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哲学思想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哲学思想

摘要: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哲学的矛盾观及其现代意义、中国传统哲学中知行观及其当代价值,以及中国传统哲学关于人格思想塑造及其培养的现代意义诸方面,探讨了中国哲学思想的特色与当代价值,以期对当代哲学理论发展及社会进步起到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

关键词:中国哲学思想;特色;价值

我国的传统哲学对事物的矛盾点做了非常详细的阐述。我国的传统哲学产生于商周时期,西周时期的《易经》中提到“柔刚相克,变在其中”的辩证思想观,这种朴素而丰富的辩证观,对阴阳两种势力对万物生长中的作用给予了简明阐释。之后,我国哲学家又提出了“万物之间相辅相成”、“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思想价值观,进一步总结了矛盾的性质,使人们能够对中国传统哲学有着深入全面的把握,能够对事物的发展规律有所掌握。

“万物之间相辅相成”的矛盾观,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史墨提出了“万物之间相辅相成”的思想观念。他认为,“世间万物其实都有两面性,就像人有左右手一样,矛盾的双方其实各有辅主”,就像君王与臣子之间一样,同时矛盾双方之间的地位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中国有句古话说:“社稷无偿,君臣无常位,自古然也”。在春秋时期,老子也提出了“有无相生,难易相成”的概念,这些思想观念体现了自然界的事物之间有着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相对相生”是中国哲学的特色之一,这种哲学观点在我国已经有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到现在已经成为国人的一种定势思维,在对对立统一关系的把握和理解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进而使得国人对矛盾思维形式形成一种特有的固定。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我国几千年文化的传承,体现出了它的实际价值。

“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特点,是中国哲学特有的表达形式,这种“一分为二”的思想观念起源于古人对宇宙形成的理解。其中最典型的是,老子《道德经》中所提出的“道生一,一生二”的思想观念。后来这种思想观念逐渐发展成了一种矛盾观念的命题。张载也提出了“一物两体”的思想观念,他认为“气”其实就是一物两体,也就是一种阴阳对立的统一物。朱熹在他的哲学中也将一物两体定义为“一分为二”。方智在“一分为二”的基础上,提出了“二合为一”的哲学思想。王夫之则将这两种思想结合了起来,他认为“故二合为一者,即一分为二所固有”。他主张矛盾辩论的综合,即是指万事万物在对立中统一,同时又在统一中产生对立。所以,他认为矛盾的最终转化形式是一种新的矛盾的统一。

“和而不同”,是中国传统的哲学中固有的表达形式。西周时期的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其中的“和”主要是指有差别且对立事物之间的统一。“同”指的是在不包含差别时的绝对统一。史伯认为,“和”是万物发展的必然条件,因此他主张“尚和去同”的思想,进而提出了“君子合而不同”的思想观念。这里的“和”主要指的是有差别的统一,合宜的“中和”在儒家学派中得到了体现。在《中庸》中也谈到了“执其两端,庸其中于民”,“庸”在这里主要是“用”的意思。这里所讲的就是“执两用中”的哲学观念。“中庸之道”的思想观念在如今的社会中也是非常实用的。这种思想观念着重强调对立面的融合、中和,进而使得事物的两端可以同时存在,并且都不会失去其各自的特性,使得事物的两端都能够保持相互依存,达到共存共荣的境界。这个思想观念,也刚好体现了中华民族“天下一家”、“四海一家”的宽容、平和的思想观念。

总之,中国传统哲学矛盾中包含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这种思想观念是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凝结成的智慧。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这种理论缺乏具体性以及科学性,但是经过唯物辩证法的诠释之后,仍然有着时代的价值和意义。

知与行是我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的传统哲学从古代到近代,对知与行做了非常多的探讨,其中对知行先后、知行轻重以及知行难易等等方面都有着非常多的论述。

知行先后的问题是我国关于知行话题探讨的起源,作为我国知行观念的创始人,孔子提出了“生而知之”以及“学而知之”的唯物主义及唯心主义思想。而我国古代的大哲学家董仲舒,则将孔子的“生知”学说以及“天人感应”学说论述结合了起来,建立了一种神学理论,鼓吹“圣人神而先知”的天意决定理论。而与此相反,荀子对孔子的“学知”思想进行了继承和发扬,并提出了一系列哲学观点,比如“亲知、闻知、说知”的观点。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允对主张唯物主义论,他反对孔子的“学知”思想以及董仲舒的“圣人神而先知”观念。他认为,人如果想获得知识,必须要通过自己的感官与外界接触,也就是“须任耳目以定亲实”。

行知分合问题,是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也就是通过辩证法看待问题。而关于这个问题,中国的哲学中有三种看法,第一种是“重知轻行”的“知行分立”学说。还有一种是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说法。王阳明认为,行知本身其实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并且,王阳明将“行即理”看做是知行的本体以及理论的基础,其本质上也属于唯心主义行知观。第三种,是王夫之的“知行并重”理论,王夫之的“知行并重”学说既体现了知行对立,也体现了知行统一的道理。

知行难易问题,主要是对知与行之间关系的阐释。围绕这一点,在我国的传统哲学中一般有着两种对立的观点。第一种观点是“知易行难”学说,这种学说的主要思想是:知与行相比,行的难度要远远大过于知的难度,知未必能行。要想使得知行分离,只是知道而不去实践也是毫无意义的。另一种观点是“知难行易”,其意思就是说:知与行相比,知的难度远远大于行的难度。其中,伟大的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就是这一思想的倡导者。

知行轻重的问题,也是知与行在认识地位上的问题。在唯心主义中,主要以“先知后行”作为认知的出发点。认为认知是第一位的,认知的重要性要远远超过于行的重要性。所以应该重视“恪物致知”、“遵知而贱行”,其中很多人对致知与力行之间看得同等重要。唯物主义中,主要针对知行观中“行先知后”的思想观点进行了辩证,认为行的重要性要高于知的重要性,还有一些具有辩证思维的人主张行知交互、行知相长的思想。

由此可以看出,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所包含的内容是极为丰富的。传统的哲学思想,实际上也代表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宇宙万物的认识,是一种独具中华特色的认知理论,为人类的进步奠定了雄厚的基础。虽然我国关于知与行存在很多不同的哲学观点,但是大多数哲学家强调言行一致,且知行统一。因此,对我国传统中的知识行观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它不但有助于我们对中华民族的思维特点进行认识,而且也有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的深入了解,进而有助于对中华民族文化进行传承。通过把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对于我们坚持主观思想与客观思想之间的统一,以及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弘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掌握中华民族传统哲学中的知行观,也有利于我们对主观以及客观事物之间进行分辨,并学会将理论与实际相联系,将马克思主义运用到具体实践中,同时还有利于我们对中华民族传统中的文化遗产加以选择性的继承,并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丰富。同时还可以从理论上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而有利于指导我们投入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中。要想把握理论,就必须善于实践。只有不断实践,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中华民族立足于世界的前列;只有不断通过实践,才能使得我们克服各种困难、克服各种矛盾,进而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