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语文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河南省2012届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
- 格式:docx
- 大小:36.56 KB
- 文档页数:10
2013届高三模拟试卷(01)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D。
A.悄无声息qiǎo;B.抛头露.面(lù);C.偌.大(ruò)椎心泣血chuí2.D。
A.额手称庆;B.候车,走投无路;C.掉以轻心;(注:般配和班配现通用)3.C。
方兴未艾,事物正在发展,还没有停止,多形容新生事物正在蓬勃发展。
不能和“正”“刚刚”等词语连用。
A.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不在一字一句的解释上过分深究,只求领会文章的大意。
现在多指学习不认真,不会深刻理解或指不深入了解情况。
B.光风霁月,形容雨过天晴时万物明净的景象,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也比喻开阔的胸襟和心地。
D.泾渭分明,泾河之水流入渭河时清浊不混来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也用来比喻人品的清浊,或比喻对待同一事物表现出来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
4.B。
A 搭配不当,删去“和先进的战斗机”,或者改为“至今仍未能研制出先进的战斗机和发展出完善的国防工业”。
C.成分残缺,“除了”前面应该加“中国民众”,因为前面一句话的主语是“中国民众的神经”,与后面不同,后面的主语不可省略。
D.关联词位置错误,把“一旦”放在“中国”前面。
5.A。
B最后的两个问句是连续问,所以应该吧最后一个逗号改为问号。
C句号应改放在引号的外面。
D第一个逗号改为顿号。
6.C。
觉民那里表述错误,应该是觉新。
觉新一开始不同意觉慧出走,但后来还是决定暗中帮助弟弟觉慧,帮他筹集了路费。
7.D。
无中生有,原文讲的是“多元文明的繁荣的出现和确立,是人类进化到更高阶段的一个重要标志。
”8.C。
A项张冠李戴,原文是“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从一个侧面看来就是民族融合的历史”,主语应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史”。
B项时间范围错误“一直”应该改为“一段时间内”,原文在第二段第三行“西方文明从明代末年开始传入中国,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只是对传统的中华文明的局部补充”。
D项“可能”错误,原文是肯定语气,在第五段说“交融之后出现的人类文明仍然是千姿百态,我们的世界仍然是异彩纷呈”。
201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一)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一、(9分,每小题3分)1.C(对“它们”和“二者”理解不当)2.B(“都属于”“重视”不当)3.B(无因果关系)二、(36分)4.(3分)D(举:推举)5.(3分)A(②是陶侃等人的功勋,⑥是刘弘的战略部署)6.(3分)C(“任用张光,不为离间所惑,让他做了顺阳太守”不当)7.(10分)(1)(5分)刘弘转达文书要求供给他们,但州府认为运输的路途太遥远,想运五千斛米给罗尚。
(大意3分,“移”“赡给”各1分)(2)(5分)宰辅的过错,哪里是张光的罪过!损害别人来使自己安宁,君子不做这样的事。
(大意3分,“得失”“危”各1分)8.(5分)不畏寒霜,富有生机。
深秋时节,霜林木落,群山争出,野菊竞放。
(3分)昂扬向上,豪放达观。
(2分)9.(6分)前三联是实写,最后一联是虚写。
实写轩中与郡僚小饮之事和眼前深秋景物,虚写来日携客踏雪看群峰的场景。
(4分)虚实结合,拓宽了意境,丰富了情感。
(2分)10.(6分)(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2)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3)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每答对一空给1分,有错别字、添字漏字现象,则该空不给分)三、(25分)11.(25分)(1)(5分)(答A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C、E不给分)(2)(6分)①热爱艺术,造诣精深;②勤奋探索,不断创新;③安于贫困,淡泊名利。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3)(6分)①补充叙事,深入介绍老麦其人;②设置伏笔,为下文情节展开作铺垫;③深化主题,与梅大厦的艺术追求形成对比,引人深思。
(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4)(8分)观点一:是雕塑家梅大厦。
①题目是“头像”,而“头像”是梅大厦的作品;②写老麦是为了和梅大厦形成对比,表明作者的感情倾向;③塑造梅大厦的形象,使小说的主题得到深化。
观点二:是画家老麦。
①小说从老麦的视角来写,老麦言行贯穿全文;②梅大厦这一形象是由老麦引出的;③写梅大厦,是为了突出老麦对自身的反思,深化主题。
