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应用
- 格式:pdf
- 大小:708.07 KB
- 文档页数:2
农机推广N o n g j i t u i g u a n g秸秆还田方法及注意事项黎东光秸秆还田措施即减少了因焚烧秸秆而造成的大气污染,又发挥了通过秸秆入土培肥地力增加产量的作用。
秸秆还田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举措,本文通过对秸秆还田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阐述,希望对秸秆还田措施推广起到积极引导作用。
秸秆还田是把不能直接用作饲料的秸秆如水稻秸秆、玉米秸秆等,直接打碎施入土壤,在土层中腐熟后可增强土壤肥力的一种耕作方法。
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吸收养分,补充能量,农业生产也是能量转换的过程,秸秆里含有大量的有机物料,在打碎归还于农田后,在土壤中腐熟可以转化成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可以使土壤疏松,孔隙增大,将土壤结构改良,能够有效促进农作物根系的发育。
使用秸秆还田方法耕地可以起到环保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1秸秆还田方法按以往惯例,我们在整地时都是将秸秆残留物就地焚烧的办法进行处理,此种办法造成大量氮素飘入大气中造成空气污染,随着近几年,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也在不断探索秸秆处理办法,秸秆还田办法避免了人为造成的空气污染问题,还为农作物生长增加了养分,受到各级政府的倡议和规定。
秸秆还田有多种形式,可分为5大类:秸秆粉碎翻压还田、秸秆覆盖还田、堆沤还田、焚烧还田、过腹还田。
按途径来分,有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间接还田包括一般堆沤还田、过腹还田等。
下面选取主要几种进行介绍。
1.1直接还田方法直接还田的方式比较简单省工,方便快捷,并且还田数量还大,一般将农作物秸秆粉碎、留高茬还田或田面覆盖等方式,直接还田的方法在各地推广应用的较多。
秸秆粉碎还田就是用机械粉碎直接还田,主要适用于玉米和水稻、小麦的秸秆还田,留高茬还田就是将稻麦收割时留30厘米的高茬,可以使用反转灭茬的机械进行一次性的旋耕灭茬还田;田间覆盖式还田,主要是将玉米秸秆铡成9到11厘米长直接铺盖在土壤的表面,一般在实施保护性耕作时常用。
由于现代农业发展,化肥施用量较大,而有机肥的用量却在减少,导致土质硬化而不利于土壤肥力的吸收和提高。
Z a i p e i j i s h u沈阳市辽中区位于辽宁中部,辽河中游,土壤肥沃,旱田以玉米种植为主。
常年玉米的种植面积约55万亩,产生的秸秆数量约为72万吨,这么多的秸秆有一部分被农民或者牛羊养殖户直接贮存用于做饲料,还有一部分农民用于做饭和冬季烧炕取暖。
剩余的是大部分,以前农民都会在初春时节把这些秸秆连同田间地头杂草搂到一起燃烧,草木灰还田处理,这样即清除了地表也可以有效控制来年病虫草害,还可以给田地增加肥力。
但是,焚烧秸秆极大的造成了空气的污染,增加了雾霾的发生率。
因此如何更好地开发利用秸秆是我们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经过农业工作者多年的调研和实践考察,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将秸秆粉碎之后,还田深翻覆盖,这种方法投资少、见效快、简单易行,可有效控制秸秆焚烧、培肥地力、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翻的好处1、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覆盖,经过腐熟转化,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优化土壤成分。
玉米秸秆中含有大量的氮元素、磷元素、钾元素等营养成分及有机质,把玉米秸秆完全粉碎还田之后深翻覆盖埋在土壤深处经过一冬天的腐熟转化,变成土壤养分,相当于给土壤施入了有机肥料,土壤下面20~30厘米深层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优化土质,培肥地力。
使之更适宜玉米作物生长。
2、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覆盖能有效促进微生物活性,提高地里温度,利于保水保墒。
秋季玉米秸秆完全粉碎还田深翻覆盖腐熟转化是一个化学转变的过程,通过这一转化进一步提升了土壤中微生物数量,提高了酶活性,从而加速土壤中有机质分解和秸秆营养元素的转化,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疏松多质、供肥保肥能力。
使之更利于玉米作物的生长。
3、提高玉米产量。
秋季玉米秸秆通过完全碎还田深翻覆盖处理之后,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大大增加,地力肥沃;微生物活性大大增强,地温升高;保水保墒能力增强;第二年玉米作物的生长要素达到了最佳状态,玉米作物长势好产量自然提高。
4、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深翻覆盖处理,可以有效改善村屯的自然环境。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摘要: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就是将摘穗后的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的秸秆用秸秆粉碎机就地粉碎,均匀的覆盖地面,翻耕入土,使之腐烂分解,培肥地力的—项新型的农业技术。
