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省哈尔滨第三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00.50 KB
- 文档页数:6
黑龙江省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附带答案和解析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滑块Q 沿质量为M 的斜面P 下滑,P Q 、接触面光滑,斜面P 静止在水平面上,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则在滑块Q 下滑的过程中( )A .滑块Q 重力将减小B .滑块Q 处于超重状态C .水平面对斜面P 没有摩擦力D .水平面对斜面P 的支持力小于()M m g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物体运动速率始终不变,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 .若物体的加速度均匀增加,则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若物体的加速度与其速度方向相反,则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 .若物体在任意的相等时间间隔内位移相等,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3.“电动平衡车”深受小朋友的喜欢。
如图所示,小朋友站在“电动平衡车”上在某水平地面上沿直线匀速前进,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人对平衡车压力和人受到的重力是同一个力B .人对平衡车的压力和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人对平衡车的压力是因为人形变产生的D .人对平衡车的压力和平衡车对人的支持力作用效果相互抵消4.以36 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物刹车后获得大小为a=4 m/s2的加速度,刹车后4s内,汽车行驶过的位移为()A.8m B.12m C.12.5m D.24m5.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0~5s内运动的位移为10m,则在5~10s内运动的位移为()A.20m B.30mC.40m D.60m6.如图所示,若小猫沿树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它所受的摩擦力分别是F1和F2,则()A.F1向下,F2向上,且F1=F2B.F1向下,F2向上,且F1>F2C.F1向上,F2向上,且F1=F2D.F1向上,F2向下,且F1=F27.如图所示,倾角为α的粗糙斜面固定在水平地面上,斜面上质量为m的木块在平行于斜面底边的力F的作用下恰好匀速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8.火星探测器着陆火星时,就可以用下面方法测量的火星的半径:先让飞船在火星引力的作用下在火星表面附近绕火星做匀速圆周运动,记下环绕一周所用的时间T,然后回到火星表面,从高h处自由落下一个小球,记录小球下落的时间t,由此可测得火星的半径为()二、多选题t时刻出发,其运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x t-图像如图所示,下9.甲、乙两物体从=0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体做直线运动,乙物体做曲线运动t t时间内,甲物体的位移等于乙物体的位移B.12t t时间内,甲物体瞬时速度总小于乙物体的瞬时速度C.12t t时间内,甲物体的平均速度等于乙物体的平均速度D.1210.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国家地理频道》2019年节目中实验证实:四个水球就足够!四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水平排列,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能穿出第四个水球,则可以判定()A.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相同B.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比为1:3:5:7C.子弹穿出第三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D.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11.从足够高的位置以3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g取10m/s2,不计空气阻力。
哈三中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学年第一次测试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2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1.对牛顿运动定律的理解,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B.受力方向即是物体的运动方向C.作用力与其反作用力一定作用在两个物体上D.在相同的力的作用下质量越大的物体运动状态越难改变2.距地面20m高处的屋檐,每隔0.5s由静止滴落一滴水滴,不考虑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当第一滴水滴落地时,空中共有几滴水滴(计入刚滴出的水滴)()A.2B.3C.4D.53.在拉力F的作用下,A、B、C三个物体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匀速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运动过程中物体B所受力的个数为()A.2B.3C.4D.54.某段路每隔30m设置一盏路灯,汽车在该路段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从经过某一盏路灯开始计时,10s后经过第二盏路灯,又过5s经过第三盏路灯(可将汽车视为质点),则刚开始计时时汽车行驶速度为()A.1m/sB.-3m/sC.0.47m/sD.2m/s5.如图所示,光滑小球置于竖直墙壁和挡板间,挡板绕O 点于图示位置缓慢转至水平的过程中,球对墙壁和挡板的压力如何变化()A.对墙壁的压力减小,对挡板的压力也减小B.对墙壁的压力减小,对挡板的压力增大C.对墙壁的压力减小,对挡板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D.对墙壁的压力先增大后减小,对挡板的压力增大6.如图所示,人手握绳子使自己与木板悬停在半空中,此时板距地面高度为h=4m,已知人的质量为60kg,板的质量为10kg,人能安全着地的最大速度为4m/s.人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回到地面,至少以多大的力拉绳,才不至于出危险(绳足够长,g 取10m/s 2)()A.560N B.280N C.420ND.392N7.如图所示,弹簧劲度系数为k,左端固定在墙壁上,右端连接物体m,已知m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µ(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m 能静止在AB 位置间的任一位置,则AB 位置间的距离是()A.kmgμ B.kmgμ2 C.kmg2μ D.kmg4μ8.a、b 两辆汽车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开始计时时,b 车在a 车前方10m 处,关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a 车第一秒末运动方向发生改变,b 车一直向同一方向运动B.a、b 两车均做加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C.a 车与b 车刚好能相遇一次D.a 车与b 车的最小距离是2.5mm9.某人在竖直方向运动的电梯里称体重,发现体重秤的示数比自己正常的体重减少了15%.已知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电梯以1.5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B.电梯以8.5m/s 2的加速度减速下降C.电梯以1.5m/s 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D.电梯以8.5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10.如图所示,A 球质量为m,B 球质量为2m,A、B 两球用弹簧k 1连接处于静止状态,B 球与地面用弹簧k 2连接并用绳系在B 与地面之间使弹簧k 2处于压缩状态,此时绳上的拉力大小为2mg,则将绳剪断瞬间,A、B 两球的加速度为()A.a A =2gB.a A =0C.a B =gD.a B =g/211.如图所示,两根长短不同的细绳一端固定在竖直杆上,另一端拴着小球,小车沿水平面向右运动时,两根绳与竖直方向夹角分别为30o 和45o,若两根绳上均有拉力,不计空气阻力,则小车的加速度可能为()A.22g B.33g C.21g D.32g12.某物体沿墙壁下落,某时刻突然受到一水平推力F,F=kt,落点离地面足够高,不计空气阻力,从受到推力F 开始计时,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过程到的受到的最大摩擦力大于物体的重力B.物体最终静止,之后所受摩擦力将继续增大C.物体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一直在变化D.物体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最终匀速下滑二.实验题(15分)13.如图(a)所示为某同学所做得“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的实验时的操作示意图.(1)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A.橡皮筋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B.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筋的拉力大C.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筋结点位置不变,只需调整另一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即可D.两次拉橡皮筋时,需将橡皮筋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两次弹簧测力计拉力的效果相同(2)图(b)所示是甲和乙两位同学在做以上实验时得到的结果,其中哪一个比较符合实验事实?