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陀罗种子化学成分研究_李建文
- 格式:pdf
- 大小:195.01 KB
- 文档页数:4
曼陀罗花药理和毒理学的研究进展曼陀罗(Datura)是一种包括多个物种的属,属于茄科(Solanaceae)植物。
曼陀罗花被广泛用作药用和药物,但是它也含有多种具有毒性的成分。
曼陀罗的药理和毒理研究一直是科学家们关注的方向之一。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对曼陀罗花的药理和毒理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一些进展。
本文将综述曼陀罗花药理和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曼陀罗花中包含多种化学成分,包括生物碱、酚类化合物和挥发油等。
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生物碱,包括曼陀罗碱(Daturamine)、阿托品(Atropine)和东莨菪碱(Scopolamine)等。
这些生物碱在医学中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比如用于治疗胃痉挛、哮喘、流涎等症状。
曼陀罗花的药理研究主要集中在其生物碱成分的药理作用上。
已有的研究表明,曼陀罗碱具有镇静、抗炎、止痛和抗惊厥等作用。
阿托品具有扩张瞳孔、抗胆碱能和抑制神经肌肉传导等作用。
东莨菪碱则具有镇静、抗胆碱能和抗惊厥等作用。
曼陀罗花还具有一些其他药理作用。
研究发现,曼陀罗花的提取物具有抗菌、抗病毒和抗氧化等作用,能够有效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曼陀罗花还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抗肿瘤等作用,这些作用可能与其化学成分中的一些活性物质有关。
曼陀罗花也具有一定的毒性。
主要毒性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作用,包括昏迷、幻觉、谵妄和锥体束抑制等。
曼陀罗花还具有心血管毒性和呼吸系统毒性等作用。
在使用曼陀罗花时需要谨慎,避免过量使用或长期使用。
对于曼陀罗花的毒理学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毒性成分的毒理作用上。
已有的研究表明,曼陀罗花中的生物碱成分对中枢神经系统具有抑制作用,这可能与其毒性表现有关。
曼陀罗花的毒性主要通过阻断乙酰胆碱能神经传导和抑制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传导等机制发挥作用。
曼陀罗花还具有一些其他毒性作用。
研究发现,曼陀罗花的化学成分中的一些活性物质具有致突变和致癌等作用,可能对人体的基因和细胞造成损害。
曼陀罗花还可以引起心血管系统的毒性反应,包括心动过速、心律失常和血压升高等。
新斯的明治疗急性曼陀罗中毒6例临床体会目的:探讨新斯的明治疗因饮用曼陀罗泡酒而引起的急性中毒的临床救治。
方法:对饮用曼陀罗泡酒而引起中毒的6例患者采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拮抗治疗。
结果:6例患者出院时均生命体征正常,神志清晰、语言流利、行走步态平稳。
随访未发现明显异常。
结论:新斯的明拮抗治疗曼陀罗中毒,疗效确切。
标签:曼陀罗中毒;新斯的明;临床体会我院急诊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断收治了6例饮用曼陀罗酒而引起中毒的男性患者,均给予新斯的明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6例曼陀罗中毒患者作为研究,均为男性,年龄32~57岁,5例为外省来本地打工的农民工,因关节痛而饮用了曼陀罗泡制的药酒,1例年龄最大者为本地人员误服,饮药酒量100~250ml。
除年龄最大者有轻度高血压病史外,其他5人平时都身体状况良好,无慢性疾病史。
6例患者起病时间均超过6h,1例直接以醉酒就诊,其余5人以醉酒急诊转入。
入院时6例患者均出现瞳孔散大、口渴、躁动不安、步态不稳、意识模糊;其中尿潴留3例,小便失禁1例。
入院后患者均进行了急诊血、尿常规、电解质、胆碱酯酶和心电图检查,其中2例患者进行了头颅CT检查。
检查结果除心电图报告4例心动过速外,其它均未见明显异常。
1.2 诊疗措施根据患者均有饮用曼陀罗泡制药酒史,结合患者均出现瞳孔散大、口渴、躁动不安、步态不稳、意识模糊等临床中毒症状,诊断为“急性曼陀罗中毒”。
因6例患者起病时间均超过6h,失去洗胃的最佳时机。
因此,在监测生命体征的同时,立即给予口服硫酸镁导泻、吸氧、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保胃、护肝、对症治疗等措施外,主要应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拮抗治疗,每次1mg,根据病情每30分钟至1小时给药1次。
2例用药2mg、3例用药3mg后,观察瞳孔逐渐缩小、意识逐步恢复,病情基本稳定;1例年龄最大、也是饮药酒量最多者,在3h内应用新斯的明肌肉注射5毫克后再次观察瞳孔和前几次觀察相比稍缩小,但仍兴奋、多语、谵妄、幻听。
曼陀罗种子中毒1例男性患者,72岁,入院当日凌晨3时突发情绪烦躁、语无伦次伴有耳闻人语,说看见衣服里有虫子,称袜子是鸟而作驱赶动作,对周围事物的反应变得迟钝,不能正确回答问题。
