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3精品教学设计12:第22课 文学的繁荣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8.39 KB
- 文档页数:6
高中历史必修3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第22课文学的繁荣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其代表作、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分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等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发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分小组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利用本课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二、教学重点:1、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20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特点。
2、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三、教学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20世纪世界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四、课时:1节五、教学过程【单元引言分析】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出现了许多流派,不同的时期,盛行的流派也各不相同,首先请同学们根据单元引言第二段的内容,找出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在不同时期的主要流派是什么?同学们,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来看下毛主席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从毛主席的回答中我们知道文学艺术是社会存在在人头脑中的反应,请根据第二段的内容,概括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从同学们概括的原因中,我们可以发现,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因素是政治的演进。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文学艺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新课导入】19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主要的文学形式:诗歌、小说、喜剧各自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及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一、浪漫主义文学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兴起于欧洲的主流文学是什么?接下来请同学们欣赏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作品——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 1. 先请同学们判断下,作者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这是一种什么写作手法?2. 但是,看过《巴黎圣母院》的人都知道,卡西莫多是一个内心很善良的人,雨果在写作的时候,原则是,这又是一种什么写作方式呢?3. 那我们再看下《巴黎圣母院》的内容简介,思考其在内容上有什么特点?克洛德是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是一个道貌岸然、阴险狠毒的角色,我们知道,教会在中世纪有着特殊的作用,是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作者这么写,体现出什么思想感情呢?4.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作者对未来是一种什么样的态度?特点通过这部作品,我们了解了西欧浪漫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特点:①创作风格:想像丰富、情节跌宕;对比、夸张、比喻②内容上:反对崇尚理性,歌颂人的本能感情。
第22课文学的繁荣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识记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文学及20世纪世界文学作家及代表作分析各文学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体会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做出的贡献(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培养正确分析和归纳历史知识,总结相关历史史实之间内在联系和综合评价历史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学习,深切理解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和探索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2学情分析教授对象是高二文科生,作为一节新课,尤其是有关世界文学的内容,对于他们来说比较生僻,尤其是本课要求学生既具备一定的文学知识背景又要对世界史的阶段特征有相对清晰的认识,而学生在此方面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上还是比较薄弱,通过学案课前预习检查情况及学生交谈了解,如果没有相应的历史资料提供及教师的方法指导学生还是比较难整体清晰把握。
3重点难点1.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作2.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一)导入:莫言获诺贝尔奖,展示本课理论支撑:一定时期文艺是时代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活动2【讲授】讲授新课(二)讲授新课在讲授浪漫主义文学流派背景时候,通过提供“政治上动荡的欧洲”、席勒的名言等史料让学生清楚了解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展示《西风颂》诗词、《巴黎圣母院》视频让学生借助课本自主归纳浪漫主义文学流派的特点;让学生自主通过课本找到相应的代表作品。
接着向学生提供相应的练习题,当堂反馈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在讲授现实主义文学流派使,先展示史料让学生自主归纳其产生的时代背景;通过展示《人间喜剧》片段介绍《葛朗台》,让学生自主归纳其特点;同时让学生在课本上自主找到本流派的代表作品。
第22课文学的繁荣二、现实主义文学——19世纪中期1、产生的社会背景——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2、主要特点——关注社会问题,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社会罪恶。
3、主要代表:国家代表人物及作品/概况法国司汤达(《红与黑》); 巴尔扎克作品集《人间喜剧》——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英国狄更斯《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基础; 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美国马克·吐温《百万英镑》丹麦安徒生《卖火柴的小女孩》挪威易卜生《玩偶之家》三、20世纪西方文学1、20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英国萧伯纳《苹果车》,法国罗曼·罗兰代表作《约翰·克利斯朵夫》2、现代主义文学(1)产生的社会背景: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危机、严重的社会问题使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2)主要特征——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故事开头结尾没有明显理由,故事背景也不明确,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3)现代主义文学家及代表作:爱尔兰贝克特《等待戈多》;美国海明威《老人与海》四、20世纪苏联文学①0世纪上半期,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繁荣。
