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脑干
- 格式:ppt
- 大小:2.27 MB
- 文档页数:65
第二节脑——脑干二、练习题(一)填空题1、中脑与脑桥间腹面的界限为,背面的界限为。
2、延髓脑桥沟中自内侧向外侧依次排列的三对脑神经是、和。
3、第四脑室底正中沟的外侧有纵行的,二者之间的区域称为,后者在髓纹上方有一原形的隆凸为,内隐。
4、前庭区的外侧角上有一小隆起为听结节,内隐核。
舌下神经三角的深方隐核,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隐核。
5、中脑腹侧有由大脑皮质下行纤维组成的隆起称为,后者在两侧间凹陷处有血管出入称为。
中脑背侧两对隆起分别称为和。
6、脑干内脑神经核团的排列以界沟为界,界沟以内为性核团;界沟以外为性核团。
与脊神经相连的脊髓灰质有种成分。
与脑神经相连的脑神经核有种成分。
7、脑干内与三叉神经相联系的核团有、、和。
8、三叉神经的核团中属于一般躯体感觉柱的核团有、和。
9、脑干内的一般和特殊内脏感觉核团是,其头端接受纤维,其余部分接受纤维,因此脑内共有个机能柱。
10、疑核发出的纤维出脑后分别加入、和神经,支配。
11、脑干内面神经的核团包括支配面肌的纤维起自核,支配下颌下腺和舌下腺等腺体分泌的纤维来自核,接受舌前2/3味觉的纤维止于核。
12、脑干内属于一般内脏运动柱的核团有、、和。
13、中脑红核主要接受和的传入纤维,其传出纤维经越边,构成,主要至脊髓。
14、红核可分为两部,即和。
黑质也可分为两部,即和。
15、内侧丘系交叉的纤维来自于和,交叉后的纤维在中线两侧折向上行,称为,传递(感觉)。
16、延髓内部结构与脊髓相比出现很大变化,后索中出现核和核;腹侧前正中裂两旁有粗大的下行,中央管背移并敞开为。
17、顶盖前区位于,接受传入的纤维,传出纤维止于,完成(功能)。
18、上丘神经元排列构筑的特点是具有结构,除接受来自下丘、脊髓等的传入纤维外还接受经传入的纤维,传出纤维主要形成。
(二)单项选择题1、菱形窝A、位于延髓下部与脑桥背面B、为第三脑室底C、界沟外侧是内侧隆起D、通脊髓中央管E、界沟下端蓝色区蓝斑2、第四脑室A、有不成对的外侧孔B、顶是菱形窝,底朝向小脑C、上通中脑水管,下通脊髓中央管D、此处脉络丛不产生脑脊液E、有成对的正中孔3、中脑A、上丘与视觉反射活动有关B、上丘臂连于内侧膝状体C、滑车神经自脚间窝出脑D、前面两对圆形隆起合称四叠体E、背面的柱状隆起称大脑脚4、疑核A、管理同侧表情肌运动B、为副交感核C、支配咀嚼肌的运动D、位于脑桥中下部E、发出纤维参与构成第Ⅸ、Ⅹ、Ⅺ对脑神经5、属躯体感觉核的核团是A、下泌涎核B、孤束核C、下橄榄核D、三叉神经脑桥核E、迷走神经背核6、孤束核A、管理腮腺分泌B、位于脑桥C、该核的神经元被纵行的孤束围绕D、接受第Ⅶ、Ⅸ、Ⅹ对脑神经经传入味觉冲动E、支配咽喉肌运动7、面神经核A、只管理面肌运动B、与唾液腺分泌有关C、位于脑桥上部D、位于面神经丘深面E、受双侧皮质核束控制8、舌下神经核A、右侧损伤伸舌时舌尖偏向左侧B、位居延髓舌下神经三角深面C、发出纤维在橄榄后方出脑D、接受同侧皮质核束控制E、支配所有咽肌的运动9、中脑上丘水平切面可见A、黑质位于红核背侧B、滑车神经核C、红核D、小脑上脚交叉E、内侧丘系位于中线两侧10、听觉反射有关的是A、上丘臂B、顶盖前区C、上丘D、下丘臂E下丘11、锥体交叉A、位于丘系交叉的上方B、位于脑桥腹侧C、为脊髓与延髓的分界D、为感觉传导束的交叉E、为不完全交叉12、红核A、只接受对侧小脑的传入纤维B、与小脑之间由往返的纤维联系C、发出红核脊髓束D、支配骨骼肌运动E、位于中脑下丘平面13、黑质神经元中的主要递质是A、5—羟色胺B、肾上腺素C、谷氨酸D、多巴胺E、去甲肾上腺素14、蓝斑神