既往体质健康。
查体:脉搏94 次/分血压170/110mmHg,意识轻度模糊,兴奋不安,双手频繁的摸索,面色潮红,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5mm,双侧瞳孔直接反射、调节反射稍迟钝,精神检查:反应迟钝,近记忆力障碍,有错构、错觉、视幻觉、听幻觉,思维散漫,情感、精神运动呈不协调性兴奋。
予安定镇静、生理盐水促排、营养神经对症治疗,第二日下午意识恢复,反应稍显迟钝,情感、精神运动稍呈不协调性兴奋,幻觉、错觉、错构消失,思维恢复正常,主诉排尿不畅。
第三日脉搏72次/分,血压140/90mmHg,精神症状完全消失,面色潮红明显好转,排尿恢复正常,对入院经过无记忆。
追溯病史——在发病前两日连续服食用5斤白酒泡制曼陀罗种子(约2 克重)的药酒,每日两顿,每次约半两。
入院时头颅MR: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梗塞;胆碱酯酶14529 U/L(正常参考值4300~10500 U/L)。
根据以上,明确诊断1、曼陀罗中毒2、脑梗死,1周后复查胆碱酯酶15622 U/L。
9日后病情完全恢复出院。
二、讨论(一)、陀罗(datura stramonium)又名洋金花,金株有毒,以种子含毒量最高,主要成分为莨菪碱及阿托品 [1]。
曼陀罗中毒一般在食后0.5—2小时出现症状,早期症状为口、咽发干,吞咽困难,声嘶,脉快,瞳孔散大,皮肤干燥潮红等,继而可出现谵忘、幻觉、躁动、抽搐、意识障碍等精神症状;严重者常于12—24小时出现昏睡。
呼吸浅慢、血压下降以至发生休克、昏迷和呼吸麻痹等危重征象[2]。
中毒的程度与年龄、服药方式及个体耐受性有关。
(二)、本病例因听信民间偏方,使用曼陀罗种子泡制药酒饮用,连续饮用2日后出现神志轻度模糊、烦操不安、记忆障碍、错觉、幻觉伴有皮肤潮红、心跳增快、血压升高,在诊断未明的情况下,未予洗胃治疗,未使用拟胆碱药物,经生理盐水促排泄及安定镇静等对症经治疗后48小时病情恢复,应判断为曼陀罗轻度中毒。
不同种植密度白花曼陀罗糖类成分分析摘要:以白花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叶、花、种子为试验材料,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种植密度A组(行距×株距为60 cm×70 cm)、B组(60 cm×60 cm)、C组(60 cm×50 cm)对白花曼陀罗不同部位糖类成分的影响。
结果表明,白花曼陀罗种子中总糖含量明显比叶子和花中总糖含量高,种子、叶子和花中还原糖含量相差不大。
在B组(60 cm×60 cm)种植密度下,白花曼陀罗种子、叶子和花中总糖含量明显比其他两种种植密度含量高。
关键词:白花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糖类成分;紫外分光光度法Analysis of Sugar Components in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y of Datura stramonium L.Abstract:Using leaves,flowers,seeds of Datura stramonium L. as matrirals,effects of sugar compon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D. stramonium L. were studied in different planting densities in cluding A group(row spacing 60 cm×plant spacing 70 cm), B group (60 cm×60 cm), C group (60 cm×50 cm)by UV spectrophotometry.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otal sugar content in seed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leaves and flowers. Reductive sugar in seeds,leaves and flowers were almost the same. The total sugar contents in seeds,leaves and flowers of B group(60 cm×60 cm)planting density were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ther planting densities.Key words:Datura stramonium L.;sugars component;UV spectrophotometry白花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是茄科(Solanales)白花曼陀罗属(Datura)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醉心花、狗核桃。
湖北农业科学2013年第52卷第20期2013年10月湖北农业科学Hubei Agricultural Sciences Vol.52No.20Oct.,2013收稿日期:2013-03-25基金项目:吉林农业科技学院校内青年基金项目(2011207)作者简介:李敏(1984-),女,吉林大安人,助教,硕士,研究方向为天然药物化学,(电话)158********(电子信箱)limin1042004@。
