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嘉善新世纪学校简介

嘉善新世纪学校简介

嘉善新世纪学校简介
嘉善新世纪学校简介

嘉善新世纪学校简介

嘉善新世纪学校创办于1997年,由江苏籍旅台同胞熊岭先生出资与县政协书画联谊会合作创办,是一所小学、初中、高中十二年一贯制的全寄宿民办学校。学校座落于嘉善县惠民街道华山路26号,交通便捷,环境优雅,建筑面积四万多平方米,总资产四千多万元。十多年来,学校秉承“纯正办学,育才报国”的办学思想,以“活泼的小学、奋进的初中、特色的高中”为办学目标,坚持“公德为先、真理为重、乐群为本”的德育理念,得以发展壮大,现有38个教学班,1600余名师生员工,是浙江省示范性学校、浙江省优秀民办学校、嘉兴市优秀民办学校、具有聘请外国文教专家资格的学校。

师资力量雄厚。在职教师120余名,其中,中学高级教师12名,中学一级教师65名。县级导师3名,县级教坛新秀、教学能手24名,荣获市县“高质量、高效率”优质课教师16名,荣获县级以上教学比武一等奖教师18名。他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艺精湛,为新世纪学校赢得诸多荣誉。

教育成果丰硕。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坚持成人和成材并举方针,狠抓养成教育,努力实施小班化、外语、电脑、美术、音乐等特色教学,已取得了丰硕成果。迄今为止,有56人次学生在国家级各类竞赛中获奖,185人次学生在省级各类竞赛中获奖,累计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了高中毕业生1836名,初中毕业生3022名,小学毕业生2098名,真是“斗霜傲雪十余载,迎来桃李满神州”。

硬件设施先进。学校已建成高标准的教学楼和学生公寓楼及配套设施共计四万多平方米,标准环形跑道、足球场、篮球场、体育馆、乒乓馆、图书馆、天文台、活动游艺区等一应俱全,拥有互动式音响教学和58寸触摸液晶电视、实物展台多媒体教室、豪华型的理化生实验室、宽带电脑房、设备精良的语音室、音乐室和舞蹈房,同时开辟人文气息浓厚的文化长廊。学生公寓每室装有大功率空调、盥洗室、卫生间和朝南阳台,每室安排学生8-10人,24小时供应热水。硬件设施先进的校园是师生的学园、乐园和家园。

(以上数据截至2014年9月)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课件资料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 (2013-05-04 23:35:41) 转载▼ 《蚌埠市城市总体规划(2012—2030年)》主要内容 一、总则 (一)规划期限。 近期至2015年,中期至2020年,远期至2030年,并展望城市远景发展。 (二)规划范围。 1、城镇体系规划范围:蚌埠市所辖的三县四区范围,总面积为5952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蚌埠市区,怀远县的城关镇、马城镇、找郢乡、荆芡乡、魏庄镇和古城乡,五河县的沫河口镇和临北乡,固镇县的新马桥镇和王庄镇,国土面积为1776平方公里。 二、城市规模 2030年,蚌埠市域人口规模为470--500万人,城镇化率70%左右。 2030年,蚌埠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为2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219.5平方公里。 三、城市性质与职能 城市性质:华东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之一,华东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之一,皖北中心城市和现代化山水园林城市。 职能一:华东地区乃至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淮河第一大港,安徽省的交通门户之一; 职能二: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精细化工的先进制造业基地,泛长三角的新型产业基地,皖北对接长三角的领军城市; 职能三:“淮河文化”高地和休闲度假胜地; 职能四:皖北地区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教育科技、医疗服务、综合交通和旅游集散中心; 职能五:山水环境优美,城市服务设施完善,宜居宜游的现代化大城市。 四、城市发展目标与战略 (一)城市发展目标。 抓住大交通改善、承接产业转移和自主创新试验区契机,以跨越式发展为目标,通过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升级改造和转变增长方式,建设华东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发挥华东交通枢纽的作用,巩固皖北中心城市地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不断增强城市竞争力和影响力,力争进入安徽省先进城市行列。 (二)城市发展战略。 1、中心城市(中心功能)强化战略。 (1)整合外部优势:运用好各项政策,契合有力的外部环境,做大做强中心城市,提升中心城市能级; 标签: 铺镇 形态 快速路 县城 第三极 分类: 发展经济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35年)(2020年九月整理).doc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 财联社29日讯,9月29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发布,要点如下: 一、建设什么样的首都 1、战略定位: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 2、发展目标: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 3、城市规模:常住人口到2020年控制在2300万人以内,并长期稳定在这一水平;城乡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减到2860平方公里左右,到2035年减到2760平方公里左右。 4、空间结构: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 一核——首都功能核心区 一主——中心城区,包括东城区、西城区、朝阳区、海淀区、丰台区、石景山区 一副——北京城市副中心,原通州新城规划建设区 两轴——中轴线及其延长线,长安街及其延长线

