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苗期化学调控.
- 格式:pptx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17
花生苗期管理要点一、苗期土壤准备1.土壤翻耕:在种植花生前,首先需要将土地进行翻耕,将土壤中的杂草、残茬和其它杂质清除,提高土壤通透性和保水性。
2.调整土壤pH值:根据花生的生长喜好,将土壤的pH值调整在6.0-7.5之间,可以通过添加石灰或硫酸等进行调整。
3.施肥:根据土壤肥力情况进行施肥,一般可在翻耕前施用有机肥料,如熟化的畜禽粪便或堆肥。
也可以根据土壤检测结果,适量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二、播种与定植1.种子选择与处理:选择品质优良、无病虫害的种子进行播种。
可用山东秧株适宜且对病虫害抵抗力较高的种子。
种子处理可采用浸种法,将种子浸泡在50℃的水中20分钟,然后用凉水冲洗。
2.播种方式:花生的播种方式有直播和穴插两种。
直播可以采用疊膜播种,将种子均匀撒在翻耕后的土壤中,然后用塑料薄膜覆盖。
穴插则是将种子挖一个小坑,均匀放置种子后覆土即可。
3.播种密度:花生苗期的合理密度一般为每亩25-35万株。
根据土壤肥力和种质品种选择适当的密度。
三、水肥管理1.浇水:花生苗期需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要过湿。
原则上保持土壤有湿度,每次浇水要均匀透透,不要长时间积水。
2.施肥:花生苗期施肥主要以有机肥为主,可以适量使用发酵的畜禽粪便或堆肥。
在生育旺盛期,可以适量补充氮、磷、钾等营养元素。
四、病虫害防治1.喷洒消毒剂:在花生苗期,可以用0.5%的多菌灵、多黏菌素等药剂进行叶片的喷洒,以预防出现常见的花生病害。
2.防治花生冠锈病:花生冠锈病是致病菌在苗期进入植株引起的病害。
在苗期,可以用0.1%的浸种法,用100℃的水烫种10分钟,然后用凉水冲洗种子。
3.防治花生短缺病:花生短缺病主要在花荚壳会出现凹缩、干缩等病状。
在苗期要加强病株的清理和做好病害的观察,如有发现疑似病害的植株可及时防治或清除。
综上所述,花生苗期管理要点包括土壤准备、播种与定植、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只有在苗期管理做好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花生苗的健康生长和高产稳定。
农作物的化学调控技术
农作物化学调控是指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影响植物内源激素系统,调节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使作物朝着预期的方向和程度发展的技术,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农作物的化学调控技术。
农作物的化学调控技术:
1.打破休眠,促进发芽:应用赤霉素等处理种子,可打破种子休眠促进发芽,提高种子发芽率,使出苗早而壮。
2.促根增蘖,培育矮壮苗:应用多效唑、矮壮素、缩节胺等对种子进行浸种、拌种、包衣或苗期叶面喷施,具有培育壮苗的效果。
3.促进籽粒灌浆,增加实粒数、提高粒重:在水稻、小麦开花末期或灌浆初期,喷洒一定浓度的萘乙酸等,可以促进灌浆增加粒数,提高产量。
4.控制徒长,降高防倒:小麦拔节期施用多效唑,玉米施用玉米健壮素,棉花使用缩节胺,花生施用比久,大豆施用三碘苯甲酸等,可
起到控制节间伸长防止倒伏的效果。
5.防止落花落果,促进结实:棉花施用赤霉素可减少蕾铃脱落。
促进成熟:棉花在吐絮期喷施乙烯利可促进棉铃吐絮。
农作物的化学调控技术就介绍到这里,根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茎尖的作用方式可将植物生长调节剂分为植物生长促进剂、植物生长延缓剂、植物生长抑制剂三大类。
河南农业2019年第10期(上)LIANG ZHONG LIANG FA良种良法应根据茬口尽量早播。
春播以连续5 d 稳定通过16 ℃为宜,一般地膜覆盖田4月15日以后播种,露天直播在4月20日以后播种。
(二)合理密植春播种植密度为8000~9000 穴/667 m 2,穴播2粒,每667 m 2株数为1.6万~1.8万株;夏播种植密度为9000~10 000穴/667 m 2,穴播2粒,保证每667 m 2株数1.8万~2万株。
适宜密度为1万~1.2万穴/667 m 2,每穴2株。
宽窄行种植,宽行40 cm,窄行20 cm,穴距18~20 cm。
等行种植,行距10~15 kg,花生专用肥30~40 kg。
1.团棵期每667 m 2追施尿素5~10 kg,过磷酸钙15~30 kg,三元复合肥30 kg。
