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系统图中经常看到一个电容再加一个电灯的符号再接地是什么意思
- 格式:docx
- 大小:36.39 KB
- 文档页数:1
低压线路零线重复接地保证用户设备安全低压线路零线重复接地是一种常见的电气安全措施,它可以有效地保证用户设备的安全使用。
在现代社会中,电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何保障低压线路的安全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从低压线路零线重复接地的原理、作用和使用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帮助读者了解这一电气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低压线路零线重复接地的原理。
在低压线路中,通常会有一条称为零线的导线,它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零线重复接地就是指将零线与地线重复连接,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电路的安全性。
当电路发生漏电时,重复接地可以使漏电电流通过零线和地线回路流回电源端,从而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
低压线路零线重复接地的作用非常重要。
它可以提高电路的安全性。
通过重复接地,可以有效地降低电路的漏电风险,减少漏电造成的危险。
它可以保护用户设备的安全使用。
一旦电路出现故障,重复接地可以及时将故障电流导向地线,避免对用户设备造成损坏。
它可以保障用户的人身安全。
在日常使用中,如果设备出现漏电情况,重复接地可以确保漏电电流及时得到排除,避免对用户造成伤害。
低压线路零线重复接地在电气安全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那么,如何正确使用低压线路零线重复接地呢?要确保重复接地的导线连接牢固可靠。
在布置电路时,要按照相关的电气标准要求进行接线,确保零线和地线的重复接地是牢固可靠的。
要定期进行检测和维护。
电路一旦出现故障,就需要及时排除,保持重复接地的有效性。
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
在日常使用中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避免不当操作导致漏电事故的发生。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更好地发挥低压线路零线重复接地的作用。
最全弱电图纸中敷设方式符号表示大全经常有弱电朋友在后台给我们留言,发送一个弱电符号问我们是什么意思,其实一些电气符号需要大家平时记一下,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用英文符号表示的线管敷设方式,下面我们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些常用的符号表示含义,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导线穿管表示SC-焊接钢管MT-电线管PC-PVC塑料硬管FPC-阻燃塑料硬管CT-桥架MR-金属线槽M-钢索CP-金属软管PR-塑料线槽RC-镀锌钢管二、导线敷设方式表示DB-直埋TC-电缆沟BC-暗敷在梁内CLC-暗敷在柱内WC-暗敷在墙内CE-沿天棚顶敷设CC-暗敷在天棚顶内SCE-吊顶内敷设F-地板及地坪下SR-沿钢索BE-沿屋架,梁WE-沿墙明敷三、灯具安装方式的表示CS-链吊DS-管吊W-墙壁安装C-吸顶R-嵌入S-支架CL-柱上沿钢线槽:SR沿屋架或跨屋架:BE沿柱或跨柱:CLE穿焊接钢管敷设:SC穿电线管敷设:MT穿硬塑料管敷设:PC穿阻燃半硬聚氯乙烯管敷设:FPC电缆桥架敷设:CT金属线槽敷设:MR塑料线槽敷设:PR用钢索敷设:M穿聚氯乙烯塑料波纹电线管敷设:KPC 穿金属软管敷设:CP直接埋设:DB电缆沟敷设:TC四、导线敷设部位的标注沿或跨梁(屋架)敷设:AB暗敷在梁内:BC沿或跨柱敷设:AC暗敷设在柱内:CLC沿墙面敷设:WS暗敷设在墙内:WC沿天棚或顶板面敷设:CE暗敷设在屋面或顶板内:CC吊顶内敷设:SCE地板或地面下敷设:FCHSM8-63C/3PDTQ30-32/2P 这两个应该是两种塑壳断路器的型号,HSM8-63C/3P 适用于照明回路中,为3极开关,额定电流为63A (3联开关)DTQ30-32/2P 也是塑壳断路器的一种,额定电流32A,2极开关其他那些符号都是关于导线穿管和敷设方式的一些表示方法,你对照着查一下。
五、导线型号的含义R-连接用软电缆(电线),软结构。