(力F ’是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时的图示)________(填“甲”、“乙”)(3)如图(b)所示,在以上比较符合实验事实的一位同学中,造成误差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A.F 1的方向比真实方向偏左B.F 2的方向比真实值偏右C.F 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D.F 2的大小比真实值偏小14.某组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外力和质量间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了如下过程,桌面保持水平,在小车的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得到了如下一组小车所受拉力大小与其加速度大小的实验数据.拉力F/N0.200.300.400.500.60加速度a/(m/s2)0.270.600.95 1.25 1.60(1)在下图坐标纸上画a-F图象,并延长至横轴;(2)从图中可以发现实验中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中求出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_kg.三.计算题(共37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如图所示,直线MN表示一条平直公路,甲、乙两辆汽车原来停在A、B两处,现甲车先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1=2m/s2,甲车运动t=4s时,乙车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2=4m/s2,若最终甲乙两车不能相撞,则A、B 间的距离S至少为多少?16.(12分)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固定着轻质定滑轮O 的长方体物体C,放置在C 上的物体B 和通过一轻质细绳与物体A 相连,细绳与B 相连的一部分与水平面平行,与A 相连另一部分保持竖直,现将A、B 由静止释放且C 始终保持静止.已知A、B 的质量均为m,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A 与C、B 与C 之间的摩擦,不计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则在物体A 未落地以及物体B 未撞上滑轮之前.求在此过程中:(1)轻质细绳的拉力T 的大小?(2)滑轮受到绳的力N 的大小?(3)判断地面对物体C 是否有摩擦,若没有请说明原因,如果有摩擦求出地面对C 的摩擦力f 的大小?17.(15分)如图所示,物体A 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 的右端,木板B 静止于水平面.已知A 的质量和B 的质量均为m=1.0kg,A、B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B 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若t=0开始,对木板B 施加F=9N 的水平恒力后,A、B 之间B 与地面之间都发生相对滑动,经t 1=2s 撤去力F.(1)在木板B 刚撤去水平恒力F 的瞬间,A、B 的速度v 1、v 2大小各为多少?(2)在撤去水平恒力F 后A、B 达到速度相等所需要的时间t 2为多少?(3)物体和木板都停止运动时物体A 距离木板右端的距离X 是多少?。
黑龙江高一高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历史人物中,哪个给出了物理学正确的研究方法(实验观察+逻辑推理),他的工作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A.伽利略B.亚里士多德C.牛顿D.爱因斯坦2.—个轻质弹簧秤,平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它的两端各受到一个方向相反、大小都是10N的拉力作用,则这弹簧秤的示数为()A.10N B.0C.20N D.无法确定3.物体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若第1s内物体通过的位移是0.5m,则2s内通过的位移是()A.0.5m B.1.5m C.2.0m D.2.5m4.在力的合成中,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关系是()A.合力一定大于每一个分力B.合力一定至少大于其中一个分力C.合力一定至少小于其中一个分力D.合力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小,也可能比两个分力都大5.如图所示,一个重60 N的物体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 =" 20" N的力竖直向上拉物体时,物体所受的合力为()A.0 N B.40 N,方向竖直向下C.40 N,方向竖直向上D.80 N,方向竖直向上6.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A.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B.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C.大小可能等于零D.大小不可能等于F7.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0.5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 s,g取10m/s2,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为()A.1 m B.1.5 m C.0.4 m D.1.25 m8.如图所示,某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x ﹣t 图线.从图中所给的数据可以确定质点在运动过程中经过图线上P点所对应位置的瞬时速度大小一定( )A .小于2m/sB .等于2m/sC .大于2m/sD .无法确定9.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 1、F 2、F 3,关于它们合力F 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F 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F 1+F 2+F 3 B .F 可能比F 1、F 2、F 3中的某一个小C .若F 1:F 2:F 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D .若F 1:F 2:F 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10.下面各图中小球A 均静止,且各接触面均光滑,则A 受到一个弹力的是( ) A .B .C .D .11.把一物体以初速度20m/s 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重力加速度g=10m/s 2),从抛出开始计时,当位移为15m 时所经历的时间为( ) A .1s B .2s C .3s D .4s12.如图所示,物体的质量M = 20kg ,在= 0.10的水平面上向右运动。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学段考试(期中)试卷(含分析)一、选择题A. 体积小的物体必定能够当作质点B. 不选定参照系,就没法研究某一物体是如何运动的C. 位移用来描绘直线运动,而行程用来描绘曲线运动D. 物体的加快度越大,速度就越大,加快度减小时,速度也减小【答案】B【分析】【详解】原子核很小,但研究原子核内部构造时,不可以将原子核看做质点,A 错误;参照系是在描绘物体的运动时,被选定做为参照、假定为不动的其余物体,不选定参照系,就没法研究某一物体是如何运动的,B正确;位移与行程均可描绘直线与曲线运动,C错误;加快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但速度不必定大(如火箭升空瞬时,加快度很大,但速度很小),加快度减小,若加快度方向和速度方向同样,则速度增大,D错误.2.以下图,A、B、C中为两个完整同样的小球,D中为圆滑斜面,为小球。
各图中绳为轻质细绳,接触面均圆滑。
若均处于静止状态,则两小球间有弹力的是A. B.C. D.【答案】B【分析】【详解】两球若受水平方向的弹力,则两球在水平方向上协力不为零,不会竖直静止,故A错误;两物体互相挤压,故两物体间必定有弹力,B正确;地面圆滑,两物体保持静止,如有挤压,则b将运动,C错误;b竖直悬挂,假定两球间有弹力,则b受力不均衡,故ab间无弹力,D错误.【点睛】如何判断弹力的有无?(1)对于形变显然的状况(如弹簧)可由形变直接判断.(2)对于接触处的形变不显然,判断其弹力的有无可用以下方法.①拆掉法:即排除所研究处的接触,看物体的运动状态能否改变.若不变,则说明无弹力;若改变,则说明有弹力.②剖析主动力和运动状态来判断能否有弹力:剖析主动力就是剖析沿弹力所在方向上,除弹力之外其余力的协力.看该协力能否知足给定的运动状态,若不知足,则存在弹力;若知足,则不存在弹力.3.东汉期间的《考工记》中记录:“假令弓力胜三石,引之中三尺,每加物一石,则张一尺。
一、选择题(本题共12 小题,每小题4 分,共48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 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其余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
