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钢
0.89 0.81
右边表 格给出了在 弯,扭的对称 应力循环时 的尺寸因数.
>20 ~30 >30 ~40
>40 ~50
>50 ~60 >60 ~70 >70 ~ 80 >80 ~100
0.84
0.81 0.78 0.75 0.73
0.73
0.70 0.68 0.66 0.64
0.78
0.76 0.74 0.73 0.72
smin= - smax或 min= - max
s r min 1 s max
s smax smin
t
r = -1 时的交变应力,称为 O 对称循环交变应力.
s a s max
sm 0
2.非对称循环 (Unsymmetrical reversed cycle s )
a
s
,称为非对称循环 交变应力 r 1 时的交变应力 s max sa .
图11-8 (b)
R d D M
1.1
D 1.2 d
0.14
0.16 0.18
R d
Ks
3.40 M s b 1000MPa M d 3.20 D 900 3.00 D 1 .2 2 2.80 800 d 2.60 2.40 2.20 700 600 2.00 1.80 1.60 s b 500MPa 1.40 1.20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0.14 0.16 0.18 R d 图11-8 (c)
2.疲劳过程一般分三个阶段
(1)裂纹萌生 成宏观裂纹. (2)裂纹扩展 已形成的宏 在构件外形突变或材料内部缺陷等部位,都可能
产生应力集中引起微观裂纹.分散的微观裂纹经过集结沟通,将形
观裂纹在交变应力下逐渐扩展. (3)构件断裂 裂纹的扩展
使构件截面逐渐削弱,削弱到一 定极限时,构件便突然断裂.
疲劳破坏案例1
N 1 N2
s-1
N
r表示循环特征
smax,1 smax,2
1
2
§11-4
影响构件持久极限的因素
一、构件外形的影响(The effect of member figure)
若构件上有螺纹、键槽、键肩等,其持久极限要比同样尺寸 的光滑试件有所降低.其影响程度用有效应力集中因数表示.
(s -1 )d Ks (s 1 )k
s
0 1
s
Ks
s 1
Ks 为有效应力集中因数
为表面状态因数
s
为尺寸因数
s 1 为表面磨光的光滑小试件的持久极限
如果循环应力为切应力,将上述公式中的正应力换为切应力即 可.
0 1
K
r
对称循环下,r= -1 .上述各系数均可查表而得.
§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r 1
s
σa = 0
s m s max
smax
O t
例题3 发动机连杆大头螺钉工作时最大拉力Fmax =58.3kN,最小 拉力Fmin =55.8kN,螺纹内径为 d=11.5mm,试求 sa ,sm 和 r. 解:
Fmax 4 58300 s max 561MPa 2 A 0.0115 Fmin 4 55800 s min 537.2MPa 2 A 0.0115 s max s min 561 537 sa 12MPa 2 2 s max s min 561 537 sm 549MPa 2 2 s min 537 r 0.957 s max 561
R
2.40
2.20 2.00
K
T
R d D
T
1.80
1.60 1.40 1.20
800 900
D 1.1 1.2 d
s b 1000MPa
s b 700MPa
1.00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0.14 0.16 0.18 R d 图11-8 (d)
产生交变应力.
s st
s min s
s max
ωt
静平衡位置
t
例题2 火车轮轴上的力来自车箱.大小、方向基本不变. 即弯矩 基本不变. F F 假设轴以匀角速度 转动. 横截面上 A点到中性轴的 距离却是随时间 t 变化的.
A
t
z
y r sin t
A点的弯曲正应力为
s s2
O s1
R
d
M D
D 1 .1 d
0.14
0.16 0.18
R d
图11-8(a)
Ks
3.20 M 800 3.00 s b 1000MPa 2.80 900 2.60 2.40 2.20 700 2.00 600 1.80 1.60 s b 500MPa 1.40 1.20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O
s min
t
(1)若 非对称循环交变应力中的最小应力等于零( smin=0)
s
s r min 0 s max
smax
O
smin=0
t
r=0 的交变应力,称为脉动循环 交变应力
sa sm
s max
2
(2)r > 0 为同号应力循环; r < 0 为异号应力循环. (3)构件在静应力下,各点处的应力保持恒定,即 smax= smin . 若将静应力视作交变应力的一种特例,则其循环特征
粗糙区
光滑区
材料发生破坏前,应力随时间变化经过多次重复,其循环次数
与应力的大小有关.应力愈大,循环次数愈少.
