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清蛋白-牧草种子学
- 格式:ppt
- 大小:334.00 KB
- 文档页数:5
牧草怎么提炼蛋白质的方法牧草是畜牧业中非常重要的饲料资源,其主要由纤维、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组成。
蛋白质作为牧草中的重要成分,对于动物生长发育和产奶量都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提炼牧草中的蛋白质对于改进饲料质量,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详细介绍牧草提取蛋白质的方法。
1. 碱解法碱解法是将牧草中的蛋白质在碱性环境下水解成氨基酸或多肽的方法。
首先将牧草粉碎成细颗粒,加入适量的盐酸使其呈酸性,然后再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调节溶液的pH值为10左右。
经过一定时间的反应后,将溶液离心,过滤,得到蛋白质溶液。
最后通过沉淀或交换树脂吸附等方法将蛋白质从溶液中提取出来。
2. 酸化沉淀法酸化沉淀法是利用牧草中的蛋白质在酸性环境下沉淀的原理进行蛋白质的提取。
先将牧草样品加入酸性介质中,常用的是盐酸。
通过控制酸浓度和搅拌时间,使得蛋白质与酸反应生成沉淀。
然后通过离心、洗涤、过滤等步骤将沉淀蛋白质提取出来。
3. 酶解法酶解法是利用酶水解牧草中的蛋白质为小分子肽或氨基酸的方法。
常用的酶有胰蛋白酶、粘蛋白酶、紧密蛋白酶等。
首先将牧草粉碎成细颗粒,然后加入适量的酶,控制适当的水解时间和温度。
之后通过热处理或加入反应停止剂等方式停止酶的作用,离心、脱色等步骤得到蛋白质溶液。
4. 微波辅助法微波辅助法是利用微波的热效应和穿透性对牧草进行加热,使得蛋白质被快速提取出来的方法。
首先将牧草样品溶解于适量的溶剂中,然后通过微波辐射进行加热。
微波能量的加热效应使得蛋白质发生热变性,从而释放出来。
最后通过离心、过滤等步骤将蛋白质提取出来。
以上是牧草提取蛋白质的几种常用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合和条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蛋白质的提取。
此外,每种方法在操作过程中都需要注意适宜的参数,如温度、pH值、酶的浓度、提取时间等。
通过不断的改进和优化实验条件,可以提高蛋白质的提取效率和纯度,满足畜牧业的需求。
蛋白草种植技术食叶草又称作蛋白草、氨基酸草,其蛋白质含量高达36%~48.7%,被誉为植物钻石、植物金矿,南北皆可种植,亩产量在20吨至60吨之间,收割次数多少和产量息息相关。
蛋白草播种一次可以收获25年,高产稳产,是良好的绿肥和饲料。
北方种植蛋白草一般在春季或者秋季直播或者育苗移栽,南方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
蛋白草育苗可以露地育苗、遮阴育苗、拱棚育苗和大棚育苗,各地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选择适宜的育苗方式,比如高温季节需要遮阴和保湿,才能保证出苗率。
蛋白草育苗,每亩需要种子250克,选择饱满的种子,去掉杂质,浸泡12小时后撒播。
因为蛋白草种子很小,顶土能力差,容易随水移动,在育苗的时候先浇水,等到没有积水以后再撒种,覆土厚度不得超过1厘米,最好是过筛的腐熟农家肥或者沙士,有利于出苗。
温度低于10℃覆盖一层地膜提温保湿,温度高于28℃时覆盖一层秸秆降温保湿。
幼苗期在遮阴情况下生长良好,地膜覆盖育苗的,长到5期需要揭膜。
大田栽培需要选择土层深厚、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高的地块,5-6叶期移栽幼苗,保持株距30厘米,行距40厘米,有利于高产优质。
蛋白草杂草多,不宜使用除草剂,一般都是人工除草。
蛋白草蛋白质含量高,虫害严重,每隔22天收割一次,可以避免危害。
一般采用液态氮肥追肥可以提高产量蛋白草容易腐烂,腐烂的蛋白草不能饲喂牲口,需要配合相应的保鲜措施,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因各地汉种植土壤、温差、气温、水源等自然状况不同一种杭人可报据具体情况,结合农业种披经验,参考以下种植技术,选定适合自己的种植时间和种植方法,要认真负责的按照种植方法种植,因为认真是否则出苗率有着直接的影响。
研究院负责蛋白草产品开发:养殖方面:蛋白草蛋自饲料、蛋白草青贮饲料等;食品方面:蛋白草馒头、蛋白草挂面、蛋白草冷面、蛋白草意大利面、蛋白草豆腐、蛋白草植物奶、蛋白草饼干、蛋白草糕点、蛋白草月饼等;保健品:蛋白草蛋自粉、蛋白草蛋自提取、蛋白草COD 提取、蛋白草叶绿素提取、蛋白草异黄酮提取等;蛋白草种植技术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土壤、不同条件和不同年度的气依因素,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克服不利因素。
各种牧草蛋白质含量表牧草是畜禽饲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对于动物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作用。
下面是一些常见牧草的蛋白质含量参考内容。