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1.下列几种速度,不是瞬时速度的是:A.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60 km/hB.高速火车以260 km/h 的速度经过“哈尔滨到长春”这一路段C.城市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30 km/h 注意车速”字样D.足球以12 m/s 的速度射入球门【答案】B考点:考查了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名师点睛】关键明确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知道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与时间段或位移段对应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B.研究汽车车轮上一个点的运动规律时,汽车可看作质点C.欣赏花样滑冰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表演者看作质点D.研究运动员在1500 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作质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原子核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如研究原子核的内部结构时,原子核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研究汽车车轮上一个点的运动规律时,汽车看做质点的话,就看不到轮子上的点了,B错误;欣赏花样滑冰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需要研究表演者的动作,不能看做质点,C错误;研究运动员在1500 米长跑比赛中运动的快慢时,运动员的形状和大小可以忽略,故能看做质点,D正确;考点:考查了对质点的理解【名师点睛】判断物体能不能看做质点,判断依据不是质点的质量大小和体积大小,而是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当物体的形状和体积对我们所研究的问题影响不大或者可以忽略时,物体可以看至质点,小物体不一定能看做质点大物体不一定不能看做质点,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5 m/s,方向向东,第5s 末的速度大小为10 m/s,方向向西,则物体开始向西运动的时刻为:A.第2s初B.第3s初C.第4s初D.第4s末【答案】C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减为零的时间,即物体开始向西运动的时刻,注意公式的矢量性4.关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地越快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A正确;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所以速度减小,加速度不一定再减小,同理,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所以速度增大,加速度不一定增大,只要满足方向相同即可,BD错误;竖直上抛运动,在最高点速度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C错误;考点:考查了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名师点睛】加速度和速度关系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地方,判断物体做加速还是减速运动,只要判断加速度和速度方向关系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物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不用考虑加速度是变大还是变小5.汽车遇突发情况紧急刹车,经1.5s停止,刹车距离为9 m.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停止前最后1s的位移是:A.4.5m B.4m C.3m D.2m【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可以看做汽车开始做初速度为零匀加速运动,经1.5s,运动距离为9m,求前1s内的位移,将1.5s均为3份,则在相等时间内走过的位移之比为1:3:5,前1s的位移为499x=,解得4x m=,故B正确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t0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在t0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t0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方,并且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小D.在t0时刻之后,甲物体在乙物体前方,并且两物体间距离越来越小【答案】B考点:考查了速度时间图像【名师点睛】在速度时间图像中,需要掌握三点,一、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看运动方向是否发生变化,只要考虑速度的正负是否发生变化,二、图像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三、图像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坐标轴上方表示正方向位移,在坐标轴下方表示负方向位移7.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2s、第2个2s和第5s内三段位移比为:A.2∶6∶5 B.2∶8∶7 C.4∶12∶9 D.2∶2∶1【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设加速度为a ,则第一个2s 内的位移为211(2)22x a a ==,第2个2s 内的位移为22211(4)(2)622x a a a =-=,第5s 内的位移为223119(5)(4)222x a a a =-=,故123::4:12:9x x x =,C 正确;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名师点睛】在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时,由于这一块的公式较多,涉及的物理量较多,并且有时候涉及的过程也非常多,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所研究的过程的运动性质清晰,对给出的物理量所表示的含义明确,然后选择正确的公式分析解题8.有一种“傻瓜”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拍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节,而快门(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
黑龙江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8单项选择,9-12多项选择,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体积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B. 路程总是大于位移的大小;C. 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是在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整,这是时刻;D. 速率是矢量。
【答案】C【解析】当物体的线度和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相比可忽略不计时,可把物体看做质点,则体积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选项A错误;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选项B错误;天宫一号发射升空是在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整,这是时刻,选项C正确;速率有大小无方向,是标量,选项D错误;故选C.2. 皮球从3m高处竖直下落,又被地板弹回, 在距地面1m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 )A. 4m、4mB. 3m、1mC. 3m、2mD. 4m、2m【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所以此时物体的位移的大小是:x=3m-1m=2m路程是指物体所经过的路径的长度,此时的路程为:s=3m+1m=4m.故选D.考点:位移和路程【名师点睛】本题就是对位移和路程的考查,掌握住位移和路程的概念就能够解决了.同时注意位移与路程的联立与区别。
3. 我国运动员刘翔获得雅典奥运会110米跨栏冠军,成绩是12秒91,在男子110米跨栏中夺得金牌,实现了我国在短跑中多年的梦想,是亚洲第一飞人.刘翔之所以能够取得冠军,取决于他在110米中()A. 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B. 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C. 平均速度大D. 起跑时的加速度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100m比赛是在相同的位移内比时间,时间短的胜,即时间短的平均速度大.故选C.考点:平均速度4. 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4m/s2,那么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4m/sB. 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4m/sC. 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4m/sD. 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4m/s【答案】B【解析】因不知物体的运动时间,所以无法知道末速度比初速度大多少,故A错误;每秒钟内物体的速度增加了△v=at=4m/s;故B正确;第3s初与第2s末是同一个时刻,故速度相等,故C错误;第3s末与第2s初相差2s,故速度的变化量为8m/s,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8m/s,故D错误;故选B.5. 如图(a)为一个质点的x-t图象,则下列图(b)中与之对应的v-t图为A. B.C. D.【答案】B【解析】由于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质点的速度,斜率的正负表示速度的方向,所以在0-1s,质点的速度为正,且速度为.1-2s内,斜率为零,说明质点的速度为0,处于静止状态.2-5s内,质点的速度为.故ACD错误,B 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的关键是要理解位移-时间图象上点和斜率的物理意义,知道位移时间图象的斜率等于速度,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表示静止.6. 我国自行研制的“枭龙”战机在四川某地试飞成功.假设该战机起飞前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达到起飞速度v所需时间为t,则起飞前的运动距离为()A. vtB.C. 2vtD. 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公式平均速度公式,和可得,B正确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7. 甲、乙两辆汽车速度相等,同时制动后,都做匀减速运动,甲经3s停止,共前进了36m,乙经1s停止,则乙车前进的距离为()A. 9mB. 18mC. 12mD. 36m【答案】C【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对甲有:,对乙有:,代入数据解得:x2=12m.