201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二)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参考答案第Ⅰ卷第Ⅱ卷36.(22分)(1)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周边山脉环绕,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干旱少雨,形成荒漠为主的自然景观。
(6分)(2)(3)对供气区: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对受气区: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状况;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和大气质量。
对整个工程覆盖区: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国家:促进与中亚国家的合作;有利于我国能源安全。
(答出三点即可,6分)37.(24分)(1)分布特点:降水分布不均,西北多东南少。
(2分)差异原因:北部受西风带控制、暖流影响和地形抬升,降水多;(4分)南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寒流影响,降水少。
(4分)(2)原因:西南部降水的时空分布不均,且降水量少;城市与工业集中发展,生产、生活用水量大。
(4分)措施: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废水净化,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答出两点即可,4分)(3)地理位置优越,气候宜人;科技水平高;便捷的交通;军事订货。
(答出三点即可,6分)39.(26分)(1)①科技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我国重视科技发展,营造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提高我国的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促进我国社会实践的发展与进步。
(4分)②科技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科技创新的成果为民族文化繁荣提供技术条件,科技工作者的精神为民族文化繁荣增添了新的内容。
(4分)4 0.(25分)(1)美国在二战中崛起,战后初期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大国、军事大国和政治大国。
美、苏战略目标和战略利益根本冲突。
英、法、意、德等西欧列强实力衰退,它们接受马歇尔计划,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上受制于美国,纳入了美国冷战战略的轨道。
日本在战后初期处于美国占领和半占领状态,并在美国主导下进行了民主化改革。
(10分,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客观: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或美国的经济援助);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2013 年河南省一般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 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 3 题。
科学与人文仿佛是两种特别不一样的文化,但实质上它们却有着十分相像的构造。
一般说来,不论是科学仍是人文,大概都能够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形而下的,另一个是形而上的。
假如说,前者属于偏向于外面世界的实证的和功利的层面的话,那么,后者则属于偏向于内心世界的思想的和精神的层面。
自然,这两个层面的区分不过相对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浸透和相互贯穿的。
也正是这样,才使得人和文化保持踊跃的进步精神和旺盛的生命力,才能让我们意会到人和文化的活生生的生命以及两者之间的深刻关系。
要全面而深刻地理解科学与人文这两种文化,须从根本上超越今世流行的各样狭小的科学观和文化观,特别是实证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科学观,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和现代新儒家的文化观,还有正在盛行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化观。
确实,科学活动拥有很强的实证性和功利性,起码其最后成就需要有很强的实证依照,而且最好拥有很强的应用价值,于是需要大批的实验、论证、数学推导和演算等等,这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形而下的技术层面的东西,是人们简单看到的。
但是,科学绝对不是能够简单地依赖实证和功利这两个“齿轮”运作的机器,而是由无数拥有极高品位和修养的人(科学家)所参加的极富创建性的活动。
这些人带着什么样的理想、信念和看法,怀着什么样的探究动机,经历了什么样的心路历程和心灵体验,最后遇到并抓住了什么样的历史机会,在很大程度上是属于形而上的精神层面的东西,它与人们往常所说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亲密有关,是人们不易察觉的。
