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的鉴别试验方法及原理
- 格式:doc
- 大小:149.50 KB
- 文档页数:12
药物鉴别试验药物鉴别试验⼀、葡萄糖注射液(⼀)化学结构结构简式:CH2OH—CHOH—CHOH—CHOH—CHOH—CHO系统命名:(2R,3S,4R,5R)-2,3,4,5,6-五羟基⼰醛(⼆)理化性质1.⽆⾊结晶或⽩⾊结晶性或颗粒性粉末,⽆臭,味甜。
易溶于⽔,微溶于⼄醇。
熔点83℃,⽆结晶⽔熔点146℃。
(甜度:a-D-葡萄糖的⽐甜度为0.7,以蔗糖为基准物,凭味觉感官判断)2.旋光性:葡萄糖分⼦结构中有5个不对称碳原⼦,具有旋光性3.黏度:葡萄糖的黏度随着温度的升⾼⽽增⼤。
4.分⼦中的醛基,有还原性,易被氧化成葡萄糖酸5.醛基还能被还原为⼰六醇6.分⼦中有多个羟基,能与酸发⽣酯化反应7.葡萄糖在⽣物体内发⽣氧化反应,放出热量。
(三)鉴别⽅法1.⽐旋度:葡萄糖具有旋光性,为右旋体。
⽐旋度是旋光性物质的特征常数,具有鉴别意义。
D-葡萄糖在20摄⽒度光时的⽐旋光度数值为+52.2.2.化学⽅法(1)醛基鉴别(还原性)1)葡萄糖溶液与银氨溶液反应有银镜反应CH2OH(CHOH)4CHO+2[Ag(NH3)2OH](⽔浴加热)→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2)在碱性溶液中可将铜离⼦还原成红⾊的氧化亚铜沉淀。
A.葡萄糖溶液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原理: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成氢氧化铜蓝⾊沉淀新制的氢氧化铜具有氧化性,与葡萄糖反应⽣成砖红⾊的氧化亚铜沉淀。
CH2OH(CHOH)4CHO+2Cu(OH)2---加热→CH2OH(CHOH)4COOH+Cu2O↓+2H2O B.与斐林试剂反应葡萄糖为可溶性还原糖,在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变化过程为:浅蓝⾊—棕⾊—砖红⾊,能够⽣成砖红⾊的氧化亚铜沉淀。
C.将葡萄糖的鉴别⽅法修改为:取本品0.2g,加⽔5ml溶解后,加3ml碱性酒⽯酸铜试液,加热,即⽣成氧化亚铜的红⾊沉淀3)与溴⽔反应(与果糖区别)葡萄糖在酸性条件下能被溴⽔氧化⽽使溴⽔褪⾊。
第一章药物的鉴别试验第一节概述依据药典进行的药物分析主要有三大项: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药物的鉴别试验(identification test)是用于鉴别药物的真伪,在药物分析中属首项工作,只有证实被分析的药物是真的,才有必要接着进行检查、含量测定。
药典所收载的药物项下的鉴别试验方法,仅适用于贮藏在有标签容器中的药物,用以证实是否为其所标示的药物。
它与分析化学中的定性鉴别有所区别。
这些试验方法不能赖以鉴别未知物。
原料药:鉴别试验结合性状项下的外观和物理常数进行确证。
一、鉴别的项目(一)性状药物的性状反映了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一般包括外观、嗅、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二)一般鉴别试验(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以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为依据,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真伪的。
*无机药物:根据其组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殊反应,并以药典附录III项下的一般鉴别试验为依据,*有机药物:采用典型的官能团反应。
*一般鉴别试验的项目:丙二酰脲类、托烷生物碱类、芳香第一胺类、有机氟化物类、无机金属盐类(钠盐、钾盐、锂盐、钙盐、钡盐、铵盐、镁盐、铁盐、铝盐、锌盐、铜盐、银盐、汞盐、铋盐、锑盐、亚锡盐)、有机酸盐(水杨酸盐、枸橼酸盐、乳酸盐、苯甲酸盐、酒石酸盐)、无机酸盐(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硫酸盐、硝酸盐、硼酸盐、碳酸盐与碳酸氢盐、醋酸盐、磷酸盐、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
*一般鉴别试验仅供确认单一的化学药物,如为数种化学药物的混合物或有干扰物质存在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不适用。
*通过一般鉴别试验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
例如,经一般鉴别反应的钠盐试验,证实某一药物为钠盐,但不能辨认是氯化钠、苯甲酸钠或者是其它某一种钠盐药物。
