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综合利用系列技术之一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实施要点
- 格式:doc
- 大小:15.08 KB
- 文档页数:3
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要点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管理方法,它通过将稻秸秆完全还田,既能减少农田秸秆的浪费,又能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这项技术的要点。
稻秸秆是稻谷收割后的秸秆,它富含有机质和养分,是一种宝贵的农业资源。
传统上,农民常常将秸秆焚烧或者随意堆放,这样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的核心就是将这些秸秆完全还田,使其成为土壤的一部分。
在使用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时,首先需要将秸秆切碎并进行堆肥处理。
这样可以促进秸秆的分解和有机质的释放,提高土壤的肥力。
然后,将处理后的秸秆均匀地撒在农田上,并进行覆盖。
这样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和土壤的侵蚀,保持土壤湿度和稳定性。
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的另一个重要要点是合理的施肥。
在撒播秸秆的同时,需要根据土壤的养分含量和农作物的需求,适量施加有机肥料和化肥。
这样可以补充土壤的养分,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同时,还可以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还需要注意农田的管理。
在作物生长期间,要及时进行除草和病虫害的防治,保持农田的清洁和健康。
同时,要合理调节灌溉水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对作物的影响。
这样可以保证作物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稻秸秆全量还田技术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管理方法,它通过将稻秸秆完全还田,既能减少农田秸秆的浪费,又能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农作物产量。
在使用这项技术时,需要将秸秆切碎并进行堆肥处理,合理施肥,注意农田的管理。
通过这些要点的实施,我们可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小麦秸秆还田技术要求
小麦秸秆还田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实践,旨在充分利用
秸秆资源,减少农田燃烧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改善土壤质量和保护
土壤水分。
小麦秸秆还田技术的要求包括:
1. 秸秆还田时间,一般在小麦收割后及时进行秸秆还田,以充
分利用秸秆中的养分,并且避免秸秆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导致质量
流失。
2. 秸秆还田方式,可以采用粉碎、覆盖等方式,将秸秆还田到
土壤中。
这有助于加快秸秆的分解,促进土壤有机质的增加,提高
土壤肥力。
3. 土壤环境适应性,在选择小麦秸秆还田技术时,需要考虑当
地的土壤环境,包括土壤类型、pH值、有机质含量等因素,以确保
还田技术对土壤的改良效果。
4. 秸秆还田后的管理,在进行秸秆还田后,需要合理安排农田
的轮作种植,适当施肥、灌溉等措施,以维持土壤健康和作物生长。
5. 生态效益,秸秆还田技术要求也需要考虑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包括减少土壤侵蚀、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等方面的效益。
总的来说,小麦秸秆还田技术要求综合考虑了农业生产、土壤改良、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的因素,以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秸秆还田工程施工方案1. 引言秸秆是农作物废弃物,如果随意处理,不仅会浪费资源,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秸秆还田工程是将秸秆再利用,通过还田的方式来提高土壤肥力和保护环境。
本文档将介绍秸秆还田工程的施工方案。
2. 施工准备在进行秸秆还田工程之前,需要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确定施工区域:选择合适的农田进行施工,考虑土壤质地、施肥情况等因素。
•秸秆处理:对秸秆进行打捆、碎解等处理,以便于还田。
•土壤检测:对施工区域的土壤进行化验,了解土壤养分的情况,为施肥提供依据。
3. 施工步骤3.1 秸秆覆盖施工1.在田地进行耕作之前,将处理过的秸秆平均撒布在土地表面,不要堆积过多。
2.采用拖拉机等农机设备,对秸秆进行覆盖,在秸秆表面铺设一层薄土,以防止秸秆被风吹散。
3.确保秸秆的覆盖均匀,避免出现秸秆密集区和无覆盖区。
3.2 施肥1.根据土壤化验结果,科学配比有机肥和无机肥,以提高土壤肥力。
2.将施肥剂均匀撒布在秸秆覆盖层上方的土壤表面。
