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褐铁矿可选性试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02.50 KB
- 文档页数:16
褐铁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高建关于编撰褐铁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格式及参考(模板word )(模版型)【立项 批地 融资 招商】核心提示:1、本报告为模板/范文形式,客户下载后,可根据报告内容说明,自行修改,补充上自己项目的数据内容,即可完成属于自己,高水准的一份可研报告,从此写报告不在求人。
2、客户可联系我公司,协助编写完成可研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具体可跟据客户要求进行调整)编制单位:北京中投信德国际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专业撰写节能评估报告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建议书商业计划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项目概要 (1)1.1.1项目名称 (1)1.1.2项目建设单位 (1)1.1.3项目建设性质 (1)1.1.4项目建设地点 (1)1.1.5项目主管部门 (1)1.1.6项目投资规模 (2)1.1.7项目建设规模 (2)1.1.8项目资金来源 (3)1.1.9项目建设期限 (3)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3)1.3编制依据 (3)1.4编制原则 (4)1.5研究范围 (5)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5)1.7综合评价 (6)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7)2.1项目提出背景 (7)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7)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7)2.3.1促进我国褐铁矿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8)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8)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8)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8)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9)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9)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10)2.4项目可行性分析 (10)2.4.1政策可行性 (10)2.4.2市场可行性 (10)2.4.3技术可行性 (11)2.4.4管理可行性 (11)2.4.5财务可行性 (11)2.5褐铁矿项目发展概况 (12)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12)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12)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13)2.5.4褐铁矿项目建议书的编制、提出及审批过程 (13)2.6分析结论 (13)第三章行业市场分析 (15)3.1市场调查 (15)3.1.1拟建项目产出物用途调查 (15)3.1.2产品现有生产能力调查 (15)3.1.3产品产量及销售量调查 (16)3.1.4替代产品调查 (16)3.1.5产品价格调查 (16)3.1.6国外市场调查 (17)3.2市场预测 (17)3.2.1国内市场需求预测 (17)3.2.2产品出口或进口替代分析 (18)3.2.3价格预测 (18)3.3市场推销战略 (18)3.3.1推销方式 (19)3.3.2推销措施 (19)3.3.3促销价格制度 (19)3.3.4产品销售费用预测 (20)3.4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 (20)3.4.1产品方案 (20)3.4.2建设规模 (20)3.5产品销售收入预测 (21)3.6市场分析结论 (21)第四章项目建设条件 (22)4.1地理位置选择 (22)4.2区域投资环境 (23)4.2.1区域地理位置 (23)4.2.2区域概况 (23)4.2.3区域地理气候条件 (24)4.2.4区域交通运输条件 (24)4.2.5区域资源概况 (24)4.2.6区域经济建设 (25)4.3项目所在工业园区概况 (25)4.3.1基础设施建设 (25)4.3.2产业发展概况 (26)4.3.3园区发展方向 (27)4.4区域投资环境小结 (28)第五章总体建设方案 (29)5.1总图布置原则 (29)5.2土建方案 (29)5.2.1总体规划方案 (29)5.2.2土建工程方案 (30)5.3主要建设内容 (31)5.4工程管线布置方案 (32)5.4.1给排水 (32)5.4.2供电 (33)5.5道路设计 (35)5.6总图运输方案 (36)5.7土地利用情况 (36)5.7.1项目用地规划选址 (36)5.7.2用地规模及用地类型 (36)第六章产品方案 (38)6.1产品方案 (38)6.2产品性能优势 (38)6.3产品执行标准 (38)6.4产品生产规模确定 (38)6.5产品工艺流程 (39)6.5.1产品工艺方案选择 (39)6.5.2产品工艺流程 (39)6.6主要生产车间布置方案 (39)6.7总平面布置和运输 (40)6.7.1总平面布置原则 (40)6.7.2厂内外运输方案 (40)6.8仓储方案 (40)第七章原料供应及设备选型 (41)7.1主要原材料供应 (41)7.2主要设备选型 (41)7.2.1设备选型原则 (42)7.2.2主要设备明细 (43)第八章节约能源方案 (44)8.1本项目遵循的合理用能标准及节能设计规范 (44)8.2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 (44)8.2.1能源消耗种类 (44)8.2.2能源消耗数量分析 (44)8.3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 (45)8.4主要能耗指标及分析 (45)8.4.1项目能耗分析 (45)8.4.2国家能耗指标 (46)8.5节能措施和节能效果分析 (46)8.5.1工业节能 (46)8.5.2电能计量及节能措施 (47)8.5.3节水措施 (47)8.5.4建筑节能 (48)8.5.5企业节能管理 (49)8.6结论 (49)第九章环境保护与消防措施 (50)9.1设计依据及原则 (50)9.1.1环境保护设计依据 (50)9.1.2设计原则 (50)9.2建设地环境条件 (51)9.3 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 (51)9.3.1 项目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51)9.3.2 项目生产过程产生的污染物 (52)9.4 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53)9.4.1 项目建设期环保措施 (53)9.4.2 项目运营期环保措施 (54)9.4.3环境管理与监测机构 (56)9.5绿化方案 (56)9.6消防措施 (56)9.6.1设计依据 (56)9.6.2防范措施 (57)9.6.3消防管理 (58)9.6.4消防设施及措施 (59)9.6.5消防措施的预期效果 (59)第十章劳动安全卫生 (60)10.1 编制依据 (60)10.2概况 (60)10.3 劳动安全 (60)10.3.1工程消防 (60)10.3.2防火防爆设计 (61)10.3.3电气安全与接地 (61)10.3.4设备防雷及接零保护 (61)10.3.5抗震设防措施 (62)10.4劳动卫生 (62)10.4.1工业卫生设施 (62)10.4.2防暑降温及冬季采暖 (63)10.4.3个人卫生 (63)10.4.4照明 (63)10.4.5噪声 (63)10.4.6防烫伤 (63)10.4.7个人防护 (64)10.4.8安全教育 (64)第十一章企业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65)11.1组织机构 (65)11.2激励和约束机制 (65)11.3人力资源管理 (66)11.4劳动定员 (66)11.5福利待遇 (67)第十二章项目实施规划 (68)12.1建设工期的规划 (68)12.2 建设工期 (68)12.3实施进度安排 (68)第十三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69)13.1投资估算依据 (69)13.2建设投资估算 (69)13.3流动资金估算 (70)13.4资金筹措 (70)13.5项目投资总额 (70)13.6资金使用和管理 (73)第十四章财务及经济评价 (74)14.1总成本费用估算 (74)14.1.1基本数据的确立 (74)14.1.2产品成本 (75)14.1.3平均产品利润与销售税金 (76)14.2财务评价 (76)14.2.1项目投资回收期 (76)14.2.2项目投资利润率 (77)14.2.3不确定性分析 (77)14.3综合效益评价结论 (80)第十五章风险分析及规避 (82)15.1项目风险因素 (82)15.1.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 (82)15.1.2技术风险 (82)15.1.3市场风险 (82)15.1.4资金管理风险 (83)15.2风险规避对策 (83)15.2.1不可抗力因素风险规避对策 (83)15.2.2技术风险规避对策 (83)15.2.3市场风险规避对策 (83)15.2.4资金管理风险规避对策 (84)第十六章招标方案 (85)16.1招标管理 (85)16.2招标依据 (85)16.3招标范围 (85)16.4招标方式 (86)16.5招标程序 (86)16.6评标程序 (87)16.7发放中标通知书 (87)16.8招投标书面情况报告备案 (87)16.9合同备案 (87)第十七章结论与建议 (89)17.1结论 (89)17.2建议 (89)附表 (90)附表1 销售收入预测表 (90)附表2 总成本表 (91)附表3 外购原材料表 (92)附表4 外购燃料及动力费表 (93)附表5 工资及福利表 (95)附表6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96)附表7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表 (97)附表8 无形资产及递延资产摊销表 (98)附表9 流动资金估算表 (99)附表10 资产负债表 (101)附表11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102)附表12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104)附表13 项目投资现金量表 (106)附表14 借款偿还计划表 (108) (112)第一章总论总论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首章,要综合叙述研究报告中各章节的主要问题和研究结论,并对项目的可行与否提出最终建议,为可行性研究的审批提供方便。
一、实验名称褐铁矿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二、实验目的1. 了解褐铁矿的基本性质和成分。
2. 学习使用化学方法测定褐铁矿中主要成分的含量。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原理褐铁矿是一种含水的铁氧化物,其化学式为FeO(OH)·nH2O。
本实验通过酸溶解法将褐铁矿中的铁离子转化为可溶性铁盐,然后通过滴定法测定铁离子的含量,从而计算出褐铁矿中铁的含量。
四、实验仪器与材料1. 仪器:电子天平、烧杯、玻璃棒、滴定管、锥形瓶、容量瓶、滤纸等。
2. 材料与试剂:褐铁矿样品、盐酸(1+1)、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淀粉指示剂等。
五、实验步骤1. 称量:准确称取0.5g(精确至0.0001g)的褐铁矿样品放入烧杯中。
2. 溶解:向烧杯中加入10mL盐酸(1+1),用玻璃棒搅拌至样品完全溶解。
