通运输082303规划与管295/38/57理学★物流工术0823Z1300/38/57程交通运型★交通工输与物0823Z2290/38/57程流学院安全科学083700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与工程交通运输专085222290/38/57工程业085224安全工程290/38/57型085240物流工程290/38/57建筑学学081300建筑学335/38/57院术城乡规划083300315/38/57型学风景园林083400357/38/57学专085100建筑学321/38/57业085300城市规划336/38/57型095300风景园林360/34/51资料科学学080500与工程术材料科生物医学型083100学与工工程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程学院专085204资料工程业生物医学085230型工程生物化学071010与分子生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75/36/54)学物学术生命科化学工程型081700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学与工与技术程学院100700药学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5/39/117)专085235制药工程业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085238生物工程型070200物理学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75/36/54)物理科学物理电子080901学与技术学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术学院型电磁场与080904微波技术力学与学080100力学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75/36/54)工程学术院型学术外国语型学院专业型学术地球科型学与环境工程学院专业型外国语言050200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45/52/78)文学汉语国际045300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20/44/66)教育055100翻译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45/52/78) 081403市政工程★工程环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 0814Z1境与景观测绘科学081600310/38/57与技术地质资源081800与地质工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75/36/54)程环境科学083000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与工程085215测绘工程305/38/57085217地质工程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75/36/54) 085224安全工程305/36/54085229环境工程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学体育部术040300体育学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65/34/102)型中国语言050100文学艺术与学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45/52/78)新闻流传传播学术050300学院型★工业设0802Z2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计与工程音乐与舞130200蹈学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25/34/51)1304L1美术学130500设计学汉语国际045300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20/44/66)教育专工业设计业085237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工程型艺术设计、美术、音乐方向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25/34/51),135100艺术电影方向 355/34/51010100哲学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7/56)理论经济学020100学术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30/45/68)地域经济公共管型020202学理学院120400公共管理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35/46/69)专085224安全工程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75/36/54)业125200公共管理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160/40/80)型080204车辆工程290/38/57学精美仪器080401295/38/57牵引动术及机械力国家型载运工具082304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280/38/57)重点实运用工程验室专交通运输业085222320/38/57工程型MBA 中专心(经济业125100工商管理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160/40/80)管理学型院)学070100数学数学学术300/36/54院071400统计学型030100法学学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00/42/63)030200政治学术马克思主型030500320/42/63政治学义理论院法律(非专035101教育部 A 类考生线 (300/42/63)法学)业法律(法型035102学)。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交通工程专业介绍一、学科概况“交通工程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道路交通运输的规划、系统设计和管理。
从道路交通系统组成的各单元的横向关系来看,“交通工程学”可理解为是研究如何处理人、车、路、环境的时空关系,各子系统通过信息系统紧密结合,有效协作。
从道路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建设、运用的纵向关系来看,“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大系统的发展战略、网络结构的最优规划和道路的最佳运用。
“交通工程学”于20世纪初创建于西方国家,70年代末引入我国,20几年来,本学科的广大科技人员展开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理论体系和实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在城市交通规划、区域公路网规划、各类交通系统的需求预测、公路主枢纽规划及公路运输规划、城市及城市群轨道交通线网规划、道路交通管理与监控系统、道路交通工程设施的规划、设计等道路交通的广阔领域做出了巨大贡献,才使得在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交通需求迅速增加的条件下,维持了道路交通系统的正常运作。
我校“交通工程”专业创建于1984年,198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并于同年在“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硕士点,以“交通工程”方向招收硕士生。
近20年来,共培养“交通工程”硕士、博士研究生数百名。
作为全国首批创建的交通工程专业,我们承担了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完成了30余个城市交通规划及枢纽规划,10余个交通管理及公交规划;为国内10余个特大城市的轨道交通规划提供过技术咨询,在国家核心期刊发表了近300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部分被收入三大检索,并在国外学术期刊和学术会议发表多篇论文。