要想最后证实被鉴别的物质到底是哪一种药物,必须在一般鉴别试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专属鉴别试验,方可确认。
(三)专属鉴别试验(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的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真伪的。
药物鉴别试验的方法
药物鉴别试验是药品质量控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主要用于鉴别药物的真实性、纯度和质量等方面。
下面我们介绍几种常见的药物鉴别试验方法。
1. 外观鉴别
外观鉴别是通过观察药物的外观特征来判断药物的真伪和质量。
例如,可以通过观察药物的颜色、形状、大小、表面光洁度等特征来判断药物是否符合标准。
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较低,只能作为初步鉴别手段。
2. 化学反应鉴别
化学反应鉴别是通过药物与特定试剂的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的
真伪和质量。
例如,可以使用费林试剂来检测药物是否含有苯丙氨酸,使用碘液来检测药物是否含有淀粉等。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结果明显,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试剂和反应条件。
3. 光谱鉴别
光谱鉴别是通过测量药物的光谱特性来鉴别药物的真伪和质量。
例如,可以使用红外光谱法来检测药物的分子结构,使用紫外 - 可见光谱法来检测药物的吸收光谱等。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灵敏度,但需要专业的光谱仪器和操作技能。
4. 色谱鉴别
色谱鉴别是通过药物在色谱柱上的分离和检测来鉴别药物的真
伪和质量。
例如,可以使用薄层色谱法来检测药物的成分和纯度,使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检测药物的含量和杂质等。
这种方法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分辨率,但需要专业的色谱仪器和操作技能。
药物鉴别试验是保证药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不同的鉴别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药物分析02章药物的鉴别试验药物的鉴别试验是指通过对药物的外观、理化性质、药效和药物成分等方面的检测,从而确定药物的真伪、鉴别其品质和评价其质量。
药物的鉴别试验是药物质量控制和药物品质评价的重要环节,对于保障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一、外观鉴别试验药物的外观鉴别是最基本也是最直观的鉴别方法之一、药物的外观特征包括颜色、外观形状、气味等。
在鉴别药物的过程中,需要对照药物的外观标准,比较药物的差异。
二、理化性质鉴别试验理化性质鉴别试验包括熔点、燃烧性质、溶解性、吸湿性等。
这些理化性质的测定可以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方法来完成。
比如,可以通过热量仪器测定药物的熔点,通过烧毛试验判断药物的燃烧性质,通过溶解度试验测定药物的溶解性,通过称量药物的含水量比较药物的吸湿性。
三、药效鉴别试验药效鉴别试验是一种通过药物作用方式来鉴别药物真伪和品质的方法。
在进行药效鉴别试验时,需要参照药物的治疗作用机制,通过对照药物的药效标准,进行动物试验或临床试验,比较药物的疗效。
四、药物成分鉴别试验药物成分鉴别试验是一种通过检测药物中的化学成分来鉴别药物真伪和品质的方法。
常用的药物成分鉴别试验方法包括色谱分析、质谱分析、核磁共振谱分析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分析药物中的化学成分,并与标准药物进行比较。
药物鉴别试验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需要进行详细的实验操作和仪器设备的运用。
在进行试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实验条件的控制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还需要对比药物的标准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判断药物的真伪和品质。
药物的鉴别试验对于保障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鉴别试验,可以及时发现药物的问题,对于深入研究和改善药物制剂具有指导意义。
