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弹力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与制作流程
- 格式:pdf
- 大小:102.44 KB
- 文档页数:11
针织面料生产工艺流程针织面料是指用针织机将纱线进行交织而成的一种布料。
它具有柔软、舒适、透气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
下面是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1. 编织工艺针织面料的生产首先需要进行编织。
编织工艺一般分为横机编织和经编织两种。
其中,横机编织是指将纱线通过针织机的横向运动进行编织,常见的有针织机、圆机等;经编织是指将纱线通过针织机的纵向运动进行编织,常见的有经编织机、梭织机等。
2. 染色工艺编织好的面料会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工艺通常包括进一步清洗面料、染色、漂洗、除渍等步骤。
染色可以根据需求进行单色染色、多色染色、印花等处理。
不同的面料材质对染色工艺也有要求,如棉、麻类面料要求染色色牢度好,毛纺类面料要求颜色均匀。
3. 化工整理工艺染色后的面料会进行化工整理。
化工整理工艺一般包括软润整理、抗皱整理、防缩整理等。
通过化工整理处理,可以提升面料的光泽度、柔软度、手感等特点,同时达到防皱、防缩等效果。
4. 成品定型工艺化工整理后的面料需要进行成品定型。
成品定型的目的是使面料具有一定的形状稳定性和尺寸稳定性。
成品定型一般分为热定型和化学定型两种。
热定型是指将面料加热至一定温度,通过热胀冷缩的原理使面料保持定型;化学定型是指在染色或整理后加入化学物质进行处理,使面料保持定型。
5. 检验质量工艺完成定型的面料需要经过质量检验。
检验质量工艺一般包括外观质量检验、物理指标检验、化学指标检验等。
根据不同的面料材质和用途,对面料的质量标准也有所不同。
6. 包装入库经过质量检验合格的面料,会进行包装入库。
包装一般根据面料的特点和用途,选择适当的包装方式,以保证面料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不受损。
以上就是针织面料的生产工艺流程。
通过以上工艺流程,可以生产出质量优良、用途广泛的针织面料,满足市场的需求。
针织面料织造流程一、原料准备。
咱先得把原料准备好呀。
针织面料的原料那可是多种多样的,像棉、麻、丝、毛这些天然纤维,还有聚酯纤维之类的化学纤维呢。
就拿棉来说吧,得选那种质量好的棉花,白白胖胖的棉花就像小云朵一样。
这些原料得先经过初步的处理,比如把棉花中的杂质去掉,就像给小棉花们洗个澡,让它们干干净净的。
要是用化学纤维的话,那也得保证纤维的长度、粗细等指标都合适,这就像是给即将上战场的小士兵们检查装备一样,可不能马虎哦。
二、纱线制作。
原料准备好了,就该制作纱线啦。
这个过程就像是把一个个小原料变成小辫子一样。
通过纺纱机,把那些纤维慢慢搓成纱线。
这纺纱机嗡嗡嗡地转着,就像在哼着小曲儿。
纱线的粗细可以根据我们想要的针织面料的风格来定呢。
比如说,如果要做那种很薄很透气的针织衫,那就需要细一点的纱线;要是做厚实的针织外套,那粗一点的纱线就比较合适啦。
在这个过程中,还得给纱线加上一点捻度,这样纱线就会更结实,不容易散开,就像给小辫子扎上了一个小皮筋。
三、针织机织造。
纱线制作好以后,就到了最关键的针织机织造环节啦。
针织机那可是个大功臣呢。
把纱线放到针织机上,针织机就开始欢快地工作起来。
它的工作原理有点像我们用手织毛衣的感觉,不过速度可快多啦。
针织机上有好多小针,这些小针就像一个个小魔术师,把纱线一会儿勾过来,一会儿穿过去,慢慢地就织出了我们想要的针织面料的形状。
有平纹的、罗纹的、提花的等等。
平纹针织面料就像个规规矩矩的乖孩子,看起来很简洁大方;罗纹针织面料呢,就像有小波浪一样,有弹性,穿上会很合身;提花针织面料可就厉害啦,上面有各种各样漂亮的花纹,就像给面料穿上了一件花衣服。
四、后整理。
针织面料织出来以后,还不能马上就用呢,还得经过后整理。
这个后整理就像是给针织面料做个美容。
比如说,要进行染色。
把针织面料放到染缸里,染上我们喜欢的颜色。
染缸里的颜色就像魔法药水一样,面料放进去再拿出来就换了一身漂亮的衣裳。
还有像缩水、柔软处理等。
很多人对“针织布的生产流程”有误解或不了解,接下来就让小编带大家一起,探索关
于“针织布的生产流程”的知识… 标签:针织物布针织物布料梭织布针织物布即是利用织针将纺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布料,分经编针织物布与纬编针织物布。