多点——5个位于平原地区新城,包括顺义、大兴、亦庄、昌平、房山新城 一区——生态涵养区,包括门头沟、平谷、怀柔、密云、延庆以及昌平和房山的山区。

二、怎样建设首都 核心区“两减一增一控” 5、核心区逐步降低人口密度,逐步降低建设密度,增加绿地和水域,加强建筑高度控制。 中心城区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 6、疏解腾退区域性商品交易市场。严禁在三环路内新建和扩建物流仓储设施,严禁新建和扩建各类区域性批发市场。 7、疏解大型医疗机构,鼓励五环路内现有综合性医疗机构向外迁建或疏解。 8、严禁高等院校扩大占地规模,严控新增建筑规模、办学规模。 高水平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 9、构建“一带、一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 10、建设水城共融的生态城市、蓝绿交织的森林城市、古今同辉的人文城市。 11、坚持建管并举,努力使未来北京城市副中心成为没有“城市病”的城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估研究__省略_徐州城市总体规划_2007_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城市总体 规划方案评估研究 ———以徐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为例 林立伟, 沈山,方雪,周子鑫(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江苏徐州221116)摘要:城市规划方案评估是城市规划评估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方案评估的内涵和规划评估的类型两方面分析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界定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的内涵;在构建规划方案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应用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综合评价模型对徐州城市总体规划(2007-2020)方案进行定量评估。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方案评估;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徐州 中图分类号:TU98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679(2010)02-0061-05 1国内外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研究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规划评估的研究开始较早。从1950年代开始,随着系统方法在城市规划中运用的推进和应用经济学、政策科学的兴起,有关城市规划的评估研究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城市规划领域中的评估研究首先是从对规划方案及其决策的技术手段的评价开始的,这些评估研究主要是关于规划方案尤其是规划所安排的内容的合理性[1]。 1.1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的内涵 关于城市规划方案评估的内涵研究,国内外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国外学者丁成日等[2]应用决策理论的多属性效用分析(Multi-Attribute Utility Analysis ,MAUA )方法对城市规划中的模拟方案进行评估,最后评估出最优的规划方案,以供决策者参考选择。国内学者丁珊胭[3]认为规划方案评估是对提出的多种规划方案采用定性、定量等多种方法进行投入———产出分析、环境影响评价等,保证实施方案的优化,甚至提出方案实施过程中的替代方案的条件等。可见,上述学者的观点偏向于城市规划方案编制阶段的评估,而笔者认为,城市规划方案评估是指应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专家打分法和综合评价模型等),科学合理、系统地对已经完成编制,并通过政府组织的专家评审,然后再通过城市规划委员会[4]专家的指标量化评估。主要目的是对规划方案的规范性、科学性、经济性、合理性、地方性、艺术性、创新性和前瞻性[4]进行评估,判断规划方案的可实施价值。 1.2城市规划评估的类型 1996年,国外学者E.Talen [5]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规划实施评价的类型:(1)规划实施之前的评价(Evaluation prior to plan implementation )(包括备选方案的评价和规划文件的分析);(2)规划实践的评价(Evaluation of planning practice )(包括对规划行为的研究、描述规划过程和规划方案的影响、政策实施分析和对规划实施结果的评价)。W.C.Baer [6]于1997年总结了5种规划方案评估的类型:规划过程动态评估(plan assessment )、规划方案分析评估(plan testing and evaluation )、规划方案评价(plan critique )、规划—————————————————— —[收稿日期]2009-12-29 [基金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资助项目(CX09S_044Z );徐州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一般项 目(09YLB006) [作者简介]林立伟(1984-),男,江苏连云港人,硕士研究生。 通讯联系人:沈山(1970-),男,教授,从事城乡规划与城市文化战略研究,Email:shenshan87@https://www.doczj.com/doc/6617381261.html, 。 第23卷 第2期苏州科技学院学报(工程技术版)Vol.23No.22010年6月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 Jun .2010

最新浙江省嘉善县新世纪学校高中数学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课时作业 新人教A版必修2名师精编资料汇编

浙江省嘉善县新世纪学校高中数学 2.3.1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课时作业新人教A版必修2 3. 直线l 与平面的两条直线垂直,则直线l 与平面的位置关系是 ( ) A.平行 B.垂直 C.在平面内 D.无法确定 4. 如果直线a ⊥平面直线b ∥平面则a和b的位置关系是 ( ) A.相交垂直 B.异面垂直 C.垂直 D.不一定垂直 5. 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把正方形ABCD沿对角线AC折起,当OD⊥OB 时,直线BD和平面ABC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 ) A.90° B.60° C.45° D.30° 6.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一个平面内的○1○1三角形的两边;○2○2梯形的两边;○3○3圆的两条直径;○4○4正六边形的两条边,则能保证该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是_________ 7. 已知a,b,c是直线,α 是平面 (1) 若a⊥α,a∥b,则b与α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2) 若b⊥α,b⊥a,则a与α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 8. 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1, 则AC1与平面A1B1C1D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 C1 A1 B1 B D C A D1