另一方面,人文作为一种文化,也相同有形而上和形而下两个层面。
我们不如以艺术为例。
尼采说,艺术是“生命的最高使命和生命原来的形而上活动”。
海德格尔说,全部艺术“在实质上都是诗”,而“诗是真实地让我们安居的东西”。
这明显都是从形而上层面来理解艺术。
其实,艺术也存在着技术性很强的实证的和功利的层面。
(解析版)河南省普通高中2012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文明中,经学始终是中国学术中最重要的学科门类之一,这是不争的事实。
经学是以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最早是“五经”,唐为“九经”,到宋朝增益为“十三经”。
经学研究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两汉有师法、家法,古文、今文;其后有笺注、正义,读若、读如等等,并且形成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主体,旨在为解经服务的小学,学科边界清晰。
众所周知,历代的科举考试,无不以经学为主要科目。
1905年,晚清政府废除科举,采用西方教育体制,但在许多学校依然有经学与小学的课程。
朱自清撰《经典常谈》,认为对国民进行经典教育依然有必要。
早在两汉,中国学术就萌生了以经、史、子、集四部为大纲的独特的学科体系,这是中国文化自发形成的,反映了本位文化的面貌。
到清代修撰《四库全书》,经、史、子、集成为中固传统学术的定式。
时至今日,日本有些著名大学的图书馆,依然沿用四部分类法。
经、史、子、集四部,不是并驾齐驱的关系,经学处于主导地位,是领军的学术。
儒家经典的主旨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走向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的学说、礼乐兴邦的理念、仁爱义利的思想等,主导了古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方向,并且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层面,无论读过书还是没有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不受其影响的。
历史上最著名的史家,如司马迁、班固、欧阳修、司马光等,受儒家思想浸润尤深,他们的史著,写谁不写谁,如何褒贬臧否,背后都有儒家的价值体系在左右。
历史上的迁客骚人,其作品文风不同,妙趣各异,但大多不脱儒家的人文情怀。
可以说,不了解经学,就不能透彻地读懂古代的史著,乃至文学作品。
河南省许昌新乡平顶山2012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帛画唐卡在藏区流行着一种画在布上的宗教画,这种卷轴画藏语称之为唐卡。
对藏传佛教僧人来说,唐卡是修行时必不可少的物品。
在佛殿里,众多唐卡夹杂在经幡、宝盖和彩带之间,从梁枋漫垂而下,对殿堂起着十分重要的装饰作用。
在我国,画在丝织品或布面上的画被称为“绢本”。
佛教兴起后,帛画遂被大量注入佛教题材,如佛、菩萨、天王、力士像以及说法画、经变画等。
藏传佛教的帛画在唐宋时已有,到了明代,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据考证,现今最早的唐卡保存在西藏的萨迦南寺,约诞生于10世纪的五代时期,早期的唐卡几乎全是正方形,以后则是长方形的了。
到了明清两代。
藏区的唐卡数量明显增多。
唐卡的长度通常在二至三尺之间。
由于画幅的局限,不便反映宏大的场景,故而绘制佛、度母、本尊和护法神的供像就成为唐卡的侧重点,这类唐卡约占总数的80%。
按惯例,唐卡中间有一尊大佛像。
或是表情温和地坐在莲花座上,或面目狰狞被烈火包围,四角有树木、花卉和云彩。
不过,也有以连环画的形式把多幅画面连起来的叙述佛和高僧们的生平的唐卡,如最常见的《佛本生记》就是用100块唐卡连成的。
在藏区有许多绘制唐卡的僧俗艺匠。
而且,一些著名高僧也常是丹青好手。
由于唐卡是膜拜的对象,艺匠们把唐卡创作视为一种公德,因此,每幅唐卡都是潜心之作,绝少粗制滥造。
唐卡的构图繁复,在神佛之外还要画一些莲座、祥云、花蔓以及其他的装饰纹样,画师必须按照规定去做,不能随心所欲。
唐卡的制作有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加工画布。
先把白布在石灰水中浸泡。
软化布质,然后铺在木板上,用石块反复磨压,再涂刷一层掺有滑石粉的胶。
经过处理的画布柔软平滑,不露布孔。
第二步是勾画构图。
画师先用炭笔落帛起稿,然后用颜料着色,再用纯金碾磨的汁勾线,完成画面。
第三步是整理装裱。
在画布周边镶以锦缎边饰,在画布上下贯穿木轴,在画布表面罩上一层半透明的丝绸幔子。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老子其人其书的时代,自司马迁《史记》以来只有异说,清代学者崇尚考据,对此议论纷纷,如汪中作《老子考异》,力主老子为战国时人,益启争端。
钱穆先生说:“老子伪迹不彰,真相大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始终不明,其源流派别终无可言.”大家都期待这个问题有新的解决线索.过去对于古书真伪及年代的讨论,只能以材料证明纸上材料,没有其它的衡量标准,因而难有定论。
用来印证《老子》的古书,大多收到辨伪家的怀疑,年代确不可移的,恐怕要数到《林非子》。
《吕氏春秋》和《淮南子》,但这几木书戍书太晚,没有多少作用.近年战国秦汉简帛侠籍大黄出上,为学术界提供了许多前所未见的地下材料,这使我们有可能重新考虑《老子》的时代问题。
1973牛长沙马王堆三亏汉基出土的串书,内有《老子》两种版本,甲本字体比较早,不避汉高祖讳,应抄写于高祖即帝位前,乙本避高祖讳,可以抄写于文帝初。