针织物布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湿、排汗保暖等特性,大多具有优良的弹性和延伸性。
相对梭织布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
针织物服饰穿着舒适、贴身
合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
生产流程针织物布生产主要有四个环节:纺、织、染、整。
1、纺:将各类织纤加工成纺纱线的过程。
2、织:将织针等成圈机件使
纺纱线形成线圈,并将线圈一次串套而成的布料。
3、染:是以染料或颜料使纤维材料
染色,并使其带有肯定牢度的过程。
4、整:使指通过物理、化学的加工,使面料的外
观与内在的质量得到改善,提高布料的服用性能或给予其特殊的功能。
:其他AAAFGBHGYUTKU通过以上对“针织布的生产流程”的讲述,您对“针织布的生产流程”的理解怎么样呢,欢迎您在下面发表您的意见留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竹/棉混纺弹力针织物染整工艺
前言
竹纤维是以天然竹子为原料,经特殊化学处理,提取竹子中的纤维素,
使之成为糊胶状竹浆粕;再经制胶、纺丝等工序制造成的再生纤维素纤维。
这是近年来问世的继莫代尔、大豆蛋白纤维和甲壳素纤维等产品之后又一种新型天然纺织原料。
竹纤维与其它纤维素纤维或化学纤维的混纺织物用于各种服装面料,可制作衬衫、西服、休闲服、针织内衣、T恤衫等,还可制成床上用品,使面料的功能更趋健康、时尚,而且绿色环保。
竹纤维内部中空结构和表面微孔的特殊形态,赋予其良好的吸湿性和透
气性,比其它纤维更适合制作运动衣、夏季服装及贴身衣物。
竹纤维本身具有很好的天然抑菌性,能有效控制有害细菌的滋生繁殖。
竹纤维还具有很好的紫外线屏蔽作用,保护人体不受紫外线伤害。
但竹纤维面料存在易折皱、保形性差、易擦伤起毛、强力不佳等缺陷,与棉纤维混纺存在上色不同步,呈暗横条现象。
因此,在设计染整工艺路线时,必须充分考虑竹纤维的优缺点,扬长避短。
1 生产实践
1.1 原料
l9.7 tex+3.3 tex(32s +30D)竹/棉(70/30)全衬弹力布(70%竹纤
维与3O%棉纤维混纺成32s 纱,加7%30D氨纶丝)
1.2 设备
希腊SCLAVOS全自动高温高压双溢流染色机;瑞士桑泰克斯(Santex)轧水松式烘干机;德国BTM巴布科克开幅定形机
1.3 染化料
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功能针织面料知识点总结针织面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纺织品行业的材料,它具有柔软、透气、弹性好等特点,因此在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功能针织面料是指在普通针织面料的基础上,通过加工、处理等方式赋予其一定的功能,如吸湿排汗、防紫外线、抗菌防臭等。
功能针织面料的知识对于纺织行业的从业者和消费者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
下面我们将从功能针织面料的种类、特点、应用以及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详细的总结。
一、功能针织面料的种类1. 吸湿排汗面料:吸湿排汗面料是通过在面料纤维中添加吸湿排汗功能的材料或者对面料进行特殊的处理,使其具有很好的吸湿排汗效果。
这种面料可以快速将人体皮肤上的汗液吸收并排到面料表面,使人体保持干爽舒适。
吸湿排汗面料广泛应用于运动服、内衣、床上用品等领域。
2. 抗菌防臭面料:抗菌防臭面料是通过在面料纤维中添加抗菌防臭功能的物质或者进行特殊的处理,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减少异味的产生。
这种面料主要应用于内衣、袜子、鞋垫等领域。
3. 防紫外线面料:防紫外线面料是通过在面料纤维中添加防紫外线功能的物质或者进行特殊的处理,能够有效阻挡紫外线的侵害,保护人体皮肤不受紫外线的伤害。
这种面料主要应用于户外服装、游泳衣、帽子等领域。
4. 保温保暖面料:保温保暖面料是在针织面料中添加保温保暖功能的物质或者进行特殊处理,使其具有很好的保温保暖性能。
这种面料主要应用于冬季服装、床上用品等领域。