3.使用农机设备,对施肥剂进行翻耕,以使施肥剂充分渗入土壤。
3.3 水源保护1.在施工区域周围开挖护坡沟,以防水源被污染。
2.在施工过程中,避免将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倾倒到水源附近。
3.4 施工完毕及后续处理1.完成秸秆还田工程后,对农田进行巡视,确保施工质量。
2.对农田进行定期检测,以了解秸秆还田工程的效果。
3.根据农田的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追肥、灌溉等工作,以提高作物产量。
4. 安全注意事项在秸秆还田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安全事项:•使用农机设备时,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关证书和经验,严禁无证驾驶。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防护服、口罩、耳塞等个人防护用具。
•秸秆覆盖时,要注意避免秸秆堆积过多,以免产生甲烷等可燃气体。
•在施工过程中,禁止吸烟和明火作业,防止发生火灾。
5. 结论通过秸秆还田工程,可以有效利用农作物废弃物,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田产量,并且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施工方案中提到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将有效保障施工的安全性和质量,确保秸秆还田工程的成功实施。
秸秆还田操作方法
秸秆还田操作方法是将农作物的秸秆留在土地上,不进行燃烧或清理,直接还给土地。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1. 秸秆还田前,先将农作物的秸秆清理整理好,去除病虫害和杂质。
2. 将清理好的秸秆均匀覆盖在耕作后的田地表面,一般厚度约为10-15厘米。
3. 使用秸秆覆盖机或犁刀将秸秆铺设在土地表面,并与土壤充分接触。
4. 如果田地比较大,可以使用秸秆还田机进行机械化的铺设作业。
5. 没有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可以手工将秸秆进行铺设,保证覆盖均匀。
6. 铺设完秸秆后,使用耙子或拖拉机进行压实,使秸秆与土壤贴实结合。
7. 在铺设秸秆的同时,可以将一些农家肥或有机肥料撒在秸秆上,促进秸秆的分解与还田效果。
8. 还田后,及时进行浇水,维持土壤湿度,促进秸秆分解与有机质的释放。
9. 如果有条件,可以进行秸秆还田后的轻度耕作,深耕5-10厘米,促进秸秆分解。
10. 在下一季作物种植前,将秸秆和土壤混合翻耕,使秸秆完全分解并为作物提供充足的养分。
总之,秸秆还田可以提高土壤质量,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并减少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
秸秆还田标准
一、秸秆处理
1.秸秆应切割均匀,长度不宜超过30cm。
2.秸秆应进行破碎或揉碎处理,以便于翻埋入土。
3.秸秆应进行适当的晒干处理,以便于后续操作。
二、秸秆还田技术
1.秸秆还田时间应在作物收获后立即进行,以保证秸秆新鲜。
2.秸秆还田深度应达到20cm以上,以保证秸秆在土壤中充分腐烂分解。
3.秸秆还田时应配合适量的氮、磷、钾等肥料,以保证作物正常生长。
三、秸秆还田机具
1.秸秆还田机具应具备切割、破碎、翻埋等功能。
2.秸秆还田机具应具有良好的通过性和稳定性,以适应不同地形的作业需求。
3.秸秆还田机具应具有易于操作和维护的特点,以提高作业效率。
四、秸秆还田对土壤的影响
1.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土壤肥力。
2.秸秆还田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孔隙度和保水能力。
3.秸秆还田可以调节土壤pH值,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促进土壤养分循环。
五、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1.秸秆还田可以促进作物根系发育,增加作物吸收养分的能力。
2.秸秆还田可以提供适量的养分,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
3.秸秆还田可以改善作物品质,提高作物抗逆性。
六、秸秆还田对环境的影响
1.秸秆还田可以减少秸秆燃烧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空气污染指数。
2.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化肥使用量,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3.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农业废弃物对环境的压力,保护农村生态环境。
4.秸秆还田可以减少资源浪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安徽农学通报2024年06期资源·环境·植保作者简介孔兆飞(1975—),男,安徽凤阳人,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23-12-22玉米秸秆还田技术要点孔兆飞(凤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安徽凤阳233100)摘要秸秆还田技术的应用对农业资源再利用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从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的基本情况、优势分析以及技术要点方面进行总结探析。