白花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是茄科(Solanales)白花曼陀罗属(Datura )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醉心花、狗核桃。
分布于热带和温带,在低纬度地区可长成亚灌木。
生于荒地、旱地、向阳山坡、草地[1]。
全株有剧毒,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其叶、花、种子均可入药,味辛性温。
白花曼陀罗主治咳逆气喘、面上生疮、脱肛、风湿、跌打损伤,还可作麻药[2]。
花能祛风湿,止喘定痛,可治惊痫和寒哮,煎汤洗治诸风顽痹及寒湿脚气。
花瓣的镇痛作用尤佳,可治神经痛等。
叶和种子可用于镇咳镇痛[3,4]。
目前对白花曼陀罗的化学成分系统预试结果表明,白花曼陀罗中含有多糖、黄酮、生物碱、鞣质类、甾体、萜类、蒽醌及其甙类、香豆素及其甙类、皂甙类、挥发油、油脂类、氨基酸等化学成分[5]。
多糖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多种中草药的有效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是理想的免疫增强剂,它能促进T 细胞、B 细胞、NK 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功能,还能促进白介素、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的产生。
目前对多糖的作用机理、生物功能与结构的关系的研究不断深入[6]。
笔者通过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的白花曼陀罗不同部位中糖类成分的含量,为开发新的药用资源及提高白花曼陀罗资源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1.1材料试验所用材料采自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南校区药植园长势好、无病虫害的白花曼陀罗,3种种植密度:行距×株距分别为A 组60cm×70cm、B 组60cm×60cm、C 组60cm×50cm。
探讨新疆曼陀罗子急性毒性及其生物碱含量间的关系海热尼沙·黑提甫【摘要】目的:探讨新疆曼陀罗子急性毒性及其生物碱含量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自2008年7月~2012年1月我院选择新疆曼陀罗子及昆明种小鼠进行试验,随机分组获得给药组和对照组各20只,雌雄各半,其中给药组给予新疆曼陀罗子,对照组给予CMC-Na混悬液.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给药组小鼠表现先短暂体重减轻,后在第3天开始恢复的特点,新疆曼陀罗子对小鼠最大耐受剂量为40g/kg.与对照组比较,使用新疆曼陀罗子的给药组小鼠体重状况不存在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组的生物碱含量情况为,盐酸阿托品为0.8375(mg/g),东莨菪碱为0.2311(mg/g).结论:新疆曼陀罗子非剧毒,对肝肾器官可产生一定的影响.【期刊名称】《中国民族民间医药》【年(卷),期】2012(021)021【总页数】2页(P2-3)【关键词】新疆曼陀罗子;毒性;生物碱;含量测定【作者】海热尼沙·黑提甫【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医院药剂科,新疆,乌鲁木齐,83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65.3新疆曼陀罗子,维吾尔药物名衣提洋克欧如合,别名节维孜马斯力。
为茄科植物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 L.的干燥成熟种子。
外型略呈三角形,或肾形扁平,褐色,长约3mm,宽2~3mm,厚1mm,种皮表面有细密网纹,种脐处突出,质硬,子叶两枚,类白色,富油质,气微,味辛微苦,药性四级干寒,有毒。
维吾尔医学表明,人体的器官功能存在着不同的特有气质,这些气质如果受到新疆曼陀罗子的干预,器官的功能也将产生变化,因为新疆曼陀罗子表现出了干寒气质,与人体的器官功能气质可以产生影响[1]。
本次研究选择本院自2008年7月~2012年1月的研究情况,对新疆曼陀罗子的急性毒性及其生物碱含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为医药用药和毒性处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详细报告如下。
曼陀罗有效成份的分析
姚士岩;王海泉
【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1995(022)001
【摘要】曼陀罗有效成份的分析姚士岩,王海泉(朝阳师专化学系)关键词曼陀罗;叶;花;成份分析。
曼陀罗为前科植物(DaturastramoniumL),别名为山大麻籽。
朝阳产有紫花曼陀罗和白花曼陀罗两种[1]。
曼陀罗为一年生直主草本,广布全国各地,特别朝阳产量很...