故选C.8. 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前3s内下落的位移是第1s内下落位移的()A. 2倍B. 3倍C. 6倍D. 9倍【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公式可得,物体在前3s内的下落的距离为,在第1s内下落的距离为,所以前3s内下落的距离是第1s内下落距离的9倍,D正确,考点:考查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点评: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加速直线运动,9. 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的有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B. 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C. 速度越来越大,加速度越来越小D.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答案】AC【解析】速度变化很大,若所用时间很长则加速度可以很小,故A正确;加速度的方向为速度变化的方向,故B不可能;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随着时间的增加,物体速度变化越来越大,而加速度越来越小,故C可能;加速度反应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时,加速度越来越大,选项D错误;故选AC.点睛:理解加速的概念及其物理意义,知道加速与减速由加速度和速度方向决定而不是由加速度的大小和大小变化决定.10. 某物体从A点开始沿一直线运动,它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在第1 s 末和第5 s 末离A点距离最远B. 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 内的加速度是相同的C. 物体在4 s末返回出发点AD. 物体在1 s末、3 s末、5 s末速度方向改变【答案】BC【解析】由v-t图象可知0~2s,4~6s内v-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则面积为正,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而2~4s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则面积为负,表示物体沿反方向运动.物体在0~2s的位移持续增大,物体在0~2s的位移持续增大,.物体在2~4s的位移小于0,且.物体在4~6s的位移大于0,且.s2+s3=0,故物体在2s末,6s末位移最大均为1m,离A点最远,4s末回到出发点.故A错误,C正确.物体在第2s内和第3s内v-t图象的斜率保持不变,故加速度保持不变.故B正确;根据图象可知物体1s末,3s末,5s末速度方向没有发生改变.故D错误.故选BC.点睛:熟练掌握v-t图象的物理意义:图象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代表物体发生的位移,图象在在时间轴上方代表沿运动正方向。
2015-2016学年黑龙省哈尔三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其余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1.(4分)下列几种速度,不是瞬时速度的是()A.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60km/hB.高速火车一260km/h的速度经过“哈尔滨到长春”这一路程C.城市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30km/h注意车速”字样D.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门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B.研究汽车车轮上一个点的运动规律时,汽车可看作质点C.欣赏花样滑冰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表演者看作质点D.研究运动员在1500米长跑比赛中一定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作质点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5m/s,方向向东,第5s末的速度为10m/s,方向向西,则第几秒末开始向西运动()A.第2秒末 B.第3秒末 C.第9秒末 D.第15秒末4.关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第越快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5.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经1.5s停止,刹车距离为9m.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停止前最后1s的位移是()A.4.5m B.4m C.3m D.2m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t a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在t 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t 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方,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小D.在t a时刻之后,甲物体在乙物体前方,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小7.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2s、第2个2s和第5s内三段位移之比为()A.2:6:5 B.4:12:9 C.2:8:7 D.2:2:18.有一种“傻瓜”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拍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节,而快门(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该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0.02s,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cm,则拍摄到的石子物质A距石子下落起点的竖直距离约为()A.1.8m B.2.4m C.1.0m D.3.3m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通过A、B、C三点的速度为v A、v B、v C,而且AB与BC 间距相等,物体通过AC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 B=B.v=C.v A<v B<v<v C D.v A<v<v B<v C10.以35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B.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m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s11.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s停在巨石前,则()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等于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等于1:1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等于2:1D.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1:412.已知汽车在加速过程中每秒钟的耗油量与行驶的加速度a的数量关系为v=Aa+B(A、B 均为常数).若某型号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速加速直线运动,行驶了位移s,若要此段运动中汽车的耗油量最小,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及最小耗油量应为()A.汽车的加速度为a=B.汽车加速度为a=C.汽车最小耗油量为D.汽车最小耗油量为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13.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填“高”或“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若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者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将每隔3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应为s;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实验者如不知道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小于50Hz,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4.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取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x1为cm,打计数点“A”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m/s,物体的加速度为m/s2.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2015秋•哈尔滨校级期中)一个物体以a=4m/s2的加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10m/s.求:(1)物体在第6s内的位移;(2)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16.(12分)(2015秋•哈尔滨校级期中)物体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先以0.1m/s2的加速度加速10s,紧接着匀速运动20s,最后匀减速运动16s停止.求:(1)物体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全程物体位移大小;(3)画出物体的v﹣t图象.17.