3. 过滤:将溶液过滤,收集滤液于容量瓶中,并用少量盐酸(1+1)洗涤烧杯和滤纸,将洗涤液并入容量瓶中。
4. 定容:向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刻度线,摇匀。
5. 滴定:准确移取25.00mL滤液于锥形瓶中,加入2-3滴淀粉指示剂,用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进行滴定,直至溶液变为蓝色为止。
6. 计算:根据消耗的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和浓度,计算出褐铁矿中铁的含量。
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中,消耗硫酸亚铁铵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 mL,浓度为Cmol/L,计算得到褐铁矿中铁的含量为X g/100g。
2. 讨论:-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测定了褐铁矿中铁的含量,了解了褐铁矿的基本性质和成分。
-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溶解样品时要注意充分搅拌,以保证样品完全溶解;过滤时要注意滤液的收集,避免损失;滴定时要注意观察颜色变化,避免过量滴定。
- 本次实验结果与理论值存在一定的偏差,可能是由于实验操作误差、试剂纯度等因素造成的。
七、实验结论本次实验成功测定了褐铁矿中铁的含量,了解了褐铁矿的基本性质和成分。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使用化学方法测定褐铁矿中主要成分含量的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目录1 前言 (1)2 试样的采取与加工 (2)3 矿石工艺矿物学研究 (3)3.1 矿石矿物组成 (3)3.1.1 矿石化学分析 (3)3.1.2 矿石矿物组成及相对含量 (3)3.2 矿石结构构造 (3)3.2.1 矿石的构造 (3)3.2.2 矿石的结构 (3)3.3 矿石矿物嵌布特征 (4)3.4 工艺矿物学研究小结 (4)4 试验结果 (8)4.1 磨矿曲线的绘制 (8)4.2 分级摇床试验 (8)4.3 强磁选试验 (9)4.4 “焙烧-磁选”试验 (10)4.5 “焙烧-磁选”条件试验 (11)4.5.1 煤粉用量条件试验 (11)4.5.2 焙烧温度条件试验 (12)4.5.3 保温时间条件试验 (14)4.6 “焙烧-磁选”综合试验 (15)5 经济概算 (17)6 结论 (18)1 前言受某公司委托,对某铁矿进行了工艺矿物学及选矿试验研究,以确定该矿主要要回收的元素与组分,判定该矿石可选性难易程度,并确定具体的选矿工艺流程,为该矿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矿石的工艺矿物学性质研究表明:该矿石中主要的含铁矿物为赤铁矿,其次为褐铁矿,其他还有少量磁铁矿、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粘土矿物和高岭石。
矿石中的铁的含量较高,是主要回收的元素。
铁矿物的嵌布特征复杂,赤铁矿与褐铁矿常连生在一起,呈葡萄状、鲕状、多孔状、蜂窝状、皮壳状、鱼籽状,多呈胶结石英碎屑,分布不均匀,有的粘土矿物也吸附氧化铁质而呈褐红色;属难处理矿石类型。
针对该矿石性质,分别采用分级摇床、强磁选以及“焙烧-磁选”等选矿流程对该矿石进行分选,试验结果表明原矿经分级摇床选别后得到的精矿铁的品位为53.30%,铁的回收率仅为13.12%;原矿经强磁选后得到的精矿品位为49~51%,回收率均小于50%;采用分级摇床、强磁选流程对该矿石进行分选均不能得到很好的品位及回收率,无法满足该铁矿石的选矿要求,而采用“焙烧-磁选”工艺流程对原矿进行处理后得到了较为理想的选矿指标,其结果见表1-1。
某磁赤褐铁矿选矿试验研究I. 引言A. 研究背景B. 研究目的C. 研究方法II. 磁赤褐铁矿的基本性质A. 矿物组成B. 矿石结构C. 磁性和磁化特性D. 物理和化学性质III. 磁赤褐铁矿选矿试验方案设计A. 试验原则及步骤B. 試驗設備與工藝流程C. 试验方法及步骤IV. 试验结果分析A. 磁赤褐铁矿选矿效果评估B. 整合性分析与评价V. 磁赤褐铁矿选矿试验结论A. 磁赤褐铁矿选矿工艺流程优化B. 选矿技术经济效益评价C. 研究展望VI. 结束语A. 研究成果B. 存在不足和改进方向C. 研究的价值和意义I. 引言磁赤褐铁矿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矿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磁赤褐铁矿选矿技术的研究和提高,越来越具有实际意义。