近几年来,在交通信息化基础理论与技术集成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的工作,在公路主枢纽规划等领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在道路交通运输的规划、系统设计和管理等方面理论结合实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专业特色。
本学科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二、主要研究方向1.城市交通规划2.道路交通管理3.交通流理论4.交通运输信息理论与技术5.公路运输规划6.区域交通规划三、从业领域主要从业领域为:各级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公安交通管理单位、交通研究及勘测设计院(所)和有关交通工程的城市规划、物流咨询机构及专业公司,博士生主要从事以道路交通为主的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战略规划、运行组织、过程控制和新技术开发等高层次管理和研究、开发工作;硕士生则主要从事公路运输、城市交通和高速公路系统的规划、设计、运行指挥和组织管理,以及有关设备、技术、工程的研究开发与设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及描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及描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及描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介绍劳动与社会保障属于管理学大类,公共管理类。
四年修业年限,授予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培养具备比较扎实的管理学与经济学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与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
本专业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了解国内外劳动与社会保障理论及实践的历史和现状,具备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进行调查分析^p 和实际操作的能力,具备较强的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方向人力资管理,行政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土地资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公共关系学,公共政策学,城市管理,公共管理,社会工作,房地产经营管理,项目管理,文化产业管理,物业管理,航运管理等。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心理学》、《教育学》、《马克思哲学原理》、《经济学原理》、《管理学原理》、《政治学原理》、《社会学》、《法学概论》、《社会调查理论与方法》、《普通逻辑学》、《伦理学原理》、《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学》、《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人力资管理》、《劳动经济学》、《社会救助学》、《社会福利学》、《社会统计学》、《劳动与社会保障法》。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怎么样(学长学姐评价) 江西财经大学:真是不好意思啊刚看到你的来信恩这个专业是比较适合考公务员的,若就只针对专业本身来说,是没有什么优势的,也就是若只凭着这个专业去找工作是找不到的,而在这个专业上可以有选择性的向一些方向去发展,考公务员是最好的,但都知道公务员是比较难考的,还可以向保险,金融等方面去发展.目前,社保这个专业培养的毕业生是很少的,它本身的市场正在开拓之中,总体来说呢,还是不错的山东师范大学:这专业是听起来还行就业不太乐观要不也不读研了还是选个好就业的专业比较好啊像小语种以及一些实用性的辽宁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这个专业怎么说呢十六大、十七大的大热门话题专业,又是毕业就业时的大冷门专业。
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综合概述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以劳动与社会保障事务为核心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本文将对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概念、学科特点、学习内容、就业前景等进行综合概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专业。
一、概念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培养掌握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知识、具备社会保障政策制定和实施能力的专业人才的学科。
它涉及劳动法律法规、劳动力市场、社会保障制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劳动力资源管理、劳动争议解决、社会保障政策制定等相关工作能力。
二、学科特点1. 综合性: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涉及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方方面面,需要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2. 实践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实习或实践活动,锻炼实践操作技能和相关工作能力。
3. 法律性:劳动与社会保障事务常常涉及法律法规,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的适用。
4. 政策性:学生需要了解社会保障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具备制定和解读政策的能力。
三、学习内容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劳动法律法规:学习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掌握劳动关系的法律框架和法律责任。
2. 劳动力市场:学习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力流动等内容,了解就业形势和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3. 社会保障制度:学习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了解社会保障政策的操作和管理。
4. 劳动关系管理:学习劳动关系的调解、协商和解决劳动争议等方法与技巧,掌握解决劳动纠纷的能力。
四、就业前景公共管理类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具备多方面的就业前景。
主要就业领域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工会组织、社会保障机构等。
具体职位包括劳动关系专员、人力资源专员、社会保障专员、劳动法律顾问等。
此外,部分毕业生也可通过公务员考试、司法考试等进入相关领域。
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是研究生招生工作的基础,为每一个有志进入本校深造的学子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本文将为您介绍各个学科的招生专业,以便让有志进入本校深造的学子了解研究生招生的基本情况。
