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毕业设计-案例
- 格式:doc
- 大小:627.50 KB
- 文档页数:39
网络教育学院专科生毕业大作业题目:茶叶揉捻机自动化改造学习中心:大连学习中心层次:高中起点专科专业:机械设计及其自动化年级: 10年春季学号:学生:指导教师:完成日期:2012年 1月1日内容摘要本课题主要研究茶叶揉捻机的自动化改造,实现6CR-55型茶叶揉捻机的工作压力、时间、转速和上下叶的自动控制,包括传感和采集系统、电气系统、控制和界面系统、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首先分析了茶叶揉捻原理,确定了适用于自动控制的揉捻工艺,并制定了自动控制总体设计方案。
总体方案以PLC控制为主,分为调速、压力控制和上下叶控制三个子系统。
其次,通过计算分析,分别对其进行了硬件选择和连接。
最后,对该系统的上位机软件进行了设计,主要是利用WINCC Flexible解决了人机界面的问题,在下位机PLC软件的开发中,主要是对数据的采集与显示模块进行了编辑。
本课题是一系列茶叶自动控制研究的开始,是开创性的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茶叶揉捻机、自动控制、PLC、人机界面、WINCC Flexibl e目录第一章茶叶加工的工序及发展 (1) (1) (1)课题的来源 (2) (2)第二章揉捻加工分析及自动控制总体方案确定 (4) (4) (4) (5)第三章茶叶揉捻机自动控制系统的硬件概况 (8)第四章软件设计与实现 (8) (9)下位机软件设计 (27)WinCC flexible 与STEP 7 的集成 (43)参考文献 (45)致谢 (46)引言中国是茶叶的原产国,中国人对茶叶的应用,至少可追溯到四千年以前,20世纪50年代以来,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我国的茶叶加工技术快速向着机械方向发展,各茶类的制茶机械相继研制与开发成功,并逐步应用于生产。
到目前为此,我国的大宗茶己有90%实现了机械化加工,名优茶也有50%以上的加工实现了机械化。
揉捻机自动化改造是要实现6CR-55型茶叶揉捻机的工作压力、时间、转速和上下叶的自动控制,包括传感和采集系统、电气系统、控制和界面系统、软件系统的设计和开发。
教育技术毕业设计教育技术毕业设计:为未来教育开辟新道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领域也逐渐融入了各种新兴的技术手段。
教育技术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旨在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而教育技术的毕业设计,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重要课题,既是对所学知识的运用与实践,也是对未来教育发展的探索和贡献。
一、教育技术的意义和作用教育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对于教育领域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通过教育技术的手段,教师可以更加灵活地设计和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教育技术还可以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资源和工具,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此外,教育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和路径,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
二、教育技术毕业设计的选题在进行教育技术的毕业设计时,选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合理的选题可以使毕业设计更加具有实际价值和应用前景。
在选择毕业设计的选题时,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领域的痛点和需求:通过调研和分析,了解当前教育领域存在的问题和需求,选择与之相关的毕业设计选题,以解决实际问题。
2. 技术的前沿和创新:关注当前科技的发展趋势和新兴技术,选择与之相关的毕业设计选题,以在教育领域中引入创新和前沿技术。
3. 个人兴趣和专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选择与之相关的毕业设计选题,以提高自己在该领域的专业素养和技能。
三、教育技术毕业设计的实施步骤在进行教育技术的毕业设计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实施,以确保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1. 需求分析:通过调研和分析,了解教育领域的需求和问题,明确设计的目标和方向。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设计相应的解决方案,包括技术方案、教学设计和评估方法等。
3. 实施和测试: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施和测试,收集相关数据和反馈,评估设计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4. 优化和改进:根据实施和测试的结果,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以提高设计的效果和质量。
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方案学前教育专业毕业设计方案1一、适用范围:该毕业设计实施方案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
二、毕业设计类型:美术;舞蹈;钢琴;童话剧;课程设计等。
三、毕业设计各类型要求:(一)美术:1、毕业设计内容:装饰画、环境创设、手工制作三种设计任选其一完成。
2、具体要求:(1)装饰画类:原创个人独立完成系列作品1套,3张为1套系列;尺寸每张不小于4开,材料不限;附毕业设计说明不少于3000字。
以毕业展览的方式呈现。
(2)环境创设类:原创个人独立完成系列作品2套,每套尺寸不小于全开大小,材料不限;附毕业设计说明不少于3000字。
以毕业展览的方式呈现。
(3)手工制作类:原创个人独立完成系列作品2套;手工玩教具作品,利用废旧材料制作。
(4)所有作品要求原创。
(5)毕业设计报告格式参照《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书写印制规范》》等格式要求进行。
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6)以毕业展览的方式呈现毕业设计成果。
(二)舞蹈:1、毕业设计内容:(1)独舞2支:舞蹈种类限于古典舞、民族民间舞、现代舞。
(2)幼儿集体舞蹈创编1支(原创舞蹈),附创编文字说明。
(3)每支舞蹈不少于5分钟。
2、具体要求:(1)对表演作品要求准确,根据舞蹈所要表现的人物、风格、节奏等,充分展示出个人的技术技巧及完美的表现力。
(2)对幼儿舞蹈作品要求内容丰富,形式创新,舞蹈风格独特、新颖,反映幼儿当下心理特征的肢体舞蹈语言,尽量使自己的作品达到所要表现的思想和内涵。
(3)幼儿舞蹈创编作品要求原创。
(4)毕业设计报告格式参照《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管理办法》、《长江大学文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书写印制规范》》等格式要求进行。
字数要求:3000字以上。
(5)以舞蹈专场表演的形式展示毕业设计成果。
可以由1-3名同学的舞蹈板块毕业设计组成一个专场进行集中展示。
也可以与童话剧板块共同组成专场进行集中展示。
幼儿园教学技术应用案例分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也变得日益普遍。
