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一单元 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 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49.52 KB
- 文档页数:4
第一单元第四课古代诗歌四首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澹澹( ) 子规( ) 萧瑟( )jié____石天yá____ sǒng zhì_______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 B.江春/入旧年C.闻道/龙标/过五/溪 D.断肠人/在天涯3.下列文学常识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A.《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元代——元曲B.《次北固山下》——王湾——唐朝——律诗C.《观沧海》——曹操——东汉——乐府诗D.《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白居易——唐朝——律诗4.填空。
(1)《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可以看出龙标被贬之地偏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日月”均是诗人喜爱的意象,诗人喜欢借“日月”抒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观沧海》中的句子填空)曹操借日月从海平面升起抒发了自己的博大胸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次北固山下》中的句子填空)王湾借朝阳出海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流露出淡淡的乡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天净沙·秋思》中的句子填空)马致远借落日下山烘托了天涯游子肝肠寸断的思乡之情。
5. 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写景的诗歌尤其如此。
请仿照下面的句式,写出你对《次北固山下》的赏读。
例句:我从“潮平两岸阔”中,仿佛看到了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的壮阔美景。
我从“_____________________”中,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图是《天净沙·秋思》的插图,这幅插图是否最好地体现了《天净沙·秋思》的意境?请你给插图作者提一条建议。
4.古代诗歌四首曹操(155—0),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善诗歌,代表作《蒿里行》《观沧海》等名篇以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为主调,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等。
王湾(生卒年不详),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
作为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
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当数《次北固山下》。
马致远(约1251—1321以后),号东篱,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大都(今北京)人。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又因《天净沙·秋思》而被称为“秋思之祖”。
有散曲120多首,《汉宫秋》是其代表作。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碣.石( jié) 澹.澹( dàn) 竦峙..( sǒng zhì) 萧瑟.( sè) 涌.动( yǒng) cháo(潮)水xuán(悬)念枯ténɡ(藤) 天yá(涯)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东临.碣石__到达,登上。
__(2)星汉..灿烂__银河。
__(3)次.北固山下__停宿。
__(4)断肠人在天涯..__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__3.诗句赏析。
(1)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答案__这四句诗将大海的气势和威力凸显在读者面前:茫茫大海与天相接,空蒙浑融;在这雄奇壮丽的大海面前,日、月、星汉(银河)都显得极为渺小了,它们的运行,似乎都由大海自由吐纳。
诗人在这里描写的大海,既是眼前实景,又融进了自己的想象和夸张,展现出一派吞吐宇宙的宏伟气象,是诗人“眼中景”和“胸中情”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单元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碣.石(jié)咏.志(yǒng)子规啼.(dì)B.竦.峙(sǒng)枯.藤(kū)断肠.人(cáng)C.萧瑟.(sè)天涯.(yá)夜郎.西(láng)D.澹.澹(dàn)残.夜(cán)潮.平(zhāo)2.下面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A.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B.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C.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或俗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找准着力点,软硬兼施,内外兼修,使乡村既有颜值担当,更有内涵气质。
B.教学中,老师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要洗耳恭听....。
C.家风是一种“软约束”,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实现对家庭成员行为、作风、操守的有效约束。
D.中国历来不乏出色的工匠,如游刃有余....的庖丁,刻木成鸟的鲁班……他们不仅是工艺纯熟的技者,还是明法通道的智者。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016年湘江马拉松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约2000余名选手冒雨参赛。
B.朱自清创作的《春》,以清晰的脉络和优美隽永的文字深深打动了读者。
C.“孝”是中华民族的道德之魂,“孝”不仅要表现物质生活上,而是要表现在精神生活上。
D.重修后的石鼓书院按照“修旧如旧”,恢复了中国古书院“讲学”“藏书”“祭祀”的功能。
二、情景默写5.(题文)根据提示默写。
(1)《观沧海》中展现海岛勃勃生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观沧海》一、常识填空诗。
