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网箱_鲍参混养_生态养殖模式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241.03 KB
- 文档页数:5
海水养殖鲍的养殖技术和设备进展鲍鱼是一种珍贵的海产品,因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被广大消费者青睐。
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海水养殖鲍的养殖技术和设备不断进步和创新。
本文将从养殖技术和设备两个方面来介绍海水养殖鲍的最新进展。
一、养殖技术的进展1. 养殖基地选择和建设鲍鱼对水质的要求较高,在养殖基地的选择上,需要考虑水域深度、水质清洁度、潮汐、溶氧量等因素。
目前,为了改善鲍鱼的养殖环境,许多养殖基地采用了池塘、围网和浮筏等不同养殖方式,以适应不同地域的水质状况。
2. 改良品种选育鲍鱼的改良品种选育是提高鲍鱼养殖效益的关键之一。
近年来,专家们通过选择和交配的方式,选育出了耐高温、耐病虫害、生长快等特点的鲍鱼新品种。
这些新品种的养殖效益更高,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更强。
3. 饲料配方研究饲料是鲍鱼养殖过程中的重要因素。
为了提高鲍鱼的生长速度和品质,研究人员通过深入研究鲍鱼的营养需要,不断改进饲料配方。
目前,鲍鱼饲料中主要加入的成分有藻类、贝类粉末、虾虎鱼粉等,营养均衡,更利于鲍鱼的生长和健康发育。
4. 养殖管理技术养殖管理是鲍鱼养殖成功的关键。
通过科学的养殖管理,可以提高鲍鱼的成活率和生长速度。
养殖管理技术包括底质管理、水质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
近年来,养殖管理技术不断创新,通过监测和调整养殖环境,有效预防病害的发生,提高了养殖效益。
二、养殖设备的进展1. 网箱养殖设备网箱是一种相对经济、实用的鲍鱼养殖设备。
传统的网箱养殖设备主要由木结构和金属网格组成,容易生长海藻、海洋生物等污染物,对水质产生负面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型的网箱养殖设备应运而生。
新型网箱设备通过优化网格材料、改善水动力学结构等方式,降低了对水质的污染程度,并提高了鲍鱼的养殖效益。
2. 水下生物工程设备水下生物工程设备是近年来养殖鲍鱼发展中的创新之一。
水下生物工程设备主要包括人工礁石、人工透明圆筒等。
人工礁石可以提供鲍鱼生长所需的附着基质和庇护场所,促进鲍鱼底栖阶段的生长。
开放海区养殖鲍新技术效益分析鲍鱼是一种珍贵的海鲜产品,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市场价值。
传统的鲍鱼养殖方式主要是在陆地上的养殖场进行,但近年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开放海区养殖鲍新技术也逐渐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将对这种新型养殖技术的效益进行分析。
传统鲍鱼养殖方式主要依赖于陆地上的养殖场,但由于土地资源的限制和环保要求的提高,养殖成本不断增加,产量也难以提高。
因此,开发新型的开放海区养殖技术成为当务之急。
这种技术可以在海上构建养殖平台,通过网箱养殖、浮笼养殖等多种方式进行鲍鱼的培育和养殖。
目前,开放海区养殖鲍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国内外许多海域,进行了大规模的鲍鱼养殖。
其主要优点包括:养殖周期短:采用开放海区养殖技术,鲍鱼的生长周期较短,一般在1-2年左右,比传统的养殖方式缩短了1-2年。
产量高:在适宜的海域进行开放海区养殖,鲍鱼的产量可以达到每平方米300-500公斤,比传统的养殖方式提高了数倍。
成本低:采用开放海区养殖技术,可以减少土地使用成本、饲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从而降低了总成本。
品质好:由于开放海区养殖鲍的环境更加自然、开阔,因此鲍鱼的品质更好,口感更佳。
虽然开放海区养殖鲍技术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适宜海域难找:适合养殖鲍的海域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如水流稳定、水质清澈、水深适中等。
寻找合适的海域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情。
技术不够成熟:开放海区养殖技术虽然已经得到应用,但还处于不断探索和完善阶段。
