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G101图集平法制图规则及计算深度解读
- 格式:pdf
- 大小:5.75 MB
- 文档页数:69
16G101平法培训课件一、概述16G101平法培训课件是一套以我国建筑行业最新规范《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简称16G101)为基础的培训资料。
本课件旨在帮助建筑从业人员快速掌握16G101平法的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提高施工图绘制质量和效率。
通过对本课件的学习,学员可以熟练运用16G101平法进行建筑结构施工图的绘制,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二、16G101平法的基本原理1.平面整体表示方法16G101平法是一种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它将建筑结构的平面、立面、剖面等信息整合在一张平面图上,通过不同的图线和符号来表示。
这种方法简化了施工图的绘制过程,提高了制图效率,同时也便于施工人员理解和施工。
2.制图规则16G101平法规定了详细的制图规则,包括图线、符号、文字、尺寸等方面的表示方法。
这些规则有助于统一建筑行业施工图的表示方式,提高施工图的可读性和准确性。
3.构造详图16G101平法还提供了大量的构造详图,包括节点详图、构件详图等。
这些详图详细展示了建筑结构的构造做法,为施工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施工依据。
三、16G101平法的应用1.施工图的绘制16G101平法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施工图的绘制。
通过对本课件的学习,学员可以掌握16G101平法的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熟练绘制建筑结构施工图。
2.施工图的审查与修改在施工图审查与修改过程中,运用16G101平法可以快速发现和纠正图纸中的错误,提高施工图的准确性。
3.施工现场的指导16G101平法施工图具有直观、易懂的特点,便于施工现场的技术交底和指导。
施工人员可以依据施工图进行施工,确保建筑结构的施工质量。
4.设计与施工的衔接16G101平法有助于设计与施工之间的衔接,提高建筑行业的工作效率。
设计师可以依据16G101平法制图规则进行设计,施工人员可以依据16G101平法施工图进行施工,实现设计与施工的无缝对接。
四、16G101平法培训课件的内容安排1.制图规则本部分详细讲解16G101平法的制图规则,包括图线、符号、文字、尺寸等方面的表示方法。
平法图集16G101—3深度解读16G101-3在11G101-3的基础上做了修改,增加和变化了部分内容。
本文对比新旧图集,对新增加和变化的内容做了深度解读,为建筑行业技术人员重新学习新图集提供了方便,有助于更加深刻理解和运用16G101-3图集,指导现场施工与验收。
标签:平法图集;16G101-3;变化0 引言混凝土结构施工图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有利于规范和统一全国制图规则,提高图纸的标准化和规范法,减少设计人员的绘图工作量,同时为施工、监理、造价计算的使用提供方便。
1 修订的背景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新的建筑理念和建筑型式广泛应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版)》GB 50010-2010和《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15相继实施。
同时,《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局部修订经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批准,已于2016年8月1日起实行。
新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自2016年6月1日起实行,该标准中取消不设防区,且适当调整提高部分城镇的地震基本烈度。