教育技术可以帮助幼儿园教师更好地进行教学并提升教学效果。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幼儿园教学技术的应用,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地运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一、幼儿园教学技术的现状1. 传统教学和现代教学的对比在传统的幼儿园教学模式中,教师主要通过口头讲解和书本教材进行教学。
而现代教学技术的应用,使得教学更加生动丰富,例如通过多媒体教学、智能互动教具等,可以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2. 幼儿园教师对教学技术的认识和运用在幼儿园教师群体中,对教学技术的认识和运用存在差异。
一些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技术的应用,不断尝试和总结经验,而另一些教师则对教学技术持保守态度,不愿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二、教学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案例分析1. 利用智能互动教具进行教学教学案例:某幼儿园教师在儿歌教学中引入了智能互动教具,通过互动屏幕和手势识别技术,让幼儿在唱歌的同时进行互动操作,增加了趣味性和参与度。
分析:教师通过引入智能互动教具,成功地改变了传统的儿歌教学方式,使得幼儿更加愿意参与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2. 多媒体教学在绘本阅读中的应用教学案例:一位教师在绘本阅读课上,使用多媒体工具展示绘本内容,并配合音效和动画,增强幼儿的阅读体验。
分析:多媒体教学的应用为幼儿带来了全新的阅读体验,增强了他们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了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三、教师如何有效运用教育技术提高教学质量1. 提升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教育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多媒体教学、智能互动教具的操作等,以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2. 合理选择和运用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幼儿的特点,合理选择和运用相应的教育技术,避免盲目跟风和过度依赖技术。
3. 不断实践和总结经验教师应该鼓励自己不断探索和实践教育技术的应用,同时及时总结成功和失败的经验,不断改进和优化教学技术的应用。
教育技术毕业设计篇一:教育技术毕业设计案例数学与信息技术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作品)题目:《插入艺术字》教学设计专业:现代教育技术班级:XX级汉现代教育技术2班学号: 0951********姓名:朱俊俊指导教师:完成日期:《我也会“艺术”——插入艺术字》教学设计授课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科目:信息技术课题:新授课系别及班级:四年级一班第1页、共36页第2页、共36页第4页、共36页篇二:教育技术毕业设计加娜尔.伊那瓦提802数学与信息技术系专业毕业论文(设计、作品)题目:认识鼠标专业:现代教育技术班级: 10级现代教育技术(2)班学号:姓名:加娜尔.伊那瓦提指导教师:完成日期:《认识鼠标》教学设计授课对象:小学三年级学生科目:信息技术课题:认识鼠标系别及班级:三年级一班第1页、共22页第2页、共22页第3页、共22页第4页、共22页篇三:教育技术学毕业论文题目教育技术学专业论文题目1. 中——美高等教育中计算机音乐课程现状和比较研究2. 军队外语网络教学的课程构建和教学模式研究3. 教育信息环境下,面向学习过程的发展性评价的研究4. 基于网络的自适应学习系统研究5. 网络教学交互策略研究6. 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高中语文自我导向式阅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7. 基于自动测评技术的IT技能培训研究8. 基于CORBA的分布式异构数据库信息检索模型——在高校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研究9. 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概念图的设计与应用研究10.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教师角色的定位11. 应用几何画板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试验研究12. IT技能训练导师系统iTutor——原理设计与应用13. 基于农林学科专题学习网站自主学习的设计与应用研究14. WebCL的基本理论与系统实现15. 网络课程中促进迁移的教学策略设计16. 网络课件的设计与开发研究17. 基于因特网的教师继续教育研究18. 信息化教学:模式研究和案例分析19. 示例学习网上课程的建构研究20. Internet创新学习环境研究21. 现代教育媒体下优秀教师的再定位22. 学习对象理论与网络课程开发23. 上海市综合高中的发展研究2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中师《教师口语》课程教学的教学设计研究25. 现代远程教育中的教学设计26. 临夏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27. 四川普通高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考察分析28. 基于网络的自主学习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29. 信息化进程中成人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与探索30. 普通高中职业指导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31.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发展轨迹透析(—)32.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研究33. 企业eLearning与学习型组织创建34. 信息化社区教育研究35. 绩效技术及其应用研究36. 校本教育游戏软件的设计研究37. 信息技术在高等工科院校《数控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38. 多元智能的多元测评研究39. 我国纪录片形态及影响因素研究40. 信息技术与初中英语整合的“五步教学法”及其应用研究41. 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沟通模式研究4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问题研究43. 基于多媒体教室的CPSL教学环境的研究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7.78.79.80.81.82.83.84.85.86. 