在养殖技术和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容易受到天气和海况的影响:开放海区养殖鲍容易受到天气和海况的影响,如台风、暴雨、海浪等,这些都会对鲍鱼生长和产量带来不利影响。
寻找适宜的海域:在进行开放海区养殖前,需要进行充分调查和实地考察,寻找适合养殖鲍的海域。
可以选择一些已经具有一定规模的鲍鱼养殖区域进行合作或加盟。
加强技术研究和培训:不断加强技术研究和开发,探索更加适宜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方法。
同时,对从事开放海区养殖的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专利名称:一种鲍鱼海参深水共养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庄文荣,马文华
申请号:CN200610055190.2
申请日:20060223
公开号:CN1843102A
公开日:
20061011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一种鲍鱼海参深水共养方法的特征是将圆锥形金属外壳网箱,内装塑料波纹板,网箱大小2米到10米,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沉到10~15米深海处后,悬浮状态,可降低海水温度4度左右,以排除台风、赤潮、表面水温高的影响,而且把网箱做成两层,上层养鲍鱼,下层养海参,海参不投饲料,可利用大面波纹板上附着,微藻、微生物及鲍鱼残饵料及排泻物为食,最大限度降低养殖成本。
申请人:庄文荣
地址:353200 福建省南平市中山东路74号科技局内楼202室(省生物工程研究所)
国籍:CN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海水养殖鲍的养殖环境与海洋生态关系研究海水养殖鲍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贝类,其养殖环境及与海洋生态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海水养殖鲍的养殖环境与海洋生态关系进行研究,为鲍养殖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1. 养殖环境的选择与建立海水养殖鲍的养殖环境是影响其生长和发育的重要因素。
在选择适宜的养殖环境时,应考虑以下几点:1.1 水质要求鲍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水质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盐度、PH值和溶解氧等。
为了维持良好的水质,养殖区域应远离污染源,避免废水排入养殖区,定期监测水质指标。
1.2 底质要求鲍需要适合其附着生长的底质,如稳定的地质结构、适度的贝壳碎片或人工基质等,以提供附着的基础。
1.3 养殖区域的选择根据鲍的生态特性和需求,选择适宜的养殖区域非常重要。
需要考虑水动力条件、海洋生物的分布、水文潮流等因素,以确保养殖区域的适宜性。
2. 养殖环境对海洋生态的影响海水养殖鲍的养殖环境与海洋生态之间存在紧密关系。
适宜的养殖环境有助于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并促进鲍的健康生长。
同时,养殖活动也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了一定影响,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2.1 水体污染养殖鲍需要定期对水质进行监测和处理,以防止养殖废水对周围海域的污染。
养殖废水中的养分过剩以及化学药物的使用可能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引发藻类大量繁殖,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
2.2 生物多样性养殖区域的选择和管理应考虑到当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合理规划养殖区域,减少生境破坏,并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物种的繁殖和生存环境。
2.3 与其他海洋生物的关系养殖鲍与其他海洋生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对附近海洋生物的生态习性和食物链关系进行研究,可以避免养殖活动对其他物种的影响,保持生态平衡。