5. 弹力面料:弹力面料是通过在面料中添加弹力纤维或者进行弹性加工,使其具有很好的弹性特性,能够很好地贴合人体曲线,提高穿着舒适度。
这种面料主要应用于紧身衣、运动服、内衣等领域。
二、功能针织面料的特点功能针织面料相比普通针织面料具有以下特点:1. 柔软舒适:功能针织面料具有柔软、薄透、贴身等特点,穿着舒适。
2. 弹性好:许多功能针织面料具有很好的弹性,能够很好地贴合人体曲线,提高穿着舒适度。
3. 吸湿排汗:吸湿排汗面料具有很好的吸湿排汗效果,能够快速将汗液吸收并排到面料表面,保持人体干爽。
弹力绳生产线工艺流程
弹力绳的生产线工艺流程通常包括原料准备、纺织、拉伸、固定长度、裁剪、包装等多个步骤。
首先,原料准备阶段是指准备生产弹力绳所需的原材料,通常包括橡胶丝、聚酯纤维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经过检验和筛选,确保质量符合要求。
接下来是纺织阶段,将经过筛选的原材料进行编织或者纺织成弹力绳的原始形态。
这一过程需要精密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工人的操作,以确保绳子的质量和弹性符合要求。
然后是拉伸阶段,将编织好的原始绳子进行拉伸处理,以增加其弹性和韧性。
这一步骤需要控制好拉伸的力度和时间,确保绳子的弹性能够满足客户的需求。
接着是固定长度阶段,将拉伸好的绳子按照客户需求的长度进行切割和固定。
这一步骤需要精确的测量和切割设备,以确保每根绳子的长度一致。
最后是裁剪和包装阶段,对切割好的弹力绳进行修整和包装,以便运输和销售。
包装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进行个性化定制,也可以进行贴有产品信息的标签。
总的来说,弹力绳的生产线工艺流程涉及原料准备、纺织、拉伸、固定长度、裁剪、包装等多个环节,每个环节都需要精密的设备和技术工人的操作,以确保生产出质量优良的弹力绳产品。
本技术涉及一种弹力面料的制造方法,所述弹力面料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而成,该面料的组织结构为平纹,经密度为50~70根/厘米,纬密度为40~60根/厘米,所述制造方法包括织布工序、染色工序以及后整理工序,所述的经线、纬线为以细旦微纤尼龙长丝为外包纤维、以莱卡为芯线制成且加强捻的包缠丝。
采用本技术方法所得面料是对传统的尼龙塔夫绸类产品的创新和提高,面料产品具有轻薄和柔软的手感,亮丽的外观,运动装的舒适感及良好的弹性回复率。
权利要求书1.一种弹力面料的制造方法,所述弹力面料由经线与纬线相互交织而成,该面料的组织结构为平纹,经密度为50~70根/厘米,纬密度为40~60根/厘米,所述制造方法包括织布工序、染色工序以及后整理工序,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经线、纬线为以细旦微纤尼龙长丝为外包纤维、以莱卡为芯线制成且加强捻的包缠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旦微纤维尼龙长丝为锦6细旦40D/24F微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料的经密度为65~70根/厘米,纬密度为40~45根/厘米。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弹力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织布工序依次包括整经、上浆、并轴以及坯布织造步骤,其中,在整经、上浆、并轴步骤中,采用大张力且严格控制张力差,实行逐筒、逐丝进行测试、调整,并登记造册以保证张力一致、丝条伸直和各轴卷然均匀、平整。
5.根据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力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浆步骤中,应用变形淀粉和PVA的混合浆料上浆,控制混合浆料的温度40℃~45℃。
6.根据权利要求4中任一项所述的弹力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坯布织造采用喷气机织造,选择大张力上机、高后梁、早开口以及早喷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弹力面料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染色工序采取松式、溢流染色机退浆、精炼、染色一机连续生产法。