让我们一同探索未来,共创美好的西南交通大学学习生活!西南交通大学(SWJTU)是中国规模宏大、特色深厚、学术水平优良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工学类1. 工程力学2. 机械工程3. 工程热物理4. 自动化5. 工业工程6.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7. 电子科学与技术8. 通信工程9. 信息工程10. 控制科学与工程11. 能源与动力工程12. 材料科学与工程13. 土建工程14. 安全科学与工程15.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16. 测绘工程17.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18.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二、理学类1. 生物工程2. 药学3. 化学4. 应用化学5. 信息与计算科学6. 植物科学7. 力学8. 材料物理9. 核科学与技术10. 生物科学11. 生态学12. 数学13. 物理学14. 放射医学15. 环境科学与工程16. 生物医学视觉与智能技术三、工商管理、经济学类1. 工商管理2. 公共管理3. 网络与新媒体4. 保险5. 经济学6. 财政学7. 金融学8. 国际经济与贸易9. 工商管理硕士(MBA)四、教育学、法学类1. 山地学2. 教育学3. 法学4. 民族学5. 文学6. 新闻传播7. 历史学8. 心理学9. 社会学10. 留学生教育11. 比较教育学五、环境科学、农业学类1. 农业经济管理2. 农村发展3. 水利科学与技术4. 经济植物栽培5.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6. 环境科学7. 旅游管理8. 农业推广9. 食品科学与技术西南交通大学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涉及技术以及文理科教学等,涵盖丰富多样的领域和前沿学科,为广大考生提供了众多选择和发展的可能性。
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专业介绍西南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专业(学制:四年学位:经济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基本的管理学理论以及相关的专业知识,熟练掌握现代经济分析方法和技术手段,知识结构合理,富于创新,实践能力强,初步具备向经济学、管理学相关领域发展的经济学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公司企业、经济调研机构、金融机构等。
就业率:95%(其中20%为攻读研究生比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制:四年学位:经济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坚实的经济学基础、基本的管理学理论和相关的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知识结构合理、实践能力突出、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向经济与管理相关领域扩展渗透的能力,能在涉外机构和企业从事综合性经营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政府涉外经济管理部门、外事机构、跨国公司、外资企业、金融机构等。
就业率95%(其中20%为录取研究生率)。
法学专业(学制:四年学位:法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法学专业知识,具有相关理工科知识背景,知识面广,社会适应性强,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级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近几年毕业生就业主要分布在政法部门和其他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等院校,从事法律实务或法学教育与研究工作;就业率为95%以上;考研录取率2004届达30%,包括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等我国著名政法院校;同时,我校有理论法学与经济法两个法学硕士点。
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应用心理学专业(学制:四年学位:理学学士)培养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系统掌握心理学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运用心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能在各级学校、科研部门、心理咨询机构以及企业、人事部门从事科学研究、心理咨询与辅导以及人力资源管理的专门人才,并成为研究生院的优秀生源。
西南交通大学2017年硕士社会保障专业介绍
一、学科概况
“社会保障”专业是2005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设立于公共管理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
伴随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进程,重构社会保障制度的实践也不断深入。
目前,需要研究的社会保障理论与制度建设实践问题十分复杂,急需社会保障方面的专门人才。
拥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讲师3人;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资助研究项目1项,世界银行贷款资助项目和省级研究项目多项;在相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数十篇学术论文;积累了较丰富的文献资料;在社会保障研究领域和研究生培养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二、主要研究方向
1.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
该方向以社会保障体系中的社会保险与社会救济两大支柱为研究对象,以社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模式为研究内容,涉及到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再分配与经济增长的联动以及不同背景下社会保障制度的模式选择、制度变迁等问题的研究。
2.社会保障与社区建设
社会保障社区化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保障体系的有力支撑。
我国社区建设起步较晚,社区在整个社会保障中的地位、社区保障管理定位、模式和功能、保障资金如何筹集和运作等相关问题都有等于进一步探讨。
因此,本方向具有较广阔的成长空间。
3.弱势群体研究
贫困保障是政府的主要职能,对其研究已经引起了政府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
探索弱势群体的基本特征,形成动因,积极寻求改变弱势群体生存状态,是提高全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构建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4.社会保障定量分析与信息系统开发
本方向将突破社会保障制度框架方面的定性研究,深入探索社会保障基金现代化管理方法。
综合运用计量经济、数理统计、投资理论等多学科知识和技术,采用定量的分析方向对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运营、支付进行多维度研究。
三、从业领域
主要从业领域为:社会保障及其相关部门的研究和管理;各类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教学与研究;行政事业单位及相近专业的科研及实际管理工作;各类保险公司及企业从事社会保障管理。
四、主要相关学科
公共管理学、公共经济学、公共政策分析、福利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定量分析方法、公共伦理研究。
文章来源:文彦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