V-绝缘聚氯乙烯。
V-聚氯乙烯绝缘V-聚氯乙烯护套B-平型(扁形)。
电容电阻并联接地作用电容和电阻是电路中常见的两种元件。
它们在电路中起着不同的作用,但有时也会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电路中。
当电容和电阻并联接地时,会产生一些特殊的作用和效果。
我们来了解一下电容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电容是一种储存电荷的元件,它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储存电能。
而电阻是一种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它能够将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当电容和电阻并联接地时,它们的功能会相互影响,产生一些特殊的效果。
首先,电容能够储存电荷,当电压变化时,电容会吸收或释放电荷。
而电阻则会阻碍电流的流动,使得电流通过电容时会有一定的阻尼效果。
电容和电阻并联接地还会影响电路的频率特性。
电容具有随频率变化的阻抗特性,即随着频率的增加,电容的阻抗会减小。
而电阻的阻抗是恒定的。
当电容和电阻并联接地时,电路的总阻抗会随着频率的变化而改变。
电容和电阻并联接地还可以形成滤波电路。
滤波电路是一种可以选择特定频率的信号通过的电路。
当电容和电阻并联接地时,可以根据电容和电阻的数值选择特定的频率通过。
这样就可以实现对信号的滤波效果,使得特定频率的信号被滤波器通过,而其他频率的信号被阻挡。
电容和电阻并联接地还可以用于消除电压的直流分量。
在某些电路中,可能存在直流电压的偏移,而我们只需要交流信号。
此时,可以通过将电容和电阻并联接地,利用电容的阻抗特性将直流信号滤除,只保留交流信号。
电容和电阻并联接地可以产生一些特殊的作用和效果。
它们可以相互影响,改变电路的特性和频率响应。
通过合理选择电容和电阻的数值,可以实现对信号的滤波和消除直流分量的效果。
电容电阻并联接地是电路设计中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以及重复接地与工作接释义和区别一、释义1、什么叫接地?在电力系统中,将设备和用电装置的中性点、外壳或支架与接地装置用导体作良好的电气连接叫做接地。
2、什么叫接零?将电气设备和用电装置的金属外壳与系统零线相接叫做接零.3、为何要接地和接零?接地和接零的目的,一是为了电气设备的正常工作,例如工作性接地;二是为了人身和设备安全,如保护性接地和接零。
虽然就接地的性质来说,还有重复接地,防雷接地和静电屏蔽接地等,但其作用都不外是上述两种。
4、什么是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就是把电气设备的外壳、框架等用接地装置与大地可靠地连接,它适用于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低压系统中。
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使金属导体碰壳,由于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很小,则外壳对地电压大大降低。
当人体与外壳接触时,则外壳与大地之间形成两条并联支路,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愈小,则通过人体的电流也愈小,所以可以防止触电。
5、什么是保护接零?保护接零就是在电源中性点接地的低压系统中,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框架与中性线或接中干线(三相三线制电路中所敷设的接中干线)相连接。
如果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而碰壳,构成“相一中”线短路回路,由于中性线的电阻很小,所以短路电流很大。
很大的短路电流将使电路中保护开关动作或使电路中保护熔丝断开,切断了电源,这时外壳不带电,便没有触电的可能。
6、什么叫重复接地?运行经验表明,在接零系统中,零线仅在电源处接地是不够安全的。
为此,零线还需要在低压架空线路的干线和分支线的终端进行接地;在电缆或架空线路引人建筑或大型建筑物处,也要进行接地(距接地点不超过50m 者除外):或在屋内将零线与配电屏、控制屏的接地装置相连接这种接地叫做重复接地。
7、什么是工作接地?工作接地就是将变压器的中性点接地。
其主要作用是系统电位稳定性,即减轻低压系统由于单相接地、高低压短接等原因所产生过电压的危险性,并能防止绝缘击穿。
其次,由于接地配电网中单相接地故障电流可达到几安至几十安,故障比较容易被检测,故障点也比较容易确定。