9. 如图,已知AP ⊥⊙O 所在平面,AB 为⊙O 的直径,C 是圆周上的任意一点,过点A 作AE ⊥PC 于点E,求证:AE ⊥平面PBC. 10. 如图,在长方体ABCD-A1B1C1D 1中,AA1=AD =a,AB=2a,E 为C1D1的中点,求证:DE ⊥平面BCE B 组 能力提升 11. 已知平面α外两点A ?B 到平面α的距离分别为1和2,A ?B 两点在α内的射影之间距离为3 求直线AB 和平面α所成的角. O P A B C E E C 1 A 1 B 1 B D C A D 1

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

为推动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建设,服务首都外事工作科学发展,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首都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外事工作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5年)》,特制定本纲要。 序言 首都外事人才是指在北京市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社会组织等领域,从事涉外工作,具有国际视野的中方复合型人才。外事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北京市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积极推动力量。 长期以来,首都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在推动首都外事工作服务国家外交大局、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首都日益增长的国际交往等方面做出了应有贡献。随着北京市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国际活动日益增多,国际资源加速聚集,对首都外事人才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和打造国际活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企业总部聚集之都、世界高端人才聚集之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之都、和谐宜居之都(以下简称“五个之都”)的战略任务需要,首都外事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外事人才整体布局不够合理,数量、质量有待提高,优秀拔尖人才相对匮乏,专业结构有待改善;外事人才培养、选拔渠道不够畅通,人才发展和保障机制需要健全;外事人才工作政策措施不够系统完善;外事人才的成长环境有待优化。需要我们进一步提高认识,统筹规划,开拓创新,着力打造一支相当规模的立场坚定、素质优良、业务精湛的复合型外事人才队伍,不断开创首都外事人才工作的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和北京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深入实施首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坚持外事人才工作为国家外交大局服务、为首都经济社会协调发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方案

2004-2008年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 第一章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

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文件)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的通知》(建规[2002]204号)、建设部《关于印发〈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的通知》(建规[2002]218号)文件要求,按步骤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特编制《天津市近期建设规划(2003-2007年)》。 1.2 近期建设规划的范围和时限: 1.2.1 本次近期建设规划范围为天津市行政辖区,重点为中心城区、滨海新区和外围重点发展地区以及各区县城区。 1.2.2 规划时限为2003年至2007年。 1.3 近期建设规划的依据 1.3.1 《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2 《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6-2010年)》 1.3.3 建设部《近期建设规划工作暂行办法》、《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1.3.4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精神 1.3.5 《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 1.3.6 《天津市国土规划(2002-2030年)》(阶段成果) 1.3.7 其它全市性、系统性的专项规划 1.4 近期建设规划的基本任务 1.4.1 明确近期内实施《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的发展重点和建设时序; 1.4.2 确定天津市近期发展方向、规模和空间布局; 1.4.3 确定天津市近期自然遗产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4.4 提出天津市重要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和其他安排的意见。1.5 近期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1.5.1 依据十六大精神和天津市"三步走"发展战略以及天津市委八届三次全会提出的五大战略举措,坚持"可持续发展"的规划理念,实现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嘉善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文件

嘉善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文件 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文件善研训研〔2017〕69号关于公布嘉善县中小学、幼儿园学科教研大组、教科骨干成员名单的通知全县中小学各教务处、幼儿园:于师资流动和教学研究工作的需要,经研究决定对小学、幼儿园各学科教研大组成员作适当调整,现予以公布。望各位成员按照有关职责和要求,加强学习与研究,积极履行职责,为推进我县学科教研工作新发展作贡献。年段学科组长组长:祝贵耀泗洲小学)组员张群俞亚娟董宇辉小学语文谢善英 1 副组长:蒋卫红许华沈敏燕何琳秦强华姚正燕赵志宏何卫娟(实验中学)陆岭娟(嘉善三中) 初中语文马春娥(大云中心学校) 陈华其(高级中学) 组长:于志峰(杜鹃小学) 小学数

学副组长:顾敏杰(大舜小学)张金富善实验学校) 高中数学钱卫红(高级中学) 胡燕勤(实验中学)樊灵芝(浙师大附属嘉善实验学校)金宁顾书娟高中语文马玉平(高级中学)石斌(嘉善二高) 王磊(嘉善中学) 曹炯(第二实验小学) 朱萍(吴镇教育集团硕士小学)包伟强(车站路小学) 邱毓祎(吴镇教育集团泗洲小学) 杨智刚朱永伟(吴镇教育集团吴镇小学) 沈萍萍陈凡章年生陈盛娟(实验中学)杨晓霞陈世文(实验中学) 吴珉(嘉善二高)李建良(高级中学)杨月荣(高级中学)山云峰(嘉善二高) 初中数学罗意(实验小学)庄组长:周燕(第二实秋敏(吴镇教育集团吴镇小学)陆红霞验小学) 小学英语副组长:(吴镇教育集团吴镇小学) 陆羽操(杜鹃小学) 管霞(吴镇教育集颜丽(车站路小学)杨惠(实验小学)孟灵团泗洲小学) 燕(西塘小学) 周敏娟(浙师大附属嘉善