从信息科学角度对网络课程信息的研究与组织设计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教学设计模式设计与分析自主创新性学习的教学设计研究基于网络的班级课堂协作学习研究及其过程设计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办学特色问题研究多媒体课件中不同色彩文字材料对阅读影响的眼动研究大学生媒体素养教育及其SDL学习研究开放大学学习支持系统的比较研究基于网络的语文阅读辅助导读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概念图工具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上海市闵行实验小学五年级个案研究参照SIF规范的EMIS升级模式研究及其简化实现基于Web的自适应测试系统的研究中小学音乐教育主题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基于WebSphere的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电子政务系统的研究与实践基于Web服务的分布式异构教育资源库信息共享方案的研究与实现基于Web的远程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网络探究式学习的协作学习环境设计关于计算机音乐制作课程教学的思考导生角色研究现代远程教育中基于任务驱动的流媒体答疑教学模式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教育硕士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究甘肃省中师学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甘肃省城市中学校园网建设与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信息技术课程实施中高中学生信息技术学习评价的研究基于动机理论的教学设计策略研究网络学习日记在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应用与效果研究大学生自我导向学习实践研究——《学习论》中的探索现代远程教育中网络教师指导活动研究发展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GBS学习环境的设计开发与实践中小学虚拟教研活动的特点功能与组织管理方式研究基于学习设计规范的学习内容管理系统设计网络环境下基于问题学习(PBL)的教学设计方法的试验研究中小学英语教师ICT技能体系研究网络课程中电子学习档案设计与制作的研究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研究网络时代教育电视发展趋势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考试系统设计与实现多媒体教材制作系统设计与开发远程多媒体信息实时播放系统开发研究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探索—《现代教育技术》网络课程的开发与实践甘肃省乡村信息资源中心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甘肃省高师师范生信息素养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88.89.90. 甘肃省电大远程教育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卫星宽带远程环境下甘肃电大学习支持服务系统的构建研究西北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远程教学平台的搭建91. 中小学专题学习网站生成系统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研究92. 考试分析系统和标准化题库的设计与实现93. 中医痛风临床诊治智能CAI系统的设计和开发94. 教师教育的改革: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研究95. 未来教育理念与师范院校职前培训模式探索及资源整合96. 网络环境下探究性实验教学过程研究97. 我国高校网络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98. 网络学习中的动机策略研究99. 通用语音控制命令识别COM组件的研究与开发100. 网络考试系统中多媒体应用的设计与实现101. 网络教学过程的设计与控制102. 网络远程教育中学习者特征分析体系的构建及学生模型(studentmodel)的设计 103. 构件化电子学档系统的设计与开发104. MI理论应用于小学《科学》的教学设计研究105. 基于交流的电大远程教育印刷文字教材设计及研究106. 初中语文的网络课程教学内容呈现策略的设计107. 专题型学习网站的设计研究108.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信息技术培训研究109. 基于学习理论的校园网学习支持服务设计110. 《幼儿音乐教育》网络课程设计111. 职业中学教师信息技术行动学习探索112. 网络教育中的教师角色及其发展研究113. 分布式教育资源整合系统构建初探114. 校园网环境下自主学习支持系统设计115. 摄影教育中视觉读写能力的培养研究116. 基于情境认知理论的双语教学策略研究117. 英国积极的就业政策研究118. 电信企业员工eLearning培训模式研究119. 发展本科和研究生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0. 专题学习网站的设计与开发121. 中小学多媒体知识元库理论研究122. 基于WEB的网络课程学习监控体系的构建123. 现代远程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124. 网络课程答疑系统的研究与实现125. 职前教师网络素质及其培养模式研究126. 电影课促进幼儿园环境教育成效研究127.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绩效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128. “脚手架”模型支持学习环境设计研究129. 信息化教学设计技能训练系统的设计与开发130.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模式研究131. 世纪年代美国STW运动研究132. 情境学习的理论和实践133. 澳大利亚STW改革实践研究134. 英国工作导向的课程理念及其实施研究135. 走进现代学徒制136. 当前我国“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政策研究137. 博客及其引申的知识管理在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研究138. 知识管理在网络教育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39. 基于网络的个性化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开发研究140. 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的研究141. “做中学”小学科学教学模式研究142. 团队学习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143. 教育技术实践的效益研究144. BBS教学应用的研究145. 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化研究146. 人文地理学课程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147. 高等院校师范生信息素养及培养模式研究148. 影视资源与小学语文课程整合研究149. MiniQuest网络探究性学习研究150. 基于WEB的研究性学习平台的设计与实现151. 合作学习过程研究152. 教育领域的知识管理:教师的知识管理研究153. 中小学教师的信息能力结构及其培养模式研究154. 成人在线学习支持系统的设计研究155. 概念地图支持的教学研究156. 关于构建网络课程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157. 远程虚拟实验过程模型研究158. “高校教师现代教育媒体的使用”培训课件开发的理论与实践159. 基于分布式多层结构的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60. 中小学教育信息处理系统的研究与软件开发161. 专题学习网站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62. 分布式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开发163. 高校信息化校园网络设计及教育应用164. 基于网络的答疑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65. 