【总页数】4页(P99-102)
【作者】姚士岩;王海泉
【作者单位】朝阳师专化学系;朝阳师专化学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黄连及其炮制品有效成份分析 [J], 程俊波;
2.不同产地黄芩中的有效成份含量分析 [J], 田建红
3.水蒸气蒸馏罗汉松精油工艺及有效成份分析 [J], 方欣;张棋彬;朱振宝;沈烨铭;曹硕;楼城丹;王艳花
4.柴油添加剂有效成份的分离与分析 [J], 张晓丹;刘军;郑永杰
5.四川道地药材—“川麦冬”有效成份的测定与分析 [J], 刘菲;徐作英;严伟;张少龙;燕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娑罗子的化学成分药理及临床研究进展
刘顺良;陈敬然;王文森
【期刊名称】《时珍国医国药》
【年(卷),期】2004(15)8
【总页数】2页(P528-529)
【关键词】娑罗子;七叶皂苷钠;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临床研究
【作者】刘顺良;陈敬然;王文森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51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2.71
【相关文献】
1.茵陈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黄丽平;许远航;邓敏贞;周中流
2.壮药一点红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梁丽清;陈少锋;卢苇;苏华珍
3.裸花紫珠化学成分、药理活性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康兴东;叶阳
4.辛夷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王萍;张海燕;刘英孟;钟萍;欧文;杨明
5.浙贝母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J], 孙禹;梁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学曼陀罗的研究与应用1.曼陀罗是什么?曼陀罗(Datura stramonium)别名曼荼罗、满达、曼扎、醉心花、狗核桃、洋金花、枫茄花、万桃花、闹羊花、洋金花、大喇叭花、山茄子等。
属茄科(Solanaceae)一年生草本有毒药用植物,种子繁殖大多野生,少有栽培;其花、叶和种子均可入药,主治咳逆气喘、胃疼、风湿疼痛等症。
2.曼陀罗的地区分布曼陀罗原产印度,现多数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少数分布于温带;多野生在田间、沟旁、道旁、河岸、山坡等地方,在我国各省均有分布。
[1]3.曼陀罗的化学成分[2]曼陀罗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莨菪碱(hyoscyam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及阿托品(atropine)等生物碱。
莨菪碱为白色针状结晶,是由莨菪酸和莨菪醇缩合形成的酯;易溶于氯仿、乙醇等有机溶剂,难溶于醚或冷水。
易溶于稀酸成盐,其盐易溶于水。
在提取过程中,植物中的大半莨菪碱能消旋成阿托品。
阿托品为白色或无色结晶,易溶于氯仿及乙醇,难溶于醚或热水,更难溶于冷水,不溶于石油醚。
东莨菪碱呈粘稠糖浆状液体,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丙酮和热水,微溶于苯和石油醚,在冷水中溶解度尚可,能与多种无激活有机酸生成结晶的盐。
在碱中易消旋化生成D,L-东莨菪碱,失去光学活性。
4.曼陀罗在植保领域的研究与应用由于化学农药自身的缺点以及人类不合理的长期滥用,不仅是害虫产生抗药性,而且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危害人体健康。
目前,世界各国都大力提倡绿色农药。
而曼陀罗所富含的生物碱不仅对多种病虫鼠害有防治作用,而且安全性高,不污染环境,是新型的植物源农药及灭鼠剂。
4.1 杀菌作用《中国土农药志》记载,曼陀罗干粉6倍水浸液对马铃薯晚疫病孢子发芽抑制效果为68.61;15倍水浸液对马铃薯晚疫病孢子发芽抑制效果为95.6,对小麦秆锈及叶锈病菌夏孢子发芽抑制效果达90以上;15倍水浸液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效果达60%,对小麦秆锈病防治效果达70%~80%;30倍水浸液对马铃薯晚疫病菌孢子发芽有抑制作用。
曼陀罗花药理和毒理学的研究进展作者:李翔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19年第35期摘要:曼陀罗是茄科野生植物,在世界范围内广发分布。
全株有毒,适量有镇静、镇痛、麻醉的功能。
含有多种有毒的丙烷生物碱,如阿托品、茛菪碱和东茛菪碱。
在东方医学中,特别是在阿育吠陀医学中,曼陀罗被用于治疗各种人类疾病,包括溃疡、伤口、炎症、风湿病和通风、坐骨神经痛等。
以往的一些研究报道了曼陀罗的药理作用;关于药理、毒性和植物化学的完整信息仍然不清楚。