——代表:高尔基的小说《母亲》等奠定了苏联社会主义文学的基础。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考试说明学习要求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文学。
1.了解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取得的主要成就。
2.认识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②20世纪50年代以后,出现解冻文学(否定斯大林模式的思潮和触及尖锐社会问题的文学,以爱伦堡《解冻》为标志)。
——新班教材中无第23课美术的辉煌考试说明学习要求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和现代主义的代表性作品。
1.知道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有代表性的美术流派的美术作品。
文学的繁荣【教学目标】1.阅读教材,识记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苏联文学、亚非拉为学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
2.依据教材及导学案中的材料,通过生生共议、师生互议、学生质疑,全面分析十九世纪以来各主流文学产生的历史背景,理解各历史时期主流文学出现的成因,把握它的基本特征;进而理解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在此基础上,认识各主流文学产生及主要成就带来的影响,明确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对当时的政治经济的反作用。
学法指导1.联系语文课的相关内容,学会欣赏相关的文学艺术作品。
2.关注时代特征与文学的关系,理解它对文学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1.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苏联文学的成就。
2.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学设备:相关图文资料。
【教学方法】以“四导一评”教学模式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有机引入展示世界名著的影印封面,以谈话方式与学生交流所知道的世界名著。
你读过哪些19世纪的外国名著?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文学流派?各文学流派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什么关系?对今后产生了什么影响?请学生阅读教科书回答。
然后引导学生阅读引言,出示课标,进入本课学习。
自主学习带着下列问题阅读,在书上进行圈、点、勾、划,并对知识点进行记忆与思考。
一、阅读第一目“浪漫主义文学”(1)19世纪30年代,兴起于欧洲的主流文学是什么?这一文学具有哪些基本特征?分别有哪些代表人物及作品(请注意阅读“前言”、“资料回放”和图片资料及注释综合思考)6组学生板演预测时期主流文学基本特点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国别作者代表作18世纪末到19世纪30年代浪漫主义文学反封建、想象丰富、手法夸张、构思奇特、情节跌宕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点评:视学生回答情况进行知识讲解与思维方法指导。
第22课文的繁荣★教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19世纪以的世界文主要成就2解分析现代主义文产生的背景,解文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对比法、情景再现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继承优秀的人类文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以人为本,对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重难点重点:(1) 浪漫主义文、现实主义文与现代主义文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苏联文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现实主义文、现代主义文和苏联文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过程导课:不知同们都读过哪些外国名著?你知道它们分别属于哪种文流派吗?各文流派与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有什么关系?会对今后产生什么影响?第22课文的繁荣一、19世纪初的“浪漫主义文”1、欧洲浪漫主义文产生的社会背景①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欧洲革命和战争不断,社会动乱不已。
②政治中的黑暗,社会的不平等,使人们感到法国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制度远不如启蒙思想家描绘的那样美好。
③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这种情绪反映在文创作领域,就产生了浪漫主义文。
2、主要特点:①在政治上反对封建制度,不再刻意突出人的性,而是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通过瑰丽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在创造风格上,以想象力丰富的构思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为主要特征。
3、列举成就法国:雨果《巴黎圣母院》典型地表现了浪漫主义文的特征。
英国: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想而斗争。
德意志:海涅《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里,对自己国家的分裂和落后、君主专制的腐败和资产阶级的软弱进行了抨击,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二、19世纪30年代后的现实主义文。
现实主义文是继浪漫主义文之后,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出现在欧美并开始占主导地位的资产阶级文艺思潮,现实主义文以具体反映现实生活,暴露社会黑暗为特征。
必修三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识记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2)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提供图片、文字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归纳提炼各种文学流派的特征。
3.情感态度价值观(1)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2)以人为本,利用本课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二.重点、难点1.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的主要特点。
2.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三.学生情况分析高二学生求知欲强,对历史问题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水平,初步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有一定的历史文本解读能力,但思考问题时往往逻辑性和严密性不够,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还不强,所以还需教师在课堂上以典型的材料积极引导。