这两本《老子》抄写年代都晚,无益于《老子》著作年代的推定,但乙本前面有《黄帝书》四篇,系。
黄”、“老”合抄之本,则从根本上改变了学术界对早期道家的认识。
郭沐若先生曾指出,道家都是以“发明黄老道德意”为其指归,故也可称之为黄老学派.《老子》和《黄帝书》是道家的经典,在汉初被妙写在《老子》前面的《黄帝书》显然在当时公众心目中已据有崇高位置,不会是刚刚撰就的作品。
同时,《黄帝书》和《申子》、《慎子》、《韩非子》等有许多共通文句,而申不害、慎到、韩非二人均曾学黄老之术,这些共通之处可认作对《皇帝书》的引用阐发。
申不害和慎到的年代,前人推为战国中期,《皇帝书》不应更晚。
至于《皇帝书》和《老子》的共通之处也甚多,入《皇帝书·经法》篇云“王天下者有玄德”,什么是“玄德。
”文中未见解释,查《老子》五十一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持,长而不宰,之谓玄德。
”帛书所讲“玄德”显然由此而来。
d.改革开放之初,大家都一穷二白,连一辆自行车都是奢侈品,但现在不同了,家用轿车满街跑,由此我们感受到社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
4.a(a项“大快朵颐”,指大饱口福,痛快淋漓地大吃一通。
用在此处恰当。
b项“龙飞凤舞”:形容书法笔势舒展活泼,此处褒贬失当。
c项“如影随形”意为“比喻两人常在一起,十分亲密”,不合语境。
d项“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
多指国家工农业不发达,文化科技水平不高)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中国首善”陈光标赴台湾高调捐赠的行为究竟是行善还是作秀,香港时事评论员赵嘉一对此的评价是肯定的。
b.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能否成才有重要的作用。
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学校教育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c.“我自横刀向天笑,别看广告,看疗效!”经典名句与小品台词混搭出的“本山体”以独具个性的风格为无数网友所倾倒。
d.南昌市准备建设新公园路周边停车场和公交站点方位,已经出台了《新公园路地下通道及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将于5月18日前对该方案进行公示并听取、收集公众意见。
5.b(a表意不明。
c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应为“使无数网友倾倒”d搭配不当,改为“规划公交站点方位”。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又见文理之争石野樵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的一句话引起了无数非议,他向教育部建议称,高中之前,除数学外,学校不开设物理、化学课程,大量增加人文类、特别是艺术类课程,大量增加体育课,可开设不进行考核的第二第三外语。
虽然这建议听起来异想天开,也绝没可能被教育部采纳,但依旧在微博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这些争论中有意思的不是关乎中国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病,因为教育之弊已是陈年旧题,倒是他挑起的文理之争颇值得关注。
长久以来,人类都面临着一个文化困境,那就是“科学”与“人文”两种价值体系之间逐渐分裂和对立的局面。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扩张和学科细化,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地位也有所下降。
一、单选题(30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都正确的一组是【D】A.焙(bèi)茶脊(jǐ)梁手癣(xuǎn)卓(zhuō)越B.煞(shà)白涎水(yán)未遂(suì)船埠(bù)C.齕(hé)咬餍足(yàn)脾(bì)睨庶几(jī)D.付(cǔn)度刎颈(wěn)便(pián)嬖褊(biǎn)小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编纂笔杆帐目赃款娴熟B.榨取作崇梦魇肄业饥馁C.更迭谩骂怄气装帧聒噪D.廖阔膜梅平添风靡庖厨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C】A.在民警协助下,的哥孙师傅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遣失钱物的刘大爷;并在当面清点后完璧归赵。
B.墨尔本电影节组委会不顾中国民意的反对,执意为“疆独”头目热比亚做宣传,中方对这种借艺术而“政治”的险恶用心洞若观火。
C.中国对南海拥有主权的事实是毋庸置疑、颠扑不破的,但近日越南加紧与外国合作,企图将南海问题国际化,相信中国政府一定能解决南海争端。
D.从碑上的字迹判断,这块石碑应该是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当年在南京做官时留下来的,没想到现在民然当石板铺路,真是明珠暗投呀。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B】A.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出版社最近对中学语文课本选用的篇目作了一些调整,并就网民提出的鲁迅作品是否被剔出教材的问题予以了否认。
