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油脂生产中磷脂成分变化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55.21 KB
- 文档页数:4
大豆精制油中磷脂的提取与纯化技术研究磷脂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物质,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多个领域起着关键作用。
大豆油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油,其中含有丰富的磷脂。
因此,研究大豆精制油中磷脂的提取与纯化技术对于提高油品质量、开发油品的功能性和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磷脂的提取技术1. 溶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是目前较常用的磷脂提取技术之一。
该方法利用有机溶剂与大豆油中的磷脂发生化学反应,将其从油中分离出来。
主要的有机溶剂包括乙醇、丙酮、正己烷等。
溶剂提取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提取效率高。
但是,溶剂的选择和回收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并且溶剂回收成本较高。
2.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超临界流体萃取法是一种环保的磷脂提取技术,它利用具有较高温度和较高压力的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可以在较温和的条件下实现对磷脂的高效提取,并且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然而,超临界流体萃取设备的成本较高,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
二、磷脂的纯化技术1. 沉淀法沉淀法是一种常用的磷脂纯化技术,该方法通过控制油中磷脂的溶解度,使其在特定条件下沉淀出来。
常用的沉淀法包括酸化法、碱沉淀法等。
沉淀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
但是,沉淀法的纯化效果较差,容易产生色泽变黑等问题。
2. 膜分离技术膜分离技术是一种在较低温度和不需要添加化学试剂的情况下实现磷脂纯化的方法。
常用的膜分离技术包括超滤、微滤和逆渗透等。
膜分离技术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无污染、无需添加化学试剂,纯化效果较好。
然而,膜分离技术对膜的选择和膜的阻垢等问题仍然存在挑战。
三、磷脂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的关注度增加,磷脂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前景日益广泛。
在食品工业中,磷脂可以在面包、饼干、乳制品等食品的加工中作为乳化剂和稳定剂使用,能够改善食品的质感和延长保质期。
在医药领域,磷脂可以用于制备肝素钠、磷脂酰胆碱等药物,具有良好的药学性能。
此外,磷脂还可以用于生产高级化妆品,起到润肤、抗衰老等作用。
磷脂—大豆蛋白复合物形成机理及其理化、功能特性研究共3篇磷脂—大豆蛋白复合物形成机理及其理化、功能特性研究1磷脂—大豆蛋白复合物形成机理及其理化、功能特性研究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重视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影响。
作为蛋白质的一种优选来源,大豆蛋白具有各种生物活性物质,如异黄酮类物质、大豆磷脂等,以及很好的营养价值。
与此同时,大豆蛋白亦面临许多问题,如其构造中包含多种抗萃分子(例如异黄酮),它们使得大豆蛋白相对于牛乳蛋白质(casein)等常规蛋白来说,更难处理。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磷脂—大豆蛋白复合物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本文旨在综合介绍磷脂—大豆蛋白复合物的形成机理以及其理化和功能特性的研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食品工业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磷脂—大豆蛋白复合物的形成机理磷脂—蛋白质复合物的形成是由于磷脂的极性官能团与蛋白的带电氨基酸残基之间的相互作用。
