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技术研究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55.50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化环境中“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探索

张进良

《现代教育技术》2008年第1期

【摘要】信息化环境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如何在此环境中开展有效的教学改革一直是困扰高校教师的难题。文章立足于教学实践,对《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改革探索的成果分别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环境、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学改革;信息化环境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009—8097 (2008) 01—0053—04

一课程改革的背景

随着2001年4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网上课件开放(Open Courseware)工程启动和我国各级精品课程工程的启动,还有各级各类教育网站和博客的建设和不断完善,为高校的教学营造了信息化环境,也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这既是对传统的高等教育严峻的挑战,又为高等教育信息化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教学改革吹来了春风,信息化环境为教学改革提供了肥沃的土壤,高校师生如何适应这种日新月异的信息化生存新环境,并在其中高效地工作、学习,已经成为当前大学课程教学改革必须研究和思考的重大课题。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是面向教育技术学本科生的一门专业主干课,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是培养学生教学研究能力的一门方法论性质的课程。目前这门课开展信息化教学实践的有北京大学等少数学校。大多数高校《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还仍然停留在“三个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着教学目标层次单一、课程内容与形式单调、教学资源与案例匮乏,评价方式不全面和缺乏对学生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等突出问题。[1]所以,步入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教学强烈呼唤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学环境开展合理、深刻、全面的教学改革。

从2002年开始,我们运用认知建构主义、社会建构主义、活动理论等基本原理,结合社会对教育技术学人才能力的需求,从信息化教学环境的特性和《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特色出发,在笔者所在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学中进行了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本文旨在汇报我们的做法与体会,以求同行的批评指正。

二课程改革的内容

1 课程目标多层次化

教育技术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在学习型社会中运用现代媒体进行高效学习、交流、工作、知识管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人才。每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应和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相连,但是目前我国高师《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只有教学目标,缺少学生学习与发展目标,而且教学目标都是由学校或教师自定的,要求整齐划一,这样的目标导向模式很难适应不同学习者的内在需求,更难以激发不同个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支撑点的信息化环境,已经为满足学生各种不同的需求提供了可能,我们在实践过程中根据教育技术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状况,制定了本课程教学的多层次学习目标:学生不仅了解和掌握做科研的知识、方法和技术,更主要的是通过在信息化

环境下的学习实践与体验,使每一位同学重新反思自己的学习与发展目标,将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初步做科研项目)、学会合作、学会发展和信息素养的提高作为本课程的主要目标。

2 教学内容项目化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教育网站的不断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教学内容,多维度课程信息资源越来越多,书本和教材已经不是唯一的学习资源,互联网上有更多崭新的科研案例和教学资源。在实践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对本门课的内容和方法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真正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运用合理的教学内容分析方法,重新整合教材和网络资源,构建一套本门课适合时代特色的、多维度的内容体系,并将其项目化(如图1)。把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浓缩成七个单独的研究项目,项目的名称和具体内容由学生自己和小组成员确定。利用网络数据库和动态网页技术,师生共同开发了《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课程网络资源库(如图2),资源库里不仅包括本课程教材的主要内容,更多地提供了扩展资源(如专家专著、学术报告,科研与研究中心网站,专题学习、学术会议在线),资源库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可以动态更新。以便学生能在适当的时候学习专业知识、拓宽专业视野,强化科研意识,提高科研能力。

3 学习环境虚拟化

学习环境是学生学习、完成主要学习目标的场所,也是学习者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4]美国克罗拉多大学教育技术学教授、AECT理论与研究部主任威尔森(Brent.G.Wilsong,1995)将学习环境分为三种:计算机微观世界;教室基础的学习环境;开放的、虚拟的学习环境。现行《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的学习环境主要以第二种为主,但是信息化环境下开放的、虚拟的软环境也是学生学习至关重要的场所,而且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在实践过程中,我们并从学习生态的角度,开发了由学习活动(项目)、信息资源、认知工具和学习共同体构成虚拟学习环境,并将其整合到《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网络课程和Blog群等中,另外还运用了课堂等现实环境。这样做的目的主要从问题、项目

和案例等几个方面着手,逐步引导学生学会在“文字、经验和虚拟三个世界”中高效有利地学习。

4 教学模式互补化

以往高师教学模式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其弊端是:完全由教师主宰课堂,忽视了学生的认知主体作用,不利于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培养,大多数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中养成了过分依赖教师的坏习惯——不愿意自主学习、不会与同学之间协作交流。本课程教学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本门课的学习绩效,并充分协调和整合师与生、生与生、人与机等的互动关系,使师生充分利用课程网络资源库和网络教学平台,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充实教学资源库,完善本门课的教学。经过3年的教学实践和探索,借鉴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我们构建出了信息化环境下适合本门课教学的“传统教学+网络教学”互补的教学模式——“项目引导+任务驱动+多向互动+网络辅助”教学模式(如图3)。

具体做法是:在课程学习之初,老师介绍完本课程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任务之后,引导学生运用头脑风暴法想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研究项目——最好和自己毕业论文和设计联系起来),再登陆到课程资源库,查阅文献,考察自己提出的问题的价值,同时在课程BBS中讨论。最后师生共同确定有价值的问题,如“一个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心路历程”,“大学生网络沉迷的成因研究”,“大学生网络学习行为的调查研究”等,并将所有的研究题目归类到相应的项目和内容模块中。在每一个学习项目开始之前,教师引导学生进入项目,由项目的提出者介绍本项目背景,学生进入网络课程中的项目模块,并组建学习团队,通过学习资源库中与此项目相关的内容,查阅网络或其它文献,最后形成研究方案或设计方案,选择条件允许的项目实施研究,写出研究报告,将结果发布在本课程BBS论坛中展开讨论,选择适当的机会在全班报告,师生共同评价每一个学习成果。学生对这种模式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