同时,也可以帮助医护人员正确选择药物,确保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总之,药物的鉴别试验是药物质量控制和品质评价的重要环节。
通过外观鉴别试验、理化性质鉴别试验、药效鉴别试验和药物成分鉴别试验等方法,可以对药物进行全面的鉴别评价,从而保障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第一章药物的鉴别试验第一节概述依据药典进行的药物分析主要有三大项: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
药物的鉴别试验(identification test)是用于鉴别药物的真伪,在药物分析中属首项工作,只有证实被分析的药物是真的,才有必要接着进行检查、含量测定。
药典所收载的药物项下的鉴别试验方法,仅适用于贮藏在有标签容器中的药物,用以证实是否为其所标示的药物。
它与分析化学中的定性鉴别有所区别。
这些试验方法不能赖以鉴别未知物。
原料药:鉴别试验结合性状项下的外观和物理常数进行确证。
一、鉴别的项目(一)性状药物的性状反映了药物特有的物理性质,一般包括外观、嗅、味、溶解度以及物理常数等。
(二)一般鉴别试验(general identification test)*以药物的化学结构及其物理化学性质为依据,通过化学反应来鉴别药物真伪的。
*无机药物:根据其组成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特殊反应,并以药典附录III项下的一般鉴别试验为依据,*有机药物:采用典型的官能团反应。
*一般鉴别试验的项目:丙二酰脲类、托烷生物碱类、芳香第一胺类、有机氟化物类、无机金属盐类(钠盐、钾盐、锂盐、钙盐、钡盐、铵盐、镁盐、铁盐、铝盐、锌盐、铜盐、银盐、汞盐、铋盐、锑盐、亚锡盐)、有机酸盐(水杨酸盐、枸橼酸盐、乳酸盐、苯甲酸盐、酒石酸盐)、无机酸盐(亚硫酸盐或亚硫酸氢盐、硫酸盐、硝酸盐、硼酸盐、碳酸盐与碳酸氢盐、醋酸盐、磷酸盐、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
*一般鉴别试验仅供确认单一的化学药物,如为数种化学药物的混合物或有干扰物质存在时,除另有规定外,应不适用。
*通过一般鉴别试验只能证实是某一类药物,而不能证实是哪一种药物。
例如,经一般鉴别反应的钠盐试验,证实某一药物为钠盐,但不能辨认是氯化钠、苯甲酸钠或者是其它某一种钠盐药物。
要想最后证实被鉴别的物质到底是哪一种药物,必须在一般鉴别试验的基础上,再进行专属鉴别试验,方可确认。
(三)专属鉴别试验(specific identification test)*根据每一种药物化学结构的差异及其所引起的物理化学特性的不同,选用某些特有的灵敏定性反应,来鉴别药物真伪的。
实验一化学药物的鉴别一、实验目的1. 掌握几种常见化学药物的鉴别方法和原理2. 熟练地进行几种常见化学药物的鉴别试验的操作3. 能做出正确的结果判断二、实验原理(一)异烟肼片的鉴别异烟肼分子中的酰肼基具有还原性,可与氨制硝酸银试液反应生成异烟酸和单质银沉淀,肼基则被氧化成氮气。
(二)维生素C的鉴别维生素C具有强还原性可以使硝酸银还原为单质银。
(三)阿司匹林片的鉴别1、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无游离的酚羟基,与三氯化铁试液不发生显色反应。
但其水溶液加热(或较长时间放置,或加碱),水解后产生具有酚羟基的水杨酸,可与三氯化铁试液作用,生成紫堇色的配合物。
2、阿司匹林分子结构中具有酯键,与碳酸钠试液共热,水解生产水杨酸钠和醋酸钠,放冷后用稀硫酸酸化,析出白色的水杨酸沉淀,并产生醋酸的臭气。
(四)盐酸普鲁卡因注射液的鉴别1、本品水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1)本品在稀硝酸酸性中,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沉淀溶液氨试液,再加稀硝酸酸化后,氯化银沉淀复生成。
(2)本品与二氧化锰、硫酸加热发生氯气,氯气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显蓝色。
2、显芳香第一胺的鉴别反应盐酸普鲁卡因分子结构中具有芳香第一胺,可发生重氮化-偶合反应。
在盐酸溶液中与亚硝酸钠进行重氮化反应,生成的重氮盐,再与碱性β-奈酚偶合生成有色的偶氮颜料。
(五)维生素B1片的鉴别维生素B1在碱性溶液中,可被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硫色素,硫色素溶于正丁醇中,显蓝色荧光。
(六)硫酸链霉素的鉴别1、麦芽酚反应:链霉素在碱性溶液中,两个苷键水解断键,其中生成的链霉糖经分子重排,生成麦芽酚。
麦芽酚可在微酸性条件下与硫酸铁铵作用,生成紫红色配合物。
2、显硫酸盐鉴别反应(1)与氯化钡反应:本品溶液与氯化钡试液反应生成硫酸钡的白色沉淀;沉淀在盐酸后硝酸中均不溶解。
(2)与醋酸铅反应:本品溶液与醋酸铅试液反应生成硫酸铅的白色沉淀;沉淀在醋酸铵试液或氢氧化钠试液中溶解。