对于磷脂—大豆蛋白复合物的形成,有研究表明这种复合物的形成与大豆蛋白本身的性质和条件有关。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 pH值:pH值对大豆蛋白中带电氨基酸残基的离子化程度有影响。
例如,在PH值为4.5和10的条件下,大豆蛋白表面带正电和负电,在pH中性区域,大豆蛋白处于等电点将不带电,但存在一些暴露的氨基酸残基可产生复合物;2. 温度:温度会影响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特定温度下可能促进磷脂蛋白质相互作用的发生;3. 反应时间:反应时间一定时,大豆蛋白与磷脂之间的复合反应可能是有限的。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长,复合物的形成可能会加强,但若反应时间过长,则会失去调味作用,甚至出现二级素质下降;4. 摇床速度:摇床速度对复合物形成也有一定影响,过快和过慢的速度都可能降低复合物形成产率。
磷脂—大豆蛋白复合物的理化特性磷脂—大豆蛋白复合物的形成会影响其理化特性,如荧光猝灭、拉曼光谱、显微组织结构、分子分布等方面。
荧光分析是一种表征分子间距离、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常用方法。
大豆磷脂中磷脂的组成成分含量
摘要:
I.大豆磷脂的简介
II.磷脂的组成成分
III.大豆磷脂中磷脂含量的影响因素
IV.磷脂对人体的作用及应用
V.总结
正文:
I.大豆磷脂的简介
大豆磷脂是一种从大豆中提取的天然物质,其主要成分是磷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
磷脂是一类含有磷酸基团的生物分子,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组织及卵黄之中。
大豆磷脂因其优秀的乳化性能,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领域。
II.磷脂的组成成分
磷脂主要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
其中,甘油和脂肪酸是磷脂的基本结构单元,磷酸则连接甘油和脂肪酸形成磷脂分子。
不同种类和大小的脂肪酸以及磷酸基团的位置和数量,会影响磷脂的性质和功能。
III.大豆磷脂中磷脂含量的影响因素
大豆磷脂中磷脂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大豆品种、生长环境、收获和加工过程等。
其中,大豆品种和生长环境决定了大豆中磷脂的潜在含量,而收获和加工过程则会影响磷脂的实际提取量。
合理选择大豆品种和优化加工工
艺,可以提高大豆磷脂中磷脂的含量。
IV.磷脂对人体的作用及应用
磷脂对人体具有多种益处,包括提高记忆力、保护心血管、调节血脂等。
因此,磷脂及其提取物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品和药品中。
同时,磷脂还具有乳化、抗氧化和稳定剂等功能,可用于食品工业,如制作巧克力、乳制品和烘焙食品等。
V.总结
大豆磷脂是一种富含磷脂的天然物质,其组成成分和含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磷脂对人体具有多种健康益处,被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品等行业。
大豆卵磷脂研究报告引言大豆卵磷脂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磷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豆卵磷脂的性质、组成、生产工艺以及其在食品、医药和化妆品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深入研究,我们旨在揭示大豆卵磷脂的潜力和可能的风险,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一、大豆卵磷脂的性质大豆卵磷脂主要由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等组成。
其物理性质包括溶解性、表面活性以及乳化性能等。
研究表明,大豆卵磷脂在水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可形成稳定的乳状液体。
在乳化性能方面,大豆卵磷脂能够有效地乳化脂肪,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和质感。
二、大豆卵磷脂的组成大豆卵磷脂主要由磷脂酰胆碱、磷脂酰肌醇以及其他脂质组成。
其中,磷脂酰胆碱是大豆卵磷脂中最主要的成分,具有重要的营养和生理功能。
研究表明,磷脂酰胆碱可以促进脑细胞的生长和发育,增强记忆力和学习能力。
三、大豆卵磷脂的生产工艺大豆卵磷脂的生产工艺包括原料处理、浸出提取、溶解分离、精制处理等环节。
首先,将大豆经过清洗、破碎等处理,获得适合的原料。
然后,通过浸出提取的方法,将大豆中的卵磷脂提取出来。