土壤水分以田间最大持水量的50%~60%为宜,如土壤干旱,最好进行喷灌或小水沟灌,切忌大水漫灌。
2.在开花下针到荚果充实期间,追肥以追施磷肥、钾肥、钙肥为主;叶面喷施0.2~0.3%磷酸二氢钾500倍液2~3次。
喷施钼酸铵2~3次,可促进根瘤的形成,使花生生长健壮。
如遇干旱,要及时灌水。
3.结荚期是花生一生需肥最花生对磷、钾元素的667 m 2用磷酸二氢钾50 kg 配成溶液,在整个结荚期,1次,最好连喷3次,用多效唑一般可增长150 mg/50 kg/667 m 2。
具用15%多效唑可湿加水50 kg。
病。
当田间发病时,多菌灵可湿性粉剂70%甲基托布津600~1000倍液喷雾防次。
1次危害高峰,严重为防治方法:药剂防治。
30%、一墩蚜虫数量8~10 g/ 水40 kg 喷雾,或用吡饱果成熟期病虫害1.叶斑病。
应在开花下针期和结荚期加强对叶班病的防治,把叶斑病的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叶斑病包括褐斑病和黑斑病两种,主要为害花生叶片,造成早期落叶,植株生长衰弱,一般可减产10%~20%,严重者减产率在40%以上。
小麦套种花生的技术要点及优秀案例一、小麦套种花生的技术要点1、选用良种:应选用高产、高油酸或高油、早熟、抗逆性强的通过审定的花生品种。
播种前进行粒选分级,剔除秕仁、破伤仁、捂霉仁;每亩用10%吡虫啉微囊悬浮种衣剂250-300g+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g拌种,水分晾干后播种。
2、适期播种:播种适期要根据小麦收获时间、品种特性、墒情等综合考虑,适播期为5月20日左右(小麦收获前10d~15d)。
3、合理密植:根据小麦行距,调整好花生行穴距,一般行距40㎝~50㎝,穴距13㎝~17㎝,每667㎡播种1万穴~1.1万穴,每穴2粒。
每667㎡用种25㎏~27.5㎏。
播种耧播种,播种深度5cm 左右,深浅一致。
4、平衡施肥:麦收后5天左右,结合中耕灭茬每亩追施花生专用复合肥50㎏(或尿素20㎏~22.5㎏、过磷酸钙35㎏~45㎏、硫酸钾15㎏~20㎏)、微生物有机肥20kg~40kg、硫酸钙50㎏,并结合施肥进行浇水。
5、化学调控:花生植株生长到30-35㎝时,为防止旺长,可选用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每亩30g~50g进行均匀喷雾,控制其旺长。
6、病虫害防治(1)叶斑病。
病叶率达10%~15%时,每667㎡选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g对水常量喷雾,防治1次~3次,间隔7d~10d。
(2)茎腐病、根腐病。
主要以农业防治为主,与禾谷类作物轮作、选用无病种子、使用腐熟有机肥、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病残体。
药剂防治,播种前每亩用10%吡虫啉微囊悬浮种衣剂250-300g+2.5%咯菌腈悬浮种衣剂40g拌种,苗期于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或12.5%氟环唑悬浮剂20ml对水常量喷雾2次~3次,同时使用有机液肥加生长素喷施效果更佳。
(3)蛴螬。
成虫防治,在发生盛期(6月下旬~7月上旬),可用杀虫灯诱杀、人工捕捉,或每667㎡用50%辛硫磷乳油500ml拌20㎏~25㎏干细土撒施并浅锄入土毒杀成虫,或用48%毒死蜱乳油130ml对水在其喜食农作物上喷施。
花生苗控旺的经典方法一、花生苗控旺的重要性1. 花生苗要是旺长啊,那可不得了。
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只知道疯长,却不懂得把精力放在该做的事情上。
旺长的花生苗,看起来是长得很茂盛,但是它把太多的营养都用在长枝叶上了,结果就没多少营养去结花生了。
这就好比一个人只知道长个子,不长脑子一样,是不行的哟。
2. 而且啊,花生苗旺长还容易倒伏。
想象一下,一阵大风刮过来,那些长得高高的、细细的花生苗就像没站稳的小瘦子,一下子就倒了。
倒了之后,花生就没办法好好生长了,产量肯定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呢。
二、经典的花生苗控旺方法1. 人工干预控旺踩秧。
这可是个很有趣的方法呢。
在花生苗生长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咱们可以到花生地里,轻轻地把花生苗踩倒。
注意哦,不是那种狠狠的踩,是要掌握好力度的。
就像给花生苗做一个小小的按摩,让它知道不能光长个子啦。
这样做呢,可以让花生苗的营养更多地往根部和果实部分转移。
打顶。
花生苗的顶部长得太快的时候,咱们可以把顶部的一点点给剪掉。
就像给花生苗理个发,让它不要把营养都用在长头发(枝叶)上啦。