工作接地、保护接地、保护接零和重复接地,接地和接零的基本目的一是为了电路的工作要求需要接地;二是为了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
按其作用可分为保护接零:在TN供电系统中受电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PE 线与电源中性点连接,而与接地点无直接联系。
重复接地:在工作接地以外,在专用保护线PE上一处或多处再次与接地装置相连接称为重复接地。
工作接地:由于电气系统的需要,在电源中性点与接地装置作金属连接称为工作接地。
保护接地:将用电设备与带电体相绝缘的金属外壳和接地装置作金属连接称为保护接地。
1、保护接零保护接零工作原理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和电网的零线连接,以保护人身安全的一种用电安全措施。
在电压低于1000伏的接零电网中,若电工设备因绝缘损坏或意外情况而使金属外壳带电时,形成相线对中性线的单相短路,则线路上的保护装置(自动开关或熔断器)迅速动作,切断电源,从而使设备的金属部分不至于长时间存在危险的电压,这就保证了人身安全。
多相制交流电力系统中,把星形连接的绕组的中性点直接接地,使其与大地等电位,即为零电位。
由接地的中性点引出的导线称为零线。
在同一电源供电的电工设备上,不容许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采用保护接地。
因为当保护接地的设备外壳带电时,若其接地电阻r′D较大,故障电流ID不足以使保护装置动作,则因工作电阻rD的存在,使中性线上一直存在电压U0=IDrD,此时,保护接零设备的外壳上长时间存在危险的电压U0,危及人身安全。
保护接零的作用在电网中,如果通过中性点接地的方式进行保护,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单相对地电流过大,进而难以确保人体不受触电的危害。
保护接零注意事项(1)采用保护接零的条件。
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如果电源中性点接地良好,并且零线能够可靠运行,此时可以采用保护接零的方式进行处理。
在工作接地方面,系统必须可靠,并且接地电阻小于4 欧。
(2)工作零线重复接地。
在工作中,对于工作零线回路来说,为了避免出现断开现象,一方面对中性点接地处理,另一方面对工作零线进行重复接地处理。
电容接线方法电容是电子元件中常见的一种,它具有存储电荷的功能,广泛应用于各种电路中。
在实际应用中,正确的电容接线方法对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电容的接线方法,帮助大家正确、有效地使用电容。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电容的引脚。
通常情况下,电容有两个引脚,一个是正极,一个是负极。
在电解电容中,通常会标有“+”和“-”符号来表示正负极。
而在无极性电容中,通常会标有一个箭头来表示负极。
正确理解电容的引脚是正确接线的前提。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电容的串联和并联接线方法。
串联是指将多个电容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容组。
在串联连接中,所有电容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串联回路。
而并联是指将多个电容的正极和负极分别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并联回路。
在实际应用中,串联和并联的接线方法会根据具体的电路需求来选择。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还需要注意电容的引线长度。
电容的引线长度会对电路的性能产生影响,过长的引线会增加电路的电感,影响电路的稳定性。
因此,在接线时,我们需要尽量减少电容的引线长度,确保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此外,我们还需要注意电容的安装位置。
在一些高频电路中,电容的安装位置会对电路的性能产生影响。
正确选择电容的安装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电容的性能,提高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
总的来说,正确的电容接线方法对电路的稳定性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理解电容的引脚,选择合适的串联和并联接线方法,注意电容的引线长度和安装位置,都是确保电路性能的关键。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正确、有效地使用电容,提高电路的性能和稳定性。