接下来,将提取得到的卵磷脂进行溶解分离和精制处理,获得高纯度的大豆卵磷脂。
四、大豆卵磷脂在食品领域的应用大豆卵磷脂在食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作乳化剂、增稠剂、稳定剂等,提高食品的质感和口感。
同时,大豆卵磷脂还具有抗氧化和抗菌作用,可以延长食品的保鲜期。
此外,大豆卵磷脂还可以用于乳制品、面包、糕点等食品的生产,增加其营养价值和口感。
五、大豆卵磷脂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大豆卵磷脂在医药领域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研究表明,大豆卵磷脂可以用于制备纳米药物载体,提高药物的溶解度和生物利用度。
此外,大豆卵磷脂还可以用于制备缓释药物和靶向药物,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六、大豆卵磷脂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大豆卵磷脂在化妆品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作乳化剂、稳定剂、保湿剂等,提高化妆品的稳定性和质感。
同时,大豆卵磷脂还具有滋润和抗衰老的作用,可以改善肌肤质量和延缓皮肤老化。
亚硫酸化大豆磷脂的合成研究亚硫酸化大豆磷脂的合成研究亚硫酸化大豆磷脂是一种经过细胞膜形成的天然产物,它是大豆中一种重要的脂质集团,在构成细胞膜和构建细胞内活性物质等各种生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亚硫酸化大豆磷脂已经成为生物分子沟通和能量转移的重要中间物质,有着极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综述了亚硫酸化大豆磷脂合成的基础研究进展,包括对它们成分、特性、工艺控制、反应机理、工业制备方法等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以便为其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提供有效指导。
一、亚硫酸化大豆磷脂的成分大豆磷脂的化学结构以脂肪酸、极性头组分、磷酸类组成等主要成分,大致分为亚硫酸化和非亚硫酸化两类(亚硫酸化的大豆磷脂占90%左右)。
其中,亚硫酸化大豆磷脂主要由多磷酸化磷脂酰乙醇醚、磷脂酰乙醇醚、磷基醇酸脱水合酶细胞色素c还原酶、磷苷和多磷酸酯等几种组成,它们在细胞膜结构中分布较广。
亚硫酸化大豆磷脂的特征是,它们的磷脂酰乙醇基的硫醚结构被磷苷介导的亚硫酸基修饰,五磷酸基具有穿刺性,形成表面整体结构,质量比大,稳定性强。
二、亚硫酸化大豆磷脂的性质及其运用亚硫酸化大豆磷脂是一种构建细胞膜和构建细胞内活性物质等各种生物化学过程的重要组分。
它们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体系稳定性,是脂质过程调节的重要物质,可以构成复杂的脂质微环境网络,控制各种细胞功能的表达和转变。
另外,亚硫酸化大豆磷脂还可以因某些环境条件而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受体蛋白和调节亚环路的反应,以及受脂质微环境的积极调节,这种影响具有特定的调节特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启发力和广泛的应用空间,如水解、吸收、中和和转移能量等。
三、亚硫酸化大豆磷脂的合成工艺亚硫酸化大豆磷脂的工艺分离主要有液体膜分离和气体膜分离等。
由于亚硫酸化大豆磷脂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因此,可以采用化学法将它们从大豆中提取出来。
常用的化学方法包括甲醇抽提、氯化物抽提和醋酸抽提方法。
另外,亚硫酸化大豆磷脂的生物合成也可以通过采用微生物,如大肠杆菌等来进行工艺制备。
大豆软磷脂可行性研究报告一、引言大豆软磷脂是一种通过特殊加工工艺从大豆中提取得到的一种磷脂类物质,具有许多健康功效。
由于其丰富的卵磷脂和卵磷脂鞘氨醇等成分,已被广泛用于食品、保健品和药品行业。
本报告旨在对大豆软磷脂的可行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前景。
二、大豆软磷脂的特性及成分1. 大豆软磷脂主要成分包括卵磷脂、甘油磷脂、磷脂鞘氨醇等。
2. 大豆软磷脂颗粒大小均匀,易于消化吸收,无毒副作用。
3. 大豆软磷脂具有润滑性,能够改善食品口感,延长保存期限。
三、大豆软磷脂的主要应用领域1. 食品行业:大豆软磷脂可用作乳化剂、稳定剂、抗氧化剂等,在乳制品、烘焙食品、罐头食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2. 医药保健品行业:大豆软磷脂可以提高脑功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改善皮肤肌肤等功效,被用于制备脑力食品、心血管保健品等产品。