(3)与盐酸反应:不生成白色沉淀,从而与硫代硫酸盐区别。
药物的鉴别方法药物的鉴别方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分析方法,对药物进行鉴别和确认的过程。
药物的鉴别方法对于药品的质量控制、药物治疗效果的评价以及毒品的检测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药物的鉴别方法及其应用。
一、外观鉴别。
外观鉴别是最常见的药物鉴别方法之一。
通过观察药物的形状、颜色、气味等外在特征,可以初步判断药物的真伪。
例如,某种药片的颜色、形状和包装是否符合正规药品的特征,是否有异味等。
外观鉴别虽然简单,但在日常生活中也是一种有效的鉴别方法。
二、理化性质鉴别。
理化性质鉴别是通过对药物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进行测试分析,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包括药物的溶解性、熔点、沸点、比重、旋光度、紫外吸收光谱等性质。
通过对这些性质的测定,可以准确地鉴别出药物的成分和性质。
三、药效学鉴别。
药效学鉴别是通过对药物的药理作用和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来鉴别药物的真伪。
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观察药物对生物体的作用,评价其药效和毒性。
这种鉴别方法对于新药的研发和药物的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色谱鉴别。
色谱鉴别是一种通过色谱仪对药物进行分离和鉴别的方法。
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
通过对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分离和检测,可以准确地鉴别出药物的成分和含量,对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五、质谱鉴别。
质谱鉴别是一种通过质谱仪对药物进行分析和鉴别的方法。
通过对药物中化学成分的分子量、结构和碎裂规律进行检测,可以准确地鉴别出药物的成分和结构,对于药物的质量控制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总结,药物的鉴别方法包括外观鉴别、理化性质鉴别、药效学鉴别、色谱鉴别和质谱鉴别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适用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别方法,对药物进行准确的鉴别和确认,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中国药典中一般鉴别试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观观察:通过对药物外观的颜色、形状、气味、质地等进行观察,可以初步判断药物的真伪。
2. 物理常数测定:通过测定药物的熔点范围、比旋度、折光率等物理常数,可以鉴别药物。
3. 溶解度试验:通过观察药物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可以鉴别药物。
4. 呈色反应和沉淀反应:通过与标准品或已知药物进行呈色反应或沉淀反应,可以鉴别药物。
5.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通过测定药物在紫外可见光区的吸收光谱,可以鉴别药物。
6. 红外光谱法:通过测定药物的红外光谱,可以确定药物的官能团和化学结构,进而鉴别药物。
7. 核磁共振法:通过测定药物的核磁共振谱,可以确定药物分子中氢原子的种类和数量,进而鉴别药物。
8. 质谱法:通过测定药物的质谱图,可以确定药物的分子量和分子式,进而鉴别药物。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药物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鉴别方法,而且同一药物也可能有多种鉴别方法。
因此,在进行药物鉴别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鉴别方法。
鉴别未知药物实验报告1. 引言在现代医药研究中,鉴别未知药物的工作非常重要。
鉴别未知药物可以帮助科学家确定药物的成分、性质和用途,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本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和步骤,鉴别未知药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