B.青少年是上网人群中的主力军,但最近几年,在发达国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纷纷“触网”,老年“网虫”的人数激增。
C.受台风莫拉克的影响,台湾高雄县小林村暴发严重的泥石流,估计约600位左右的村民惨遭掩埋。
D.快乐女声是一档娱乐大众的商业化选秀节目,其直接目标有两个:一是追求高收视率、打造高质量娱乐节目为目标;二是以未来市场为导向,选拔具有潜在市场价值的歌手。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D】A.司马迁的《史记》共130篇,包括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部分,记事上起轩辕黄帝,下迄汉武帝年间,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竟之离骚”。
商丘市2012年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数 学(理科)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题卷共4页,答题卷共6页。
请按要求把答案涂、写在答题卷规定的范围内,超出答题框或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只收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M ={y |y =2x },N ={y |2x +2y =2},则M ∩N =A .{(1,1),(-1,1)}B .{1}C .[0,1]D .[02.已知复数z =13i i+2-(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z 的虚部是 A .710 B .710i C .110 D .710i 3.抛物线2y =2px (p >0)的准线过双曲线221613x y p 2-=的左焦点,则该抛物线的焦点坐 标为A .(1,0)B .(2,0)C .(3,0)D .(32, 0) 4.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BC.6 D5.已知m >0,且mcos α-sin α(α+ϕ),则tan ϕ=A .-12B .12C . 2D .-2 6.已知等比数列{n a }中,各项都是正数,且a 1,12a 3,2a 2成等差数列,则8967a a a a ++= A .1B .1C .3+D .3-7.下列命题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命题“若2x=1,则x=1”的否命题为“若2x=1,则x≠1”B.“x=-1”是“2x-5x-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命题“x∃∈R,使得x2+x+1<0”的否定是:“x∀∈R,均有2x+x+1>0”D.命题“在△ABC中,若A>B,则sinA>sinB”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8.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的s值为A.102 B.410C.614 D.16389.关于方程3x+2x+2x-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方程有一负实根,一零根B.方程有一正实根,一零根C.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负实根D.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正实根10.值域为{2,5,10},其对应关系为y=2x+1的函数的个数为A.1 B.8C.27 D.3911.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m-1,n-1),b=(m-3,n-3),且a 与b的夹角是钝角或直角,则m+n的取值范围是A.B.(2,6)C.D.[2,6]12.已知2221xa b2y+=(a>b>0),M,N是椭圆的左、右顶点,P是椭圆上任意一点,且直线PM、PN的斜率分别为k1,k2(k1k2≠0),若|k1|+|k2|的最小值为1,则椭圆的离心率为A.12BC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二项式(1+sinx)6的展开式中二项式系数最大的一项的值为52,则x在[0,2π]内的值为__________.14.设实数x,y满足不等式组1,1,0,y xxy⎧⎪⎨⎪⎩+≤y-≤≥则2y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15.一个四棱锥的底面是正方形,其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正方形的中心.已知该四棱锥的各顶点都在同一个球面上,且该四棱锥的高为3,体积为6,则这个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16.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若数列{n a }的各项按如下规律排列:12,13 ,23,14,24,34,15,25,35,45…,1n ,2n ,…,1n n,…有如下运算和结论:①a 24=38; ②数列a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是等比数列;③数列a 1,a 2+a 3,a 4+a 5+a 6,a 7+a 8+a 9+a 10,…的前n 项和为n T =24n n +; ④若存在正整数k ,使S k <10,S k +1≥10,则a k =57.