(16分)(2015秋•哈尔滨校级期中)A、B两汽车相距14m,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A 车在后,B车在前.B车以5m/s的速度匀速,A车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求:(1)何时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2)经多长时间两车相遇?(3)若A、B两辆车相距2m,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B车在前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是匀加速直线运动,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2m/s,加速度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讨论a1与a1满足什么条件时两车相遇一次?2015-2016学年黑龙省哈尔三中高一(上)期中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其余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不得分)1.(4分)下列几种速度,不是瞬时速度的是()A.汽车速度计指示着速度60km/hB.高速火车一260km/h的速度经过“哈尔滨到长春”这一路程C.城市路口速度路标上标有“30km/h注意车速”字样D.足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门【考点】瞬时速度.【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据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定义知,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与时间段或位移段对应,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A、汽车速度计指着速度为60,速度对应的是某一时刻,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A正确B、高速火车一260km/h的速度经过“哈尔滨到长春”这一路程,速度对应的一段位移,故该速度为平均速度,故B错误.C、公路上有30km/h的标示牌时,是最大速度,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C正确.D、球以12m/s的速度射入球门时,其速度与位置对应,所以应为瞬时速度,故D正确因选不是瞬时速度的,故选:B【点评】关键明确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的区别,知道瞬时速度与时刻或位置对应,平均速度与时间段或位移段对应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体积和质量极小的物体一定可以看作质点B.研究汽车车轮上一个点的运动规律时,汽车可看作质点C.欣赏花样滑冰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可以把表演者看作质点D.研究运动员在1500米长跑比赛中一定的快慢时,该运动员可看作质点【考点】质点的认识.【专题】定性思想;模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解决本题要正确理解质点的概念:质点是只计质量、不计大小、形状的一个几何点,是实际物体在一定条件的科学抽象,能否看作质点物体本身无关,要看所研究问题的性质,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解答】解:A、当物体的形状、大小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时,我们就可以把它看成质点,体积小不一定能看成质点,所以A错误;B、研究汽车车轮上一个点的运动规律时,车轮的大小和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所以B错误;C、欣赏花样滑冰表演者的精彩表演时,看的就是表演者的优美的动作,所以此时的表演者不能看成是质点,所以C错误;D、研究运动员在1500米长跑比赛中一定的快慢时,人的体积是可以忽略的,所以此时的人可以看成是质点,所以D正确;故选:D.【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质点这个概念的理解,关键是知道物体能看成质点时的条件,看物体的大小体积对所研究的问题是否产生影响,物体的大小体积能否忽略.3.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5m/s,方向向东,第5s末的速度为10m/s,方向向西,则第几秒末开始向西运动()A.第2秒末 B.第3秒末 C.第9秒末 D.第15秒末【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公式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当物体的速度为零时,速度开始反向.【解答】解:规定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则a=.则物体速度为零所经历的时间,知第3s末速度反向.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并能灵活运用,注意速度的方向.4.关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第越快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也一定减小C.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一定为零D.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也一定增大【考点】加速度;速度.【专题】定性思想;归谬反证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做减速运动.【解答】解:A、加速度是反映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越大,速度变化越快,故A 正确.B、当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做减速运动,速度减小,但加速度可以减小,可以不变,也可以增大.故B错误.C、速度为零,速度变化量不一定为零,加速度也不一定为零.故C正确.D、物体做匀加速运动时,速度增大,加速度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加速度的物理意义,掌握判断物体做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的方法,关键看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5.汽车遇紧急情况刹车,经1.5s停止,刹车距离为9m.若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汽车停止前最后1s的位移是()A.4.5m B.4m C.3m D.2m【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刹车的加速度大小,运用逆向思维,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汽车停止前最后1s内的位移.【解答】解:根据得,刹车的加速度大小.则汽车停止前最后1s内的位移.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求解汽车最后1s内的位移时,采用逆向思维解决比较方便,只需结合位移时间公式即可求解.6.甲、乙两物体从同一点开始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在t a时刻两物体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B.在t 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在t 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方,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小D.在t a时刻之后,甲物体在乙物体前方,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小【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利用v﹣t图象的意义判断,倾斜的直线表示匀变速直线运动,斜率表示加速度,倾斜角越大表示加速度越大,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在时间轴上方的位移为正,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为负;相遇要求在同一时刻到达同一位置;看物体是否改变运动方向就看速度图象是否从时间轴的上方到时间轴的下方.【解答】解:A.由图象可知:在t a时刻两物体速度图象相交于一点且都在时间轴的上方,所以此时刻速度相同,即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故A错误;B.v﹣t图象中,斜率表示加速度,由图象可知在在t a时刻甲乙两物体的斜率大小相等,甲为正,乙为负,所以在t a时刻两物体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B正确;C.在t a时刻之前,乙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比甲大,且乙的速度也比甲大,所以在t a时刻之前,乙物体在甲物体前,并且两物体间的距离越来越大,故C错误;D.由C得分析可知,乙物体在甲的前面,但是距离逐渐减小,到达某时刻位移相同;随后甲物体在前,故D错误.故选:B.【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没钱图象的意义及图象的识别,重点要看清坐标轴,其次要看斜率,交点等位置,和他们代表的含义.7.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变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2s、第2个2s和第5s内三段位移之比为()A.2:6:5 B.4:12:9 C.2:8:7 D.2:2:1【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公式求出2s内、4s内、5s内的位移之比,从而得出第1个2s、第2个2s和第5s内三段位移之比.【解答】解:根据得,质点在2s内、4s内、5s内的位移之比为4:16:25.则第1个2s、第2个2s和第5s内三段位移之比为4:12:9;故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8.有一种“傻瓜”照相机,其光圈(进光孔径)随被拍摄物体的亮度自动调节,而快门(曝光时间)是固定不变的.