3. 养殖环境与生物养殖技术的结合为了实现海水养殖鲍的可持续发展,养殖环境需要与生物养殖技术相结合。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措施:3.1 智能养殖系统结合传感器技术和远程监测技术,开发智能养殖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水质指标和环境条件,提高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
海水养殖鲍种苗的养殖模式选择与比较鲍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海鲜美食,自古以来就在我国享有盛誉,被誉为“海洋瑰宝”。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需求不断增长,鲍鱼的市场需求也逐年攀升。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海水养殖鲍种苗的养殖模式选择变得非常重要。
本文将探讨海水养殖鲍种苗的养殖模式选择与比较,以供种植户参考。
海水养殖鲍种苗的养殖模式主要有三种:采捕野生资源、引进种苗及人工繁殖。
各种模式都有其优势和劣势,种植户应根据自身资源和市场需求进行选择。
首先是采捕野生资源的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成本较低,种苗不需要大量的投入,只需通过捕捞野生鲍鱼,然后将其养殖。
而劣势则在于采捕野生资源无法控制数量,容易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野生资源的供应不稳定,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从而影响到市场的稳定供应。
此外,野生资源的品质也无法保证,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其次是引进种苗的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种苗的品质较高,能够保证一定的养殖产量和质量。
种苗的引进可以选择优质的品种,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采用引进种苗的养殖模式还可以缩短养殖周期,提高养殖效益。
然而,引进种苗模式需要一定的投入成本,包括购买种苗、运输等费用,并且需要进行适应环境的过程,成功率不一定能够保证。
最后是人工繁殖的养殖模式。
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可以自主控制育苗时间、数量和质量,更加稳定可靠。
通过人工繁殖,可以保证种苗的数量和质量,并且可以控制繁殖过程中的疾病和寄生虫的传播。
这种模式对种植户的技术和管理要求较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
同时,人工繁殖的养殖模式需要一定的投入成本,包括购买设备、人工劳动力等方面。
综上所述,海水养殖鲍种苗的养殖模式选择与比较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采捕野生资源养殖模式成本较低,但供应不稳定;引进种苗养殖模式可以保证品质和稳定供应,但投入成本较高;人工繁殖养殖模式可以自主控制育苗时间和质量,但技术要求较高。
种植户应根据自身的资源和市场需求来选择适合自己的养殖模式。
威海西港水产有限公司海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技术预览说明:预览图片所展示的格式为文档的源格式展示,下载源文件没有水印,内容可编辑和复制威海西港水产有限公司海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技术近几年,随着海参养殖热潮的掀起,潮间带围堰养殖、池塘养殖、底播增殖等多种方式的海参养殖来势迅猛,其所需要的大量海参苗基本上还是直接从育苗厂购买,室内育苗要经过越冬,成本较高。
并且由于室内育苗密度高,水交换不及时,苗种质量得不到保证,极易得病。
海参海上网箱生态育苗是指在自然海区利用网箱进行海参育苗、越冬。
所培育出的苗种有三大优点:1、这是一种节约型的育苗方式,其育苗成本根据威海西港刺参水产研究所的估算,只有陆地室内育苗成本的1/4~1/5,几乎不消耗能源;2、这是一种环保型的育苗方式:室内育苗因为海水、设备的消毒处理,育苗废水的大量排放,人工投饵的残饵等都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这一切在海上网箱育苗中均可得到解决;3、这是一种健康型的苗种生产方式,海上网箱在自然生态条件下育出的苗与自然苗几乎一样,苗种病害少,苗体健壮,因而放养后成活率高、生长快。