在医学上,曼陀罗以糊剂或溶剂的形式减轻局部疼痛,不会产生有害作用;然而口服和全身给药可能导致严重的抗胆碱能症状。
因此,了解这种植物的毒性和潜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茄科植物;植物化学;药物毒性;阿育吠陀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9.35.0440 引言曼陀罗是这个科中最常见的一种茄科植物,原产于亚洲,在美国、加拿大和西印度群岛也有发现。
广泛分布于温带、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传统上,曼陀罗被用于宗教,也作为一种具有麻醉作用的草药治疗哮喘。
服用曼陀罗会产生幻觉。
不当使用会导致中毒。
据报道,食用含有曼陀罗的食物,会导致人和动物意外中毒。
在食用谷子、小麦、黑麦、玉米和豆类种子的地区,曼陀罗是一种常见的杂草,有时会污染农作物种子。
在阿育吠陀医学中,曼陀罗是治疗各种人类疾病的有效药物,可用于溃疡、血管阻塞、风湿病、通风、坐骨神经痛、瘀伤、肿胀、发烧、哮喘、支气管炎、牙痛等许多民间药物治疗中。
在现代医学中,曼陀罗的治疗作用被其毒性作用所掩盖,服用大量的曼陀罗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困惑、怪异行为、幻觉和随后的失忆等症状,因此,有必要深入了解曼陀罗的药理和毒理作用。
1 植物1.1 曼陀罗原产于北方沙漠美国西南部、中美洲和南美洲,欧洲、亚洲和非洲,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地区,从克什米尔到锡金高达2700米,在印度中部和南部地区。
蒙药曼陀罗子的生药学研究发表时间:2016-02-01T09:35:53.98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11期供稿作者:娜仁其其格[导读] 内蒙古阿拉善盟蒙医医院探讨蒙药曼陀罗子的生药学特点以及临床开发使用的相关依据。
内蒙古阿拉善盟蒙医医院 750300摘要:目的探讨蒙药曼陀罗子的生药学特点以及临床开发使用的相关依据。
方法对于蒙药曼陀罗子的植物形态特点以及药物的性状和显微鉴别使用生药学的方法进行研究以及观察,对于蒙药曼陀罗子的生药学相关特点进行分析。
结果通过本次研究,对于蒙药曼陀罗子的相关性状以及生药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发现,并对于蒙药曼陀罗子的使用方法进行了系统性的说明。
结论使用生药学研究的手段可以为准确的鉴别蒙药曼陀罗子以及对于蒙药曼陀罗子实施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为临床正常使用蒙药曼陀罗子提供可参考资料。
关键词:蒙药曼陀罗子;生药学;研究对于曼陀罗子而言,是一种常见的药材,也是蒙药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药物,又被称为胡茄子、醉葡萄以及天茄子等。
在分布方面,主要是产自我国内蒙古兴安盟、赤峰以及大青山以南,在夏秋两季果实成熟时可以进行采收,并将杂质去除,进行晒干的处理后可以进行使用[1]。
由于曼陀罗子的特点,在目前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仍然没有对于曼陀罗子实施系统性的生药学研究。
正是由于这样的特点,在实际的使用曼陀罗子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无法达到相关效果的情况[2]。
我院通过使用生药学研究的手段,研究了曼陀罗子的植物形态、药材性状以及显微特征等,对于鉴定曼陀罗子以及质量控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在本次研究中,需要使用生药学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
在仪器方面,使用日本奥林巴斯公司生产的显微测量仪。
在制剂的选择方面,需要选择中国药品生物制品鉴定所提供的东莨菪碱的对照品。
在曼陀罗的药品选择方面,需要选择在我院中进行种植的曼陀罗子的干燥种子以及市售的曼陀罗子。
1.2 研究方法在本次研究的过程中,使用生药学研究的相关研究首选对于曼陀罗子的形态特征、显微特征以及药材性状进行了研究以及分析。
曼陀罗化感作用研究进展
李艳芳;杨卫民
【期刊名称】《现代农业科技》
【年(卷),期】2011(000)001
【摘要】针对曼陀罗富舍化学活性成分及对其他植物有明显的化感抑制作用,从其化学组成成分、对农作物的化感押制与除草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综述.曼陀罗主要的化学成分有茛菪碱、东莨菪碱、胡萝卜素和香豆素等近100种:其根、茎、叶浸提液对农作物种子萌发,幼苗根、茎生长有较明显化感抑制效应,且随浓度的提高而增强,其浸提液具有较好的除草作用.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李艳芳;杨卫民
【作者单位】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吕梁,033001;吕梁学院生命科学系,山西吕梁,033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67.219