玉米秸秆还田是将玉米秸秆粉碎后覆盖还田,该技术能够培肥地力,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强土壤中微生物活性,防治病虫草害,提高产量及效益。
同时,本文提出了合理选择秸秆还田时机、把握秸秆粉碎长度、耙地深埋、控制秸秆还田量、土壤消毒以及防治病虫害发生等技术要点。
为提高作物秸秆利用率,进一步推广玉米秸秆还田技术提供参考。
关键词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土壤微生物中图分类号S141.4;S1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6-0073-04Technical points of returning corn straw to the fieldKONG Zhaofei(Fengyang County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Extension Center Soil Fertilizer,Fengyang 233100,China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straw returning technology had positive significance for the reuse of agriculturalresource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This article summarized the technical overview,advantages analysis,and technical points of corn straw returning.Corn straw returning to the field was to crush the corn straw and cover it back to the field.Its technology could enhance soil fertility,improve soil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enhance soil microbial activity,prevent and control diseases,pests and weeds,and increase yield and benefits.At the same time,technical key points were proposed in terms of reasonable selection of straw returning time,grasping the length of straw crushing,deep burial of raked land,control of straw returning amount,soil disinfection,an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isease and pest occurrence.To improve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rop straw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technology of returning corn straw to the field.Keywords corn straw;returning to the field;cultivating fertilizer;soil microorganisms秸秆是农作物生产的副产品,其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以及硅等微量元素,属于应用价值高、易获得的可再生资源之一[1]。
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
秸秆还田是一种农业技术,将庄稼收割后的秸秆还原还田,以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
下面是秸秆还田的注意事项:
1. 秸秆处理:收割庄稼后的秸秆需要进行处理,如粉碎、破碎或压碎,以便更好地还田。
2. 秸秆还原:将处理后的秸秆均匀地还原到农田里,可以使用机械设备进行均匀的撒播,或者手工均匀分布在农田上。
3. 深埋还田:将秸秆深埋到土壤中,通常可以选择在深耕或犁地时进行,以确保秸秆与土壤充分接触,促进分解和有机质的释放。
4. 避免固氮作物:在还田前或还田后一段时间内,应避免在该土地上种植固氮作物,因为秸秆分解会消耗土壤中的氮素,这可能对固氮作物的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5. 增加施肥量:在秸秆还田后,土壤中的氮素含量可能会下降,因此需要适量增加氮肥的施用量,以确保作物正常生长和发育。
6. 防止秸秆积累:过多的秸秆积累会阻碍水分和肥料的渗透,还田后需要定期进行翻耕或松土,以便更好地分解秸秆。
7. 结合其他农业措施:秸秆还田可以与其他农业措施结合使用,如轮作、绿肥种植等,以进一步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
需要注意的是,秸秆还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和作物品种等因素进行合理安排和实施,以达到最佳效果。