同时教师应适当将知识面拓展,力求将所学知识前后贯通,使学生始终对历史有一个整体的感觉。
再者,以灵活多变的教学形式将知识深入浅出地传授给学生。
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补充大量原始史料,设置多个探究问题,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为主旨,将知识的传授与价值观的培养有机结合。
=四.教学内容分析“文学的繁荣”是高中历史必修三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的第一课,在《课程标准》中的要求是“了解19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影响”。
本课通过“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三个方面介绍了19世纪和20世纪的世界文学。
文学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息息相关。
作为本单元第一课,本课介绍了19世纪以来文学发展的主要流派,而这些流派在19世纪以来的美术、音乐等不同的艺术领域均有表现,这些流派就是一条线索,使本课与本单元后两课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 22 课文学的繁华一、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 1)掌握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有名作家及其代表作、20 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成就。
(2)解析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媒体手段,为学生供给图片、文字等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挖掘学生学习的动力。
(2)分小组研究 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认识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3.感情态度和价值观:(1)继承优异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做出自己的贡献。
(2)以人为本,利用本课中的经典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人品、感情教育。
二、教课要点:1、浪漫主义、现实主义与 20 世纪世界文学的主要特色。
2、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三、教课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 20 世纪世界文学的流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四、课时: 1 节五、教课过程【单元前言解析】( 5 分钟)同学们,今日我们来学习第八单元《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出现了很多派别,不一样的期间,流行的派别也各不同样,第一请同学们依据单元前言第二段的内容,找出 19 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在不一样期间的主要派别是什么?(边听学生回答,边展现PPT)同学们,全部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终究是从何而来的呢?我们来看下毛主席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展现资料:全部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终究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点形态的文学艺术作品,都是必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脑筋中反应的产物。
——毛泽东)从毛主席的回答中我们知道文学艺术是社会存在在人脑筋中的反响,请依据第二段的内容,归纳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原由有哪些?(课本 P105)从同学们归纳的原由中,我们能够发现,影响文学艺术发展的要素是政治的演进。
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边说边用PPT展现)文学艺术的发展反过来又会产生什么影响呢?(集体回答,PPT展现:社会的进步)【新课导入】(展现PPT 第二张) 19 世纪以来,欧洲的政治、经济、文化经历了排山倒海的变化,主要的文学形式:诗歌、小说、喜剧各自获得了重要的成就,接下来,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19 世纪以来文学的主要成就及认识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第22课文学的繁荣-人教版必修3历史教案一、教材内容概述本课时讲述的是明清时期文学的繁荣,包括成书文化的发展、文学作品的特点以及影响。
学生应该掌握以下知识点:1.明清时期的文学繁荣。
2.明清时期成书文化的发展。
3.明清时期文学作品类型的变化。
4.成书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5.明清时期文学成就对后来文学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以下方面:1.科学掌握明清时期文学的发展变化和成就。
2.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文学鉴赏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的发展变化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课时的教学重点与难点主要有以下方面:1.熟悉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与特点。
2.掌握明清时期成书文化的发展与影响。
3.学习如何分析文学作品与其背后的社会背景。
四、教学内容与方法1. 教学内容1.明清时期文学的繁荣。
2.明清时期成书文化的发展。
3.明清时期文学作品类型的变化。
4.成书文化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5.明清时期文学成就对后来文学的影响。
2. 教学方法1.图片、视频等教具展示。
2.互动问答式授课。
3.小组讨论式教学。
4.作品阅读与解析。
五、课堂设计1. 导入教师用图片或视频引入本课时的话题,简述明清时期文学的繁荣,引出本课的探究问题。
2. 讲解教师通过PPT、板书等方式,简述明清时期的文学成就,介绍成书文化的发展与影响,并通过具体的作品分析,让学生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的关系。
3. 案例讨论教师以班级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篇文学作品进行阅读与解析。
要求学生分析作品的情节、人物形象及背景,进一步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背景的关联。
4. 总结教师通过互动问答、小结等方式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六、作业与评价1. 作业1.以“明清时期文学”的角度,写一篇文章,探究文学作品与当时社会背景的联系。
2.选读一本明清时期的文学作品,撰写读书笔记或读后感。
2. 评价对于学生的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考核,重点考察学生对明清时期文学发展的理解、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等。
【教设计】《文的繁荣》一、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方面的主要成就:第一,浪漫主义文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成就,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大师雨果、英国诗人雪莱和德意志诗人海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二,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出现的历史背景、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大师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狄更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现实主义文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三,概述了20世纪的世界文主要成就。