近年来,我国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农作物秸秆大量剩余。
夏秋两季,大量焚烧秸秆,不仅造成资源极大浪费,而且还严重污染环境。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的广泛应用将改善这一现状。
本文从秸秆还田作用出发,具体介绍了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以小麦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为实例进行了技术指导。
1.秸秆还田的作用1.1.改善土壤性状,增强土壤通透性秸秆还田腐烂后产生腐殖质,它土壤结构的胶结剂,有利于提高土壤团粒结构的含量,使土壤疏松,通透性好。
秸秆还田以后还能够提高耕层土壤孔隙度,改善土壤通气状况,蓄水保肥能力增强,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1.2.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作物秸秆还田经腐蚀后可提供植物生长必须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及各种微量元素,使土壤养分显著增加。
1.3.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改善热量状况土壤腐殖质的吸水量比矿物颗粒高十倍,因此,施用作物秸秆可提高土壤持水量,随秸秆还田量的增加,土壤保水性增强,比热增大,传导热能力增强,进而改善了土壤热量状况。
1_4.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秸秆机械化还田不仅改土培肥,节约生产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而且有效的解决了焚烧秸秆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真可谓一举两得。
2.秸秆还田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为提高秸秆还田的效果,避免可能出现的有害因素,秸秆粉碎机械化作业的每个环节都有技术要求。
2.1.氮磷化肥的合理施用秸秆还田后,作物和微生物不断争夺养分——氮,这时可以通过补充化肥来解决这一矛盾。
通常情况下秸秆的氮碳比约1:80~100,因此,应适当增施含氮的化肥。
据验证,玉米秸秆腐解过程需要的碳、氮、磷比例为100:4:1左右,一般每亩还田秸秆500公斤,需施4.5公斤纯氮和1.5公斤纯磷,对于缺磷的土地还要适当的补充磷肥。
农机局关于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近几年来,全市各级农机部门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按照省局部署安排,在全市小麦基本实现机械化的同时,把农机化发展的战略重点转移到玉米收获机械化上来,大力推广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取得了明显成效。
为全面总结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情况,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促进工作开展,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实现玉米机械化收获是全面实现我市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我市农机化水平,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加快小麦免耕播种、机械化土地深松、小麦宽幅精量播种等农机化新技术推广,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快新农村建设等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是目前农作物秸秆利用的主要途径,对于改良土壤结构、增加土地有机质含量、增强蓄水保肥能力、减少农民群众随意焚烧秸秆污染环境,促进全市农业持续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农作物秸秆应用于造纸、畜牧养殖、板材加工、生物发电、沼气等行业促进了农作物秸秆的转化升值,增加了农民收入。
二、当前我市玉米机收秸秆还田及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目前,全市拥有玉米联合收获机8276台套,约80%的玉米联合收获机安装有秸秆还田装置,能实现一次进地,完成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两项任务,纯秸秆还田机14040台套。
XX 年全市玉米实现机械化收获430万亩,机收率达81%。
自XX 年以来,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由3563台增加到目前的8276台,年均增长2356台,秸秆还田机保有量由13223台增加到14040台,年均增长408台,全市拥有秸秆打捆机137台,秸秆青贮机2台。