针织面料生产流程及工艺流程朋友们!今天咱们来唠唠针织面料的生产流程和工艺。
这事儿说起来其实还挺有趣的呢。
首先呢,原料的准备那是相当重要的!就像咱们做饭得先把食材准备好一样。
你得选择合适的纱线,这纱线的种类可多了去了,什么棉的呀,涤纶的呀,氨纶的呀等等。
我觉得呢,根据你想要的针织面料的最终效果来选纱线准没错。
比如说,你要是想做那种柔软又透气的面料,棉线可能就是个很棒的选择。
当然啦,这只是个大概的方向,具体选啥还得看实际情况。
接下来就是针织这一步啦。
针织机就开始工作啦,把纱线织成布。
这时候有个小问题哦,针织机的操作其实有点复杂的,不过没关系,多练习练习就好啦。
你看,那些熟练的工人操作起来就特别溜!在针织的过程中,针的排列方式呀,针织的密度呀,这些都会影响到面料最后的样子。
我觉得这一步可以更灵活一点,根据自己的创意和需求来调整。
织好之后呢,就到了染整环节。
染整可是个大工程呢!要给面料染色,让它变得漂漂亮亮的。
这个环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决定染色的颜色和方法哦。
不过要注意啦,染色的时候得控制好温度和染料的用量,要不然染出来的颜色不均匀就不好看啦!这一步要特别注意!然后呢,就是后整理啦。
后整理包括很多小步骤呢,像熨烫呀,让面料变得更平整;还有可能会做一些特殊的处理,比如说防水处理之类的。
为什么要做这些呢?因为这样可以让针织面料有更多的功能,更符合大家的需求呀。
刚开始可能会觉得这些步骤好麻烦,但习惯了就好了。
小提示:别忘了最后一步哦!就是检验。
要仔细检查针织面料有没有瑕疵,比如说有没有破洞呀,颜色是不是均匀呀之类的。
这一步可不能马虎哦!要是有问题,前面的努力可就白费啦。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针织弹力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该弹力面料为由色纺纱、异型断面涤纶和氨纶编织而成的单面或双面纬编物,面料表层为含棉纤维的色纺纱,底层为色纺纱、异型断面涤纶和氨纶,其中色纺纱含量为45~65%、异型断面涤纶长丝含量为30~50%、氨纶含量为5~20%。
所得面料表面色彩丰富而且色牢度较高,可用于制作弹力裤等。
权利要求书1.一种针织弹力面料,其特征是:该弹力面料为由色纺纱、异型断面涤纶和氨纶编织而成的单面或双面纬编物,面料表层为含棉纤维的色纺纱,底层为色纺纱、异型断面涤纶和氨纶,其中所述色纺纱含量为45~65%、所述异型断面涤纶长丝含量为30~50%、所述氨纶含量为5~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弹力面料,其特征是:所述色纺纱为由两种以上颜色的短纤维纺制而成的短纤纱线,至少一种所述短纤维是经过染色的,且染色短纤维与未染色短纤维的含量比为10:90~90: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弹力面料,其特征是:所述色纺纱为纯棉色纺纱或者棉涤混纺色纺纱。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弹力面料,其特征是:所述异型断面涤纶长丝为十字断面或十字/圆形断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弹力面料,其特征是:根据JISL1907:2010法测得该弹力面料的吸水性为5秒以下,残余水分率为40%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针织弹力面料,其特征是:根据JISL1096:2010B法测得该弹力面料的纵横向伸长率均为40%以上、伸长回复率均为60%以上。
7.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弹力面料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①先将棉短纤维采用活性染料染色;②再将染色的棉短纤维、与未染色的其他短纤维进行混纺,得到色纺纱;③然后将所述色纺纱与异型断面涤纶长丝、氨纶进行单面或者双面编织;④最后进行后整理定型,得产品。
8.一种权利要求1的针织弹力面料制得的弹力紧身裤。
技术说明书一种针织弹力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一种针织弹力面料,具体涉及一种表面具有混色效果的针织弹力面料。