本文将从磁赤褐铁矿的基本性质、选矿试验方案设计、试验结果分析、试验结论和研究展望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提高磁赤褐铁矿选矿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A. 研究背景磁赤褐铁矿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金属矿石,其主要成分包括含铁的氧化物和硅酸盐等物质。
因其赤褐色的颜色而得名,磁性较强,可加工成熟铁矿,也是冶炼钢铁的重要原料之一。
近年来,随着钢铁工业的蓬勃发展,磁赤褐铁矿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因此磁赤褐铁矿选矿技术的研究和优化显得尤为重要。
B. 研究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目的在于通过实验和数据分析,寻找磁赤褐铁矿选矿过程中的关键问题,探讨优化磁赤褐铁矿选矿工艺流程的措施和方法,并评估其对选矿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为磁赤褐铁矿选矿技术的提升和应用奠定基础。
C.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实验室测试和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试验部分通过设计合理的试验方案,利用现有的测量仪器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处理,来验证理论上的设想和研究成果;数据分析部分则采用统计方法和软件模拟技术,对试验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和模拟预测,以便更加科学、准确地评估磁赤褐铁矿选矿工艺流程的可行性和经济效益。
总之,本研究旨在发掘磁赤褐铁矿选矿技术的潜力,开拓新的研究思路,为提高选矿效率、优化工艺流程、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做出贡献。
云南某褐铁矿直接还原—弱磁选试验王传龙;杨慧芬;蒋蓓萍;张金龙;陆琳斐【摘要】为确定云南某低品位难选褐铁矿的开发利用方案,对有代表性矿样进行了直接还原—弱磁选试验.结果表明:在试样、褐煤、CaO质量比为100∶ 20∶15,焙烧温度为1 150℃,焙烧时间为50 min,一段磨矿细度为-0.045mm占86.66%,一段弱磁选磁场强度为199.04 kA/m,二段磨矿细度为-0.045 mm占99.73%,二段弱磁选磁场强度为111.46 kA/m条件下,可获得铁品位为93.17%、铁回收率为88.43%的金属铁粉.对试验确定条件下焙烧产物的XRD和SEM分析表明,铁矿物被直接还原成了颗粒饱满、形状规则的单质铁,粒径大多在50μm左右,与脉石的界面清晰,为磨矿过程中较好地实现铁颗粒与脉石矿物的解离创造了条件.对最终金属铁粉的主要化学成分分析表明,该金属铁粉杂质含量低,满足炼钢质量要求.【期刊名称】《金属矿山》【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74-77)【关键词】低品位难选褐铁矿;直接还原;弱磁选;金属铁【作者】王传龙;杨慧芬;蒋蓓萍;张金龙;陆琳斐【作者单位】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D925.7我国铁矿石资源较贫乏,尤其是高品质、易选铁矿石资源更是如此。
SerialNo.615July2020现 代 矿 业MODERNMINING总第615期2020年7月第7期 张高杰(1990—),男,助理工程师,471500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