秸秆还田利用实施方案秸秆是农作物收获后剩余的茎秆和叶片,在传统农业中往往被视为废弃物,直接焚烧或者丢弃在田间,不仅浪费了资源,还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因此,秸秆还田利用成为了当前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秸秆还田的意义。
秸秆是丰富的有机肥料资源,通过还田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从而增加作物产量,提高农田的生产力。
同时,秸秆还田可以减少农田的化肥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还田秸秆可以有效地减少秸秆焚烧所产生的空气污染,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
二、秸秆还田利用的实施方案。
1. 秸秆粉碎处理。
将秸秆进行粉碎处理,使其变成细小颗粒状,便于还田后与土壤混合,促进分解和腐熟。
粉碎处理可以采用专业的秸秆粉碎机,也可以利用农用机械进行碾压处理。
2. 秸秆还田技术。
在农作物收获后,及时将秸秆还田,可以采用直接还田或者间作还田的方式。
直接还田是将秸秆直接覆盖在土壤表面,间作还田是在作物间隙或者翻耕后将秸秆覆盖在土壤表层。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保持土壤湿度,促进土壤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土壤的改良。
3. 秸秆还田管理。
在进行秸秆还田时,需要注意合理施肥,控制施肥量,避免因施肥过量导致土壤养分失衡。
同时,还田后需要及时进行翻耕,促进秸秆与土壤的混合分解,加快有机质的释放和转化,提高土壤肥力。
三、秸秆还田利用的推广。
为了推动秸秆还田利用工作的开展,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进行推广:1. 开展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对秸秆还田利用的认识和技术水平,引导农民科学合理地进行秸秆还田。
2.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农业技术推广站、农业合作社等渠道,向农民宣传秸秆还田的意义和实施方法,树立秸秆还田利用的良好形象。
3. 政府部门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农民进行秸秆还田利用,并给予相应的补贴和支持,推动秸秆还田利用工作的开展。
四、秸秆还田利用的前景。
随着农业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秸秆还田利用将成为未来农业生产的重要发展方向。
小麦秸秆还田技术据有关资料,每100公斤干麦秸含纯氮0.50~0.67公斤,五氧化二磷0.20~0.34公斤,氧化钾0.53~0.60公斤,钙0.16~0.38公斤,硫0.123公斤。
小麦秸秆可用于水稻、玉米、大豆等夏播作物覆盖还田,此时雨量大、气温高,还田秸秆容易分解,培肥地力效果明显。
一、小麦秸秆生物催腐还田种植水稻。
结合机械收割,使用机械直接将收获的小麦秸秆粉碎覆盖还田。
一般亩秸秆还田量在150~200公斤。
秸秆还田后,可亩撒施5公斤腐秆灵,灌深水泡田5~7天,并施用基肥,待田水回落至3~5厘米时,抛栽水稻。
水稻生长中后期小麦秸秆逐渐腐烂,待水稻成熟时,小麦秸秆完全腐烂。
注意事项:①秧苗返青后要干干湿湿,浅水勤灌,适时烤田,防止还原性有害物质过多积累,促进水稻根系发育。
②增施速效氮肥,每100公斤秸秆增施纯氮1.5~2.0公斤,调节秸秆C/N比值,有利麦秸腐解。
③病虫害发生较重的麦草不宜直接还田。
二、小麦秸秆覆盖还田种植玉米。
1、大行覆盖。
麦收后每亩施尿素10~20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及时贴茬播种玉米。
播种后三天之内喷施化学除草剂,在玉米大行顺行每亩覆盖秸秆200~300公斤。
喷施化学除草剂方法:墒情好时可喷施40%乙?阿合剂200~250毫升/亩,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墒情差时,玉米幼苗3至5叶期,杂草2至5叶期喷施4%玉农乐悬浮剂(烟嘧磺)100m毫升/亩,也可在玉米7叶至8叶期使用灭生性除草剂20%百草枯(克无踪)水剂1500~150毫升/亩定向喷雾(草甘磷易产生药害,应慎用)。
2、留高茬还田:采用机械收割小麦,留高茬20~40厘米。
小麦收割后在背垄贴茬播种玉米,于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喷施除草剂(方法同前)。
亩产600公斤玉米约需肥纯氮16~18公斤,五氧化二磷6~8公斤,氧化钾12~15公斤,硫酸锌肥1公斤。
磷肥、钾肥、锌肥及50%的氮肥作为基肥在玉米3-4片叶期施用。
剩余50%的氮肥作为追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施用。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方案一、秸秆肥料化利用一)秸秆全量还田1.麦稻两熟制秸秆还田技术1)小麦机械化秸秆切碎还田①使用带秸秆切碎功能的联合收割机,在收获小麦的同时将秸秆切碎,并均匀抛撒在田面。
②将小麦秸秆全量还田,秸秆切碎后的长度小于10厘米,割茬高度低于15厘米。
③在秸秆全量还田条件下,增施氮肥、减少磷钾肥用量。
以每100公斤秸秆增施尿素1公斤,并提倡有机肥、无机肥结合,在机具作业前,均匀撒施在秸秆残体上,并根据基蘖肥:穗肥比为7:3施用基肥。
④实施水田秸秆还田的,应先上水泡田24小时以上,软化土壤和秸秆,以利作业,上水深度以3-5厘米为宜;实施旱田秸秆还田的,在秸秆旋埋作业完成后立即上水浸泡秸秆,并实施平整作业。