该照相机的曝光时间为0.02s,实验者从某砖墙前的高处使一个石子自由落下,拍摄石子在空中的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块砖的平均厚度为6cm,则拍摄到的石子物质A距石子下落起点的竖直距离约为()A.1.8m B.2.4m C.1.0m D.3.3m【考点】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量思想;模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照片上痕迹的长度,可以估测在曝光时间内物体下落的距离,由此可以估算出AB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在利用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可以求得下落的距离【解答】解:石子在曝光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可近似将此速度看成是石子到A点时的瞬间速度,取g=10m/s2根据v2﹣0=2gh解得:h==0.18m故选:A【点评】由于AB的运动时间很短,我们可以用AB段的平均速度来代替A点的瞬时速度,由此再来计算下降的高度就很容易了,通过本题一定要掌握这种近似的方法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连续通过A、B、C三点的速度为v A、v B、v C,而且AB与BC 间距相等,物体通过AC段时间中间时刻的速度为v,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v B=B.v=C.v A<v B<v<v C D.v A<v<v B<v C【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比较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求出中间位置的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C中间时刻的速度,通过数学方法比较大小.【解答】解:根据速度位移公式得,,,联立两式解得,故A错误.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v=,故B正确.根据数学作差法知,=,可知v B>v,因为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v A<v<v B<v C.故D正确,C错误.故选:BD.【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对于比较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和中间位置的速度,也可以结合速度时间图线进行求解.10.以35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10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B.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m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s【考点】竖直上抛运动.【专题】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物体做竖直上抛运动,其加速度大小始终为g,方向竖直向下,上升阶段:匀减速直线运动,达到最高点时速度为零,加速度还是g,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求解【解答】解:A、小球做匀减速运动,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故A正确B、小球到最大高度时会受到重力作用,加速度不为0,故B错误C、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得,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61.25m,故C正确D、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得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t===3.5s,故D正确故选:ACD【点评】竖直上抛运动是加速度大小始终为g,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变速运动,可分段求解,也可整体法求解,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即可.11.在一次救灾活动中,一辆救灾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速变速直线运动,刚运动了8s,由于前方突然有巨石滚下,堵在路中央,所以又紧急刹车,匀减速运动经4s停在巨石前,则()A.加速、减速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a1:a2等于2:1B.加速、减速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之比.:等于1:1C.加速、减速中的位移之比x1:x2等于2:1D.加速、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之比a1:a2=1:4【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综合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定量思想;推理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得出加速和减速阶段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从而得出加速和减速的位移大小之比.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解答】解:A、设匀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可知加速和减速的加速度大小之比等于时间之反比,即为1:2,故A 错误,D错误.B、根据平均速度推论知,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均为,故B正确.C、根据知,加速和减速阶段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时间之比为2:1,则加速和减速的位移大小之比为2:1,故C正确.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学公式和推论,并能灵活运用,有时运用推论求解会使问题更加简捷.12.已知汽车在加速过程中每秒钟的耗油量与行驶的加速度a的数量关系为v=Aa+B(A、B 均为常数).若某型号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速加速直线运动,行驶了位移s,若要此段运动中汽车的耗油量最小,则汽车的加速度大小及最小耗油量应为()A.汽车的加速度为a=B.汽车加速度为a=C.汽车最小耗油量为D.汽车最小耗油量为【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加速度.【专题】信息给予题;定量思想;极值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设加速度为a,根据位移时间公式求出运动的时间,从而求出消耗的油量,根据数学求极值的方法求出油量最小时的加速度.【解答】解:设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为a,则s=,t=,则消耗的油量=,当时,消耗的油量最小,即a=,最小油量V=.故B、C正确,A、D错误.故选:BC.【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本题的难点在于运用数学方法求极值.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4分)13.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填“高”或“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若电源的频率为50Hz,实验者在处理实验数据时,将每隔3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应为0.08s;如果在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实验者如不知道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小于50Hz,这样计算出的加速度值与真实值相比是偏大(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专题】实验题.【分析】电源的频率为50Hz,每隔0.02s打一个点,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s=aT2,判断加速度的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解答】解: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低压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频率为50Hz,每隔0.02s 打一个点,每隔3个计时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每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8s.工作电压的频率变为小于50Hz,则周期变大,由a=,知a变小,若仍然按照T不变计算,显然计算出的加速度值比真实值偏大.故答案为:低,0.08,偏大.【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误差形成的原因,通过周期的变化,结合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得出加速度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关系.14.在做“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取一段如图所示的纸带研究其运动情况.设O点为计数的起始点,在四个连续的计数点中,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若物体做理想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x1为 4.00cm,打计数点“A”时物体的瞬时速度为0.50m/s,物体的加速度为 2.00m/s2.【考点】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专题】实验题.【分析】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x=aT2可以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公式△x=aT2可以求出加速度的大小.