通信作者 毕克俊(1991—),男,助理工程师,硕士,471039河南省洛阳市建设路206号。
河南某赤褐铁矿石选矿工艺比较试验张高杰1 毕克俊2,3(1.洛阳豫鹭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3.矿山重型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 摘 要 河南某难选赤褐铁矿石铁品位达40 38%,主要脉石成分SiO2含量为15 63%,有害元素硫、磷含量均不高;矿石中的铁主要是赤褐铁,其次是硅酸铁、硫化铁,磁性铁含量很低。
为探索该矿石可能的开发利用工艺,进行了多种选矿工艺研究。
结果表明:直接正浮选、直接反浮选、焙烧—弱磁选工艺均不能有效提高精矿铁品位;矿石采用焙烧—磨矿—弱磁选工艺处理,在矿样与焦炭粒度均为-2mm,质量比为100∶4,800℃焙烧60min,焙砂磨选细度为-0 074mm占90%,弱磁选磁场强度为45 38kA/m的情况下,可获得铁品位为55 84%、回收率为89 22%的铁精矿;该精矿经再磨—弱磁精选,在再磨细度为-0 074mm为98%,弱磁精选磁场强度为34 04kA/m的情况下,可获得铁品位为56 37%、回收率为88 93%的铁精矿。
关键词 难选赤褐铁矿石 焙烧 磨矿 弱磁选 浮选DOI:10.3969/j.issn.1674 6082.2020.07.051 目前,世界范围内已发现的铁矿物和含铁矿物大约300种,其中常见的有170多种。
然而,在当前工业技术水平下,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主要是磁铁矿、赤铁矿、磁赤铁矿、钛铁矿、褐铁矿和菱铁矿等。
其中,比磁化系数介于700×10-6~30×10-6cm3/g的赤铁矿、镜铁矿、褐铁矿、菱铁矿等弱磁性铁矿石通常认为是难选铁矿石[1 4]。
一、前言某铁矿试样是由送样方自行采取,于二00八年七月送至我矿产研究所进行可选性试验。
我们针对该矿样的性质进行了不同的选矿试验方法,最终所获试验结果见表1。
表1 选矿试验最终结果通过试验证明如下:1.该褐铁矿经过原矿还原磁化焙烧,采用湿式弱磁选的选矿方法,最终产品可达到《铁精矿质量标准》代号H55Ⅰ类产品的要求。
2.采用昭通煤粉通过最适宜的综合条件,可以获得与我们用古蔺石宝煤粉相同的TFe品位和选矿技术指标,完全可以用昭通煤粉(送样者自行采取)进行工业生产。
二、褐铁矿的选矿试验(一)试验样品的采取与制备选矿试样是由送样方从该褐铁矿山上采取送至我矿研所供试验用。
我单位根据送样方的要求,立即组织有关试验工作人员对所送试验样品进行选取岩矿鉴定样和选矿试验前的破碎、混匀缩分工作。
其破碎、缩分流程见图1。
图1 试验样品破碎、缩分流程(二)原矿X 荧光光谱分析原矿样品光谱分析结果见表2。
表2 原矿光谱分析结果从表2中可以看出:该褐铁矿含Fe 2O 361.28%、Al 2O 310.15%、SiO 216.63%、CaO0.279%、TiO 24.98%,其它有害杂质如S 、P 、Cu 、Pb 、Zn 、Sn 、As 含量都很低。
250颚式破碎机试验样(三)原矿化学多项分析原矿化学多项分析结果见表3。
表3 原矿化学多项分析结果从表3中原矿多项分析结果可以看出:该褐铁矿中回收的主要元素是Fe,其含量TFe为45.63%,其它含量如TS0.020%、P0.010%、SiO212.18%、CaO0.164%。
主要脉石成分为SiO2和Al2O3等。
(四)原矿矿石特征及矿物组成矿石特征:褐色、块状,较致密。
组成及其百分含量:褐铁矿,70~80%;粘土,20~30%;石英,少量。
岩石主要由褐铁矿组成,另有部分粘土和少量石英。
褐铁矿:呈土状、豆状集合体,其中呈豆状者硬度较高,粒度大小不一,多为0.01~5mm不等,主要为赤铁矿、针铁矿组成。
呈土状者硬度较低,分布于豆状者周围。
粘土:多呈细小鳞片状、隐晶质集合体,与褐铁矿相混,较难区分。
石英:少量,粒度多小于0.1mm,多呈细小它形粒状,分布不均。
(五)原矿还原焙烧湿式弱磁选试验磁化焙烧——磨矿——磁选是由还原焙烧和湿式弱磁选两部分工艺组成。
磁化还原焙烧是一种利用热化学处理该类氧化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等的有效方法。
它能使弱磁性的氧化铁矿物(Fe2O3)转变为强磁性的氧化铁矿物(Fe3O4)。
经过磁化还原焙烧的矿石用最经济的有效的弱磁场磁选法处理,是使铁矿和脉石矿物得到有效的分离,达到选别富集的目的。