⑤低速将机械驶进大田,机具作业速度应根据土壤条件和秸秆还田量合理选定,以Ⅱ档为宜,匀速前进,检修调整宜在地头进行。
⑥耕深控制在16-20厘米,连续2年以上旋耕地块要适当加深。
⑦机具在作业时,应根据田块的具体形状确定作业路线,应尽量避免或减少重耕、漏耕及小角度转弯次数。
一般作业两遍,第一遍宜慢,第二遍速度可稍快。
两遍作业应纵横向交叉进行。
⑧水稻移栽活棵后,及早排水露田通气增氧,排除毒素,促根促蘖。
⑨功课质量,耕深稳定系数≥85%;碎土系数≥92%;埋草覆1盖率≥95%。
水整后大田地表应平整,田块高低差不超过3厘米。
2)水稻机器化秸秆切碎还田①水稻机器化秸秆切碎还田的机具要求、农艺要求、功课质量与小麦秸秆切碎还田手艺要点相同。
②水稻秸秆还田后,宜使用带圆盘开沟器的小麦播种机进行播种,播种后实施镇压,提高泥土紧实度,防止因秸秆还田使土层架空造成失墒。
2.油稻两熟制秸秆还田手艺1)油菜机器化秸秆切碎还田①在油菜结合播种功课时,同时完成秸秆切碎、均匀抛撒。
②秸秆切碎、均匀抛撒功课完成后,应实时进行秸秆还田功课。
实施水田秸秆还田的,应先上水泡田24小时以上,软化泥土和秸秆,以利功课;实施旱田秸秆还田的,在秸秆旋埋功课完成后立即上水浸泡秸秆,并实施平整功课。
秸秆覆盖还田技术(上)
苏环
【期刊名称】《农家致富》
【年(卷),期】2016(000)016
【摘要】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指在农作物收获前,套播下茬作物,将秸秆粉碎或整秆直接均匀覆盖在地表,或在作物收获秸秆覆盖后,进行下茬作物免耕直播的技术,或将收获的秸秆覆盖到其他田块,从而起到调节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作用,而且能够有效缓解茬口矛盾、节省劳力和能源、减少投入。
覆盖还田一般分五种情况:一是套播作物。
在前茬作物收获前将下茬作物撒播田间,【总页数】2页(P46-47)
【作者】苏环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39
【相关文献】
1.秸秆覆盖还田技术(下) [J], 苏环;
2.秸秆综合利用系列技术之一: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实施要点 [J],
3.秸秆覆盖还田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措施 [J], 吴素英
4.武山县山旱地全膜豆角垄间空行内玉米秸秆覆盖直接还田技术 [J], 郭云龙
5.秸秆还田技术秸秆覆盖方式的对比分析 [J], 徐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措施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成为了农业发展中的重要环节。
农作物秸秆不仅是农田中的一种废弃物,更是一种潜在的资源。
合理利用农作物秸秆,不仅可以减少农田环境污染,还能够提高农田的肥力和土壤质量。
本文将从秸秆还田、生物质能源利用、工业化综合利用等方面介绍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措施。
一、秸秆还田秸秆还田是指将农作物秸秆直接还入田地中,作为有机肥料或土壤改良剂使用。
这种利用方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还能够提高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减少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秸秆还田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农作物收割后,应该将秸秆留在地里,实现秸秆还田。
二、生物质能源利用秸秆是一种丰富的生物质资源,可以用来生产生物质能源,如生物燃气、生物乙醇等。
通过生物质能源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还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
秸秆生物质能源的利用可以通过生物质发电、生物质燃烧、生物质气化等方式进行。
这些技术的应用可以将秸秆转化为可再生能源,为农村地区提供清洁能源,同时还可以减少农作物秸秆的焚烧,降低空气污染。
三、工业化综合利用除了还田和生物质能源利用外,农作物秸秆还可以进行工业化综合利用。
通过对秸秆的加工和转化,可以生产出多种有价值的产品。
例如,秸秆可以用来生产纸张、纤维板、造纸浆等。
此外,秸秆还可以用来提取纤维素和糖类等化学原料,用于生产纺织品、食品添加剂、生物塑料等。
工业化综合利用不仅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减少对传统资源的消耗,降低环境污染。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工作措施包括秸秆还田、生物质能源利用和工业化综合利用。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减少秸秆焚烧和露天堆放,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农田的肥力和土壤质量。
同时,秸秆的综合利用还可以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的宣传和推广,提高农民对秸秆资源的认识和利用水平,共同推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
秸秆还田及综合利用技术1、秸秆利用技术的应用随着全球环境保护及温室气体减排的要求日益刻苦,秸秆资源开发和利用正成为一大正确发展政策。
