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治疗的新证据及新策略——2008 ACC高血压领域三大里程碑式临床研究的启示
- 格式:pdf
- 大小:241.53 KB
- 文档页数:4
高血压治疗的新突破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高血压治疗的新突破: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人被高血压这个常见疾病所困扰。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
这个世界性疾病已经成为严重威胁人民健康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目前,高血压患者的数量仍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加重了社会和个人的负担。
由于高血压的影响范围广泛,对身体的危害更是深远,因此开展高血压治疗的研究至关重要。
医学研究在高血压治疗领域取得的最新成果给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近年来,一些突破性的发现和新兴的治疗方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选项和机会。
下面我们将看一下这些新的突破和成果。
第一,基因疗法(Gene Therapy)已经成为高血压治疗的热门领域。
基因疗法是通过改变细胞内的基因来修复或替代疾病基因的方法。
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调整或靶向干预高血压相关基因,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例如,科学家们发现,某些基因的突变与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因此,利用基因疗法可以直接干预这些基因的功能,从而实现高血压的治疗。
第二,干细胞治疗(Stem Cell Therapy)也是治疗高血压的一个新领域。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为不同类型细胞的能力,因此可以用于治疗一系列医学问题。
在高血压治疗中,科学家们已经成功地将干细胞应用于心脏病和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通过将干细胞注射到心脏或血管中,这些细胞可以分化为心肌细胞或血管内皮细胞,从而修复或改善受损的组织和功能。
第三,靶向治疗(Targeted Therapy)是治疗高血压领域的又一个重要突破。
靶向治疗是利用分子生物学和细胞信号传导等研究手段,寻找和靶向高血压发展中的关键分子或信号通路。
通过干扰和抑制这些特定的分子或通路,我们可以有效地干预高血压患者的疾病进程。
这种治疗方法的好处在于可以减少治疗副作用,并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效果。
除了以上的新研究成果之外,我们还不能忽视传统治疗方法的重要性。
高血压治疗新进展披露我们需要了解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中风、肾脏病变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而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且逐年增长。
因此,高血压的防治至关重要。
在药物治疗方面,过去主要依赖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ARB等抗高血压药物。
然而,这些药物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且长期服用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近年来,新型抗高血压药物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
一、ARNI(血管紧张素受体内脏抑制素受体拮抗剂)ARNI是一种新型的抗高血压药物,通过抑制血管紧张素受体和内脏抑制素受体的激活,降低血压。
ARNI具有强效、持久、安全的特点,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改善心衰患者预后。
二、SGLT2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抑制剂是一种新型降糖药物,通过抑制肾脏对葡萄糖的重吸收,降低血糖水平。
近年来研究发现,SGLT2抑制剂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且能改善心血管结构和功能,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
三、GLP1受体激动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受体激动剂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但研究发现,这类药物具有降低血压的作用。
GLP1受体激动剂能增强胰岛素分泌,降低血糖,同时抑制胃肠道分泌,减少食欲,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一、合理饮食饮食应以低盐、低脂、高纤维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腌制食品、高脂肪、高糖食物的摄入。
二、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5天、每次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骑车等。
三、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均会增加血压,应尽量戒烟限酒。
四、保持心理平衡长期的精神压力会导致血压升高,因此要学会调整心态,保持乐观、平和的心情。
五、规律作息保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长时间看电视、使用电子产品等不良生活习惯。
我们需要了解高血压的危害。
高血压是导致心脏病、中风、肾脏病变等严重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全球约有10亿高血压患者,而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超过2亿,且逐年增长。
2008年国际高血压研究新视点对我国高血压研究的启示孙宁玲
【期刊名称】《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年(卷),期】2009(044)004
【摘要】2008年高血压研究领域在不断推出循证试验的基础上,展开了医学界最大规模的辩论和讨论。
例如:长期以来人们坚信血压降低对高危人群是有益的,然而2008年试验的揭晓又使人们对此产生了一些困惑。
我们应当如何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如何去思考相应的问题,已经成为2008年高血压研究中最鲜明的主题。
下面就几个部分回眸2008年高血压研究领域的热点。
【总页数】3页(P695-697)
【作者】孙宁玲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北京,100044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高血压研究的新视点 [J], 魏峰涛;方宁远
2.高血压研究的新视点及治疗策略 [J], 肖雪;汪松;刘洋;杨光;石京山
3.2008年最新高血压研究带给卒中预防和治疗的启示 [J], 徐安定;辛秀峰