近三年来,全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用于补贴玉米收获机的达8973.9万元,占全部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的32%,共补贴玉米收获机5331台。
发放宣传材料35万余份,电视、报刊报道宣传260余次,建成“万亩玉米机收及秸秆还田示范基地”6处,召开各类现场演示会180余场次,参加演示会5.5万人,组织玉米机收、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培训班360余班次,培训农民5.2万余人次。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的设计1 引言1.1 机械化秸秆还田的目的及意义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对于田间作业趋于机械化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过程,它可以节约劳动力和提高经济效益。
在北方玉米是一种常见的农作物,过去由于认识上、政策上及经济上的原因,基本上农民都是在收获以后直接将秸秆焚烧,这样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还污染了环境,随着科技的发展,生态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作为宝贵资源的秸秆,也开始了被重新利用,而秸秆直接还田就是其中的主要途径之一。
将秸秆粉碎后,铺撒在地里有许多作用:①秸秆还田补充土壤养分。
②秸秆还田促进微生物的活动,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③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从而改善环境。
④还可以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这样不仅可以从分利用资源,还可以改善我们生活的环境。
1.2 机械化还田技术的现状由于我国国土辽阔,南北方差异较大,各地区的耕作制度和农艺要求不同,同时作物的秸秆也不同,其物理性能和机械性能差异也很大,这就决定了我国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及配套机具的多样化。
在北方多数是以拖拉机牵引并驱动的秸秆还田机,把站立的玉米秸秆就地粉碎后铺撒在地面上,数日后犁翻耕土地时把晾晒的秸秆翻埋入土。
由于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是利用秸秆最经济最有效的技术,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外国在研制和生产方面起步较早,发展较快。
尤其是意大利、英国,德国、法国、日本和西班牙等发达国家在该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综合国外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比较完善,机具品种较多,性能可靠,但价格昂贵。
1.3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的发展趋势虽然我国农具多样化,但就北方而言现在已经在解决秸秆及根茬单项作业的基础上将开发新的联合作业机具,并在一段时间后将会取代单项作业机具。
收割农作物和秸秆还田机结合,使作业成本大大降低,灵活度也增加。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虽然还有许多问题但前景还是乐观的。
2 技术任务书随着人们越来越重视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农业机械化的装备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河南农业年第期N NNONGY 一、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的作用(一)机械化粉碎还田是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的有效方式和避免秸秆焚烧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有效措施,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玉米秸秆是优质的有机肥原料,内含丰富的作物必需的营养成分。
我国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500万公顷,玉米秸秆产量1.62亿吨,秸秆中氮磷钾养分含量相当于110多万吨尿素,190多万吨过磷酸钙,190多万吨硫酸钾,因此玉米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秸秆处理不恰当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
(二)玉米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矿物质养分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秸秆粉碎还田翻耕后,在分解过程中进行矿质化,释放养分,同时进行腐殖质化,土壤有机质和矿质养分含量增加。