①概述了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特点、社会根。
②概述了20世纪的苏联文和亚非拉美的文成就。
这些成就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遗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文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特别是20世纪的世界文成就还展现了现代文的多元景观。
由于这一时期世界文成就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生对这一时期世界文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生鉴赏文作品的审美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作品的标准,增强在真、善、美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二、教目标(1)知识与能力①识记:浪漫主义文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成就及亚非拉文成就。
②解分析文流派产生的背景,解文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③探究19世纪以世界文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①问题探究:;②情景再现:;③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①培养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②树立以人为本,对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三、教重点难点重点:(1) 浪漫主义文、现实主义文与现代主义文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2)苏联文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现实主义文、现代主义文和苏联文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第22课《文学的繁荣》【教案】【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1)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
(2)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的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3)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1)问题探究;(2)情景再现;(3)历史比较。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2)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世界近现代文学方面的主要成就:第一,浪漫主义文学形成的原因、主要特点和成就,介绍和评价了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雨果、英国诗人雪莱和德意志诗人海涅以及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二,始于19世纪3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出现的历史背景、特点,介绍和评价了法国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巴尔扎克、英国作家狄更斯、俄国诗人普希金和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品。
第三,概述了20世纪的世界文学主要成就。
①概述了20世纪的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特点、社会根源。
②概述了20世纪的苏联文学和亚非拉美的文学成就。
这些成就一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人类文化宝库,成为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反映了这些文学家关心、关注现实社会问题的社会责任感。
特别是20世纪的世界文学成就还展现了现代文学的多元化景观。
由于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文字和影视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一时期世界文学成就的感性了解,提高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掌握正确评价文学作品的标准,增强在真、善、美三方面提高自身素质的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1)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
第22课文学的繁荣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识记浪漫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现实主义文学著名作家及代表作、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主要成就;苏联社会主义文学成就及亚非拉文学成就。
②理解分析文学流派产生背景,理解文学作品与社会生活、意识形态与社会存在之间的关系。
③探究19世纪以来世界文学主要有哪些成就,并了解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
①问题探究:引导学生探究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归纳、提炼各种文学流派的特征;
②情景再现:有条件可放映《巴黎圣母院》等影视片,以加深印象;
③历史比较:如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的差异。
同时,学生可以展开比较、讨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不同的特点,一个是颓废、迷茫,一个是充满朝气和激情,分析其中的历史原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①培养学生继承优秀的人类文化遗产,为国家、社会与人类作出自己的贡献;
②树立以人为本,对学生进行人格、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潮流的主要特点;雨果、巴尔扎克、列夫·托尔斯泰和他们的代表作;苏联文学的成就。
难点: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和苏联文学的盛行与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关系。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展示一系列由文学作品改编拍摄的影视剧图片,从而引入本课内容,引导学生学习19世纪以来的文学成就。
课程新授
一、浪漫主义文学
1、含义:浪漫主义文学盛行于欧洲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是一种强调主观情感和想
像,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瑰丽的想像和夸张的手法表现理想世界的文学风格和表现形式。
2、背景:
材料展示:
“……早先许下的永久和平变成了一场无休止的掠夺战争”。
贫富的对立变得更加尖锐,工业的迅速发展反而造成了群众的赤贫化。
资产阶级的恶德败行以最丑恶的形式表现出来。
商业日益变成欺诈。
革命的箴言“博爱”在竞争的诡计和嫉妒中获得了实现。
贿赂代替了暴力压迫,金钱代替了刀剑,成为社会权力的第一杠杆……总之,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由“理性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思考:“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指什么?“一幅极度希望的讽刺画”有哪些具体表现?
