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5.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 格式:ppt
- 大小:95.00 KB
- 文档页数:11
1.5.1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混合运算1. 知识点概述本课是2018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有理数中的第一节课。
本节课主要教授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混合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有理数的基本运算方法,培养计算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混合运算的基本规律和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和信心。
3. 教学重点和难点3.1 教学重点•理解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及乘方混合运算的规律和方法。
•能够实际操作解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问题。
3.2 教学难点•学生对乘方混合运算的理解和应用。
4. 教学准备•课本《数学七年级上册》•讲义、笔、黑板、粉笔5. 教学过程5.1 导入新课1.引入新课:教师出示一个问题:“小明有10元钱,他花了3元买了一条铅笔,又花了2元买了一本书,剩下了多少钱?”引导学生思考这个问题。
2.让学生讨论问题的答案并解释自己的思路。
3.领悟有理数的概念:通过讨论,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正数”、“负数”、“零”的概念,并且与学生共同总结出有理数的定义。
5.2 理解加法运算1.提出加法运算:通过简单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加法运算的概念,并通过类比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加法运算。
2.教师出示示例题目,让学生完成计算,并互相核对答案。
3.提出减法运算:通过示例题目,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减法运算,并通过类比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减法运算。
5.3 掌握乘法和除法运算1.提出乘法运算:通过简单的例子,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乘法运算的概念,并通过类比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乘法运算。
2.教师出示示例题目,让学生完成计算,并互相核对答案。
3.提出除法运算:通过示例题目,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除法运算,并通过类比实际生活中的场景,帮助学生理解除法运算。
有理数是学生在七年级数学课程中接触到的一个重要概念。
在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是一个基础但关键的内容,涉及加减乘除等多种运算方法。
在本文中,我将首先从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开始,逐步展开对混合运算的探讨,帮助您更全面地理解这一主题。
1. 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理数是可以用两个整数的比表示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遵循一定的规律和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这些性质对于理解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至关重要。
2. 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在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是最基础的有理数运算之一。
当对有理数进行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时,需要首先对符号进行归纳,然后按照运算法则逐步计算。
计算-3+5-2,首先将-3和5相加得到2,然后再减2,最终得到答案0。
通过多个实例的练习,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技巧。
3. 乘法和除法混合运算除了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混合运算也是有理数运算中的重要内容。
在进行乘法和除法混合运算时,需要注意符号的运用以及乘法和除法法则的运用。
计算-2×3÷(-1),首先要计算-2×3得到-6,然后再除以-1,最终得到答案6。
这种混合运算的练习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以上对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和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解释,相信您对这一主题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本文的我想共享我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虽然在表面上看起来复杂,但只要掌握了基本的规则和方法,就能轻松应对各种题型。
对于学生来说,多做练习、多思考、多归纳,是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关键。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这一重要的数学概念。
总结回顾:1. 有理数是可以用两个整数的比表示的数,包括正整数、负整数和零。
2. 加法和减法混合运算是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基础内容,需要掌握符号归纳和运算法则。
3. 乘法和除法混合运算也是重要的有理数运算内容,需要注意符号的运用和法则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