资料显示,秸秆还田后的土壤因还田年数不同,有机质可增加0.025%~0.15%。
统计全国60份试验结果,秸秆还田后全氮提高范围在0.001%~0.1%,平均提高0.0014%;速效磷增加幅度在0.2~30毫克/千克,平均提高3.76毫克/千克;速效钾增加幅度在3.3~80毫克/千克,平均增加31.2毫克/千克。
(三)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使土壤耕性变好。
秸秆还田后,随着其有机物的矿化、腐殖化,增加了新鲜有机质,改善了有机质质量,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容重降低,土壤孔隙度增加。
土壤孔隙度一般增加4%左右,容重降低0.04~0.11克/厘米3,1~3毫米团粒结构增加5.8%左右,土壤水分增加1.1%~3.9%。
由于土壤物理性质得到改善,土壤水、肥、气、热四性得以很好协调,渗水、通气能力增强,保肥、保墒性能增加,抗旱抗涝的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土质疏松、犁耕比阻减少,适耕性提高。
(四)秸秆还田为土壤微生物提供了充足的碳源,促进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高土壤的生物活性。
秸秆还田后,肥土上细菌数增加0.5~2.5倍,瘦土上增加2.6~3倍。
(五)提高了化肥利用率,增加了作物产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近几年,玉米秸秆还田技术逐步得到普及,但由于部分农民对这一技术掌握不够全面,耕作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产生负效应,具体表现在部分秸秆还田后的麦田出现出苗率低、苗黄、苗弱,甚至死苗现象,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碳氮比失调。
秸秆本身碳氮比为65~85∶1,而适宜微生物活动的碳氮比为25∶1,秸秆还田后土壤中氮素不足,使得微生物与作物争夺氮素,结果秸秆分解缓慢,麦苗因缺氮而黄化、苗弱,生长不良。
解决办法:秸秆粉碎后,旋耕或耕地以前在粉碎的秸秆表面撒施氢铵5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然后耕翻。
二、秸秆粉碎不符合要求。
有的地块粉碎后的秸秆过长,其长度大于10厘米,不利于耕翻,影响播种。
解决办法:使用大型秸秆粉碎机,因为大型秸秆粉碎机机器马力较大不仅粉碎的秸秆较碎,在旋耕时粉碎的秸秆与土壤搅和均匀,旋耕较深。
三、土壤大小孔隙比例不合理。
秸秆还田后,使土壤变得过松,大孔隙过多,导致跑风,土壤与种子不能紧密接触,影响种子发芽生长,使小麦扎根不牢,甚至出现吊根。
那么,怎样才能弥补以上缺陷,保证稳产、高产呢除采取以上有针对措施以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补施氮、磷、钾肥料。
2、提高土壤墒情。
3、提高播种质量。
秸秆还田的地块,以提高播种质量。
4、适时镇压浇水。
小麦播种后,晾晒一天,用石磙镇压,使土壤密实,消除大孔洞,大小孔隙比例合理,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利于发芽扎根,可避免小麦吊根现象。
5、消灭病原体。
带病的秸秆不能直接还田,否则夏季玉米易发生病害,这类秸秆应销毁或高温堆腐后再施用。
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范畴内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发展持续农业、旱作农业的重大措施,是节本增效、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的重要环节,也是促进绿色食品发展的有效手段。
黑龙江省每年都有大量的玉米秸秆被作为柴草烧掉,进行秸秆还田的数量较少,对此黑龙江省土壤肥料管理站推广研究员付建和建议:应进行秸秆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良土壤结构。
第3期总第303期2021年5月农业科技与装备Agricultural Science&Techno】ogy and EquipinentNo.3Total No.303May.2021玉米秸秆机械粉碎深翻还田培肥技术效果研究戴继光(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沈阳110031)摘要:利川农业机械就地将玉米秸秤粉碎、深翻还H1对于土壤肥力提升效果显著”在铁岭县进行玉米秸秆机械粉碎深翻还FH培肥技术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实施秸秆深翻还ID可以改善玉米的生育性状,对玉米增产具有明显作用;可以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降低土壤容币:,改良土壤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还可以降低投人产出比,提高经济效益“关键词:玉米秸秆机械粉砕;深翻还m;培肥地力;效果中图分类号:S5I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161(2021)03-0031-03将耕地深翻与秸秆粉碎还田相结合,不仅可以解决大量玉米秸秆的处理问题,还能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土壤微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耕地肥力,同时有效助力病虫害防控,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降低农'I k 面源污染。