秸秆具有可再生性、可减少秸秆堆积、可减少环境污染、有利于改善环境质量等诸多优点,可作为补充资源、发电、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及增加农产品价值,从而实现低碳经济增长,促进可持续发展。
现推行多种秸秆利用技术,如直接烧销利用、机械除杂技术、生物质能源利用和化学利用等,以及秸秆微生物降解技术、秸秆质量检测技术等,有效促进了我国秸秆利用及节能减排的实施进程。
2、直接烧销利用直接烧销一般是指合理控制的燃料秸秆的热灰碳化和焚烧,其利用方式相当简单,即通过秸秆的热焚烧和碳化处理,将秸秆原材料中的碳、氮、磷等元素转化为低温气态的有机分子和含钾的固态物质,加以空气及水搅拌成肥,以减少秸秆原料堆积量。
相比传统直接使用技术,直接烧销利用具有低能耗、成本低等优势,可以大大节省能源,改善环境。
3、秸秆机械除杂技术秸秆机械除杂技术一般分为大筒式和强制风选,秸秆机械除杂技术一般都是指利用风动力原理,将秸秆中的叶片、芒果核及石子等界面秸秆分离,以提高秸秆的质量和单位面积的率比。
目前,经过秸秆机械除杂技术处理后的秸秆,其质量更加优良,经销售价格也更高,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
4、综合利用技术综合利用秸秆技术主要是指把秸秆进行科学处理,得到多种产品,利用其节能环保、循环经济的特点,综合利用将秸秆中的有价值的物质有效地分离出来,将其转化为多种高价值化学及地产产品,以及一定的临时能源和农产品。
综合利用的秸秆可用于制备秸秆木材颗粒、秸秆饲料、秸秆肥料及秸秆能源等,这些产品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有效节约自然资源,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秸秆利用技术包括直接烧销、机械除杂及综合利用技术,利用秸秆可以大大减少秸秆产生的污染,节约能源,解决秸秆的堆积,同时还可以从中获得丰富的经济效益,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与机械化还田技术要点摘要:农作物秸秆再利用对农村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不但可以节省农村能耗,还能减少环境污染。
文章将以农作物秸秆为研究重点,探究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以及机械化还田技术,以期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效益;机械化还田技术要点引言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水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在农作物生产中,为了防止农村资源浪费和消耗,降低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就要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农村资源利用率,发展循环经济,做到农业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
在此过程中,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作为新的资源用于各项农业生产中,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
1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增产增效情况第一,农作物秸秆机械化收获和储存或秸秆还田工作可以降低作业成本;第二,农作物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提高作业效率,秸秆还田技术是将农作物秸秆的1/3还田,机械切碎比人工切碎成本费用较低;第三,将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不仅可以大大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作业效率,同时可促进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进行副业创收,增加农民收入,为当地农民致富奔小康奠定基础;第四,采用专用秸秆根茬收割捡拾打捆机,一次性完成高留茬秸秆的收割、捡拾、挤压、捆扎,或用秸秆捡拾打捆机完成秸秆捡拾、挤压、捆扎等多道工序,具有高效、省工、抢农时等明显效益;第五,商品率高,秸秆的综合利用技术可以提高秸秆的商品率,机械揉碎、裹包后销售,利润率可达50%左右。
用于发现的秸秆收储,每660m2秸秆可以获得30元的收益,另外,田间秸秆根茬处理后,为下茬农作物播种创造了有利条件,减少缺苗断垄现象的发生,可增产粮食,经济效益显著。
2农作物秸秆的综合利用2.1农作物秸秆饲料农作物秸秆饲料是当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重要途径,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能够实现“废变宝”的转化。
在农作物秸秆饲料制作过程中,主要通过青贮、氨化、化学原理以及微生物学原理进行农作物秸秆处理,使得秸秆中丰富的木质素、纤维素、半纤维素等物质进行一系列反应与转化,形成富含菌体蛋白和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的秸秆饲料。