其磁化还原焙烧的化学反应如下:3Fe2O3+C=2Fe3O4+CO↑因还原焙烧试验所加煤粉数量不等,为判别试验结果优劣,采用如下计算方法:各个试验精矿量对原矿500g计算产率,尾矿产率为100%减精矿产率。
精矿TFe品位按实际化学分析数值计,尾矿品位按原矿金属量减精矿金属量除以尾矿产率计算而得。
1.原矿磨矿细度试验为了查明该褐铁矿经磁化还原焙烧后,磁选精矿指标与矿石磨矿解离度的关系,从而确定适宜的磨矿细度以期获得最佳的铁精矿指标,则对原矿试样进行了不同的磨矿细度磁选试验。
试验流程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4。
原矿(-2mm)尾矿图2 原矿还原焙烧湿式弱磁选试验流程从表4中可以看出:随着磨矿细度-200目含量的增加,精矿产率和回收率均逐渐下降,但精矿品位TFe含量都很接近,均在51.04%~52.34%左右,综合考虑,我们选取-200目68.50%的磨矿细度进行后续条件试验。
表4 磨矿细度试验结果2.还原焙烧温度试验针对原矿在磁化还原焙烧过程中,焙烧温度是极其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温度过高过低都对铁矿石磁化焙烧不利,所以进行了该褐铁矿石的温度条件试验,还原焙烧温度条件试验流程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5。
从表5中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焙烧温度的高低对该褐铁矿有很大的影响,随着焙烧温度的增高,精矿产率和回收率都提高,精矿中的TFe品位从50.66%提高到51.73%;当焙烧温度增高到800℃以上时,精矿产率和回收率都急剧下降,但精矿中的TFe品位却继续提高,从55.08%上增到59.50%。
综合各方面因素条件,我们选择还原焙烧温度为800℃为宜,进行后续条件试验。
3.还原焙烧时间试验为了综合考虑能源的消耗,适宜的还原焙烧时间,必须进行还原焙烧时间条件试验。
焙烧时间工艺流程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6。
从表6中可以看出:随着焙烧时间的增加,精矿产率和回收率都提高,当焙烧时间达到2.0h的精矿产率和回收率反而下降,说明该矿石的最适宜的焙烧时间为 1.5h 就足够了。
所以我们选择该褐铁矿适宜的焙烧时间为1.5h。
4.还原剂(煤粉)用量试验还原焙烧时还原剂(煤粉)用量试验流程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7。
表7 还原剂(煤粉)用量试验结果从表7中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还原剂(煤粉)用量的增加,精矿产率和回收率都提高,铁精矿中TFe品位含量也不断地增高,但煤粉用量达到20%时,虽然精矿中TFe品位为56.01%,可是精矿产率和回收率却大幅度的下降,所以我们选择还原剂(煤粉)15%为适宜的用量条件。
5.采用昭通煤粉还原焙烧试验为了解昭通煤粉与我单位所用古蔺石宝煤粉在同等试验条件下作对比试验,从中找出有无影响和规律性。
试验流程见图2,试验结果见表8。
从表8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用昭通煤粉进行还原焙烧,精矿产率和回收率不及古蔺石宝煤粉高,相差不太大,TFe品位几乎是一致的。
证明昭通煤粉与古蔺煤粉用量是有差别和影响的。
但所选各还原焙烧试验条件还是适宜的。
表8 昭通煤粉还原焙烧用量试验结果6.还原焙烧综合条件该褐铁矿经过系统的还原磁化焙烧试验,条件为:磨矿细度-200目含量68.50%;焙烧温度800℃;焙烧时间1.5h;还原剂(煤粉)用量15%;湿式弱磁选粗选强度167mT。
还原焙烧综合条件下的试验结果见表9。
表9 还原焙烧综合条件试验结果7.磁选粗精矿——脱磁——精选磁场强度试验我们在还原焙烧适宜的综合条件下进行还原焙烧得出焙砂,经磨矿、湿式弱磁粗选,磁选粗精矿——脱磁——精选磁场强度试验,流程见图3,试验结果见表10。
从表10中可以看出,磁选粗精矿经脱磁后再进行精选,精选的磁场强度对选别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
比较各条件下的精矿产率、品位、回收率,精选的磁场强度定为80mT较为合适。
该条件下铁精矿的产率为38.86%,TFe品位为57.44%,回收率为48.92%。