3. 化妆品行业:大豆软磷脂具有保湿、滋养、修护皮肤等功效,被广泛用于护肤品、洗发水等产品中。
四、大豆软磷脂的市场前景1.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升,大豆软磷脂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功能性成分,市场需求不断增长。
2. 大豆软磷脂在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多个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市场空间广阔。
3. 大豆软磷脂具有多种功效,可根据不同人群需求进行定制,有望成为未来健康食品和保健品市场的主力产品。
五、大豆软磷脂的生产技术及成本分析1. 大豆软磷脂的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大豆提取、分离、精炼等步骤,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和设备,生产成本逐渐降低。
2. 大豆软磷脂的生产成本主要包括原料成本、生产设备投资、人工成本等,随着技术提升和规模化生产,成本会逐渐降低。
六、大豆软磷脂的市场竞争分析1. 大豆软磷脂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嘉禾制药、北大荒等大豆生产厂家。
2. 在市场营销手段上,需要加强品牌宣传、渠道拓展等,提高产品知名度和市场份额。
3. 在产品研发方面,不断提高产品品质和功能性,不断满足消费者不同需求。
大豆磷脂中磷脂酰胆碱的脂肪酸组成分析夏海涛3 刘玉芬 侯进龙(齐齐哈尔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齐齐哈尔161006) 2002202230收稿;2002206226接受1 引 言磷脂是生物膜的主要成分,是由甘油骨架、极性基团和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质类化合物。
磷脂种类(PC ,PE 等)的化学组成决定磷脂的物理特性,进而影响生物膜的功能。
研究表明:磷脂脂肪基团中不饱和碳2碳键是决定其相变温度的关键因素,同时,环境因素影响磷脂的脂肪酸组成,随环境温度的变化,磷脂的脂肪酸组成也作出相应的调整。
因此,测定磷脂酰胆碱的脂肪酸组成,对研究大豆的遗传性及环境因素对其所造成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磷脂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已有报道,但对于大豆磷脂酰胆碱脂肪酸组成的分析国内至今未见报道。
本文用正相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制备大豆磷脂酰胆碱,水解酯化后,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脂肪酸组成。
结果表明,大豆磷脂酰胆碱主要由C 16∶0,C 18∶0,C 18∶1,C 18∶2和C 18∶35种脂肪酸组成,该方法可用于各种磷脂的脂肪酸分析。
2 实验部分2.1 仪器与试剂 P2000型高效液相色谱仪(美国Therm o Separation 公司);Lichros orb si 260色谱柱(大连依利特公司),SE DEX 55型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国Dikma 公司);Vista 402型色谱数据处理机(美国Varian 公司);VIST A 6000型气相色谱仪(美国Varian 公司);FI D 检测器。
正己烷、异丙醇(色谱纯)、脂肪酸(分析纯);二次蒸馏水;磷脂酰胆碱PC 、磷脂酰乙醇胺PE 、磷脂酰肌醇PI 、磷脂酸PA 均为标准品(美国S igma 公司);粉末大豆磷脂。
2.2 半制备液相色谱分析条件 Lichros orb si 260色谱柱(10μm ,30cm ×8mm i.d ),流动相∶(A )正己烷Π异丙醇=58Π42(V ΠV );(B )正己烷/异丙醇/水=55Π42Π3(V ΠV );梯度程序:0~5min ,溶剂A 从100%变为0%,保持20min ,25~30min ,溶剂A 从0%变为100%,保持10min ;流速:1.8m L Πmin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温度80℃,空气压力2.2×105Pa 。
大豆油脚提取高纯度卵磷脂的研究姚妙爱,周玉东(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粮食工程系,江苏 淮安 223003)摘要:对从大豆油脚中提取高纯度的大豆卵磷脂的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真空薄膜蒸发、丙酮萃取、乙醇分提、蒸馏、CO2超临界萃取、干燥、杀菌等工艺对提取条件进行系统实验。