实验学校) 任鸣忠(泗洲中学) 曹永华(高级中学) 杨彬(嘉善一中) 陈晟何万里(实验中学) 韩晓娟(嘉善三中) 高丽姣(干窑中学) 徐海勇张飞强(高级中学)吴莺(高级中学)黄玮钰陆琼冯建榕(嘉善中学)朱燕张伟忠(城西小学)金华(实验小学)戴组长:陈跟东(实验小学) 文伟(干窑小学) 王丽娟(吴镇教育集团泗初中英语高中英语小学科学副组长:吴斌杰洲小学)俞再华(天凝小学) (洪溪小学) 杨裔琛(范泾小学) 姜建忠芮晶于鹤伟初中科学张伟群(天凝中学) 沈红光王君伟邵迎春倪佳丽李池萍李飞 3 组长:杨丽红小学道德与法制(社会) (吴镇教育集团硕士小学) 副组长:王刚(大云中心学校) 初中思品社会高中政治高中历史高中地理高中物理高中化学高中生物吕志新校)俞其华(嘉善二高) 王晶(高级中学) 王根兴(高级中学) 汤跃明(嘉善中学)

加强新时代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质

加强新时代学校文化建设提升办学品质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反映了一个学校的办学理念,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一个很重要的外部环境,它能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是一个对外宣传的窗口,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成长,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学校正是这样的一方 水土,是培养人的地方,校园文化则是这方水土的生命所系、灵魂所在。良好的校园文化,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凝聚力、向心力,能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对学校的发展起极大的推动作用。一所学校如果没有校园文化,犹如鲜花缺少水分的滋养,失去了发展的潜力,失去了生存的活力,更失去了精神与灵魂。 校园文化具有强大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要发挥作用,就要把文明内化到广大同学的心灵中,积淀到他们的思想中。办学,就是要建设校园文化,让学生学习感悟理解校园文化,从而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完善自己。 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重视舆论文化的建设,真正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学生做人,加强爱校的教育,培养母校意识,提高学校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使学生自然产生强烈的荣誉感、自豪感、热爱母校的情感,从而产生凝聚力,形成学校精神,而且学校的每一位

教师从精神风貌、道德修养、工作作风、学识水平到仪表风度、言谈举止、生活起居各方面都要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校园文化是一种整体文化的一个分支,是在学校发展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文化形态。校园文化以它独特的个性形成物质、制度、精神、课程、活动等文化。这些文化来源于学校在行使国家赋予的权利时,在规律的教学中挖掘、发现、发展、巩固的精神文化,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沃土,以校园精神为特点的群体互动文化。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它无形的让人难以形容。但当你发现它的时候,就会感觉它的能量是巨大的。为此,我们要积极的挖掘它的潜能,不断的进取,通过各式各样的文艺形式、体育活动等形成一种勃勃生机、努力进取的文化气氛。学生自身融入这种环境之中,受这种精神的启迪和熏陶,在不知不觉中被感染成为一个有文化、有教养、有积极向上精神的气质学生。 优秀学校文化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特征,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需要不断培养、提炼和整合。一所学校,要想健康持续进步,必须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美丽的校园、壮观的大楼、一流的设施、现代化的装备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要有先进的学校文化。今天看来,办学水平的竞争表面上是生源的竞争、规模的竞争、设施的竞争、教学质量的竞争,实质上,归根结底是学校文化的竞争。因此,要提高学校的竞争力,提升学校的品位,必须加强学校文化建设。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内容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容及深度要求

目录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 (3) 《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 (5) 《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 (7) 《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 (9)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 (11) 《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 (1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 (16)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 (一) 总则 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全集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 第一章总则 第1条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第2条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城、平原地区与山区的发展规划,积极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提高城市现代化、国际化水平。 (3)贯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的原则。强调城市