为使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更好地与新规范衔接,满足建筑工程的实际使用要求,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对G10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系列图集进行了全面修编,16G101系列图集由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批准,已于2016年9月1日起实行。
新的平法图集是对国家现行标准内容的落地、细化、延伸与补充。
2011年9月,11G101-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承台)替代了原来的04G101-3、08G101-5和06G101-6,变化较大。
2016年9月,16G101-3替代11G101-3,增加了新的内容,局部有些变化,本文对16G101-3中新增或变化的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学习和理解图集。
2 变化或新增的内容基础构件包括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及桩基础。
目录CONTANTS01平法的初步认识02柱03墙、暗柱及连梁04梁05板06后浇带构造07基础构造PART 01平法的初步认识l 1.1:平法图集的全称及作用;l 1.2:常用平法代号的认识;l 1.3:钢筋锚固表;l 1.4:钢筋搭接表;l 1.5:锚固与搭接的关系;平法图集的作用平法图集的全称La (受拉钢筋锚固长度)1、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0。
2、当四级抗震时,La=Lae。
Lae (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1、受拉钢筋最小抗震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0。
2、当四级抗震时,La=Lae。
LL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1、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
2、当四级抗震等级时,LL=LLe3、当钢筋种类及同一区段内,搭接钢筋面积百分率《=25%;50%;100%时,搭接长度分别=1.2锚固长;1.4锚固长;1.6锚固长。
LLe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搭接长度)1、任何情况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300。
2、当四级抗震等级时,LL=LLe3、当钢筋种类及同一区段内,搭接钢筋面积百分率《=25%;50%;100%时,搭接长度分别=1.2锚固长;1.4锚固长;1.6锚固长。
钢筋平法代号LaLaeLLLLe常见的平法代号的认识CZ:保护层;S :分布间距;HC :顺支座长;Hw :梁腹板高度; 斯维尔:(TCZ :WT:弯头;CZZ:支座构件钢筋保护层;TCZ:基础顶面保护层; ------------------------------------------------------------------------------------------------------------LMC:左锚/下锚;RMC:右锚/上锚);LJT :钢筋接头总长16G锚固表锚固长度查询表11G锚固表11G锚固长度查询表16G搭接表搭接长度查询表116G搭接表搭接长度查询表211G搭接11G搭接计算公式PART 02柱的平法认识l 2.1:柱纵向连接方式;l 2.2:柱纵筋连接构造;l 2.3:柱纵筋底层插筋构造;l 2.4:柱纵筋顶层构造;l 2.5:柱箍筋分布范围;l 2.6:柱梁节点区域箍筋加密软件中如何表示;错开连接长为:2.3LLe。
16G101图集柱平法制图规则及计算深度解读
图集相当于字典,查起来方便,读起来费劲,有时候读了多遍也理解不了,如果理解不了,你将无法查询,从今天开始,我帮大家深度解读16G图集,帮大家节省时间。
大家看一下,同图表示,你是不是对平法是什么,有了更好的理解。
16G图集这次最大的变化就是取消了非抗震情况,就是因为有了以上这份文件。
至于16G101-1和-2包括哪些内容,我们后面再讲,慢慢来!
“框架-剪力墙结构”和“框支剪力墙结构”我理解是否正确,欢迎大家拍砖。
虽然现在平法图集上没有陈教授的名字,但是我们不能忘记这个人,他发明平法,解放了无数建筑工作者的劳动力。
别把图集当规范,平法图集是从规范衍生出来应用工具。
简单来说,平法施工图=平面图+标准构造详图,这里平面图是按照平法规则绘制出来的。
这几种方式,我们后面会详细解读。
图纸说明大多数对预算员没用,做预算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图纸说明上。