玉米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是采用农业机械就地将玉米秸秆粉碎、深翻还田的措施,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用地养地、促进粮食增产的一项重要手段。
铁岭县土肥站在辽宁省土肥总站的安排下.根据辽宁省玉米主产区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种植制度,提出耕地土壤培肥和改良利用技术模式,进行玉米秸秆机械粉碎深翻还田技术应用试验。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在铁岭县蔡牛镇东二村赵玉国农户地里进行。
铁岭县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水量充沛,雨热同季。
全年日照时数2788h,年平均气温7.3咒,年平均降水量675mm,无霜期146<1左右。
试验地土壤类型为草何土,试验前该地区作物为玉米,施肥量为N15kg/667nr,P2O56kg/667m2, K206kg/667n?,年产量750kg/667rn2a试验地土壤具体情况见表1。
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技术路线和作业标准经过多年对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结合丰县实际,特制订丰县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规范。
一、麦草机械化还田(一)麦秸秆机械化还田主要特点1.产生大量秸秆,增加电力消耗。
高性能收获机采用秸秆切碎装置,将秸秆机械返回田间,增加了功耗,降低了作业效率。
秸秆还田机的操作功耗也会增加,从而增加操作成本。
2.作业茬口紧,工作任务重。
麦收后茬种植作物品种以水稻、玉米为主,夏收夏种作业时间短、作业茬口紧、作业量大,机手在短时间内大面积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质量难以保证。
3.操作标准高,实施难度大。
随着水稻插秧面积的扩大,对留茬、抛草均匀性和切碎长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秸秆与土壤的不均匀混合会导致秸秆在田间的气生现象,影响幼苗根系的发育。
(二)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案根据《秸秆还田机械操作规程》、《小麦秸秆粉碎还田机旱地作业质量》等六项省级地方标准作业,结合机具配置情况、土壤条件、气候条件、种植特点及后茬作物等因素,制定适合我县的麦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方案。
(一)玉米种植区麦秸全部还田1、技术路线:联合收获机收获小麦→拖拉机带秸秆还田机(旋耕机)粉碎还田→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行距60―65cm);补助25元/亩联合收割机收割小麦→ 添加切碎装置,粉碎并返回现场→ 玉米免耕机械化播种(行距60-65cm);补贴:10元/亩2、作业要求:联合收割机收割留茬≤15cm,秸秆切碎长度8-12cm,漏切率≤1.5%,合格率≥95%。
3.机具配置:收割与切碎装置相结合,或使用大中型拖拉机配置相应宽度的秸秆粉碎还田机(旋耕机)在收割后粉碎秸秆。
玉米茬播种机采用高机架、圆盘式开沟机具。
(二)稻麦种植区水耕水整秸秆还田作业1.技术路线:联合收割机将小麦和麦秸适当收获,切碎后均匀抛撒→ 施用基肥(增加氮肥)→ 用水浸泡田地→ 水稻秸秆还田、机械耕作和整地→ 水稻机械插秧。
补贴:25元/亩12.作业要求:联合收割机收获残茬≤ 15厘米,秸秆切碎≤ 10cm,均匀分散在田间,秸秆还田机作业深度≥ 20厘米。
安徽农学通报2024年06期资源·环境·植保作者简介孔兆飞(1975—),男,安徽凤阳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3-12-22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要点孔兆飞(凤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安徽凤阳233100)摘要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对农业资源再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从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基本情况、优势分析以及技术要点方面进行总结探析。
玉米秸秆还田是将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还田,该技术能够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中微生物活性,防治病虫草害,提高产量及效益。
同时,本文提出了合理选择秸秆还田时机、把握秸秆粉碎长度、耙地深埋、控制秸秆还田量、土壤消毒以及防治病虫害发生等技术要点。