如何进行规划方案评价

规划方案评价 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和应注意的问题 、城镇体系规划方案的综合评价要点 1。规划内容是否齐全,文字、图纸成果是否规范。 2。是否符合国家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区域规划对城镇发展的站略要求。 3。城市化水平及城镇发展规模预测方法是否科学,是否符合国情、省情、市情及县情。 4。城镇体系目标是否有利于生产力发展。 5。城镇体系的规划产业结构空间布局是否合适。 6。中心镇选取是否过多,如果不多,选取是否正确,位置是否恰当。 7。城镇化水平预测是否过高,是否出现“部分之和大于总体”的现象,即各市、镇的人口之和大于总人口。 &交通组织是否合理:如路网过疏或过密;追求环路是否必要;高速公路出口预留是否恰当;路网与城镇发展是否能有机联系;有些公路的修建是否必要、是否可行、是否经济等 9。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布局是否合理:如市郊的镇或相邻很近的镇都建了水厂,造成浪费;污水处理厂是否多镇共享,位置是否恰当(有无对本区域外的下游城市造成污染)变电站位置是否恰当,服务半径是否合理;教育文体医疗设施布局是否恰当,服务半径是否合理。是否充分考虑了制约因素:如题面文字上说该区域水资源短缺,但把城市规模却规划的很大;对地震断裂带、滑坡、泥石流等地址灾害是否做了避让;是否考虑了防洪问题;是否有不考虑门槛制约因素而要盲目发展的问题,大型建设项目布局是否有极不合理的因素:如污染、扰民,给以后发展造成障碍;位置不对;有灾害隐患;有在丘陵或荒山选址的可能,但却过多的占用基本农田。 10。与周边地区的关系处理是否恰当:有无“以邻为壑”的问题;有无道路不衔接的问题;是否致意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如在生态保护区内规划布置大型建设项目;海岸线的利用和分配是否合理(若该地区靠海的话),近海海域是否得到保护;其他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等凡是在图面上出现的都要引起警惕,看其是否受到侵害。 二、城镇体系规划方案评价时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演讲稿:因为梦想

教师演讲稿:因为梦想 大家上午好! 我叫xx,现在的我在xx中心校担任品德与语文的教学。20xx 年从高校毕业的我,已经在教师岗位上辛勤耕耘了近九个年头。从曾经的懵懂到现在拥有一定的教育教学经验,其间不断付出,不断学习,不断攀登。回望自己成长的这一路,细数自己走过的岁月,发现自己一直争取在做同龄教师中的“领头雁”,所以此次申报了“十佳青年教师”的评比。 一、做一个优秀的青年老师,要赢得学生喜爱、家长认可、学校肯定。 九年前,作为优秀毕业生的我走出大学校园踏上三尺讲台,当时稚嫩的我放弃了去教育局分配的公办学校而选择跨进了民办的新世纪学校的大门。虽然在新世纪学校每天工作时间长、强度高、压力大,但是我以饱满的热情对待每一天的工作。这八年,我认真教授每一个学生,用真心换得真心,赢得了一批又一批孩子的爱戴;这八年,我认真做好班主任工作,做好家校联系,赢得了家长们的普遍认可;这八年,我认真完成学校交代的每一项任务,赢得了学校领导的认可。在新世纪学校的八年时间,使我得到锻炼与成长,在“优胜劣汰”的学校管理模式下,我必须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不断积累自身资本。

去年,我以语文学科第一的成绩回归了公办学校,回到了我的母校——大云中心学校。我一如既往的捧着一颗心来到学生之中,对学生付出了更多的关爱,赢得学生的尊重与热爱。 九年育人生涯,从城市到乡村,从民办到公办,我对学生的全心付出,赢得了家长认可、学校肯定,也获得了县“优秀党员”、校“优秀班主任”、“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二、做一名优秀的青年老师,还要技能扎实、教学突出、科研带头。 从专业师范高校毕业的我,在教师基本功方面扎实学习,所以培养了自己优良的教师基本素质。从教第一个学期就开始承担县级公开课教学,九年来几乎每年都会进行一至两次的市级、县级公开课教学展示。“厚积才能薄发”。经过这些年的不断积淀,近年来自己多次代表嘉善地区参加市级教学比武,均获得优异成绩。20xx年在嘉兴市双高教学能手评比中更是获得了一等奖的殊荣。去年被聘为县品德学科带头人,上个月代表嘉善品德学科登上了“南湖之春”的舞台。 我一直认为教学与科研是不分家的。所以在不断形成自己教学风格的同时,我也积极参与教科研活动。除了平时踊跃参加省、市、县的各级培训外,我每个工作日都会撰写工作日志。九年来,自己的三十余篇论文、案例已经在全国、省、市、县级获奖或发表。在课题研究方面,自己参与省重点研究课题,主持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一、总则 1993年以来,经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1991年-2010年)》在指导首都建设和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规划确定的2010年的大部分发展目标已经提前实现。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北京进入了新的重要发展阶段。为紧紧抓住本世纪前二十年重要战略机遇期,充分利用好城市发展的良好机遇和承办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带动作用,实现首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发展,解决城市发展中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问题,迫切需要为城市未来的长远发展确定新的目标,开拓新的空间,提供新的支撑条件。 为了适应首都现代化建设的需要,2002年5月北京市第九次党代会提出了修编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工作任务,根据2003年国务院对《北京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批示精神,以及2004年1月建设部《请尽快开展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的函》,特编制《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 贯彻更好地为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服务、为日益扩大的国际交往服务、为国家教育、科技、文化和卫生事业的发展服务和为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的原则。 (2) 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首都发展的实际,统筹城乡发展,推进郊区城市化进程,实现城区与郊区的统一规划;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京津冀地区以及北京城区与郊区、南城与北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18页)_New