经元中的主要递质A、5—羟色胺B、去甲肾上腺素C、多巴胺D、肾上腺素E、谷氨酸15、薄束核和楔束核A、与脊髓丘系传导有关B、接受对侧躯干、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入纤维C、接受对侧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入纤维D、发出纤维直接上行组成内侧丘系E、接受同侧躯干、四肢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入纤维16、外侧丘系A、传导非意识性本体感觉B、发自前庭神经核C、终于顶盖前区D、传导精细触觉E、终于下丘17、内侧丘系A、传导对侧躯干、四肢非意识性本体感觉B、起自同侧薄束核和楔束核C、传导听觉D、在脑桥穿过斜方体E、终止于背侧丘脑腹后核18、三叉丘系A、止于背侧丘脑腹后内侧核B、由三叉神经节细胞中枢突构成C、由同侧三叉神经脊束核和脑桥核发出的纤维组成D、支配骨骼肌运动E、仅传导对侧面部痛、温、触觉19、迷走神经背核A、支配腮腺分泌B、发出纤维组成迷走神经C、位于舌下神经核内侧D、位于延髓下份E、接受内脏感觉传入纤维20、斜方体A、支配斜方肌运动B、为前庭神经核发出横越到对侧的纤维C、内侧丘系的纤维穿行其中D、其后缘是脑桥被盖部与基底部的分界线E、与平衡觉的传导有关21、瞳孔对光反射中枢位于A、底丘脑B、下丘脑C、内侧膝状体D、中脑顶盖前区E、距状沟上、下方皮质22、孤束核A、为副交感核B、与面部痛温觉传导有关C、含第1级传入神经元胞体D、接受味觉传入纤维E、位于脑桥23、脑干内特殊内脏运动核有A、面神经核B、动眼神经副核C、三叉神经脑桥核D、舌下神经核E、齿状核24、面丘的深面是A、动眼神经核及面神经纤维B、展神经核及面神经纤维C、面神经核及其纤维D、滑车神经核及面神经纤维E、面神经核及展神经纤维25、脑桥核A、位于脑桥基底部B、功能上属锥体系统C、其轴突组成本侧小脑中脚D、接受皮质核束的双侧支配E、是锥体系的下运动神经元(三)、多项选择题1、与面神经有关的神经核是A.上泌涎核B、迷走神经背核C、下泌涎核D 、孤束核E、三叉神经脊束核2、脑桥核A、位于脑桥基底部B、功能上属锥体外系C、轴突形成本侧小脑中脚D、接受双侧皮质核束的支配E、是锥体系的下运动神经元3、内侧丘系A、由第2级传入纤维组成B、传导对侧半身的本体觉C、传导同侧半身的本体觉D、止于同侧丘脑腹后外侧核E、发自同侧脊髓后角4、延髓内集中交叉的纤维束有A、外侧丘系B、锥体交叉C、脊丘系D、三叉丘系E、内侧丘系交叉5、终于孤束核的脑神经有A、迷走神经B、舌下神经C、三叉神经D、舌咽神经E、蜗神经6、红核A、接受小脑的传出纤维B、发纤维组成外侧丘系C、为展神经根丝通过D、属于锥体外系的核团E、位于中脑下丘平面7、三叉神经脊束核A、发出纤维在同侧上行组成三叉丘系B、位于三叉神经脊束核内侧C、向下与脊髓胶状质相续D、与痛、温觉传导有关E、接受三叉神经节细胞中枢突8、脑干网状结构A、参与肌张力调节和内脏活动B、保持大脑皮质觉醒状态C、由非脑神经核及长上、下行纤维束组成D、保持多突触联系E、有特异性的传入、传出联系9、位于中脑的结构是A、黑质B、内侧丘系C、红核D、大脑脚E、副神经核10、前庭神经核A、发出纤维止于原小脑B、参与平衡觉的调节C、接受前庭神经节细胞中枢突D、发出纤维至中线参加内侧纵束E、发出纤维组成前庭脊髓束(四)名词解释1、锥体交叉2、脑桥小脑三角3、上髓帆4、内侧隆起5、后穿质6、中脑水管7、上丘臂8、机能柱9、特殊内脏运动柱10、小脑下脚11、顶盖前区12、黑质13、内侧丘系交叉14、斜方体15、内侧纵束(五)问答题1、简述菱形窝的构成和主要形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