为提高作物秸秆利用率,进一步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土壤微生物中图分类号S141.4;S1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6-0073-04Technical points of returning corn straw to the fieldKONG Zhaofei(Fengyang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Soil Fertilizer,Fengyang 233100,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straw returning technology had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use of agriculturalresou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technical overview,advantages analysis,and technical points of corn straw returning.Corn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 was to crush the corn straw and cover it back to the field.Its technology could enhance soil fertility,improv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enhance soil microbial activity,prevent and control diseases,pests and weeds,and increase yield and benefits.At the same time,technical key points were proposed in terms of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straw returning time,grasping the length of straw crushing,deep burial of raked land,control of straw returning amount,soil disinfection,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 and pest occurrence.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rop straw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technology of returning corn straw to the field.Keywords corn straw;returning to the field;cultivating fertilizer;soil microorganisms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的副产品,其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以及硅等微量元素,属于应用价值高、易获得的可再生资源之一[1]。
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1年第3期闫晓杰1 李杏桔2农作物秸秆是重要可再生能源资源,可用作肥料、饲料、燃料及工业生产的原料。
而机械化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中最直接、最普遍、最有效的方式。
河北省近几年大力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取得显著成绩,对于培肥地力、抑制秸秆焚烧、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一、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内容和作用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在农作物收获后,使用机械直接将农作物秸秆粉碎翻埋或整秆编压还田。
方法有秸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整秆编压还田等。
作用是抢农时、抢积温,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
二、小麦秸秆盖还田技术1.技术路线一:联合收获-麦秸机械切抛-免耕播种-喷除草剂技术要求:1)联合收获机配装秸秆切抛机,收获中割茬高度小于25厘米;如果联合收未带秸秆切抛机,可将秸秆高留茬35厘米以上。
2)切抛:用联合收获机配装麦秸切抛机,在收获时切抛麦秸,切碎长度一般不大于10厘米。
3)免耕播种机开沟2~3厘米宽最适宜,过宽种沟易在伏雨后积水,影响发苗(发苗慢)。
4)及时喷洒除草剂(一般亩施40%除物抗津75克,加48%的拉索75克,兑水60~80千克喷洒),不能漏喷、重喷。
2.技术路线二:联合收获-人工抛撒麦秸-免耕播种-喷除草剂技术要求:1)收获中割茬高度在25厘米左右。
2)人工抛撒麦秸时,要均匀。
3)免耕播种机开沟2~3厘米宽最适宜,过宽种沟易在伏雨后积水,影响发苗(发苗慢)。