【解答】解: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相邻的时间间隔位移之差相等)得出:x BC﹣x AB=x AB﹣x OA计数点A与起始点O之间的距离x1为:x1=4.00cm,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时间中点的速度等于该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可以求出打纸带上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v A==0.50m/s,根据运动学公式△x=at2得:a===2.00m/s2,故答案为:4.00,0.50,2.00.【点评】要提高应用匀变速直线的规律以及推论解答实验问题的能力,在平时练习中要加强基础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注意单位的换算.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给分.有数字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5.(10分)(2015秋•哈尔滨校级期中)一个物体以a=4m/s2的加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v0=10m/s.求:(1)物体在第6s内的位移;(2)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平均速度.【专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求出第6s内的位移,以及前3s内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式求出前3s内的平均速度.【解答】解:(1)物体在6s内的位移为:x6=v0t6+at62在5s内的位移为:x5=v0t5+at52则第6s内的位移为:x6′=x6﹣x5=(v0t6+at62)﹣(v0t5+at52)代入数据解得:x6′=32m(2)物体在3s内的位移为:x3=v0t3+at32=,则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答:(1)物体在第6s内的位移为32m;(2)物体在前3s内的平均速度为16m/s.【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并能灵活运用,基础题.16.(12分)(2015秋•哈尔滨校级期中)物体从静止开始竖直向上运动,先以0.1m/s2的加速度加速10s,紧接着匀速运动20s,最后匀减速运动16s停止.求:(1)物体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全程物体位移大小;(3)画出物体的v﹣t图象.【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图像.【专题】作图题;定量思想;图析法;运动学中的图像专题.【分析】根据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匀速运动的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减速过程中加速度.作出v﹣t图线,结合图线围成的面积求出物体的位移.【解答】解:(1)匀速运动的速度v=a1t1=0.1×10m/s=1m/s,则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2、3)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则x=.答:(1)物体在减速过程中的加速度为;(2)全程物体位移大小为33m;(3)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点评】本题考查运动学中的图象问题,知道图线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也可以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推论进行求解.17.(16分)(2015秋•哈尔滨校级期中)A、B两汽车相距14m,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A 车在后,B车在前.B车以5m/s的速度匀速,A车从静止开始以2m/s2的加速度加速.求:(1)何时两车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2)经多长时间两车相遇?(3)若A、B两辆车相距2m,沿同一直线同向运动,B车在前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a1是匀加速直线运动,A车在后面做初速度为2m/s,加速度a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讨论a1与a1满足什么条件时两车相遇一次?【考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专题】计算题;定量思想;方程法;直线运动规律专题.【分析】(1)当两车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速度相等经历的时间,结合位移公式求出最远距离.。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一、选择题1.【题文】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出租车是按位移的大小来计费的B .奥运会200m 决赛的位移大小是100m 决赛位移大小的两倍C .某人沿着半径为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34D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与路程的大小相等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出租车中里程表记录的是车通过的路程,因此是按路程收费的,故A 错误;200米比赛为弯道,位移大小小于200米,100米比赛为直道,位移大小为100米,200m 决赛中的位移小于100m 决赛中位移的两倍,故B 错误;某人沿着半径为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34圈时,他的路程为32 1.54R R ππ⨯=,,故选项C 错误;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故D 正确。
考点:位移与路程【名师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理解路程和位移的区别及联系.位移是矢量,有大小,有方向,可以用由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路程表示运动轨迹的长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结束】2.【题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2秒与前2秒均是时间间隔,在数值上都是2秒B .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率都是矢量C .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则物体的速度一定不断减小D .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第2秒与前2秒均是时间间隔,第2秒的时间间隔是1秒,故选项A错误;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是矢量,速率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故选项B错误;物体的加速度不断减小,但是当速度和加速度方向相同时,速度增大,故选项C错误;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故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越大,故选项D正确。
考点:时间、时刻、加速度、速度【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对速度与加速度关系的理解能力,要从两个量的物理意义、定义等方面进行理解,并加深记忆。
黑龙江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群力校区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一遥控玩具汽车在平直路上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15s内汽车的位移为 300mB.前10s内汽车的加速度为3m/s2C.20s末汽车的速度为﹣1m/sD.前 25s内汽车做单方向直线运动2.如图所示是“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装置,小东认真操作、正确读数后得到的数据记录表如下。
由表可知次数1234物理量F/N00.98 1.96 2.94l/cm12.014.016.018.0x/cm0 2.0 4.0 6.0A.每个钩码的质量为0.98 kg B.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l mm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9N/m D.弹簧的劲度系数随弹簧的拉力的增大而增大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的形变产生的B.相对运动的物体间一定有滑动摩擦力存在C.相互压紧的粗糙物体之间总有摩擦力存在D.线能织成布,靠的是纱线之间的静摩擦力作用4.若已知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它所受合力的方向,如图所示,可能的运动轨迹是( )A .B .C .D .5.“曹冲称象”是妇孺皆知的故事,当众人面临大象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因缺少有效的称量工具而束手无策的时候,曹冲称量出大象的质量,体现了他的智慧,被世人称道.下列物理学习或研究中用到的方法与“曹冲称象”的方法相同的是( ) A .“质点”的概念 B .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C .“瞬时速度”的概念D .研究加速度与合力、质量的关系6.如图所示,一质点从0t =时刻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和B 是原点x t -图线上的两个点,该质点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 )A .24m/s 7B .22m/s 3C .25m/s 8D .22m/s7.