4.重视超高龄老年人高血压的防治——超高龄老年高血压研究的启示 [J], 李拥军;宋达
5.高血压研究新视点:脉压与动脉弹性功能 [J], 张维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血压病诊断治疗的最新进展摘要:当今,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人群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在各种死亡原因中的百分比由1960年的10.0%上升到2010年的42.4%。
心脑血管病中主要致残、致死的原因是脑卒中、各型冠心病、心力衰竭等,而高血压病在上述临床病征的发病机制方面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因此,高血压的防治一直是全球医学界的重要研究课题。
20世纪的60年代至世纪末,高血压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长达数十年的流行病学及各种大型临床试验的研究进一步阐明了发生高血压的各种危险因素及高血压与冠心病、糖尿病等的相互影响,高血压对靶器官特别是心、肾、脑的损伤机理,已深入到细胞分子和基因水平。
提出了延缓和逆转靶器官损害的概念,各类药物的新长效剂型以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Ⅰ)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ngⅡA)的发展等众多的成就,使我们几乎每5~10年需要更新知识。
关键字:高血压收缩压冠心病1998年9月29日~10月1日在日本召开了第七届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WHO/ISH)的高血压大会,在此次会议上确定了WHO/ISH高血压治疗指南(WHO/ISH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这一指南的颁布被认为是高血压防治工作的里程碑,它是20世纪高血压防治研究的总结,又是一个面向21世纪的高血压防治工作的纲领。
指南突出之点有:(1)明确了诊断高血压的水平。
(2)治疗高血压不仅要达到目标水平,而且还要参考靶器官损伤程度及与高血压密切有关的临床病征确定危险度。
(3)特别要重视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
(4)明确影响预后的各种因素,将心血管病事件发生与否及其发生频率紧密地和高血压患者的预后相连。
(5)全面提出了高血压的防治方案。
可以认为在各类心血管病已有的对策(或指南)中,这一指南是最为全面的一个防治方案。
1高血压的诊断和分类高血压的定义是收缩压(SBP)≥140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也就是说140mmHg/90mmHg是不正常的。
孙宁玲教授谈:纵观国际2008高血压领域新视点--回顾与展望中国2008高血压的变化和进展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2009-3-4 18:20:34 点击:次发表评论文字大小:大中小文章号:W028555关键词:孙宁玲 2008年终盘点中国高血压联盟高血压 ALLHAT研究 ACCOMPLISH研究 UKPDS试验高血压防治药物治疗 ACEI CCB β-阻滞剂 ARB 肾素抑制剂利尿剂编者按:高血压的防治一直是几代医学人为之努力的事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方式发生很大变化,高血压的发病率仍在不断地上升,据2006年中国心血管病年度报告,我国高血压的发病人数已近2亿。
尽管高血压的治疗率在逐渐地增加,但高血压控制率的提高却很有限。
主要原因是基层防治工作薄弱,政府工作力度不够,部分病人不重视治疗。
高血压防治的任务艰巨。
面对全球心血管病防治策略的转移,卫生疾病控制局,卫生部心血管病防治中心及中国高血压联盟号召全国,要加强基层高血压防治工作的管理以及建立合理的防治管理体系,改善高血压患者的健康状况。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高血压领域的研究和防治策略借助国际上新的循证医学的公布开展了广泛的学术争鸣,使中国2008年高血压的研究又进入了具有活跃的学术氛围的一年。
一、2008年我国高血压研究和防治机构有了新的变化,从而促进了高血压研究的进展1、高血压的防治队伍趋于自成体系、逐渐成熟根据高血压防治的需要,各地分别建立了高血压中心、高血压专业病房,从原来的北京、上海已扩展到广州、湖南、江西、新疆、天津、河南等这些大城市。
在这些大、中型医院建立高血压中心以及高血压病房的目的是解决疑难的高血压问题和对高血压急症的处理,从而建立高血压诊断和鉴别诊断的平台,这个平台是也是高血压研究和防治平台的基础。
在这个平台上,专科医生与心血管专科一起进行相关的规范化治疗及管理,并与肾内科、内分泌科、妇产科和神经科进行广泛联系,共同建立高血压合理诊断治疗的系统。
本报记者张彤2008年06月03日08:46 来源:两类高血压患者应尽早联合用药一是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以上者,二是有高危因素的患者人民网―《生命时报》【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降压,是单用一种药,还是一开始就联合用药,且哪几种药联合效果更好?日前,在第57届美国心脏病年会(ACC)上备受瞩目的ACCOMPLISH(对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联合治疗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研究结果公布,回答了上述问题。
据悉,该研究首次比较了两种联合治疗方案作为初始治疗,对高血压高危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的影响。
结果显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贝那普利)与钙离子拮抗剂(氨氯地平)联合治疗,与贝那普利加利尿剂的方案相比,能进一步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死亡事件的发生。
该研究主要负责人、瑞典哥德堡大学的比约·达霍夫教授介绍,ACCOMPLISH研究是一项前瞻性、多中心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共纳入美国和欧洲约550个中心11462名具有心血管事件高风险的高血压患者。
该研究的血压控制率是目前为止所有多中心临床试验中最高的,在治疗6个月后患者血压达标率就达到73%。
世界高血压联盟主席刘力生教授在发布会上表示:“目前的高血压治疗指南已推荐患者从固定剂量复方开始治疗,但中国的临床医生仍习惯从单药开始,通常为利尿剂,在未能达标的情况下再加用不同种类药物以进一步降压。
但是,单药治疗的达标率往往不能令人满意。
ACCOMPLISH研究结果是采用联合用药作为初始治疗的有利证据。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戚文航指出,下列两类患者初始治疗时应选择联合用药:一是收缩压在160毫米汞柱以上者,二是合并糖尿病、肾血管损害、心脑血管病等高危因素的高血压患者。
▲《生命时报》(2008-06-03 第16版)(责任编辑:刘婧婷)高血压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2008年05月06日14:50 来源:人民网【字号大中小】打印留言论坛网摘手机点评纠错E-mail推荐:人民网北京5月5日电(记者王鹏)在日前召开的第57届美国心脏病学学会上,一项名为ACCOMPLISH 的研究结果显示,对收缩期高血压患者进行联合治疗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