【相关文献】
1.曼陀罗化感作用研究现状 [J], 李燕霞;杨卫民
2.曼陀罗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J], 李希珍;张浩;王翠竹;卢丹
3.曼陀罗对大豆的化感作用研究 [J], 段磊;梁婷婷;冉俊祥;徐宁;慕小倩;段军娜
4.曼陀罗花药理和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J], 李翔
5.曼陀罗植株不同部位浸提液化感作用的比较研究 [J], 王红卫;程月琴;袁小巨;方向民;宋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于曼陀罗化学成分的现代研究关于曼陀罗化学成分的现代研究关于曼陀罗化学成分的现代研究1、白曼陀罗种子含莨菪碱(hyoscyam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环桉烯醇(cycloeucalenol),31-去甲羊毛甾-9(11)-烯醇[31-norlanost-9(11)-enol],31-去甲羊毛甾-8-烯醇(31-norlanost-8-enol),去四羊毛甾醇(norlanosterol),钝叶甾醇(obtusifoliol),4α-甲基胆甾-8-烯醇(4α-methylcholest-8-enol),4-甲基-7-胆甾烯醇(lophenol),α1-谷甾醇(citrostadienol)。
种子油含油酸(oleic acid),亚油酸(linoleic acid)[3]。
2、毛曼陀罗种子含α和β东莨菪宁碱(α-,β-scopo don-nine),莨菪碱,东莨菪碱,陀罗碱(meteloidine),曼陀罗萜二醇(daturadiol),曼陀罗萜醇酮(daturaolone),阿托品(atropine)。
植物凝集素(lectin)ⅠⅠ种子油含亚油酸和油酸。
同属植物曼陀罗种子含阿托品,天仙子胺即东莨菪碱,莨菪碱,31-去甲环木菠萝烯醇(31-norcycloartenol),环桉烯醇(cycloeucalenol),4α-甲基胆甾-8-烯醇(4α-methylcholest-8-enol),31-去甲羊毛甾醇(31-norlanosterol),31-去甲羊毛甾醇-9(11)-烯醇[(31-norlanost-9(11)-enol],钝叶甾醇,4-甲基-7-烯胆甾烷醇,柠檬甾二烯醇(citrostadienol),羊毛甾-8-烯-3β-醇(lanost-8-en-3β-ol),环木菠萝烯醇(cycloartenol),24--亚甲基环木菠萝烷醇(24-methylenecycloartenol),β-香树脂醇(β-amyrin),曼陀罗萜醇酮(daturaolone),曼陀罗萜二醇(daturadiol),及脂肪酸等。
新疆曼陀罗子炮制前后急性毒性及其生物碱含量间的关系热比姑丽·伊斯拉木;尤力都孜·买买提;希尔艾力·吐尔逊;闫明;斯拉甫·艾白【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刊》【年(卷),期】2010(012)009【摘要】目的:探讨新疆曼陀罗子(生品,炮制品)急性毒性及其生物碱(阿托品、东莨菪碱)含量间的关系.方法:(1)维吾尔医药学炮制法,制备新疆曼陀罗子(炮制品).(2)选用小鼠,分别对新疆曼陀罗子(生品、炮制品)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同时,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新疆曼陀罗子(生晶、炮制品)阿托品、东莨菪碱含量.结果:(1)新疆曼陀罗子(生品、炮制品)对小鼠最大耐受剂最(MTD)分别为40g(生药)/kg、32g(生药)/kg.(2)新疆曼陀罗子(生品、炮制品)阿托晶及东莨菪碱含量分别0.8392mg/g、0.2295mg/g,0.6374mg/g、0.1683mg/g.结论:初步认为,新疆曼陀罗子(生品)具有毒性,但不是剧毒;新疆曼陀罗子(生品)通过传统的维吾尔医药学炮制方法处理能降低其毒性,这可能与降低其阿托品及东莨菪碱含量有关.【总页数】2页(P1567-1568)【作者】热比姑丽·伊斯拉木;尤力都孜·买买提;希尔艾力·吐尔逊;闫明;斯拉甫·艾白【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4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4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4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49;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维吾尔医药研究所,乌鲁木齐,83004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84.1【相关文献】1.探讨新疆曼陀罗子急性毒性及其生物碱含量间的关系 [J], 海热尼沙·黑提甫2.关于生物高分子元素活性中心分布规律的第四统计力学理论标度的研究(Ⅱ)--心血管中药的生命动力元素按原子序数分布的规律与群子参数间关系 [J], 金日光;吕坤3.