驾驶手册中指出具有良好刹车性能的汽车以80 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56 m 的距离内被刹住,在以48 km/h 的速率行驶时,可以在24 m 的距离内被刹住,假设这两种速率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相同(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来不及刹车,车速不变),刹车产生的加速度也相同,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约为 A .0.5 sB .0.6 sC .0.7 sD .0.8 s8.如图所示,位于斜面上的物块M 在沿斜面向上的力F 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斜面作用于物块的静摩擦力( )A .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B .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C .大小一定等于零D .大小可能等于F9.如图所示,不计质量的光滑小滑轮用细绳悬挂于墙上O 点,跨过滑轮的细绳连接物块A 、B ,A 、B 都处于静止状态,现将物块B 移至C 点后,A 、B 仍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B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不变 B .绳子对B 的拉力增大C .悬于墙上的绳所受拉力大小不变D .A 、B 静止时,图中α、β、θ三角始终相等10.小明从某砖墙前的高处由静止释放一个石子,让其自由落下,拍摄到石子下落过程中的一张照片如图所示,由于石子的运动,它在照片上留下了一条模糊的径迹.已知每层砖的平均厚度为6.0cm ,照相机本次拍照曝光时间为21.510s ,由此估算出位置A 距石子下落起始位置的距离为( )A .1.6mB .2.5mC .3.2mD .4.5m11.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位移与路程都用来反映运动的路径长短 B .在单向直线运动中位移就是路程 C .某一运动过程中位移大小可能大于路程 D .位移既有大小又有方向,路程只有大小没有方向12.汽车以20 m/s 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 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 s 与6 s 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 ) A .1∶3B .2∶3C .16∶25D .4∶513.在运用公式 v t =v 0+at 时,关于各个物理量的符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必须规定正方向,式中的v t 、v 0、a 才取正、负号 ②在任何情况下a >0 表示加速运动,a <0 表示做减速运动③习惯上总是规定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a>0 表示做加速运动,a<0 表示做减速运动④v t的方向总是与v0的方向相同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14.关于弹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两物体只要直接接触,就一定产生弹力B.挂在电线下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绳方向的,但可以不指向绳收缩的方向D.木块放到桌面上受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产生的15.如图,在探究摩擦力的实验中,用轻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一质量为m=0.2kg的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小木块,小木块的运动状态与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如下表所示(每次实验时,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相同)则由下表分析可知,g取10m/s2,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的最大摩擦力为0.7NB.木块受到最大静摩擦力可能为0.6N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只有两次是相同的D.小木块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016.如图所示,一只重为G的松鼠站在倾斜角为α的树枝上,则树枝对松鼠的作用力为()A.GcosαB.GC.GtanαD.Gsinα17.如图所示,某次特技表演中七架战机保持“固定队列”在天空飞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以某飞机为参考系,其它飞机是静止的B .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静止的C .以某飞行员为参考系,其他飞行员是运动的D .以广场上的观众为参考系,飞机是竖直向上运动的18.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接着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v -t 图象如上页图所示.那么在0~4s 和4~6s 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B .位移大小之比为1:2C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2:1D .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119.图中的大力士用绳子拉动汽车,绳中的拉力为F ,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若将F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则其竖直方向的分力为( )A .Fsin θB .Fcos θC .sin θF D .cos Fθ20.如图,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固定的木板,下列关于足球与木板作用时木板给足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v1的方向B.沿v2的方向C.沿垂直于木板斜向左上方的方向D.先沿v1的方向后沿v2的方向二、多选题21.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a车和b车,其位移-时间图像分别为图中直线a和曲线b,已知b车的加速度恒定且等于-2m/s2,t=3s时,直线a和曲线b刚好相切,则()A.a车做匀速运动且其速度为83av=m/s B.t=3s时a车和b车相遇且此时速度相同C.t=1s时b车的速度为10m/s D.t=0时a车和b车的距离x0=9m22.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α的传送带上有质量均为m的三个木块1、2、3,中间均用原长为L、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连接起来,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其中木块1被与传送带平行的细线拉住,传送带按图示方向匀速运行,三个木块处于平衡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cosmgLkμα+B.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sin cos)mg Lkαμα++C.2、3两木块之间的距离等于1、2两木块之间距离的两倍D.如果传送带突然加速,相邻两木块之间的距离都将保持不变23.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依次经a、b、c、d到达最高点e。
黑龙江高一高中物理期中考试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水平抛出,经ts时,竖直方向的速度大小为v,则t等于 ( )2.曲线运动的速度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大小一定变化B.大小一定不变C.方向时刻改变D.方向不变3.关于平抛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水平方向是加速运动B.水平方向是匀速运动C.竖着方向是匀速运动D.加速度水平4.下列哪个不是描述圆周运动的物理量()A.线速度B.角速度C.周期D.力5.下列关于万有引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太阳与行星间才有B.一切物体间都存在万有引力C.与物体间的距离成正比D.是由伽利略发现的6.关于匀速圆周运动说法不正确的是()A.线速度方向时刻改变B.线速度大小时刻改变C.周期不变D.向心力指向圆心7.关于人造卫星说法正确的是()A.半径越大线速度越大B.半径越大角速度越大C.半径越大周期越大D.半径越大受力越大8.做平抛运动的物体,每秒钟的速度增量是()A.大小相等,方向相同B.大小不等,方向不同C.大小相等,方向不同D.大小不等,方向相同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B.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匀变速运动C.匀速圆周运动是一种变加速运动D.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其合力一定与速度方向垂直10.物体受几个力作用而做匀速直线,若突然撤去其中一个力,它可能做()A.匀速直线运动B.匀加速直线运动C.匀减速直线运动D.曲线运动11.对于分别位于地球北纬30和赤道上的两个物体A和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B两点的角速度相等B. A、B两点的线速度相等C. A、B两点的转动半径相同D. A、B两点的转动加速度相同12.衣服在洗衣机中脱水时附着在筒壁上,此时()A.衣服受重力、筒壁的弹力和摩擦力、离心力的作用B.衣服随筒壁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由筒壁的弹力提供C.筒壁对衣服的摩擦力随着转速的增大而增大D.衣服受到筒壁的弹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二、简答题1.一个物体以速度v水平抛出,经时间t=2秒落到地面上,水平射程为10米,(g=10m/s)求:(1)物体下落的高度?(2)初速度的大小?2.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2kg的小球在细绳牵引下在光滑水平的平板上以速率v=3m/s做匀速圆周运动,其半径r=3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