此法生产的卵磷脂符合国家标准要求,色泽为淡黄色,丙酮不溶物含量为96.2%,水分为0.72%,乙醚不溶物为0.22%,PH值为6,含氮量为1.89%,含磷量为3.67%,碘值为89,酸价为22.5。
关键词:大豆油脚;卵磷脂;提纯中图分类号:TS20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篇号:1673-9078(2008)11-1155-02Preparation of High-pure Phosphatide from Soybean Oil FootYAO Miao-ai, ZHOU Yu-dong(Grain Engineering Department, Jiangsu V 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Finance & Economics, Huai’an 223003, 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d the preparation of high-pure lecithin from soybean oil foot. The effects of process conditions, including thin film vacuum evaporation, aceton extraction, ethanol fractionation, distillatio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 drying, sterilization, etc., on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lecithin were studied. The achieved lecithin showed canary color and accorded with the national standard with its acetone insoluble substance content, water content, ether insoluble substance content, pH value, nitrogen content, phosphorus content, iodine value and acid value being of 96.2%,0.72%, 0.22%, 6, 1.89%, 3.67%, 89 and 22.5, respectively.Key words: soybean oil foot; lecithin; purification随着大豆磷脂生产加工技术的进步以及对大豆磷脂生物活性成分研究的深入,研制高纯度单一成分磷脂产品并拓展其应用空间已成为大豆磷脂开发的新趋势。
大豆磷脂中磷脂的组成成分含量(最新版)目录1.大豆磷脂的概述2.大豆磷脂中磷脂的组成成分3.大豆磷脂中磷脂的含量4.大豆磷脂的应用5.大豆磷脂的提取和加工正文一、大豆磷脂的概述大豆磷脂是一种从大豆中提取的磷脂,主要由甘油、脂肪酸、胆碱或胆胺组成,能溶于油脂及非极性溶剂。
大豆磷脂的组成成分复杂,主要含有卵磷脂、脑磷脂、心磷脂等,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常用做各种药物的成分。
二、大豆磷脂中磷脂的组成成分大豆磷脂中磷脂的组成成分主要包括卵磷脂、脑磷脂、心磷脂等。
这些成分都具有不同的生理功能和药用价值。
1.卵磷脂:是大豆磷脂中最主要的成分,具有乳化、分解油脂、促进脂肪代谢等作用,常用于保健品和食品添加剂中。
2.脑磷脂:是大脑和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促进脑部发育、增强记忆力等功能。
3.心磷脂:是一种特殊的磷脂,具有保护心脏、降低血脂等作用。
三、大豆磷脂中磷脂的含量大豆磷脂中磷脂的含量取决于大豆的品种、生长环境和加工工艺等因素。
一般而言,大豆磷脂中磷脂的含量在 40% 左右,其中卵磷脂的含量最高,约占磷脂总量的 70%-80%。
四、大豆磷脂的应用大豆磷脂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药品等领域。
1.食品领域:作为乳化剂、稳定剂、膨松剂等,应用于糖果、巧克力、饮料等食品的生产中。
2.保健品领域:作为营养补充剂,用于提高人体免疫力、保护心血管系统、促进脂肪代谢等。
3.药品领域:作为药物载体、辅助成分等,应用于片剂、胶囊剂、乳剂等药品的制备中。
五、大豆磷脂的提取和加工大豆磷脂的提取和加工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浸提法:将大豆油脚与水混合,通过搅拌、加热等操作,提取出大豆磷脂。
2.水化法:将大豆油脚与水混合,通过水化、脱胶等操作,提取出大豆磷脂。
3.薄膜蒸发法:将大豆油脚与薄膜蒸发设备混合,通过蒸发、搅拌等操作,提取出大豆磷脂。
大豆卵磷脂的提取工艺及发展研究大豆卵磷脂的提取称取约10g蛋黄于小烧杯中,加入温热的95%乙醇30mL,边加边搅拌均匀,冷却后过滤。