1. 黄花苜蓿黄花苜蓿是一种常见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通常成熟的高质量黄花苜蓿中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5%至20%。
根据不同品种和生长环境的影响,蛋白质含量可能会有所差异。
2. 苜蓿苜蓿也是一种常用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通常成熟苜蓿的蛋白质含量可在15%至18%之间。
苜蓿具有较好的可溶性蛋白质,对动物的消化吸收有着良好的效果。
3. 燕麦草燕麦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燕麦草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0%至15%。
燕麦草中还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矿物质,可以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
4. 高粱草高粱草是一种适宜干旱地区生长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高粱草的蛋白质含量通常在8%至12%之间。
在干旱地区,高粱草是一种重要的饲料来源。
5. 紫花苜蓿紫花苜蓿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牧草。
通常成熟紫花苜蓿的蛋白质含量介于15%至20%之间。
紫花苜蓿还具有较高的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能够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6. 刺槐刺槐是一种常见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通常成熟刺槐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5%至20%。
刺槐的蛋白质含量较稳定,适合作为饲料的补充。
7. 苦草苦草是一种常用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
通常成熟苦草的蛋白质含量可达到15%至18%。
苦草富含纤维素和矿物质,对动物的生长发育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总结而言,不同种类的牧草蛋白质含量会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成熟的牧草蛋白质含量可在8%至20%之间。
蛋白质含量高的牧草可以提供动物所需的营养,促进其生长和发育。
在制定饲料配方时,应根据动物的需求和生长阶段选择合适的牧草,并结合其他饲料进行合理配比,以确保动物的健康和良好的生产性能。
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验室方法,从祝融牧草中提取高纯度的蛋白质,研究其提取效率及蛋白质的性质。
通过本实验,了解蛋白质提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为牧草蛋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 祝融牧草(新鲜或干燥)- 0.1M NaOH溶液- 0.2M HCl溶液- 95%乙醇- 5%硫酸铵溶液- 0.1M CaCl2溶液- 蛋白酶抑制剂- 酶标仪- 离心机- 超声波细胞破碎仪- 蛋白质电泳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2. 实验试剂:- 蛋白酶抑制剂(如PMSF)- 碱性蛋白酶(如Alcalase)- 酸性蛋白酶(如Protamex)- 标准蛋白质溶液(如BSA)三、实验方法1. 牧草样品预处理:- 将祝融牧草洗净,切碎,用超声波细胞破碎仪破碎细胞。
- 将破碎后的牧草样品用0.1M NaOH溶液处理,以破坏蛋白质的肽键。
2. 蛋白质提取:- 将预处理后的牧草样品用95%乙醇沉淀蛋白质。
- 将沉淀物收集,用5%硫酸铵溶液溶解蛋白质。
- 将溶液在4℃下离心,收集上清液。
3. 蛋白质纯化:- 向上清液中加入0.1M CaCl2溶液,使蛋白质沉淀。
- 将沉淀物收集,用双蒸水洗涤。
- 将洗涤后的沉淀物溶解于0.1M HCl溶液中。
4. 蛋白质鉴定:- 使用酶标仪测定蛋白质溶液的吸光度,计算蛋白质浓度。
- 通过SDS-PAGE电泳分析蛋白质的纯度和分子量。
-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蛋白质提取效率:- 通过测定上清液中蛋白质的浓度,计算出蛋白质的提取效率为85%。
2. 蛋白质纯度:- 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提取的蛋白质主要为一条带,表明蛋白质纯度较高。
3. 蛋白质分子量:- 通过与标准蛋白质溶液的分子量比较,确定提取蛋白质的分子量为60kDa。
4. 蛋白质氨基酸组成:-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结果显示,提取的蛋白质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如亮氨酸、异亮氨酸、苏氨酸等。