这些地方设计如果不注明,就证明是设计新手干的,找老预算员取取经验,别瞎做。
哈哈!
先来一波更新^.^【2016年11月7日】
其实芯柱的内容,16G平法图集并没有单独拿出来,因为网上很多人问这个问题,我在这里特意拿出来单独解读。
列表注写方式图上有个特点,就是柱截面标注的不是具体尺寸,是参数代号,具体尺寸要从表里查得。
注意,偏轴时图中参数可以是负值。
这里注意大家按照我给的序号顺序看。
关于转换柱的具体内容,我们后面会详细解读。
常用的箍筋是类型1和类型2。
我们经常碰到复合箍筋,不知道怎么拆分,有了这个原则就知道怎么拆分了。
大家注意,柱子的箍筋是“几×几”,梁的箍筋一般叫“几肢箍”。
大家注意,芯柱不会单独存在,一定和框架柱在一起,尺寸标注方式随框架柱。
为了施工方便,这张表平法图集要求至少在柱、墙、梁结构图上放置这张表。
大家注意,这张表里的标高表示的是当前层的结构底标高,而不是建筑底标高,平法图集里讲的所有标高,都是结构标高不是建筑标高。
我在这里给大家计算层高一个万能公式:
结构层高=上一层的结构底标高-当前层的结构底标高,你可以用这个公式验证上表中的层高对不对。
屋面层有没有层高,有时候有,有时候没有,比如有女儿墙的时候,屋面层是有层高的,没有女儿墙的时候,屋面层是没有层高的,但是这都不属于结构部分,所以,在表中屋面层不标注层高。
嵌固端到底放在什么部位,一直是一个争议的概念,前几版图集也没讲清楚嵌固端位置,这次16G图集把这个概念讲清楚了。
但是16G图集并没有讲什么是嵌固端,这也许不是16G图集要解决的问题,我在这里按照我的理解,给大家讲一下嵌固端的概念。
到这里我们就把柱子的平法制图规则讲完了,下面我们该讲柱子的钢筋怎样计算了,在讲柱子钢筋计算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清楚,柱子要计算哪些钢筋量,这个内容不多但很重要,所以,我这里专门用一节来讲这个话题。
上图其实也带出了关于纵筋和箍筋的计算思路和流程,后面我们会详细讲怎样计算。
这里先讲柱子的纵筋怎样计算。
纵筋长度计算其实分三种情况,一是机械连接,二是焊接连接,三是绑扎连接,由于机械连接与焊接连接算法几乎一样,我们就把这两种连接一起解读了,绑扎连接我们后面在解读。
关于柱子的纵筋长度计算,需要参考16G101-1图集的63页和64页,插筋的计算需要参考16G101-3的66页,虽然区区三页,给的信息量其实是很大的,看起来有点晕,下面我们不跟上图集的思路走了,跟上工程的思路走,面对工程上具体一根柱子,我们应该怎样计算,有了这个标准,我们就把图集内容分成常用部分和特殊部分,我们这里先讲常用部分,特殊部分属于不常用内容,我们后面专题再讲。
下面的内容是常用部分内容。
今天的文章给大家讲解柱子箍筋长度的计算,关于箍筋长度的算法,民间有很多算法,都有理由但不统一,16G平法对箍筋长度并没有深刻的解释,仅仅从16G101-1的62页找到一星半点的算法,还不完整,下面我采取的算法是和广联达软件一致的算法,但是依据来自那里,还真想不起来了,不管了,下面我们就来推导箍筋长度的计算公式。
此图来自16G101-1的62页
图纸上实际上是不会标注箍筋尺寸的,都是根据构件尺寸减去保护层计算出来的,在这里姑且叫标注尺寸吧。
这里是计算预算箍筋长度的关键,并不按施工长度计算,而是按三个角度是直角计算的,至于依据来自哪里,知道的同学可在留言里留言,在此表示感谢!
1.9d到底怎么来的,很多人不清楚,下面的计算大家认真看,你就能搞清楚1.9d到底是怎么来的了。
真正的差别在这里,这里是关键,大家注意看奥!
大家看一下,我们推导出来的箍筋长度计算公式是不是和广联达软件用的公式是一样的。
S就是间距,到底怎么算,上面的公式我折腾半天才表示清楚,你看仔细了。
这里的底层概念与前面计算纵筋时候是一样的。
这里的底层指的是基础相邻层,也可能是地下室层,也可能是首层,按照16G 图集的规定,地下室任何一层都可能是嵌固层,也就是说地下室任何一层与首层算法箍筋算法可能一样,这里统称底层算法。
下面你学到的底层算法可以用到地下室任何一层或者首层。
不过那一层为嵌固层,都是设计指定的。
底层下部加密区可能出现基础为嵌固情况和基础为非嵌固情况,下面我们分别计算。
我们解读柱子纵筋绑扎情况下长度计算。
前面我们已经讲过,柱子纵筋的机械连接和焊接的长度计算,下面讲一下纵筋绑扎情况下长度计算,绑扎情况其实从纵长度来说,就是比焊接或者机械连接多了绑扎长度,下面我们开始计算。
由于柱子纵筋不能在一个截面上搭接,基础插筋又分为较低和较高两种情况,又因为较低插筋和较高插筋都有个拐头,而拐头在16G平法中需要判断,计算起来比较麻烦,这里专设一个标题来讲,所以基础插筋长度我们分三个小标题来讲解,一是拐头计算、二是较低插筋计算,三是较高插筋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