背景技术目前,市场上所销售的彩色针织弹力紧身裤,一般使用匹染的方式,将织好的原色坯布投入染缸进行染色,得到不同颜色的针织面料。
所得的面料做成衣服后,颜色单调。
如专利文献CN103628241A公开了一种针织面料,采用涤纶短纤维、棉纤维及氨纶作为原料,鱼鳞及其变化组织编织形成坯布,然后进行包括染色在内的加工得到产品,所得面料虽然棉感优异、轻量蓬松而且吸水速干功能好,但使用的是匹染方式,存在棉涤同色性差异的问题,且面料表面颜色单一。
为了改变原来棉纤维单一藏青的颜色,也有人提出对棉散纤维进行硫化染色纺制成棉纱后,再编织成彩色针织面料。
如专利文献CN200710043825.1公开了一种色纺针织彩色牛仔面料及其生产方法,通过采用环保型硫化染料对棉纤维进行染色,然后将染好的二种或二种以上的色纤维混纺形成色纺纱后再织布,获得具有混色效果的牛仔布,但使用硫化染料染色得到的面料色牢度非常差,水洗时会出现掉色的现象。
技术内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决染色面料色彩单调问题,表面色彩丰富且色牢度较高的弹性针织面料及其生产方法和用途。
本技术弹力面料为由色纺纱、异型断面涤纶和氨纶编织而成的单面或双面纬编物,面料表层为色纺纱,底层为含棉纤维的色纺纱、异型断面涤纶和氨纶,其中色纺纱含量为45~65%、异型断面涤纶长丝含量为30~50%、氨纶含量为5~20%。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采用色纺纱,所得面料表面具有混色效果,而且色彩丰富;(2)棉散纤维使用活性染料染色,所得面料色牢度高;(3)选用异型断面涤纶进行编织,所得面料吸水速干性好,舒适度得到提高;(4)加入氨纶编织,所得面料弹性好,可以体现人体曲线。
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的上机组织图,其中1、4、7路为涤纶;2、5、8路为氨纶;3、6、9路为色纺纱。
图2为实施例2的上机组织图,其中1、3路为涤纶;2、4路为氨纶和异型断面涤纶合并编织。
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针织弹力面料由含棉纤维的色纺纱、异型断面涤纶和氨纶采用单面或者双面编织组织编织而成,且面料表面主要配置含棉纤维的色纺纱,赋予两种以上颜色的混色效果;底面配置色纺纱、异型断面涤纶和氨纶,赋予吸水速干的效果。
本技术中,所用色纺纱含量为45~65%,若色纺纱的含量少于45%,面料表面不能被色纺纱覆盖,难以体现面料的混色感和均匀感;若色纺纱的含量大于65%,则面料成本过高,且容易变形。
所用异型断面涤纶的含量为30~50%,若异型断面涤纶的含量低于30%,则达不到良好的吸水速干效果;若异型断面涤纶的含量高于50%,则面料手感较硬,穿着不够舒适,而且表面的混色感不足。
所用氨纶含量为5~20%,如果氨纶含量低于10%,面料弹性不足,高于20%则会使面料克重过高,且成本增大,优选10~20%。
本技术中,所用色纺纱为由两种以上颜色的短纤维纺制而成的短纤纱线,至少一种短纤维是经过染色的,且染色短纤维与未染色短纤维的含量比为10:90~90:10。
使用不同比例的染色纤维可以使面料表面具有不同的表面风格和由浅到深不同的颜色。
例如使用染色短纤维与未染色短纤维的含量比为10:90的色纺纱,所得面料表面能体现出淡色效果,和均匀的露白效果,制成的成衣适合春夏季穿着;而使用染色短纤维与未染色短纤维含量比为90:10的色纺纱,面料颜色较深,适合秋冬季节穿着。
本技术中,所用色纺纱优选为色纺纱为纯棉色纺纱或者棉涤混纺色纺纱。
使用活性染料染色,色谱齐全且匀染性好,色牢度高。
本技术中,所用异型断面涤纶配置于面料反面,其断面优选为十字断面、十字/圆形断面,异型断面的涤纶由于比表面积较大,吸附性能好,可以赋予面料优异的吸水速干性能,作为紧身裤面料使用时穿着更加舒适。
优选,本技术的针织弹力面料根据JISL1907:2010法测得其吸水性为5秒以下,残余水分率为40%以下。
优选,本技术的针织弹力面料根据JISL1096:2010B法测得其纵横向伸长率均为40%以上、伸长回复率均为60%以上。
本技术的针织弹力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①先将棉短纤维采用活性染料染色;②再将染色的棉短纤维与未染色的其他短纤维进行混纺,得到色纺纱;③然后将所得色纺纱与异型断面涤纶长丝、氨纶进行单面或者双面编织,其中氨纶和异型断面涤纶长丝一起喂入;④最后进行后整理定型,得产品。
这里的其他短纤维优选为棉纤维或涤纶纤维。
本技术的组织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是单面斜纹组织、单面毛圈组织、双面斜纹组织、双面提花组织等。