研究型课程《(本文来自: 小草范文网:教育技术毕业设计)旅游电子商务技术开发》的设计和实施166. 基于软件工程的多媒体课件开发研究167. 桌面虚拟现实及其在网络教育中的应用研究168. 计算机辅助汉字笔顺教学的研究与实现169. 助教型学习者上网管理平台的研究及设计170. 基于“媒体等同”理论的远程教学课程设计研究171. 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课程评价中的应用研究172. 基于网络的《环境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构建173. 基于教育技术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开发174. 关于二维非稳态导热的可视化研究175. 二维热传导方程的并行计算与可视化研究176. 医用电子体温测量记录系统的研制与开发177. 现代视听媒体动画的构思与艺术设计178. 知识类影视作品的特殊摄像研究179. 乡土视听艺术的特征及表现手法研究180. 电视短片创作简论181. 中小学基于专题学习网站的教学模式研究182. 关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教学评价的研究183. 网络环境下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184. 内蒙古地区民族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185. 元教育技术理论探索186. 基于专题学习网的儿童英语学习潜能挖掘的研究187. 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研究188. 基于Web的个别化学习支持系统研究与设计189. 网络学习系统中的反思型电子学档评价模块设计与实现190. 游戏化网络学习环境设计研究191. 基于Web的网络智能学习系统设计研究192. 后现代主义对信息技术教育的审视193. 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问题辨析194.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探讨195. 高师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196. 促进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的校本培训研究197. 信息技术支撑下的视觉素养培养研究和实践198. 教师信息化专业知能图谱评量系统设计研究199. 远程开放教育新型教学模式探讨200. 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育技术学硕士论文题目201. 中文题名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论文提交日期202. 基于XML的实时协作学习环境的研究与设计刘锐华南师范大学203. 适应性学习的学习者特征分析葛彦强吉林大学204. 基于网络应用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王莹第四军医大学205. 网络协作式学习资源库的研究与实现李刚第四军医大学206. 湖北省中学生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李汪丽华中师范大学207. IITC及基于Web的中小学IITCSS原型设计与开发研究张合斌华中师范大学 208. 基于CELTS标准的教育资源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周金凤华中师范大学 209. 基于三种模式的多功能网络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门鹏第四军医大学 210. 基于VRML的虚拟现实应用研究韩立龙华中师范大学211. BlendedLearning理论研究及其支持系统开发张利兵华中师范大学 212. 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开发付卉华中师范大学213. 基于Web的视音频点播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彭颖华中师范大学。
教资教育技术学案例分析一、引言教育技术学作为教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关注教学活动中的技术运用和教育创新。
在当今信息时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教学实践密不可分。
本文通过分析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案例,旨在探讨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案例一:虚拟实境技术在生物课程中的应用1. 案例背景和目的虚拟实境技术作为一种创新的教育技术手段,被引入到生物课程中。
教师希望通过虚拟实境技术为学生提供生动震撼的学习体验,并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技术运用和效果分析教师在课程中引入虚拟实境技术,利用虚拟实境设备展示生物的微观结构和生态环境,通过学生可以身临其境地观察和探索生物世界。
结果显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和理解程度得到显著提升,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影响和启示虚拟实境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教师的指导和设备的稳定性,以充分发挥技术的教育效果。
三、案例二:个性化学习平台的应用与效果评估1. 案例背景和目的个性化学习平台是基于教育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产物,旨在提供针对每位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希望通过个性化学习平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就感。
2. 技术运用和效果分析教师利用个性化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支持。
通过系统的学习数据分析和反馈机制,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表现和个性化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学习资源。
结果显示,在个性化学习平台的辅助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均有明显提高。
3. 影响和启示个性化学习平台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学习成就感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
然而,应用个性化学习平台还需要充分考虑学生隐私保护和教育资源平衡的问题,以确保教育技术的合理和可持续发展。
四、案例三:移动学习在语言教育中的应用1. 案例背景和目的移动学习作为一种便捷的教育技术手段,引起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教育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教育技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旨在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改善教育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教育技术专业的毕业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教育技术专业毕业设计展开讨论,探究如何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二、选题意义教育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旨在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开展毕业设计,学生可以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三、选题内容本次毕业设计选题为“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个性化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通过研究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设计一套个性化教学平台,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好的互动。