我公司近几年在海参网箱育苗试验中获得初步成功,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现将其操作程序做了以下的归纳总结,以供参考。
(一)选址及网箱制作试验选用海区要求水质清新无污染,潮流平稳,饵料丰富,受风浪、潮汐影响较小,干潮时水深不得低于5m。
网箱大小可根据海区情况自行设计。
因试验设在威海小石岛海域,试验选用网箱的规格为:5mⅹ5mⅹ3.5m(长ⅹ宽ⅹ高)。
网箱所用材料有木材、浮子、聚乙烯网、筛绢网(200目、60目)、聚乙烯绳、石块袋等。
网箱制作:用8根直径为20cm的圆木两两一边搭建成一正方形框架,用大规格螺栓固定,在两根圆木中间铺满长30cm,宽10cm左右的木板。
框架四周下面固定10~12个直径为30cm、高为80cm的浮子,使网箱可以在水中浮起。
将全部制作好的网箱拖运到选定的海区,两两相连,一排10个网箱,然后在海底打桩,用锚缆固定位置。
今日三农网一、材料和方法1.水质条件本项目实施地点选择在莆田市湄洲湾东吴浅海海域,本海区pH值7.9~8.2,常年水温变化范围在10~30℃,盐度25~31,周围无工业污染、水质优良、潮流通畅、避风条件好。
该海区已通过省无公害产地认证,是海参与鲍鱼筏式养殖的理想场所。
2.苗种来源2003年10月份从大连购进刺参苗种2万粒,规格为3~4厘米/头;从山东购进杂交鲍鱼苗种12万粒,规格为1.5~2厘米/粒。
3.养殖管理(1)养殖方式采用海上筏架进行吊挂养殖。
养殖箱为鲍鱼专用的椭圆形塑料箱,每6个箱叠合为一串,吊挂水深3米左右。
按每个网箱100~120粒鲍苗和20~30头刺参苗进行套养。
(2)投喂饲料整个养殖过程主要投喂鲜的紫菜、海带和龙须菜,在海藻生长季节过后投其干品。
一般隔2~5天投喂一次,夏季为2天一次,冬季为3~5天一次。
投饵量视舔食情况而调整,以不发生腐烂为原则。
(3)适时分苗每隔2今月左右按不同规格进行分类分箱养殖,以促进快速生长。
分苗时尽量少用工具进行撬开,避免损伤,同时结合药浴,防止病害发生。
(4)清洁网箱结合投饵时对养殖箱附着的污泥及生物进行刷洗,以清除牡蛎、藤壶等。
发现个别死亡及时捞出,并集中移至陆上处理,不乱扔到养殖区中。
二、结果与讨论1.结果(1)生长情况2003年10月份开始投苗,经9个月养殖,刺参成活率达85%,120克以上的商品率达70%,出售刺参商品1.5吨,鲍鱼成活率达92%,绝大多数个体达4厘米以上。
(2)效益分析出售刺参产品1.5吨,每吨15万元,产值22.5万元;鲍鱼每粒按5元计算,产值达55万元。
刺参与鲍鱼产值合计达77.5万元,扣除饵料、苗种等生产费用,经过9个月的养殖可获利润20万元。
2.讨论掌握投苗时间及苗种规格。
由于刺参在水温超过20℃会出现“夏眠”,所以投苗时机最好选择在秋季,且规格应在3厘米以上。
海水池塘皱纹盘鲍与刺参混养技术初探我们于2003年承担了山东省科技厅下达的”海珍品(皱纹盘鲍、刺参)生态养殖技术研究”项目。
经三年的实践研究,试验面积10333平方米,鲍苗经过三年的养殖,成活率达88.3%,平均壳长94.8毫米,平均体重113.4克,平均产量2003.4克/平方米;参苗共放了两茬,每茬养殖时间是18个月,成活率达92.5%,平均产量为1.26千克/平方米。
实现总产值787.92万元,纯利润375.92万元。
现将该项目技术总结报告如下。
一、技术管理措施1.池塘建造(1)水质要求:池水水质要求盐度常年稳定,盐度在30~31,pH值7.8~8.2,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氨氮0.1毫克/升以下。
(2)池塘结构:面积10333平方米,形状长方形、南北走向,在池塘的南北两端分别设置1个进排水闸门,水深2.0~2.5米,底质为硬泥沙质。
(3)池塘改造:池底是刺参生长、夏眠的重要场所,将池中淤泥全部清除。
2.放苗前的准备工作(1)池塘消毒与肥水:池塘进水30~40厘米后,用生石灰对全池进行消毒处理,生石灰用量60千克/亩。
消毒1~2天后结束,池塘开始进水,同时用适量尿素等肥料培育池水中的基础饵料生物。
水体中硝酸盐的含量应在40毫克/升以下。
待水体稳定15天后,有益生物得以大量繁殖,有益藻开始附着扇贝笼,此时可进入投苗阶段。
(2)布设鲍鱼养殖网箱及人工造参礁:鲍鱼养殖网箱采用聚乙烯无节网片制作,网目大小1~2厘米,形状长方形,网箱内设置黑色波纹板作为附着基板,板上有圆孔,以便鲍鱼自由通过。
附着板在网箱内波沟应顺流设置,将网箱水平悬挂于池水中层。
在池底放置旧扇贝笼,将扇贝笼逐一连接,然后伸展、绷紧,使之固定在池底,呈纵向铺设,间隔1.5~2.0米,放置量300笼/亩,为刺参提供参礁。
3.苗种投放2003年1月放皱纹盘鲍及刺参苗种,筛选壳长为2~3厘米的优势鲍苗及体长10~15厘米的优质刺参苗种,要求体质健壮、活力强,伸展状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