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工作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近年来,随着农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秸秆焚烧问题日益严重。
秸秆焚烧不仅浪费资源,还对大气环境、土壤质量、农业生态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改善环境质量,提高秸秆利用率,我国政府提出了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的政策。
二、目标设定1.禁止秸秆焚烧,减少大气污染。
2.提高秸秆还田率,改善土壤质量。
3.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
三、实施方案1.宣传教育(1)开展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环保意识。
(2)通过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的政策、意义和措施。
(3)组织专家讲座、现场演示等形式,普及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技术。
2.政策引导(1)制定相关政策,对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给予补贴。
(2)设立秸秆还田示范项目,鼓励农民积极参与。
(3)对违反秸秆禁烧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3.技术推广(1)推广秸秆还田技术,包括秸秆粉碎、深耕还田、覆盖还田等。
(2)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如秸秆生物质能源、秸秆饲料、秸秆菌料等。
(3)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4.农业产业结构调整(1)优化种植结构,减少秸秆产量。
(2)推广免耕、少耕、浅耕等保护性耕作技术,降低秸秆焚烧需求。
(3)发展循环农业,提高秸秆利用率。
5.社会监督(1)建立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的社会监督机制。
(2)鼓励群众举报秸秆焚烧行为,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3)加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秸秆焚烧行为。
四、实施步骤1.调查研究阶段(1)了解当地秸秆焚烧现状,分析原因。
(2)调查农民对秸秆禁烧和秸秆还田的认知和需求。
(3)收集相关政策、技术、资金等信息。
2.制定方案阶段(1)根据调查研究结果,制定实施方案。
(2)征求相关部门和农民的意见,完善方案。
(3)报请政府审批。
3.实施阶段(1)召开动员大会,部署工作任务。
(2)开展宣传教育、技术培训、政策引导等工作。
(3)加强执法监管,确保方案落实。
秸秆综合利用系列技术之一秸秆覆盖还田技术实施要点
秸秆覆盖还田的使用范围广泛,重点在风蚀、水蚀较为严重,生态环境需要保护的北方地区。
按照秸秆覆盖形式,分为碎秸秆覆盖还田、整秸秆覆盖还田和根茬覆盖还田三种。
1 碎秸秆覆盖还田
1.1 技术流程
1.2 注意事项
一是秸秆粉碎采用秸秆还田机或领联合收割机安装的
秸秆切碎抛撒器来完成作业。
由于秸秆粉碎后地面有秸秆覆盖,普通播种机容易堵塞,因此必须采用专门的免耕播种机进行播种。
二是合理确定割茬高度,割茬一般在5 cm左右为好。
但在免耕播种情况下,只要播种机能通过,割茬在10~20 cm也可。
三是注重秸秆粉碎质量,粉碎长度以10 cm为宜。
秸秆铺撒均匀,如发现成堆或成条的秸秆,可用人工撒开,必要时用圆盘耙作业。
2 整秸秆覆盖还田
2.1 技术流程
2.2 注意事项
一是整玉米秸秆必须顺垄铺放整齐,留出足够宽的行间,便于播种。
二是需要玉米免耕播种机对行作业。
三是适于单
季玉米种植区。
3 根茬覆盖还田
3.1 技术流程
3.2 注意事项
一是合理确定根茬高度,玉米根茬高度以30~40 cm为宜,能够控制大部分水土流失。
二是需要玉米免耕播种机对行作业,开沟器走在玉米根茬行间。
三是适于秸秆用做饲料、燃料或原料的地区。
4 机械化作业技术要点
1)掌握最佳作业时机。
趁青及时收获,以提高粉碎质量,保证秸秆残体短、碎、散布均匀,并减少秸秆内的糖分损失,有助于秸秆腐解和增加土壤养分。
2)注意提高粉碎质量。
秸秆粉碎长度应小于10 cm,且要撒匀。
还田地块用旋耕机作业一遍,使秸秆和土壤充分混合拌匀。
此外,还要用铧式犁将秸秆连同化肥、农家肥翻入10 cm以下的土壤内,以利于播种。
3)加施少量氮磷肥。
玉米秸秆腐解过程需要碳、氮、磷的比例为100.0∶4.0∶1.0左右,而玉米秸秆中这三种元素的比例是100.0∶2.0∶0.3左右。
底肥不足会出现秸秆腐解时与作物争水争肥的问题,影响作物生长发育。
在翻耕前,一般每公顷施碳铵450~750?K,可加快秸秆腐烂分解,提供作物生长初期所需养分。
4)及时耕耙减少损失。
耕深一般要求在27 cm以上,秸秆残体要覆盖严密,耕后及时耙实,以利保墒。
要深耕翻压,耕深为20~25 cm,使秸秆残体掩埋保留在整个耕层中,促使秸秆腐解,充分发挥肥效。
5)注意浇足塌墒水。
秸秆还田地块的土壤容易架空,这对秸秆腐解、种子发芽生长极为不利,因此,耕翻后必须浇足塌墒水,否则会影响秋播作物正常生长。
为使秋播作物适期播种,需在播后及时浇水。
使用玉米秸秆还田机把玉米秸秆就地粉碎直接还田用作底肥,是一项省工、省力、增产和提高地力的有效措施。
6)耙好地表再播种。
播种前要精细整地,保证土碎地平,使秸秆残体碎片与土壤充分充分混合,以加快腐解,使土壤上虚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