如滤液仍然混浊,可重新过滤直至完全透明。
将滤液置于蒸发皿内,水浴锅中蒸干,所得干物即为卵磷脂。
大豆卵磷脂的鉴定新提取的卵磷脂为白色,当与空气接触后,其所含不饱和脂肪酸会被氧化而使卵磷脂呈黄褐色。
卵磷脂被碱水解后可分解为脂肪酸盐、甘油、胆碱和磷酸盐。
甘油与硫酸氢钾共热,可生成具有特殊臭味的丙烯醛;磷酸盐在酸性条件下与钼酸铵作用,生成黄色的磷钼酸沉淀;胆碱在碱的进一步作用下生成无色且具有氨和鱼腥气味的三甲胺。
这样通过对分解产物的检验可以对卵磷脂进行鉴定。
1、三甲胺的检验:取干燥试管一支,加入少量提取的卵磷脂以及2~5mL 氢氧化钠溶液,放入水浴中加热15min,在管口放一片红色石蕊试纸,观察颜色有无变化,并嗅其气味。
将加热过的溶液过滤,滤液供下面检验。
2、不饱和性检验:取干净试管一支,加入10滴上述滤液,再加入1~2滴3% 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振摇试管,观察有何现象产生。
3、磷酸的检验:取干净试管一支,加入10滴上述滤液和5~10滴95%乙醇溶液,然后再加入5~10滴钼酸铵试剂,观察现象;最后将试管放入热水浴中加热5~10min,观察有何变化。
4、甘油的检验:取干净试管一支,加入少许卵磷脂和0.2g 硫酸氢钾,用试管夹夹住并先在小火上略微加热,使卵磷脂和硫酸氢钾混熔,然后再集中加热,待有水蒸气放出时,嗅有何气味产生。
大豆卵磷脂的开发应用1 在食品中的应用卵磷脂被用于糖果、巧克力中以降低粘度,用于人造黄油的乳化。
其次,它还用于制作许多粉末状食品以使产品迅速溶解和润湿。
含有卵磷脂的速溶蛋白粉能与肉类迅速彻底地混合。
某些分解胶体也能较容易地被迅连掺入食品中。
卵磷脂还具有抗氧化、催长及包埋等作用。
因此,其技术价值愈来愈被人们重视,2 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卵磷脂是动物脑神经组织、骨髓、心、肝和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生物膜的重要组分,对幼龄动物的生长发育非常重要,添加卵磷脂能促进鱼类和肉猪的脑、神经组织、内脏、骨髓的发育健全。
大豆深加工发展与磷脂加工技术的应用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越来越重视,大豆作为一种健康营养的食品已经逐渐被广泛接受和应用。
在大豆的深加工过程中,磷脂加工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从大豆深加工和磷脂加工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技术原理、应用前景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大豆深加工的定义和发展历程大豆深加工是指在大豆基础上,开发和制造出一系列以大豆为原料的深加工产品。
大豆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末,并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不断地进行着技术升级。
随着人们对营养和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大豆深加工的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大。
目前,大豆深加工产品已经包括了豆浆、豆腐、豆腐皮、豆腐干、豆腐乳、豆腐素肉、豆粉、豆渣、豆油、豆饼等,深加工技术在大豆加工行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磷脂加工技术的应用历程磷脂作为一种重要的生物分子,广泛存在于植物和动物细胞膜中。
磷脂在生物学和营养学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深度加工和功能性食品领域。
过去,由于大豆的油脂成分中磷脂含量比较低,磷脂的应用领域很小。
然而,随着大豆深加工技术的不断发展,大豆油脂中磷脂的含量越来越高,研究和开发磷脂加工技术已经成为大豆深加工企业的必修课。
三、磷脂加工技术的技术原理磷脂提取技术是利用特定的官能团将磷脂分离和提取出来的过程。
目前,常用的磷脂提取技术包括溶剂提取、酸解提取和超声波提取等。
其中,超声波磷脂提取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具有提取效率高、成本低、环保等优点。
四、磷脂加工技术的应用前景随着人们对健康、绿色、环保、安全等生活方式的要求越来越高,磷脂加工技术的应用前景也越来越广阔。
一方面,磷脂作为一种营养丰富、保健功能卓越的物质,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品、化妆品、医药等领域。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绿色、环保、安全等要素的要求增加,大豆深加工企业在使用磷脂加工技术时,也会更加关注技术的环保性、安全性等方面,从而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口碑。