四、研究方法文献综述:对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了解师生对个性化教学平台的需求和期望。
系统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结果,设计个性化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和界面布局。
系统实现:采用Unity等开发工具,编写虚拟现实场景,并实现个性化教学功能。
系统测试:对设计实现的个性化教学平台进行功能测试和用户体验测试,不断完善系统。
五、预期成果设计并实现一套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个性化教学平台原型。
提出针对个性化教学平台的优化建议,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撰写毕业论文,总结研究过程、结果和经验。
通过本次毕业设计,旨在探索虚拟现实技术在个性化教育中的应用前景,为提升教育质量和促进教育变革做出贡献。
希望能够得到指导老师和专家们的支持与指导,在毕业设计中取得令人满意的成果。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院(系)级班:专业:教育技术学题目:概念图在中学物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指导教师:导师职称:学号:姓名:同组人:年月日摘要概念图是物理教学中一种的重要教学工具,它可以灵活、形象地用图示的方式将概念与概念之间、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简洁而又直观地表现出来。
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知识框架都是很重要的,有了一个系统的框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学习或者说复习该门功课。
物理教学,由于它本身就是一种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而且还要求学生要不断地创新、探究,所以对于大多的学生来说,学习物理是比较难的。
概念图的出现,突破了这一难题。
本文主要是介绍概念图的概念及其学习理论基础,并以多种学习方式分别论述了概念图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概念图;中学物理;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AbstractThe concept diagram is a kind of important teaching tools in the physical teaching and it can be vivid and the image earth's surface reach a mutually contact of the knowledge, concept. For any academics, the knowledge frame is very important, the frame which has a system in aid of student better study perhaps says that review that homework.For the physical teaching, because it is a kind of logic to compare a stronger academics, and still request a student to want constantly creative, so for mostly of student, study physics is more difficult.The emergence of the concept diagram broke this hard nut to crack.The concept diagram uses a kind of way that the diagram show concept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knowledge of the concept and of the knowledge, simple and direct but again the convenient performance come out, and the student pass oneself to draw concept diagram, is draw of the process establish the knowledge and become a knowledge structure system.Key words concept diagram;high school physics;investigation the type study;cooperate learning目录摘要----------------------------------------------------------------------------------------------------------------- I ABSTRACT --------------------------------------------------------------------------------------------------------- II 第1章绪论 ----------------------------------------------------------------------------------------------------- 1第2章概念图的概述--------------------------------------------------------------------------------------- 22.1概念图的背景及其定义 ------------------------------------------------------------------------------ 2 2.2概念图的特征 --------------------------------------------------------------------------------------------- 4 2.3 概念图的作用---------------------------------------------------------------------------------------------- 42.3.1 作为先行组织者------------------------------------------------------------------------------- 42.3.2 促进知识的迁移------------------------------------------------------------------------------- 52.3.3 诊断学习者学习存在的问题 ------------------------------------------------------------- 52.3.4评价学习者的学习成果 --------------------------------------------------------------------- 52.3.5 促进知识的整合------------------------------------------------------------------------------- 