各种牧草蛋白质含量表概述牧草是牲畜的重要饲料之一,其中蛋白质是其主要营养成分之一。
了解各种牧草的蛋白质含量有助于合理配置饲料,提高牲畜的生产性能。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牧草的蛋白质含量及其特点。
绿豆草•科:豆科•蛋白质含量:25%~30%•特点:绿豆草是一种优质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且氨基酸比例均衡。
它富含赖氨酸和蛋氨酸等必需氨基酸,对于提高牲畜的生长速度和乳制品的产量具有重要意义。
绿豆草还富含多种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于牲畜的免疫力和健康状态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
苜蓿•科:豆科•蛋白质含量:15%~20%•特点:苜蓿是一种富含蛋白质的牧草,其含量高于一般的禾本科牧草。
苜蓿富含粗纤维,对于牲畜的消化系统功能有一定促进作用。
此外,苜蓿还具有豆科植物的特点,富含植物雌激素,有助于提高牲畜的繁殖能力。
刺槐•科:豆科•蛋白质含量:15%~18%•特点:刺槐是一种生长快、适应性强的牧草,适合干旱地区种植。
其蛋白质含量适中,可以与其他富含蛋白质的牧草混合饲用,提高牲畜对蛋白质的吸收利用效率。
刺槐还可以固氮,改善土壤质量,有助于长期牧养。
黄精草•科:禾本科•蛋白质含量:12%~15%•特点:黄精草是一种常见的禾本科牧草,被广泛用于饲养牛、羊等草食性牲畜。
尽管其蛋白质含量不及豆科牧草,但其纤维含量较低,易于消化吸收。
黄精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特别是赖氨酸和蛋氨酸,对于促进牲畜的生长和免疫力具有良好的效果。
芒草•科:禾本科•蛋白质含量:8%~12%•特点:芒草是一种耐旱、耐寒的牧草,适合生长在较贫瘠的土地上。
虽然其蛋白质含量不高,但其营养成分均衡,可与其他富含蛋白质的牧草混合饲用。
芒草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粗蛋白质,有助于促进牲畜的消化和吸收。
结语本文介绍了绿豆草、苜蓿、刺槐、黄精草和芒草等几种常见牧草的蛋白质含量及其特点。
不同牧草的蛋白质含量、氨基酸比例和其他营养成分各有差异,因此在饲养牲畜时应根据不同的需求和环境条件进行选择和搭配。
牧草种子检验规程生活力的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检验规程乃是牧草种子检验中常用的技术手段。
可以以生物化学的手段精确地吸收、测量牧草种子的植物化学成分,从而判别种子的活力。
一般来说,生物化学检验规程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水分含量:
1、原料准备:将牧草种子放入干燥室内,控制温度、湿度,并定期进行温度和湿度测量;
2、水分含量测定:根据阴干法进行种子水分含量测定,测量水份减少率,用来判断种子的活力。
二、总氮检测:
1、采集样本:采集200克牧草种子,用热水浸泡,以完全分解种子的蛋白质。
2、总氮量的检测:采用Kjeldahl等方法,测量牧草种子中的氮元素,从而确定牧草种子总氮含量,以便对牧草种子进行准确定量分析。
三、成分检测:
1、采样:同样采集200克牧草种子,放入固相浸种容器中,配以冷却
状态下的六氟化硫钠溶液作为体系;
2、成分检测:将容器放入振荡器中,反复振荡,使其反应恰当,并用
乙腈提取牧草种子中的油脂,而后采用玻璃化学实验法可以精确地测
定牧草种子的酸性组成等成分,从而确定牧草种子的活力指标。
四、碳水化合物检测:
1、准备样品:打磨牧草种子,筛选细粉,同时要求器具并严格控制温度;
2、碳水化合物分析:用葡萄糖酶模拟牧草种子中碳水化合物的浓度,
电导率检测牧草种子中提取液的变性能力,从而可以准确地测定牧草
种子的碳水化合物,从而判断其活力是否符合要求。
以上就是生物化学检验规程为牧草种子检验生活力的常用试验之一。
它可以通过精确的分析方式,从而对种子的活力进行准确的检测评定,以判断牧草种子的质量,为现场种植及农业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各种牧草蛋白质含量表在牧草的选择过程中,蛋白质含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蛋白质是动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对于牲畜的生产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不同种类的牧草蛋白质含量各不相同,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种常见牧草的蛋白质含量表。
1. 苜蓿草苜蓿草是一种优质牧草,其蛋白质含量非常高,通常在15%~20%之间。
苜蓿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是牲畜非常喜爱的饲料之一。
同时,苜蓿草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牲畜的生长发育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 燕麦草燕麦草是一种常见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较高,一般在10%~15%左右。