4)及时喷洒除草剂(一般亩施40%除物抗津75克,加48%的拉索75克,兑水60~80千克喷洒),不能漏喷、重喷。
3.技术路线三:机械或人工割倒-人工或铡草机切碎-人工抛洒-免耕播种-喷除草剂-覆盖麦秸技术要求:1)切碎:用铡草机切碎麦秸,长度不大于10厘米。
2)在玉米苗高7~10厘米时,人工将麦秸均匀覆盖于玉米行间。
三、玉米机械化秸秆粉碎还田技术1.技术路线一:摘穗-秸秆机械粉碎-重耙或旋耕灭茬-补氮-深耕整地-播种技术要求:1)摘穗:在玉米成熟趁秸秆青绿及早摘穗,并连苞叶一起摘下。
作物秸秆机械化还田技术利弊分析及效果提升措施摘要:秸秆还田技术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能够适应现阶段生态农业,环保农业,绿色农业发展的基本要求,在现代农业中发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随着这一技术的大力推广和应用,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通透性逐步提高,提高了作物产量和品质,降低了化肥使用量,提高了作物抗逆性。
降低了成本,保护了环境。
使农业实现高产、稳产、高效的目标。
但是伴随而来的一系列问题也不容忽视。
关键词:机械化还田效益不利因素效果提升农作物秸秆还田技术主要是机械化秸秆粉碎直接还田技术,它是以机械的方式将田间的农作物秸秆直接粉碎并抛洒于地表,随即耕翻入土,使之腐烂分解,从而培肥地力,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一、机械化秸秆还田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结构,据测定,一亩地所产秸秆一半还田后,相当于给每亩田增加有机质400千克,碳酸氢铵23千克,过磷酸钙19千克,氯化钾10千克,还能补充作物所需。
2、改善土壤环境,改造中低产田。
秸秆中含有大量的能源物质,还田后生物激增,土壤生物活性强度提高,接触酶活性可增加47%。
此外,秸秆还田可使土壤容量降低,土质疏松,通气性提高,犁耕比阻减小,土壤结构明显改善。
增强土壤保肥、保水性能,抑制杂草生长;若连续三年秸秆还田可使小麦、玉米平均增产10%~20%。
3、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了农业水源污染和土壤污染,提高农产品品质,秸秆还田是弥补化肥长期使用缺陷的极好办法。
4、优化环境、防治大气污染。
机械化秸秆还田使秸秆中的有机质得到充分的利用,避免了长期以来农民大量焚烧秸秆而造成的环境污染,影响交通、土壤表层焦化等,有时还引起火灾,有利于生态农业和环保农业的发展。
5、省工增产、争抢农时。
一般情况下,机械化秸秆还田的作业成本仅为人工还田的四分之一,而工效可比人工还田高40~120倍,还可增产增收。
因此,机械化秸秆还田是大面积实现以地养地、建立高产稳产农田的有效途径。
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及其效果分析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也是很好的有机肥资源。
我市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主要以小麦、玉米为主,其次还有豆类、油菜、其他谷物杂粮、棉花秸秆等10多种。
据统计,全市秸秆年生产总量达130万吨左右。
其中小麦、玉米秸秆占总量的82.5%。
标签:秸秆;还田一、秸秆直接还田的作用机理1.改善土壤物理性质秸秆直接还田在分解过程中不仅可以产生多糖类物质,而且还为土壤微生物补充了养分与能源,促进了微生物的活动,又增加了多糖类物质的分泌,从而有利于土壤团聚体的形成。
小麦秸秆还田可使土壤水稳性团粒显著增加,保水通气性能有明显改善。
2.固定和保存氮素养分新鲜秸秆施入土壤后,一方面为好气性和嫌气性的自生固氮菌提供碳源,从而促进了土壤的固氮作用,另一方面由于丰富的碳源,使各种微生物活动旺盛,较多地吸收土壤中的速效氮素,以构成微生物细胞体,从而有利于保存氮素,这项氮素大部分为有效态氮,可供当季作物利用。
秸秆还田有助于培肥地力。
在秸秆还田初期基础地力相当的情况下,经过3年的秸秆还田的处理,各项肥力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0—20厘米土层有机质、全氮、碱解氮、P2O5和K2O分别增加2.83%、15.69%、22.16%、26.03%和46.34%,而对照除碱解N外,其余各项均较初期降低。
秸秆还田改善了土壤结构,促进了团粒结构的增加,有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
经过3年秸秆还田后,测定0—20厘米土层水分较对照增加35.19%,20—40厘米土层较对照增加31.37%,40—60厘米土层较对照增加39.53%。
二、秸秆直接还田技术措施1.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包括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玉米整秆翻压还田、玉米整秆半耕半覆盖还田、玉米秸秆地膜二元覆盖和玉米整秆沟埋还田等多种方式。
(1)玉米秸秆粉碎翻压还田。
玉米成熟后,立秆摘穗、人畜力运穗出地;用铁牛一55配套秸秆粉碎机粉碎秸秆,使其均匀覆盖地表;采用60 kW深耕深松机或用60 kW拖拉机带4-6铧深耕犁,进行深耕,将玉米秸秆全部翻人土中。
玉米机械化收割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技术摘要:玉米机械化收割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玉米生产快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不足的主要手段。