6第3章新课程改革与中学物理教学 ----------------------------------------------------------------- 83.1当前中学物理的现状----------------------------------------------------------------------------------- 83.1.1 教师因素------------------------------------------------------------------------------------------ 83.1.2 学生因素------------------------------------------------------------------------------------------ 93.1.3 社会因素------------------------------------------------------------------------------------------ 9 3.2新课程改革针对传统教学所作的具体改变------------------------------------------------- 93.2.1 课程教材面向生活、面向社会 --------------------------------------------------------- 93.2.2 课程教材走向创新 -------------------------------------------------------------------------- 10 3.3新课程改革对中学物理教学的要求 ---------------------------------------------------------- 10第4章概念图在中学物理复习教学中的应用 ------------------------------------------------ 124.1应用概念图对中学物理进行探究式学习 --------------------------------------------------- 12 4.2应用概念图进行合作式学习-------------------------------------------------------------------- 13 4.3应用概念图进行创新性学习-------------------------------------------------------------------- 14 4.4应用概念图进行物理复习教学 ------------------------------------------------------------ 14第5章概念图对中学物理教学的启示------------------------------------------------------------- 195.1现代中学物理教学存在的现象------------------------------------------------------------------ 19 5.2教学启示--------------------------------------------------------------------------------------------------- 20结束语 ------------------------------------------------------------------------------------------------------------- 21致谢--------------------------------------------------------------------------------------------------------------- 22参考文献 --------------------------------------------------------------------------------------------------------- 23第1章绪论在新技术引领潮流的今天,什么才是教育技术领域最值得推荐的应用呢?据统计,全世界有数百万的学生和教师在利用纸笔手绘或电脑软件绘制概念图的方法来学习。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在线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学院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专业名称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二〇一六年五月在线学习平台设计与实现摘要:在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课程网站建设在学校的教学工作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系统基于增强学院研究生嵌入式课程的教学工作、增强学生和学院的互动性、加强老师和学生的沟通以及学生之间的探讨和交流这样的原则,构建了研究生嵌入式系统课程网站。
本文介绍了系统的开发背景,提出了使用JA V A作为开发语言,基于Servlet和JSP技术,Tomcat作为WEB服务器,选用My SQL Server 5.5作为后台数据库,MyEclipse 10作为开发工具,采用DIV+CSS页面嵌套技术进行网页布局,B/S(浏览器/服务器)结构进行教学平台的开发。
系统实现了课程简介、教师队伍、教学资源、交流吧等功能,其中教学资源可以由老师在前台以教师身份登陆来进行上传,管理员可以在后台登陆来对网站各类信息进行管理。
研究生嵌入式系统课程网站是面向学生的教学系统,学生可通过该网站进行资源的下载以及教学互动,相比传统的教学更容易提高学习效率。
经过测试,系统运行稳定,达到了预期目标。
关键词:课程网站;Servlet;JSP;DIV+CSS;B/S模式Graduate Students’ Design of Course Website for theEmbedded SystemAbstract: In the current rapid development of computer technology, course website construction also played a decisive role in the school teaching work. This system is based on the principle between students that enhancing embedded course teaching of the college graduate, strengthening the interactivity of students and school, strengthening the communication of the college teachers and students and the discussion and communication , and then build the embedded system course website of the graduate stud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developing background of system , and put forward to using JA V A as a development language,the technology of Servlet and JSP technology, Tomcat as a WEB Server, choosing My SQL Server 5.5 as the background database, 10 MyEclipse as a development tool, using nested DIV + CSS page for page layout, B/S (browser/Server) struc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platform .The system is realized the course introduction, teaching staff, teaching resources, communication, and other functions.The teaching resources can be made by the teachers in the front desk which teacher