电源端为什么要接个电容到地?电容的取值该如何选择?在很多场合,我们都会看到一个现象:集成芯片的电源端接了一个或多个电容到地。
这种电容叫做退耦电容,也可以叫做滤波电容,这个没有严格的区分。
作用是为了去除电源端的的干扰和电源噪声,很多芯片对电源的要求是很高的,如果你电源端都是不稳定的或者带来了额外的噪声,那芯片的功能务必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那我们在设计电路的时候该怎么选取滤波电容呢?原理我们实际用的电容并不是理想的电容,我们用到的电容可以用上图的模型来代替:电阻(ESR)、电感(ESL)和电容C串联的电路形式。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电容的实际阻抗表达式:Z(阻抗):Z = R(电阻) + jX(电抗)X = wL - 1/wCXL = JwLXC = 1/jwC下面,我们分两种情况来讨论下这个看上去比较复杂的表达式1.高频(w很大)时,容抗(1/jwC) 就趋近于0,但是感抗jwL会很大,这就导致了电容在高频的时候不再是电容了,它相当于一个电阻和一个很大的电感的串联,这样就会产生很大的阻抗Z,会对我们的高频信号产生很大的阻挡,高频信号就会被阻挡在外面过不去。
这时候我们得想个办法,如何能让高频信号过去呢?我们仔细看我们的Z阻抗表达式,我们发现高频信号过不去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电感这个哥们太调皮了,竟敢一个人挡着我们的去路。
所以,我们得叫一个帮手来帮助我们抵抗电感。
我们将感抗(1/jwC)增大,因为它与感抗是一个减法关系(死对头)。
感抗一增大,(jwL - j/wC) 就会减小,Z 就会减小。
我们的高频信号就可以比较轻松的通过了。
我们如何来增大感抗?减小C,j/wC就会增大。
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小电容可以让我们的高频信号更轻松的通过!所以,在电源滤波中,小电容是用来滤除高频信号的。
为什么说是滤除?因为高频信号都从电容上流向大地了,这样高频信号就不会对我的电源造成干扰,就可以成功地让电源保持稳定。
2.低频时(w较小时),感抗(jwL)就会变得很小,此时1/jwC就会变得很大,同样,它也造成了我们的阻抗Z变得很大,我们的低频信号就被阻挡了。
重复接地重复接地是指在零线上多处进行接地。
重复接地如图1-36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零线除了将中性点接地外,还在H点进行了接地。
在零线上重复接地有以下的优点:1)有利于减小零线与地之间的电阻。
零线与地之间的电阻主要由零线自身的电阻决定,零线越长,电阻越大,这样距离接地点越远的位置,零线上的电压越高。
图1-36 中的F 点距离接地点较远,如果未重复接地(H点未接地)时,F点与接地点之间的电阻较大,当电动机的绕组与外壳短路或漏电时,因为外壳与接地点之间的电阻大,所以电动机外壳上仍有较高的电压,人体接触外壳就有触电的危险。
采用的重复接地(在H点也接地)后,由于零线两处接地,可以减小零线与地之间的电阻,在电气设备漏电时,可以使电气设备外壳和零线的电压很低,不致发生触电事故。
2)当零线开路时,可以降低零线电压和避免烧坏单相电气设备。
在图1-37 所示的电气线路中,如果零线在E点开路,若H点又未接地,此时若电动机A的某绕组与外壳短路,这里假设与L3相线连接的绕组与外壳短路,那么L3相线上的电压通过电动机A上的绕组、外壳加到零线上,零线上的电压大小就与L3相线上的电压一样。
由于每根相线与地之间的电压为220V,因而零线上也有220V的电压,而零线又与电动机B外壳相连,所以电动机A和电动机B的外壳都有220V 的电压,人体接触电动机A或电动机B的外壳时都会发生触电。
另外,并接在相线L2与零线之间的灯泡两端有380V的电压(灯泡相当于接在相线L2、L3 之间),由于正常工作时灯泡两端电压为220V,而现在由于L3相线与零线短路,灯泡两端电压变成380V,灯泡就会烧坏。
如果采用重复接地,在零线H点位置也接地,则即使E点开路,依靠H点的接地也可以将零线电压拉低,从而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
保护接地和保护接零的区别及保护接地、工作接地、保护接零、重复接地的解释大全以保护人身安全为目的,把电气设备不带电的金属外壳接地或接零,叫做保护接地及保护接零。
1、保护接地在中性点不接地的三相电源系统中,当接到这个系统上的某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外壳带电时,如果人站在地上用手触及外壳,由于输电线与地之间有分布电容存在,将有电流通过人体及分布电容回到电源,使人触电,如图6-7-13所示。