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__________.(将你认为正确的结论序号都填上)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b ,c ,且bcosC =(3a —c )cosB . (Ⅰ)求cosB 的值;(Ⅱ)若BA ·BC =2,且b =a 和c 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2011年8月28日-30日,第六届豫商大会在“三商之源、华商之都”的商丘市举行,为了搞好接待工作,大会组委会在某学院招募了12名男志愿者和18名女志愿者,将这30名志愿者的身高编成如右所示的茎叶图(单位:cm ).若身高在175cm 以上(包括175cm )定义为“高个子”,身高在175cm 以下(不包括175cm )定义为“非高个子”,且只有“女高个子”才担任“礼仪小姐”.(Ⅰ)如果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高个子”中和“非高个子”中提取5人,再从这5人中选2人,那么至少有一人是“高个子”的概率是多少?(Ⅱ)若从所有“高个子”中选3名志愿者,用X表示所选志愿者中能担任“礼仪小姐”的人数,试写出X 的分布列,并求X 的数学期望.19.(本小题满分12分)如图,AA 1、BB 1为圆柱OO 1的母线,BC 是底面圆O 的直径,D 、E 分别是AA 1、CB 1的中点,DE ⊥面CBB 1(Ⅰ)证明:DE ∥面ABC ;(Ⅱ)若BB 1=BC ,求CA 1与面BB 1C 所成角的正弦值.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圆C 1的方程为2x +(y -2)2=1,定直线l 的方程为y =-1.动圆C 与圆C 1外切,且与直线l 相切.(Ⅰ)求动圆圆心C 的轨迹M 的方程;(Ⅱ)斜率为k 的直线m 与轨迹M 相切于第一象限的点P , 过点P 作直线m 的垂线恰好经过点A (0,6),并交轨迹M 与另一点Q ,记S 为轨迹M 与直线PQ 围成的 封闭图形的面积,求S 的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函数f (x )=xlnx (x >0).(Ⅰ)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Ⅱ)设F (x )=a x 2+()f x '(a ∈R ),讨论函数F (x )的单调性;(Ⅲ)斜率为k 的直线与曲线y =()f x '交于A (x 1,y 1)、B (x 2,y 2)(x 1<x 2)两点, 求证:1x 2<k <1x 1.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 铅笔在答题卷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如图,在△ABC 和△ACD 中,∠ACB =∠ADC =90°,∠BAC =∠CAD ,⊙O 是以AB 为直径的圆,DC 的延长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E .(Ⅰ)求证:DC 是⊙O 的切线;(Ⅱ)若EB =6,EC =BC 的长.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极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内,点M (x ,y )在曲线G :1cos ,x θθ⎧⎨⎩=+y =sin (θ为参数, θ∈R )上运动.以Ox 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4π) =0.(Ⅰ)写出曲线C 的标准方程和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若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A、B两点,试求△ABM面积的最大值.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已知函数f(x)=|x+1|,g(x)=2|x|+a.(Ⅰ)当a=0时,解不等式f(x)≥g(x);(Ⅱ)若存在x∈R,使得f(x)≥g(x)成立,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河南省2012年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测试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答题注意事项见答题卡),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阅读题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古代文明中,经学始终是中国学术中最重要的学科门类之一,这是不争的事实。
经学是以儒家经典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最早是“五经”,唐为“九经”,到宋朝增益为“十三经”。
经学研究有自己的话语体系,两汉有师法、家法,古文、今文;其后有笺注、正义,读若、读如等等,并且形成了以文字、音韵、训诂为主体,旨在为解经服务的小学,学科边界清晰。
众所周知,历代的科举考试,无不以经学为主要科目。