裂纹源
用手折断铁丝,弯折一次一般不断,但反复来回弯折多次后,铁 丝就会发生裂断,这就是材料受交变应力作用而破坏的例子. 因疲劳破坏是在没有明显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的,极易造 成严重事故.据统计,机械零件,尤其是高速运转的构件的破坏,大部 分属于疲劳破坏.
§11–3 持久极限(Endurance Limit)
一、材料持久极限(疲劳极限)
循环应力只要不超过某个"最大限度",构件就可以经历无数 次循环而不发生疲劳破坏,这个限度值称为"疲劳极限",用sr 表示.
二、S-N 曲线(应力-寿命曲线)
通过测定一组承受不同最大应力试样的疲劳寿命,以最大应 力smax 为纵坐标,疲劳寿命N为横坐标,即可绘出材料在交变应力
第十一章 交变应力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11–2 交变应力的循环特征、应力幅和平均应力
§11–3 持久极限 §11–4 影响持久极限的因素 §11–5 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1–6 持久极限曲线
§11–7 不对称循环下构件的疲劳强度计算
§11–8 弯扭组合交变应力的强度计算 §11–10 提高构件疲劳强度的措施
下的 应力—疲劳寿命曲线,即 S-N曲线.
当最大应力降低至某一值 s 后,S-N 曲线趋一水平,表示材 max 料可经历无限次应力循环而 s max,1 s 不发生破坏,相应的最大应力 max,2 值 smax 称为材料的(持久)疲 劳极限或耐劳极限.用 sr 表示.
1
2
N1
N2
sr
N
对于铝合金等有色金属, S-N 曲线通常没有明显的水平部分, 通常规定一个循环基数,一般规定疲劳寿命N0 = 108时的最大应 力值为“条件”疲劳极限 .
K 2.80
2.60 2.40 2.20
T
R d D
T
s b 1000MPa
900 800
2.00 1.80 1.60
1.40
D 1 .2 2 d
s b 700MPa
1.20 1.00
0 0.02 0.04 0.06 0.08 0.10 0.12 0.14 0.16 0.18 R 图11-8 (e) d
s
一个应力循环
sa s max
O
sa
s max s min
2
sa
s min
t
4.平均应力(Mean stress) 最大应力和最小应力代数和的一半,称为交变应力的 平均应力.用sm表示.
sm
s max s min
2
二、交变应力的分类
1.对称循环 (Symmetrical reversed cycle) 在交变应力下若最大应力与最小应力等值而反号.
表面质量对持久极限的影响用表面状态因数β表示
(s -1) 其他加工情况的构件的持久极限 (s -1)d 表面磨光的试件的持久极限
s r 降低愈多。 一 愈小, 表面加工质量愈低, 般 1,但可通过对构件表面作强化处理而得到大于1 的 值。 表11.2及表11.3
综合考虑上述三种影响因素,构件在对称循环下的持久极限
>100 ~120
>120 ~150 >150 ~500
0பைடு நூலகம்70
0.68 0.60
0.62
0.60 0.54
0.70
0.68 0.60
三、构件表面状态的影响
实际构件表面的加工质量对持久极限也有影响,这是因为不 同的加工精度在表面上造成的刀痕将呈现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
若构件表面经过淬火,氮化,渗碳等强化处理,其持久极限也就 得到提高.
§11–1 交变应力与疲劳失效
一、交变应力(Alternating stress )
构件内一点处的应力随时间作周期性变化,这种应力称为交 变应力.
F
A
s
O