在一般情况下这个电流是不大的。
但是,如果电网分布很广,或者电网绝缘强度显著下降,这个电流可能达到危险程度,这就必须采取安全措施。
保护接地就是把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用足够粗的金属导线与大地可靠地连接起来。
电气设备采用保护接地措施后,设备外壳已通过导线与大地有良好的接触,则当人体触及带电的外壳时,人体相当于接地电阻的一条并联支路,如图6-7-14所示。
由于人体电阻远远大于接地电阻,所以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避免了触电事故。
保护接地应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的配电系统中。
2、保护接零2.1. 保护接零的概念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因绝缘损坏而使人身遭受触电危险,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供电变压器的中性点相连接者称为保护接零。
保护接零(又称接零保护)也就是在中性点接地的系统中,将电气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金属部分与零线作良好的金属连接。
图6-7-15是采用保护接零情况下故障电流的示意图。
当某一相绝缘损坏使相线碰壳,外壳带电时,由于外壳采用了保护接零措施,因此该相线和零线构成回路,单相短路电流很大,足以使线路上的保护装置(如熔断器)迅速熔断,从而将漏电设备与电源断开,从而避免人身触电的可能性。
保护接零用于380/220V、三相四线制、电源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配电系统。
在电源的中性点接地的配电系统中,只能采用保护接零,如果采用保护接地则不能有效地防止人身触电事故。
如图6-7-16所示,若采用保护接地,电源中性点接地电阻与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均按4Ω考虑,而电源电压为220V,那么当电气设备的绝缘损坏使电气设备外壳带电时,则两接地电阻间的电流将为:熔断器熔体的额定电流是根据被保护设备的要求选定的,如果设备的额定电流较大,为了保证设备在正常情况下工作,所选用熔体的额定电流也会较大,在27.5A接地短路电流的作用下,将不断熔断,外壳带电的电气设备不能立即脱离电源,所以在设备的外壳上长期存在对地电压Ud,其值为:Ud=27.5×4=110V显然,这是很危险的。
零线重复接地1、重复接地得定义在中性点直接接地得低压供电系统中,零线在供电变压器处就是接地得。
在低压供电线路得干线与支线得终端以及沿线,或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时,零线上得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称为重复接地。
重复接地就是TN接地系统中不可缺少得安全措施。
因此,GBJ65—8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接地设计规范》对重复接地做了规定:在中性点直接接地得低压电力网中,采用接零保护时,零线宜在电源处接地,但移动式电源设备除外。
架空线路得干线与支线得终端以及沿线每一公里处,零线应重复接地。
电缆与架空线在引入车间或大型建筑物处,零线应重复接地(但距接地点不超过50米者除外),若室内配电屏、控制屏有接地装置时,也可将零线直接连接到接地装置上。
低压线路零线每一重复接地装置得接地电阻不应大于10Ω。
在电力设备接地装置得接地电阻允许达到10Ω得电力网中,每一重复接地装置得接地电阻不应超过30Ω,但重复接地不应少于三处。
零线得重复接地,应充分利用自然接地体。
直流电力网中零线重复接地应采用人工接地体,并不得与金属管道等有金属连接,如无绝缘隔离装置,相互之间得距离不宜小于1米。
这就是国内唯一对重复接地得接地电阻大小进行规定得标准。
它就是在水电部行业标准SDJ8—79《电力设备接地设计技术规程》基础上,上升为接地方面得权威国家技术标准。
2、零线重复接地得作用1)零线未断线时,重复接地可降低漏电设备金属外壳上得对地电压。
图1有对地电压重复接地得图2 重复接地得作用1图3重复接地得作用2①没有装重复接地得保护接零系统,当发生碰壳短路时,线路上得保护装置将迅速动作,切断故障电源。
但就是,从发生碰壳短路起,到保护装置动作完毕止得一段时间,设备外壳就是带电得,其对地电压即短路电流在零线上得电压降。
U d=U L=I dL Z L=UZ L/(Z X+Z L)、式中,I dL为单相短路电流;Z L为零线阻抗;Z X为相线阻抗;U为相电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