城市总体规划方案(doc 18页)实务答题中应注意的事项 实务考试的类型一般分为规划和管理两部分。规划部分又分为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其中总体规划包括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等专项规划,详细规划一般包括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居住区规划。这些内容应作为复习的重点。 1、认真审题,读懂题目要求。包括图面标示、图例、风玫瑰、比例 尺、地形条件、河道水流方向、符号等。 2、实务评析的基本思路。记住无论哪类题目都要考査考生对基本概 念的理解和掌握,出题者的目的不是靠偏题、怪题难为考生,“考点” 往往出在对基本概念认识的错误、没按基本内容完成、违背编制过程或不符合规划审批或技术文件的有关要求等等。因此对题目理解后, 把对应规划设计的基本概念在脑中回顾一下,这对答题是非常重要的。 3、判断考题类型。一般考题类型分为城镇体系规划、总体规划、城 市交通体系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居住小区规划、管理 法规等,判断好题型后再针对相应的概念对题目分析、解答。以往除城镇体 系规划规划外,全部是必考类型。 4、答题必须全面。例如题目要求“全面评析方案”,一般要叙述考题的优

点和问题两部分。如果是“提出问题并指出解决的措施或办法”, 则首先找出问题,并记住一定针对每个问题都要说明解决方法,有的考生往往前几个问题的回答还满足要求,但到后来就忘记了提出解决措施,这样则不能得全分,因此一定要答全。 5、由于以往考试中答题原则是,答对给分,答错不扣分,因此对没有把握的问题,不妨多答点,但必须保证试卷干净,条理清晰,回答准确,不要模糊不清或模棱两可,也不要漫无边际地回答,以免造成思路混乱和浪费时间,影响成绩。 6、学会进行“考点”判断。注意不要被题目中的假象迷惑,影响对题目问题的判断。有些明显缺项往往不一定是考点,而有些题目中可能给出了许多数字,有的考生就认为应该在这些数字中找出问题,而忽视了数字背后相关联的问题。这就需要结合大量实例分析、练习, 才能灵活应对各种试题,提高对实务型试题的分析能力,提高答题质量。

科研课题申报模板:4751-新时代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新时代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研究 一、课题的提出 在新课程文化视野下,班级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全方位育人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优化育人环境的一项重要课题。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由些可见,班级文化以其特定的行为模式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它通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熏陶,对班集体、群体行为会产生很大程度的影响。可以称得上是一种“潜在的教育”、“隐形的教育,班级文化建设是影响班集体发展的重要力量。 时代呼唤有个性的新人,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的个性得到积极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就是要挖掘学生潜能,让学生的个性品质、兴趣特长得到良好的、健康的、最优化的发展。在这个过程中,班集体是给学生创造机会、开发潜能的重要场所。一方面,学生个体的独特个性拓展了班集体的外延,这一张张班集体“名片”深深烙上了班级的精神印记;另一方面,班集体的特色又因其不可动摇的精神内涵决定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个体和班集体是相辅相成的。从内涵和外延的辩证关系来看,班集体个性化创新研究的一个突破口就是班集体“特色创新”的研究。 可是我们很难在农村小学的班级中找到“个性文化”,除了当地教育部门对这项工作的忽视外,也由于家长只关心学生的考试成绩,漠视学生素质的均衡发展,造成教师对班级文化内涵缺少系统的认识。因此,在进行班级文化建设时,活动内容形式陈旧、缺乏创新性和时代性,学生无法从中获得预期的价值提升和素质锻炼,造成班级文化的“营养不良”。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活动经费的支出不足,大大缩减了教师的创新意愿和为此思索的空间和时间,使班级文化建设成了纸上谈兵。这是我们遇到的实际问题,亟待解决。 二、课题的界定 新时代:新与旧是相对的,时代是指历史上以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为依据而划的时期。简而言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本质上就是中华民族实现富强起来的时代。 所谓“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制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班级文化”就是班级成员(包括学生和教师)在班级发展和过程中逐渐形成、积淀、凝聚的,班级成员普遍认同的一整套理想信念、价值取向、伦理道德、思想模式、情感态度、审美情操、行为方式和学习方法的共同心理趋向及其物化表现形式。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的课题研究在国内外早已出现。美国版《班级的群体化过程》在谈到如何促进学生交流、如何解决学生冲突及如何形成班级合身的规范等方面作了详细描述,并提出了改善各类气氛的行动观点,最终目标是形成一种具有较强协作精神、共同价值取向及行为方式的班级精神文化。 苏霍姆林斯基在《全面发展个性的培养问题》中写道:“学校作为拥有高度教养和文化的基地,缺乏集体的多样的精神生活是不可思议的,个性缺乏丰富的精神生活也是不可思议的”。可见班级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灵魂,它对于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学生认识水平的提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我国港台在上个世纪80年代也比较注重这个问题的研究,更多从班级经营之处着手。如台湾吴清山著的《班级经营》一书,提出了重视“班级文化”建设问题。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班主任要“努力营造互助友爱、民主和谐、健康向上的集体氛围,形成有特色的充满活力的班级和团(队)文化”。班级文化应该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