1905年,晚清政府废除科举,采用西方教育体制,但在许多学校依然有经学与小学的课程。
朱自清撰《经典常谈》,认为对国民进行经典教育依然有必要。
早在两汉,中国学术就萌生了以经、史、子、集四部为大纲的独特的学科体系,这是中国文化自发形成的,反映了本位文化的面貌。
到清代修撰《四库全书》,经、史、子、集成为中固传统学术的定式。
时至今日,日本有些著名大学的图书馆,依然沿用四部分类法。
经、史、子、集四部,不是并驾齐驱的关系,经学处于主导地位,是领军的学术。
儒家经典的主旨是按照道德理性的要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走向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的学说、礼乐兴邦的理念、仁爱义利的思想等,主导了古代中国思想界的发展方向,并且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层面,无论读过书还是没有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没有不受其影响的。
历史上最著名的史家,如司马迁、班固、欧阳修、司马光等,受儒家思想浸润尤深,他们的史著,写谁不写谁,如何褒贬臧否,背后都有儒家的价值体系在左右。
历史上的迁客骚人,其作品文风不同,妙趣各异,但大多不脱儒家的人文情怀。
可以说,不了解经学,就不能透彻地读懂古代的史著,乃至文学作品。
甚至还可以说,不了解经学,就不能真正了解中国文化与中国社会。
既然经学是自古就独立存在的重要学科,我们就不能无视它的存在,就应该在学科体系上给它以应有的位置。
当年提出“打倒尊孔读经”,取消经学,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
如今,那种令人痛心的背景已经不复存在,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为越来越多的民众所认识。
在学术层面,北京每五年举办一次纪念孔子诞生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规模盛大,国家最高层领导必接见与会学者。
近几年,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
凡此皆表明,尊孔,已经不再是问题,上下都认同。
读经,社会中近些年累积的共识日益厚重,有些大学将“四书”“五经”作为必修课,就是最好的例证。
既然在尊孔与读经的问题上,上下都在回归理性,尊重前贤,在学科体系上恢复经学的学术地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摘编自彭林《经学应该成为独立的学科》)1.下列关于“经学”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经学是中国学术中最重要的学科门类之一,它以儒家经典为研究对象,随着时代的发展,内容越来越丰富。
B.经学是由自成话语体系、学科边界清晰的小学发展而来的,小学的主体是文字、音韵、训诂,旨在为解经服务。
C.经学是历代科举考试的主要考查科目,对封建统治者选拔人才起了重要作用,在科举废除后对学校教育仍有一定的影响力。
D.经学自古以来就独立存在,在中国文化自发形成的以经、史、子、集四部为大纲的学科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是领军的学术。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体现了儒家道德理性的要求,是儒家经典的主旨。
B.因为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的学说、礼乐兴邦的理念、仁爱义利的思想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层面,所以最终成了中国思想界的发展方向。
C.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广泛,即使平民百姓,也或多或少地受到儒家提倡的道德伦理等思想的影响。
D.北京每五年举办一次纪念孔子诞生的国际研讨会,孔子学院遍布世界各地,这些都表明尊孔已成社会共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晚清政府废除科举,采用西方教育体制,但在许多学校仍然设置经学与小学的课程,可见人们对于新事物有排斥性。
B.不了解经学,就不能透彻地读懂古代的史著乃至文学作品,是因为历史上的史学家和文学家大多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
C.当年取消经学,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今天有些大学将“四书”“五经”作为必修课,也是时代发展使然。
D.倡导在学科体系上恢复经学的学术地位,体现了现代人尊重前贤的思想,是对尊孔与读经问题的理性认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张亢,字公寿,少豪迈有奇节。
为应天府推官,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
通判镇戎军,上言:“元昊喜诛杀,势必难制,宜亟防边。
”因论西北攻守之计,仁宗欲用之,会丁母忧。
元昊反,为泾原路兵马钤辖,累迁知廓州。
初,亢请乘驿入对,诏令手疏上之,后多施用。
会元昊益炽,以兵围河外,纵游骑钞麟、府间,二州闭壁不出。
民乏饮,黄金一两易水一杯。
徙亢管勾麟、府军马事。
单骑叩城,出所授敕示城上,门启。
既入,即纵民出采薪刍汲涧谷。
然夏人犹时出钞掠,亢为筑堡置兵守之。
其时禁兵皆败北,无斗志,乃募役兵敢战者,夜伏隘道,邀击夏人游骑。