has logined with teachers’ identity to upload, the administrator can log in to manage the website information in the background. Graduate student’s course website of embedded system is the teaching system which is developed for students , students can download resources through the website as well as interactive teaching paring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it is easier to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And the system can run steadily through the test and realized the expected goal.Key words:Course Website, Servlet, JSP, DIV + CSS, Model of B/S目录第1章绪论 (1)1.1课题背景及目的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第2章需求分析及开发环境 (3)2.1总体需求概述 (3)2.2系统的性能要求 (3)2.3系统开发流程 (4)2.4系统的功能需求分析 (5)2.4.1功能描述 (5)2.4.2用例图 (6)2.5开发环境 (8)2.5.1B/S模式 (8)2.5.2JSP技术 (8)2.5.3Servlet技术 (9)2.5.4MyEclipse 10 (9)2.5.5JDBC (10)2.5.6MySQL (11)第3章总体规划 (12)3.1系统总体结构 (12)3.1.1用户前台浏览模块 (12)3.1.2管理员后台管理模块 (12)3.2系统及模块流程图 (13)3.2.1系统总体流程图 (13)3.2.2注册模块流程图 (14)3.2.3登录模块流程图 (15)3.2.4资源下载模块流程图 (15)3.2.5上传资源模块流程图 (16)3.2.6留言模块流程图 (16)3.2.7管理员信息管理模块流程图 (17)3.3系统数据模型设计 (17)3.3.1E-R图 (17)3.3.2数据描述 (20)3.3.3数据库实体对应关系 (24)第4章系统详细设计 (25)4.1项目解决方案设计 (25)4.2系统前台用户模块设计 (25)4.2.1用户登陆模块 (26)4.2.2用户注册模块 (28)4.2.3教师队伍模块 (29)4.2.4资源下载模块 (30)4.2.5交流吧模块 (30)4.2.6资源上传模块 (31)4.3后台管理员模块设计 (32)4.3.1管理员登陆模块 (32)4.3.2管理员管理模块 (34)4.3.3教师管理模块 (35)4.3.4学生管理模块 (35)4.3.5资源管理模块 (36)4.3.6交流吧管理模块 (37)第5章系统测试 (39)5.1测试方案 (39)5.1.1测试步骤 (39)5.1.2测试及运行环境 (39)5.2学生模块 (40)5.3教师模块 (40)5.4管理员模块 (40)5.4.1用户身份验证 (40)5.4.2管理员管理功能 (42)5.4.3教师管理功能 (43)5.4.4学生管理功能 (44)5.4.5资源管理功能 (45)5.4.6交流吧管理功能 (47)5.5性能分析 (48)5.5.1运行效果测试 (48)5.5.2浏览器兼容性测试 (50)5.6测试总结 (50)第6章结论与展望 (51)致谢 (52)参考文献 (53)第1章绪论1.1课题背景及目的现代社会的发展与知识是密切关联的,与知识的传递存在着一定必然的联系,教育是传播知识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
在线教育系统摘要这是一篇基于ASP组件技术的,设计开发在线教育系统的论文。
论文的题目是:基于ASP组件技术的在线教育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其中,本课题中关于在线教育系统的教学内容发布、公告发布和维护、作业的管理、答疑、聊天室等模块的设计与开发纯粹使用ASP脚本语言。
课程浏览、个人信息的修改、教师方案管理等模块的设计与开发采用ASP 组件技术。
整个设计适用于Internet发布,后台为服务器端的SQL Server数据库。
前台使用ASP语言及其组件技术设计网页。
设计的重点是通过ASP组件(SchoolComponent、OnlineStore、MessageBoard、Links、PageChangeNotify、EmailAFriend、ProjectProgress、EmailBlast、MailingList)的设计与开发。
目的在于简化程序中的代码,降低程序的复杂性,增强代码的可读性和保密性。
并实现了将这些封装后的代码被多个应用程序同时使用的功能。
另外,组件的使用也实现了某些用ASP脚本无法实现的功能关键字:在线教育,数据库,ASP组件,答疑AbstractThis is one based on the ASP module techno logy, Design develop ment online education system paper.Amo ng them In this topic about online education system course content issue, The announcement issues and the maintenance,Work management, Q/A, Chatroom, address book and so on。
The module design and the development uses the ASP script language purely。
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与制作随着我国计算机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现代化教育的重耍组成部分,而多媒体的教学离不开多媒体教学软件,研发多媒体教学软件是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深入挖掘教学软件设计与多媒体技术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介绍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并阐述了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与制作的程序。
本文分析了多媒体教学软件教学设计的内涵及其作用,指出了多媒体教学软件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并提出了多媒体教学软件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关键词:多媒体;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软件引言学习活动不是在设计、以好老师中心的环境里获取信息的过程,当学生们有浓厚的学习兴趣,当他们参与实际的学习活动,他们的学习效率将会有许多的改善。
但现在有很多的课程只关注传播知识,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
老师预先决定好的所有或人部分的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计划,然后按计划在一定时间内教完一定的内容。
尽管一些老师也使用一些新的教学媒体,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如实验操作、小组工作或课堂活动等来进行教学,但新媒体和新方式也仅仅是为加强教师讲课或加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
技术在这里仅仅只是说教式教学的补充,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多年来,寻找新的知识和组织学习的路径,总是充满困难和挑战。
许多教育研究者和理论家认为教学(包括教师如何利用技术教学)而不是单纯的信息传播。
通常,纯信息传输的教学方式是不会考虑学生的知识背景、爱好、目标和研究方法。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老师给的信息,没有独立的选择。