2. 实验方法2.1 识别颜色首先,我们使用目视法来观察未知药物的颜色。
不同的药物成分通常具有不同的颜色特征,因此可以通过颜色来初步判断药物的性质。
2.2 试纸法接下来,我们使用几种特定试纸来测试未知药物的化学性质。
常见的试纸有酸碱试纸、还原糖试纸和氯离子试纸等。
通过观察试纸的颜色变化,我们可以初步了解未知药物的酸碱性、还原糖含量和氯离子含量等。
2.3 半定量分析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未知药物的成分,我们进行了半定量分析。
首先,我们使用紫外-可见光谱仪来测定药物的吸光度,以了解其在可见光范围内的光谱特征。
然后,我们使用红外光谱仪来测定未知药物的红外光谱,以确认其分子结构。
最后,我们使用质谱仪对未知药物进行质谱分析,以确定其分子量和分子离子峰。
2.4 功能筛选根据前期实验结果,我们进一步对未知药物进行了一系列的功能筛选。
通过对动物模型的实验,观察未知药物对生理功能的影响,进一步了解其药理作用。
3. 实验结果3.1 识别颜色未知药物呈淡黄色液态。
3.2 试纸法通过酸碱试纸测试,未知药物呈酸性反应;还原糖试纸测试结果为阴性;氯离子试纸测试结果为阴性。
3.3 半定量分析未知药物在紫外-可见光谱仪中呈现两个吸收峰,分别在200 nm和260 nm处;红外光谱显示未知药物中存在醇基和酮基;质谱分析结果显示未知药物的分子量为XYZ。
3.4 功能筛选未知药物在实验动物模型中表现出降低血压和提高免疫力的功能。
4. 讨论通过实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我们可以初步推测未知药物可能属于一种酸性药物,主要成分可能含有醇基和酮基结构,分子量约为XYZ,具有降血压和提高免疫力的药理作用。
然而,由于我们只进行了一系列初步的实验,对未知药物的鉴别结果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确认。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对布洛芬片进行一系列的化学和物理实验,验证其成分、纯度和质量,确保药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二、实验材料1. 布洛芬片(市售)2. 水浴锅3. 试管4. 烧杯5. 碘化铋钾溶液6. 硫酸铜溶液7. 碘溶液8. 氢氧化钠溶液9. 纯净水10. 移液管11.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2. 电子天平三、实验方法1. 外观检查- 观察布洛芬片的外观,记录颜色、形状、大小等特征。
2. 溶解性实验- 将布洛芬片置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纯净水,观察其溶解情况。
3. 化学鉴别实验- 碘化铋钾反应- 将少量布洛芬片粉末加入试管中,加入碘化铋钾溶液,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
- 硫酸铜反应- 将少量布洛芬片粉末加入试管中,加入硫酸铜溶液,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
- 碘溶液反应- 将少量布洛芬片粉末加入试管中,加入碘溶液,观察是否有颜色变化。
4.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称取一定量的布洛芬片粉末,按照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其吸光度,根据标准曲线计算含量。
5. 纯度测定- 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布洛芬片进行纯度分析,确保其纯度符合国家标准。
四、实验结果1. 外观检查- 布洛芬片为白色或类白色片状,表面光滑,无霉变、潮解等现象。
2. 溶解性实验- 布洛芬片在纯水中溶解度较好,溶解速度快。
3. 化学鉴别实验- 碘化铋钾反应:产生淡黄色沉淀,符合布洛芬的化学特征。
- 硫酸铜反应: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 碘溶液反应:溶液颜色无明显变化。
4. 含量测定-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显示,布洛芬片中的布洛芬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5. 纯度测定- HPLC分析结果显示,布洛芬片的纯度符合国家标准。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验证了布洛芬片的外观、溶解性、化学成分、含量和纯度均符合国家标准,可以认为该批布洛芬片质量合格,安全有效。
六、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