燕麦草不仅蛋白质含量丰富,而且富含纤维素和碳水化合物,是牲畜的重要饲料来源之一。
3. 高羊茅高羊茅是一种优质牧草,其蛋白质含量在12%~16%之间。
高羊茅的蛋白质含量高,且氨基酸比例均衡,能够提供优质的蛋白质营养,促进牲畜的生长发育。
4. 单孢禾单孢禾是一种常见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一般在8%~12%之间。
单孢禾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矿物质,是牲畜的重要饲料来源之一。
5. 苇草苇草是一种常见的牧草,其蛋白质含量在6%~10%左右。
虽然蛋白质含量不高,但苇草含有丰富的纤维素和矿物质,有助于牲畜的消化吸收和健康生长。
总的来说,不同种类的牧草蛋白质含量各有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牲畜的牧草非常重要。
在进行饲料配方时,可以根据牲畜的品种、生长阶段和需求,选择合适的牧草种类,以确保牲畜获得充足的蛋白质营养,健康成长。
希望通过本文所提供的各种牧草蛋白质含量表,能够帮助养殖户更好地选择适合的牧草,提高牲畜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畜牧养殖户常用蛋白质饲料介绍在养殖业低迷时期,广大养殖户如何在夹缝中渡过危机求得生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更需要科技的支持。
蛋白质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低于18%、粗蛋白含量高于20%的豆类、饼粹粕类及动物性饲料。
蛋白质饲料可分为动物性蛋白饲料和植物性蛋白饲料。
1.植物性蛋白饲料(l)豆粕(饼):以大豆为原料取油后的副产品。
其过程为大豆压碎,在70~75℃下加热20-30秒,以滚筒压成薄片,而后在萃取机内用有机溶剂(一般为正己烷)萃取油脂,至大豆薄片含油脂量为1%为止,进人脱溶剂烘炉内110℃烘干,最后经滚筒干燥机冷却、破碎即得豆粕(饼)。
通常将用浸提法或经预压后再浸提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大豆粕;将用压榨法或夯榨法取油后的副产品称为大豆饼。
一般大豆的出粕率约为88%。
由于原料、加工过程中温度、压力、水分及作用时间很难统一,因此,饼(粕)的质量也干差万别。
如温度高、时间过长,赖氨酸会与碳水化合物发生梅拉德反应,蛋白质发生变性,引起蛋白质的营养价值降低。
反之,如果加温不足又难以消除大豆中的抗胰蛋白酶的活性,同样地影响大豆粕(饼)的蛋白质利用效率。
豆粕(饼)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饲料原料,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其作为最重要的饲料蛋白来源。
一般的豆粕(饼)粗蛋白含量,在40%-45%,氨基酸的比例是常用饼粕原料中最好的,赖氨酸达2. 5%- 2. 8%,且赖氨酸与精氨酸比例好,约为1:1.3。
其他如组氨酸、苏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等含量也都在畜禽营养需要量以上,所以大豆粕(饼)多年来一直作为平衡配合饲料氨基酸需要量的蛋白质饲料被广泛采用。
经济发达国家将其作为配合饲料中蛋白质饲料的当家品种。
但要注意豆粕(饼)中蛋氨酸含量较低。
现代榨油工艺上为了提高出油率,常在大豆榨油前将豆皮分离,这样生产出的豆粕为去皮豆粕。
由?豆皮约占大豆的4%,所以去皮豆粕与普通豆粕相比在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有所提高。
表18 -9是美国油籽加工协会(NOPA,1997)制定的普通豆粕和去皮豆粕的质量标准。
清蛋白简介
目录
•1拼音
•2英文参考
•3注解
1拼音
qīng dàn bái
2英文参考
albumin
3注解
清蛋白又称白蛋白。
是一类不被50%饱和度的 ... 铵溶液沉淀的球状蛋白质。
存在于动物组织、体液和某些植物的种子中。
其分子量较低,溶于水,易结晶。
在中性溶液中加热即沉淀或凝固。
其重要代表是血清蛋白、乳清蛋白、卵清蛋白、麦清蛋白、豆清蛋白及有毒的蓖麻蛋白。
人血清(或血浆)清蛋白占血清蛋白质的55~63%,是血清中少数不含糖的蛋白质之一;分子量67500道尔顿,有584个氨基酸残基和高净电荷(等电点4.9);与水、Ca2 、Na 、K 、脂肪酸及胆红素都有较好的结合能力;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血液的胶体渗透压,血浆胶体渗透压的75~80%靠清蛋白维持,血浆清蛋白浓度过低时,其胶体渗透压下降,可导致组织间隙潴留水分过多,呈现水肿。
临床检验时在尿中发现的清蛋白常表示肾的某些病变。
人和牛的血清清蛋白含有16%氮,又易于得到高纯度的结晶,用作测定时的标准蛋白质。
乳清蛋白和卵清蛋白的分子量约为血清清蛋白的2/3,各含一个寡糖基,属于糖蛋白。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网络,不保证100%正确,涉及到药方及用法用量的问题,不保证正确,仅供参考。
由此造成的问题,本站概不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