目前,采用硫化染料对棉制品进行染色是通过分子间作用力使得染料附着在棉纤维上,然后通过还原反应显色,然而分子间作用力远远小于共价键结合力,所以硫化染料染色所得产品的色牢度都比较低。
本技术中使用染色色谱齐全、匀染性好的活性染料进行染色,通过活性染料分子中含有的能与棉纤维反应的基团,与棉纤维形成共价键,改善了棉制品的洗涤色牢度和摩擦色牢度。
本技术使用活性染色的色纺纱编织得到的针织弹力面料,面料洗涤色牢度在4级以上,干摩擦牢度在4级以上,湿摩擦牢度在2级以上。
实施例本技术中所涉及的各相关性能的测试方法如下。
(1)吸水性JISL1907滴下法(C法)2010。
(2)速干性JISL1907法2010,测试一小时后扩散性残留水分率。
(3)伸长率JISL1096B法2010。
(4)伸长回复率JISL1096B-1法2010。
(5)洗涤色牢度JISL0844法2010。
(6)摩擦色牢度JISL0849法2010。
(7)色纺纱染色纤维与未染色纤维比例使用电子显微镜拍摄色纺纱的断面照片(石蜡包埋法),计算有色纤维与原色纤维的比例,测试十个不同部位,取平均值。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比较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先将棉短纤维进行用活性染色:①前处理(配棉、精炼、漂白);②然后使用活性染料,在45~75℃下连续升温染色;③后处理工艺(皂洗、固色),再将上述染色得到的棉短纤维与未经染色的棉短纤维(10:90)进行混纺,得到32支的全棉色纺纱。
然后将上述制得的全棉色纺纱、75D的十字断面涤纶、70D氨纶按照45%、50%、5%的比例,采用如图1的组织图进行编织得到坯布,然后进行柔软树脂后整理,180℃定型,得到本技术的针织弹力面料。
所得面料的伸长率纵向为49%、横向为31%;伸长回复率纵向为68%、横向为70%;吸水性为1s以内,1小时后残留水分率为23.1%;洗涤色牢度为4-5级,干摩擦牢度为4-5级,湿摩擦牢度为3-4级。
实施例2染色得到的棉短纤维与未经染色的棉短纤维的混纺比为60:40,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21支的全棉色纺纱。
然后将上述制得的全棉色纺纱、75D的十字/圆形断面涤纶、70D氨纶按照60%、30%、10%的比例,采用如图2的组织图进行编织得到坯布,然后进行柔软树脂后整理,190℃定型,得到本技术的针织弹力面料。
所得面料的伸长率纵向为68%、横向为41%;伸长回复率纵向为71%、横向为73%;吸水性为3s,1小时后残留水分率为35.2%;洗涤色牢度为4-5级,干摩擦牢度为4-5级,湿摩擦牢度为3-4级。
实施例3染色得到的棉短纤维与未经染色的涤纶短纤维的混纺比为90:10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21支的棉/涤色纺纱。
然后将上述制得的棉/涤色纺纱、75D的十字断面涤纶、70D氨纶按照65%、30%、5%的比例,采用如图1的组织图进行编织得到坯布,然后进行柔软树脂后整理,185℃定型,得到本技术的针织弹力面料。
所得面料的伸长率纵向为51%、横向为38%;伸长回复率纵向为69%、横向为70%;吸水性为3s,1小时后残留水分率为38.9%;洗涤色牢度为4级,干摩擦牢度为4-5级,湿摩擦牢度为3级。
实施例4染色得到的棉短纤维与未经染色的棉短纤维的混纺比为80:20,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40支的全棉色纺纱。
然后将上述制得的全棉色纺纱、75D的十字/圆形断面涤纶、105D氨纶按照45%、35%、20%的比例,采用如图1的组织图进行编织得到坯布,然后进行柔软树脂后整理,195℃定型,得到本技术的针织弹力面料。
所得面料的伸长率纵向为92%、横向为47%;伸长回复率纵向为81%、横向为89%;吸水性为2s,1小时后残留水分率为32.7%;洗涤色牢度为4-5级,干摩擦牢度为4-5级,湿摩擦牢度为3-4级。
实施例5染色得到的棉短纤维与未经染色的涤纶短纤维的混纺比为90:10,其余同实施例1,得到30支的棉/涤色纺纱。
然后将上述制得的棉/涤色纺纱、100D的十字断面涤纶、70D氨纶按照50%、40%、10%的比例,采用双面组织进行编织得到坯布,然后进行柔软树脂后整理,190℃定型,得到本技术的针织弹力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