表10 磁粗精矿——脱磁——精选磁场强度试验结果本表的磁粗选尾矿均在同一操作条件下得出的,所以TFe品位皆为36.36%。
目68.50%167mT尾矿80mT中矿精矿图3 磁粗精矿——脱磁——精选磁场强度试验流程8.磁选中矿和尾矿的再磨再选试验为了提高矿石中有用矿物的回收率,我们将磁选中矿和尾矿合并进行再磨再选试验。
再磨再选试验流程见图4,试验结果见表11。
表11 磁选中矿和尾矿再磨再选试验结果图4 磁选中矿和尾矿再磨再选流程图从表11中试验结果可知:经167mT 磁场强度粗选的尾矿和粗精矿脱磁后用80mT 磁场强度选出的中矿合并再磨再选,再磨矿细度-325目94.60%的情况下,也只能达到对原矿4.20%的产率和7.90%的回收率,TFe 品位52.47%的选别指标,尾矿中的TFe 损失率21.16%的结果。
9.磁选尾矿再磨——重选试验磁选尾矿再磨——重选试验,所用的试验样品为昭通煤粉还原焙烧磁选的尾矿经再磨,用摇床再选试验,试验流程如图5所示,试验结果见表12。
还原焙砂(-2mm )1精矿2尾矿80mT图5 磁选尾矿再磨——重选试验流程从表12中试验结果可以看出,采用昭通煤粉10%还原焙烧该褐铁矿以验证昭通煤粉用量试验是否正确,另一方面用磁尾矿再磨用重选法选别,看能否得出一部分合格精矿,以减少尾矿中的TFe 品位的损失。
经验证可获得58.67%的产率和69.79%回收率,TFe 品位54.28%的精矿,磁选尾矿再磨用重选法只能得到对原矿9.32%的产率和8.56%的回收率,TFe 品位41.91%的结果,尾矿中TFe 品位为30.87%的试验结果。
表12 磁选尾矿再磨重选联合选别试验结果(六)原矿中性焙烧试验原矿中性焙烧是将该褐铁矿与空气隔绝加热,在适宜的温度后,使碳酸铁矿物分解生成赤铁矿,本试验主要是烧除二氧化碳和结晶水而提高该矿的品位。
中性焙烧工艺流程见图6,试验结果见表13。
磁选尾矿(-200目68.50%)尾矿精矿目98.34%原矿(-2mm)副样化学分析图6 原矿中性焙烧试验流程表13 原矿中性焙烧条件和试验结果从表13中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原矿经中性焙烧后,烧损率不高,为4.67%,中性焙砂化学分析结果47.38%,与原矿相比(45.63%)只提高了1.75%,没有实用性。
(七)原矿——磨矿——脱泥——湿式强磁选试验原矿——磨矿——脱泥——湿式强磁选试验,其工艺流程见图7,试验结果见表14。
表14 原矿——磨矿——脱泥——湿式强磁选试验结果图7 原矿——磨矿——脱泥——湿式强磁选试验流程从表14中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在磨矿细度-325目占92.70%的条件下,经过反复多次脱泥,采用湿式强磁选,再精选,其产率45.70%,TFe 品位47.68%,回收率47.75%,尾矿中TFe 品位42.29%,矿泥中的TFe 品位为48.28%,比精矿的TFe 品位还高0.60%。
证明采用此种方法要想提高精矿的TFe 品位也是难实现的。
经过原矿中性焙烧试验和原矿磨矿——脱泥——湿式强磁选试验,证明这两种方法都不能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经过比较,我们选取“原矿还原磁化焙烧”试验方法,开发利用该矿。
(八)低品位褐铁矿还原焙烧试验送样方又于2008年9月2日,自行采取低品位褐铁矿送至矿产研究所,要求对这种类型的褐铁矿进行可选性试验。
我们根据采样方的要求,对所采的矿石按图1的破碎、缩分流程制备试验样品,并将试验样按图2的工艺流程最佳试验方案进行还原焙烧和湿式弱磁选试验。
试验结果见表15。
从表15中试验结果可以看出:低品位褐铁矿经还原焙烧后,可以获得39.30%的还原焙砂(-2mm )矿泥#絮凝剂2500g/t 目92.70%尾矿精矿湿式强 磁粗选湿式强 磁粗选1200mT1750mT产率和58.84%的回收率,TFe 品位49.35%,若经脱磁精选可以达到TFe 品位大于50%是不成问题的。
表15 低品位褐铁矿还原焙烧试验结果(九)最终产品化学多项分析最终产品化学多项分析结果见表16。
表16 最终产品化学多项分析从表16中可以看出:该褐铁矿经还原磁化焙烧,经湿式弱磁粗选——精选别后,铁精矿TFe 品位57.44%,SiO 28.78%,其余的各种杂质含量远低于《铁精矿质量标准》的质量要求,能达到《铁精矿质量标准》代号H55Ⅰ类产品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