最新《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城市总体规划》主要专项规划内容及深度要求

目录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 (3) 《城市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5) 《城市电力工程专项规划》 (7) 《城市电信工程专项规划》 (9) 《城市燃气专项规划》 (11) 《城市消防专项规划》 (13) 《城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 (16)

《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内容及要求《城市给水工程专项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纸和附件(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 一、规划文本 (一) 总则 内容包括编制规划的目的、规划依据、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等。 (二) 规划目标与规划建设标准。 内容包括规划供水规模、人均用水量标准、消防水量标准、用水最大时管网水压标准和进行消防校核时水压标准,水质执行标准等。 (三) 水源规划。 简述水源供需平衡方案及各水源地建设规模,水源供水保证率等,根据水量平衡方案和各类水源类型提出水源配置原则,提出水源地保护范围及重点保护措施。 (四) 给水工程规划。 包括供水工程总体方案、厂站的选址位置、占地面积、供水规模,建设标准和内容、自动化、信息化管理目标,输配水管道的敷设原则、在城市道路上的布置原则等。 (五) 节水规划。 制定规划节水目标,提出节水措施。 (六) 分期建设规划。

明确分期建设目标,重点阐述近期建设项目、投资估算。 规划实施措施。从法规保障、行政管理、技术指导、资金筹措、事故应急反应等各方面提出具体措施。 (七) 附则 提出本规划的适用范围,解释权限;要求本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其他相关专项规划相协调。 二、规划图纸 (一) 供水现状图 (二) 水源规划图 (三) 给水工程总体规划图 (四) 输水管线工程规划图 (五) 配水管网工程规划图 (六) 配水管网最大时平差图 (七) 配水管网最大时加消防时平差图 (八) 分期建设规划图 三、附件 (一) 说明书 是编制规划文本的技术支撑,规划说明书的内容是分析现状、论证规划意图、解释规划文本等。 (二) 基础资料汇编

安陆市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方案

安陆市城市总体规划一、规划层次和期限 ( 一) 规划层次

1、市域:安陆市行政区范围,包括 9 镇 4 乡 2 个办事处 1 个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 积 1355 平方公里; 2、城市规划区:包括府城街办,南城街办,洑水镇,烟店镇,棠棣镇,李 店镇及安陆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辖区范围,城市规划区的总面积约为456 平方公里; 3、中心城区:北至银杏大道,西至汉十高速,南至与云梦交界处,东至 316 国道外迁线,中心城区面积约 89 平方公里。 (二)规划期限 近期: 2013 年—— 2020 年 远期: 2021 年—— 2030 年 远景: 2050 年 二、城市发展总目标 将安陆建设成为两型发展、创新驱动的经济发达的中等城市,经济运行质量 与效益明显提高的共生城市,社会事业、民生法制水平不断提高的文明城市,建 设成为宜居、文明、幸福的工业强市和旅游名市。 三、城市总体发展战略 1、依托汉十,对接武汉 汉十发展带是由汉十高速、316 国道、汉丹铁路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城镇发展 廊道,武汉是中心。积极对接武汉,承接产业转移,在武汉城市圈中寻找定位, 并直接对接汉口北大市场。 2、面向东部,创新驱动 寻找比较优势,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特别是珠三角、长三角的产业转移, 直接对接上海自贸区等大型市场功能区,通过创新积极推动自身产业升级。 3、文化引领,突出特色 安陆主要的文化特点是历史文化、李白文化、银杏文化,是不可多得的资源。 4、集群集约,共生发展 产业按集群发展,城市集约发展,反对摊大饼,城市围绕城市综合体形成城 市次中心展开,共生发展。 四、城市性质与职能

嘉善县教育局(通知)