回答:略
总结:
①18世纪末至19世纪30年代的欧洲,革命和战争频仍,动乱不已;政治生活黑暗,社会不平等现象严重。
②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
3、特点:
材料展示:
他们一般不喜欢如实地描写现实生活,而偏爱表现主观的理想。
……反对古典主义枯燥而冰冷的“理性”,而着重抒发个人的感受和体验。
他们的作品有着鲜明的感情色彩。
……对民间文学的重视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的民主倾向。
……在表现手法上,浪漫主义作家喜爱用夸张和对比的手法,以期达到形象鲜明、给人以强烈印象的效果。
浪漫主义作家喜欢运用华丽的词藻,作品中充满生动丰富的比喻。
思考:归纳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
回答:略
总结:
①内容上:歌颂人本能感情而非理性;反对封建制度;塑造特点鲜明的人物形象。
②手法上:手法夸张、想象瑰丽;构思丰富、情节起伏。
4、代表:
5、影响:
①抨击了封建专制制度,对欧洲社会弊端给予辛辣的讽刺和揭露。
②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歌颂民主、自由,歌颂人世间的美、善和光明。
③抒发了爱国情感,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斗争,推动了欧洲民族解放运动和革命的到来。
二、现实主义文学
1、含义:现实主义文学盛行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是一种侧重如实反映现实生活,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文学风格和表现形式。
它又被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2、背景:
材料展示: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巩固,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矛盾和各种社会弊病日益显露和激化,“使人和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思考:阅读材料,归纳现实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回答:略
总结:19世纪30年代以后,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矛盾也日趋尖锐,揭露批判社会黑暗的现实主义文学逐渐发展为文学的主流。
3、特点:
材料展示:
我的作品有它的地理,有它的谱系和家族,它的场所和它的特产,它的人物和它的事件,正如法国有它的盾徽,有它的贵族和贫民,有它的手艺者和农民,有它的政治家和花花公子,有它的军队一样,总之,有它的整个社会!——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人们把《安娜·卡列尼娜》当做俄国19世纪现实的教科书。
正是通过它,许多人了解到了俄国19世纪70年代的社会现实。
俄国后来的民主主义革命者对社会的攻击便是从这里
开始的。
俄国革命的领导人列宁曾反复阅读过《安娜·卡列尼娜》,以至把封皮都弄得起皱了。
思考:归纳概括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回答:略
总结:关注社会问题,典型再现社会风貌,深入剖析社会生活本质,揭露和批判社会的罪恶。
4、代表:
5、影响:现实主义文学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启迪人们为改变社会现实而奋斗。
三、20世纪的世界文学
(一)现代主义文学
1、含义: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以非理性主义为基础,表现出强烈的反传统倾向的文学风格和表现形式。
其流派包括象征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派、魔幻现实主义、意象主义、意识流、超现实主义文学等。
2、背景:
材料展示:
现代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时代的产物。
19世纪末期以来,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
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
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
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
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
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以理性主义为基础的西方价值观受到怀疑等。
基于这样的社会现实,现代主义文学便应运而生。
思考:阅读材料,归纳现代主义文学产生的背景
回答:略
总结: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造成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
3、特征:
材料展示:
现代派文学是一种反传统的文学,它们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强调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
在艺术手法方面,现代派文学反对传统的表现手法,反对故事情节的逻辑性,人物形象的完整性和语言的鲜明性,他们的作品往往是故事情节怪诞,时序颠倒,人物形象模糊抽象并喜欢使用隐晦难懂的象征性语言。
──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
思考:概括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
回答:略
总结:强调集中表现自我;手法怪诞,故事的开头和结尾没有明显的理由;故事背景模糊不清,因果关系不明,语言风格悖离传统。
4、代表:
(二)苏联文学
1、背景:无产阶级革命,十月革命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2、特征:
①遵循列宁提出的文学党性原则,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服务;
②接受共产党领导,负有崇高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③以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为基本创作方法,同时吸收其他艺术流派有生命力的表现手法;
④具有多样化的民族形式和统一的社会主义内容。
3、代表:
4、影响:反映了苏联社会的伟大历史性变革。
(三)亚非拉美文学
1、特点:作品反映了反帝反殖和爱国主义精神。
2、代表:
【教学小结】
从18世纪末以来,西方文学流派出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主义文学等。
注意掌握每一流派的特点、著名作家及代表作。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