_______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______ 《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1家、_________ 家、________末年 ______, ________ ,字 ________ 、观沧海》的作者是2见称。
___________ 。
他的诗以______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二、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________________、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全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4、5”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前八句描写观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静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提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部编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4古代诗歌四首》课后练习题(有答案)
1.正确答案为B,应为téng。
2.正确答案为C,应为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3.(1)“丛生”;(2)“海日生残夜,___入旧年”;(3)“逆境中的友人送去温暖”;(4)“落日熔金,一树如画,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4.正确答案为A,应为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是诗中的描写之一,不是全诗的重点。
5.诗人写了___尽和子规啼的景物,渲染了凄凉、萧瑟的气氛。
6.诗人表达了思念和离别的情感。
7.天净沙是地名,秋思是诗名,被誉为元曲中的代表作。
8.这些词语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景。
9.这首小令表达了思念之情,离别之苦。
10.诗人描写了船行经___的景象,融入了自然元素,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11.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旅途的感慨。
5.描述了杨花和子规鸟,渲染出了无限悲凉和感伤的气氛。
6.诗人听闻友人将左迁龙标,感到惆怅和恋恋不舍。
7.这首曲子的名字是《秋思之祖》。
8.这幅画描绘了深秋晚景。
9.表达了游子在天涯漂泊时的孤独和思念家乡的情感。
10.描述了船行得很快,让人感到急切、好奇和惊喜。
11.这个场景让人感到急切、好奇和惊喜。
12.描述了千嶂之外的长烟和落日,以及孤城的闭合。
新部编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内容精选学知识要点,背诵课文,基础知识很重要!人教版初中语文和你一起共同进步学业有成!《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2《古代诗歌四首》,回答下列问题。
一、《观沧海》第一部分:1、曹操是末年接触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魏武帝。
在文学史上,曹操以四言诗著称,是继《诗经》以后四言诗的又一高峰。
曹操与其子曹丕、在文学史上被称为“三曹”。
2、《观沧海》的题目是后人加的,原是《》的第一章,选自《》。
建安十二年(207),曹操率领大军征伐当时东北方的大患乌桓。
这是曹操统一北方大业中一次重要战争。
远征途中,他写下了乐府歌辞《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歌·瑟调曲》)。
3、给下面的加横线字注音。
⑴东临碣石()⑵山岛竦峙()4、解释下面加横线字的意思。
⑴水何澹澹⑵秋风萧瑟5、《观沧海》是一首借景抒情的诗歌,开头以“ ”字统领以下的十句写景句,其中前六句写,后四句写。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
6、有人说诗中的“若”字用得好,请你说说好在哪里?7、《观沧海》诗中描写沧海镜像的诗句中,写动景诗句是,写静景的诗句是。
8、对《观沧海》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诗人先写山岛风光,再描绘海绵景色,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B、诗人立足于山岛,先远观,再近观,最后抒写自己的情怀。
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答案:拟人。
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带给远方的朋友,诗句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的忧愁和无奈,以及对友人的关切之情。
3、诗中没有单纯的写景,总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联系《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写作背景思考一下,李白在诗的开头写景为什么选取“杨花”“子规”来写?答案: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这样的“暮春”在古诗中是一个花与泪同落的季候,这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悲哀凄惨地啼叫着。
附参考答案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歌四首》同步练习《观沧海》一、常识填空诗。
_______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 ______ 《观沧海》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1家、_________ 家、________末年 ______, ________ ,字 ________ 、观沧海》的作者是2见称。
___________ 。
他的诗以______划分这首诗的朗读节奏:/二、用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
________________、点出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的诗句是: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写全景的两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虚写诗人想像之景的句子是: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怀的诗句是4、5”写的是动景,_____________________诗的前八句描写观沧海景象,有动有静,如“.”写的是静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探究提高、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归纳主题。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下面的诗句描写沧海的景象,有动有静,试作分析。
古代诗歌四首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 ) jié()石澹澹..( )( )..( )( ) 萧瑟白沙堤.( )2.下面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 )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对“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一句诗的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
B.第二句诗的意思是:旧年的春景生机盎然,令人难以忘怀。
C.“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时序匆匆交替,怎不叫身在异乡的诗人更生思乡之情?D.诗人将“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出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4.名句名篇默写。