本文主要对玉米机械化收割的发展现状及应用技术进行探讨。
关键词:玉米;机械化收割;应用技术一、玉米机械化收割的现状玉米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大,分布范围广,需要高强度的人工劳作,正因如此,大部分农民选择直接将秸秆焚烧,严重浪费资源且污染自然环境。
近些年来,随着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出台和落地以及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玉米机械化收割越来越受到农户的青睐,成为继水稻、小麦机械收获后的又一发展热点,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出现了空前的高潮。
我国玉米机械收割的大体研制历程可分为以下3个阶段:第1阶段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研究人员初步尝试研制玉米收割机械,但我国农业经济相对落后,暂未研制出定型的产品,不能够批量生产,应用并不广泛;第2阶段是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不少机械化制造企业开始关注玉米机械化收割的发展前景,着手研制机械化设备,主要研制出牵引式、多行坡挂式和摘穗单行式收割机3种类型,但当前研制出的机械化收割机主要适合用于收割高湿玉米(即玉米籽粒含水量超过35%);第3阶段是在20世纪90年代至今,保证所研制的机型尽可能的适用于各个地区的玉米种植农田是我国发展玉米机械化收割的根本目的,在经过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借鉴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同时积极自主研发,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刻苦钻研,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主要研发了牵引式、自走式和悬挂式(背负式)等多种机械型号,能够更好的适用我国各地区的实际种植情况,尽可能的提高收割效率,加快我国的农业发展步伐。
二、机械化玉米收割的应用技术1.牵引式我国最早研制开发的玉米联合收割机的机型是牵引式,其主要包含牵引架、机架、起落、扒皮和升运装置及动力传动系统等,具有摘穗、扒皮及装车等功能,主要适合在大面积场地使用。
2.悬挂式(背负式)悬挂式(背负式)机型灵活轻便、设计合理简单、易于检修、适用性强,不受种植行间距的限制,可以一次性完成玉米收割和秸秆粉碎还田等系统性作业,是一种小型的、可拆卸的玉米收割机械。
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摘要: 介绍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整套技术、注意事项及秸秆切碎还田机的保养和保管,以期促进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
关键词: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技术玉米秸秆机械化切碎直接还田是按照农艺要求,采用机械方式,将秸秆切碎后直接翻埋到土壤中,使之腐烂,从而达到大面积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的一项农机化技术。
玉米秸秆切碎直接还田后,一般可使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0.15%~0.20%,粮食增产10%~25%,机械化粉碎直接还田与传统的秸秆还田方式相比,可提高工效50~120倍,并能节省大量资金,同时保护了环境。
1秸秆切碎还田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地块准备。
主要是摘收玉米,平整大的沟埂,消除各类障碍物等,为机具作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2)机具选择。
机具是实施秸秆切碎还田作业的关键,因此要结合当地情况,选择适当的机具。
一般来说,4JQ-40型秸秆切碎还田机可与8.8~11.0KW的拖拉机配套,用于小地块作业;4JQ-200型秸秆切碎还田机可与55.0~58.8KW的拖拉机配套,用于大地块作业。
(3)机具准备。
一是作业前要仔细检查各联接件是否可靠,转动件是否运转灵活,发现问题及时排除。
另外,还要按说明书的要求加注润滑油。
二是逐个检查刀片、刀轴、刀座的安装是否正确可靠,发现有变形和损坏的应及时修理或更换。
三是进行空载试运转,确认运转良好后方可进行正式作业。
2玉米秸秆粉碎还田作业的环节整套作业可采用以下2种工艺流程:①摘穗—切碎秸秆—施肥—灭茬—深耕—整地—播种—浇水;②联合收割机收割同时切碎秸秆并抛散—施肥—旋耕(或灭茬)—深耕—耙地—播种—浇水。
3玉米秸秆粉碎还田的技术要求(1)摘穗。
摘穗应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趁秸秆青绿时将玉米连同苞叶一起摘下。
(2)秸秆粉碎。
摘穗后的秸秆应及时用还田机粉碎。
一般情况下,玉米秸秆呈绿色时,含水量达30%以上。
此时秸秆糖分多,水分大,既容易切碎,又有利于加快秸秆腐解,同时能增加土壤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