嘉善县教育局(通知) 善教办人〔2010〕172号 ━━━━━━━━━━━━━━━━━━━━━━━━━━━━关于第十届嘉善县教育教学能手评选结果公示 局属各学校(单位)、中心幼儿园、各民办学校: 根据善教人〔2010〕37号《关于开展第十届嘉善县教育教学能手评选工作的通知》精神,在教师本人提出申请,学校进行审核推荐,县教育局组织人员对申报对象进行综合考核的基础上,经县教育局审核,拟同意白爱莲等435位同志为第十届嘉善县教学能手。现将上述人员名单向社会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7天(2010年7月21日──2010年7月27日)。凡组织和个人认为公示对象存在不符合第十届嘉善县教育教学能手评选条件或有其他问题的,可在公示期内通过来信、来电、来访等形式,向县教育局反映情况(联系电话:84023497、84027236)。以组织名义反映的,需在材料上加盖单位公章;以个人名义反映的,提倡用本人真实姓名,并告知联系办法。 一、高中71人 学校姓名任教年段学科 嘉善高级中学白爱莲高中历史

嘉善高级中学葛梅高三英语 嘉善高级中学宋叶高中物理 嘉善高级中学马晓菊高三英语 嘉善高级中学鲍建国高中通用技术嘉善高级中学董丽丽高中生物 嘉善高级中学褚宝福高中政治 嘉善高级中学熊丹阳高中生物 嘉善高级中学刘和平高中化学 嘉善高级中学董安亮高中地理 嘉善高级中学曹国梅高中物理 嘉善高级中学顾叶斌高中语文 嘉善高级中学谢小龙高中生物 嘉善二高赵复莲高中语文 嘉善二高王欢高中语文 嘉善二高王建伟高中数学 嘉善二高颜卫萍高中英语 嘉善二高曹蓓怡高中英语 嘉善二高周斌高中政治 嘉善二高李萍高中历史 嘉善二高邵渊高中地理 嘉善二高薛宏伟高中物理 嘉善二高钱丽娟高中物理 嘉善二高相玲萍高中物理 嘉善二高李杰高中化学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说明

大学校园规划设计说明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新校区规划设计 一设计地段概述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是一所一水利工程类专业为重点,一工程学科为主体,兼有外语系,经济管理等文科类专业的多科性大学。原有校区占地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两万平方米,已不能满足发展要求。经有关部门批准,在郑州市东区征地1500余亩地,建设新校区,能够容纳人数要求体现合理的校园功能系统和人文关怀的校园环境,突出鲜明的空间特色,统一有序的整体感和厚重的文化氛围,形成具有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新时代要求的科技人才教育基地。 二规划设计思想 新区地块为东区龙子湖大学城的一部分,为梯形的不规则地块。考虑到校园内部和外围城市道路的贴合以及大学崇尚知识,蒸蒸日上的理念,将地块第一次分割,圆弧形主干道连接了博学路和文苑南路,通透了校园东西交通,形成南北两大地块。南地块排布的教学组和北地块形成的生活组团组成的交通网构架出葵花的形状。各系馆楼形成葵花饱满的果实,宿舍楼群形成花瓣,在东区这块土地下,向着阳光,向着知识的精华,在龙子湖水的滋润灌溉下,随着四季的变迁,一年一年,硕果累累。虽为工科院校,花园式的校园更能给健康身心。 三规划布局以及功能分区 1 共享广场的布局 中心图书馆,礼堂,音乐厅以及汇报厅环绕,地面为灰黑色石板,形状为两个半圆形的靠背组合,加上引取的水系景观形成蝶状共享广场。图书馆分为上下两部分,四方的大体量建筑,象征旋转的魔方,知识能创造奇迹的寓意,图书馆前铺设绿地供休憩读书,礼堂边的亲水绿地旁设亲水平台,建筑充分采用自然光,建筑形态以及布局不完全对称,形成一种恒久的,充实的田园校园环境,作为校园的中心景观带。 2 教学组团的布局 教学组团又分为公共教学和各系馆楼,公共教学楼沿主干道弧形排布,连接了生活区和主教学区,外形方正规整,形成大面积整体建筑,顶层的大面积屋顶构成主要人性活动层,为师生创造了休息和交往场所,并改善楼内通风,站在顶层可开阔视野,打破十字式庭院的封闭感,在低层建筑的内外墙培土植草,隔音吸声。 四栋各系馆楼形成圆形中庭,中庭使四部分去的便捷联系,也形成四个系的交往中心,体现学科之间的交流协作精神,玻璃曲面和砖石在材料和色彩上体现了建筑的文脉。另外四个文科系馆沿二级路排布,和水系呼应,每两个习惯前设活动广场。 实验和科研中心位于整个地块的最南边,在金水路上还起到对外的作用。 3 学生生活区布局 宿舍楼的特点在瞭望平台和顶层花园上。从三层开始,右边建筑开口,形成露天的活动空间,在宿舍隐私的内环境下形成一种对外的空间,在此空间可以晨读等而不影响其他活动,顶层花园除了生态外,可以提供更多的阳光接触面积,可以铺晒被褥等。三大块的学生宿舍区自然跌落成步行庭院模式,和共享空间形成不同层次的交往空间,庭院中柱子花卉成林,温馨和谐。宿舍区和两个运动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