(1)《观沧海》中展示曹操博大胸襟的诗句是:,; , 。
(2)《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3)《次北固山下》表达出游子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
5.下列对《观沧海》的理解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乌桓,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他跃马扬鞭,登山观海,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诗人把登高望海所见的秋天自然景色,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地描绘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诗人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通篇以写实的手法展现了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二、课内语段阅读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请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
7.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8.“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
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4古代诗歌四首练习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4 古代诗歌四首1.走近作者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与其子曹植、曹丕并称“三曹”.曹操对文学、书法、音乐等都有较高的修养。
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在诗歌上,今存20多篇诗歌。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生于西域,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马致远(约1251-1321),号东篱,一说字千里,大都(今北京)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
与关汉卿、郑光祖、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2.文学常识乐府乐府,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一个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
汉武帝时,在定郊祭礼乐时重建乐府,负责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它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就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3.考点链接描述诗词画面描述画面大多需要将诗词中的典型画面描述出来,也要将诗句所渲染的气氛和作者寄托的情感展现出来.【方法指导】1.找形象。
从诗句中找出描写的具体形象,一般都是名词。
如,月表现的常是离愁别恨、寂寞凄凉;斜阳(夕阳、落日)多传达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之情等。
4.古代诗歌四首
一、基础知识
1.按原文填空。
①《钱塘湖春行》描绘西湖胜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天净沙秋思》点明主旨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sǒng zhì()()jié()石澹澹()()
萧瑟
..()()没马蹄.()白沙堤.()
3.文学常识:《观沧海》是《步出夏门行》中的一章,作者,是时期著名的家,家、诗人。
他的诗以见称。
二、语言运用
4.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来呀!”我最要好的朋友杰利对我叫喊:“别做胆小鬼。
”
B.他流着泪叹息道:“天哪,太可怕了!这事落到我头上,我可受不了!”
C. “你已经让班级丢了好几分了,你好好反省一下吧。
”班长沉重地说。
D.我非常喜欢“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诗。
5. 根据下面语境,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序号填在空格处。
人要学会相信别人,也要学会保护自我;学会竞争,也要学会;学会严格,也要学会;学会坚持,也要学会;学会倾听,也要学会表达;学会默默恪守,也要学会分享心灵;学会在挫折中守护理想,在超越中留住平凡。
A.妥协 B.协同 C.宽容
三、课内阅读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6.全诗以哪个字展开来写的?
7.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像的?
8.诗中哪些诗句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
四、课外阅读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9.“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这几句,以“神龟”和“螣蛇”为喻,主要想说明什么道理?
10.表现作者对待生命的自然规律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积极态度的句子是哪几句?
11.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五、体验中考
仿写句子,能恰当地表达自己的理想和愿望。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岭中的巨松,也不是屈身于斗室的盆景,而是辽阔草原上的一棵小草——为壮丽的河山添上一笔绿意。
仿句1: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句2: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
1.①孤山寺北贾亭西绿杨阴里白沙堤②断肠人在天涯
2.竦峙碣dàn dàn xiāo sè mò dī
3. 曹操东汉政治军事慷慨悲壮
二、语言运用
4.A
5.B C A
三、课内阅读
6.连用两个“盼望着”表达了作者期待春天来临的心情是多么殷切。
7.三个比喻句分别概括出春天新生,娇美,活力的特点。
这三个比喻句排列有序,不能颠倒,形象的表现了春天的成长过程,抒发作者强烈赞美春的真挚感情。
8.烘托春天花事之盛;“闹”不仅有声音的感受,还有动作在其中。
四、课外阅读
9.衰老和死亡也是人们无法抗拒的自然规律,世间万物都不是永恒存在的。
10.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11.表达了曹操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体现出一种老当益壮、乐观奋发、自强不息,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五、体验中考
(1)我不是令人炫目的星月,也不是华堂丽室中的红烛,而是广阔原野中的一点萤火——为沉默的大地带来一点亮色。
(2)我不是驰骋疆场的骏马,也不是搏击长空的雄鹰,而是沙漠中的骆驼——驮载着探险的人们走向绿洲。
(3)我不是巍峨挺拔的高山,也不是供人玩赏的奇石,而是普通平凡的小石头——为造桥筑路贡献一点微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