比明,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禁兵始惭奋日:“我顾不若彼乎?”咸愿一战。
亢知可用,始谋击琉璃堡,夜引兵袭击,大破之。
战于兔毛川,亢自抗以大阵,而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
亢以万胜军皆京师新募市井无赖子弟,罢软不能战,敌目曰“东军”,素易之,而怯虎翼军勇悍。
亢阴易其旗以误敌,敌果趣“东军”,而值虎翼卒。
搏战良久,伏发,敌大溃,斩首二千级。
范仲淹宣抚河东,复奏亢前所增广堡砦,宜使就总其事。
诏既下,明镐以为不可,屡牒止之。
亢日:“受诏置堡砦,岂可得经略牒而止耶?坐违节度,死所甘心,堡砦必为也。
”每得牒,置案上,督役愈急。
及堡成,乃发封自劾,朝廷置不问。
蕃汉归者数千户,岁减戍兵万人,河外遂为并、汾屏蔽。
亢好施轻财,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至遣人贸易助其费,犹不足。
以此人乐为之用。
驭军严明,所至有风迹,民图像祠之。
(节选自《宋史·张亢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徙亢管勾麟、府军马事徙:调任。
B.夜伏隘道,邀击夏人游骑邀:堵截。
C.敌目日“东军”,素易之易:轻率。
D.及堡成,乃发封自劾发:打开。
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张亢有智谋的一组是(3分)①治白沙、石梁二渠,民无水患②势必难制,宜亟防边③有持首级来献者,亢以锦袍赐之④夜引兵袭击,大破之⑤使骁将伏短兵强弩数千于山后⑥凡燕犒馈遗,类皆过厚A.①②⑤B.①③⑥C.②④⑥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张亢有政治远见。
他预见到元昊反叛,及时提出西北攻守策略;元昊反叛后,他手写奏章,建议大多被仁宗采纳。
B.张亢胆魄过人。
他单骑入城,解除州民忧患;后来为增建堡砦,搁置停修公文,朝廷问罪也不惧怕。
C.张亢善于用兵。
琉璃堡之战,他先赏赐勇士,激起禁兵斗志后夜袭破敌;兔毛川之战,他巧诱敌军,最终取得了胜利。
D.张亢政绩突出。
在他守边期间,蕃汉回归的人很多,戍边士兵人数大为减少,人人都愿意为他效劳,百姓非常爱戴他。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会元昊益炽,以兵围河外,纵游骑钞麟、府间,二州闭壁不出。
(2)亢阴易其旗以误敌,敌果趣“东军”,而值虎翼卒。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观雨陈与义①山客龙钟不解耕,开轩危坐看阴睛。
前江后岭通云气,万壑千林送雨声。
海②压竹枝低复举,风吹山角晦还明。
不嫌屋漏无干处,正要群龙洗甲兵。
【注】①陈与义:北宋南宋之交的爱国诗人。
此诗写予汴京失陷后诗人流寓湖、湘时。
②海:暴雨。
8.第二、三联写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5分)9.这首诗用了多神方法抒发感情,请任选两种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 。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
小园香径独徘徊。
(晏殊《浣溪沙》)(3)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杜牧《阿房宫赋》)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能言树阿伦·马歇尔我听见有脚步声,便抬起头看。
一个带着淘金盘子的人正从堤岸上下来。
“这个人是从来不开口的,”一家小铺子的老板跟我说过,“只很少几个人听他说过‘你好’一类的话。
他一般总是靠摇摇头或是点点头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大伙儿管他叫‘沉默的乔伊’。
”现在,这个人来到了一个小池子跟前。
他蹲下来,舀了些水到他的盘子里去,伛着身子转动盘子,让盘子里的泥水流出去。
我从地上拿起我的拐杖,在卵石滩上一瘸一瘸地走过去,站在他的正对面。
“你好,”我说,“今天天气真好。
”他抬起头来看看我。
眼光倒是没有敌意,仅仅有一种狐疑。
突然之间,他眼睛里的表情起了变化,露出了“你好”的意思,明显得就像用嘴说出来的一样。
我跨过小溪朝他走去。
“找到金子了吗?”他把盘子伸过来给我看,指着沙砾边上的三颗金屑。
“金子就是这样的呀,”我说,“三粒呢,嗨!世莽上一半动乱都是聚敛这种东西引起的。
”他笑了。
笑容慢慢地在脸上漾了开来,慈祥地看着我。
片刻之间,我仿佛看到站在我面前的是一棵树,不是那种高不可攀的大树,而是和蔼可亲的朋友般的树。
如果我能理解他,我也就能够理解树了。
我这么寻思。
他又转过身去,再次用沉默把自己与外界的关系切断。
这沉默不是无话可说的沉默,而是树木那种雄辩的沉默。
“我想跟你一起去看看。
”我说。
我们并排走着。
他怕我摔倒,仔细地看着路面,把地上的小树枝踢开,把悬垂在小路上空的树枝折断。
我们来到了矿井旁。
井口上安了一个辘轳,辘轳下面挂着一只沉重的铁桶。
“这就是你的矿呀!”我朝井下深邃的黑处望去。
一股阴冷的气流,直向我脸上扑来。
“天哪,好深呢!”我喊了起来。
我的惊讶使他颇为得意。
“你是打这个梯子下去的吧?”我问。
他的梯子是用铁丝把树枝扎在木头上做成的。
“一般梯子我还是能爬的,”我喃喃自语道,“不过这样的可没法爬。
”他怀疑地看看我,脸上泛起了一丝同情。
“是小儿麻痹症。
”我解释道,“你说能不能用铁桶把我吊下去呢?我想去见识一下你挖到金子的矿脉。
”我本想他会把头一摇,表示这事太危险,不好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