打顶之后,花生苗就会更听话,把营养用到该用的地方,比如结花生。
2. 化学药剂控旺选择合适的药剂。
像多效唑这种药剂就比较常用。
不过在使用的时候,一定要按照说明书来。
就像我们吃药一样,不能乱吃,得看清楚剂量。
如果药剂用多了,可能会对花生苗产生不好的影响,就像人吃多了药会生病一样。
掌握用药时间。
一般来说,当花生苗长到30 - 35厘米的时候,就可以考虑用药了。
这个时候就像是花生苗到了一个成长的关键节点,需要我们给它一点引导,让它往正确的方向生长。
而且在用药的时候,最好是选择在晴天的下午,因为这个时候花生苗的气孔是张开的,药剂更容易被吸收呢。
3. 施肥调控控制氮肥的使用。
氮肥就像是助长剂,如果氮肥用得太多,花生苗就容易旺长。
所以我们要合理地使用氮肥,根据土壤的肥力和花生苗的生长情况来调整。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磷钾肥,磷钾肥就像是花生苗的营养餐,能让花生苗长得更壮实,而且结的花生也会更多更好。
花生苗期管理技术要点花生苗期,花生管理
花生苗期是以营养生长为主的阶段,也是有效花芽大量分化的时期。
此期管理以培养壮苗为目标,促根早扎、促苗早发、促花芽分化。
为开花下针打好基础。
其主要管理技术措施如下:
一、查苗补苗:苗出齐后,立即差苗补缺,进行催芽补种或移栽补苗。
二、清棵定苗:花生的产量主要由第一、二对侧枝上的荚果形成。
第一对侧枝在花生出苗后3~5天就开始生长,出苗后要及时将植株周围的土扒开,使子叶和叶腋侧芽露出地面,促使侧枝生长和花芽分化。
同时也清除护根草,减少蚜虫为害,从而也减轻病害发生。
清棵的深度,以露出两片子叶为标准。
清棵时不要损伤或碰掉子叶,以免影响第一对侧枝的发育。
结合清棵进行定苗。
三、灭茬除草:麦收后要及早进行中耕灭茬、锄草保墒,以调节土壤中水、气、热状况,促进根系发育、根瘤形成。
将垄内的土锄向垄间,控制早期花的下针。
化学除草可亩用普天乐33克或单双除草29克对水40公斤,均匀喷雾。
喷药时一定要准确,均匀,防止重喷、漏喷,以免作物出现药害。
四、浇水追肥:套种花生麦收后应及时追施提苗肥,促进壮苗早发,可亩追施花生配方肥20~25公斤或尿素7.5~1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
以开沟施入为好。
墒情好则不必浇水,墒情差施入后5天无雨要及时浇水。
五、防病治虫:麦收后及时喷施50%多菌灵1000倍液防治苗期根腐病、茎腐病;蚜虫、蓟马危害严重时,可喷施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10%吡虫啉1000~1500倍液防治。
蛴螬、地老虎、金针虫可用辛硫磷、地害清拌毒饵于傍晚撒于花生棵周围进行防治。
第1页共1页。
设施花生安全生产技术全程指导一、基地环境条件生产基地土质为砂壤或中壤土,土层深厚1米以上,土壤较疏松,通气性良好,土壤肥力Ⅱ级,有机质含量不少于0.5%,保水保肥性能好,地下水丰富,无污染,排灌设施配套齐全,基地周围无工业“三废”排放,空气清洁,生态环境良好。
二、品种选择选用优质、高产、抗病、适应性强、商品性好并通过审定和检疫的花生品种。
三、种子处理播前15d,晒3d剥壳,选用大而饱满的籽粒做种用,剔去暗黄粒、病虫粒、烂粒、瘦小粒。
四、栽培技术1、选地与整地选择地势平坦,土壤结构适宜,理化性状好,土层深30cm 以上的轻壤或沙壤地,地力中等以上,旱能浇、涝能排、不内涝、不高燥的生茬地或轮作倒茬地。
深耕30cm以上,达到土碎、地面平整,上虚下实。
地膜覆盖栽培应按垄距85-90cm,沟宽30cm,垄面宽55-60cm,垄高10-13cm起垄。
2、施肥花生生产过程中以施有机肥和生物肥为主,可以配合施用少量化肥,施肥量的多少,根据地力和对产量水平的要求而定,进行配方施肥。
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3000kg左右,硝酸磷磷或硝酸磷钾20-25kg,或施花生专用肥25-40kg作底肥。
有机肥和化肥以底施为主,一般有机肥冬耕前底施2/3,剩下的1/3春耙前和化肥一起底施。
花生生产期间除施叶面肥以外,一般不需要追施其他肥料。
3、土壤处理每亩用辛硫磷200-250m1兑水10倍拌细土30kg均匀撒施地表,随犁耙翻入土中。
4、适时播种,合理密植地膜覆盖花生适播期3月25日-4月5日,春播露地花生4月15日-25日,每垄种2行,播深5-7cm,每穴2粒,小行距30-33cm,播种密度依据地力条件、品种特性而定,一般高肥田大果品种7500-8000穴,中小果型适当增大种植密度。
5、覆膜覆膜方法:一人顺膜展膜拉紧,两人在两边培土,达到“实、严、紧”。
实:是将地膜两边垂直埋入畦两边土中并踩实;严:是地膜紧贴畦面不留空隙;紧:地膜纵横适度拉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