这使得学生太迷信书本知识和应用知识没有积极探索和创新的能力。
多媒体课件是指应用程序的各种类型的媒体(包括文字、图形、音频、动画和其他媒体)新课件,它是以计算机为核心,交互地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的一种教学软件。
它的特点是多媒体技术可以使用超文本和媒体手段,协会称的思维方式、非线性的管理和组织教学材料。
多媒体课件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改变学科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教师、提高教师综合素质,使学校的教学发生质变。
摘要2001年7月、2003年4月由国家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相继正式颁布实施。
《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课程目标、实施建议等都作出了具体明确的阐述。
如何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新理念融入教育教学的新行为,创造出符合课程标准理念的教学设计则成为实现上述诸多内容极为重要的环节。
我们认为,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课堂教学设计最核心的就是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引导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将“教”的过程转变为学生“学”的过程,即以学生的求知需求为主线,追求教师和学生面对文本(课文)平等对话,进而让读者(教师和学生)与作者实现心与心的交流,进而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格局,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最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所以,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阅读教学设计必须是体现以促进学生发展为主要特点的发展性教学设计。
目前在中学尤其是高中阶段的阅读教学中,多将阅读教学的文本分成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
为便于研究,本文将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文本按文学体裁的划分标准(即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来分类,并从文学类文本入手,在遵循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和规律的基础上,分析当前语文课堂教学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缺乏启发诱导的注入式、缺乏学情依据的复制式等教学设计以及重预设轻生成等问题,并依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各类文体的特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
本文通过案例分析法、课堂实录再现法将诸多名师生动、鲜活的课堂案例进行分析、整理,力求使本文具有现实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这既是对广大教师以往教学过程中经验的总结,也为广大教师今后的教学实践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堂;课程标准背景;文学类文本;阅读教学设计AbstractThe standard of the Chinese course with full-time compulsory education (experiment draft) worked out by Country Ministry of Education in July , 2001 and the standard of the Chinese course in average high school in April , 2003 were put into effect. There are the character of the Chinese course, basic concept, the aim of the course and advice in it. How to make the new idea that the new course standard proposes to melt with new behavior of the education teaching, to create out teaching designing with the new idea is the way of achieve the target .The key of the reading teaching designs under the new course background is changed “teaching” into “learning” under the idea of people-oriented. That is satisfied with the needing of students who want to learn knowledge, making a equal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 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and then communicating readers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th the authors. Design of teaching with new course standard is developing. When we make the design of teaching, teachers should put students’ developments first in order to advance students’ accomplishments.There are comments、pragmatism and literature in the reading teaching in High school. The thesis the basic of the content about how to make a teaching design, analyzing the problems, observing the standard of Chinese course, dividing reading articles into poetry、prose、novel and drama.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articles, teachers will make the teaching designs. It is the experience of the teaching reproduced, and it is provided the method of teaching for many teachers. Many effective teaching methods from famous teachers are used in the thesis with pragmatism、pertinences and opera abilityKey words: Chinese classroom in Middle School ; the background of the course standard ; the articles of literature ; the designs of reading teaching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取得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