新疆曼陀罗子的急性毒性与亚急性毒性实验研究 [J], 热比姑丽·伊斯拉木;尤力都孜·买买提;买合素提·卡德尔;闫明;斯拉甫·艾白4.马钱子中生物碱含量分布及其与炮制的关系 [J], 沙德智;窦金辉;李飞;唐盈5.中药天雄炮制品的生物碱含量及其急性毒性(LD_(50))变化的初步研究 [J], 曹晖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Vol 43No 2Jun 2021第43卷第2期2021 年6 月延 边 大 学 农 学 学 报Agricultural Science Journal of Yanbian University文章编号: 1004-7999(2021)02-0025-06DOI :10 13478/j cnki jasyu 2021 02.005曼陀罗雄配子体发育及花粉活力测定研究权赫根,于楷力,洪 国,金英花,全雪丽(延边大学农学院,吉林延吉133002)摘要:以曼陀罗花为材料,采用石蜡切片法和TTC 法,研究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及其雄配子体的发育和花粉活力。
结果表明:)曼陀罗减数分裂中胞质分裂属同时型;)四分体属四面体型;3)成熟花粉属于2核花粉粒,包括1个营养核和1个精核;4)花粉不同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具有相关性,曼陀罗花蕾长度约2.0 cm时小抱子处于单核靠边期,可作为花药培养选材依据;5) 4个不同发育阶段花粉活力测定结果中,花瓣即将从 花萼露出阶段花粉活力最低,为53.47%,花瓣已从花萼露出时期、花朵开放时期、花朵萎蔫时期这3个不同发 育阶段之间花粉活力无显著差异,其花粉活力分别为81.17% ,7.11%和86.70%。
关键词:曼陀罗;雄配子体;花粉活力中图分类号:Q942 文献标识码:AStudiesonthedevelopmentofmalegametophyteandpollen viability of Datura stramoniumQUAN Hegen, YU Kaiii, HONG Guo, JIN Yinghua, QUAN Xueii *(.Agricultural College of Yanbian University Yanii Jilin 133002, China)Abstract : Themeiosisofpo l en motherce l , thedevelopmentofmalegametophyteandpo l enviabilityofDaturastramonium werestudiedbypara f insection methodandTTC method .Theresultsindicatedthatinthemeiosisof Daturastramonium , thecytokinesisbelongedtosimultaneoustype .Thearrangementoftetradsweretetrahedralconstruction .Maturepo l ensbelongedtotwocorepo l engrains , includingonevegetative nucleus and one spermmatic nucleus .Di f erent stages of po l en development wererelatedtoflowerbudsize .WhenthelengthofDaturaflowerbudswasabout2.0cm , the microsporeswereinthe mid —latestage , whichcouldbeusedasthebasisforanthercultureselection .Theresultsofpo l enviabili- ty in 4 different developmental stages showed that the pollen viability was the lowest (53. 47%) at thestage of petal emerging from calyx. There was no signficant difference in pollen viability among the threestages of petals have emerged from calyx, flower blooming and flower wilting , and the pollen viability was81. 17 % , 87.11 % and 86. 70 % , respectively .Keywords : Daturastramonium ; malegametophyte ; po l enviability收稿日期:2021-01-16基金项目:吉林省教育厅项目(JJKH20200523KJ );延边大学教学研究基金项目(延大教发2014[13]号);延边大学青年基金项目(延大科合字2017第28号)作者简介:权赫根(1997 — ),男,吉林梅河口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园林植物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