综上所述,大豆深加工技术的发展和磷脂加工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大豆产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
大豆磷脂改性方法研究进展摘要:本文简要介绍大豆磷脂通过物理、化学或者酶法改性,扩大在食品、化妆品、医药等工业方面的应用。
综述了国内外磷脂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法改性研究的进展。
关键词:磷脂;物理改性;化学改性;酶改性大豆磷脂是良好的天然表面活性剂,但是其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值低,应用范围受到很大限制,如在速溶豆粉、大豆浓缩蛋白、分离蛋白中添加磷脂时,直接添加浓缩磷脂较难,需用油溶后,方可在造粒喷涂中使用;粉状磷脂的HLB 值虽较浓缩磷脂有所提高,但因其生产技术复杂,生产成本高,市场销售价格昂贵,除少数高新技术行业及医药生产少量需求之外,其他行业应用很少,市场容量很小[1]。
另外,大豆磷脂的生理活性与其脂肪酸的组成和极性末端的组成密切相关,有些稀有和特定结构的磷脂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这些特殊结构的磷脂在自然界中含量极少,难以用化学法合成,但容易用酶法改性获得。
因此,要想深度开发应用大豆磷脂,除要降低大豆磷脂产品的生产成本外还要进一步研制和开发HLB 值高的磷脂改性产品。
进而改性方法的研究就成了目前国内外诸多学者十分关注的热门问题。
1 磷脂物理改性物理改性就是利用某些分离溶剂和分离技术将混合磷脂中的某些具有特定功能的部分纯化、富集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磷脂本身组分的化学结构并未发生变化,不影响磷脂应用的安全性,但同时存在人为无法改变磷脂功能性质的缺点。
目前,常用于或正在研究的磷脂物理改性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1 溶剂分提法磷脂的溶剂分提是根据磷脂在一些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而进行的。
磷脂在一些有机溶剂中具有很好的溶解度,如己烷、石油醚、乙醚等,在低级醇中则部分溶解,在丙酮、乙酸乙酯中则不溶。
低级醇对磷脂酰胆碱(PC)具有较好溶解性,但选择性不是很好,而乙腈虽然对磷脂的溶解性不好,但在低浓度下却对磷脂酰胆碱有非常高的选择性。
所以,如果将对磷脂酰胆碱具有较好溶解性的溶剂(如低级醇类)和对磷脂酰胆碱具有较高选择性的溶剂(如乙腈)进行组合,就可获得具有双方优点的混合溶剂。
大豆磷脂的提取与分析摘要:以新鲜的油脚为原料, 经丙酮脱油, 正己烷萃取, 并以以维生素C为抗氧化剂,制得粉状大豆磷脂。
产品的各项指标不仅符合食品添加剂的标准, 而且其色泽也有所改善。
关键词:大豆磷脂萃取1.引言大豆磷脂是脂肪酸、磷酸及其衍化物的多元醇醋弱极性化合物, 其外观为淡黄色的粉状。
大豆磷脂是天然的乳化剂和营养剂。
由于其固有的乳化特性、润湿特性、分散特性、抗氧化特性, 以及生理活性等性能, 已引起世界广泛的兴趣和重视〔1〕, 并在食品、医药、轻工、化学、电子等行业中得到应用。
我国的大豆磷脂生产起步较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 开发和利用大豆磷脂的生产是目前当务之急。
大豆磷脂在大豆油脚中含量较高。
油脚是提取大豆油后的残渣, 往往作为饲料或弃去, 造成极大浪费。
从大豆油脚中提取大豆磷脂既合理地利用了资源, 又加强了对大豆磷脂的开发研究。
我们从新鲜油脚出发, 考察了脱油温度、脱油用量、萃取温度和萃取剂用量等对产率的影响, 从而确定了不同于文献〔2〕的工艺条件, 并解决了提取过程中磷脂发粘、结团的问题。
此外, 用维生素作为抗氧化剂也使产品色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2.实验部分2.1实验材料三口瓶 1000ml 2000ml水浴锅冷凝管滴液漏斗500ml JB50-D型电动搅拌器668型真空千燥箱 LXJ64一01型离心分离器ir一435型红外光谱仪200度烘箱2.2实验试剂丙酮分析纯沈阳试剂厂乙醇分析纯沈阳试剂厂正已烷分析纯沈阳宏伟化学试剂厂石油醚分析纯丹东化学试剂厂乙醚分析纯丹东化学试剂厂2.3实验过程1.脱油本油脚经过水化, 可直接脱油。
第一次脱油取一定量的油脚, 按油脚中油:丙酮=1:3~4(重量), 加入丙酮。
30℃下搅拌30一40分钟, 静置分层, 除去母液第二次脱油将与第一次脱油相同的丙酮量, 加入已处理的油脚中,20 ℃下搅拌30一40分钟, 静置分层, 除去母液第三次及以后的脱油与第二次脱油方法相同, 如果母液的含油量超过0.06%(重量), 要一直脱到粘壁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